靈感範文站

全面深化改革總心得體會多篇

全面深化改革總心得體會多篇

全面深化改革總心得體會篇1

4月2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個重要節點,既要確保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又要在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部署的改革上開好局。各地區各部門要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全面深化改革要有長期做足準備的“底線思維”,堅定不移把黨中央部署的各項改革任務落實好,着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

全面深化改革要有檢視問題找差距的“底線思維”。當前,我國經濟面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脫貧攻堅等“三重”壓力疊加,各地區各部門能否堅持底線思維,能否不失時機地推動改革,能否不折不扣推動中央部署的“規定動作”落實到位和精心推動地方改革的“自選動作”創新出彩,對於全面深化改革能否更加符合實際、符合經濟社會發展新要求、符合人民羣衆新期待具有深遠影響。同時,各地區各部門也要看到,一些地方應對重大疫情防控能力不足,存在社區防控人手不足、防控物資短缺、防控條件簡陋、防控措施不嚴、全面復工復產滯後、脫貧摘帽進度緩慢等問題;一些地方科技體制改革任務落實還不平衡、不充分、不到位,一些重大改革進程不夠快,相關領域改革協同不足、管理不足,更深層次制度障礙還沒有完全破除。各地區各部門要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相統一,統籌近期遠期、治標治本、急難險重,務實一批“制度建設和治理效能”的政策舉措,推動地方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要有對標對錶促落實的“底線思維”。此次會議針對公共衛生應急物資保障體系、醫療保障基金監管制度體系、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深化體教融合、推進科技體制等改革內容進行了部署,這非常考驗各地區各部門繼續緊跟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智慧與能力,調整安排好工作步驟和節奏,破除體制性障礙、打通機制性梗阻、推出政策性創新,還考驗他們能不能體現“臨戰狀態”、會不會解決“短板弱項”、敢不敢保障“決戰決勝”,全速推進健全各方面制度改革進程。要牢記“人民”這個中心點、做實“服務”這個立足點,切實保障服務人民羣衆的“生命線”“施工圖”“富國論”,釋放改革“三權四力”,滿足人民羣衆的“新期待”。

全面深化改革要有聯繫實際謀發展的“底線思維”。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以經濟建設爲中心是興國之要,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經濟不發展,一切都無從說起。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個重要節點,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既要確保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又要在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部署的改革上開好局,既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更要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發展關鍵期、改革攻堅期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要善於運用“聯繫發展”底線思維,藉助於望遠鏡和顯微鏡,方能爭取最好的結果、贏得更大的勝利。

“備豫不虞,爲國常道。”我們要深刻認識和堅持“底線思維”,並運用好其重要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領導方法,堅定不移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與一切阻礙歷史進步的“頑瘴痼疾”作鬥爭,我們一定能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任何艱難險阻,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全面深化改革總心得體會篇2

發展需要改革,改革促進發展。今年是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改革,無疑承載着更多的期待和更爲厚重的分量。

回顧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歷程,正是改革拉開了波瀾壯闊的時代大幕,譜寫了風雷激盪的時代壯歌。憑藉着敢闖敢試的精神氣魄,舉國上下越梗阻、闖險灘,換來了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宏闊氣象。

然而,改革難免會碰到困難、遭遇挑戰,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和艱鉅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以習近平總書記爲的黨中央,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推進改革。黨的xx屆三中全會以全面深化改革爲主題,擘畫了改革新藍圖、吹響了改革新號角,使中國的改革開放進入了全新境界,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被納入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賦予了新的重大戰略意義。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站在新的歷史節點,感受江河奔涌的浪濤,傾聽勇毅篤行的潮聲,我們欣喜地看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方略推動中華巨輪劈波斬浪,奮力前行。在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下審視,改革既是驅動力,也是凝聚力;既是方法路徑,也是精神內核。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從參加兩會軍隊代表委員的發言中,我們真切感受到一個共識已經形成:全面深化改革是全國軍民的共同事業,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題中應有之義。

改革開放是推動發展的制勝法寶。必須以經濟體制改革爲重點,全面深化改革,統籌兼顧,真抓實幹,在牽動全局的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增強發展新動能。連日來,軍隊人大代表在分組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全面深化改革成爲熱議的高頻詞。

在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下審視,改革既是驅動力,也是凝聚力;既是方法路徑,也是精神內核。軍隊人大代表們認爲,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未來的歷史。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爲標誌,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至今已經走過30多年曆程;從現在起到新中國成立120xx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也就是30多年時間。站在這樣的歷史節點,全面深化改革,必將進一步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成爲實現中國夢的不竭動力。

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振奮人心

關於全面深化改革,有一組數字讓我印象深刻:20xx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確定的80個重點改革任務基本完成,此外中央有關部門還完成了108個改革任務,共出臺370條改革舉措。軍隊人大代表、山東省軍區原政委劉從良感慨地說,這些改革,有的是具有頂層設計性質的專項改革總體方案,帶有統領和指導作用;有的是涉及多部門、跨不同領域,牽一髮動全身的突破口;有的是議論多年、改革阻力較大、多年都啃不動的硬骨頭;還有的是具有積極探路性質的改革試點。應該說,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振奮人心、來之不易。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120xx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招。在審議中,軍隊人大代表普遍認爲,如果說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那麼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推進改革,用全局觀念和系統思維謀劃改革,就是黨的以來深化改革最鮮明的特徵。黨的改革方略步入一個全新高度,中國改革開放進入了一個全新境界。

結合部隊在扶貧、徵兵、軍民融合等工作實踐中遇到的挑戰,不少代表都感到:當前全面深化改革遇到觀念上、體制上的障礙還比較突出,需要闖的難關、需要蹚的險灘還有不少。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改革循着從易到難、從局部到全局、從增量到存量的順序展開。今天的改革,遇到的困難就像一筐螃蟹,抓起一個又牽起另一個;涉及的利益關係錯綜複雜、環環相扣。劉從良代表分析道。

軍隊人大代表普遍認爲,與過去相比,今天的改革既呼喚堅定果敢的行動、百折不回的信念,也呼喚全面系統的認識論、攻堅克難的方法論。關於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論斷,針對的是當今中國的基本國情和時代特點,直面的是改革深水區攻堅期的特殊階段,迴應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新要求,彰顯了當代共產黨人執着的改革品格、鮮明的改革氣質、奮發的改革精神。

改革開放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堅持全面改革,在各項改革協同配合中推進。不少軍隊人大代表都認爲,全面深化改革是立足國家整體利益、根本利益、長遠利益進行部署的,對黨和人民事業有利的,對最廣大人民有利的,對實現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有利的,該改的就要堅定不移地改。

破除利益藩籬,敢啃硬骨頭

陳舊思想觀念和利益固化藩籬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兩大主要阻礙。思想觀念障礙不消除,全面深化改革就會缺少思想動力;利益固化藩籬不突破,全面深化改革就不能取得根本成效。

解決這一對矛盾障礙,需要有一股啃squo;硬骨頭squo;的勁!軍隊人大代表、總裝某部政委褚宏彬認爲,進一步樹立問題意識、攻堅意識,把改革難點攻下來,既是責任,也是大勢。

改革就是要殺出一條血路來。對此,許多軍隊人大代表說,回首30多年前,小崗村農民簽下生死契約、市場經濟改革頂着姓社姓資的壓力,這些今天看來習以爲常的事情,當初是何等艱難,需要勇毅!

如果沒有戰略眼光,沒有責任擔當和使命意識,昨天的改革不會爲今天奠基,今天的改革也難以爲明天鋪路。因此,要用捨得割肉的勇氣打破利益藩籬,以滴水穿石的勁頭落實改革舉措,以解決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爲突破口,讓人民羣衆對改革有更多獲得感。褚宏彬代表手中的筆記本,記錄着他的建議。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基本實現居民醫療費用省內直接結算,我打算把長期患病的母親從農村接到身邊來,也方便照顧。今天小組審議一結束,軍隊人大代表、濟南軍區某部教導員宋善玉對記者說。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努力交出一份爲發展加力、讓人民受益的改革答卷。我認爲,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改革推進到深水區的關鍵時刻發出的新的squo;動員令squo;。人民羣衆生活得越來越好,就會以更大的熱情支持改革、參與改革。軍隊人大代表、北京軍區政治部原副主任謝建華說。

當前經濟發展進入減速提質的新常態,全面深化改革也進入了關鍵期。這是一個充滿機遇、大有可爲的時代,也是一個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時代。要推動改革再向前,勢必要往深水區再進一步。

加強對跨區域跨部門重大改革事項協調,一鼓作氣、勢如破竹地把改革難點攻克下來。對20xx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八次會議提出了明確要求。

夫戰,勇氣也。袁強代表感慨地說,鄧小平說過,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squo;冒squo;的精神,沒有一股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幹不出新的事業。歷史的機遇不可喪失,人民的期待不能辜負。堅持全面深化改革不動搖,我們一定能開闢改革新境界,攀登發展新高度。

用實際行動交出優秀答卷

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當前最重要的是抓好落實。軍隊人大代表、濟南軍區原副參謀長馬秋星說,有必要建立推動深化改革的問責機制,誰敢不作爲,就要追究其責任。

各級要真正盡好各自的責、管好自己的事,不斷強化責任擔當。軍隊人大代表、濟南軍區青島第一療養院院長單守勤說,反思當前抓落實上存在的問題,從源頭上講就是缺少擔當,怕攬事擔責、怕利益受損、怕惹火燒身,缺乏共產黨人應有的責任和原則。

國防和軍隊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對此,許多軍隊人大代表表示,今年對國防和軍隊改革很關鍵,要贏得這場大考,要有堅定的態度,更要有實實在在的行動。

今天的改革,不只是爲了應對挑戰,更是爲了把握機遇;不只是短期目標,更是長遠之策;不只是時代要求,更是歷史責任。軍隊人大代表堅定表示,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強化責任擔當,把中央對改革的要求部署落實到位,用實際行動交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優秀答卷。

全面深化改革總心得體會篇3

堅持改革開放,是我們的強國之路。堅持全面深化改革是十九大報告的重要內容,也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結合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我就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談三點體會。

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改革發展穩定的高度統一。改革是推動社會不斷髮展進步的活力之源,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以改革統領一切。必須堅決樹立以改革統領一切的思想,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社會穩定是實現人民羣衆利益的根本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以穩定作爲基礎和前提。深化改革,順利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前提是必須保持社會穩定。沒有穩定,改革就無法進行,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就難以實現,一切都無從談起。當前,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期,社會結構發生重大變化,不同利益羣體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成爲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着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必須正確處理改革發展進程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切實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才能確保全面深化改革的順利進行。既要高瞻遠矚,又必須堅持在穩定的框架內進行,以會不會影響穩定、能不能促進穩定作爲推進改革的現實遵循。要切實加強改革頂層設計,將社會穩定納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中,在穩定中推進改革。要強化社會治理創新,加快形成科學有效的社會治理體制,着力維護好人民羣衆的切身利益,不斷增強人民羣衆的主體感、尊嚴感、幸福感。

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加強頂層設計。重視宏觀思考和頂層設計,是習近平同志關於改革的一個重要戰略思想。當前我國改革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面臨的矛盾錯綜複雜,許多問題牽一髮而動全身,必須從大局出發,更加註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這就要求加強頂層設計,全面推進改革。所謂頂層設計,就是對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作出統籌設計,加強對各項改革關聯性的研判,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標相結合、漸進和突破相促進。適應這種新階段、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我們必須增強全局意識,加強宏觀思考,提高戰略思維能力。

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要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確保改革取得成功。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是奪取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勝利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時代發展的戰略高度,立足我國發展的戰略全局,對黨建理論和實踐提出了許多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和新要求,深刻回答了黨的建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不僅內容十分豐富,而且貫穿着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體現出高度的政治智慧,鮮明的人民立場和嚴謹的求實精神,進一步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爲加強和改善黨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廣大黨員幹部要加強學習,體會領悟並運用到實踐中。

全面深化改革總心得體會篇4

近日,一段講述初入社會青年艱辛奮鬥生活的視頻引爆網絡,視頻的名字叫做《入海》。從“後浪”到“入海”,記錄的是當代青年的成長之路,那句“躍入人海,各有風雨燦爛”,正是他們奮勇向前的真實寫照。在扶貧一線中的青年幹部們也是如此,他們投身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時代浪潮,在塵與土上飛揚、在星與月下奔忙、在民與情中磨礪,扶貧“後浪”爭先“入海”。

勇於開拓、敢於創新,“入海”之路要求扶貧“後浪”始終奔涌在前。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磨礪,始得玉成。青年幹部要勇當扶貧“排頭兵”,敢於在急難重險崗位中去鍛鍊自己,以“勇立潮頭”的意志主動在各項任務中衝鋒在先、始終向前。當前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後浪”更要發揮創新優勢,要學會打破思維慣性,適應新的經濟形勢、新的技術手段,做到迎“變”而上、迎難而上。要敏銳捕捉數字經濟新業態的發展潮流,變身爲“帶貨主播”,爲當地的特優農產品“站臺吆喝”,幫助貧困羣衆實現增收目標。

真抓實幹、奮力拼搏,“入海”之路要求扶貧“後浪”定要踏石留印。脫貧目標不是敲敲打打、輕輕鬆鬆就能實現的,尤其是在決勝決戰的最後時刻,剩下的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扶貧“後浪”既要倒排工期抓緊幹,更要扭住關鍵重點幹,要抓好產業扶貧這個“牛鼻子”,立足特色、因地制宜,轉“輸血式”扶貧爲“造血式”扶貧,徹底帶領貧困羣衆實現脫貧致富。扶貧“後浪”要學會當好鄉村產業項目的組織者、推動者,又要當好羣衆利益的維護者,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把扶貧成效印入羣衆的美好生活,印入時代發展的美好畫卷。

慎終如始、善作善成,“入海”之路要求扶貧“後浪”更當永不竭力。收官之年,在臨近終點線之際難免心生懈怠,但須知,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後關頭的疏忽大意可能造成滿盤皆輸。全面脫貧的目標是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當前全國人民的整體生活水平離生活富裕還相差甚遠,我們的任務依然道阻且長。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扶貧“後浪”要繼續執行“四不摘”,做好“扶上馬再送一程”,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確保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廣大扶貧“後浪”更要融入時代的浪潮中,披荊斬棘、乘風破浪,託舉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航船向夢想大海揚帆遠航。

全面深化改革總心得體會篇5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個重要節點,既要確保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又要在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部署的改革上開好局。農業農村部門不妨以改革創新爲動力,以示範引領爲突破口,以發展特色效益農業和築牢畜禽安全爲重點,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步伐。

深化土地確權改革,加強防病抗災能力。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要繼續深入推進土地確權、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劃定糧食功能產區,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不斷釋放改革紅利;完成整理檔案和對土地確權“回頭看”工作,對存在的面積錯誤、地塊錯誤、合同書錯誤、示意圖錯誤等進行糾錯修改,切實頒發“鐵證”。爲了提高防災減災能力,創新開展農作物生長監測工作,建立農作物生長觀測點和病蟲害預測監測站,通過實時、定點、動態監測作物生長髮育情況,準確掌握農作物生長進程,及時採取有效的抗災減災措施,爲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依據,保障糧食生產安全。

加強示範基地建設,發展現代特色農業。近年來,中央和自治區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投入示範區基礎設施建設、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和重點項目建設,重點扶持,精心打造,做到點上出示範、面上成規模,推進農業產業提質升級,加速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建設進程。以崇左市扶綏縣爲例,2019年,崇左市下達給我縣的任務爲54個示範區(園、點),其中區級1個、縣級1個、鄉級10個、村級42個。我縣自我加壓,啓動創建自治區級核心示範區4個,縣級示範區2個,鄉級示範園13個,村級示範點45個。其中崇左市扶綏縣晶桂蛋雞產業核心示範區爲自治區級核心示範區,上半年已經通過了自治區驗收組的考覈驗收,獲得認定爲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三星級;下半年3個區級示範區崇左市扶綏縣澳洲大花梨桉樹產業核心示範區,崇左市扶綏縣崇山美奶牛產業核心示範區,崇左市扶綏縣廣羊農牧黑山羊養殖核心示範區(縣級提升),11月18日已迎接自治區驗收考評組的驗收,崇左市扶綏縣佳德牧業生豬產業示範區和崇左市強國農業草魚生態養殖示範區2個縣級示範區已於11月5日獲得了崇左市現代特色農業縣級示範區的稱號,10月28日至11月1日完成13個鄉級示範園和45個村級示範點的驗收考評。今年正在對符合標準的示範園(點)進行公示,公示無異議後將呈報縣政府正式下文確定示範園(點)。

發展新型農業經營,帶動農戶增收致富。農產品的質量關係到消費者的身心健康,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更關注農產品的質量與安全,對品牌的認知度越來越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發展我國農村經濟建設、實現農業現代化,促進農民就業增收的主力軍,對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要有目的地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投入財政支持,繼續推行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壯大基層農技人員隊伍,爲農業產業發展提供技術人才支撐。如,扶綏縣渠黎鎮渠蘆屯村民在還沒有加入渠蘆合作社前,年人均純收入是4000元,加入合作社推進“雙高”建設後,羣衆入股分紅1000元/畝,再加上外出務工所得,家庭年人均純收入達到10000元,是加入合作社前的2.5倍。

嚴抓動物疫病防控,築牢安全生產屏障。今年以來,生物安全已納入國家安全體系,系統規劃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提高治理能力成爲國家安全戰略的重要內容。近日,世衛組織發言人表示,所有已知證據都表明新冠病毒源自動物,而不是經實驗室人工干預或製造而來的。當前,各地區紛紛響應農業農村部組織起草的《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包括傳統畜禽18種和特種畜禽13種。嚴抓動物疫病防控,以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爲重點,加強免疫和消毒滅源,做到不留防疫空白點,確保免疫密度達100%;開展動物疫病流行病學調查,強化重點環節疫情排查,準確把握疫情發生動態;嚴把檢疫關,重點把好“五關”,即產地檢疫關、進場(點)檢疫關、宰前檢疫關、宰後檢疫關、市場監督檢查關,防止畜禽購銷中疫病的流入。

全面深化改革總心得體會篇6

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如何實現?在實現過程中的各項改革如何推進?連日來,各地幹部羣衆認真學習在慶祝建黨95週年大會上重要講話,表示要以講話精神爲指導全面深化改革,涉深水區、啃硬骨頭,不斷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

以經濟體制改革爲重點,全面深化各項改革

要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爲重點,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在慶祝建黨95週年大會上重要講話對改革維度做出重要論述。

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這是我們當前最艱鉅的任務。攻險灘、啃硬骨頭的改革已經到來了,我們把這一仗打贏了,我們的事業就大發展了。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對於當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性作出如下解讀。

經濟體制改革是改革的重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國企改革、價格體制改革也是重要組成部分,這些都是人民羣衆實現美好生活的經濟基礎。

在學習講話精神的過程中,山東省發展改革委主任王忠林對山東這個經濟大省的三去一降一補有着自己的賬本:按時完成國家下達的化解過剩產能任務目標,其中鋼鐵、煤炭產能分別壓減1000萬噸、4500萬噸以上;在降低企業成本上,20xx年山東將通過減稅降費爲企業減輕成本負擔500億元左右。

作爲傳統工業城市,天津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響轉型升級攻堅戰。天津市委代理書記、市長黃興國說,總的考慮是,下大決心、下苦功夫做好節能減排的減法、質量效益的加法、產業升級的乘法、防治污染的除法。

除了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也正在全面推進。

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黨組書記、廳長佟國清說,在講話中關於大力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堅定不移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論述令人振奮。

改革要敢於涉深水區、啃硬骨頭

北京、山東、黑龍江、內蒙古等地幹部羣衆表示,在推進改革的過程當中要以提出的敢於涉深水區、啃硬骨頭爲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在經濟體制改革當中,近年來國企改革穩步推進,其中不少地方在國企改革中闖出一條新路。山東省國資委主任、黨委書記張新文說,山東省在國企改革中積極發揮國企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帶動作用,勇於對體量巨大的地方國有企業動真格。

針對經濟體制改革的要求,各地都下決心堅決轉型。自20xx年開始,天津瞄準企業整體效益提高50%以上的目標,全面實施萬企轉型升級三年行動計劃。天津社科院教授王來華指出,有關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刻論述表明,有速度而無質量效益不行,有總量而無結構和功能優化也不行。

針對文化體制改革,天津北方演藝集團總經理劉春雷認爲,的講話爲國有文藝院團的改革指明瞭方向,國有文藝院團的生存發展面臨重大憂患,必須審時度勢,加快啓動新一輪文化體制改革,以改革求生存,以改革求發展。國有文藝院團改革是複雜的、艱鉅的、長期的,是整個文化體制改革中最難啃的硬骨頭。新一輪改革必須以更大的勇氣、更多的創新、更細的工作來推進。

針對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在我國黑龍江、內蒙古等生態資源寶庫,幹部羣衆紛紛表示要勇於改變舊的發展模式。

爲貫徹落實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提出的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加強生態環境空間管制精神,黑龍江省已經全面開展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定和落地工作。黑龍江省環保廳自然生態保護處盧雲峯學習講話精神後說,黑龍江省是生態大省,我們要堅決做到零容忍出重拳,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行爲,確保生態建設不欠新賬,多還舊賬。

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推進改革

改革往往都是從易到難。我們的改革要更加註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近年來,京津冀協同發展在北京、天津、河北同步展開,在交通、產業規劃、人口布局、環保等領域,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的各項改革正在推進當中。

在內蒙古,國有林場林區改革,水權、碳排放權、排污權交易試點……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步伐鏗鏘有力、協調統一。內蒙古自治區林業廳廳長呼羣介紹,爲摸清自然資源家底,內蒙古探索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出臺自然資源實物量變動表編制工作方案。

記者瞭解到,爲加強環境綜合整治,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內蒙古等省區市建立起跨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確立了公安、交通等多部門會商聯動機制。

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區委書記宋振波談及深入貫徹落實講話精神時表示,臨淄區將堅持在理念、政策、機制、環境等各個方面系統性、整體性大膽改革、持續創新,加快形成以人才、技術、品牌、質量爲核心競爭力的區域創新優勢。

全面深化改革總心得體會篇7

今天,通過對貫徹關於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論述的學習,深刻認識到黨的xx屆三中全會已經展開全面深化改革的藍圖,黨中央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爲進入新時代的改革果敢抉擇、指引方向。科學發展需要全面深化改革,我們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堅持正確的方法論,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才能更快地由經濟大國邁向經濟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

今天學習的內容主要包括了三點:

一、把握決定主題,深刻領會改革理論和政策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

二、深刻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

三、深刻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 首先,把握決定主題,深刻領會改革理論和政策的過程中出新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如敢於動利益,敢於直面問題,敢於動關係等。在以前的社會發展過程中,是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而改革的目的是讓多數甚至全體民衆共同富裕共同享有改革成果。所以,在改革的過程中就要敢於動既得利益,只有這樣才能使改革的目的深入人心,才能使百姓全力支持改革。敢於動關係就是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改革司法體制和運行機制、健全反腐敗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加快互聯網管理領導體制、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健全國家自然資源管理體制和完善自然資源監管機制、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在這次改革中,對於關係問題最重要的就是市場將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起決定性作用。

其次,深刻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改革開放對於我們中國社會來說有着舉足輕重的意義,它是我們中國的面貌徹底改變,人民的生活條件、醫療條件、就業條件等也發生了巨大變化。但我們同樣也面臨着一些難題,如進一步發展的難題以及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階段的難題。這就要求我們把握時代背景,要緊緊抓住發展的內外部的機遇與挑戰,繼續深化改革。

最後,深刻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黨的xx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爲實現這一目標,在xx屆三中全會上提出了一系列的部署。但不論從哪項措施看都是以民生爲主。羣衆路線是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路線,也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所以,在整個部署中,充分突出了人的重要性。六個領域: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和黨的建設。其實就是六位一體的總佈局,在以往的六位一體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個新的內容,那就是生態文明的建設,這說明生態環境在社會的各個方面中已經佔據了重要的地位,是發展的重中之重。一個重點: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經濟體制指國家經濟組織的形式,它規定了國家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企業與各經濟部門之間的關係,並通過一定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來調控或影響社會經濟流動的範圍、內容和方式等。可見,經濟體制在經濟發展中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中國現有的經濟體制制約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想使中國的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就必須改革經濟體制,使經濟體制能促進經濟發展。

四條原則:堅持黨的領導;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堅持以人爲本;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堅持黨的領導不動搖是深化改革最基本的原則。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是在深化改革過程中思想上應該遵循的原則,世界每天都在發生着成千上億的變化,如果固守思想,不能緊跟時代步伐,則必將被時代所淘汰,又何談發展?何談改革?只有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才能在思想上指導我們繼續深化改革。堅持以人爲本,充分體現了近幾年來,我黨我國的發展對更注重人的發展,以人爲本的原則,也是在整個繼續深化改革的部署中所體現的一個特點。

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是一直以來在發展過程中所強調的,改革是目的,發展是動力,穩定是前提,多年來的實踐表明,改革、發展和穩定三者關係處理得當,就能總攬全局,保證經濟社會的順利發展,處理不當就會吃苦頭,付出代價,所以這三者的關係也是值得我們重視的。所謂三性方法:更加註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改革不是某個領域某個方面的單項改革,而是一項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系統工程。改革只有循序推進才能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民主,才能促進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職能的根本轉變,才能充分發揮人民羣衆的主觀能動性。推進改革應從系統性、整體性與協同性着手,實現三維度有機結合,才能更好的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總心得體會篇8

黨的之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思考黨和國家的奮鬥歷程和前途命運,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squo;兩個一百年squo;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黨的xx屆三中全會研究和部署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問題。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和黨的xx屆三中全會精神,把改革開放事業繼續推向前進,必須更加深刻地認識改革開放的歷史必然,更加自覺地把握改革開放的根本啓示,更加堅定地承擔改革開放的歷史責任。

更加深刻地認識改革開放的歷史必然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這場新的歷史條件下的偉大革命,成爲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35年來,我國經濟社會面貌發生歷史性變化,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國際地位和影響力明顯提升。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也就沒有中國的明天。

改革開放是提高我國經濟實力、實現綜合國力由弱變強的歷史必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總量不斷邁上新臺階,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由弱變強,成功實現由低收入經濟體向上中等收入經濟體的歷史性跨越。國內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3645億元躍升到20xx年的近52萬億元。1978年我國經濟總量僅位居世界第十位,20xx年超過德國,居世界第三位,20xx年超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成爲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經濟總量佔世界的份額由1978年的1.8%提高到20xx年的11.5%。根據世界銀行數據,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xx年的5680美元,已進入上中等收入經濟體行列。改革開放是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根本動力。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今天中國經濟的繁榮局面。

改革開放是改善人民生活、實現從溫飽不足到全面小康的歷史必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民羣衆得到實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城鄉居民生活由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再向全面小康邁進,社會保障從低水平到建立制度框架再到全覆蓋。20xx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7917元,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後,實際分別比1978年增長10.5倍和10.8倍,城鄉居民擁有的財富明顯增加。貧困人口大幅減少,農村絕對貧困人口從1978年的2.5億人減少到20xx年的2688萬人,平均每年脫貧544萬人。20xx年我國將農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按照20xx年不變價計算)作爲新的國家扶貧標準,將更多低收入人口納入扶貧範圍。改革開放創造了改善人民生活的雄厚物質基礎。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今天中國人民的美好生活。

改革開放是提升我國國際競爭力、實現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必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不斷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從沿海到沿江、沿邊和內陸,從製造業到農業和服務業,從大規模引進來到大踏步走出去,我國與世界的關係發生了歷史性變化。20xx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達到38671億美元,比1978年增長186倍,貨物出口總額位居世界第一位。20xx年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1117億美元,連續多年位居發展中國家首位;對外直接投資淨額878億美元,年末對外直接投資存量達到5319億美元。我國通過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制定國際經濟規則,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大幅提升。改革開放提升了我國的國際競爭力。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今天中國舉足輕重的國際地位。

35年來的偉大實踐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必由之路。要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必須堅定不移沿着改革開放這條富民強國之路走下去。

更加自覺地把握改革開放的根本啓示

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不僅使我國取得了經濟社會發展的輝煌成就,而且爲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根本啓示和寶貴精神財富。

改革開放是一場深刻革命,必須堅持正確方向,沿着正確道路推進。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衝破思想觀念上的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前提下,堅定不移地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推動生產關係同生產力、上層建築同經濟基礎相適應,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改革開放是前無古人的嶄新事業,必須堅持正確的方法論,在不斷實踐探索中推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摸着石頭過河,是富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頭過河就是摸規律,從實踐中獲得真知。35年來的改革開放就是不斷摸石頭、找規律的過程。我國是一個大國,重大改革不能出現根本性失誤,一旦出現就無可挽回、無法彌補,所以改革必須試點先行,在實踐中摸規律。比如,當前財稅體制改革領域正在推進的營改增,就是在上海先行試點,然後再擴大試點範圍,條件成熟了在全國全面推開。習近平總書記還強調,摸着石頭過河和加強頂層設計是辯證統一的,推進局部的階段性改革開放要在加強頂層設計的前提下進行,加強頂層設計要在推進局部的階段性改革開放的基礎上來謀劃。黨的xx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是新的歷史時期對改革開放的頂層設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部署、總動員。我們要在全會精神的指引下,繼續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我國國情複雜,地區差異大,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多層次特徵,這就要鼓勵各地根據當地實際進行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實踐,到實踐中去摸石頭、探索路徑、積累經驗,把改革開放不斷引向深入。

改革開放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堅持全面改革,在各項改革協同配合中推進。改革開放作爲一場深刻而全面的社會變革,各方面相互聯繫、相互影響,必須整體推進,才能防止顧此失彼。回顧35年來的改革歷程,無論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啓動農村改革,還是擴大國有企業自主權推動城市改革,再到今天以簡政放權爲重點改革行政體制,都是循着從局部到全局、從重點到整體的路徑推進的。當前,推進新型城鎮化,讓億萬農業轉移人口融入現代城市生活,就需要聯動推進土地、戶籍、公共服務等領域改革。又比如,推進收入分配改革,也需要配套推進財稅、國企、資源等領域的改革。可見,全面深化改革必須更加註重各項改革的相互促進、良性互動和協同配合。

穩定是改革發展的前提,必須堅持改革發展穩定的統一。歷史反覆證明,在我們這樣一個大國,沒有穩定的社會環境,改革和發展就難以推進。過去35年,我們之所以能夠有序推進改革、實現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就是因爲牢牢把握住了穩定這個前提。當前,我國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在給我國發展進步帶來巨大活力的同時,也使各種社會矛盾愈發凸顯,保持社會穩定顯得尤爲重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必須堅持把改革力度、發展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程度統一起來,把改善人民生活作爲處理三者關係的結合點,從人民利益出發謀劃和推進改革,從羣衆最期盼最關切的領域改起,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滿足人民羣衆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我們就能總攬全局,保證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處理不好,就會吃苦頭,付出代價。

改革開放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必須堅持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堅持在黨的領導下推進。最大的創造力在基層、在羣衆。過去35年,很多改革成果都是由基層創造出來的。改革開放初期的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就是羣衆首創的典型範例,由此推動的農村改革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改革開放在認識和實踐上的每一次突破和發展,改革開放中每一個新生事物的產生和發展,改革開放每一個方面經驗的創造和積累,無不來自億萬人民的實踐和智慧。進入全面深化改革新階段,我們面臨的矛盾日益複雜,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必須保持黨同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充分反映人民羣衆的意願和利益訴求,充分體現人民羣衆的創新實踐,充分匯聚人民羣衆的智慧,並使改革的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億萬人民羣衆。

更加堅定地承擔改革開放的歷史責任

黨的xx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是以習近平總書記爲的黨中央制定的新時期全面深化改革的綱領性文件。我們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落實《決定》提出的重大改革部署,以經濟體制改革爲重點全面深化改革,不失時機推進深層次矛盾的攻堅克難,加快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承擔起新時期改革開放的歷史責任。

圍繞推動經濟轉型深化改革。我國正處在經濟轉型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結構不合理,發展方式依然粗放,城鄉區域發展差距依然較大。只有加快財稅、金融、科技、土地、戶籍等領域的改革,破除原有發展方式賴以存在的體制基礎,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質增效上來,才能推動經濟轉向科學發展的新軌道。

圍繞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深化改革。近年來,我國政府職能轉變取得積極進展,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尚未完全理順,政府幹預過多和監管不到位等問題不同程度存在。只有進一步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係,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才能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

圍繞不斷改善民生深化改革。當前,我國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和住房等關係羣衆切身利益的問題仍然較多,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面臨諸多新的課題。只有加快教育、就業、社保、醫療等領域的改革,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才能使發展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億萬人民羣衆,朝着共同富裕方向邁進。

圍繞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深化改革。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也是經濟社會創造活力的源泉。只有建立權力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形成維護公平正義的制度環境,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讓人人都有成長成才的通道,讓各類人才都有施展才華的廣闊天地,才能最大程度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激發億萬人民羣衆參與改革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圍繞生態文明建設深化改革。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只有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健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才能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爲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提供製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