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鄉鎮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總結2篇

鄉鎮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總結1

鄉鎮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總結2篇

一、領導組織有力,改革持續深化

(一)加強思想建設。一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以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爲目標,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市委四屆九次全會和縣委十三屆十七次全會決策部署,積極把握川陝革命老區振興規劃和“十四五”規劃編制等重大機遇,緊緊圍繞推進落實省委“一千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市委“六大突破”“六個推進”和縣委打贏“三大翻身仗”、決勝“三大攻堅戰”、攻克“三大突破口”的決策部署。二是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建設“秀美巴中”、縣委“生態立縣、文旅強縣、綠色崛起、同步小康”的發展路徑,爲**縣全面深化改革賦能增勢。

(二)完善工作機制。一是強化主體責任,狠抓制度落實。建立健全以黨政領導負責製爲核心的責任體系,明確各部室深化改革職責,細化工作措施,壓實第一責任人責任,形成人人身上有指標、個個肩上有擔子的工作格局。二是持續跟蹤監控,緊抓目標成效。對於扶貧、區劃、產業發展等重要改革任務,分管領導要對黨委負責,在重要時間節點,需定期向鎮主要領導彙報當前工作進度。三是加強績效考覈,嚴格獎懲機制。黨委政府不定期對各部室的深化改革任務進行督查督導,對任務嚴重滯後的相關責任人進行通報批評並將督查結果納入年終考覈。

(三)細化改革措施。一是在深化改革任務規劃上下功夫,按照南深改委發[2020]2號文件精神,細化實化改革舉措,推動改革任務層層落實、落實落細。二是分類、分部室、分領域細化改革任務,對於脫貧攻堅、鄉鎮區劃改革、產業發展等頭部任務成立專班,落實專人負責。

二、注重統籌兼顧,改革持續推進

(一)更進一步的持續推進城鄉基層治理改革創新。

一是服務羣衆“親民化”。全覆蓋推進親民化改造,強化各項服務保障,全面推行村級代辦、上門服務,駐村幹部包村包組解決遺留問題、化解矛盾,切實做好服務保障。二是建強堡壘“標準化”。着力提高基層黨組織組織力,推進服務型、功能性黨組織建設,提高黨員組幹部佔比,推動村民小組長、黨支部(黨小組)兼任,健全基層黨組織肌體。推進完善村規民約、鄉規民約,切實發揮羣衆治理作用,完善志願服務體系建設。

(二)更進一步的積極融入成渝經濟雙圈經濟建設。

一是積極主動融入。結合**鎮資源優勢、區位特點和發展階段性特徵,進-步釐清發展定位、明晰融入路徑,積極主動融入成渝經濟雙圈經濟建設。二是不斷拓展與重慶市各區縣聯繫戰略合作。積極聯繫重慶區縣民生企業,進一步招商引資,爲**鎮注入發展生產動力。

(三)更進一步的深入推進經濟發展助力脫貧攻堅。

一是大力發展經濟。初步建成了龍洞、趙家、白珠、石寨、攔馬、廣教六個先行試點村的經濟發展產業示範村,完成新植茶葉1500畝、發展脆紅李1200畝、種藕150畝、茭白100畝、種植核桃150畝,解決就業600餘人,帶領羣衆脫貧致富。依託白珠村藍潤集團和白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發展生豬養殖產業,整合資源,形成規模效應。藍潤共計佔地200餘畝,一期預計投產2500頭母豬;白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佔地26000平方米,預計建成投產4800頭現代智能化高標準能繁母豬場1座,實現就業300餘人。依託**鎮馬槽溪、三匯溪生態經濟農莊、馬家壩漁業養殖基地,實現就業80人。二是大力實施脫貧攻堅。**鎮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縣幫扶單位的大力幫助下,嚴格按照“兩不愁、三保障”對標補短,狠抓落實,截止目前鎮“三有”、11個村的村“一低五有”、全鎮529戶2045人建檔立卡貧困戶“一超六有”全面達標,2019年度54戶191人順利脫貧。

(四)更進一步的加快完善社會民生事業保障體系。

一是落實惠民政策宣講和保險徵繳。通過會議、村務公開羣、宣傳欄、“村村響”廣播等方式多途徑宣傳惠民政策,做到戶戶知,人人曉。召開專題會議,從參保對象、繳費標準、時間節點、繳費方式等方面進行了周密部署和培訓,做好任務明確,責任落實的保險徵繳工作。二是完善生態保護和修復制度。對接建立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統籌協調管控制度,加快推進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實施九頂社區棚戶區改造項目、**社區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工程、三匯溪、馬槽溪兩個生態農莊、**鎮變電站等項目建設不斷推進,進一步改善了全鎮基層設施條件和人居環境。深入推進河(湖)長制,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三是健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機制,全域開展垃圾、污水治理和“廁所革命”。推動農村垃圾規範投放、運輸、處理。落實全縣農用地土壤污染治理方案,建立健全土壤污染監測體系、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體系。截至當前,新建污水池2口、農村廁所新建75個、改建178個、規劃選址公共廁所13個。

(五)更進一步的着力東西協作特色產業全域發展。

一是着力東西部扶貧協助。通過東西部協作項目,大力發展**大葉茶等特色產業發展,實行以天九路爲中軸線,以已發展的村向周邊輻射,達到村村有產業,產業有規模,截止當前我鎮種茶總面積達到2000畝、種核桃200畝,初步完成我鎮產業一縱三橫的總體目標。二是全域發展特色產業。依託瑪瑙村集體管理公司,發展核桃種植150畝;依託紅陽獼猴桃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獼猴桃達300畝。

(六)更進一步的做實鄉鎮區劃改革完善機制建設。

一是做好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後半篇”文章。健全鄉村服務惠民機制,優化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資源佈局,推動職能由“管理型”向“公共服務型”轉變。二是穩步推進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優化村級佈局,合理確定村“兩委”成員配備數量。健全村黨組織全面領導村級各類組織的機制,推進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村級集體經濟負責人“一肩挑”和村“兩委”班子成員交叉任職改革。截至當前,已經完成6村2社的合併,支部書記換屆選舉。

鄉鎮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總結2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六壩鎮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縣委全面深化改革決策部署,緊緊圍繞《中共民樂縣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2020年工作要點(工作臺賬)》(民改發〔2020〕1號)文件精神,認真結合我鎮實際,突出制度建設這條主線,完善工作機制、抓住重點領域、強化工作措施、瞄準關鍵環節,認真謀劃,履職盡責,紮實推進我鎮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確保各項改革向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靠攏。現將有關彙報總結如下:

一、工作進展情況

(一)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不斷完善制度治黨。一是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持續用力“學做改促”,建立健全《六壩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長效機制的實施方案》,修訂完善《六壩鎮管理制度彙編》,創新開展“領導幹部進講堂、微黨課進基層、紅色教育進支部”的“三進”活動,探索“網格化、訂單式、責任制”聯繫羣衆工作機制,激發廣大黨員幹部創新進取、拼搏實幹的激情。二是突出“四抓兩整治”。持續推進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一肩挑”,力爭至11月底完成率達100%;突出打造六壩村、四壩村2個黨支部建設標準化示範點;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固定黨日”等制度,健全完善“1+X”活動機制;修改完善《六壩鎮村幹部管理辦法》,結合農村“三變”改革,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穩步增長;紮實推進6個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提升;各黨組織全面詳實摸排涉黑涉惡,黨員簽訂不信教承諾書650餘份。三是突出人才隊伍建設。圍繞民樂現代絲路田園綜合體,成立人才專家工作室,引進省內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專家6名,推行“黨員培養成人才、人才向黨組織靠攏”的“雙培養”模式,實施培訓2場次,培訓人員110人。

(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促進鎮域經濟穩定發展。按照“一年見成效、兩年求突破、三年大變樣”的發展思路,以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三變”改革爲動力,總結六壩村、東上壩村2個成功試點經驗,通過改變集體資源爲入股資產、盤活集體資產入股經營主體、變財政支農項目資金爲村集體股金、土地(林地)股份合作、農戶住房使用權股份合作、農戶自身勞動力入股合作、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等多種方式,全面推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三變”改革工作,力爭 2020年全鎮85%的村全面完成改革任務,到2021年全鎮16個行政村全面完成改革任務。  

(三)深化民主法治領域改革,穩步推進六壩平安建設。一是持續推進農村“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優先選擇32名後備村幹部作爲“法律明白人”培養對象,統籌協調矛盾調處、維護穩定等工作。二是積極構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格局。由鎮綜治中心牽頭抓總,建立“一體化運作、一站式接待、一攬子化解”於一體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實現信訪羣衆“一站式”服務。目前,共排查矛盾糾紛18件,化解15件,化解率達83.3%。三是加強農村義務巡邏體系建設。建立了以鎮村羣防羣治隊伍爲主的義務巡防隊伍17支。同時,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形成了全覆蓋、全天候巡防合力,有效遏制和減少各類案件發生。四是進一步深化網格化精細服務管理工作。按照“一格多員”“十戶一長”的標準,廣泛組織動員基層幹部羣衆參與社會治理,全鎮共劃分全科網格125個,配備網格長125名,專(兼)職網格員255名,切實構建起了“不敢違規、不想違規、不願違規”的行業平安建設長效機制。

(四)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增強文化軟實力。一是以民樂現代絲路田園綜合體爲契機,重點打造六壩村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弘揚時代新風,推進文明實踐。二是打造紅色教育基地。依託六壩國小,新建“一院三館”,建成全省唯一的集培訓、宣傳、觀光等多功能紅色文化宣傳教育培訓陣地。三是培育紅色基因傳承隊伍。以西路軍在民樂、解放河西、進軍新疆等歷史事件和韓正卿同志“創業爲先、民生爲本、苦幹爲樂、清廉爲榮”的精神爲主線,在全鎮範圍內收集故事12篇和培養解說員8名,打造以鎮村幹部和農村優秀黨員爲主體的紅色文化宣講小分隊16支,講好黨的故事、紅軍的故事和西路軍的故事。四是開展紅色實踐活動。藉助“五四”“七一”等重大節日活動和“主題黨日”活動,組織黨員開展緬懷革命先烈、重溫入黨誓詞等主體實踐活動6場次,激發了黨員愛國情懷,增強了建設美好家園責任感。

(五)深化社會事業領域改革,着力提升羣衆幸福指數。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推進鎮村便民服務平臺建設,全面實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模式,規範政務服務運行機制,科學合理設置社會救助綜合服務、惠農資金、衛生計生、醫療保險、養老保險、信訪接待、退役軍人7個辦事窗口,張貼辦事流程圖,印發便民小卡片,方便羣衆辦事。各村便民服務代辦點設立養老保險、民政、合作醫療等代辦事項,實現羣衆辦事就近辦理。

(六)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提升司法公信力。一是強化公共安全管理。突出抓好隱患排查、風險化解,加強對學校、市場、衛生院、賓館、酒吧等公共場所的防爆、防火、防坍塌安全監控和檢查,避免出現“真空”和“盲區”,堅決杜絕發生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二是強化社會治安重點整治。堅持將社會治安重點整治作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有力補充,緊盯徵地拆遷、娛樂場所、高利借貸等重點行業領域,加大線索問題察訪力度。目前,共開展摸排8場次,排查亂點亂象2處,整治2處。三是強化特殊人羣服務管理。建立集“教育矯正、監督管理、幫困扶助、心理矯治”等職能於一體的特殊人羣服務管理機制,着力爲特殊人羣提供就業指導、管理矯治等各項服務。針對社區矯正對象、刑滿釋放人員和“三留守”人員。

(七)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全面改善人居環境質量。一是縱深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持續開展農村廁所、垃圾、風貌“三大革命”,紮實推進“六改”“四清”“四禁燒”行動,建立環境衛生整治長效機制,實施環境衛生網格化管理,全面構建“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垃圾處理體系,組建由公益性崗位等人員組成的專職保潔員隊伍,制訂《六壩鎮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考評獎懲暫行辦法》和考評細則,倒逼村幹部自覺參與整治,形成全面動員、全民參與、全員動手的強大合力,提高環境衛生綜合治理的實效。二是嚴格落實河長制,加強對鎮域河流環境綜合治理,加大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力度,持續改善水環境質量,遞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三是強化廢舊農膜回收利用與尾菜處理利用、農村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三大行動”,不斷強化農村污染治理,進一步改善土壤環境質量。

(八)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一是鎮黨委書記認真落實“四個親自”要求,對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重要問題親自督辦,聽取鎮紀委案件辦理等專項工作彙報,並提出指導性意見。二是制定下發了《六壩鎮2020年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計劃》和《2020年六壩鎮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要點》,與鎮屬機關站所和村黨支部簽訂黨風廉政建設目標責任書,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上下合力共同抓,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三是圍繞村務事項決策、“三資”管理、項目建設、民政救助、便民服務等事項,對村組幹部承擔的工作事項進行逐項梳理、歸納、審覈,確定關係羣衆切身利益的小微權力,研究制定了符合本鎮實際的小微權力清單。

二、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鎮在全面深化改革過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縣委、縣政府的期望和要求相比,還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民樂現代絲路田園綜合體部分重點項目進展緩慢,新品種新技術大面積推廣還需要一定時間補足短板。二是黨支部建設標準化有待提升。雖然全鎮16個行政村黨支部建設標準化都已完成,但是受村情、資金等因素影響,部分行政村黨支部建設標準化成色不足,有待進一步提升。三是部分羣衆對全面深化改革認識不足,思想不解放,缺乏創業創新的激情和活力。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六壩鎮將切實貫徹落實改革要點,提高改革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一是深入貫徹學習黨的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突出深化改革工作,貫徹依法治國,強化依法行政,加強制度建設,細化服務,促進全鎮各項事業持續向好發展。二是全力實施黨支部建設標準化示範點創建工程,加快推進六壩、四壩2個村標準化示範點建設;持續推進村級陣地提升工程,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改擴建六壩、四壩、王官村級活動場所;嚴格按照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提升要求,認真開展趙崗村黨支部整頓提升工作;持續優化隊伍建設,按計劃完成剩餘8個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三是強化堡壘作用,助力產業提質增效。圍繞“黨建引領促產業,產業發展聚民心”目標,大力推廣“企業+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拓寬羣衆增收致富渠道。以春禾國際農業科技園、優質雜果基地爲主體,採取“公司+合作社+勞動力”合作模式,鼓勵引導羣衆以勞動力等要素參與生產,讓農民成爲產業鏈的受益者,持續增加農戶收入。

中共六壩鎮委員會   六壩鎮人民政府                 

2020年6月30日

標籤:深化改革 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