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新課標國小語文課程標準2022版解讀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新課標國小語文課程標準2022版解讀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最新2022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篇一

時方七月,綠樹陰濃。

培訓共成長,不負好時光。

2022年7月2日-3日,在宋東魁名師工作室的統一安排下,我參加了“課標引領·評價導向·案例示範——六大語文學習任務羣的理念與教學實踐”的網絡直播學習,觀看了北京師範大學張秋玲教授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宏觀變化》、清華附中張彪老師的《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任務羣的理念與教學實踐》、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語文教研員趙巖老師的《實用性閱讀與交流任務羣的理念與教學實踐》、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語文教育研究所趙寧寧教授的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學業質量標準解讀》等老師的直播課。通過培訓學習,我對《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張彪老師所講的《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任務羣的理念與教學實踐》,給我的印象尤爲深刻,下面就“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任務羣”談幾點感悟。

“語言文字積累和梳理”是一個基礎型學習任務羣,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學習任務羣中排在第一位。“語言文字積累和梳理”學習任務羣貫穿了語文義務教育的四個學段,並明確了目標:“本學習任務羣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主動積累、梳理基本的語言材料和語言經驗,逐步形成良好的語感;通過觀察、分析、整理,發現漢字的構字組詞特點,掌握語言文字運用規律,感受漢字的文化內涵,奠定語文基礎。”

張老師從四個方面分析解讀了《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任務羣》的理念與教學實踐:

第一,強調了“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任務羣的重要性”。列舉教學實例,從高雅表達、口語與書面語、積累與運用等方面介紹這個基礎任務羣重要性。告訴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語言文字的積累、梳理、運用,以及靈活轉換,需要關注,需要重視,需要強化。

第二,分析了“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的內涵”。分別從四個方面進行論述:

首先是學習內容重漢字。關注“漢字”這個語言最小單位,分析字形,掌握結構,深挖內涵,梳理演變,感受漢字的魅力。語文教學遵循“由字組詞,由詞到句,由句到文”循序漸進的過程。衆多實例,從分析“字的構成部件”、形聲字、有趣的燈謎、對聯等方方面面,通過生動有趣字詞講解,告知我們語言文字的積累與梳理決不是一個枯燥無味的過程,它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小點,帶着學生在生活中徜徉、沉浸、感受和享受的體驗。

其次,學習形式重整合。在平常的語文教學中,我們要善於引導學生關注字源去探究,關注意象去解讀;關注字形詞性,關注情感抒發,關注一語雙關,關注創新表達,關注音韻平仄,關注內涵文化。這樣結合起來,我們的語文教學就會靈動起來,語文課就不會是昏昏欲睡的課,而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課,是學生思維火花的碰撞。

另外,學習標準重提升。我們培養的是學生靈活巧妙的運用語言文字,所以學習標準我們注重的是提升,提升的目標是:準、活、巧。

最後,學習過程重運用。積累與梳理的目的是運用,積累材料和經驗形成語感;觀察、分析、整理,發現漢字的特點;掌握語言運用規範;感受文字的內涵。學習的過程要側重於運用,通過練習掌握運用的規律和規範,形成語文能力。

第三,設計“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的教學策略”。實踐性策略強調在教學中開展實踐活動,對所學知識進行驗證。情境性策略要求基於生活體驗來進行教學設計,在具體語境中進行學習。真實性策略根據真實的生活情境、虛擬的真實境地進行設計,真實是學習的基石。

第四,制定“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任務羣的設計原則”。知識性原則側重知識的積累,關注語言文字的內核,聚焦表達的最小單元,任務羣設計有語文根基。任務性原則側重活動開展中完成任務,學生投入精力與智慧完成任務,任務難度要適當適度適合。關聯性原則明 uawen.c n 確指出,任務羣是多項任務的集合,是有關聯的任務整體,不是散點,所有任務指向學習目標,聚焦學生能力提升。

通過對“語言文字積累和梳理”學習任務羣分析研究,重新認識語言文字在語文課程中的價值及地位。語文教學以生活爲基礎,以語文實踐活動爲主線,真實、真正落實語言文字的學習,充分發揮其基礎性功能的作用。

工作室裏每一位老師全身心投入到培訓學習之中。聆聽專家講座,既有理論的高度,又有實踐的深度;既有暖心的溫度,又有生命的厚度。對老師們來說是一場教育上的精神盛宴。

相信通過此次培訓老師們定能學有所獲、行有所成,向着學習型、研究性、專家型的老師堅定前行。

一路同行,教育路上我們不負每個當“夏”。

最新2022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篇二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版提出了很多新概念,“整本書閱讀”、“學習任務羣”、“核心素養”、“文化自信”。這些新名詞體現着時代特徵,說明我們的語文課程改革與時俱進。作爲教師,不僅要看到學生是發展中的人,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學習,主動建構和更新自己的教學,才能滿足孩子源源不斷的求知慾。語文課程對於學生精神生命的哺育尤爲重要,人民教育家於漪老師說:“文章不是無情物,師生俱是有情人。”語文學習不僅是認知的過程,也應該是情感體驗、激盪、深化、昇華的過程。他指出語文教師有一個重要使命,就是要在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中,不斷把他們的心靈引向輝煌。如斯,學生從這裏“帶得走”的,一定是精神生命的升騰。

2022版國小語文課程標準解讀 篇三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和各學科課程標準(2022年版)頒佈後,全體教育者掀起了學習熱潮,這不僅是適應時代發展,做好品質教育的需求,更是隨着當今世界日新月異的科技進步,網絡新媒體的迅速普及,人們生活、學習、工作方式不斷改變,兒童青少年成長環境深刻變化,人才培養面臨新挑戰的需求,謀劃自己如何更好的進行學科教學的指南。作爲語文教師,我也認真學習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近期又聆聽了陳先雲的講座——《對統編國小語文教科書革命文化內容的基本認識》,溫儒敏的講座——《遵循課標精神,尊重教學實際,用好統編教材》。通過學習,不僅明確了今後語文教學的努力方向,更爲自己的崇新課堂找到了理論基礎。

一是語文教學要加強立德樹人,培根鑄魂的教育思想,要將政治思想教育融入教學中,通過以文化人,培育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隨着義務教育的全面普及,教育需求從“有學上”轉向“上好學”。作爲教育者,必須明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爲誰培養人”的精神內涵,通過學科教學優化育人藍圖。《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創新導向的原則,進一步強化了語文課程的育人的導向。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課程性質中強調: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語文課程應引導學生熱愛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通過積極的語言實踐,積累語言經驗,體會語言文字的特點和運用規律,培養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提升思維品質,形成自覺的審美意識,培養高雅的審美情趣,積澱豐厚的文化底蘊,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全面提升核心素養。語文課程致力於全體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爲學生學好其他課程打下基礎;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礎;爲培養學生求真創新的精神、實踐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及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基礎。語文課程在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增強凝聚力、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時代新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正是基於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因此,語文教育必須與時俱進。在實際的教學中,廣大語文教師一定要結合部編教材,加強立德樹人,培根鑄魂的教育思想,要將政治思想教育融入教學中。特別是要結合部編教材中選編的革命文化內容,引導學生構建家國情懷,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實現語文以文化人的教育目的。教師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不但要立足文本,還有走出文本,依託文本的人文主題和語文素養,旁徵博引,儘可能的通過革命英雄、各行各業的領軍人物、文質兼美的文章等,塑造學生愛國愛黨的美好品質。

當然,作爲語文教師,要將向上、健康的政治思想教育融入教學中,還要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和政治理論水平,深刻領會“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胸懷國之大者,牢記爲黨育人、爲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增強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擔當。有了這樣的教育情懷,我們才能在語文課堂上按照相關要求落實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