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工商企業管理畢業論文【多篇】

工商企業管理畢業論文【多篇】

開放教育工商管理專業論文 篇一

一、當前中國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1、千篇一律,專業特色不明顯。由於專業技能的實用性和專業知識的綜合性,決定着工商管理專業的人才對國民經濟各行各業都應有極高的就業適應性,就業渠道十分廣泛。但是,由於長期以來工商管理本科生的培養相對封閉,過分強調理論與已有教學資源優勢,忽視了學生的潛力與興趣,各院校培養的畢業生基本相似,專業特色不明顯,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還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需求,造成了人才培養結構與就業市場需求存在結構性偏差,同一類型和層次的人才過剩,所以,一方面,社會急需的具有良好創業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的管理人才嚴重不足,另一方面,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只能被動地求職,“就業難”的問題比較普遍。

2、創業教育薄弱,學生創新能力不足。創業教育在西方國家的大學中已有較長的歷史,高校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通過開設系列課程傳授創業知識和技能。中國高校的創業教育開始於1997年的“清華大學創業計劃大賽”至目前爲止,創業教育在中國高校開展了12年,雖然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還處於起步和試點階段。工商管理專業創業教育的課程結構和體系尚未形成,多數高校的創業教育課程只是在臨近畢業期間纔開設,課程缺乏系統性、針對性、可操作性和全過程性。在教學內容上,以專業爲中心、以行業爲目標,知識結構單一、人文教育薄弱,創業教育僅僅停留在就業指導層面上,其教學模式也往往侷限於知識傳授型,沒有給學生足夠的實賤機會和發展空間,創業教育的開展僅侷限於少數學生,其落後局面讓人擔憂。由於受傳統教育觀念和教育模式的影響,培養的人才普遍缺乏創新精神。當前畢業生就業都傾向於到現有的大公司去任職,而不願到小企業去工作,更不知道自己如何興辦企業。這與他們在校期間學校沒有爲他們作好充分準備不無關係。

3、偏重於系統的書本知識傳授,實賤環節比重偏少且效果不佳。中國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整個課程教學體系反映爲單一知識傳授的課程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的特徵表現爲:在教學過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理論、輕實賤,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重課內、輕課外的“三重三輕”和傳授書本知識多、培養興趣少,理論教學多、實賤環節少,講課學時多、動手機會少的“三多三少”現象,課堂教學沒有把創業能力的培養和專業知識的傳授有機結合起來。教學計劃缺乏對各種實賤教學環節的總體設計,難以形成合理、優化的實賤教學體系,對實賤環節的考覈標準要求不嚴,導致一些學生重視理論課的學習與考試,對實賤性教學環節則較爲輕視,從而直接影響了實賤能力培養的效果。在實驗內容上,與實際脫節,更多的是紙上談兵,設計性、綜合性實驗太少,課外科技活動由於受條件限制難於大面積開展。許多企業講求經濟效益和害怕影響生產秩序,不願接收實習學生,使得學生的專業實習、畢業實習流於形式,成了“走馬觀花”式的參觀,致使培養出的學生基礎知識紮實,但知識面相對較窄,專業應用能力較低,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溝通能力等綜合能力差,在人才市場上缺乏競爭力。

二、發展創業教育,優化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對策建議

1、整合工商管理課程體系,突出學生的特色培養。改變長期重專業理論教學、重知識傳授的做法,以增強學生的獲取知識能力、研宄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實賤創新能力爲核心,精心設計和構建培養創新人才所需要的“能力主導型”課程體系。第一,高校在準確判斷其定位後,關鍵是要使其學科適應社會需要,滿足地方對人才的需求。在工商管理專業教育中應結合本校專業優勢,不斷增強學生對相關產業管理知識的瞭解,突出學生的特色培養,使學生在就業中具有專業優勢。第二,可以借鑑國外的教育經驗,通過將創業教育與學科課程有機結合,合理設置創業教育課程,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業素質和能力。例如,必修課中增設創業管理入門、創業實務、創業投資與管理等創業教育課程;爲鼓勵學生創新思維和能力的發展,學校要加大選修課程的比例,拓寬學生自主選修的空間,例如,工商管理專業的選修課可多設置一些如演講與口才、團隊訓練、拓展訓練、創業市場調查、公司法與合同法、創業財務基礎、企業家精神等課程。此外,還可以設置有集體性質的專題活動課、個體性質的項目活動課程以及模擬實驗和社會實賤的創業實賤課程,培養學生的創業素質和開創型個性。

2、建立良好的創業教育氛圍,營造寬鬆的創業教育環境。良好寬鬆的育人環境和教育氛圍,以及教育機制是開展創業教育和培養創業人才的土壤和長效保證。一是高校應在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政策的基礎上,對學生管理體制進行改革,努力探索“管嚴”與“管活”的新途徑,給學生以更多的自主創業的空間和時間。二是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優化校園育人環境,把校園的合理佈局和美化及周邊環境治理與創業教育結合起來,爲大學生營造一種創業氛圍,培養他們的創業意識,激發他們的創業精神。三是要建立創業教育服務機構,保證資金來源,爲創業教育提供硬件環境。

創業教育不僅僅是單純的學校行爲,而且還是政府、社會和學校的共同行爲,它的實施是一項系統工程。就目前的經濟體制而言,創業環境的創設更多的是政府行爲。政府應積極創造條件,千方百計鼓勵和扶持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制定推行創業的扶持政策和措施,爲創業提供相應的法制和制度保證,並對要創業的大學生提供專門的創業培訓,進行開業指導、政策諮詢、項目論證、跟蹤輔導、創業基金和信貸金融服務等等服務,提高其創業能力。

3、建立創業教育的實賤基地,加強實賤教學環節的有效性。實賤教學環節是培養創業人才不可缺少的措施。從國外高校來看“校企一體”“高檔位的專業實驗室”和“設備先進的模擬公司”是學生參加創業實賤的根本保障。首先,學校在重視校內實驗室、實習基地建設的同時,應下大力氣加強校外實習基地建設。高校在實施創業教育的過程中,要走校企聯合的模式,建立與企業界的聯繫,通過社會實賤等形式來開展創業教育。一方面可解決學校資金短缺和師資實賤經驗不足的問題。通過與企業多方面的合作,共同改善辦學中的不足,提高辦學水平。另一方面解決了創業教育教學與實賤相脫離的問題。其次,利用學校自身的人才優勢及科研優勢創辦實體,建立創業示範基地,爲學生提供必要的創業實戰演習場所和創業平臺,讓學生依託專業實賤基地,在其“孵化”下自辦“小公司”或“小企業”等。最後,要加強模擬實驗室建設,改革實驗內容,創新實驗教學方法,提高設計性、綜合性、創新性實驗的比例,並增設科研專題實驗,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獨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與創新的能力。

4、構建有利於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評價體系。傳統教育評價體系使學生習慣於知識的接受和模仿,缺乏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因此,必須改變傳統的教育評價體系,構建有利於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評價體系。一是要從注重結果評價轉化爲注重過程評價,更關注學生的心理歷程、情感交流與理解溝通而不是知識的增減,更關注教學的互動過程而不是教學的知識授受結果,更關注師生在情境中參與的程度而不是結果的正誤。過程評價主要爲學生平時作業、課堂展示、問題調研、撰寫課程論文、情景模擬、角色扮演和競賽結果等。二是要由單一的評價標準轉化爲多元化評價標準,在學習評價上,採取包括課堂觀察、測試與練習、學生作品評價、學生體驗與反思等多元化評價標準,要把學生參加科技和創新活動作爲考覈學生成績和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加強對學生的自主探索和創新能力的考覈。

開放教育工商管理專業論文 篇二

一、中國經濟的新常態迫切要求工商管理專業教育轉型升級

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開始由計劃經濟體制轉向市場經濟體制,國內工商企業對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持續增長,國內80%以上本科院校逐步開設工商管理教育專業,招生規模快速擴大,短期內完成了規模擴張、學科設置和專業佈局。由於主要強調擴大規模、申請學科、提高培養層次、引進理論體系,教育質量與社會需求很不適應,工商管理教育成爲近年來就業率較低的本科專業之一。面對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中國工商管理教育迫切需要以市場需求爲導向,適應經濟轉型、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新形勢,進行以規模擴張爲特徵的外延式發展向質量提升爲核心的內涵式發展的戰略轉變與升級,更加註重有特色、高素質經營管理人才的培養與供給,並通過社會評價和監督,更好地服務社會經濟發展。

二、中國經濟新常態背景下工商管理專業教育轉型升級的主要目標

1、轉變工商管理教育發展方式

目前,我國工商管理教育的人才培養難以滿足經濟社會的實際人才需求,主要是人才培養定位存在盲從性、趨同性,缺乏特色;教育內容偏重專業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人才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人文素養與管理素質的提高;對於學生自主學習、競合式學習重視不夠,導致學生探索學習動力不足、分析解決問題的興趣不濃、學習效果不佳。中國社會經濟發展階段的重大變革,提出了人才需求的更高要求,適應經濟新常態的我國工商管理專業教育要在穩定規模的同時,優化人才的知識與能力結構,強化素質教育,依靠質量提升實現進一步發展。

2、培養高素質工商管理人才

目前,國內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培育主要以知識教育爲目標,儘管一些高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聘請外國教師進行語言鍛鍊,引入了國際原版教材,採用雙語乃至全外語教學組織模式,以加快教育的國際化趨勢,但由於課程設置、師資力量、教學過程管理、教學方法與教學效果的考覈等方面的不足,在實踐中普遍存在以教師授課爲依託、單一教材爲基礎、課堂活動爲中心的人才教育模式,難以體現工商管理人才培養的綜合性、創新性和實踐性要求(趙德武,2015)。在現代企業經營範圍逐漸擴大、經濟環境複雜多變的情況下,傳統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甚至管理理論受到空前挑戰,新的管理模式不斷涌現,管理的知識內容更新加速,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標準和要求大大提高,主要以知識傳授爲主的管理人才培養模式註定會遭到市場淘汰。只有具備基本的專業管理知識和多元化的知識體系、敏銳的洞察力和良好的管理技能與素養,擁有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才能夠迅速把握全球市場機遇,控制商業風險,適應外部環境變革、個人成長的需要。可以說,培養高素質的工商管理人才既是企業生存發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工商管理專業人才教育的目標和方向。

三、中國經濟新常態背景下工商管理專業教育轉型升級的關鍵措施

1、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管理能力和素養

首先,要通過課程設計與教學過程改革,使學生熟練掌握經濟活動基本規律的專業知識,具備管理的理論基礎與方法,掌握國際交流、管理溝通、計算機辦公、數據處理和分析以及快速及時地獲取管理信息等基本技能,瞭解國際管理和實踐的前沿動態、經營法則法規。其次,要重視現代科學和人文精神的薰陶,通過科學思維訓練以及世界歷史、地理、宗教、哲學、藝術等方面的教育,提升學生參與國際交流、管理國際經濟活動的綜合素養。工商管理是以人爲中心的社會活動,良好的科技與文化修養、健康的道德情操、得體的行爲模式是人的基本素質,也是獲得他人尊重與合作的基本前提,更是增強社會責任感、健全人格、培養合格的職業管理人的重要載體,尤其是我國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大部分沒有社會獨立生活與工作的經歷,更需要科技、人文素質教育提升審美意趣,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工作方式。最後,要不斷提高學生的國際意識與創業精神,使學生能夠適應全球經濟複雜性和多樣性的要求。經濟全球化是以一系列國際規則與合作準則爲基礎的,並已經形成了規範的全球治理結構。中國的工商企業是全球價值鏈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國際規則從事經營活動是企業參與國際分工、實現轉型升級的前提。重視和加強國際規則的教育,提升國際意識與創業精神,是中國企業在國際競爭中減少衝突和摩擦,真正走向國際化運營的必然要求,我國工商管理專業人才教育在這方面普遍比較滯後。

2、切實強化創新與創業教育

隨着現代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企業要想獲得可持續發展,就必須不斷進行產品與工藝創新、制度創新、組織創新和市場創新,提高核心競爭力,但前提是提高企業員工的創新能力,積極推進公司內部創業。工商管理人才作爲企業未來的領袖,必須具備良好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及企業家精神。爲此,創新創業教育就成爲工商管理專業教育的重要內容與必然發展方向。但是,工商管理專業的創新與創業教育目標不僅僅是以書本知識爲主,系統教授戰略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人力資源、公司治理等理論知識,更不是培養創業奇才或者創業競賽冠軍(陳煒,2015),而在於通過創新創業教育、訓練和實踐,激發學生的創新激情和創業夢想,培養創新精神,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習慣和合作意識,具備敏銳識別發展機會、整合社會資源,把創意想法進行產品化、商業化、產業化的能力與素質,培育和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創造性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不斷改進人才培育過程的質量

一是轉變教學觀念、組織方式。變革以教師知識講授爲主導的課堂教學模式,凸顯學生爲中心、課堂與課外相結合的理念,採用以小組爲單位主動學習、討論、彙報與評估的競合式學習方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並在實踐中掌握如何學習、團隊合作、說服、分析與解決管理問題的知識與綜合技能。二是重視實踐與國際化教學。通過實習、校企合作、國際交流等多種途徑與方式,以及學生對國際案例的獨立分析、小組研究、討論與展示等教學組織形式,推動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國際意識與綜合素質的提升。三是依託現代科技尤其是信息科技提供的優質資源,推動教育手段的轉型升級,形成開放教育背景下人才培育的競爭優勢。基於網絡共享平臺的開放教育,促進了國內外優秀網絡教學資源的公開化與共享,爲工商管理專業教育提供了高質量課程的系統學習機會和自主學習的平臺,不僅可以模擬工作環境和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學習技能,還有助於推動工商管理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轉型。

4、積極建立客觀的工商管理專業教育評價體系

目前,國內對工商管理專業人才教育往往採用分數、績點來衡量,雖然學生研究探索的專利、論文以及一些技能培訓、創新創業活動等可以計入成績,但總體比重不高、範圍不大;學校外部對工商管理專業教育的'評價,主要通過教育行政及其所屬機構定期進行專業評估與指導,或者是一些研究機構根據院系學術論文的發表、科研課題的立項等指標對各校專業進行的排名。國外工商管理專業的教育評價,主要根據畢業生在工作崗位的薪酬等體現其在市場環境下的生存發展能力進行評價,評價體系和標準更爲客觀,而且可以促進學校的工商管理教育不斷適應商業變化與新要求,提供高質量的課程體系。爲了更好地挖掘學生髮展潛力,特別是引導我國工商管理專業教育適應經濟全球化、跨國生產經營與服務的發展趨勢,需要逐步建立客觀的評價標準並獲得國際認可。目前,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的管理學院已啓動工商管理教育的國際認證工作,但中國建立適應經濟發展新階段的工商管理教育評價體系工作還需要進一步加速。

開放教育工商管理專業論文 篇三

近年來,隨着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新時期衡量人才的重要標準爲創新素質和創業素質。對於高等院校來說,只有適時調整人才培養模式,樹立全新人才觀才能滿足目前社會對新型創業人才的迫切需求。本文則以工商管理專業爲例,分析該專業創業教育現狀,並給予相應的優化實踐途徑,以供參考。

一、開創創業教育的必要性

創業教育的主要對象爲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目的在於培養高素質的學生羣體。新形勢下高校工商管理培養專業人才開展創業教育是高校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因爲學生羣體是高校服務的主體,高校教育應把滿足學生訴求放在首位,尤其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背景下,過於重視理論知識灌輸和傳授的傳統教育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發展,創業教育的出現是補充和修補傳統教育方式的不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要求高校樹立全新的人才觀,建立創業型人才培養體系,構建符合教育發展規律和社會經濟對人才需求的創業教育。開創創業教育是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有效途徑之一;近年來隨着我國高等院校連續的擴招,社會對高質量人才的需求及大學生供給出現嚴重的失調,導致大學生就業形勢變得越發嚴峻。再加上受全球經濟危機影響,多數企業都實施了大面積裁員和縮減招聘人數,想找到合適的工作十分困難。而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爲了讓學生能儘早地接觸社會和熟悉企業環境,從而增強實際工作和操作能力,有利於幫助其順利就業。

二、高校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創業教育現狀

首先受應試教育影響;我國很多高校都受應試教育影響運用傳統教學模式,以應試教育爲主的教育方式普遍應用於教師和學生,使教學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導致學生因缺乏應用能力而無法提高實踐能力。其次對工商管理專業創業教育定位及認識存有偏差;工商管理類專業創業教育只針對部分專業學生,不能從根本上改革現有教育教學體系,只能通過添加和創業教育相關課程才能加以改變。部分學校在衡量學生是否有創業教育標準時還會在學校內具備創業大賽,根據學生比賽結構判斷學生創業能力,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創業教育的實際性質。第三創業教育實踐存有短板;首先課程設置需完善;工商管理專業雖然和其他學科相比在開展創業教育時具備一定的優勢,但不代表只要集中開設相關創業課程如《職業生涯規劃》和《創業實踐》就能實現創業教育目標。目前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缺乏完整的創業教育教材,設計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時難以從系統性角度加以思考,使學生開拓性綜合素質受到嚴重影響。其次缺乏“雙師型”教師資源;多數教師都通過考試獲得行業職業資格證書,但很多未從事過和專業相關的創業實踐,教師社會閱歷粗淺,羣體知識背景受限,很大程度上會制約教師創業教育水平的提高。第三創業教育缺乏實踐經驗;多數高校工商管理專業都缺乏實踐機會,只簡單的停留在以課堂教學爲主的學術教育,或者藉助學校實驗室的虛擬軟件,導致實踐水平受到影響,再加上尚未健全學生創業實踐培養體系,限制創業教育發展和實現。

三、新形勢下高校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創業教育實踐途徑

(一)完善創業教育內容與教育形式

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學習重點在傳統教學環境中包括企業發展戰略、企業文化及企業經營管理,企業生產運營人才關注生產運作及流程優化等內容,同時還要學習市場分析、管理溝通及市場營銷策略等知識。工商管理專業可在傳統課程教學的基礎上根據創業教育實踐增加與與創業相關的如創業融資、創業學等知識或講授有關專業技術領域創業課程,有條件的高校可增添實驗設備和創造實踐環境,目的鍛鍊學生實踐能力及體驗所學習知識。

(二)創業型人才能力和素質要求形成機制

創業型人才應具備多項素質要求,如創業知識結構、創業能力、創業意識及良好的創業心理素質等。而具備的強烈的社會角色責任擔當、善於學習及有敏銳的洞察力和觀察力及有效的社會溝通才是創業型人才應具有的特徵,只有重塑上述特徵才能構成創業教育。工商管理專業具有知識結構寬泛及緊密聯繫實際等特點,高校在提高學生意會性知識、體驗性知識及認知性知識水平時要結合當下社會對創業型人才素質要求,可以通過專業課程培養認知性知識和部分管理技能,然而如實體組織經營管理、社會適應性及公共關係等意會性知識概念需要通過經營實戰、實訓模擬等方式培養。由此一來,創業教育人才能力由以下三個主要環境組成形成機制。①傳授基礎基礎,是創業教育的基礎,也是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之間的結合點。個人知識和知識結構有着緊密聯繫,知識面越廣泛說明該學生的創造能力越強。②強化意識;通過榜樣示範、課堂教學等方式營造良好的創業教育氛圍,激發學生創業熱情。③實踐拓展;教育主體通過與政府、企業協調、整合社會資源等方式爲學生創業提高良好的環境。

(三)創新課內課外實踐

創業教育的重要教學步驟爲實踐教學,目的在於幫助學生熟悉所學專業技能及鞏固所學理論知識,提升管理實踐和創業能力。因此教育主題應對實踐教學體系將進行系統的構建,在課程實踐教學,可依託課程教學改革方案建立創業教育虛擬網絡平臺,以此設置相關實踐操作課程。課外實踐可通過建立實訓基地將教學過程植入創業實踐中,幫助學習將理論知識轉化爲實踐能力,或針對社會經濟發展中存有的問題創辦各類創業大賽,激發學生創業潛能,從而提高其創業教育水平。

四、結語

綜上所述,工商管理是一門涉及多個應用領域的專業,涵蓋了經濟學和管理學諸多課程。在培養該專業人才時引入創業教育目的在於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使其創業意識、創業知識、創新思想及創業能力能和當下社會需求相符。除此之外,政府應鼓勵大學生進行創業,通過優化制度和相關政策爲大學生提供良好的創業環境,從而促進國家經濟快速增長。

開放教育工商管理專業論文 篇四

一、工商管理的職能分析

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主要的職能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對國家的宏觀經濟調控進行參與,主要包括市場主體准入的控制、國家相關宏觀調控政策的執行等。如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履行職能的過程中出現問題,將會對市場經濟秩序造成不良的影響,最終影響國民經濟的發展。第二,實現市場監管的強化,對市場經濟秩序進行維護。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市場管理中發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注重市場監管的強化,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第三,對市場主體進行培養,實現企業之間、企業與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之間的相互協作,建立與完善市場體系。工商管理的基本職能體現了工商管理在維護社會經濟穩定發展方面所發揮的作用,實現工商管理體系的合理化與科學化,將進一步促進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與完善,促進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

二、工商管理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1、實現了市場主體准入的規範化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市場經濟發展主體准入、行爲管理、經濟秩序維護等方面發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實現了我國市場主體准入機制的規範化。當前,我國市場主體的准入機制爲企業登記審批制度,其主要的特點與措施就是進行嚴格的審查與審批工作。隨着我國市場準入機制的不斷完善,企業只有通過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審批之後才能夠獲得市場準入許可,實現了對優良市場主體的規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嚴把市場主體准入關,對市場準入機制的制定與完善有着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實現了良好經濟秩序的維護與持續國民經濟的發展。

2、實現了市場有效監督的強化

在市場主體行爲規範與市場監督管理強化方面,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發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商標註冊、市場競爭管理等多種監管措施,營造了良好的市場經濟秩序與市場競爭環境。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市場有效監督強化方面的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針對不正當競爭與壟斷行爲進行有效的監管。通過反不正當競爭監管與反壟斷監管等措施,實現投資經營環境的完善,實現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的營造,提高我國市場主體的活動,從而爲經濟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第二,針對企業商標權強化保護力度。對於企業與商品而言,商標是非常重要的標誌,在市場中發揮着越來越大的作用,對企業的商標權進行有效保護有利於企業的生產與發展,同時也有利於市場秩序的正常運行。通過對企業商標權保護的強化,能夠對充分地保護企業的該項權益,進而維護市場秩序。第三,實現行業分類監管體系的強化。行業分類監管的基礎爲信用等級與行業風險,通過行業分類監督能夠實現整個工商監管體系更加的完善與有效,進一步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第四,實現對虛假違法廣告打擊力度的強化。針對虛假違法廣告加大整治力度,實現廣告市場環境的淨化,進而實現對市場主體廣告行爲的有效規範,爲誠信市場環境的形成奠定基礎,進一步促進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

3、實現了市場體系的建立與完善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通過對市場主體的培養與監督,進一步促進了市場的發展與壯大,同時促進了市場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在經濟運行過程中,市場發揮着中樞的作用,實現市場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將進一步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工商管理促進市場體系的建立與完善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實現了經濟資源的合理配置。對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才能夠實現資源的充分利用,避免出現資源限制或者浪費的情況,從而爲經濟健康、持續的發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建立與完善市場體系才能夠對資源進行有效配置,通過市場調節手段之一———價格對經濟資源的流向進行調節,促進經濟運行效率的提高,爲國民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奠定基礎。第二,促進了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傳導與實施。市場屬於微觀經濟活動場所,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只有通過市場的傳導與實施才能夠達到既定的目標。因此,市場實現了宏觀管理主體與微觀經濟活動之間的連接。國家通過宏觀調控政策對商品的供求情況進行調節,形成價格調節機制,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方向進行間接的引導與調節,最終實現國家宏觀調控的目的。實現市場體系的建立與完善能夠爲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傳導與實施提供保障,提高市場監管主體控制能力的提高,爲經濟的穩定運行奠定基礎。

三、總結

隨着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管理職能也在不斷的優化與整合,實現了管理模式的創新,促進了工商管理效率的提高,爲了更好地發揮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關於整頓市場秩序的工作要求,要實現工商管理機構的合理設置與工商管理職能的科學事實,強化工商管理的作用。

開放教育工商管理專業論文 篇五

一、工商管理專業行業嵌入與創業整合的意義

1.行業嵌入提升學生的行業適應性,實現就業平滑過渡

通過行業嵌入,促使工商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授課內容、講授方式、社會實踐等各項教學活動更好的貼近企業實際運營的行業環境,引導學生關注行業動態,洞察行業發展趨勢,把握行業發展特點,將極大的提升學生的行業適應性,便於學生就業時實現校園與企業的平滑過渡,從而提升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2.創業整合貫通學生的管理模塊知識,避免職能管理的條塊分割

工商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長期以來採取的管理流程和職能模塊的分割,細分化的課程結構雖然使學生能更深入瞭解不同管理模塊的專業知識,但是卻忽視企業管理本身的整體性,各職能管理知識的綜合運用更爲符合未來管理的發展實際。創業整合將整合各個職能模塊的管理知識,突出綜合管理知識的實踐性,將貫通學生的管理職能理論知識,模擬管理實際的環境,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創業能力。

二、基於行業嵌入與創業整合的工商管理教育新模式

工商管理本科專業的課程體系建構,要以行業嵌入爲基礎,通過創業整合融會貫通學生的知識模塊,不斷提升學生的行業適應性。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着手:

1、行業環境分析與行業戰略定位

學院或系部應該審視自身的資源和能力優勢,譬如教職工關注的行業分佈或者以往從事的行業,同時結合對外部環境的發展趨勢,形成學院的行業定位戰略。在定位戰略的指導下,有選擇性的長期保持與這些行業的社會聯繫,加強與這些行業的企業的深度合作,派遣教職工在這些行業企業掛職鍛鍊,加強對這些行業的科學研究,將研究成果及時應用行業企業,逐步形成工商管理專業的行業特色。

2、課程教學環節的行業嵌入

(1)工商管理基礎課程的行業嵌入該模塊應該以培養學生的基本經營管理理念爲目的,強調學生對管理類基本理論、基本方法以及基本知識的融會貫通,並能夠靈活的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一些基本的問題。必要的基礎理論功底,是學生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分析、判斷和解決問題的前提,能爲學生掌握各項管理技能打下基礎。在這一部分當中,還可以通過行業導向的嵌入,引導學生關注某行業、研究某行業,提高他們對某行業的熱情,在專業教師方面,也可以形成以行業爲導向的教學理念,從而對學生進行更好的引導。

(2)工商管理職能管理模塊的行業嵌入在該模塊爲了充分體現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個性化,應該拓寬專業口徑,豐富課程設置,加大主幹類專業課程力度,培養人力資源管理、物流管理、財務管理、會計、市場營銷等各職能人才。在這部分課程教學當中還可以根據各行業的動態來做適當的課程行業內容調整,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髮現各行業的趨勢。學校可以根據各行業的國際化需求及其特色,順應與學校聯繫緊密的企業的全球化發展趨勢,培養集專業知識、經營、管理、文化、語言於一身的全能型人才,提高學生的競爭優勢。例如,可以根據各行業的企業文化,開設企業文化課程,提高學生的文化問題識別意識,CIS策劃技巧等,從文化角度增強畢業生的行業適應性,爲今後更好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還可以通過開設《戰略管理》課程,提高學生對企業內外部環境的分析,瞭解各行業發展的態勢。

(3)工商管理選修課程模塊的行業嵌入該模塊是根據社會需求,結合學生的興趣、特長,確定的可供學生自主選擇的靈活教學模塊。目的是爲了開拓學生的視野,提高他們的社會適應性。這種“活”模塊的教學方式,使課程體系真正具有較大的柔性,能夠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但在中國傳統的教育背景下,工商管理專業公共選修和實踐教學的比例都普遍偏低。這樣,可供同學們選擇的課程範圍非常的窄,從而導致培養出來的人才大同小異,不能滿足市場的差異化需求。因此,在工商管理專業人才本科培養期,可以從同學們感興趣的行業出發,從行業基礎理論、專業理論着手,開設各種選修課,儘可能早的給予學生尋找興趣愛好的機會,挖掘他們的潛力。

3、專業實踐的行業嵌入

(1)社會實踐活動的行業嵌入工商管理專業教育過程中必須突出其實踐性,這樣一方面有助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加強理論知識的融會貫通;另一方面也有助於學校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全能型人才。但我國當前對學生課餘社會實踐活動的支持力度較小,覆蓋面也非常窄。因此,我們應該從校、院、系、教師等多層次加強對學生專業社會實踐活動的支持,通過制定各種辦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如可以積極爭取與行業相關的企業的協助,也可以結合導師的課題項目進行研究,支持學生參與各種專業調研活動以及各種企業兼職活動,這樣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能儘快地融入社會。

(2)畢業實習的行業嵌入行業企業的實習教學,能使學生在體驗行業企業的文化氛圍時,發現自身的優勢與劣勢,學會取長補短。畢業實習是在真實環境中進行實踐的,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管理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另一方面能夠讓學生體驗社會環境的複雜性和多樣性,培養團隊意識,提高個人的交際能力,能爲其畢業後進行就業和創業奠定思想和業務基礎。因此,工商管理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模式中,畢業實習不能簡單地走過場,敷衍了事。學校要提供與行業方向有關的實習單位,並且要提供足夠的經費支持,使學生能夠真正地參與到實習單位的實際工作中去。作爲學生,應該好好把握畢業實習機會,鞏固專業知識,熟練掌握各種專業操作技能,提高動手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學會準確的自我定位。

4、專業教育的創業整合

通過“虛擬創業”實現知識整合。爲了讓學生對所學的工商管理專業各模塊知識貫通,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增設“虛擬創業”課程,具體內容包括創業課程、創業計劃寫作、創業大賽。同時可以安排學生深入創業企業觀摩或實習,鼓勵學生將制定的創業方案進行實踐,從而在獲得創業體驗的同時達到各模塊知識的整合。

三、結束語

隨着教育系統與社會系統的邊界日益模糊化,工商管理專業的“通識化”和“模塊化”的教育模式面臨越來越多的調整。高校應加強與外部行業系統的融入與交流,從“結構嵌入”與“關係入”的路徑嵌入行業知識,從而讓工商管理專業更容易適應各具特色的行業。同時“模塊化”的專業教學導致學生難以融合被分割的專業知識系統,必須增加“整合”環節,同時促使虛擬創業實踐,整合各個職能模塊知識,從而不斷提高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專業水平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