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畢業論文

工商管理專業畢業論文【多篇】

工商管理專業畢業論文【多篇】

工商管理專業本科畢業論文 篇一

在股票市場上每天充斥着各種傳聞,然而對股市傳聞的研究很少,並且主要集中在傳聞對股價變動和交易量的影響(如Pound與Zeckhauser,1990;Zivney等人,1996;Bettman,Hallett和Sault,2007;Gao和Oler,2008)。雖然有一些文獻涉及到傳聞含義、特徵和類型(如Pendleton,1998;Michelson和Mouly,2000;Kimmel,2004),但罕見專門討論股市傳聞的含義、特徵和類型的論述。股市傳聞與其他傳聞不同,有自己特殊的規律,因此不能簡單套用一般傳聞的研究結論,需要專門加以研究。本文在討論股市傳聞特殊性的基礎上,探討股市傳聞的含義、特徵和類型,爲進一步研究股市傳聞的傳播、影響、控制等內容提供基礎。

一、股市傳聞的特殊性

相對其他市場而言,股票市場對傳聞非常敏感,具有有利於傳聞產生和傳遞的環境。這主要是由於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Schindler,2007):

1、決策時間短暫。股票市場上每個交易日的交易時間有限,僅僅幾個小時。在我國滬市和深市,每個交易日的交易時間只有4個小時。因此,投資者都要在有限交易時間內,迅速做出交易決策。這種迅速決策的壓力帶來的緊張、激動等情緒,就爲傳聞的傳播提供了條件。由於沒有時間去尋找其他更多信息,證實自己信息的可靠程度,就可能出現利用傳聞信息決策和交易的情況。

2、股市傳聞具有風險性。與其它傳聞不同,在股市上根據傳聞這種未經覈實的信息採取行動,總是帶有風險性。假定根據一個傳聞採取行動,如果以後證實該傳聞是虛假的,就會遭受損失;如果證實它是真實的,就抓住了賺錢機會。但是如果不採取行動,在傳聞得到證實時,就會失去賺錢的機會。如果投資者認爲由此帶來的風險水平越高,就越容易相信傳聞。而且,許多投資者並不關心傳聞是否真實,更重要的是,其他市場參與者是否相信它,它是否引起了價格變動。

3、股票市場上信息非常重要。股票市場上每天都充斥着大量信息,包括各種新聞和傳聞信息。如果一個投資者能較早獲取信息,尤其是不爲他人所(全)知的信息,據此交易得越早,就越可能獲得更大利益。因此,投資者渴望並積極搜索包括傳聞在內的一切新信息。

4、一個傳聞潛在影響人數有限,而且投資者都有一個有效的交流網絡。一般來說,投資者只會把傳聞告訴有限的人,並且在交流的過程中,既傳遞了傳聞信息,又判斷了其可靠性。

5、投資者具有一定的“專業性”。股市投資者一般具有一定的股票市場知識和投資技能,對市場各種信息有一定的辨識能力,不會輕易相信得到的所有新信息。但是,他們傳遞的信息,都被認爲是經過他們的判斷,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所傳遞信息的說服力。

二、股市傳聞的含義和特徵

理解股市傳聞的含義,除了要知道股市傳聞的特殊性之外,還要搞清楚傳聞的含義。對於傳聞的定義,不同學者有不同的觀點。一些學者從傳聞自身的特徵去定義它,強調其未經證實性、流傳性以及令人相信的意圖。如Knapp(1944)將傳聞定義爲未經官方證實就傳播的'觀點,該觀點有利於人們相信時事參考信息。Allport和Postman(1947)[10]認爲傳聞首先是失去可靠證據標準的一些未經覈實的信息。Kapferer(1987)[11]認爲傳聞是在社會中出現並流傳的未經官方公開證實或被官方所闢謠的信息。Rosnow和Kimmel(2000)[12]認爲,傳聞是與積極流傳它的人的話題有關的信念的未經證實的陳述。還有一些學者從社會互動的角度考慮傳聞的含義,把它看作人們對不確定的或模糊情境的釋義。如Peterson和Gist(1951)[13]認爲傳聞是解釋一種有疑問的、喚起情緒的情境的集體努力。Shibutani(1966)[14]指出傳聞是一種經常發生的交流形式,處於模糊情境中的人們籍此集中智慧提出一種有意義的解釋,是一種爲解決問題而進行的集體(共同)努力的結果。

根據這些定義和股市傳聞的特殊性,可以認爲,股市傳聞是一種未經證實就開始在股市上流傳的信息,它表明了不確定情境中相關事物的狀況,爲人們判斷和決策提供了參考。它有以下特徵:

1、股市傳聞是一種未經證實的信息。這是它與新聞的區別,新聞總是在公佈時就立即被證實,而傳聞並不總是立即被證實。這個特徵也反映了傳聞信息證明材料的質量差(Difonzo和Bordia,1997[15])。新聞總是立即被證實,並不是說它的接收者自己立即證實它,而是說他們認爲新聞的作者或出版者會證實它是真實的,因此在獲得新聞的同時就相信它是真實的。如果他們不相信提供新聞的作者或出版者,也就不會相信他給出的新聞。傳聞並非如此,傳聞的接收者從接到它就抱有懷疑態度,不知道它是真實的還是虛假的,直到經過一段或短或長的時間,傳聞的官方來源或相關機構,如個人、公司或政府機構等,公開宣佈它的真實性,接收者才能明白。也有的傳聞可能不了了之,永遠得不到證實。需要注意的是,未經證實不是沒有根據。傳聞信息可能有一定的根據,也可能沒有。未能證實可能是因爲信息渠道不暢,找尋足夠證據非常困難,澄清信息發佈不及時等,而不一定是缺少或沒有證據。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致謝 篇二

在論文的寫作過程中遇到了無數的困難和障礙,都在同學和老師的幫助下度過了。在校圖書館查找資料的時候,圖書館的老師給我提供了很多方面的支持與幫助,尤其要強烈感謝我的論文指導老師—xx老師,沒有她對我進行了不厭其煩的指導和幫助,無私的爲我進行論文的修改和改進,就沒有我這篇論文的最終完成。在此,我向指導和幫助過我的老師們表示最衷心的感謝!同時,我也要感謝本論文所引用的各位學者的專著,如果沒有這些學者的研究成果的啓發和幫助,我將無法完成本篇論文的最終寫作。至此,我也要感謝我的朋友和同學,他們在我寫論文的過程中給予我了很多有用的素材,也在論文的排版和撰寫過程中提供熱情的幫助!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由於我的學術水平有限,所寫論文難免有不足之處,懇請各位老師和同學批評和指正!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篇三

隨着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經濟建設的迅猛發展,整個社會迫切需要大量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操作能力的工商管理人才。然而,不少高校在工商管理類課程的教學過程當中,沒有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給予足夠的重視,致使兩者在教學中明顯脫節。筆者作爲一名高校從事工商管理類專業課程教學的老師,在平時的工作中對教學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有一些認識和體會。基於此,本文對工商管理專業教學的理論和實踐結合的問題進行了一些分析和思考,希望對工商管理學科的教學效果有所助益。

1理論與實踐結合對工商管理學科教學的意義

首先,有助於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深入思考和掌握。學生在課堂上學習了理論知識,並不代表能夠真正理解和掌握。只有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於實踐,才能提高自己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必須通過實踐教學環節,促使學生主動地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和運用知識的綜合能力,適應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要求。

第二,有助於學生髮展獨特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的資質、興趣、纔能有很大的不同,不可能要求所有學生使用同樣的方法去掌握和應用所學知識。實踐性教學有助於引導學生根據各自特點和專長,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認識客觀事物,發展出獨特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第三,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加強對學生的實踐教學,能夠促進學生獨立思考,解決所遇到的困難,培養了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只有具備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將來進入企業之後,才能夠不斷在各方面積極創新,幫助企業保持持續的競爭優勢。

第四,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溝通能力。實踐性教學環節中有許多集體活動,能夠鍛鍊學生彼此之間的溝通能力和協作精神,使學生在校期間就具備較強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走上工作崗位後能夠與其周圍的人進行有效溝通和廣泛協作,幫助企業或組織達成目的。

2工商管理學科教學中理論和實踐脫節的主要原因

一是教學內容與社會實踐相脫節。我國高校目前對工商管理的研究和教學主要侷限於對西方理論的引進和解釋,這些理論反映的是西方的社會背景和市場狀況,引用的案例也是西方國家的,與中國當前的國情有較明顯的差距,不一定能夠解釋中國的市場和社會狀況。

二是教學方式方法比較陳舊。許多高校工商管理學科的教學仍然採用傳統的老師按教材講授,學生課堂記錄的“滿堂灌”式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過於理論化、抽象化,學生只是起到了記錄員的作用,根本不能把記錄的內容真正理解消化,轉化爲自己的知識和能力。

三是教師隊伍實踐教學能力有待提高。我國高校從事工商管理教學工作的教師當中不少人的成長道路是從學校到學校,對工商管理缺乏感性認識。走上工作崗位後,爲了發文章、評職稱,他們對工商管理的研究主要注重純理論研究,這更加劇了高校教師實踐教學能力薄弱的狀況。

3工商管理學科教學中理論和實踐結合的方法

第一,要注重選用與中國有關的工商管理教學內容。中國改革開放將近30年,社會迅速發展,經濟運行也日趨複雜,目前有必要對這30年中的工商管理的經驗進行整理和分析,同時大量的中國工商企業每天都面對紛繁複雜的工商管理的現實問題需要解決,也急需得到正確的幫助和指導。因此,我國的高校工商管理教師應儘快採用符合我國國情的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瞭解中國的市場結構狀況和社會文化背景。

第二,全方位、系統性地進行工商管理教學方式方法的創新。工商管理教學方式方法的創新不能只及於一點,要進行全方位的、多層次的、連續性的整體創新,促進複合型應用人才的培養。

3.1要培養入學新生的專業感性認識

新生一入學,就對其進行專業知識講座,並結合相應的市場調查、社會調查以及企業參觀活動,使學生儘快獲得對工商管理專業的感性認識。爲了加深學生對專業的理解,同時還可以要求學生撰寫調查報告、專業感想,並由專業教師進行評估。

3.2採用以下幾種實踐性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1)案例教學方法。這種方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地對案例進行研究和討論,提出自己的見解。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能夠得到很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鍛鍊了學生的創新

意識和創新能力。使用案例教學法時,教師要精心挑選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案例,並且要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這樣才能夠真正發揮案例教學的優勢。

(2)模擬教學方法。教師根據工商管理的理論和實務,設計出相應的背景材料、軟件程序或數學模型等,交由學生進行模擬演練和操作。模擬教學方法包括角色模擬、情景模擬、內容模擬、綜合模擬等方法,通過這些方法可以模擬出與現實相似的環境,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3)現場教學方法。以實習基地或相關企業爲依託,將學生帶到企業進行實習或參觀。然後撰寫相關的實習報告、設計方案、分析報告、策劃文案、促銷方案、或綜合評估報告等,由教師進行評價。這種教學方法提高了學生的專業素質和動手能力。

3.3將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作爲重要的實踐教育環節

畢業實習和撰寫畢業論文是對學生所學知識和能力的一個綜合檢驗,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問題,教師應把握好這個機會,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探討,尋找解決的辦法。如果方法得當,可以明顯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綜合運用能力。這種方法要求教師從學生論文的選題到撰寫過程都要以培養目標爲中心,把每一個環節落實好,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和能力。

3.4引導學生進行科研活動

應引導學生進行一定的科研活動,或是讓學生參與到其導師所承擔的一些科研課題當中,鍛鍊學生的科研能力。這種方法可以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對其未來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第三,大力提高教師隊伍的實踐教學能力。

從事工商管理教學的專業教師應主動參與工商管理實踐活動。西方許多從事工商管理教學的教師或者自己開辦工商企業,或者在企業擔任兼職或諮詢顧問,這樣可以深入工商管理的一線,獲得了大量的一手資料和鮮活的經驗,加深對工商管理理論的認識,始終站在時代的前沿。我國高校的工商管理教師也應該走出理論研究的象牙塔,積極參加工商管理的實踐活動,使自己對工商管理理論的認識能夠隨着時代的發展而發展。

高校管理層也應該在制度上支持教師參與工商管理實踐活動。我國許多高校教師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受到學校制度的制約,例如學校對教師的工作量考覈並沒有考慮教師在社會上的實踐活動,致使教師無法從繁忙的校內工作中脫出身來;學校對教師的社會實踐既沒有經濟上的支持,更沒有爲教師創造走出去的條件;等等。總而言之,高校領導層沒有從制度上爲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創造條件。因此高校的領導層應該轉變觀念,對學校管理制度進行適當修改,從考覈制度上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工商管理實踐活動。

學校還可以聘請企業的工商管理專家擔任兼職教師。除了鼓勵教師去社會上參加實踐活動,同時也應該聘請企業從事工商管理工作的資深專家來學校進行教學活動。這些專家往往具有豐富的實戰經驗,有的還不乏理論造詣,把他們請入學校爲學生授課或舉辦講座,必將大大開闊學生的視野,加深對工商管理專業的理解。

總之,高校工商管理學科實踐教學水平的提高是一個全面的、多層次的、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教師、學生、學校以及企業的共同配合才能夠完成。我們應當充分認識到當前工商管理實踐教學的不足之處,採用多種方式、多種途徑,在教學中將工商管理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的理論水平和實踐操作能力。

工商管理專業畢業論文 篇四

本文以爲,企業發展戰略是起長足發展提高自身競爭力的一個總體的、長遠的、全局的戰略規劃。其戰略的實施需要相應的管理體制配套實行。因此,中小企業的發展戰略與管理體制對企業的發展和經濟效益的提高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戰略思想致始至終都統籌着企業的發展方向。

企業戰略對未來發展是一種整體謀劃,決定着企業的發展方向,涉及企業與環境的關係、企業使命的確定、企業目標的建立、基本發展方針和競爭戰略的制定等。在環境日益複雜多變的今天,面對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的嚴峻挑戰,對於任何一個企業而言,不管是否要做出書面的戰略規劃,企業戰略不再是可有可無的,並且還需要進行充分的論證和在企業內部取得統一認識。企業戰略管理是一個重要的方面,我們把企業管理問題視爲一個系統來看待。這就意味着,我們不僅要面對現代管理理論所關注的戰略、文化等問題,也要面對傳統管理理論所論及的人、財、物運用效率等問題。後者不會因爲前者的出現而消失,只是退爲相對次要的地位。需要指出的是,這種“退位”並不是絕對和永久性的,對於一個特定企業而言,在一定的條件下,次要矛盾完全有可能轉化爲主要矛盾。因此,只有把它們納入到一個同樣的框架之下來管理,才能更好地把握問題的動態和統領問題的全局。

中小企業發展對一個國家的就業、稅收以及城市的全面發展至關重要,中小企業對於城市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達到80%-90%,對於緩解就業壓力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國中小企業經歷了全球範圍的金融危機,以及通貨膨脹,再加上自身的資金匱乏,管理能力等因素導致了中小企業大批倒閉,即便是現在生存的中小企業,也是面臨着前所未有的風險壓力,所以在新的經濟形勢下研究日和通過戰略調整來促使中小企業健康發展成爲一個氶待解決的問題。

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全國工商註冊登記的中小企業佔全部註冊企業總數的99%。中小企業工業產值、銷售收入、實現利稅分別佔總量的60%、57%、40%;流通領域中小企業佔全國零售網點的90%以上。中小企業大約提供了75%的城鎮就業機會。近幾年來的出口總額中,有60%以上是中小企業提供的。中小企業已完成拉動經濟的新增長點,在90年代以來的經濟快速增長中,工業新增長產值達76%來自中小企業。中小企業是緩解就業壓力保持社會穩定的基礎力量。中小企業創業及管理成本低,市場應變能力強,就業彈性高,具有大企業無可比擬的優勢。科技型中小企業蓬勃發展,是經濟增長與社會進步的不竭動力。近年來,科技型中小企業悄然興起並迅速發展,成爲技術進步中最活躍的創新主體。中小企業是市場經濟體制的微觀基礎,是深化改革的主要推動力量。中小企業大多數從事第三產業,貼近市場,貼近用戶,活躍在市場競爭最爲激烈的領域,是市場經濟的主體和市場體制的微觀基礎。

工商管理專業畢業論文 篇五

[論文摘要] 在國際貿易中,爲了鼓勵各國出口貨物公平競爭,對報關的貨物退還或免徵出口環節的增值稅,其中對生產企業自營或委託出口貨物實行免抵退稅的辦法。“免”稅,是指對生產企業出口的自產貨物,免徵本企業生產銷售環節增值稅;“抵”稅,是指生產企業出口自產貨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動力等所含應予退還的進項稅額,抵頂內銷貨物的應納稅額;“退”稅,是指生產企業出口的自產貨物在當月內應抵頂的進項稅額大於應納稅額時,對未抵頂完的部分予以退稅。

[關鍵詞] 生產企業、出口貨物、增值稅、免抵退

我國對出口貨物實行增值稅“免、抵、退”稅辦法已經好多年了,但有一些出口生產企業的財務人員對“免、抵、退”稅計算及賬務處理仍不能很好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免、抵、退”工作的進行,而且這個問題也是我們納稅實務課程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如何能把這個問題說清楚,讓學生理解和掌握,是我們做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

一、免抵退稅的基本含義

實行免、抵、退稅辦法的“免”稅,是指對生產企業出口的自產貨物,免徵本企業生產銷售環節增值稅;“抵”稅,是指生產企業出口自產貨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動力等所含應予退還的進項稅額,抵頂內銷貨物的應納稅額;“退”稅,是指生產企業出口的自產貨物在當月內應抵頂的進項稅額大於應納稅額時,對未抵頂完的部分予以退稅。

稅法規定出口免稅,並非按增值稅17%的基本稅率給予全部的免稅,實質上仍然要對出口貨物徵一定的稅率增值稅。比如:基本稅率17%,退稅率13%,其實仍然要按4%徵計算增值稅銷項稅;抵稅,是用內銷貨物的應納稅額來抵頂外銷貨物的進項稅,不夠抵頂纔要退稅;退稅,要退多少稅,還要經過計算比較後,才能確定。

二、免抵退增值稅的計算

在生產企業免、抵、退增值稅的會計計算中,首先應搞清楚一些概念問題:免抵退稅額、免抵退稅抵減額、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 、當期期末留低稅額、當期免低稅額等。

1、免抵退稅額,就是出口貨物應該退的進項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格*外匯人民幣牌價*退稅率—免抵退稅額的抵減額,是本期應該退回的增值稅額。

其中免抵退稅額的抵減額,是指出口貨物所耗用外購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動力等是免稅,沒有進項稅額的付出,所以不應該享受抵扣,應把這部分剔除。

因爲出口貨物所耗用的外購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動力等,基本上都含有進項稅,而有些是免稅的,因此在計算應退稅的過程中一定要分清楚。

2、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的意思實際上是,規定出口免稅並非按增值稅17%的基本稅率給予全部的免稅,實質上仍然要對出口貨物徵一定的稅率增值稅。比如:基本稅率17%,退稅率13%,其實仍然要按4%徵計算增值稅銷項稅,工商管理畢業論文這4%就不是絕對的免徵。其計算公式,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牌價×(增值稅率-出口退稅率)-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其中“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計算的意思,出口貨物所耗用的的材料本身是免稅,沒有進項稅額的付出,所以不應該享受抵扣應把這部分剔除。

3、當期期末留低稅額,就是指在本期內銷貨物的應納稅額小於當期應退的增值稅額,即不夠抵頂的部分,留待以後可以繼續抵扣的稅額。

歸納起來,“免、抵、退”稅的計算可分爲四個步驟:

第一步:計算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

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牌價×(增值稅率-出口退稅率)-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

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徵收率-出口貨物退稅率)

第二步:計算當期應納稅額

當期應納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上期末留抵稅額

若應納稅額爲正數,即沒有可退稅額(因爲沒有留抵稅額),則仍應交納增值稅;若應納稅額爲負數,即期末有未抵扣稅額,知道增值稅原理的人都明白,意思就是進項稅大於銷項稅,待下期抵扣的稅額,爲當期期末留抵稅額,則有資格申請退稅,但到底能退多少,還要進行計算比較。由於生產出口貨物的生產不可能只靠免稅原材料,一定要用到已稅原材料,所以,要對當期應納稅款與當期“免、抵、退”稅進行比較,把生產出口貨物的已稅原材料的進項計算出來進行退稅。

第三步:計算免抵退稅額

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額抵減額

免抵退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原料價格×出口貨物退稅率

第四步:確定應退稅額和免抵稅額

若期末未抵扣稅額≤免抵退稅額,則當期應退稅額=期末未抵扣稅額,當期免抵稅額=免抵退稅額-期末未抵扣稅額;

若期末未抵扣稅額≥免抵退稅額,則當期應退稅額=免抵退稅額,當期免抵稅額=0。

當期期末留抵稅額(即沒有抵頂的進項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 ,意味着已稅原材料的進項稅並沒有在當期生產使用完,即轉入下期留抵;如果當期期末留抵稅額 < 當期免抵退稅額,,即意味着當期已稅原材料進項稅款當期全部用於生產完畢,由於出口貨物是實行退還已稅原材料進項稅款,所以,全部給予退還,剩餘部分纔是真正的免稅。

三、免抵退稅的會計處理

例題:某生產企業2009年2月份,購進所需原材料300萬元,允許抵扣的進項稅額51萬元,其中內銷產品取得銷售額200萬元,出口貨物離岸價摺合人民幣 200萬元。假設上期留抵稅款5萬元,增值稅稅率17%,退稅率13%,則相關賬務處理如下:

1、外購原材料:

借:原材料  3 00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510 000

貸:銀行存款    3 510 000

2、出口產品銷售:

借:應收賬款  2 000 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2 000 000

3、國內產品銷售:

借:銀行存款 2 340 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2 000 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40 000

4、月末,計算當月出口貨物不予抵扣和退稅的稅額

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人民幣外匯牌價×(徵稅率-退稅率)

= 200 ×(17%-13%)=8(萬元)

借:主營業務成本  80 00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80 000

5、計算應納稅額

本月應納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上期留抵稅款-當期不予抵扣或退稅的金額)=34-(51+5-8)=-14(萬元)期末結轉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明細賬的餘額,銷項稅34萬元,進項稅額51萬,借方餘額17萬元。

借: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170 00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出多交增值稅)170 000

結轉後,月末“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賬戶借方餘額爲(期初留低稅款5萬元+期轉入17萬元)220 000元。

期末留抵稅額爲14萬元,由於應納稅額等於負14萬,小於零,應納稅額小於零,說明可以退稅。應該退多少,通過計算分析後決定。

6、計算當期應退稅額和當期免抵退稅額

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200×13%=26(萬元)

當期期末留抵稅額14萬元< 當期免抵退稅額26萬元時,說明當期購進原材料沒有全部消耗掉,所以不能退全部26萬元的進項稅,只退期末留低稅額14萬元。

當期應退稅額=當期期末留抵稅額=14(萬元)

當期免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應退稅額=26-14=12(萬元)

借:其他應收款—應收出口退稅款    140 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 120 00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260 000

7、收到退稅款時,分錄爲:

借:銀行存款    140 000

貸:其他應收款—應收出口退稅款   140 000

假如,當期期末留低稅額是26萬元,而當期免低退稅額是14萬元,說明當期的材料全部消耗掉,當期的應退稅額等於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免抵稅額等於零。

參考文獻:

1、《納稅實務》劉淑茹、張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2、生產企業出口貨物“免抵退”稅方法及其會計覈算 中瑞財稅信息網

3、納稅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