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企業文化 > 員工思想

工會在構建勞動關係和諧企業機制中的紐帶作用(精選多篇)

第一篇:工會在構建勞動關係和諧企業機制中的紐帶作用

工會在構建勞動關係和諧企業機制中的紐帶作用(精選多篇)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鞏固執政的社會基礎,是實現執政目標和使命的必然要求,爲此,今年省總工會等11部門在全省範圍內開展了深入推進“創建勞動關係和諧企業”的活動。

開展創建勞動關係和諧企業活動的目的就是要通過活動進一步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爲本,全面貫徹落實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指導方針,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和經濟效益,促進企業誠信經營,促進企業與職工共同發展,促進企業勞動關係的和諧穩定,調動廣大職工積極性,構建起社會主義新型的勞動關係。

一、當前國有企業勞動關係的變化及帶來的問題

我國改革開放近30年來,隨着勞動關係逐步向“企業化”、“市場化”方向發展,國有企業職工與企業之間勞動關係日趨複雜,並已發生了深刻變化,勞動關係機制從行政化到法制化,勞動關係主體從固定化到流動化,主要體現爲:

1、由於企業法人主體的確定,職工身份由單一性變爲多重性。一方面由於產權制度的改革,促進了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真正結合,在改制的一些股份企業,職工成爲了企業的股東,具有了勞動者和所有者的雙重身份。另一方面,儘管勞動者在勞動關係中還處於依附企業的狀態中,但企業職工作爲一個整體,具有勞動關係一方主體的身份逐漸突出出來。

2、企業和職工在勞動關係中的主體作用越來越明顯。勞動力市場實現勞動力資源的有效配置,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通過簽訂勞動合同建立勞動關係,確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這使得職工處於動態之中,職工既擁有選擇就業的機會,又面臨失業的風險。

3、由於市場競爭和利益機制的驅動,企業投資者、經營者和勞動者三者之間在具體利益追求目標上的差異,相互之間在一定程度上會出現磨擦和碰撞,特別是在利益分配上表現尤爲突出。

由於上述變化的現實存在,加之目前我國正處於兩種體制的逐步轉軌變型期和逐步探索發展期,並且與新的經濟體制和社會機制相配套的法律、法規和社會保障制度尚待完善。因此,勞動關係在發展變化過程中,對廣大職工的政治、經濟地位和生存狀況都帶來了一些影響,其突顯出的問題主要是:

(1)勞動關係的確立和解除不規範。儘管多數用人單位都依法與勞動者簽訂了勞動合同,但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現象時有發生,勞動合同條款上隨意變更,隨意終止以及在實際運行中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緊張了勞動關係,引發了勞動者與企業的衝突。

(2)勞動力供求關係不平衡。由於我國人口衆多和經濟總量的不平衡,勞動力供大於求的矛盾突出,勞動力競爭就業形成了勞動力市場中用人單位的買方市場,使勞動者在勞動關係中處於弱勢地位,勞動者處於被隨意支配和處置的地位。

(3)收入差距的非正常拉大。由於社會正處於轉軌變型期,收入分配體系正處於過渡調整,逐步規範完善過程之中,出現了行業與行業,企業與企業,企業內部收入不平衡現象明顯加劇,其利益分化,收差距(一篇好範文帶來更多輕鬆:)拉大的趨向明顯。

(4)社會保障制度的不完善,物價上漲幅度的增大,以及全社會對困難企業和困難職工羣體的救助、幫扶力度不夠,使部份職工的承受力十分脆弱。

以上在企業勞動關係中的問題和矛盾的存在,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和鉗制了企業的和諧、高效和快速發展。

二、工會組織在構建勞動關係和諧企業中的地位和作用

企業發展是經濟發展的動力,企業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工會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要團結動員職工支持、參與改革,推進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促進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構建穩定和諧的新型勞動關係,實現企業職工的共同發展。企業工會直接面對職工羣衆,處在促進企業發展,協調勞動關係的第一線,在動員職工、組織職工、依靠職工、服務職工,保護、調動、發揮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生產效率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推動企業改革,需要企業工會深入細緻地做好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引導職工正確對待利益關係的調整,識大體、顧大局,理解、支持和參與改革;促進企業發展,需要企業工會組織職工廣泛開展羣衆性經濟技術活動,提高職工隊伍整體素質,爲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高核心競爭力獻計出力;維護穩定,需要企業工會積極參與協調勞動關係,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係雙方相互尊重、平等合作,推動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和諧企業、和諧社會。

具體而言,工會在構建勞動關係和諧企業中的作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構建勞動關係和諧企業中發揮動員作用。和諧企業的物質基礎是企業經濟的發展。職工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構建和諧企業的必要條件。因此,工會在構建和諧企業中就要發揮工會的建設職能,通過組織職工開展一系列的經濟建設和勞動競賽活動,激發職工的積極性和潛能,投身於企業的和諧發展之中。

2、在構建勞動關係和

第二篇:工會在構建和諧穩定勞動關係中的作用

淺議工會在構建和諧穩定勞動關係中的作

和——禾 口,人人有飯吃,表達的是老百姓的的生存權。

諧——言 皆,人人有發言權,表達的是老百姓的民主權利。

黨的十七大提出和諧社會理論,對社會和諧的詮釋是“民主法制、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提出關注民生、改善民生和社會成果共建共享理論。總之,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證;社會和諧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社會和諧帶來社會安定團結,社會和諧帶動文化繁榮,社會和諧推動社會進步。和諧社會的基本內涵,應當是各種社會關係的和諧。勞動關係是基本的社會關係,協調勞動關係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社會需要和諧,企業作爲社會的細胞當然更加需要和諧,沒有企業的和諧就不可能有社會的和諧,勞動關係的和諧又是企業和諧的最基本元素。充分發揮工會在構建和諧穩定勞動關係中的作用,對於構建和諧社會、和諧企業具有重要意義。工會的基本職責是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並通過協調勞動關係來實現。因此,工會應通過協調勞動關係,在構建和諧社會中有所作爲。

一、建立和諧穩定的勞動關係,促進社會和諧與進步

1、勞動關係的和諧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元素。勞動關係——政府、企業、勞動者在實現勞動過程中所形成的權利義務關係。有人將和諧穩定的勞動關係概括爲“四個關係”:勞資雙方齊心協力,共謀發展的雙贏關係;勞資雙方互相尊重,和諧相處的平等關係;利益相容,矛盾協調的共生關係;共同創造,共享社會成果的發展關係。當然這是理想狀態,但勿庸質疑的是,勞動關係的相對穩定,帶給企業的是穩定,只有和諧穩定的勞動關係才能保持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才能給社會發展帶來巨大活力,所以建立長期穩定和諧的勞動關係是社會發展和勞動者幸福生活、快樂工作的需要。

2、勞動關係的和諧是企業和諧的基礎。勞動關係和諧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職工的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給他們歸屬感、認同感,增加企業凝聚力,以勞動關係和諧帶動幹羣關係和諧,促進企業和諧,以企業和諧帶動社會和諧。人,纔是企業最寶貴的財富。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化程度的提高,企業由粗放型生產向知識密集型產業轉變。一個it企業的老總面對下班後空曠的工作間發出感嘆:當我的員工下班後,我面對的僅僅是幾臺冰冷的電腦而已,這就是我所有的資產,而我真正的財富是員工們的智力。企業發展的宏偉藍圖、我的理想報負和企業財富全部要靠他們來實現。這個例子很現實,也很說明問題,每一個員工的離開,實際上帶走的都是一部份財富,也說明當今企業對員工的依賴程度,所以和諧穩定的勞動關係是企業和諧的基礎,是企業核心競爭力和興旺發達的源泉。

3、和諧穩定的勞動關係,必須要用法律來規範和調整。《勞動合同法》的出臺爲勞動者依法維護自己的勞動權益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依據,也爲工會依法維護勞動者的利益提供了具體的可操作性的法律依據,只有依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建立勞動關係,行使勞動權利,勞動力市場纔可能有序建立,健康發展。只有

通過法律規範和調節勞動關係,使雙方當事人始終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行事,才能使勞動者的弱勢地位得到一定的平衡,形成和諧有序的勞動力市場和勞動用工制度,並實現勞動資源的優化配置。沒有法律法規約束的勞動關係是不規範、不穩定的,也是無效的。

二、目前我國勞動關係的現狀

1、勞動關係市場化。勞動就業逐漸從過去的統包統配轉向市場化,也不再是羞羞答答地談論失業問題了。企業在用工制度改革方面,通過推行合同制度來代替固定工制度,使勞動關係由過去的行政隸屬關係向契約關係轉變,實行以勞動合同制度爲主要內容的新型用人制度。勞動者的主人翁地位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打工者、被僱傭者”稱謂。勞動力市場中,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通過雙向選擇來建立勞動關係,雙方的主體地位受法律保護,權利和義務由主體雙方按照市場規則自行決定,勞動者有了更大自主擇業權。

2、勞動關係複雜多樣化,勞動爭議逐年增多。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是一項重要任務。隨着我國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型的加快,大量非公有制經濟成份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越來越大,與之而來的是勞動者身份發生了根本變化,就業方式有了更多變化、更加靈活,使勞動關係變得更爲複雜和多樣化,勞動關係中的利益衝突進一步增加。當今社會,我們聽到的對勞動者更多的稱呼是“打工者”,勞動者一下從主人翁變成被“僱傭者”,形成“強資本,弱勞工”的現象,侵犯勞動者合法權益事件頻頻發生,勞動爭議案件以每年20%的速度遞增。

3、勞動關係初步實現契約化。隨着《勞動合同法》出臺,勞動關係調整納入法制化軌道。在“強資本、弱勞工”態勢下,《勞動合同法》側重維護勞動者的權益,真實體現了政府的關注民生、改善民生及社會公正問題。着重解決了勞動用工不籤合同,隨意辭退勞動者和籤短期合同,當把勞動者最輝煌的幾年用過之後,將勞動者一腳踢開,以及大量使用勞務派遣工的不負責任、不人道,充滿殘忍剝削行爲的問題。

4、勞動力市場供大於求的現狀,將影響到勞動關係的和諧穩定。全球經濟一體化,使資本的流動可瞬間完成,也給勞動關係帶來巨大沖擊;勞資關係國際化,使資本活動空間擴大,勞資力量對比對勞動者更爲不利;企業的趨利性,更導致勞動者之間的就業競爭加劇,使得企業在勞動報酬、勞動條件、休息休假、社會保障等方面或降低條件,或偷工減料,嚴重侵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勞動關係的矛盾,嚴重影響勞動關係的和諧穩定。

5、勞動關係協調機制不健全,作用有限。突出地反映在《勞動合同法》的出臺在社會上掀起軒然大波,各方反響強烈。政策吃不透,認識不到位等。用人單位認爲《勞動合同法》的出臺,導致勞動關係的僵化,又回到了吃大鍋鈑的年代、提高了企業用工成本等,導致外資的撤離等等。最終《勞動合同法》能否順利地貫徹執行成爲勞動關係中的主要問題。

三、工會在構建和諧穩定勞動關係中的作用

《勞動法》中規定“工會代表和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依法獨立自主地開展活動;勞動者依照法律規定,通過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民主管理或者就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與用人單位進行平等協商”。《勞動合同法》第78條進一步規定“工會依法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對用人單位履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情況進行監督。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和勞動合同、

集體合同的,工會有權提出意見或者要求糾正;勞動者申請仲裁,提起訴訟的,工會依法給予支持和幫助”。 工會組織,作爲黨和政府聯繫職工羣衆的橋樑和紐帶,作爲職工羣衆合法權益的代表者、作爲維護職能第一責任人,應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和諧勞動關係中充分發揮作用,最主要、最重要的就是協調好勞動關係。總而統之,就是:健全“四個機制”、兼顧三方利益、加強雙方溝通、強化一個手段。

1、健全“四個機制”,構建和諧的勞動關係。建立、完善預警機制、信訪機制、訴求表達機制和利益分配機制。圍繞勞動關係的建立、運行、監督和調處等環節,一是工會組織要廣泛聯繫廣大職工,掌握職工的思想動態,瞭解職工關注的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積極反映職工的呼聲,理順他們的情緒,疏通民主渠道,滿足職工合法訴求、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保護職工民主權利,將不穩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狀態之中。二是要積極做好職工的思想教育和引導工作,使他們能正確理解和認同在改革過程中的利益調整問題。從我國現階段國情看,勞動還是勞動者謀生和維持家庭生活來源的基本手段。工資既是社會分配問題,也關係社會和諧,是職工羣衆最大的切身利益。通常我們總是說在發展中解決發展的問題,在調處勞動爭議中我們也總是說關鍵的問題是把企業經濟總量這塊蛋糕做大,我們每個職工應得的一份纔能有所增長,問題是我們每個職工應得的一份是不是按合理的比例增長,這裏涉及一個分配問題。分配機制不合理,則收入差距越來越大,實現勞動分配的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前提,有公平才能談得到和諧。所以要協調企業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和工資增長機制,才能實現勞動關係的和諧穩定,才能將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和諧社會理論落到實處。

2、兼顧三方利益,促進和諧勞動關係。企業各職工是一個利益共同體,辦企業的最終目的是造福社會,造福職工。企業發展了職工才能致富,前提是企業發展,目的是使職工緻富。在構建和諧勞動關係過程中,工會不僅僅是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更要站在全局高度,正視勞動關係中的諸多矛盾和和問題,全面協調不同利益羣體間的矛盾,兼顧國家、企業和個人利益。積極開展創建勞動關係和諧企業活動,推動勞動關係制度化建設,促進建立規範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贏、和諧穩定的社會主義新型勞動關係,使勞動關係各方盡其所能、各得其所、和諧共處、共謀發展。

3、加強雙方溝通,保持和諧穩定勞動關係。工會組織要在企業和勞動者之間發揮橋樑和紐帶作用,在勞資雙方關係中起到潤滑劑作用,通過溝通和協商的方式來解決勞動關係中的矛盾和衝突,化解利益摩擦,進而使勞資雙方在讓步和妥協中化解、緩和矛盾;充分發揮工會組織的特長,組織動員廣大職工,開展形式多樣的勞動競賽,羣衆性經濟技術創新和合理化建議活動,協助企業黨政,發展生產,促進經濟,把企業和產品做強做大;以自己廣泛的羣衆基礎和對企業事務的參與和有爲影響和引導企業經營者,認真貫徹落實《勞動合同法》,穩定勞動關係,善待勞動者,讓利於勞動者,爲職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改善工作條件,增加企業凝聚力、親和力,給職工歸屬感,把共建共享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中。

4、強化民主管理,促進和諧勞動關係。工會的維護職能通過職工參與管理來實現,要強化民主管理這個主渠道作用。《工會法》中規定了工會的地位和作用,工會組織應充分利用這個有力條件主動從源頭上參與企業的管理與決策。一方面,推動建立健全勞動關係三方(政府、企業、工會)協商機制,推動協調勞動關係的制度建設,有效參與協調勞動關係;一方面抓好勞動合同、集體合同與職代會三個關鍵環節,推動企業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度,積極推動集體合同制度,

建立健全以職工代表大會爲基本形式的職工民主管理制度,切實做到有效參與,參與有效。

那麼,在開展工會組織的工作過程中,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是積極引導,合力推進。工會組織在開展創建活動中要積極引導各方對和諧勞動關係及創建活動的高度認識,積極爭取黨委行政對創建活動的重視支持,引導形成黨政工齊抓共管、合力推進的工作格局。要堅持把職工的思想和智慧引導到實現企業發展的根本目標上來,激發職工參與熱情,爲構建和諧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是源頭參與,建章立制。工會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源頭參與職能,注重從組織源頭入手,注重從制度源頭入手,堅持在企業中建立和完善以職代會爲主的職工民主管理制度、勞動合同、平等協商集體合同制度等,加強勞動關係協調機制和職工維權機制建設,促進企業民主政治和諧、勞動保障和諧。

三是抓住關鍵,突出重點。工會組織要牢牢抓住服務大局、服務發展、服務職工,圍繞促進墾區經濟發展,積極組織職工開展經濟技術創新活動;圍繞提升企業綜合素質,大力開展職工素質工程,爲企業打造出一流的職工隊伍;圍繞調動、發揮、保護職工積極性,廣泛開展各種形式的維權活動和職工民主管理、民主參與活動;圍繞提升職工精神面貌,開展各種文化體育活動,進而促進勞動關係和諧企業的創建工作。

四是暢通渠道,切實維權。工會通過暢通職工意願的表達訴求渠道,積極做好勞動爭議預防和調解工作,使大量的矛盾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通過建立健全工會職工法律援助中心、勞動調解爭議組織等機構,旗幟鮮明地及時介入處理侵犯職工合法權益的重大事件;通過堅持職代會制度、廠務公開制度、集體合同制度來切實維護職工的經濟勞動權、民主政治權、精神文化權等等合法權益,促成勞資雙方的合作雙贏。

此外,進一步發揮工會組織的作用需藉助社會各方面的力量。

在實現維權力量社會化上要做到:主動爭取黨委的領導,取得黨委實實在在的支持,不要那種冠冕堂皇的虛假支持。建議各級黨委通過召開工會工作會議,認真研究解決新形勢下如何發揮工會作用的核心問題,出臺指導性意見,進一步提高各級黨政對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切實加強對工會工作的領導。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黨委定期聽取工會工作彙報研究工會工作制度、完善行政與工會聯席(聯繫)會議制度,暢通工會源頭參與的渠道。加強工會幹部隊伍建設,配齊配強各級工會班子,加大對工會幹部的培養和選撥力度,提高工會組織的維權能力。在各級黨委和有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下,形成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組織領導合力、輿論宣傳合力、政策保證合力、社會共濟合力,努力構建全社會聯動的職工維權工作新格局。同時,建議各級黨委要採取措施強化工會組織的建設,實實在在地爲工會組織建設辦幾件實事,解決幾個實際問題,要把支持工會工作變爲自覺行動,行政要在政策上、人員上、費用上提供實際的支持,這是協調勞動關係、維護職工權益的重要保證;重視藉助職工代表的參政議政作用,影響企業政策的制定;藉助新聞媒體力量,加大對《勞動法》、《工會法》、《婦女權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參與勞動、安全監察等部門的檢查監督,並加強安全生產和防治職業危害的監督檢查工作;增強職工依法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引導職工通過工會組織和法律渠道維護其合法權益。

在聯合社會各方維權力量上要做到:首先,要與黨政有關部門建立聯手維權互動機制。依法組建工會,依法爲職工辦理各項社會保險,依法建立平等協商、

簽訂集體合同制度和開展工資集體協商,組織職工參加本單位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依法撥繳工會經費,依法爲工會開展活動提供必要的設施和活動場所等物質條件;

其次,與執法和法律服務部門聯合,強化和保證維權質量。依據與相關部門建立的調解與仲裁聯動工作機制,積極主動參與職工權益糾紛的調解工作,提高對勞動爭議調解的效率和效力。同時爭取法院支持,使侵犯職工權益案件能得到及時處理。

另外,樹立大維權理念,實現維權對象社會化。要按照全總提出的“組織起來、切實維權”的工作方針,全方位做好職工的維權工作。真正做到不論從事何種職業、崗位工作的人員,只要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工會都應積極援助,把維權工作深入到社會的各方面,使維權工作成爲實現和諧勞動關係、建立和諧社會的有力體現。

《工會法》、《勞動合同法》、《勞動爭議調解仲栽法》等法律法規的出臺,爲企業工會在構建和諧穩定勞動關係中發揮作用提供了法律保障,工會在構建和諧穩定勞動關係,實現企業和諧、社會和諧中大有可爲。高度重視、認真落實和充分發揮工會在構建和諧穩定勞動關係中的作用,既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舉措,也是社會和諧、企業發展、職工緻富的需要,廣大工會工作者、各級黨政領導以及全社會都應爲之而努力。

第三篇:淺談工會在構建和諧勞動關係中的作用和途徑

淺談工會在構建和諧勞動關係中的作用和途徑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中國共產黨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出發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是黨執政理念的一次飛躍,更是億萬百姓的殷切期待。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構建和諧的勞動關係,沒有和諧的勞動關係就沒有和諧社會。王兆國同志在中國工會十四大的報告中指出:“在我國社會深刻變革、黨和國家事業快速發展的進程中,妥善處理各方面的利益關係,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建立穩定協調的勞動關係。”工會是黨聯繫職工的橋樑和紐帶,是國家政權的重要社會支柱,是職工合法權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是勞動關係矛盾的產物,在促進建立穩定協調的勞動關係中工會責無旁貸,這也是工會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着力點。目前,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的關鍵期,同時也是勞資關係矛盾的凸顯期。那麼,如何在構建和諧的勞動關係中準確定位並充分發揮作用,是新時期工會組織面臨的重大課題,需要我們認真加以探討和研究。

一、工會肩負着推動建立和諧穩定的社會主義新型勞動關係的神聖使命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全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工會是黨聯繫職工的橋樑和紐帶,是國家政權的重要社會支柱,是職工合法權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是勞動關係矛盾的產物,構建和諧的勞動關係,是工會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着力點。工會要按照“組織起來、切實維權”的工作方針,履行好法律賦予的各項職能,切實維護廣大職工的合法權益,發揮工會在構建和諧勞動關係中的獨特作用,是黨和政府對工會組織的時代要求,是從根本上維護好職工利益的必然選擇,是時代賦予工會的神聖使命。

1、構建和諧勞動關係是黨對工會提出的根本任務

黨和工會的關係是一個“同心圓”,工會組織是工人階級的羣衆組織,是外圓;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內圓。工會工作是黨的工作的“外延”,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改革發展穩定的需要,是實現包括工人階級在內的最廣大人民羣衆根本利益的需要。工會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要有科學準確的工作定位。隨着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經濟關係和勞動關係日益複雜多樣,各種社會利益矛盾層出不窮,職工羣衆在勞動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和勞動安全等方面的切身利益受到侵犯的現象時有發生,勞動爭議特別是集體勞動爭議數量連年增加。而企業改制改革過程中職工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困難職工基本生活缺乏保障等問題,是引發勞動爭議和社會矛盾的重要原因。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就會影響職工隊伍的穩定和社會的穩定。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保持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高度出發,工會應協助黨和政府不斷解決建立穩定協調勞動關係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準確反映職工羣衆的願望與呼聲,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妥善處理職工羣衆性事件,化解矛盾,構建和諧的勞動關係,以職工隊伍的穩定,確保企事業單位的穩定和社會的穩定,是工會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根本任務。

2、構建和諧勞動關係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客觀需要

企業生存發展必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追求建立和諧的勞動關係,以“兩促進”、“兩滿意”實現勞資雙贏爲目的,是工會工作的出發點和着眼點。從現代企業制度的發展趨勢來看,以人爲本的管理思想和制度模式,已經成爲現代企業管理理論與實踐的主流。人是企業中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在企業內部強調以人爲本,就是要以職工爲根本,努力實現企業勞動關係兩個主體利益要求上的雙贏,爲企業發展保持職工隊伍的穩定奠定基礎。在勞動者完全處於被強制性管理地位的情況下,發揮積極性和創造性是不可能的,甚至還會對企業和管理者產生牴觸情緒和行爲,從而阻礙企業發展,最終導致勞動關係雙方都要遭受損失。企業的發展需要廣大職工的共同努力,職工個人收入的增長需要建立在發展生產、增加積累、提高效益的基礎之上。爲此,企業必須增強職工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激發職工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發揮工人階級的主力軍作用,生產力的諸要素才能形成有機整體和現實的和諧勞動關係,才能推動企業實現可持續和跨越式發展。

3、構建和諧勞動關係是廣大職工羣衆的迫切要求

構建和諧的勞動關係,是和諧社會的基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勞動關係,一定意義上就是勞資關係。要使勞資和睦,勞資兩利,就要建立勞資利益的均衡機制。資強勞弱是世界性的普遍現象,資產者與勞動者在掌握的社會資源上差距很大,不僅財富向資產者集中,而且衆多社會媒體也向資產者傾斜;而勞動者的財富所得卻很少,儘管是社會大衆聲音卻很微弱。由於廣大職工在勞資關係中處於弱者地位,所以他們迫切要求建立市場經濟的利益均衡機制,形成一種相對均衡的和諧勞資關係。這就要求工會(職工羣衆的代言人、代表者) 代表勞動者去與資方協商談判,開展集體協商,達成集體合同,從整體上表達和維護職工羣衆的具體利益,並在職工利益受到侵犯的時候,能夠依照法律程序和正常渠道去解決,使廣大職工的合理要求得以實現,從而達到保持職工隊伍的穩定,保障社會安全和諧的目的。

二、工會在推動建立和諧穩定的社會主義新型勞動關係中大有作爲

建立和諧穩定的社會主義新型勞動關係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工會作爲黨領導下的工人階級羣衆組織,有着數以萬計的基層組織,建立了覆蓋各個產業、行業的信息網絡渠道,建立了履行各項社會職能的較爲完善的工作機制,工會在化解社會矛盾、解決社會衝突方面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抓住了協調勞動關係這個根本,抓住了以職工爲本這個前提,充分發揮工會的特色和優勢,切實履行好維護職責,推進和諧穩定勞動關係的建立,工會一定能夠在構建和諧社會中大有作爲。

1、以職工代表大會爲載體,落實好五項民主權利

職工代表大會制度是企業職工行使表達權的主要形式,也是促成勞動關係協調穩定的基本制度載體。目前,有的企業職代會代表結構不合理;有的企業以職代會主席團組長會議代替職代會;有的企業在臨近召開職代會時才提交議題;職代會多以舉手、鼓掌通過的方式,職工代表不便表達自己的真實意願,等等。由於職代會民主程序履行不到位,職工的民主權利得不到尊重和有效行使,職工羣衆的利益缺乏正常的反映渠道,導致職工產生牴觸情緒和不穩定因素。

職工代表大會制度是職工羣衆參與本單位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基本制度,是企業實踐人本理念的集中體現。堅持完善以職工代表大會爲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切

實落實職工民主管理的各項權利。一是知情權。職代會有權瞭解企業生產經營信息,各單位有義務主動提供。二是建議權。職代會有權對企業的各種重大決策進行討論並提出建議,董事會有義務將企業的重大決策預先提交職代會討論並聽取職代會意見。三是選舉權和罷免權。職代會有權選舉和罷免職工董事和職工監事,職工董事和職工監事在董事會、監事會的比例由公司章程規定,但不得少於三分之一。四是批准權。企業福利基金的使用方案、集體合同草案、涉及職工勞動權益的規章制度、企業改制方案等直接涉及職工的重大切身利益的問題必須得到職代會批准。五是監督權。職代會有權對企業幹部進行民主評議,有效地預防經營管理者的失職瀆職甚至貪污腐敗行爲的發生。

2、以平等協商集體合同爲重點,維護好職工合法權益

集體合同是協調勞動關係最有效的手段,有利於把用人單位的勞動標準、勞動條件、勞動報酬和職工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協調規範,實現對本單位職工勞動權益的整體維護,促進勞資雙方的理解和合作,有利於建立穩定協調的勞動關係。

近年來,企業勞動爭議特別是涉及經濟利益的集體勞動爭議大幅度增加,成爲影響職工穩定、企業穩定、社會穩定主要的潛在威脅。工會要以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爲重點,努力擴大平等協商集體合同制度的覆蓋面,積極推行工資集體協商,建立和完善工資分配協商機制和正常調整機制。推行勞動安全衛生、女職工特殊權益保護、補充保險和福利、勞動合同管理等專項集體合同。提高職工羣衆運用平等協商集體合同制度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自覺性和參與度。指導和幫助職工簽訂勞動合同,督促企業依法嚴格執行勞動合同制度。

3、以幫扶工作爲依託,實施好送溫暖工程

竭誠爲職工羣衆服務是工會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近年來,我國一方面經濟飛速發展,另一方面出現瞭如失業嚴重、就業困難、收入懸殊等社會問題。職工羣衆能否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化解低收入羣體對社會的不滿情緒,這些都是構建和諧社會需要解決的問題。工會要把職工羣衆的冷暖時刻記在心裏,切實爲困難職工排憂解難,努力爲職工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更好地服務職工、吸引職工、贏得職工,把廣大職工羣衆團結凝聚在黨周圍,維護社會的穩定。

幫扶是工會維護職工利益直接具體的體現。工會要發揮幫扶困難職工的主渠道作用,以困難職工幫扶工作爲依託,建立幫扶困難職工快速反應系統,實施好送溫暖工程,真心實意爲職工排憂解難,當職工貼心人。從工會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出發,充分發揮工會再就業援助、職業培訓、職業介紹和職業指導的作用,開展好對困難職工的生活救助、就業扶助、醫療幫助、入學資助、法律援助、結對互助等具體工作。工會要堅持以人爲本的理念,樹立羣衆利益無小事的理念,力所能及地解決職工羣衆的後顧之憂,構建和諧的勞動關係。

建立和諧的勞動關係是工會組織一項長期的重要任務,也是工會組織推進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切入點。工會組織必須站在發展工人階級先進性,保持工人階級隊伍團結統一的政治高度,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職工羣衆的切身利益,保護好、引導好、發揮好職工羣衆的積極性,就一定能夠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第四篇:淺談工會在構建和諧勞動關係中的作用

淺談工會在構建和諧勞動關係中的作用

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和諧社會,構建和諧社會也離不開企業的積極參與。隨着石油企業的發展逐步推進,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新形勢下,對如何保證隊伍人心不散,工作秩序不亂,落實好全年的工作任務的同時,建立勞動關係和諧企業的工作顯得十分重要。如何妥善處理好勞動關係中的矛盾和問題,協調好各方面的利益關係,探索和研究構建石油企業和諧勞動關係的新舉措、新辦法、新途徑,爲企業的改革發展、經營管理、穩定大局創造有利條件和保駕護航,是每位工會幹部都要認真思考並付諸實踐的工作。

工會作爲職工羣衆根本利益的代言人,在構建和諧勞動關係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工會在構建和諧勞動關係中應發揮好哪些作用呢? 筆者認爲主要有:

一、倡導和組織作用

時代的呼喚,黨和政府的需要,工會組織應該在參與建立和諧企業勞動關係中發揮其不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構建和諧企業勞動關係中作出貢獻。工會在構建企業和諧勞動關係中,可以從多種渠道和方面發揮其重要作用。

在組織建設上,組織是基礎。無論是維護職工合法權益,還是建立企業和諧勞動關係,目的都是要最大限度地把職工組織到工會中來。工會組織要在最廣泛地把職工組織到工會來的同時,還要不斷探索多種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的有效機制,切實維護職工經濟利益、民主權利和精神文化需求,使工會成爲真正代表職工合法權益和正當

利益的羣衆組織。 我們必須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型勞動關係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用工會獨特的優勢倡導和組織好新型的勞動關係和諧企業的工作,使之體現時代性,富於創造性,成爲企業和勞動者雙方都樂意接受並形成共識的好事。

二、溝通和協商作用

工會組織是企業民主管理工作的承擔者,溝通協商是民主建設的重要手段。工會通過溝通和協調,使勞資雙方在擴大共識、縮小差異、化解矛盾上,搭建了勞動關係和諧發展的平臺。實踐證明,在調整勞動關係問題上,不僅職工需要工會,企業經營者也需要工會。在營造和諧勞動關係的全過程中,工會組織發揮了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工會利用自己的職責、特點和優勢,把職工羣衆的意願和工會的主張變爲各方的共識,通過組織制度內的溝通和協調,相互尊重、協商合作、化解矛盾、共建和諧,實現勞動關係上雙方之間的協商共謀、機制共建、效益共創、利益共享。

職工是一個數量龐大的社會羣體,是企業生產經營的主力軍,既是企業利潤和社會價值的主要創造者,也是企業利益關係的相關者和風險的共擔者。許多成功企業的經驗告訴我們:企業的發展,必須在所有相關利益人之間達成和諧,和諧了才能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爲了共同的願景,共同的目標,同心同德,同舟共濟,同甘共苦,同創輝煌。

表達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工會在維護職工合

法權益工作上,使維權工作的聲音更響一些,力度更大一些,措施更得力一些。工會組織要善於把維護職工合法權益貫穿到工會工作的各個方面,把推動改革與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有機結合起來,教育引導職工理解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並在改革涉及的利益關係調整中,採取有力措施維護和實現職工羣衆切身利益;組織和引導職工羣衆發楊主人翁精神,爲促進國家和企業的發展作貢獻,同時又要在發展過程中代表和維護職工羣衆的合法權益,使職工羣衆共享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工會要善於圍繞就業、分配、社會保障、安全生產等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及時反映職工羣衆的意見;工會還要善於引導職工羣衆正確認識和對待改革發展過程中利益關係和利益格局的調整,引導職工羣衆通過理性、合法的方式表達利益訴求,把勞動關係的矛盾解決在基層和萌芽狀態,促進企業實現和諧勞動關係。

三、紐帶和推動作用

建立企業和諧穩定的勞動關係是企業改革發展的基礎和保證,是工會組織和企業行政的共同職責。工會是職工之家,廣大職工羣衆對工會組織都充分信任並寄予厚望,工會組織要因勢利導,引導職工提高綜合素質,樹立新觀念,用新的思維方式審視社會。要營造一個讓職工羣衆話有地方說、理有地方講、事有地方辦的和諧環境。 工會就要承擔起橋樑紐帶的作用,在溝通信息、反映情況、反映意願上發揮爲職工說話辦事的職能,真正做到“主動維權、依法維權、科學維權”。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在企業改革中不可能沒有意見,也不可能不出現矛盾,構建勞動關係和諧不是不講原則,不是不要改

革,而是要在構建工作中解決問題、化解矛盾,推動改革。工會要在企業的改革發展、經營管理中發揮橋樑紐帶作用,還需要通過簽訂集體合同等形式,經過平等協商,達成共識,保持和諧的勞動關係,明確一些具體的事項,如開展能提高素質的技術和崗位培訓以及技術創新活動,開展一些合理化建議和民主管理的工作,開展一些以主人翁姿態的勞動競賽等,以此來提高職工的整體素質,增強企業的凝聚力,不斷地爲構建新型的勞動關係和諧而發揮工會的獨特作用。

四、排憂解難和幫扶作用

工會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就是竭誠爲職工羣衆服務。幫扶職工困難羣體是工會維護職工利益直接具體的體現。工會要樹立“羣衆利益無小事”的觀念,當職工的貼心人。對困難職工,要從工會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出發,爲他們排憂解難,濟難救困。新港公司工會從解決各族員工最關心的實際問題和“難點、熱點”入手,堅持實施送溫暖工程。制定和完善了《扶貧幫困送溫暖工作管理辦法》、《員工互助金管理辦法》等有關制度。同時,定期走訪困難家庭,切實爲各族員工解決實際困難。

一是要深入實施送溫暖工程,大力加強困難職工幫扶中心建設,建立幫扶困難職工快速反應系統,真心實意地爲職工排憂解難;

二是做好職工培訓工作。發揮工會自身優勢,廣泛開展崗位技能、職業資格培訓。

三是做好提高職工素質和企業文化工作。組織職工學理論、學文化、學技術,開展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職工文化體育活動,陶冶職

工情操,培養團隊精神,不斷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五、引導和服務作用

積極宣傳,爭取各方支持。要創新載體,精心組織安排。創建活動意在創,重在建,旨在和。作爲活動的牽頭部門,工會要用心安排,精心組織,發動全體會員積極參加,在“共識、共謀、共建、共享”上下功夫。

一是要在職工素質教育上。工會是職工之家,廣大職工羣衆對工會組織都充分信任並寄予厚望,工會組織要因勢利導,引導職工提高綜合素質,樹立新觀念,用新的思維方式審視社會。

二是要引導職工用正確的心態對待時代,對待社會,對待企業,對待人,要飲水思源,使職工認識到每一個人的人生成長和事業成就及生活起居都離不開大自然的養育、社會的保障、企業的關愛、家庭的關心和他人的幫助,要倍加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及不斷改善的生活、工作環境,周圍的世界將越來越美好。

三是要提高工會幹部素質。工會幹部是職工羣衆的貼心人,職工盼什麼、憂什麼、愛什麼、恨什麼,工會幹部應該最瞭解、最清楚,也應該最關心。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但因爲很多問題是處在錯綜複雜的矛盾之中,涉及到方方面面,工會又是羣衆組織,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所以更加需要有較高素質的工會幹部把直接涉及職工利益的疑點、難點、熱點問題處理好。

構建企業和諧勞動關係是一項艱鉅的工作,長期的任務。隨着社會的發展,企業工會在構建企業和諧勞動關係中的地位會更重要,作

用也會更明顯。同時,也是對做好當前工會工作提出了新的課題,只有企業工會幹部充分認識到企業工會的地位和作用,積極地、主動地去做好工作,才能在構建企業和諧勞動關係中發揮好工會的應有作用,進而爲構建和諧社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

第五篇:發揮工會在創建勞動關係和諧企業中的重要作用

勞動關係是最基本的社會關係,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和內容。社會主義的勞動關係與資本主義的勞動關係有着本質上的區別。資本主義勞動關係的本質是階級的對抗性,往往表現爲罷工等激烈的方式和尖銳的衝突。社會主義社會勞動關係屬於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礎上的勞動關係,不具有對抗性,是人民內部矛盾。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的《決定》中指出:“

任何社會都不可能沒有矛盾,人類社會總是在矛盾運動中發展進步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不斷化解社會矛盾的持續過程。”全國總工會主席王兆國在全國工會高級研討班上指出:“建立規範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贏、和諧穩定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型勞動關係,是工會推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切入點。”工會組織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化解矛盾、協調勞動關係三方機制中的重要一方,是新時期創建勞動關係和諧企業的重要力量。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工會代表廣大職工羣衆行使平等協商和集體談判權、民主管理權,代表職工參與國家政治生活,表達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及切身利益,履行各項社會職能,其作用將越來越突出。

一、爲什麼要創建和諧勞動關係

勞動關係具有普遍性。勞動關係涉及社會的每一位勞動者和每一個用人單位。一個單位勞動關係是否和諧不僅直接影響勞動者本人的職業發展、收入高低及家庭生活,而且也影響單位的工作秩序、人際環境和事業發展。從整個社會看,勞動關係和諧與否將直接影響社會的和諧發展。因此,不管是實行什麼樣的社會制度,各國都高度重視勞動關係的和諧問題。

勞動關係具有權益性。所有發生的勞動爭議、勞動糾紛都是因爲權益問題而產生的。由於權益問題涉及到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切身利益,極易引發各種不安定的事件發生,必然會受到社會各階層的廣泛關注和高度重視。

勞動關係具有複雜性。勞動關係是現代社會最基本的社會關係,沒有勞動關係的和諧就沒有社會的和諧。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決定順應經濟社會的這種發展趨勢,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針對現實出現的資本運營的變化,工人身份的變更,企業拖欠剋扣工資,分配不公,民主權益得不到保障,維權組織削弱,經營者民主意識淡薄等複雜現象,提出了要創建和發展和諧勞動關係,並明確了具體的制度建設和政策措施,這是黨的文件第一次系統地論述這個問題,對創建和發展和諧勞動關係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目前,我國勞動關係總體上是穩定的,但也存在着許多不盡人意的不和諧因素,有的問題甚至比較突出。一是勞動合同簽訂率低、期限短、內容不規範;二是許多企業缺乏社會責任感,勞動條件和職業安全衛生狀況十分惡劣,不爲職工提供必要的勞動保護,強迫超時加班,不能按規定支付報酬,有的甚至對職工實行野蠻的勞動管理;三是企業工資分配機制不完善,拖欠和剋扣職工工資特別是農民工工資現象時有發生;四是勞動關係協調機制還不能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勞動爭議調節和監督力度不夠,羣體性事件經常發生,直接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生產秩序和社會的穩定。針對這些問題,《決定》提出要完善勞動關係協調機制,進一步加強政府、工會、企業協調勞動關係三方機制建設。特別是要根據我國的國情特點,完善勞動爭議調處的仲裁機制,提高調處仲裁的及時性、有效性。由此看來,創建和發展和諧勞動關係,是經濟發展和繁榮的需要,是社會長治久安的需要,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是實現小康社會的需要。

二、怎樣創建和發展和諧勞動關係

一是源頭參與,加大立法的參與力度。工會要加強與人大、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溝通,積極參與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規的制定與修改,完善參與立法和政策制定的工作機制,努力爲工會依法維權提供法律保障。當前要推動參與《勞動合同法》、《公司法》、《社會保險法》、《集體合同法》、《促進就業法》、《勞動爭議處理法》、《企業工資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制定與修改,形成健全的協調勞動關係法律體系。

二是制度保證,加大制度建設力度。切實推行和規範勞動合同制度、集體合同制度、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和廠務公開制度。

1、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係、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針對非公有制企業中勞動合同簽訂率低、合同內容不規範、有許多無效合同甚至是違約合同的實際,工會有責任指導和幫助職工就工作內容、勞動保護和工作條件、勞動報酬、勞動紀律、社會保險等切身利益方面,充分表達自己的意願,並通過嚴格履行勞動合同來維護好企業與職工雙方的合法權益,實現雙贏。

2、集體合同不僅是從整體上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的有效手段,而且也是規範企業行爲和協調企業勞動關係的重要機制。工會要代表職工與企業行政簽訂好集體合同,增強做好集體合同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應把重點放在非公有制企業,着重解決好拖欠工資、分配不公、欠繳各類社會保險、勞動安全衛生差等勞動關係中突出的矛盾和問題。

3、要積極探索推進完善新形勢下

的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和廠務公開制度。職工代表大會是職工參與企業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基本形式。從一些較大規模的非公有制企業實行職代會制度和廠務公開制度的實踐看,都取得了規範企業勞動關係和踐行職工知情權、監督權的良好效果。工會組織要深入調查研究,指導和幫助非公有制企業按照《工會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規,大膽探索和積極推行職工代表大會、

廠務公開等與非公有制企業相適應的民主管理形式,不斷創新與發展,更好地落實法律賦予職工的民主權利,營造和諧企業氛圍。

三是發揮調解功能作用,加大勞動爭議的調處力度。加強基層勞動爭議調解工作,是創建勞動關係和諧企業的最主要、最基本、最有效的措施和渠道。由於企業投資主體的多元化,生產經營的市場化,勞動用工的自由化,分配方式的多樣化,使得勞動關係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加複雜,解決起來難度也就會更大。

首先是建立健全職工利益的表達和預警機制。要充分發揮工會信訪部門、12315職工維權熱線和困難職工幫扶中心的作用,及時全面地掌握困難職工信息和勞動爭議信息,瞭解職工羣衆的要求和呼聲。要建立健全勞動糾紛、勞動爭議情況的分析、檢測和報告制度,對於出現的突發性和羣體性事件,要在制定應急預案的同時,及時向政府和上級工會報告,力爭使問題解決在基層和萌芽狀態。

其次是建立健全勞動法律監督機制。進一步完善工會多層次的勞動法律監督體系,充分發揮組織機構健全的優勢,搞好監督,推動勞動保障政策法規的貫徹落實。積極配合人大、政府等有關部門開展勞動法律法規的執法檢查工作,努力做到與政府勞動保障監察等部門的相互配合、優勢互補,加大糾正違反勞動法律法規行爲的力度。重點在企業重組和關閉破產工作中,加強對職工勞動合同變更、解除勞動關係,職工的經濟補償和社會保險關係的接續等監督檢查。工會要增強服務意識,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引導職工羣衆通過理性合法的方式表達自身利益的訴求,防止矛盾激化。當前,工會要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實施“全面推進勞動合同制度實施三年行動計劃”,力爭使勞動合同的簽訂率先履約率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第三是建立和完善幫扶困難職工的長效機制。積極協助黨委、政府解決職工羣衆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努力爲他們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是工會組織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要積極推動國家就業政策的實施,通過工會的職業介紹、職業培訓以及小額貸款等方式,幫助職工實現就業和再就業。要加大對非公有制企業員工和農民工欠薪問題的調研和工作力度,推動政府解決工資拖欠問題,建立完善工資的保障機制、決定機制和增長機制。要不斷豐富和拓展送溫暖工程的形式和內容,加強工會幫扶中心建設,要把農民工納入幫扶中心的服務範圍。要大力發展職工自營經濟,使職工有貧治貧、無貧致富;要大力開展職工醫療互助和金秋助學等羣衆性互助互濟活動。積極協助黨委、政府解決職工羣衆在就業、就醫、子女上學等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難和問題。只有這樣,工會才能在新形式下有所作爲,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