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彙報材料

創新機制 搭建平臺 推動委員服務羣衆工作常態化

創新機制 搭建平臺 推動委員服務羣衆工作常態化

創新機制 搭建平臺 推動委員服務羣衆工作常態化

威信縣政協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人民政協要廣泛聯繫和動員各界羣衆,協助黨委和政府做好協調關係、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的工作。要鼓勵和支持委員深入基層、深入界別羣衆,及時反映羣衆意見和建議”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中央和省委政協工作會議精神,創新機制、搭建平臺,發揮委員主體作用,有效參與基層治理,推動委員聯繫服務羣衆工作常態化。

一、創新機制,實現委員聯繫羣衆常態化

(一)委員“全員入委”,服務管理委員常態化。按照“個人自願,統籌調配,打破界別,全員入委,優化結構,增強合力”原則,將全縣181名委員全部編入8個專委會,專委會“全天候”聯繫服務委員,做到委員履職無盲點。

(二)委員“全員到基層”,聯繫界別羣衆常態化。建立1名委員聯繫不少於3名界別羣衆、定期走訪制度,設立委員村(社區)、企事業單位履職小組和委員界別履職組,確定召集人,組織委員開展走訪和履職。

(三)建立“雙聯”機制,聯繫指導委員服務羣衆工作常態化。建立主席會議成員聯繫專委會、專委會聯繫鄉鎮履職組和界別履職組制度,推動委員聯繫羣衆工作。

二、搭建平臺,打造委員服務羣衆主陣地

(一)打造服務界別羣衆陣地。採取“黨委領導,政府支持,政協主導,社會參與”模式,按照“有牌子、有組織、有場所、有設施、有制度、有活動、有檔案、有經費”的標準規範建設“委員之家”和“委員工作室”,打造委員服務羣衆場所。建立縣政協“委員之家”、界別委員工作室和鄉鎮“委員之家”、村(社區)委員工作室,推進政協服務羣衆工作延伸到基層,打通委員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最後一公里”。

(二)搭建“協商在基層”平臺。在省市政協的指導下,推動“協商在基層”工作。一是在鄉(鎮)、村(社區)、企事業單位設立協商議事會議,明確召集人;二是依託“委員之家”“委員工作室”建設協商議事室,作爲政協開展“協商在基層”工作,委員聚焦羣衆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協商建言、化解矛盾、彙集發展動力的有效平臺。

三、創新工作,委員履職爲民見成效

(一)做實委員聯繫界別羣衆工作。設立委員接待日,每月1日,政協委員輪流到所在的委員工作室開展接待工作,瞭解羣衆願望訴求、思想動態。建立委員單月走訪周制度,每年的1、3、5、7、9、11月第一個周,組織委員深入基層、深入界別,開展調研視察、民情懇談。通過委員接待日和委員單月走訪周活動,推動羣衆路線工作走深走實,政協和廣大委員成爲黨和人民羣衆的“連心橋”,羣衆真切感受到政協很近、委員就在身邊。

(二)委員履職服務界別羣衆見實效。一是瞭解民情、服務民生。委員在接待、走訪活動中,瞭解界別羣衆對黨和政府工作的看法、發展意願、生活訴求—— 收集社情民意,當好“宣傳員”“協調員”“信息員”“服務員”和“志願者”,爲羣衆辦實事、解難事。今年以來,已開展活動12場次,參與委員90餘人次,上報社情民意信息32條,辦理民生實事11件,向村(社區)提出意見建議8條。二是參與基層協商、建言基層發展。委員發揮專業特長和懂政策、“會協商、善議政”的優勢,積極參與“協商在基層”活動,主動引導規範議事、協調協商主體關係、推動達成思想共識,努力促成問題解決。今年共組織4次協商活動,通過真誠協商,促成了產業發展中重發展、輕管護,教育改革中一中和民族中學教育資源共享等問題的解決,爲地方發展和民生改善貢獻了管用之策、凝聚了奮進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