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語文教學經驗交流(精選多篇)

第一篇:國小語文教學經驗交流

國小語文教學經驗交流(精選多篇)

國小語文教學經驗交流

一年級曹曉燕

我擔任一(三)班語文教學工作半個學年了,在工作中,我不斷地反思着自己,努力使自己不愧對於教師這個神聖的職責。現總結自己本學年的教學工作如下:

我堅決落實學校的有關教育教學計劃,嚴格執行學校的各項教育教學制度和要求,認真完成各項任務,爲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自身素質的提高

1、積極學習教育教學理論。

2、充分利用各種資源,上好每一節課。

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爲自己上課做好準備。並閱讀教學方面的書籍,如:國小語文教師等,從而不斷爲自己的教學水平“充電”。

二、具體教學工作

1、打好漢語拼音知識的基礎。

一年級一冊的語文教學任務繁重,要求學生認對、讀準23個聲母、24個韻母和16個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能說出聲調符號的名稱,讀準四聲,學讀輕聲。認識四線格,能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學說普通話。並且認識常用漢字313個,其中116個要求會寫。這麼大的學習量如果不講究科學合理的方法,而讓學生單調地讀,重複地寫,長此以往,學生將對

拼讀、識字產生厭惡,後果不堪設想。在開學前一個半月教學拼音的時間裏,我針對學生因材施教,通過學兒歌、順口溜、“摘蘋果”遊戲等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抓好寫字訓練。

寫字教學是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的難點。要讓每一個學生寫一手好字,所謂“字如其人”,看字就能看出一個人。所以,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特別注意對學生寫字的要求。首先要讓學生寫好字,作爲他們的語文老師,我更注重自己在課堂板書、給學生批改作業等方面給學生作一個很好的示範。其次,引導學生學會讀帖、描紅,既從技能方面要求學生,又從習慣方面要求學生。特別是習慣方面的要求,如怎樣握筆,保持怎樣的寫字姿勢,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這影響了學生的寫字質量的提高,甚至影響到用眼衛生和健康。因此,在抓好學生寫好字的同時,我更注重學生有良好的寫字習慣。所以在課堂上常常提醒學生“注意做到三個一:一拳、一尺、一寸。”

3、做好培優補差的工作,提高教學質量。

一個班級23個孩子,智力和接受能力都各不同,面對孩子們的個別差異性,我努力抓好培優補差工作。堅持不放棄每一個後進生,以良好的心態接納他們,給他們以更多的關心和愛護,相信每個學生都能學到知識,讓他們在學習上有所進步。同時,與家長經常聯繫,提高學生的學習鞏固率。

三、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1.雖然注重了學生的學習,但是學生因爲年齡偏小,父母文化水平較低等問題,學生成績並不理想。

2.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語言條理性,完整性,減少地方方言、口語。

作爲一名教師,我也知道自身存在着許多不足,我會利用各種機會,不斷地充實自己。下學期我將給學困生以更多的關注,在提高課堂效率上再下工夫,爭取得到好的成績!

第二篇:國小語文教學經驗交流

國小語文教學經驗交流

讓語文課堂充滿活力

語文是母語教育教學。一直以來被放在重要學科的位置上,倍受關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實施語文創新教學,讓我們的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呢?我想,是每一位語文教師面臨的挑戰。時光飛逝,轉眼間在國小語文這個課堂上我已走過了3個春夏秋冬。在這些與學生一同成長的日子裏,也總結了許多的教學經驗,,讓我深刻感受到:學無定法,教也無定法。講臺上的磨礪和新課程理念的洗禮,促使我把語文教學的追求索定在這八個字上“着眼目標,求真務實”。接下來,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淺談我的一些具體做法。

一、重訓練,促進師生的交流與合作。

課堂上,我十分注重對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訓練。我認爲,不管教師採用怎樣的教學設計,都要通過學生以各種方式來呈現。注重了學生語文學習的訓練,且訓練注重實效,能使師生間的交流合作更加默契,達到“一呼百應”的效果,較好地實現一堂課的教學目標。

像我之前教的這個四年級班,學生一進校,我就進行了讀書、說話、小組合作等方面的訓練。訓練學生怎樣以正確的姿勢看書讀書,現在全班學生一拿起書,就能從課題的第一字,一排一排地讀到最後一個字,做到整齊、流利,書聲琅琅;訓練學生說完整的話,說標準的普通話,還有就是站在自我的角度練習用“我認爲??我感覺??

我想??”進行說話,樹立學生學習的自我意識,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奠定基礎;訓練學生小組合作怎樣學,怎樣彙報,怎樣評價,並且注重每一個細節。比如,從小組學習過渡到彙報環節,我就訓練學生對名言、詩句,我說“書山有路勤爲徑”,學生接“學海無崖苦做舟”等。每一項訓練我都花了不少的工夫和時間,將訓練目標落到實處,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成效也比較顯著。現在我上每一堂語文課都比較得心應手,我們師生間的合作交流輕鬆自然,學生也學得輕鬆愉快。我想,這得歸功於我對學生紮實的訓練。

二、 重積累,豐富學生的語言。

豐富的語言來自於積累。爲了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我特別注重對學生進行字詞、古詩、名言諺語、課外閱讀等方面的積累。我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分三步驟展開這方面的教學。第一步,我首先抓住教材語文園地中的“日積月累”,通過記憶比拼、快速接龍等遊戲活動,讓學生體驗到積累的樂趣和收穫。第二步,我送給學生一句話——“日積月累求真知”,讓學生銘記在心,懂得知識積累的重要性,幫助學生樹立“知識積累”的意識;第三步,圍繞“日積月累求真知”這個主題,我組織學生開展了一系列的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自建小詞庫,設計語文小報,古詩配畫、開心小練筆等,激發學生積累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積累習慣。學生在活動中讀讀寫寫畫畫,收穫不小。(展示學生成果)孩子們很喜歡些活動方式,現在不少同學在家裏也自主

創設一些積累庫,興致勃勃地拿給我看。我想,只要我們教師都用心引導、幫助學生學會積累,那麼學生的語言就會越來越豐富起來。

三、 重朗讀,培養學生的語感。

語感,是指對語言的感悟能力,是學生學好語文的重要因素。培養學生語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新課程改革大力提倡“讀中感悟”。我在教學中積極採用這種教學方式,每一篇課文的閱讀都是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來引導學生理解,並且注重了朗讀的指導。記得教學第二冊《快樂的節日》這首詩歌的時候,有個學生選擇了自己喜歡的一句話是這樣讀的“花兒向我們點頭,小溪歡快的流淌。她們向我們祝賀,爲我們歌唱”??在實踐中,我深深體會到:語文閱讀教學要注重朗讀。教師一定要對學生朗讀進行深入指導,引導學生把語言中蘊涵的感情色彩從朗讀中充分表現出來,那麼學生的感悟能力才能從中得到培養與提高。我還對學生進行過這樣一次語感訓練,出示了一句非常簡單的話“這是我的”要學生讀出不同感情來。學生反覆讀,反覆品位。一句簡單的話被學生讀出了豐富的感情,有自豪的,有驕傲的,有疑問的,有害羞的,有毫不在乎的。就這樣,只要我們注重對學生進行朗讀的指導與訓練,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就會越來越強。

四、 重拓展,活躍學生的思維。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只有在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基礎上才能實現。教師要善於挖掘教材資源,給學生創造實踐鍛鍊的機會,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活躍學生的思維。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我時常抓住一些詞語來發散學生的思維,如,學到“獵人”這個詞時,我就會讓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如果你看到獵人在捕殺動物,你會對他說些什麼?學到“莊稼”這個詞就激發學生“看到這個詞,你會想到什麼?”等。另外,我還會抓住一些句子來拓寬學生的思路。

還有一條重要途徑就是抓住教材內容特點來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激活他們的思維,例如,有個單元就是以“秋”爲主題的一組課文,待學完這單元后,我就組織學生以“秋的樹葉”爲主題開展了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撿樹葉,在班上交流介紹樹葉的樣子;發揮想像用樹葉貼畫,並且給畫命名,再次激發想像把貼畫寫下來。

在教學完《坐井觀天》這則成語故事後,我讓學生以“青蛙出井”爲題續寫了這個故事,其中一個學生是這樣寫的:青蛙聽了小鳥的話就跳出井來,它擡頭一看,啊!天真的好大啊!一眼望不到邊呢!青蛙不好意思地向小鳥道歉。它說:對不起,小鳥!是我錯了,天真的是無邊無際的!”小鳥說:“你明白就好,以後不要再坐井觀天了。”

這樣,在我們教師的激發下,學生的潛力就能得到充分地展示。教材就是最好的學習資源,我們教師做到靈活地運用,學生就會學得更活更廣。

五、重評價,樹立學生的信心。

教師的一句稱讚,對孩子們來說,就是一種興奮劑,能樹立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課堂上,我對學生的發言,從未用“不對、不行、錯了”這樣很否定的詞語來評價學生。因爲我感受到,孩子們很渴望得到老師的讚揚,很在意老師對他的評價。我對學生的上課表現一般都是用這樣的語言來評價:謝謝你,給老師帶來了驚喜,你真像個小老師,你爲同學帶了個好頭,你的想像好奇特,你的朗讀很動聽,你真會觀察,你的小腦瓜真會想問題等,如果學生答問有偏差,我會說,你的想法不一樣,沒關係,老師很欣賞你積極發言的表現,再靜下來想想一定會找到答案了。我觀察到,學生往往在得到這樣的評價之後,表現都更加踊躍,更加主動大膽。孩子們的表現告訴我,教師善於用親切的語言來評價學生,能帶給學生學習的快樂,讓他們發現自己的閃光點,敢想敢說,更加充滿自信,從而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更高。

總之,點點滴滴的教學實踐讓我深刻認識到,國小語文教學的創新,需要我們教師學會抓住語文的每一個教學因素,將語文教學的每一個目標落到實處,我們的學生纔會真正的學有所獲,得到發展。

第三篇:國小語文教學經驗交流

語文教育,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口語交際作爲一種重要的語文素養被提了出來,同識字、閱讀、寫作、語文綜合能力一起在每個學段的目標中都有明確的要求。口語交際有利於培養學生在人際交往時能準確、合理、得體的表達自己的思想,使語文走向生活。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

:“語文課的目的是培養接受能力和表達能力,在表達方面,說和寫同樣重要。”新課標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 因此,在國小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教學是不可忽視的重要任務。

然而,在應試教育頑疾難除的國小語文教學中,重視知識積累、輕視實踐能力,重視書面表達、輕視口頭交流的現象十分普遍,國小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一直未能得到應有的重視,這從根本上導致了國小生口語交際能力發展緩慢,因而大部分國小生、尤其是農村地區的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差也就在所難免了。筆者從事農村國小語文教學多年,發現大部分學生說話口齒不清,表達能力笨拙,方言“土話”屢見不鮮。作爲一名語文教師,我覺得國小口語交際教學的切實有效的開展,已經刻不容緩。幾年來,我在語文教學中,一直摸索着口語交際教學的有效途徑,下面就談談我的幾點看法。

一、把教材中的口語交際課程落到實處。

以應試爲目的、以分數爲中心的教育主流觀念影響下,大部分語文教師把教學的着力點落在提高學生成績上,把教材處理的着力點落在“考試可能考出來”的知識點上,由於口語交際部分重在語言實踐,不容易形成試卷題目, 教材中的口語交際對許多老師來說,就形容虛設了,要麼被蜻蜓點水處理,要麼乾脆被置之不理。我認爲,要提高國小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首先要把教材中的口語交際課程真正落到實處,把每一單元的口語交際內容作爲重要的教學任務來抓。如我在教學六年級上冊第一組的《口語交際》時,引導學生回味《山中訪友》、《山雨》、《草蟲的村落》和《索溪峪的野》四篇課文,精心設計兩個環節,一是“成爲大自然中的一員”:想象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員,然後把看到的、想象到的和感受到的說清楚;二是“走進音響世界”:說說自己聽到的各種各樣奇特的大自然的聲音。引導學生在自然角色扮演的有趣氛圍中用心領略大自然的魅力,傾聽造化神奇的音響,盡情交流和傾吐,讓學生在富有情趣的活動中合作交流,在輕鬆的語境中“主動積極地進行口語交際”,使學生在傾聽和表達中受到了口頭表達的有效訓練。

二、讓口語交際教學與閱讀教學相互融合

第一是複述情節練習學生的表達能力。在語文課文中,有許多具有很強故事性的文章,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他們把故事情節進行復述,如《賣火柴的小女孩》、《魯濱孫漂流記》等這樣的課文。這樣複述的過程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主要內容的把握,而且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堅持把這樣的工作做下去,對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第二是口頭仿寫練習學生的表達能力。仿寫通常是指文字的模仿表達,但是也可以進行口頭的仿寫訓練,使得文字的訓練和語言的訓練融爲一體。先讓學生寫下仿寫內容,再進行朗讀分享,引導學生用語言盡情展示自己的想象智慧。比如我在教學《匆匆》一文時,引導學生對“洗手的時候——日子……吃飯的時候……默默時……遮挽時……天黑時……睜開眼時……掩面嘆息時……”這樣的句式進行仿寫。寫好後,運用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對自己所寫的內容進行聲情並茂的朗讀,分享自己的智慧,充分表達自己對時光的留戀和光陰消逝時的傷感。在這樣的交流與分享中,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三、通過口頭作文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通過口頭作文的訓練,巧妙將作文、口語以及思維訓練統一起來是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另一個重要途徑。口頭作文,就是引導學生用語言描述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介紹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分享自己再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展示自己的想象,傾吐自己的感情。生活是五彩斑斕的,只要我們做生活的有心人,隨時分享和交流,我們的語言也一樣會五彩繽紛的。因此,語文老師要引導學生多留心生活、觀察生活、感受生活,並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說出來。如在寫《我的理想》這篇作文時,先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交流,口頭描述自己的理想以及之所以有這樣理想的原因,以及自己應該如何實現自己的理想。再由小組派代表上講臺敘說。由於這樣的話題與學生的情感世界緊密相連,交流的氣氛十分活躍。有的學生說自己的理想是當消防員,可以拯救生命,有的學生說自己的理想是當廚師,可以做各種各樣的美味佳餚,還有的學生說自己想當一個像自己媽媽一樣的母親,精心呵護與培育未來自己的孩子……孩子們的交流個性張揚,妙趣橫生,在輕鬆的語境下都能用較爲通順的語言有條理、有感情地進行描述。這樣一種藉助作文說話訓練的做法,不但培養了學生的說話能力,而且爲書面作文打下基礎,使學生動手寫作時得心應手,實在是

第四篇:國小語文教學經驗交流

國小語文教學經驗交流

瓊山二小 蔡皓玉

今天有幸坐在這裏和大家共同交流教學經驗,感謝領導和老師們對我的信任。因爲我相信在教學中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經驗。回顧自己22年來在語文教育教學中的點點滴滴,感覺並沒有什麼所謂的“經驗”存在,有的只是每位教師都有的盡職盡責的工作態度和對這門學科的熱愛。教學工作包含的內容太廣泛了,下面我把自己在教(請幫助宣傳好範文 網:)學實踐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與老師們分享。

一、上好第一節課,建立師生情

也許,很多老師都會想這樣一個問題:第一節課,我們應該留給學生怎樣的印象?我也經常想。太嚴肅,孩子們會說你是“滅絕師太”,一些膽小的孩子會怕你,太溫和,氣勢上壓不住他們,那些頑皮的會因此不把你當回事。經過幾年的實踐和聽了一些孩子的心聲,我覺得嚴中有愛的老師孩子們還是很敬佩的。於是,每接到一個新班,我總會這樣說:“同學們,從今天起,我就是你們的語文老師,我很幸運將和你們一起渡過你們國小生涯的最後一年。我是一個既嚴厲又幽默的老師,我很熱愛我的工作,如果同學們能夠尊重老師的勞動,認真聽課,按時按質按量完成作業,你看到的是老師的幽默的一面,反之,你看到的是嚴厲的一面。我非常喜歡努力學習的孩子,希望你們都能讓我喜歡你。”這樣的開場白,既有老師的威嚴又不失老師對學生的愛與期望,給每個孩子都帶來了動力。拉近師生的距離。

二、建立良好的班風、學風

嚴明的紀律是戰勝一切的法寶,良好的班風是學生學習的保證。一開學,我總會把我班的學生分成十多個小組,每個小組四到六個人,選一個語文成績好的、負責任的當小組長,負責檢查作業和背書。我會利用早讀的時間進行抽查。發現不按時完成的,就問清楚原因,然後對症下藥。該批評的批評,該電話家訪的就電話家訪,實在沒招了,就讓他當全班同學的面保證一要按時完成作業,如果他下次再不完成,他在同學面前就是一個言而無信的人。沒有人尊重他,孩子總是害怕孤獨的,這一招很有效。總之,不能姑息放縱,一定想辦法讓他補完作業,背熟一些該背的東西。要做到魔高一丈,道高一尺。最後,孩子們發現偷懶在

我這根本過不了關,也認識到不完成作業是同學和老師都不喜歡他。,就漸漸地養成了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這樣良好的班風學風就形成了。用孩子們的話說,就是把他們都變成“學習仔”。

三、讓課堂散發魅力、提高效率

課堂是傳播知識最直接的途徑。我上課時,我總會讓學生當堂記住課文中的重點。比如,教“負隅頑抗”這個詞我會給兩分鐘讓孩子們熟記它的解釋。然後當堂檢查,起初,能夠當堂記住的同學的都是那些成績好的孩子。我會讓同學們給他掌聲,在掌聲的激勵下,孩子們的熱情越來越高,多數孩子都能當堂記住重點內容,提高了課堂效率。當然,課堂上我還會想辦法爲孩子們帶來一些快樂。讓他們在愉悅中學到知識。如:有些孩子總記不住一些古詩的作者,經常張冠李戴。有一次考試,考的是《觀書有感》的作者是誰?有一個叫陳小宇孩子寫的是陸游。我在分析試卷時說:“小宇呀,朱熹做鬼都不會放過你呀!”全班鬨堂一笑,笑聲過後印象更深刻了。幾乎每節課我都會用風趣幽默的語言讓孩子們笑一笑。因爲我們都當過學生,都知道滿堂灌而且沉悶的課堂太可怕了。所以,孩子們也很喜歡上我的語文科課。課堂效率也就越來越高了。

四、細心批改、耐心指導

在語文教學中,孩子們粗心、愛寫錯別字是最棘手的問題。批改作業、作文試卷時,我會記住哪些孩子寫錯哪些字,然後教他們怎樣記住這些字,最後讓他們上講臺在黑板上寫三個加深印象。還有,批改試卷、作業時,哪個孩子做錯哪道題我都記住,分析試卷時、講評作業時,我會點他們的名字,希望他們下次別出錯。我經常說:“一道題,第一次做錯是因爲不懂,第二次做錯是不認真,第三次做錯是傻瓜。”孩子們都不願意當傻瓜,做題更認真了。再不行就只好加餐了。就是利用課餘時間單獨輔導。輔導的次數多了,錯誤減少了,所以成績就上來了。

五、教會閱讀方法,培養閱讀興趣

閱讀能力是體現學生語文素養的關鍵。大多數孩子語文成績不好,都是因爲閱讀感悟差。我主要是通過教材去訓練閱讀能力。寫景、寫物、寫人、寫事等各類的文章都有閱讀技

巧。我會先告訴孩子們一般的技巧,然後通過文本進行具體的訓練。如:教《草原》這課,我會告訴孩子們怎樣抓住景物的特點,怎樣抓中心句,怎樣概括中心思想。我經常跟孩子們說的一句話就是:“閱讀題的答案都在文章裏,只要你用心讀書就一定能找到答案。”孩子們掌握了各類文章的閱讀技巧,就消除了他們的恐懼心理,就會用心去讀書,從文本中找答案。時間長了,做的次數多了,閱讀技巧也就熟練了。除了教會孩子們閱讀技巧,我還注意培養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培養孩子們的閱讀興趣,我首先從自己做起,我經常跟孩子們分享閱讀的樂趣。還給孩子們推薦好的書。如:《小讀者》《少年文藝》《故事會》《故事大王》《快樂作文》等。我班的圖書角一開學就會放一百多本書。這些書是我叫上一屆的孩子們留下來。過了一段時間後,我又叫孩子們每人從家裏帶來幾本書放在圖書角里互相交換看。這樣孩子們漸漸養成了閱讀的習慣,他們的身上多了幾分書香,少了幾分野蠻,閱讀能力也就提高了。我經常對孩子們說:“一個人如果和書交上朋友他永遠不會孤獨。”

六、傳授寫作技巧,堅持寫週記

學習語文的目的是爲了讓孩子能很好地進行閱讀寫作,表達自己的想法。作文就是檢驗孩子表達能力的的方法之一。而且在考試中佔了30分。可見,孩子的作文能力直接關係到他的語文成績。在作文教學中,爲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我想了一些小方法。我首先交給孩子們一些寫作的基本技巧,目的是儘快使學生的寫作規範化。如:標點的正確使用;習作正確的書寫格式;如何開頭和結尾;一些修辭手法的認識和運用;說明方法的使用等。其實以上這些,在課文的學習中都會逐漸的涉及到,我們在教學的時候要有重點的教給學生。如:第十一冊《愛之鏈》的開頭中有是這樣的環境描寫:“已是黃昏了,伴隨着寒風,雪花紛紛揚揚的飄落下來。”教完課文後,我問同學們,如果老師把這句話去掉或改成“早晨,陽光明媚,微風習習,令人神清氣爽。”好不好?孩子們都齊聲說不好。我接着問:“爲什麼?”教室裏鴉雀無聲了。於是我便給孩子們講這是一種襯托的寫作手法,在寒冷的下雪的黃昏,很多人都想着趕快回家,可是喬依卻願意停下來無私的幫助這位老婦人,更能體現他樂於助人的高尚品質。這樣寫更能打動讀者。同學們以後寫作文也要懂得運用這種手法。總之,我們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精品,我在教學中,總是挖掘文本中的一些寫作技巧傳授給學生。

但是,作文教學光紙上談兵是不行的。我每週都安排孩子們寫週記,並認真批改,批改的過程中,我會挑出一兩篇寫得好的作文邊讀邊點評,告訴孩子們這些作文哪裏寫得好,哪裏還可以怎樣寫得更好。一些寫得實在差的我會讓他們重寫。說實在的,我每次接班時第一次寫週記,能寫得達到我要求的孩子沒幾個。甚至有的孩子寫不到兩百個字。經過一個學期的訓練,大多數有悟性的孩子的寫作技巧非常嫺熟,無論我出什麼題目,他們都能在四十分鐘內寫出一篇像樣的作文來。那些悟性差點的孩子也能在規定的時間完成400字左右的作文。可見,這些方法對孩子們可以說是“潤物細無聲”。

七、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我們語文老師都知道書寫對於我們語文科來說太重要了。所以,每接一個新班,我都會花功夫指導孩子們的書寫。我首先跟他們說,作爲國小生,老師不要求你們把字寫得有多漂亮,但一定要工整,怎樣的字看起來工整呢?就是每個字都儘量一樣大,一樣高,中間有一定的空隙。就像軍人站的隊伍一樣。我經常找班上寫字工整的孩子的作業、試卷展示給孩子們看,因爲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除此之外,我還細心觀察那些書寫不好的孩子,找出他們書學不好的原因,利用早讀、當堂作文、考試監考的時間去指導。比如,孩子寫字速度過快我會叫他寫慢一些,有些孩子握筆姿勢不對,我會幫他糾正,有的孩子安排字的結構不合理,我會教他們技巧,有的孩子的字寫得過大,我會提醒他寫小些,寫得太小的,我會提醒他寫大寫。有些孩子書寫態度不認真我會罰他重寫。這樣堅持抓一個學期,效果就出來了。孩子們的字寫工整了,卷面整潔了,給改卷老師留下好的印象,作文分就上去了,作文分上去了高分的人就多了。

八、盡心盡職,持之以恆

其實,我們都知道多大數孩子的學習態度跟我們老師有關。老師要求嚴格,孩子們的學習態度就認真,老師用心教,孩子就會用心學。我對孩子們做到盡心盡職,我認真批改每一位學生的每一次課堂作業和家庭作業以及每一張試卷。也就是說,只要是安排孩子們寫的作業我都改,發現問題及時反饋糾正,一直堅持到考試的前一天。我們的孩子大多數是懂事的,他們看得到老師的勞動。考試前,我總是對孩子們說:“同學們,你們知道感恩老師做

好的禮物是什麼?”我班的孩子總會異口同聲的說:“好成績。”是的,儘自己的能力學得最好是我經常鼓勵孩子們的話。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也相信付出總會有回報。總之,我在語文教學中堅信四個字:天道酬勤。

第五篇:國小語文教學經驗交流材料

國小語文教學經驗交流材料

國小低年級是學生學習的啓蒙教育階段。啓蒙教育對人一生髮展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關於如何搞好學生的啓蒙教育,又尤其是語言文字的教育問題,教育專家、學者的論述比比皆是。教無定法,我認爲只要能適應兒童身心發展,取得積極的教學效果的教法,都應該是值得肯定的。現就國小低年級的語文教學談一點本人的淺見,純屬班門弄斧,貽笑大方。

一、注重學生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的養成教育。

細節決定成敗。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事業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而習慣的養成往往定性於學生的啓蒙階段。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應成爲國小低年級教學的重中之重。對於剛入學的小孩子來說,好動活潑是他們的天性,自控能力極差,往往知道該怎麼做,但就是無法控制。這就要求我們低年級的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循序漸進,從點滴抓起,逐步積累。時時注意給孩子以提醒,切忌急功近利,急於求成。同時,教師也應做好表率作用,因爲六七歲的孩子模仿能力極強,在學生的眼裏,教師的地位是神聖的,教師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都將成爲學生模仿的榜樣。如黑板上整齊規範、一絲不苟的板書;聽學生髮言時的姿態;說話的語氣等,都是學生模仿的標本。

二、多種途徑,激發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首先應努力做到的是讓學生喜歡自己,從而喜歡自己所教的學科。只要學生真正喜歡上了語文,想不學好都難。

1、運用靈活多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快樂中獲取知識。

對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多彩的畫面,動聽的音樂,親切的語言,有趣的遊戲等,都能激起他們的興趣。所以我們教師在教學中要多利用直觀教具,生動形象的畫面,多媒體資源,有趣的遊戲等多種途徑進行教學。如:課前律動:12拍拍手,34點點頭,56拍拍肩,78扭扭腰。22伸伸臂,34搖搖頭,56跺跺腳,78快坐好。講故事,做遊戲,猜字謎等都是極好的激趣手段。總之,教師要想方設法,變着花樣把學生引入課堂的軌道上來,讓學生每節課都感到新鮮。

2、多表揚鼓勵,給學生以成功的喜悅,培養學生的自信。

沒有人不喜歡受表揚,低年級的小孩子更是如此。“你真行!”“你真棒!”“想不到你這麼能幹!”。。。。。這些話不需要拿錢去買,我們老師何苦要吝嗇呢?教育學上的皮格馬塞翁效應就是最有力的印證。說不定我們輕意的一次施捨,就能讓學生從此找回自信,造就一位科學家呢!

三、品《課標》,研《教材》,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追求事半功倍的效果。

《課標》是教材編寫的指揮棒,也是出題人命題的依據。作爲教師,在教學之前,細細地品讀《課標》,明確《課標》對該年級乃至整個國小階段的要求。在此基礎上,認真鑽研教材,把握教材的脈絡框架,目標要求,重難點,才能在教學中做到胸中有數,對症下藥,有的放矢。

低段語文教學的重點是字詞的教學。一二年級的識字量特別大,如果教師教學方式單一,學生學習起來就會枯燥無味,甚至厭學。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善於引導學生髮現並掌握漢字的結構規律,多種方法識字,追求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加一加,減一減;自編兒歌;謎語;自編故事等方法,讓學生去主動識字。有位老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懶”時,編了這樣一個謎語:“一個負心漢,拿了一束花”。學生便輕鬆地記住了這個字。在學習“琴”字時,學生經常把“今”寫成“令”,有老師就編了一則故事:“今天兩個國王見面後,要彈琴奏樂。如果兩個國王見面後就發令,那可就慘了”。這樣一來,學生就很少再寫錯這個字了。

四、家校配合,齊抓共管,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當今社會有一個極普遍的現象,村小完國小生越來越少,中心校城裏學校學生越來越多。究其原因,並非村完小教學質量太差,實乃外出打工,就近入學惹的禍。現在農村的孩子,多是留守兒童。由祖輩隔代撫養。能做好管吃、管穿、管住“三管”就不錯了,學習讓其自由發展吧。這對國小低年級來說也算是一大優勢吧,孩子小,多數父母都要留一個人在家照管。因此,我們必須把握住機會,利用開家長會,家庭走訪等方式,讓家長和學校配合起來,學校佈置的作業,每天爭取讓家長監督學生完成,至少可以讓家長給學生作業簽字,讓學生養成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這樣齊抓共管,共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