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高一文言文原文及翻譯【新版多篇】

高一文言文原文及翻譯【新版多篇】

高一語文必背文言文及古詩詞歸納 篇一

採芙蓉

涉江採芙蓉,蘭澤多芳草。採之慾遺誰?所思在遠道。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秋興八首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雲接地陰。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詠懷古蹟

羣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高一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 篇二

一、通假字

曲終收拔當心畫(畫通劃)

鈿頭銀篦擊節碎(篦通金字旁的篦,密齒梳)

二、古今異義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明年:古:第二年今:指今年的下一年)

老大嫁作商人婦(老大:古:年紀大了今:長子、長兄等)

又聞此語重唧唧(唧唧:古:嘆息聲今:一般指蟲鳴)

因爲長句(因爲:古:因此寫了今:表原因)

暮去朝來顏色故(顏色:古:容貌今:色彩)

悽悽不似向前聲(向前:古:剛纔今:朝向前方(面))

三、一詞多義

(1)言

感斯人言(言:話語)

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字)

自言本是京城女(言L:說)

(2)命

遂命酒(命:吩咐,命令)

命曰[琵琶行](命:取名)

(3)爲

因爲長句(v寫、作)

初爲【霓裳】後【六幺】(爲:彈奏)

爲君翻作【琵琶行】(爲:介詞,爲、替)

(4)暫

凝絕不通聲暫歇(暫:副詞,短暫)

如聽仙樂耳暫明(暫:副詞,頓時、忽然)

(5)幽

別有幽愁暗恨生(幽:深沉)

幽咽泉流冰下難(幽:形容低微,隱晦,不暢達)

野芳發而幽香(幽:清幽幽的)

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幽:昏暗)

(6)語

琵琶聲停欲語遲(語:說話,回答)

今夜聞君琵琶語(語:曲)

(7)暗

尋聲暗問彈者誰(輕聲地)

別有幽愁暗恨生(隱藏的)

偏聽則暗(糊塗,愚昧)

四、詞類活用

聞舟中夜彈琵琶者(夜:名詞作狀語,在夜裏)

遂命酒(酒:名詞作動詞,擺酒席)

歌以贈之(歌:名詞作動詞,作詩)

商人重利輕別離(重、輕:形容詞作動詞,看重、輕視)

五、文言句式

1、倒裝句

轉徒於江湖間(於江湖間,介詞結構作狀語,後置)

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於穆,曹二善才,介詞結構作狀語,後置)

2、省略句

問其人,本(是)長安倡女

送客(於)湓浦口

使(之)快彈數曲

沉吟放拔插(於)弦中

3、被動句

感斯人言

高一語文上冊文言文知識點 篇三

1、乃

①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副詞,表示判斷,可譯爲“是”“就是”)

②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③良乃入,具告沛公(於是)

④於是爲長安君約車百乘,質於齊,兵乃出(才)

2、道

①有碑僕道(路,道路)

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道理)

③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張)

④何可勝道也哉(說,講)

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3、蓋

①日初出大如車蓋(車蓋)

②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譯爲“因爲”“是因爲”“是由於”等)

③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衆士仰慕,若水之歸海(超過,勝過)

④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

4、文

①獨其爲文猶可識,曰“花山”(文字)

②不以木爲之者,文理有疏密(紋)

③屬予作文以記之(文章)

④文過飾非(掩飾)

5、然

①至於*,理固宜然(如此,這樣)

②吳廣以爲然(對,正確)

③有穴窈然(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④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然而,但是)

6、舍

①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名詞作動詞,築舍定居)

②而操舍鞍馬,仗舟楫(動詞,捨棄)

③舍相如廣成傳舍(動詞,安排住宿)

④客舍青青柳色新(名詞,宿舍、旅店)

7、以

①由山上以上五六裏,有穴窈然(介詞,在、從)

②夫夷以近,則遊者衆(連詞,表並列,並且)

③餘與四人擁火以入(連詞,表順承,就,便,或不譯)

④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與“故”組成固定結構,表因果,因此)

⑤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與“所”組成固定結構,表原因,……的原因)

8、其

⑴始舍於其址。(代詞,它的,代華山)

⑵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代詞,那,指代慧褒埋葬的時間

⑶距其院東五里。(代詞,那,代慧空禪院)

⑷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代詞,它,代華山洞)

⑸其文漫滅。(代詞,它的,代僕碑)

⑹獨其爲文猶可識曰“花山”。(代詞,它上面)

⑺其下平曠,有泉側出。(代詞,它的,代華山)

⑻問其深。(代詞,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譯作“那個洞”)

⑼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代詞,代“好遊者”,譯作“那些”)

⑽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其進”的“其”是指代第一個分句,譯作“那”,“其見”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譯作“那”)

⑾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代詞,它的,代後洞)

⑿蓋其又深。(代詞,指代後洞,譯作“那”)

⒀則其至又加少矣。(代詞,那些,代遊客)

⒁既其出。(句中語氣助詞,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⒂則或咎其欲出者。(代詞,指代“欲出者”,譯作“那”)

⒃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第一人稱代詞,自己)

⒄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代詞,他們)

⒅其孰能譏之乎?(副詞“其……乎”這個固定格式,用來表示反問,可譯作:難道……嗎?)

⒆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代詞,指代那些以訛傳訛的情況,可譯爲“那”)

高一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 篇四

1、連詞,錶轉折。

⑴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⑵冰,水爲之而寒於水。

⑶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⑷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⑸惑而不從師。

⑹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

⑺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

⑻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⑼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⑽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

⑾而不知其所窮。

⑿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

⒀國小而大遺。

2、連詞,表修飾。

⑴吾嘗終日而思矣。

⑵吾嘗跂而望矣。

⑶登高而招。

⑷順風而呼。

⑸則羣聚而笑之。

⑹倚歌而和之。

⑺自其不變者而觀之。

⑻施施而行,漫漫而遊。

⑼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3、連詞,表遞進。

⑴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⑵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4、連詞,表並列。

⑴蟹六跪而二螯。

⑵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

⑶侶魚蝦而友麋鹿。

5、連詞,表承接。

⑴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⑵人非生而知之者。

⑶吾從而師之。

⑷擇師而教之。

⑸正襟危坐,而問客曰。

⑹披草而坐,傾壺而醉。

⑺臥而夢。

⑻覺而起,起而歸。

⑼自遠而至。

6、連詞,表因果。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7、連詞,表條件。窮山之高而止。

8、與“已”連用,表陳述語氣。如是而已。

高一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 篇五

一詞多義

1之

⑴所之既卷(動詞,意爲“往,到達”)

⑵以之興懷(代詞,指“向之所欣……已爲陳跡”)

⑶夫人之相與(取消句子獨立性)

⑷極視聽之娛(結構助詞,的)

⑸向之所欣(音節助詞,不譯)

2修

⑴茂林修竹(意爲“高”)

⑵況修短隨化(長,修短指壽命長短)

⑶乃重修岳陽樓(意爲“修建”)

⑷修守戰之具(意爲“整治治辦)

3雖

⑴雖趣舍萬殊(雖然,連詞)

⑵雖世殊事異(即使,連詞)

4於

⑴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意爲“在,介詞”)

⑵欣於所遇(意爲“對,介詞”)

⑶終期於盡(意爲“到,介詞”)

5以

⑴引以爲流觴曲水(意爲“把,介詞”)

⑵亦足以暢敘幽情(意爲“用來,介詞”)

⑶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意爲“因,介詞”)

6一

⑴若合一契(一起)

⑵其致一也(一樣)

⑶固知一死生爲虛誕(動詞,看作一樣)

⑷一觴一詠(有的,表示分指,一邊……一邊……)

⑸悟言一室之內(數詞,一)

高一語文上冊文言文知識點 篇六

1、沛公奉卮酒爲壽,約爲婚姻。

古義:婚姻,古義兒女親家,女方之父爲婚,男方之父爲姻。

今義:結婚的事,因結婚而產生的夫妻關係。

2、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古義:意外的變故。

今義:副詞,很。

3、今人有大功而擊之。

古義:現在別人(指沛公)

今義:現在的人,與古人相對。

4、而聽細說。

古義:小人的讒言。

今義:詳細說來。

5、沛公居山東時。

古義:崤山以東。

今義:山東省。

6、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

古義:黃河以北、以南。

今義:分別指河北省和河南省。

高一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 篇七

常見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斷句

(1)用者,也表判斷:者,也、者也、也、者;

(2)爲、乃、即、則或否定詞非,未,弗等表判斷。

(3)名詞做所謂語直接表判斷(劉備,天下梟雄。)

(二)被動句:

(1)單獨用於受見或組合成見於,受於表判斷。如: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徒見欺於王

(2)爲、爲所、爲所表判斷;如:臣聞如姬父爲人所殺

(3)被(後起用法,如:周公之被逮)。

(4)意念被動(無詞語標誌):兵挫地削

(三)省略句:

(1)省略主語:如: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2)省略賓語:權起更衣,肅追()於宇下。

(3)省略介詞: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

注意:以,與,從,爲,因五介詞常省略賓語。

(四)賓語前置:

(1)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如:沛公安在?疑問代詞(如:誰、何、奚、曷、胡、惡、安)

(2)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賓語前置。如:時人莫之許也。

(3)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前取動詞前,以突出強調賓語。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如:唯利是圖等。

(4)方位詞、時間詞做賓語時,有時也前置。例如:業文南向坐。(《史記項羽本紀》)

(五)定語後置:

(1)者:如: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2)之: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3)之者: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

(六)介詞結構做狀語後置:

(1)用介詞於組成的介賓短語,翻譯時要移到動詞前作狀語。如: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2)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翻譯時前置做狀語。如:具告以事。(《鴻門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