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國小數學三年級上冊24時計時法說課稿

第1篇:國小數學三年級上冊24時計時法說課稿

國小數學三年級上冊24時計時法說課稿

國小數學三年級上冊24時計時法說課稿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數學三年級上冊24時計時法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青島版三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信息窗一《24時計時法》,下面我將從以下6個方面來展開我的說課。

1、說教材;

2、說教學目標;

3、說教學重難點;

4、說教法學法;

5、說教學過程;

6、說板書設計。

一、說教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鐘面,學習了時、分、秒有關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24時計時法作爲計時的方法,學生在生活中已有所瞭解,但出現在課程中還是第一次。教材爲學生提供現實的、感興趣的題材,喚醒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從而使學生主動了解24時計時法的規律,理解和發現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之間的聯繫和區別,並能正確的進行兩種計時法的互換。爲以後進一步學習有關時間方面的計算打下基礎。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提出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結合數學教育的特點,我制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具體的生活情境瞭解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正確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時刻,能進行普通計時法與24時計時法之間的相互轉換。

2、能力目標: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學生經歷24時計時法的認識過程,進一步培養觀察、比較、歸納能力,增強探究意識。

3、情感目標:體會24時計時法在生活中的應用,建立時間觀念,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和活動中瞭解24時計時法,明確兩種計時法的異同。由於學生在生活中絕大多數用普通計時法表示時刻,因此正確地運用24時計時法正確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時刻和進行計時法之間的互換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爲了較好地達到以上教學目標,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準備採用創設情境、媒體演示、指導觀察、組織交流、點撥提示等方法,以使教師定位於學生學習數學的.組織者、幫助者和參與者的角色;在學法上重點教會學生觀察、操作、比較、體驗、合作、交流等方法,力求實現師生間動態的對話,形成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五、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爲了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我以學生的學爲立足點,設計以下4個教學環節:

1、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2、觀察比較,探索新知

3、靈活應用,深化新知

4、總結評價,促進發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課始,播放學生熟悉的新聞聯播片頭音樂,利用現實生活素材,創設開放的問題情景,通過你知道這是個什麼節目?這個節目播出的時刻是幾時?等問題引起學生的聯想,學生可能會呈現:7時、晚上7時、19時、晚上19時,緊接着展示新聞聯播的畫面,通過屏幕上的19:00,學生會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產生辯論,通過辯論得出晚上7時也就是19:00,初步感知兩種計時法在生活中的存在。

二、觀察比較,探索新知。

主要藉助以下4個問題作爲引領:

1、什麼是24時計時法?

2、這兩種方法有何區別?

3、這兩種方法相互間怎麼轉換?

4、生活中哪些要用到這些計時方法?

(1)觀察節目預報,獲取信息

爲了吸引孩子的學習興趣,我給學生準備了一份cctv少兒節目預報單,以提問的形式說說從這期節目預報中你知道了什麼?這時學生興趣盎然地說出自己喜歡的節目播出的時刻,板書時刻,然後課件展示這些時刻的十二時計時法,讓學生把對應時刻進行連線,初步檢測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已有水平。再次問學生,一天還有其它的時刻嗎?從學生的答案中選取整時刻,分類、按順序板書到黑板上。

(2)認識24時計時法,探索24時計時法的原理

讓學生觀察黑板上的時刻,詢問學生有什麼疑問?教師選取有價值的問題,比如15時是幾時這樣的問題?16爲什麼就是下午4時?,首先允許學生髮表自己的意見,師生共同評價,然後師生藉助鐘錶,通過撥表讓學生明白十五時的含義,同時讓學生理解鐘錶內圈和外圈數的含義及對應關係。順勢讓學生想一想:時針指着5時,表示的會是什麼時刻?時針指着8呢?指着12呢?這一些列的問題引起學生思維的碰撞,教師提出問題,怎樣才能讓人看得清楚、不產生誤會?這裏採用小組合作的方法,小組成員討論、探索,利用教具操作,最後師生交流,引出24時計時法。(板書課題)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青島版三年級數學《24時計時法》說課稿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爲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青島版三年級數學《24時計時法》說課稿爲了更直觀讓學生感受一晝夜從0時到24時的變化過程,在這裏我通過多媒體動畫演示,讓學生再次直觀觀察一日時針正好走兩圈,從午夜12時(0時)開始到中午12時,時針走一圈是12小時;從中午12時再到午夜12時(0時),時針又走一圈也是12小時,一共是24小時,也就是1日=24小時,並且知道今天的0時就是昨天的24時。這一環節幫助學生從整體上認識24時計時法,同時也突顯了兩種計時法之間的關係,爲後面學生進一步理解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的互換規律做好鋪墊。

在學生理解了兩種計時法之後,師生一起把一天中的整點時刻補充完整,形成如下的板書。這個教學環節把數學知識同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繫,藉助鐘錶這一數學模型,讓學生親歷數學化的建構過程,突破難點,爲學生開展後續的數學活動作好鋪墊,同時也爲這節課打下堅實的基礎。

(3)對比觀察兩種計時法、探究兩種計時法的互換規律

對比觀察這兩種計時法,你有什麼發現?通過學生的橫向、縱向對比觀察,學生會得到一下三種發現:

1、普通時計時法前面有文字而二十四時計時法沒有。

2、普通計時法從凌晨1時到中午十二時變成24時計時法,數字沒有變化

3、普通計時法下午1時到午夜12時的時刻變成24時計時法,數字發生了變化。

教師小結:同學們的眼睛可真亮,找的非常準。重點引導學生去探究發現三,這裏採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展開研究,引導學生通過對板書的縱向對比,歸納、總結出兩種計時法的`互換規律,即:13時之後(包括13時)普通計時法+12=24時計時法。得出規律後,再問學生爲什麼加12就能變成24時計時法?加深鞏固對24時計時法的理解,讓學生做到既要讓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對比觀察兩種計時法這一教學環節具有一定的探究性,給學生提供了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同時也很利於學生建構本節課的核心知識!

(4)聯繫實際,延伸知識。

最後,讓學生列舉生活實例。通過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間嗎?這一問題引起學生的思考,學生討論交流後,要充分聯繫實際,使學生體會到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的重要性及優越性。

三、靈活應用,深化新知

1、爲了更體現學以致用的課程理念,依據本課的學習重點,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了3道不同層次檢測題目,以期達到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1)填一填:用兩種方法表示時刻,這裏主要考察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鞏固兩種計時法的互換。

(2)說一說:結合銀行門牌、汽車站牌讓學生在小組裏說說從這些材料上知道了什麼,又想到了什麼。

(3)寫一寫:火車票(出示火車票)張叔叔從大連去齊齊哈爾,她下午幾時前到大連火車站比較合適?請大家把想法寫在本子上。

2、3題,在提升對學生24時計時法的認識的同時,讓學生獲得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活動經驗和方法,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四、總結評價,促進發展

學生談收穫和體會,以學生自我回顧的方式進行小結,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內化掌握,培養反思自己學習方式的習慣。

接着安排了一道開放題,看鐘面讓學生大膽地說說這時老師可能在做什麼,通過讓學生大膽的說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最後以魯迅先生一句時間名言結束教學,激發孩子們珍惜時間的意識。

五、說板書

這是本節課的板書設計,力求以更直觀的方式幫助學生認識24時計時法。

總之,爲了讓學生學好24時計時法,我儘量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去發現、去歸納、去總結,在學生探索過程中教師是合作者、引路人,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得到發展!

以上是我對24時計時法的說課。不當之處敬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第2篇:國小數學三年級上冊24時計時法說課稿

這就是你要找的國小數學三年級上冊24時計時法說課稿範文,邏輯嚴謹,脈絡清晰。

教材說明:

本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鐘面,學習了時、分、秒有關知識的基礎上學習的。教材充分聯繫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利用學生熟知的、感興趣的素材進行教學,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從而主動探索24時計時法的規律,幫助學生理解和發現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之間的聯繫和區別,並能在兩者之間進行互換。通過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也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通過鼓勵學生收集相關知識的內容來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和多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說教學目標:

24時記時法在時間這部分內容中是一個教學難點,尤其是它與普通記時法之間的相互轉化,學生在理解、表述的過程中容易產生混淆,怎樣讓學生學得輕鬆,知識點掌握得又好。特制定如下的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生活情景,使學生了解24時記時法,會用24時記時法正確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時刻。

2、使學生在認識24時記時法的過程中,體會24時記時法在生活裏的應用;幫助學生建立時間觀念,會合理地安排作息時間,養成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說教學重點、難點:

使學生理解和發現普通記時法與24時記時法之間的聯繫與區別,並能正確地把用24時記時法表示的時間與用普通記時法表示的時間進行互換。

說教法與學法:

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識規律,我覺得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應該注重生活化、活動化、信息化,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讓更多的孩子沉浸在學習數學的樂趣中。因此,要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學習數學,在於調動學生原有的知識的生活經驗,發現問題,創造新知識,並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習興趣,發展智慧,增長才幹。在教學中,我注意實行啓發式、討論式、活動式的教學模式, 現實生活中到處有數學,到處存在着數學思想,關鍵是教師能否善於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去捕捉生活數學實例,學生已有知識經驗,也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爲課堂教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