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四年級數學上冊《 角的分類》說課稿

[寄語]四年級數學上冊《 角的分類》說課稿共含2篇,由本站的會員投稿推薦,小編希望以下多篇範文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四年級數學上冊《 角的分類》說課稿

第1篇:四年級數學上冊《 角的分類》說課稿

四年級數學上冊《 角的分類》說課稿的寫法與格式是什麼?請參考以下這篇範文。

一、教材分析:

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三課時《角的分類》。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初步認識角,會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藉助兩把摺扇的實物素材認識平角和周角,通過觀察、動手實踐、探究掌握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之間的關係,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內容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從而體會“學數學”、“做數學”的樂趣。基於對教材的以上認識,依據數學課程標準,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平角、周角。通過觀察掌握銳角、鈍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間的關係。

能力目標:通過生動、有趣的數學情境和活動,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目標:使學生經歷分類的探索過程。體會到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樂趣,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發現問題,培養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認識平角、周角,掌握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之間的關係。

教學難點:認識周角。

三、教學設計:

前蘇聯心理學家贊可夫說過:“凡是沒有發自內心的求知慾和興趣而學來的東西是很容易從記憶中揮發掉的。”

《課標》中也指出,數學教學應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的經驗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這節課我根據新課程的理念,採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方式進行。具體教學設計如下:

1、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對學生而言數學的學習應當是生動的、有趣的。所以我從猜謎語入手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

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那我來考考你們“一件東西手中握,有風不動無風動,不動無風動有風,夏季搖來樂陶陶。”打—生活用品。這時學生興趣高漲,我的說是陀螺,有的說是風車,有的說是扇子。對了,就是一把扇子。

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把扇子!這時我出示三幅圖,看一看,它們都是什麼角,請看大屏幕。

這一環節的設計,使學生體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並適度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也爲本節課後續學習做了鋪墊。

2、演示操作、明確概念:

同學們,除了剛纔找到的銳角、鈍角和直角外,這把摺扇中還有特殊的角。(課件演示:平角的形成,然後抽象出圖形演示。請學生描述平角形成,然後板演平角的畫法。)

現在老師又給同學們帶來一把扇子,課件演示周角的形成,然後抽象出圖形,周角的頂點,兩條邊在哪?(板演周角的畫法)

這一環節的設計能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同具體的實物結合起來化抽象爲具體、化難爲易。

活動一:動手實踐、感悟數學

皮亞傑認爲:兒童學習的最根本途徑應該是活動,活動是認識的基礎,爲此我爲學生提供了操作機會。

首先動手操作,用活動角感受平角和周角的概念。

然後再動手操作,研究平角、周角的度數。

這一環節中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探究實踐,爲學習角的分類作了鋪墊。

活動二:小組合作、探究分類

《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活動應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爲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過程中真正理解數學的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因此,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老師給每個小組準備一個萬寶囊,快去找一找裏面有什麼,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量出角的度數,並標明度數,小組研究怎樣分類。

然後師生共同總結出:

銳角小於90

直角等於90

鈍角大於90而小於180

平角等於180

周角等於360

同學們通過剛纔的操作,你發現直角、平角、周角之間的關係嗎?學生情緒又一次高漲,紛紛舉手說:

1個平角=2個直角

一個周角=2個平角=4個直角

這一環節旨在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角的認識,提高量角的技能。然後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培養了學生合作的意識,爲學生親身經歷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提供了良好的機會。

3、課堂練習:

(1)、排一排:(明白五種角的有序排列)

__角__角__角__角__角

(2)、在46、130、90、270、25、107、180、360這些角中( )是銳角,( )是直角、 ( )是鈍角,( )是平角( )是周角。

(3)、時鐘在十點時,時針與分針成__度角。

4、將一張圓形紙對摺三次後展開,可以得到哪些度數的角?

本節課我設計了五道習題,內容由淺入深,逐步提高,讓學生體驗到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成功感,並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從而產生積極的數學情感。

總之,這節課我本着以興趣爲先導,以活動爲載體,以三維目標的落實爲目的,讓學生經歷觀察、操作、實驗、推理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體會數學學習的樂趣。

第2篇:四年級數學上冊《 角的分類》說課稿

希望你能喜歡這篇四年級數學上冊《 角的分類》說課稿範文。

一、先說教材分析:

《角的分類》是蘇教版國小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角》中的第三課時的內容。關於角,學生在二年級《角的初步認識》裏已有了初步的接觸,對於直角已經有了一些瞭解,但是大多是屬於直觀的描述。本課時是在二年級的基礎上恰當地概括出圖形的特徵,系統地學習角的概念、角的度量、角的分類、角的畫法等等,是在學生初步認識角、會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和周角,根據角的度數,區分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和周角。通過觀察、動手實踐、探究掌握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之間的關係,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內容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從而體會“學數學”、“做數學”的樂趣。

二、說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對於常見的角的分類的知識生活中接觸很少,顯得比較抽象。國小四年級的學生的抽象思維雖然有一定的發展,但依然以形象具體思維爲主,分析、綜合、歸納、概括能力較弱,有待進一步培養。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從實際出發,通過互動學習,認識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和周角。通過觀察掌握銳角、鈍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間的關係。並能根據一定標準將角分類。

能力目標:通過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目標:使學生經歷分類的探索過程。體會到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樂趣,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發現問題,培養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認識平角、周角,掌握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之間的關係。引導學生能按一種合理的標準對角進行分類。

教學難點:周角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因爲周角比較特殊,角的兩條邊重合,教學時,我拿出活動角使學生看清把活動角旋轉了一圈,然後,小結出周角的定義,讓學生觀察周角的畫法,指一指周角的頂點和兩條邊,從而明確周角的兩條邊重合在一起。

四、說教學方法:

1、讓學生體驗數學分類的過程,體現從簡單――複雜――簡單的過程,突出探究活動,重視合作學習。

2、以直角爲主,讓直角向內向外移動後的角和直角比較起來是大?是小?導出銳角和鈍角,突出課堂上教師和學生的平等對話。

3、使用活動角,通過師生互動,探究科學分類法。同時使用課件,讓直角的兩條邊移到同一條直線上,兩條邊重合探究出平角和周角的特點,提升學生的認知與思維層次。

五、說教學設想:

本着“讓數學課堂成爲學生活動的陣地,讓學生感受數學,經歷數學, 體驗數學”的思想,我作了以下一些設計:

1、找準知識的生長點, 幫助概念的建構。

角的分類是本單元第三課時,是在學生已初步認識角,會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礎上進一步根據角的度數區分直角、銳角、鈍角、平角和周角,認識平角和周角。所以本節課一開始,我就組織學生複習舊知認識角、認識量角器、怎樣量出角的度數,爲進一步認識銳角、鈍角、平角和周角作好鋪墊。

2、在移動上下工夫,設計教學活動,爲學生提供參與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幫助學生空間觀念的建立和形成。

在此課之前,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角,另外在生活中學生已接觸了很多的角,通過各種途徑瞭解一些相關角的知識。爲此我在鞏固練習部分,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讓學生能體會成功的喜悅。

3、讓數學與生活相聯繫,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數學學習應該是孩子自己的生活實踐活動,數學教學應該與孩子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來,讓學生們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尋找數學、發現數學、探究數學、認識數學和掌握數學。在本課的認識直角教學中,我讓學生去發現數學書封面、課桌面、黑板面等面上的直角。在練習中讓學生去發現生活中平角和周角等,將課本的知識有效地延伸。

六、說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一:

我通過複習角的各部分名稱,量角器以及量角的方法,說出課件上角的度數,讓學生重新對角有進一步的認識,進一步的掌握測量角的方法。然後提出問題“我們是否能根據測量角的大小對角進行分類 呢”導入新課《角的分類》。

教學過程二:

教學新課。

環節一:認識直角 。我首先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長方形紙跟我一起對摺,先上下對摺,再左右對摺,讓學生觀察自己折出的角是什麼角?請學生量一量這個角的度數,告訴大家你量的角是多少度?從而得出直角90°。接着我提問:數學書封面的每一個角是多少度?課桌面的每一個角多少度?黑板的每一個角多少度?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每一個角多少度?爲什麼它們都是90°呢?請同桌相互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然後我再課件演示直角的表示方法:凡是標有這樣象個小正形的角就是直角。最後讓學生練習畫一上直角。

環節二:認識銳角。在教學銳角時,我首先演示直角是90°,然後將直角的一條邊向內移動提問:老師移動的角和直角比起來是大一些還是小一些?學生回答後我就小結出:那麼象這樣比90°小的角我們把它叫做銳角。也就是說銳角小於90°。最後我讓學生練習畫一個銳角。

環節三:認識鈍角。教學鈍角時,我還是通過演示直角是90°然後將直角的一條邊向外移動,讓學生觀察移動後的角和直角比較起來是大一些這是小一些?學生回答後,我就小結出來:大於90°而小於180°的角我們把它叫做鈍角。接着讓學生練習畫一個鈍角。在學生認識了直角、銳角和鈍角後,我又通過活動角的演示,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它們的認識。

環節四:認識平角。在教學平角時,我先用活動角演示:將直角的一條邊繼續向外移動,使直角的兩條邊在同一條直線上,讓學生說一說這樣是不是一個角?它的頂點在哪?兩條邊在哪呢?接着我再用課件演示:一個直角,我們把的一條邊向外移動,一直移到兩條邊在同一條直線上,那麼象兩條邊在同一直線上的角我們把它叫做平角。對於平角多少度?我主要啓發學生通過直角移動成平角,或者讓學生用量角器量一量,從而得出平角180°。接着講解平角的表示方法。在教學平角和直角的關係,我主要通過活動角的演示:我們能把直角移動成平角,那麼平角里有多少個直角呢?學生回答後小結出1平角=2直角。

環節五:認識周角。首先我用活動角演示。把直角的一條邊繼續繞着端點旋轉,使它的兩條邊重合了,告訴學生這樣也是一個角,我們把它叫做周角。然後我再課件演示一遍,加深學生對周角的認識。在講解周角的度數的時候,我還是通過活動角的演示,得出周角360°接着讓學生觀察周角的表示方法。最後通過演示活動角,讓學生說出直角、平角和周角的關係。最後小結出1周角=2平角=4直角。

環節六:小結本節課內容,主要是讓學生用活動角演示幾種不同的角。學生再想想說說看看學學。本節課我設計了四道習題,內容由淺入深,逐步提高,讓學生在練習中總結本課內容,在練習中看到生活中的數學,從而產生積極的數學情感。

七、說板書設計:

板書上我設計比較簡單,主要是讓學生在黑板上畫角,標出各角的名稱。

總之,這節課我主要以直角爲主導,以移動爲方法,讓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推理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體會數學學習的樂趣。

本站的小編希望你能喜歡以上2篇四年級數學上冊《 角的分類》說課稿範文,你還可以點擊這裏查找更多四年級數學上冊《 角的分類》說課稿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