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小石潭記閱讀題及答案新版多篇

小石潭記閱讀題及答案新版多篇

《小石潭記》閱讀答案 篇一

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完成問題。

【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爲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爲坻,爲嶼,爲嵁,爲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記》,有刪節)

【乙】道洲城西百餘步,有小溪。……水抵兩岸,悉皆怪石,攲嵌盤屈①,不可名狀。清流觸石,洄懸激注。休②木異竹,垂陰相蔭③。此溪若在山野,則宜逸民退士④之所遊處;在人間,則可爲都邑之勝境,靜者之林亭。而置州已來,無人賞愛;徘徊溪上,爲之悵然。乃疏鑿蕪穢,俾爲亭宇,植鬆與桂,兼之香草,以裨⑤形勝。爲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銘石上,彰示來者。(元結《右溪記》,有刪節)

【註釋】①攲(qí)嵌盤屈:傾斜嵌疊、曲折盤旋的樣子。②休:美好。③陰:樹蔭。蔭:遮蔽。④逸民退士:退居山林的隱士。⑤裨(bǐ):使。

1.解釋下列加粗的詞語。

⑴悽神寒骨( )

⑵悉皆怪石( )

⑶不可名狀( )

⑷爲之悵然( )

2.下列句中加粗字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都邑之勝境無絲竹之亂耳(劉禹錫《陋室銘》)

B.以裨形勝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耳(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C.乃疏鑿蕪穢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司馬遷《陳涉世家》)

D.以其境過清其真無馬也(韓愈《馬說》)

3.翻譯下列句子。

⑴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此溪若在山野,則宜逸民退士之所遊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爲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兩文的作者帶我們去“小石潭”和“右溪”遊覽了一番,請你向同學概括介紹“小石潭”和“右溪”的相似之處。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⑴使……淒涼使……感到淒涼(悽清)⑵全,都。⑶說出⑷失望,失意,惆悵

2.C

3.⑴那石岸的形狀像狗牙那樣相互交錯,不能知道溪水的源頭。

⑵這條溪水如果在荒山野外,那是很適合隱士遊覽和居住的地方。

⑶因爲溪在州城之右(的右邊),就命名它爲“右溪”。

4.①都地處荒郊,少有人來。(從【甲】文中的“寂寥無人”和【乙】文中的“無人賞愛”等語可以看出。)

②都是以石爲底、爲岸(從【甲】文中的“全石以爲底,近岸卷石底以出”和【乙】文中的“水抵兩岸,悉皆怪石”等語可以看出。)

③景色都很優美。(從【甲】文中的“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和【乙】文中的“休木異竹,垂陰相蔭”等語可以看出。)

④都能使人產生淒涼、惆悵之感。(從【甲】文中的“悽神寒骨,悄愴幽邃”和【乙】文中的“徘徊溪上,爲之悵然”等語可以看出。)(意思對即可)

譯文 篇二

從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聽到水聲,就像人身上佩帶的佩環相碰擊發出的聲音,心裏爲之高興。砍倒竹子,開闢出一條道路(走過去),沿路走下去看見一個小潭,潭水格外清涼。小潭以整塊石頭爲底,靠近岸邊,石底有些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成爲了水中高地、小島、不平的岩石和石巖等各種不同的形狀。青翠的樹木,翠綠的藤蔓,遮掩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拂。

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麼依靠都沒有。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裏)一動不動,忽然間(又)向遠處游去了,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和遊玩的人互相取樂。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兩岸的地勢像狗的牙齒那樣相互交錯,不能知道溪水的源頭。

我坐在潭邊,四面環繞合抱着竹林和樹林,寂靜寥落,空無一人。使人感到心情淒涼,寒氣入骨,幽靜深遠,瀰漫着憂傷的氣息。因爲這裏的環境太悽清,不可長久停留,於是記下了這裏的情景就離開了。

一起去遊玩的人有吳武陵、龔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兩個年輕人。一個叫做恕己,一個叫做奉壹。

特點 篇三

一、本文寫景,按遊覽觀察的順序,非常自然:循聲而入發現小石潭,環顧小石潭的全貌和周圍環境,觀察了小石潭裏的游魚,遠望了小石潭的水源,最後寫離開小石潭的情景。

二、抓住景物特徵,精細生動地描繪

寫小石潭,處處從“石”字落筆,又表明了它的小面奇秀。

從聽覺、視覺和感受等多角度地描繪。“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此文開筆就有聲有感。未見其潭,先聞其聲,遊興被激發了。“水尤清洌”“青樹翠蔓”“日光下徹,影布石上”“明滅可見”,景物的色彩、光線的明暗變化真切而清麗。

寫景,動靜交錯。聲,是動態的,石,是靜態的,“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又是動態的,魚兒忽靜忽動,溪水若靜實動,這畫面給人以很深的。感知度。

寫景,情景交融,寓情於景。讀者領受着這畫卷的美又對作者寄予深深的敬意與同情。這就是藝術的感染力。

三、文筆簡練,前後照應,結構緊湊

寫潭,處處透出了潭水的清洌,有很高的透明度,寫環境氣氛又處處透出這裏的寂寥、幽邃。前後照應渾然一體。全文不滿200字卻詩情畫意融爲一體,所以說這篇記是柳宗元山水遊記的代表作,也是我國古代山水遊記中的精品。

四、側面描寫,烘托景色。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運用側面描寫,“皆若空遊無所依”寫出小石潭水清澈見底、清洌可鑑的特點。

註釋 篇四

[1]小丘:在小石潭東面。

[2]篁竹:竹林。

[3]如鳴佩 環:好像人身上佩帶的佩環相碰擊發出的聲音。鳴:發出的聲音。佩、環:都是玉製的裝飾品。

[4]水尤清冽:水格外清涼。尤,格外。清,清澈。冽,涼。

[5]全石以爲底:(潭)以整塊石頭爲底。以爲:把。.。當做。.。

[6]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邊,石頭從水底向上彎曲露出水面。以:連詞,相當於“而”,不譯。

[7]爲坻,爲嶼,爲嵁,爲巖:成爲坻、嶼、嵁、巖各種不同的形狀。坻,水中高地。嶼,小島。嵁,高低不平的岩石。巖,岩石。

[8]翠蔓:碧綠的莖蔓。

[9]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樹枝藤蔓)遮掩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拂。

[10]可百許頭:大約有一百來條。可,大約。許,用在數詞後表示約數,相當於同樣用法的“來”。

[11]皆若空遊無所依:(魚)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麼依靠都沒有。

[1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陽光照到水底,魚的影子好像映在水底的石頭上。

[13]佁然不動:(魚)呆呆地一動不動。佁然,呆呆的'樣子。

[14]俶爾遠逝:忽然間向遠處游去了。俶爾,忽然。

[15]往來翕忽:來來往往輕快敏捷。翕忽;輕快敏捷的樣子。

[16]斗折蛇行,明滅可見: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鬥折,像北斗七星的排列那樣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樣蜿蜒。明滅可見,時而看得見,時而看不見。

[17]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齒那樣參差不齊。犬牙:像狗的牙齒一樣。差互,交相錯雜。

[18]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使人感到心情淒涼,寒氣透骨,幽靜深遠,瀰漫着憂傷的氣息。悽、寒:使動用法,使……感到淒涼 ,使……感到寒冷。悄愴,寂靜得使人感到憂傷。邃,深。悄愴,憂傷的樣子。

[19]以其境過清:因爲這裏環境太冷清了。以,因爲。清,悽清。

[20]吳武陵:作者的朋友,也被貶在永州。

[21]龔古:作者的朋友。

[22]宗玄:作者的堂弟。

[23]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跟着我一同去的,有姓崔的兩個年輕人。隸而從:跟着同去的。隸:隨從。而:表並列。崔氏,指柳宗元姐夫崔簡。二小生,兩個年輕人,指崔簡的兩個兒子。

[24]全石底以出;以,而。

小石潭記 篇五

唐·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爲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爲坻,爲嶼,爲嵁,爲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遊者:吳武陵,龔古,餘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石潭記》閱讀練習及答案 篇六

小石潭記

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爲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爲坻,爲嶼,爲堪,爲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遊者:吳武陵,龔古,餘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日奉壹。

17、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3分)()

(1)水尤清冽 冽: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布石上 布:___________________

(3)隸而從者 隸: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義相同的一組是(3分)()

A、心樂之 馬之千里者

B、不可知其源 其如土石何

C、以其境過清 以中有足樂者

D、乃記之而去 乃石性堅重

19、給下面的句子劃分節奏。(只畫一處)(1分)

其岸勢犬牙差互

20、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對文章的理解與鑑賞,不正確的項是(3分)()

A、文章按遊覽順序,先寫發現小石潭,然後描寫水、石、樹、魚等潭中景物,再寫小

潭源流及潭中氛圍,最後記錄同遊者,構思巧妙,結構完整。

B、文中的“心樂之”之“樂”表現了作者聽到悅耳水聲之後的欣喜之情;“似與遊者相樂”之“樂”則寫出了作者與遊人同樂的輕鬆與快慰之情。

C、本文運用了點面結合和動靜互襯的表現手法:“全石以爲底”是面,“爲坻,爲嶼,爲嵁,爲巖”是點;“影布石上”是靜,“往來翕忽”是動。

D、“悽神寒骨,悄愴幽邃”這八個字不僅高度概括了潭中氛圍以及環境清幽的特點,也含蓄地表達了作者憂傷、悲涼的心境,是全文的點睛之筆。

答案:

17、答案(1)涼

(2)投射(照映,分佈,散佈)

(3)隨從

解析

冽:涼。布:投射,照映,分佈。隸:隨從。

考點:對重點字詞的理解。

18、答案:C

解析:A、代詞/結構助詞;B、代詞,可譯爲“它”/在“如……何”前面加強反向語氣;C、都是“因爲”的意思;D、於是/是。

考點:對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的理解。

19、答案:其岸勢/犬牙差互

解析:文言文節奏,要根據語言順序處理停頓,即按照“主語/謂語/賓語”“定語/中心語”“狀語/中心語”“動補”來停頓,以使語意明顯。本題中,“其岸勢”是主語,“犬牙差互”是謂語。

考點:文言句讀。

20、答案: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

解析:要抓住關鍵詞語,如上句中的“鬥”和“蛇”都是名詞狀語,注意詞類的活用。另外還須適當補充和調整。

考點:對文言句意的理解。

21、答案:B

解析:“似與遊者相樂”不是“作者與遊人同樂”,而是“魚兒與遊人相樂”。

從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聽到流水的聲音,好像人身上佩帶的玉佩、玉環相互碰擊發出的聲音,心裏十分高興。砍伐竹子,開闢(一條)道路,順勢往下走可以看見(一個)小潭,水格外清澈。小潭以整塊石頭爲底,靠近岸邊,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來,露出水面,成爲坻、嶼、堪、巖各種不同的形狀。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藤蔓,覆蓋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拂。

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麼依靠也沒有,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魚兒呆呆地一動不動,忽然向遠處游去,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在和遊玩的人逗樂。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小潭的岸勢像狗的牙齒那樣參差不齊,不能知道溪水的源頭在哪裏。

我坐在潭邊,四周竹林和樹木環繞合抱,寂靜冷落、沒有旁人,使人感到心神淒涼,寒氣透骨,幽靜深遠,瀰漫着憂傷的氣息。因爲這裏的環境太過悽清,不能長時間地停留,於是記錄下了當時的情景就離開了。

一同去遊覽的人還有:吳武陵,龔古,我的弟弟玄宗。隨從跟着同去的,還有姓崔的兩個年輕人:一個名叫恕己,一個名叫奉壹。

考點:對文章的理解與鑑賞。

《小石潭記》《遊青溪記》閱讀原文 篇七

【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爲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爲坻,爲嶼,爲嵁,爲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節選自柳宗元《小石潭記》)

【乙】青溪之跳珠濺雪,亦無以異於諸泉,獨其水色最奇。蓋世間之色,其爲正也間也①,吾知之,獨於碧不甚瞭然。今見此水,乃悟世間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曉嵐②;比之舍煙新柳則較濃,比之脫籜③初篁則較淡;溫於玉,滑於紈④;至寒至腴,可拊⑤可。

(節選自袁中道《遊青溪記》)

【注】①其爲正也間也:多爲正色(青、黃、赤、白、黑)或間色(綠、紅、紫)。

②嵐:林中霧氣。③籜(tuò):竹筍皮,筍殼。④紈:白色的絲絹。

⑤拊(fǔ):撫摩。

《小石潭記》閱讀練習及答案 篇八

[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 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三峽》

[乙]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小石潭記》

[丙]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早發白帝城》

(注:①唐肅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貶地。行至 白帝城,忽聞赦書,旋即放舟東下江陵,寫下此詩。)

【小題1】解釋下列劃線的詞語。(4分)

(1) 雖乘奔御風 (2) 潭中魚可百許頭

(3) 其岸勢犬牙差互 (4)以其境過清

【小題2】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⑴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 ,迴清倒影。

⑵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小題3】《早發白帝城》和《三峽》,同樣寫猿聲,其作用有何不同?(4分)

【小題4】[甲][乙]文中劃線句子都描寫了水,分別突出了水的什麼特點?描寫方法上有何相似的地方?(3分)

【小題5】下面句中分別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⑴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⑵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

答案

【小題1】(1)即使(2)大約(3)像狗的牙齒一樣(4)因爲

【小題2】(1)在春冬兩個季節,雪白的急流,迴旋着清波,碧綠的潭水,倒影着各種景物的影子。

(2)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

【小題3】《早發白帝城》用猿聲襯托行船的快和作者的心情,《三峽》用猿聲帶哀轉久絕表現峽谷 幽長的特點,渲染了秋天三峽的蕭瑟氣氛。

【小題4】[甲]文中句子寫出三峽水流湍急、水勢險惡的特點。[乙]文中突出了小石潭的清澈。

間接描寫(或側面描寫)

【小題5】(1)從字裏行間流露出輕鬆喜悅之情。

(2)流露出作者內心孤寂、淒涼、壓抑、憂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