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陶淵明歸園田居原文翻譯精品多篇

陶淵明歸園田居原文翻譯精品多篇

其 篇一

“種苗在東皋,苗生滿阡陌。”這兩句敘事,顯得很隨意,是說在東皋種苗,長勢如何如何。但就在隨意的話語中,顯出了一種滿意的心情,他說這話好像是在欣賞自己的勞動成果。“雖有荷鋤倦,濁酒聊自適。”陶詩中有“帶月荷鋤歸”,“濁酒”云云是常見的語句。看來他對“荷鋤”並不感到是多大的重負,差不多習慣了。“日暮巾柴車,路暗光已夕。”《歸去來兮辭》有“或巾柴車”的句子。這兩句寫得很自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農家的生活本來就是如此自然。“歸人望煙火,稚子候檐隙。”《歸去來兮辭》有“稚子候門”的話。等着他的就是那麼一個溫暖的“歸宿”,此時他的倦意會在無形中消釋了。這四句寫暮歸,真是生動如畫,畫面浮動着一層安恬的、醉人的氣氛。這就是陶淵明“田居”的一天,這一天過得如此充實、愜意。

“問君亦何爲?百年會有役。”這是設問,自問自答,如同陶詩“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的句式。這與陶詩“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營,而以求自安”意思相似,表示了對勞動的重視。“但願桑麻成,蠶月得紡績。”桑麻興旺,蠶事順遂,這是他的生活理想,正如陶詩所寫:“耕織稱其用,過此奚所須?”下面寫道:“素心正如此,開徑望三益。”“素心”,也就是上面所說的心願。後面這一段通過設問,揭示陶淵明勞動的體驗、田居的用心,很是符合陶淵明的實際。

今《文選·江淹擬古三十首》收有這首詩,並被當作《歸園田居》的第六首。宋代大文豪蘇軾就以此爲陶詩,還特舉“日暮”以下四句讚揚之,且寫了《和陶歸園田居六首》。而後世諸家以爲此詩非陶淵明所作,當是江淹所作的擬陶詩。

陶淵明歸園田居原文 篇二

其一: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十三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抱拙歸園田。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時復墟曲中,披草共來往。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其四:

久去山澤遊,浪莽林野娛。試攜子侄輩,披榛步荒墟。徘徊丘隴間,依依昔人居。井竈有遺處,桑竹殘朽株。借問採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歿無復餘”。“一世異朝市”,此語真不虛!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

其五:

悵恨獨策還,崎嶇歷榛曲。山澗清且淺,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雙雞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荊薪代明燭。歡來苦夕短,已復至天旭。

其六

種苗在東皋,苗生滿阡陌。雖有荷鋤倦,濁酒聊自適。日暮巾柴車,路暗光已夕。歸人望煙火,稚子候檐隙。問君亦何爲,百年會有役。但願桑麻成,蠶月得紡績。素心正如此,開徑望三益。

註釋譯文 篇三

歸園田居·其一

1、註釋

(1)適俗:適應世俗。韻:情調、風度。

(2)塵網:指塵世,官府生活污濁而又拘束,猶如網羅。這裏指仕途、官場。

(3)三十年:吳仁杰認爲當作“十三年”。陶淵明自太元十八年(三九三)初仕爲江州祭酒,到義熙元年(四○五)辭彭澤令歸田,恰好是十三個年頭。

(4)羈鳥:籠中之鳥。池魚:池塘之魚。鳥戀舊林、魚思故淵,借喻自己懷戀舊居。

(5)南野:一本作南畝。際:間。

(6)守拙:守正不阿。潘岳《閒居賦序》有“巧官”“拙官”二詞,巧官即善於鑽營,拙官即一些守正不阿的人。守拙的含義即守正不阿,可解釋爲固守自己愚拙的本性。

(7)方:讀作“旁”。這句是說住宅周圍有土地十餘畝。

(8)蔭:廕庇。

(9)羅:羅列。

(10)曖曖:暗淡的樣子。

(11)依依:輕柔的樣子。墟里:村落。

(12)這兩句全是化用漢樂府《雞鳴》篇的“雞鳴高樹顛,犬吠深宮中”之意。

(13)戶庭:門庭。塵雜:塵俗雜事。

(14)虛室:閒靜的屋子。餘閒:閒暇。

(15)樊:柵欄。樊籠:蓄鳥工具,這裏比喻仕途、官場。返自然:指歸耕園田。這兩句是說自己象籠中的鳥一樣,重返大自然,獲得自由。

2、譯文

少年時就沒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熱愛山川田園生活。

錯誤地陷落在人世的羅網中,一去十三個年頭。

關在籠中的鳥兒依戀居住過的樹林,養在池中的魚兒思念生活過的深潭。

到南邊的。原野裏去開荒,固守愚拙,回鄉過田園生活。

住宅四周有十多畝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間。

榆樹、柳樹遮掩着後檐,桃樹、李樹羅列在堂前。

遠遠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見,村落上的炊煙隨風輕柔地飄升。

狗在深巷裏叫,雞在桑樹頂鳴。

門庭裏沒有世俗瑣雜的事情煩擾,空房中有的是空閒的時間

長久地困在籠子裏面,現在總算又能夠返回到大自然了。

歸園田居·其二

1、註釋

人事:指與人交結往來。

鞅:馬駕車時頸上的皮帶。這句是說居處僻陋,車馬稀少。

曲:隱僻之地。墟曲:猶鄉野。

披:撥開。

2、譯文

鄉居少與世俗交遊,僻巷少有車馬來往。

白天依舊柴門緊閉,心地純淨斷絕俗想。

經常涉足偏僻村落,撥開草叢相互來往。

相見不談世俗之事,只說田園桑麻生長。

我田桑麻日漸長高,我墾土地日漸增廣。

經常擔心霜雪突降,莊稼凋零如同草莽。

歸園田居·其三

1、註釋

南山:指廬山。

興:起牀。

其 篇四

這首“種豆南山下”八句短章,在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四十個字的小空間裏,表達出了深刻的思想內容,描寫了詩人隱居之後躬耕勞動的情景。

這首詩共分爲兩層,前四句爲第一層,反映了作者躬耕勞動的生活,暗用楊惲詩意。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此二句引用了楊惲的“田彼南山,蕪穢不治”,是對其勞作情況做總體交待,先指明耕種的是“豆”,再說勞作的地點在“南山下”,五個尋常字,將事情敘說得非常清楚。詩人畢竟是“少學琴書”,士人出身,躬耕田畝缺乏經驗,“草盛豆苗稀”的勞動後果,也就不足爲怪了。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可憐的勞動成果並沒使詩人灰心喪氣,牢騷滿腹。這兩句寫出了他勤勤懇懇,樂此不疲地從清早到夜晚,躬身壟畝鏟鋤荒草的狀貌。它體現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精神。

後四句是此詩的第二層,抒寫的則是作者經過生活的磨勵和對社會與人生深刻思索之後,對真善美理想的執着追求和與現實社會污濁官場的決裂。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通過道窄草深,夕露沾衣的具體細節描繪,顯示出了從事農業勞動的艱苦。詩人身體力行終日勞作在田野,所以他深深地體驗到了農業勞動的艱辛,它絕不像那些脫離勞動的文人墨客所描寫的那般輕鬆瀟灑。但是作者仍不辭勞苦,繼續堅持下去,正像他在《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詩中所說:“田家豈不苦?弗獲辭此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對於詩人來說,人生的道路只有兩條任他選擇:一條是出仕做官,有俸祿保證其生活,可是必須違心地與世俗同流合污;另一條是歸隱田園,靠躬耕勞動維持生存,這樣可以做到任性存真堅持操守。當他辭去彭澤縣令解綬印歸田之際,就已經做出了抉擇,寧可肉體受苦,也要保持心靈的純潔。他堅決走上了歸隱之路。爲了不違背躬耕隱居的理想願望,農活再苦再累也不懼,那麼“夕露沾衣”就更不足爲“惜”了。這種思想已經成了他心中牢不可破的堅定信念,這首詩結尾兩句,可謂全篇的詩眼,一經它的點化,篇中醇厚的旨意便和盤現出。

在這首詩中陶淵明卻勇敢地反對了傳統觀念,衝破了陳舊的精神枷鎖,毅然地告別官場,辭去了彭澤縣令,不做勞心治人的“君子”;決然地返回家園,心甘情願地扛起了鋤頭,辛勤地躬耕壟畝,偏要做個勞力的“小人”。這等無畏的精神,美好的人格,高尚的境界,贏得了後世多少人的稱讚、欽佩乃至效仿。

《歸園田居·其一》 篇五

魏晉: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誤落一作:誤入)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

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翻譯

年輕時就沒有適應世俗的性格,生來就喜愛大自然的風物。

錯誤的陷落到仕途羅網,轉眼間遠離田園已十餘年。

籠子裏的鳥兒懷念以前生活的森林,池子裏的魚兒思念原來嬉戲的深潭。

我願到南邊的原野裏去開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種田園。

繞房宅方圓有十餘畝地,還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間。

榆樹柳樹成蔭遮蓋了後屋檐,桃樹李樹整齊的栽種在屋前。

遠處的鄰村屋舍依稀可見,村落上方飄蕩着裊裊炊煙。

深深的街巷中傳來了幾聲狗吠,桑樹頂有雄雞不停啼喚。

庭院內沒有世俗瑣雜的事情煩擾,靜室裏有的是安適悠閒。

久困於樊籠裏毫無自由,我今日總算又歸返林山。

作者簡介 篇六

陶淵明(365—427),東晉詩人、辭賦家、散文家。一名潛,字元亮,私諡靖節。潯陽柴桑(治今江西九江)人。《晉書》《宋書》均謂其爲系陶侃曾孫。曾任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彭澤令等,後去職歸隱,絕意仕途。長於詩文辭賦。詩多描繪田園風光及其在農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隱寓着對污濁官場的厭惡和不願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對太平社會的嚮往;也每寫及對人生短暫的焦慮和順應自然、樂天安命的人生觀念,有較多哲理成分。其藝術特色兼有平淡與爽朗之勝;語言質樸自然,而又頗爲精練,具有獨特風格。有《陶淵明集》。

歸園田居·其 篇七

陶淵明

原文 篇八

歸園田居(其一)

【作者】陶淵明【朝代】魏晉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

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歸園田居·其二

【作者】陶淵明【朝代】魏晉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

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

時復墟曲人,披草共來往。

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歸園田居·其三

【作者】陶淵明【朝代】魏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歸園田居·其四

【作者】陶淵明【朝代】魏晉

久去山澤遊,浪莽林野娛。

試攜子侄輩,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壟間,依依昔人居。

井竈有遺處,桑竹殘杇株。

借問採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沒無復餘。

一世異朝市,此語真不虛。

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

歸園田居·其五

【作者】陶淵明【朝代】魏晉

悵恨獨策還,崎嶇歷榛曲。

山澗清且淺,可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雞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荊薪代明燭。

歡來苦夕短,已復至天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