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教科版“精英杯” 特等獎《桃花心木》教學實錄精品多篇

教科版“精英杯” 特等獎《桃花心木》教學實錄精品多篇

桃花心木教學實錄 篇一

師:請同學們拿出一張紙,一支筆,準備好了。(學生都拿着筆)現在還沒有開始,筆放下。每個人都看着我,看着我的臉。要注意看我的眼睛,我的眼睛會說話。(提醒一名學生看着自己)我看到每一個同學的眼睛都很有神,很有精神。你們還長着兩隻耳朵,要學會聽,薛老師給大家帶來一段話,這段話有幾句?

在不確定中,我們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不會依賴;在不確定中,我們會深化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在不確定中,我們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爲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你說。

生:一共有三句。(見老師還在等待,又加上)因爲在這段話中一共有三個“在不確定中”,所以應該有三句。

師:說得多好啊!

三個“在不確定中”,這段話的含義非常深刻。這樣的句子文質兼美,我們要把它記下來。拿筆,聽寫這三句話。

(分三個學生到黑板上聽寫)

師:在不確定中,我們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不會依賴;在不確定中,我們會深化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在不確定中,我們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爲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提醒學生,聽寫之前要聽完整,記住了要寫的話,然後再寫。)

(提醒學生檢查“這叫做會檢查,能主動檢查的同學是很了不起的!”)

(要求學生自己檢查。)

我們來看黑板上三位同學的默寫。請你讀一讀(生讀)發現問題了嗎?(生沉默)再讀一遍(生再讀:在不確定中,我們會鍛鍊一顆獨立自主的心,不會依賴)這會發現了沒有?

生:少了個“出”。

師:少了一個字意思就會大不一樣了。第二位同學

生:在不確定中,我們會深化對環境的感知(發現錯了)感受與情感的感知。

師:默寫對了,要讀好了。你寫的字也和你讀書一樣,有點潦草。重來——

生:在不確定中,我們會深化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

師:你看,用心讀就能讀好,再用心讀一遍,相信你一定能讀得更好。

生(再讀)

師:第三位同學

生:在不確定中,我們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爲巨大的力量,努力生長。

師:轉化爲——

生:巨大的能量。

師:巨大的力量能轉化爲能量,意思沒錯。但是和聽寫的要求有出入。你來改一改。

生:(到黑板上改,回到座位上,欲坐下)

師:再讀一讀。

生:(站起來)在不確定中,我們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爲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坐下)

師:別坐下。你幹嗎老是急着坐下呢?你漏了什麼東西嗎?

關鍵的漏了!你別以爲這個東西不重要——(看着學生)

生:(仔細觀察)句號。

師:哎對了,再來加上。

生到黑板上加上了句號。

師:話說完了要價上句號。記住了,以後寫話寫完了要加上句號。

“養分”的“分”寫對了,剛纔我看到好幾個同學的“分”寫成了“份”。注意啊,養分的分沒有單人旁。

師簡要評價黑板上三個同學聽寫,誰做的最正確?(給她掌聲)誰的字最端正?(掌聲)

三位同學默寫了三句話,這三句話文質兼美,再看看:

在不確定中,我們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不會依賴;在不確定中,我們會深化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在不確定中,我們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爲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在不確定中……在不確定中……在不確定中……,又是一個排比的句式。

自己好好地讀它個兩三遍。

生讀。師行間巡視。

師:請一個同學來讀這三句話。

生:在不確定中,我們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不會依賴;在不確定中,我們會深化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在不確定中,我們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爲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師:非常好!她把重點的詞語通過朗讀強調出來了。(指着另一個女生)再聽她讀

生:在不確定中,我們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不會依賴;在不確定中,我們會深化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在不確定中,我們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爲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師:不錯,就是沒有讀錯。要讀得更好,語速要不快,像老師這樣讀(示範讀)請你再讀一讀。

生(再讀)

師:本來很好,你把“轉化爲”三個字的一個詞分成了兩個詞,所以有了遺憾,把最後一句再讀一遍。

生:在不確定中,我們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爲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師:不錯。很有長進。(示意一名男生讀)

生(讀,把“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讀成了“對環境的感知與情感的感受”)

師:感……感……感什麼?前面是感受,後面是感知,你要看清楚了再讀啊。你的眼鏡不太清楚可以換一副。

生:(讀)

師:有沒有同學讀得稍微好好一點的?(見一生舉手)噢,這裏有,你來。

生:在不確定中,我們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不會依賴;在不確定中,我們會深化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在不確定中,我們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爲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師:不錯。我們一起讀,一起讀要整齊,速度要不快不慢。

生:在不確定中,我們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不會依賴;在不確定中,我們會深化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在不確定中,我們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爲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師:齊讀的確讀得比較好!這裏有一個詞叫“不確定”,我們說一般的人種花、種樹、種草都要按時澆水、施肥、除草,這些對花草樹木來講是“確定”的。在課文中,種桃花心木苗的那個人的表現卻與衆不同,他讓人感到奇怪。(板書:奇怪)他的好多做法讓人覺得不可琢磨,不可理解,仔細讀讀課文,哪些地方讓人覺得奇怪?邊讀邊把它們畫下來。老師要聽得到你們讀書的聲音。

生讀課文,師行間巡視。

(提示:有些獨特的地方一眼就能看出來,有些獨特的地方你要用心地讀、感受,才能發現。)

師:(指一生)請你先讀一讀令你感到奇怪的語句,然後告訴大家,奇怪的是什麼。

生:他來得並沒有規律……

師(打斷)讀書要讀整句,從這一句的開始讀起。

生:奇怪的是,他來得並沒有規律,有時隔三天,有時隔五天,有時十幾天纔來一次,澆水量也不一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得少。奇怪的是爲什麼有時澆得多有時澆得少。

師:這裏有兩個提問,你說得不概括,說明白、說清楚。第一個“奇怪”是什麼?第二個奇怪是什?

生:奇怪的是他來得沒有規律,(師板書:沒有規律)

師:你知道他什麼時候來?能確定嗎?

生:不知道。

師:這就叫做“不確定”。(示意生繼續說)

生:第二個是他澆水的量也不一定。

師:這一次澆得多,下一次澆得少。你能確定嗎?

生:不能。

師:兩個奇怪,兩個不確定。還有嗎?

生:他有時早上來,有時下午來,時間也不一定。

師:那是什麼奇怪呢?

生:也是來的時間不一定。

師:這裏說得奇怪是什麼?

生: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時莫名其妙地枯萎……

師:剛纔的奇怪還沒有說完呢!剛纔的奇怪“有時上午來,有時下午來”是什麼不一定?

生:時間不一定。

師:當然是時間不一定,做什麼事情的時間不一定?澆水的?施肥的?

生:到作者家喝茶的時間不一定。

師:哎,喝茶的時間不一定。所以對我們來講也叫做“不確定”。

還有奇怪的嗎?

生:還有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時莫名其妙地枯萎。

師:這有什麼好奇怪的呢?這沒什麼好奇怪的,因爲你沒有讀完,當然沒什麼好奇怪的,你讀完了就知道到底什麼奇怪了。

生:(繼續讀)所以他來的時候總會帶幾株樹苗來補種。

師:你把這句連起來讀一讀。

生: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時莫名其妙地枯萎,所以他來的時候總會帶幾株樹苗來補種。

師:奇怪的事情在哪裏?

生: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枯萎了,他帶幾株來補種。

師:補種。哎?這個人他不經常來,他怎麼知道桃花心木會死掉,他還帶桃花心木苗來補種,奇怪嗎?(生:奇怪)你,別忙坐下。你回答問題沒完,我跟你也沒完。(衆笑)你把這個奇怪連起來說,不能看書。要會學習,來。

生:更奇怪的是他來的時間……

師:(打斷)來喝茶也是來,來澆水也是來。對不對?

生:令人奇怪的是,他來澆水的時間不一定,澆水的量也不一定;更奇怪的是他來作者家喝茶的時間也不一定;更奇怪的是他每次都會帶幾棵桃花心木苗來補種。

師:這就叫做會概括。會概括你就會讀書了。完了沒有?

生:沒有……(衆大笑)

師:那繼續說,還有什麼奇怪的?

生:沒有……(衆鬨笑)

師:怎麼沒有了?那不是完了?

你找的這些奇怪並不奇怪,課文中明明有“奇怪的是……越來越奇怪的是……更奇怪的是……”,誰都找得出來。這還不算有本事,有本事的課文沒告訴你這是奇怪,但是你能問出奇怪。看看誰會發現。

生:我是從“我起初以爲他太懶,有時隔那麼久纔給樹澆水。”我是從“懶”看出來的。因爲我不知道他到底懶不懶。

師:那你說他懶嗎?

生:我起初認爲他懶,但是不確定。

師:爲什麼後來認爲他不懶了?

生:但是懶人怎麼知道有幾棵樹會枯萎呢?懶人是不會知道有幾棵樹會枯萎的。

師:哦,奇怪的是這個人到底是懶的還是不懶的。有了一個疑問,看得出你會讀書,這次你的眼鏡沒有白戴。(衆人再笑)

完了嗎?你就看這個懶啊?下面還有一個地方也看得出來。看出來了嗎?

還有一個地方,我一定要你看出來(衆笑)

生:後來我以爲他太忙,纔會做什麼事都不按規律。但是,忙人怎麼可能做事那麼從從容容?

師:到底是真的忙還是假的忙?

生:忙人怎麼可能做事那麼從從容容?可以看出來,他不一定忙。

師:到底是忙還是不忙也有疑問了。你看,會讀書了,能讀出疑問來了。

對這個忙產生了疑問,還有嗎?

這時候還能找出來的同學就了不起了。

生:我還能從這裏看出疑問來:“到底應該什麼時間來?多久澆一次水?桃花心木爲什麼無緣無故會枯萎?如果你每天來澆水,桃花心木苗該不會枯萎吧?”師:幾個問題?(頓了一下)四個問題啊!一連四個問號啊!你們看他多會發現,有問號的地方說明感到奇怪,心裏有疑問。都找到了嗎?

現在我們一起來讀一讀他感到奇怪的地方,一直讀到四個問號。自己讀。體會他的疑問,開始讀

生自由讀課文。師行間巡視。

師:誰願意來讀一讀這個過程?

眼睛看着我的,有自信的就舉手。

生:樹苗種下以後,他常來澆水,(師插話:你很想讀好,我能理解,但不要太過分了。學着生“樹苗種下以後,他常(“常”故意很重)來澆水。”)奇怪的是,他來的並沒有規律,有時隔三天,有時隔五天,有時十幾天纔來一次;澆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得少。

我住在鄉下時,(師:提醒學生注意讀書的節奏)天天都會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種樹苗的人偶爾會來家裏喝茶。他有時早上來,有時下午來,時間也不一定。

我越來越奇怪。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時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來的時候總會帶幾株樹苗來補種。

我起先以爲他太懶,有時隔那麼久纔給樹澆水。

但是,懶人怎麼知道有幾棵樹會枯萎呢?

後來我以爲他太忙,纔會做什麼事都不按規律。但是,忙人怎麼可能做事那麼從從容容?

我忍不住問他,到底應該什麼時間來?多久澆一次水?桃花心木爲什麼無緣無故會枯萎?如果你每天來澆水,桃花心木苗該不會枯萎吧?

(讀的過程中注重及時評價。)

師:一連串的問題問得很好,到底應該什麼時間來?多久澆一次水?桃花心木爲什麼無緣無故會枯萎?如果你每天來澆水,桃花心木苗該不會枯萎吧?

生:(重新讀最後的四個問句)

師:真棒!(帶頭鼓掌)

(對着讀書的孩子):滿意嗎?

生:滿意

師:滿意,有進步!這是好的。當然,這也是我指導得好。(衆人笑)我問你,如果薛老師不在,你願意找一個班上的同學做你的老師嗎?

生:願意。

師:哪個人可以做你的老師?

生:(示意是自己的同座。)

師:好的,還是一位女同學。下面我們來看,同樣讀這一段,她是不是有做老師的水平。

生:樹苗種下以後,他常來澆水,奇怪的是,他來的並沒有規律,有時隔三天,有時隔五天,有時十幾天纔來一次;澆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得少。

我住在鄉下時,天天都會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種樹苗的人偶爾會來家裏喝茶。他有時早上來,有時下午來,時間也不一定。

我越來越奇怪。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時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來的時候總會帶幾株樹苗來補種。

我起先以爲他太懶,有時隔那麼久纔給樹澆水。

但是,懶人怎麼知道有幾棵樹會枯萎呢?

後來我以爲他太忙,纔會做什麼事都不按規律。但是,忙人怎麼可能做事那麼從從容容?

我忍不住問他,到底應該什麼時間來?多久澆一次水?桃花心木爲什麼無緣無故會枯萎?如果你每天來澆水,桃花心木苗該不會枯萎吧?

師:(帶頭鼓掌)讀得很好!你有什麼經驗沒有?

生:……的時候不能讀得很快,要輕一點。

師:你看,她理解了,還掌握了朗讀的技巧。我們讀書的時候要帶着自己的體會,還要對關鍵文中的詞語和句子掌握輕、重、緩、急,要有重點,明白嗎?

同學們,這位種樹人這麼多令人奇怪的表現,作者心中這麼多的疑問,最後追問了四個問題,追問了這位種樹人,而這位種樹人輕輕鬆鬆,簡簡單單說了兩段話,把所有的問題都說清楚了,讀。

生:讀

師:讀完了?(指着一名學生)請你站起來,讀

生:種樹的人笑了,他說:“種樹不是種菜或種稻子,種樹是百年的基業,不像青菜幾個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樹木自己要學會在土裏找水源。我澆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準的,它幾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無法在這種不確定中汲水生長,樹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確定中找到水源、拼命紮根,長成百年的大樹就不成問題了。”(生把“拼命紮根”讀成 “拼命掙扎”師:啊!拼命地掙扎啊,老師也在拼命地掙扎啊!生改正以後,師:有長進了,所以說人都是有潛能的,你的潛能被激發出來了,你的眼睛閃閃發亮。)

種樹人語重心長地說:“如果我每天都來澆水,每天定時澆一定的量,樹苗就會養成依賴的心,根就會浮在地表上,無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澆水,樹苗會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樹苗,遇到狂風暴雨,也會一吹就倒。”

師:啊——我們先給她掌聲,你在努力地生長!就是最後兩句很可惜。有的句子讀得不順口,要多度幾遍,最後兩小句再讀一遍。

生再讀。

師:多好啊!(鼓掌)(指着她的同桌)你現在願意作他的學生嗎?(生搖頭)他一點都沒有值得你學習的嗎?他不一定可以做你的老師,但同學之間可以相互學習。這樣你會得到更多更快的長進,明白嗎?

師:同學們,讀一讀這兩段,像這位同學一樣讀出自己的潛能。開始。

生:放聲自由讀書。

師:同學們讀書顯得那麼認真,那麼投入。種樹人的話簡簡單單,明明白白,誰都聽得懂,你們聽懂了嗎?不要說我們活生生的人,就算是桃花心木苗,它們聽懂了嗎?

生:能聽懂。

師:如果我們大家都是桃花心木苗,我們大家都會明白。我老了,我不明白。你們看,一般種樹人都要按時給花草樹木澆水、施肥、除草。但是這個種樹人,他有時間喝茶,沒有時間澆水,我看他是個懶蟲,是個大懶蟲!你們罵他!爲什麼不嗎?我要罵他,這個大懶蟲,太懶了!

(指着一名學生)你爲什麼不罵他?

生:因爲我覺得他不懶,懶人是不會知道幾株桃花心木苗會枯死。

師:這不稀奇。(指着另一名學生)你爲什麼不罵他?

生:因爲我覺得他說的話有道理。就是如果他每天都來澆水,每天定時澆一定的量,樹苗就會養成依賴的心,根就會浮在地表上,無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澆水,樹苗會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樹苗,遇到狂風暴雨,也會一吹就倒。

師:嗯,你說的是有道理!(指着另一名學生)你爲什麼不罵他?

生:因爲他讓我們學會找水源,如果我們沒有學會自己找水源的話,就無法自己生長。

師:有點道理。(指着另一名學生)你爲什麼不罵他?

生:他讓我們學會的獨立自主……

師:等等,你再說一遍。

生:他不會讓我們養成依賴的習慣,讓我們學會的獨立自主。

師:有道理。你呢?(指着下一位學生)

生:種樹的人希望我們每一株樹苗都會有用,讓我們不要有依賴的心,要我們把根扎得很深,自己找水,將來成爲有用的棟樑之才。

師:聽了你的話,我不罵他懶了,我改罵他沒文化!我是一棵小樹苗呀,我那麼小,未成年,我多麼希望種樹人能照顧我啊!他看着我渴死也不來給我水喝。他沒有良心!他沒有愛心!罵他,沒良心,沒愛心!罵啊!你爲什麼不罵他?(指着一名學生)

生:他不來是爲了讓我們養成良好的習慣。讓我們拼命地長根,讓我們沒有水源也能一樣生長。

師:你呢?

生:我覺得……

師:看來你想罵他了,這麼沒有愛心!罵

生:不是,他這樣做是爲了讓我們從小就把根扎得很深。這樣我們長大了就不會枯萎。

師:你?

生:我覺得樹苗就像人一樣,樹苗沒有水就會枯死,我們人也一樣,不會獨立的話也很難生長。

師:講得非常不錯。但是我要幸福!我要快樂!

生:如果你要現在的快樂的話,你會得到的痛苦更多。

師:現在不苦,將來會痛苦啊!有點道理。你?(指着另一名學生)

生:我認爲要學會獨立自主。自己從土地裏尋找水源,如果沒有人澆水,能自己從泥土裏尋找養分。有狂風暴雨的時候,我們的根扎得很深,就不會害怕

師:你說的有道理。你?

生:我認爲他這樣做是爲了讓樹苗不依賴他。如果他每天來澆水,只要一天不下雨,樹苗就吃不消了。

生:我覺得他不來澆水,樹苗的根就會扎得很深,找到地下水源,沐浴着陽光,快樂地生長。他不是爲我們現在考慮,他在爲我們作長遠的打算。

師:有道理,這樣多好啊!

生:我覺得種樹人這樣做是有道理的,因爲這樣做可以讓樹苗在沒有水的時候不會枯萎得更多。他們的根很深,這樣就能利用吸收到的很少的營養,努力生長。能獨自面對狂風暴雨

師:這個看來他有點良心。但是真的有一棵樹枯死了,這棵小樹會罵他的。你不罵他?你不痛恨他?你會感謝他?

生:我覺得他這樣做是爲了讓我們能獨自面對坎坷、狂風暴雨。枯死的樹苗有一顆依賴的心。

師:我知道了,你是說它該死。是嗎?

生:是因爲這棵樹苗沒有能經受得住生活的考驗。沒有煉就一顆獨立自主的心。根扎得不深,沒有得到足夠的養分纔會死的。所以,他應該把根扎得更深。

師:聽出來了。那些死掉的真的該死。還有好多同學要說,現在不說了。

這位種樹人他有文化嗎?他懶嗎?他有愛心嗎?一棵一棵的樹苗,它要自己生長。有的樹苗真的枯死了,爲什麼呢?因爲它不會自己尋找水源,所以它無法在自然環境中存活下來。它真的該死!不順應自然的就該死!就算它暫時在種樹人的照料下獲得很好,將來還是枯死。只有自己有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它才能真正長成棟樑之才。所以我們說種樹人一系列奇怪的做法,都是可以理解的。因爲它要 ——(指着黑板上的板書)

生: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不會依賴;深化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在不確定中,我們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爲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師:種樹人能像樹苗一樣活一百年嗎?他不能!但是所有的樹木最後成就的要是百年的基業。剛纔同學們所說的都是對種樹人的深刻的理解,我看你們能比種樹人更懂規律、更有愛心。我聽了種樹人說的這番話以後,悟出了這樣一段人生的哲理:(指着黑板)

生:在不確定中,我們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不會依賴;在不確定中,我們會深化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在不確定中,我們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爲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師:這個道理多麼深刻、多麼重要、多麼有意義啊!所以我們的父母、老師會經常對我這樣說:如果我們遇到不確定的因素,困惑的時候、彷徨的時候,我們的班主任老師會對我們說——

生:在不確定中,我們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不會依賴;在不確定中,我們會深化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在不確定中,我們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爲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師:語文老師會說——

生:在不確定中,我們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不會依賴;在不確定中,我們會深化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在不確定中,我們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爲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師:數學老師還會說——

生:在不確定中,我們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不會依賴;在不確定中,我們會深化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在不確定中,我們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爲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師:我們還會聽到英語老師也會說——

生:在不確定中,我們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不會依賴;在不確定中,我們會深化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在不確定中,我們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爲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師:體育老師還會說——

生:在不確定中……

師:你們還想聽嗎?

生:不想了。

師:爲什麼不想聽了?這麼深刻的哲理呢!

生:我要聽。

師:那你繼續讀。(衆人大笑)

生:不是想讀

師:讀了這麼多遍,你的感覺怎麼樣?

生:感覺很煩。

師:再好的話聽多了也會覺得很煩。我們會在心裏說,我都知道了,你不要再煩我了!關鍵不是在於說多少遍,而在於記在心裏。

再好的道理,再深刻的道理、再有意義的話,如果反反覆覆地就這麼說,任何人都會覺得厭煩,這不奇怪。

林清玄這麼一位優秀的作家,也講了這個道理,你有沒有覺得厭煩?

生沒有反應。

師:你有沒有想過,他使用什麼辦法告訴我們這個道理,而讓我們不覺得厭煩?他和我們語文老師、數學老師、英語老師、體育老師說的話有什麼不同?

生:沒有反應。

師:他是怎麼一步一步地告訴我們這個道理的?快速地瀏覽課文。他先寫了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你有發現?不要忙着說,再看一看,想一想。

生:他先寫了個故事,把澆水的時間不一定

師:你說清楚了兩點。一是沒有直接講道理,先寫了一件事後說道理這樣的寫法叫做什麼?

生:叫做烘托

師:烘托?叫做借事喻理。(板書)

生齊讀師:在一件小事中寫一件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就叫做借事喻理。

他是怎麼一步一步寫的?你還有發現麼?

生:他首先提出疑問,然後通過種樹人的回答得出自己的想法。這是烘托。

師:我告訴你啊,這不叫烘托,不烘也不託。他先寫發現種樹人的奇怪表現,奇怪的……越來越奇怪的……更奇怪的……一個一個的問題,叫做層層設疑。(板書設疑)通過種樹人的回答解答了疑問,這還不夠,最後我悟到了一個人生哲理,這時解疑(板書解疑)悟到人生道理(板書悟理)

生(齊讀)設疑——解疑——悟理

師:所以我們讀起來感覺引人入勝。

還有發現嗎?

生:我覺得他用樹苗比喻人。

師:從樹寫到了人,這個寫法比較高明。

生:有時隔三天,有時隔五天,有時十幾天纔來一次。我覺得是列數字。

師:列數字?你能用科學的眼光來發現!(衆人笑)像這樣“有時……有時……有時……”來說明並沒有規律,這種寫法叫做——

生:排比

師:看課文的最後兩個小節。照理說事情寫完了,道理也說明白了,爲什麼還要寫着兩段話?自己讀一讀。

師:怎麼不那麼簡潔明瞭?

生:這兩段是說明桃花心木也像人一樣。桃花心木能夠獨立生活了。人也是這樣,不養成依賴的心,就能夠生活了。

師:你說了一大段話,就是沒有說清楚。這是用事實來——

生:證明種樹人的話是正確的。

師:哎——這一次清楚了,明白了。

生:這兩個自然段是寫種樹人種樹的結果,就像種樹人自己說的那樣。最後一段“種樹人不再來了,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是說桃花心木已經經得起生活的考驗,在地上站得很穩了。

生:證實了種樹人的方法是正確的,也證實了作者悟出的道理是正確的。

師:你看得遠了。

生:是說桃花心木已經經得起生活的考驗,在地上站得很穩了。

師:你這話是重複別人的話。重複表示重要。(衆人鬨笑)

我們的眼光不要僅僅盯着尾巴,看尾巴的時候也要看見頭。

生:開頭和結尾都寫了桃花心木“高大筆直”。

師:首位照應,意味無窮。一起讀最後兩小節。(生齊讀)

就這兩句話讓文章錦上添花,讀來讓人回味無窮。這個道理意味深長。今天我們一起學的課文叫——(生齊讀課題《桃花心木》)通過一件尋常的生活小事,讓所有感受到,在生活中、不確定的環境中要——(生齊讀:在不確定中,我們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不會依賴;在不確定中,我們會深化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在不確定中,我們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爲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我們要獨立地面對生活中的風風雨雨。同學們,在滾滾的不確定中,我們會怎麼樣呢?我們應該怎麼樣呢?請你課後模仿作者的寫法寫三句話:在不確定中,我們……在不確定中,我們……在不確定中,我們……這樣的人生哲理我們不但要念在嘴裏,記在心裏,更重要的是要轉化爲我們的行動,成爲我們成長的力量。祝願我們的同學都能像桃花心木苗一樣,成就百年的基業。下課!

《桃花心木》課堂實錄 篇二

一、教材分析

《桃花心木》是我國臺灣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文章寫了一個種樹人讓“樹木自己學會在土地裏找水源”的育苗方法和道理,說明了在艱苦環境中經受生活考驗,克服依賴性,對人的成長有重要的意義。這篇散文文質兼美、雋永耐讀。借種樹喻育人,道理深入淺出。使文章立意更深遠、表情達意更含蓄。文章還採用懸疑法,以作者眼中種樹人種種奇怪的行爲爲線索,層層設疑,引起讀者的好奇,引人入勝,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

二、學情分析

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學生在《白楊》、《落花生》等文章的學習中,曾經接觸過,並不陌生。但是作者在文中是怎樣借物喻人,又是如何把“樹”和“人”聯繫起來的,對於一個六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只有把學生身邊的事和課文的內容聯繫起來,才能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本篇課文,抓住“種樹——育樹——悟道”這一脈絡,讓學生感知事實、感悟道理、發表見解。

三、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根據教材特點、依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認知能力,按照新課程標準精神,我從三個維度設計學習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有關詞語。運用已有的讀書方法,理解課文內容。

2.抓住重點句段,聯繫生活實際,體會種樹人的用心,領悟文章蘊含的道理。

3.領悟“借物喻人”的表達手法,受到生活與成長的啓迪,豐富和提升精神世界。

教學重點:領悟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抓住重點句段體會種樹人的用心。

教學難點:種樹人的話和“我”從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

四、教學過程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語文課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基於以上的認識,本節課我主要採取的是“啓迪發現引導探究”的教學方法。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爲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爲了突出教材重點,克服學習難點,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我通過以下幾個環節推進教學過程。

本課教學設計了以下五個環節:

一、啓情導入:

1、開課伊始,我這樣導入新課:同學們,猜猜老師手中拿的是什麼?(出示桃花心木種子模型)這個模樣怪怪的東西,是樹的種子。它長着一個長長的翅膀,每年的端午節前後,是最令人期待的了,種子會像竹蜻蜓一樣隨風飛舞、旋轉飄落,心也隨着輕盈起來。所以我們又把它叫做“會飛的種子”。同學們,知道它是什麼樹的種子嗎?隨學生的回答板書——桃花心木。

2、交流資料

通過課前預習,誰來說說對桃花心木的瞭解和認識?學生交流過程中,當說到桃花心木的樣子的時候教師隨即板畫。

3、教師小結:是啊,這種樹的木材由於有着淡紅色桃花般的色澤,所以有了這個好聽的名字——桃花心木。讓我們齊讀課題。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源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促使學生主動學習,自主探究的關鍵。這樣的設計是從桃花心木奇特而有趣的種子入手,從一開始就把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然後通過簡筆畫,讓學生直觀感受桃花心木的高大美麗,既而對它的成長充滿好奇,層層深入,步步激趣,營造探究氛圍。

二、整體感知:

在這個環節中,首先指名接讀課文,瞭解學生課前預習情況,然後快速瀏覽課文思考這篇課文圍繞桃花心木寫了一件什麼事?隨後在交流文章主要內容的過程中,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

三、重點認知:

1、教師小結上一環節的教學,並引導學生深入學習課文第一部分內容。我是這樣設計的:這麼高大優美的桃花心木種樹人是怎麼培育出來的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1—11自然段,你從中有什麼發現?結合學生彙報的內容(教師板書:天數不定、水量不定、時間不定、苗數不定)

之後我接着設疑:發現了種樹人這些奇怪的舉動,小作者產生了種種的疑問,那種樹人這樣澆水到底有沒有道理呢?繼續讀書,邊讀邊想邊畫,看看能不能自己找到答案?

學生讀書後引導學生聯繫種樹人的話,從正面(這樣澆水有什麼好處?)從反面(如果不這樣澆水有什麼壞處?)以及課文最後兩個自然段,從事實(後來,種樹人不再來了,桃花心木苗長得怎麼樣呢?)來說,經過這樣的引導學生對種樹人的奇怪做法有了深入的瞭解體會了種樹人的用心。

爲了使學生更加深入的領悟了文章蘊含的道理,我設計了兩個內容:

1、換位體驗,感悟種樹人的用心:

假如你是那棵百年大樹,你想說寫什麼?(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談出自己的感受:對種樹人說……;對已枯萎的同伴說……;對一起成長的夥伴說……;對前來散步的人們說……)

2、指導朗讀,感悟種樹人的用心。

假如你們是那位種樹人,老師就是那位充滿疑惑的作者,你想怎麼對我說這一番道理呢?師生進入角色,教師引讀------種樹人,面對你奇怪的行爲我滿腹疑惑,你笑了,對我說:(指名讀)------你又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另指一生讀)------全班齊讀種樹人的話。

“不確定”這個詞在文中具有提綱契領的作用,抓住這個詞語進行研讀,可以幫助學生很好地體會種樹人的用心和育人的道理。十四自然段的學習我是這樣設計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種樹尚且如此,何況是育人呢。(課件出示14自然段相關內容)

“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在不確定中,深化了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就能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成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學生讀後設疑:文中的“不確定”指的是什麼?我們的生活中會有哪些“不確定”?結合學生的回答教師小結:是啊,生活是變化無常的,苦難和不幸總會不期而遇,這就是我們生活的“不確定”。那麼在我們的生活中該怎樣面對生活中的不確定呢?

(引導學生面對生活中的不確定就是做到獨立自主,克服依賴性,經受住磨難的考驗,學會生存和發展的本領。)

四、反顧整體:

教師引導學生看板書總結全文,這篇課文借種樹喻育人,先寫了種樹人澆水沒有規律我感到奇怪,接着自然引出種樹人的一番道理,使我從中悟到了育人之道,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

(板書:借物喻人)

五、拓展延伸:

其實,《桃花心木》這篇文章所講的正是作家林清玄人生經歷的真實寫照,他在這種風風雨雨、坎坷磨難中積累了豐富的生活經驗和寫作素材,成了一名海內外的大作家。他的散文文筆流暢清新,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老師給大家提供一部分他寫的書和相關網站,希望同學們課餘時間閱讀欣賞:

課件出示:

林清玄:《蓮花開落》、《冷月鍾笛》、《溫一壺月光下酒》、

《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

同學們,“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我們的一生總要經歷這樣或那樣的挫折與磨難。能獨立自主、經受住考驗,才能成爲棟樑之材。老師送給大家一句話,課件出示“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希望我們都能夠做一個經受得起考驗、獨立自主、具有自我生存能力的人!

教科版“精英杯” 特等獎《桃花心木》教學實錄 篇三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執教的課文是五年級下冊第十一課《桃花心木》。《桃花心木》是一篇蘊涵哲理的散文,作者是中國臺灣著名作家林清玄。課文通過寫一個種樹人讓“樹木自己學會在土地裏尋找水源”的育樹方法,說明了在艱苦環境中經受生活考驗,克服依賴性,對人成長的重要意義。文章借種樹喻做人,道理深入淺出。

依據市教研室提出的“目標導學”課堂教學理念和課文本身的特點,以及本班學生的生活實際,我確定瞭如下的學習目標:

1、正確讀寫“枯萎、依賴 優雅自在、插秧、鍛鍊”等詞語,理解“不確定、獨立自主”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種樹人的用心及作者的感悟,受到生活與成長的啓迪。

3、初步領悟“借物喻人”的表達手法,並能運用到習作當中。

在這些目標當中,“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種樹人的用心及作者的感悟,受到生活與成長的啓迪”是教學的重點,“初步領悟‘借物喻人’的表達手法,並能運用到習作當中”是教學的難點。

“教是爲了不教”,在現行的課堂教學改革中,方法的運用極爲重要,本節課運用的教法主要有:

1、通過小組合作檢查預習和解決問題。

2、以“讀”爲主線,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感悟明理,通過與文本的多維對話,理解文本所蘊含的哲理。

3、抓住重點詞句,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感悟。這種方法對落實本組的重點訓練項目“ 體會作者表達感悟的不同方法”有着尤爲重要的作用,所以是本課最重要的教學方法。

4、補充事例及選文,深化感知,感悟寫法。

近期,上海師範大學吳忠豪教授提出:語文教學是教“課程”,而不是教“課文”。“課文”只是我們教學語文基礎知識、啓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語感、提高學生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的一個憑藉。吳教授的觀點給了我很大啓發,於是我本着這樣的教學理念,認真設計了本節課的教學過程。

第一、檢查預習,感知內容。要想真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必須學會放手。所以,開課伊始,我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檢查預習中的基礎知識環節,爲後面的學習做好鋪墊。同時,引導學生回顧“抓主要人物和事物”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引導學生實踐運用。

第二、深入重點,品讀感悟。作者複雜的心理變化是本課一條比較明顯的主線,爲了讓學生具體感知“作者爲什麼會有這樣的心理變化”,我引導他們聯繫上下文讀書思考、小組討論、小組彙報,在探究、合作與碰撞中加深理解。

深入感悟作者受啓發的句段是本節課的重點。我以課前學生在《自主學習記錄本》中提出的問題爲切入點,以列舉的兩個事例爲提升點,將學生的視線由桃花心木引向做人,引導學生品詞析句,體會主旨。

第三、感悟寫法,實踐運用。“借物喻人”是本節課學生需要掌握並能嘗試運用的寫作手法。在引導學生歸納出作者的寫作手法之後,我向他們推薦了林清玄的另一篇文章,深化了學生對這種寫法的理解,爲接下來的習作打下基礎。

領導、老師們,由於本人水平有限,所以在教學設計和組織實施中,肯定存在許多不足之處,真誠希望得到您的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桃花心木》課堂教學實錄 篇四

一、教師思考

新的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就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變“被動學習”爲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是主體如何發展的最基本形式,要求個體對爲什麼學習、是否學習、學習什麼、如何學習等問題有自覺的意識和反映,是教學條件下的學生的高質量的學習。

二、教學理念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閱讀教學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閱讀、探究的實踐活動。學生在閱讀活動中具有自主性、獨立性和選擇性,教師則是學生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和合作者,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講解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閱讀實踐中,應力求做到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和諧統一,要堅持以“讀”爲主線,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三、教學特色

自主閱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主動發展。

四、設計說明

1、學習目標的自主性

學生對自己的學習什麼有“作主”的權力,教師不能包辦。學習目標的自主確定,是學生主體重新構建與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可“一刀切”地用集體的學習目標來取代學生自己的學習目標。

片斷1:

師: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思考,你讀懂了什麼?

生:我讀懂了種樹人是怎樣種桃花心木的。

生:我讀懂了種樹人澆水沒規律。

……

[這樣學生充分感受到了教師對他們的尊重和信任,增強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促進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2、學習方法的自主性

學習方法是不能移植的。每一個人的學習都有自己的方法,人只有能按自己的方法來學習知識,理解知識,並在學習過程中完善自己的方法。讓學生自由地讀,自由地學,自由地感受,自由地表達,學生有了自由,就有了靈性,就會冒出創造的火花,課堂上就會形成“場”的效應。

片斷2:

師:你最喜歡課文的那一段?

生:我最喜歡種樹人語重心長的那段話。

生:我最喜歡種樹人種樹的那一段。

……

[只有自由,才能學到知識。閱讀教學中人本思想,意味着對每個學生閱讀個性的尊重。同時教師也並沒有放棄指導,只是指導開放性的。]

3、體驗感悟的自主性

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手的情感薰陶,獲得思想的啓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真是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第斯奪惠曾說:“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喚醒、激勵和鼓舞。”

片斷3:

師:閱讀別人的作品,要和閱讀自己的生活相結合。誰願意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生:廣泛地自由談。

……

[學生的感受是獨特的,這種獨特的感受是教參上沒有的,所以這迷人的個性色彩,非常珍貴的。]

4、問題情景的自主性

“提出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最有魅力的教學,就是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學生的思維與知識產生共鳴。因此,我們要儘量克服讓學生“帶着問題讀課文”,應讓學生擺脫思維的束縛,激活創新的火花,從而形成閱讀能力。

片斷4:

師:大家讀懂的內容可真多,那麼你們還想知道些什麼呢?

生:我想知道眼前樹木僅及膝蓋,急需管理和照顧,種樹人爲什麼還那麼懶懶散散、漫不經心呢?

……

[“你想知道什麼?”這裏真正把學生放在了主體的位置,並激勵學生自己去解決問題,教師把自己扮演成與學生一起探索

問題的參與者,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高了。這樣的閱讀教學纔是高質量的。]

五、教案設計

桃花心木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誦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二)能力培養點

1、培養學生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2、培養學生閱讀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三)德育滲透點

使學生感悟到作者接種樹喻育人,懂得人應經得起生活的考驗,學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不能養成依賴的心理。

(四)美育滲透點

使學生感受到人生之美在於能經得起生活的考驗,在於學會自立、自強。

二、學法引導

(一)教師教法

教師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

探究、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並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

(二)學生學法

自主閱讀、自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主動發展。

三、重點、難點

通過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進而悟出課文是借樹喻育人,體會其中所含的深刻道理。

四、教具準備

cai課件

五、教學步驟

桃花心木

一、導言:

生活的大海並非永遠風平浪靜,人生的旅途也決非平原縱馬,永遠一路順風。人的一生總要經歷這樣或那樣的挫折與磨難。再不幸與磨難中,有的人悲觀消沉,最後被困難所擊倒。而有的人卻不甘沉淪,將腰桿挺的更直,從而成爲傑出的人才。正如種桃花心木的人,不定期地照看桃花心木一樣,有的桃花心木在自然界的考驗中枯萎了,有的卻能長成百年的大樹。這節課我們就繼續的欣賞和學習中國臺灣當代名作林清玄《桃花心木》。

二、學習課文

(一)師:誰願意朗讀課文。師指名讀,其他同學看屏幕,邊聽邊思考:你聽懂了什麼?

師引導學生讀懂種樹人是怎樣種桃花心木的。

生:……

(二)師:同學們讀懂的內容可真多,這說明咱們讀書都非常認真,那麼,你們還想知道些什麼呢?

生:……

(三)師:請同學們用你們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看看哪些問題能夠獨立解決,哪些問題能夠合作解決。

實物投影相繼打出:

在不確定中找到水源,拼命紮根的樹,長陳百年的大樹就不成問題了。

師小結:

種樹人不定時,不定量地澆水,目的就在於模仿自然規律,他善於創造自然的成長環境。讓樹苗在不確定中汲水成長,這樣樹苗自己就能夠學會適應自然,並戰勝自然,最終尋找到適合自己存活的辦法。

師指導朗讀

(四)種樹的人不再來了,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因爲這種與衆不同的種樹方法,使桃花心木適應了不斷變化的環境,學會了獨立生存的本領。種樹人的一番話解開了作者心中的不解之謎。而且從種樹人的一番話中,作者還領悟出一個道理,那就是:

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

師總結閱讀方法

三、師總結:

是的,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更能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更能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這正如俗話說得那樣:“不經風雨,難成大樹。”“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爲男。”人和樹是一樣的,生活在艱苦環境中的人更經得起生活的考驗,從而學會生存和發展的本領。我希望同學們都能像課文中的桃花心木一樣,能夠經得起生活的磨練,最後長成參天大樹,長成棟樑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