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茅屋爲秋風所破歌》原文及翻譯新版多篇

《茅屋爲秋風所破歌》原文及翻譯新版多篇

杜甫詩鑑賞 篇一

這首詩約作於唐肅宗上元二年(761),是杜甫晚年的重要作品。

安史之亂以後,杜甫流離到四川成都,由於得到嚴武等人的資助,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到了一塊荒地,蓋了一座小茅草房居住下來,即“杜甫草堂”。

茅屋剛蓋起來不久,就在這年的八月遭到一場暴風雨的洗劫,屋頂的茅草被颳走,屋內徹夜漏雨不止,詩人一家在寒冷中度過了一個難眠之夜。這就是《茅屋爲秋風所破歌》中所描寫的景象。

全詩可分四大段。

第一段從開頭至“下者飄轉沈塘坳”。首句點題,開門見山地描寫茅屋爲秋風所破的情景。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開頭兩句,詩人就具體交待了時間和當時的情景,以簡潔遒勁的筆觸,概括而生動地表現出秋風的狂暴。“怒號”與“卷”字緊密相承,形象地描摹出高天長空呼嘯而來的狂風的兇猛,傾刻間就把屋上的茅草蓆卷而去。

接着在下面三句中,具體鋪敘茅草被狂風吹得滿天遍野,四處飛揚的情景。這裏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是渲染風力之大,二是烘托出詩人眼望着自己苦心經營的草堂遭到破壞,而卻無力挽救的焦急心情。

第二段自“南村羣童欺我老無力”至“歸來倚杖自嘆息”,描寫頑童搶草的情景和詩人無可奈何的嘆息。

屋上的茅草,被風捲走,掛在樹梢,跌落在塘坳,詩人本希望能揀回來一點以備修補房屋。但是從村上來了一羣頑童,看主人年老力衰,就把撒落在地面上的茅草,一捆捆地抱走,主人呼喊他們也不聽。“忍能”、“面對”、“公然”描摹出了頑童的無所顧忌、大搖大擺地調皮情態。“脣焦”、“口燥”、“呼不得”,將當時詩人焦急,費盡口舌的呵斥、勸阻都細緻形象地記錄下來。最後詩人只好回到家中,精疲力竭地靠在柺杖上嘆息。“倚杖”與“老無力”緊緊相扣,表現出了詩人的未老先衰,“自嘆息”又使人深感詩人的孤寂、不幸。

詩人筆下的頑童固然可惡,並當面呼他們爲“盜賊”,但是詩人在思想感情上並沒有把他們置於敵對的地位而加以認真地譴責,相反卻將他們的頑皮、幼稚的神情表現得活潑可愛。

第三段從“俄頃風定雲墨色”至“長夜沾溼何由徹”,描寫風定屋漏雨來之夜,愁迫難眠的情景。

這段頭兩句先描繪風息雲濃,漸近黑夜,大雨襲臨之勢,交待了天氣的變化和時間的推移。“俄頃”點明時間的短暫,“漠漠”、“昏黑”渲染出大雨前陰霾濃暗的氣氛。三、四句接着從天氣惡變寫到破屋的情形:一牀蓋過多年的粗布被子,棉花已經乾硬不能禦寒,以致蓋在身上“冷似鐵”。被裏子已經單薄得無筋力了,所以孩子在睡夢中一蹬就破。這種對布衾的細膩描繪,逼真地展現了詩人的困苦圖景。“牀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秋夜棉被本已“冷似鐵”,然又遭屋漏雨淋,牀上幾乎無干處,其景象就可想而知。因此詩人瞻前顧後,從眼前的`一切回想到多年的顛沛流離生活,真是愁苦不堪,徹夜難眠,怎不希望天快亮啊!

第四段從“安得廣廈千萬間”至篇末,表達詩人的理想和願望。

詩人在破屋溼牀之上,徹夜難眠,由自己的苦難,想到天下廣大窮苦人民的苦難,並且把自己的命運和廣大人民的命運聯繫在一起,並從中昇華出寧願犧牲自己而能普濟天下窮人的崇高理想。“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是多麼富於浪漫而有氣魄的想象;“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又是何等地激情奔瀉!這幾句豪言壯語正是詩人偉大理想與高尚品質的集中體現。

這首詩,通俗流暢,廣爲流傳,茅屋爲秋風所破,從白天、傍晚、夜裏、直到第二天早晨,所見所感可寫的東西很多,但詩人精心選擇了風捲屋茅、頑童抱茅、倚杖嘆息、孩兒蹬被、屋溼無干處等場面和細節,進行具體形象地描繪,使讀者真切地感受到詩人當時所經受的生活上和精神上的痛苦,而這種痛苦正是唐王朝自安史之亂後,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的整個社會人民生活的縮影,從而使詩歌的主題思想更富有現實意義。

這首詩第一段以描寫爲主,二、三段以敘述爲主,第四段以抒情爲主。前三段寫的是具體事物,因爲緊扣主題,充滿了感情,所以不使人感到板滯,最後一段的抒情,由於用了“廣廈千萬間”,“天下寒士俱歡顏”等鮮明、生動的形象來表達,也就使抒情避免了抽象、空洞。

此外這首詩的語言樸素、生動。不用典故,沒有華麗的辭藻,讀起來朗朗上口,極富有感染力,同時詩的形式自由,揮灑自如。全詩以七言爲主,間有九言句式。無論是長句或是短句;無論是快是慢;無論是高昂激烈或是沉鬱頓挫,都是隨着詩人感情的波瀾而變化起伏,搖曳多姿,充分地表達了詩歌的主旨。

翻譯 篇二

(1)秋高:秋深。怒號(háo):大聲吼叫。

(2)三重(chóng)茅:幾層茅草。三,泛指多。

(3)掛罥(juàn):掛着,掛住。罥,掛。長(cháng):高。

(4)塘坳(ào):低窪積水的地方(即池塘)。塘,一作”堂“。坳,水邊低地。

(5)忍能對面爲盜賊:竟忍心這樣當面做“賊”。忍能,忍心如此。對面,當面。爲,做。

(6)入竹去:進入竹林。

(7)呼不得:喝止不住。

(8)俄頃(qǐng):不久,一會兒,頃刻之間。

(9)秋天漠漠向昏黑(古音念hè):指秋季的天空陰沉迷濛,漸漸黑了下來。

(10)布衾(qīn):布質的被子。衾,被子。

(11)嬌兒惡臥踏裏裂:孩子睡相不好,把被裏都蹬壞了。惡臥,睡相不好。裂,使動用法,使……裂。

(12)牀頭屋漏無干處:意思是,整個房子都沒有乾的地方了。屋漏,根據《辭源》釋義,指房子西北角,古人在此開天窗,陽光便從此處照射進來。“牀頭屋漏”,泛指整個屋子。

(13)雨腳如麻:形容雨點不間斷,像下垂的麻線一樣密集。雨腳,雨點。

(14)喪(sāng)亂:戰亂,指安史之亂。

(15)沾溼:潮溼不幹。何由徹:如何才能捱到天亮。徹,徹曉。

(16)安得:如何能得到。廣廈(shà):寬敞的。大屋。

(17)大庇(bì):全部遮蓋、掩護起來。庇,遮蓋,掩護。寒士:“士”原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處是泛指貧寒的士人們。俱:都。歡顏:喜笑顏開。

(17)嗚呼:書面感嘆詞,表示嘆息,相當於“唉”。

(18)突兀(wù):高聳的樣子,這裏用來形容廣廈。見(xiàn):通“現”,出現。

⒆廬:茅屋。亦:一作“意”。足:值得。

作品鑑賞 篇三

此詩作於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八月。唐肅宗乾元二年(759)秋天,杜甫棄官到秦州(今甘肅天水),又輾轉經同谷(今甘肅成縣)到了巴陵(今湖南嶽陽)。乾元三年(760)春天,杜甫求親告友,在成都浣花溪邊蓋起了一座茅屋,總算有了一個棲身之所。不料到了上元二年八月,大風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當時安史之亂尚未平息,詩人由自身遭遇聯想到戰亂以來的萬方多難,長夜難眠,感慨萬千,寫下了這篇膾炙人口的詩篇。

唐詩《茅屋爲秋風所破歌》賞析 篇四

《茅屋爲秋風所破歌》

[唐]杜甫

原文: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1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2。南村羣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爲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脣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3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4踏裏裂。牀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5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6!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7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8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註釋:

1、罥:掛結。

2、塘坳:低凹的小水坑。

3、俄頃:不久,一會兒。

4、惡臥:小孩子睡相不好,胡蹬亂踢。

5、喪亂:指安祿山、史思明的叛亂。

6、何由徹:怎樣才能捱到天亮啊!

7、庇:覆蓋,遮蔽。

8、突兀:高聳的樣子。

賞析:

此詩寫於上元二年(761)八月。茅屋,即杜甫在成都近郊所造的浣花溪畔草堂。詩人辛辛苦苦建造的草屋被大風吹破,夜晚大雨漏進屋子,牀前沒有一處是乾的。詩人一夜無眠,他想,何時能夠有千千萬萬間寬廣的房屋出現在眼前,讓天下所有的窮士住進去,我的房屋就是破了,自己凍死也心甘。其起句,即如飄風之筆,疾捲了當。之後描述了這種不幸,但更使他憂慮的是戰亂以來和他遭受同樣苦難的人民。於是以浪漫主義的情懷,幻想眼前出現千萬間廣廈,“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其結句仍一筆兜轉,又復飄忽如風,表現其“己飢己溺”的仁者情懷。這種崇高的精神,在當時難能可貴,對後世影響深遠。白居易《新制布裘》、王安石《杜甫畫像》,都體現了這種推己及人的思想。

名句賞析 篇五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表達作者推己及人,希望天下寒士都居“廣夏”,都能安居樂業的思想感情,表達了詩人關心民生疾苦的博大胸懷、憂國憂民的深沉情感。

思想內容 篇六

本文敘寫了大風破屋,羣童抱茅,草堂漏雨如注,詩人長夜難眠的情景,表露出詩人寧願“吾廬獨破”,“受凍至死”,也要得到“廣廈千萬間”,使“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現了詩人推己及人、捨己爲人的高尚風格和憂國憂民的情感。

註釋 篇七

整體賞析

此詩載於《全唐詩》卷二百一十九,寫的是詩人自己的數間茅屋,表現的卻是憂國憂民的情感。

這首詩可分爲四節。第一節五句,句句押韻,“號”“茅”“郊”“梢”“坳”五個開口呼的平聲韻腳傳來陣陣風聲。“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勢迅猛。“風怒號”三字,音響宏大,讀之如聞秋風咆哮。一個“怒”字,把秋風擬人化,從而使下一句不僅富有動作性,面且富有濃烈的感情色彩。詩人好容易蓋了這座茅屋,剛剛定居下來,秋風卻故意同他作對似的,怒吼而來,捲起層層茅草,不能不使詩人萬分焦急。“茅飛渡江灑江郊”的“飛”字緊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沒有落在屋旁,卻隨風“飛”走,“飛”過江去,然後分散地、雨點似地“灑”在“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很難弄下來;“下者飄轉沉塘坳”,也很難收回。“卷”“飛”“渡”“灑”“掛罥”“飄轉”,一個接一個的動態不僅組成一幅幅鮮明的圖畫,而且緊緊地牽動詩人的視線,撥動詩人的心絃。詩人的高明之處在於他並沒有抽象地抒情達意,而是寓情意於客觀描寫之中。讀這幾句詩,讀者分明看見一個衣衫單薄、破舊的乾瘦老人拄着柺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風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層又一層地捲了起來,吹過江法,稀里嘩啦地灑在江郊的各處;而他對大風破屋的焦灼和怨憤之情,也不能不激起讀者心靈上的共鳴。

第二節五句。這是前一節的發展,也是對前一節的補充。前節寫“灑江郊”的茅草無法收回。還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然而卻被“南村羣童”抱跑了。“欺我老無力”五字宜着眼。如果詩人不是“老無力”,而是年當壯健有氣力,自然不會受這樣的欺侮。“忍能對面爲盜賊”,意謂:竟然忍心在我的眼前做盜賊!這不過是表現了詩人因“老無力”而受欺侮的憤懣心情而已,決不是真的給“羣童”加上“盜賊”的罪名,要告到官府裏去辦罪。所以,“脣焦口燥呼不得”,也就無可奈何了。用詩人《又呈吳郎》一詩裏的話說,這正是“不爲困窮寧有此”。詩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窮,就不會對大風颳走茅草那麼心急如焚;“羣童”如果不是十分困窮,也不會冒着狂風抱那些並不值錢的茅草。這一切,都是結尾的伏線。“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崇高願望,正是從“四海困窮”的現實基礎上產生出來的。

“歸來倚杖自嘆息”總收一、二兩節。詩人大約是一聽到北風狂叫,就擔心蓋得不夠結實的茅屋發生危險,因而就拄杖出門,直到風吹屋破,茅草無法收回,這才無可奈何地走回家中。“倚杖”,當然又與“老無力”照應。“自嘆息”中的“自”字,下得很沉痛。詩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自己嘆息,未引起別人的同情和幫助,則世風的澆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嘆息”的內容,也就十分深廣。當他自己風吹屋破,無處安身,得不到別人的同情和幫助的時候,分明聯想到類似處境的無數窮人。

第三節八句,寫屋破又遭連夜雨的苦況。“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兩句,用飽蘸濃墨的大筆渲染出暗淡愁慘的氛圍,從而烘托出詩人暗淡愁慘的心境,而密集的雨點即將從漠漠的秋空灑向地面,已在預料之中。“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裏裂”兩句,沒有窮困生活體驗的作者是寫不出來的。值得注意的是這不僅是寫布被又舊又破,而是爲下文寫屋破漏雨蓄勢。成都的八月,天氣並不“冷”,正由於“牀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所以才感到冷。“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兩句,一縱一收。一縱,從眼前的處境擴展到安史之亂以來的種種痛苦經歷,從風雨飄搖中的茅屋擴展到戰亂頻仍、殘破不堪的國家;一收,又回到“長夜沾溼”的現實。憂國憂民,加上“長夜沾溼”,難以入睡。“何由徹”和前面的“未斷絕”照應,表現了詩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這種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鐵的艱苦處境激發出來的。於是由個人的艱苦處境聯想到其他人的類似處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過渡到全詩的結尾。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前後用七字句,中間用九字句,句句蟬聯而下,而表現闊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詞兒如“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歡顏”“安如山”等等,又聲音宏亮,從而構成了鏗鏘有力的節奏和奔騰前進的氣勢,恰切地表現了詩人從“牀頭屋漏無干處”“長夜沾溼何由徹”的痛苦生活體驗中迸發出來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熱的希望。這種奔放的激情和火熱的希望,詠歌之不足,故嗟嘆之,“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詩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現得淋漓盡致。

別林斯基曾說:“任何一個詩人也不能由於他自己和靠描寫他自己而顯得偉大,不論是描寫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寫他本身的幸福。任何偉大詩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爲他們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進了社會和歷史的土壤裏,因爲他是社會、時代、人類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這首詩裏描寫了他本身的痛苦,但當讀者讀完最後一節的時候,就知道他不是孤立地、單純地描寫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過描寫他本身的痛苦來表現“天下寒士”的痛苦,來表現社會的苦難、時代的苦難。在狂風猛雨無情襲擊的秋夜,詩人腦海裏翻騰的不僅是“吾廬獨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這種熾熱的憂國憂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變革黑暗現實的崇高理想,千百年來一直激動讀者的心靈,併發生過積極的作用。

唐詩《茅屋爲秋風所破歌》賞析 篇八

《茅屋爲秋風所破歌》作品介紹

《茅屋爲秋風所破歌》的`作者是杜甫,被選入《全唐詩》的第219卷第22首。這首詩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間創作的一首歌行體古詩。此詩敘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風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經歷,抒發了自己內心的感慨,體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詩中的典範之作。全篇可分爲四段,第一段寫面對狂風破屋的焦慮;第二段寫面對羣童抱茅的無奈;第三段寫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段寫期盼廣廈,將苦難加以昇華。前三段是寫實式的敘事,訴述自家之苦,情緒含蓄壓抑;後一段是理想的昇華,直抒憂民之情,情緒激越軒昂。前三段的層層鋪敘,爲後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如此抑揚曲折的情緒變換,完美地體現了杜詩”沉鬱頓挫“的風格。

《茅屋爲秋風所破歌》原文

茅屋爲秋風所破歌

作者:唐·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度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羣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爲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

脣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驕兒惡臥踏裏裂。

牀牀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茅屋爲秋風所破歌》註釋

⑴秋高:秋深。怒號(háo):大聲吼叫。號:號叫。

⑵三重(chóng)茅:幾層茅草。三,泛指多。

⑶掛罥(juàn):掛着,掛住。罥,掛。長(cháng):高。

⑷沉塘坳(ào):沉到池塘水中。塘坳,低窪積水的地方(即池塘)。塘,一作”堂“。坳,水邊低地。

⑸忍能對面爲盜賊:竟忍心這樣當面做“賊”。忍能,忍心如此。對面,當面。爲,做。

⑹入竹去:進入竹林。

⑺呼不得:喝止不住。

⑻俄頃(qǐng):不久,一會兒,頃刻之間。

⑼秋天漠漠向昏黑(古音爲押韻念hè):指秋季的天空陰沉迷濛,漸漸黑了下來。漠漠,陰沉迷濛的樣子。向,漸近。

⑽布衾(qīn):布質的被子。衾:被子。

⑾嬌兒惡臥踏裏裂:孩子睡相不好,把被裏都蹬壞了。惡臥,睡相不好。裂:使動用法,使‥‥‥裂。

⑿牀頭屋漏無干處:意思是,整個房子都沒有乾的地方了。屋漏,指房子西北角,古人在此開天窗,陽光便從此處照射進來。“牀頭屋漏”,泛指整個屋子。

⒀雨腳如麻:形容雨點不間斷,像下垂的麻線一樣密集。雨腳,雨點。

⒁喪(sāng)亂:戰亂,指安史之亂。

⒂沾溼:潮溼不幹。何由徹:如何才能捱到天亮。徹,通,這裏指徹夜,通宵的意思。

⒃安得:如何能得到。廣廈(shà):寬敞的大屋。

⒄大庇(bì):全部遮蓋、掩護起來。庇,遮蓋,掩護。寒士:“士”原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處是泛指貧寒的士人們。俱:都。歡顏:喜笑顏開。

⒅嗚呼:書面感嘆詞,表示嘆息,相當於“唉”。

⒆突兀(wù):高聳的樣子,這裏用來形容廣廈。見(xiàn):通“現”,出現。

⒇廬:茅房。亦:一作”意“。足:值得。

《茅屋爲秋風所破歌》作品譯文

八月裏秋深,狂風怒號,狂風捲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茅草亂飛,渡過浣花溪,散落在對岸江邊。飛得高的茅草纏繞在高高的樹梢上,飛得低的飄飄灑灑沉落到池塘和窪地裏。

南村的一羣兒童欺負我年老沒力氣,竟忍心這樣當面做“賊”搶東西,毫無顧忌地抱着茅草跑進竹林去了。我嘴脣乾燥也喝止不住,回來後拄着柺杖,獨自嘆息。

一會兒風停了,天空中烏雲像墨一樣黑,深秋天空陰沉迷濛漸漸黑下來了。布被蓋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鐵板似的。孩子睡眠姿勢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頂漏水,連牀頭都沒有一點兒乾的地方,但房頂的雨水像麻線一樣不停地往下漏。自從安史之亂之後,我睡眠的時間很少,長夜漫漫,屋漏牀溼,怎能捱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間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開顏歡笑,房子在風雨中也不爲所動,安穩得像是山一樣?唉!什麼時候眼前出現這樣高聳的房屋,到那時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風所吹破,我自己受凍而死也心甘情願!

《茅屋爲秋風所破歌》創作背景

寫作背景(一):公元759年(唐肅宗乾元二年)秋天,杜甫棄官到秦州(現在甘肅天水),又輾轉經同谷(現在甘肅成縣)到了巴陵。公元760年(乾元三年)春天,杜甫求親告友,在成都浣花溪邊蓋起了一座茅屋,總算有了一個棲身之所。不料到了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八月,大風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當時安史之亂尚未平息,詩人由自身遭遇聯想到戰亂以來的萬方多難,長夜難眠,感慨萬千,寫下了這篇膾炙人口的詩篇。

寫作背景(二):唐肅宗乾元二年,關中地區鬧饑荒,民不聊生。這年秋天,杜甫棄官到秦州(時下甘肅天水),又輾轉經同谷(時下甘肅成縣)到了四川。在親友的幫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過上了暫時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樂和自足,於是歌唱春雨,尋花漫步,遣興江邊,以詩酒自娛。這種表面上的安逸,掩飾不住他的貧窮,更不能沖淡他那一貫的憂國憂民情懷。上元二年秋天,一場暴風雨襲擊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從浪漫的隱居生活中敲醒,讓他面對現實,讓他憂思,於是寫下了這首詩。

《茅屋爲秋風所破歌》賞析

此詩寫的是自己的數間茅屋,表現的卻是憂國憂民的情感。

這首詩可分爲四節。第一節五句,句句押韻,“號”、“茅”、“郊”、“梢”、“坳”五個開口呼的平聲韻腳傳來陣陣風聲。“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勢迅猛。“風怒號”三字,音響宏大,讀之如聞秋風咆哮。一個“怒”字,把秋風擬人化,從而使下一句不僅富有動作性,面且富有濃烈的感情色彩。詩人好容易蓋了這座茅屋,剛剛定居下來,秋風卻故意同他作對似的,怒吼而來,捲起層層茅草,怎能不使詩人萬分焦急?“茅飛渡江灑江郊”的“飛”字緊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沒有落在屋旁,卻隨風“飛”走,“飛”過江去,然後分散地、雨點似地“灑”在“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很難弄下來;“下者飄轉沉塘坳”,也很難收回來。“卷”、“飛”、“渡”、“灑”、“掛罥”、“飄轉”,一個接一個的動態不僅組成一幅幅鮮明的圖畫,而且緊緊地牽動詩人的視線,撥動詩人的心絃。詩人的高明之處在於他並沒有抽象地抒情達意,而是寓情意於客觀描寫之中。我們讀這幾句詩,分明看見一個衣衫單薄、破舊的乾瘦老人拄着柺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風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層又一層地捲了起來,吹過江法,稀里嘩啦地灑在江郊的各處;而他對大風破屋的焦灼和怨憤之情,也不能不激起我們心靈上的共鳴。

第二節五句。這是前一節的發展,也是對前一節的補充。前節寫“灑江郊”的茅草無法收回。還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然而卻被“南村羣童”抱跑了。“欺我老無力”五字宜着眼。如果詩人不是“老無力”,而是年當壯健有氣力,自然不會受這樣的欺侮。“忍能對面爲盜賊”,意謂竟然忍心在我的眼前做盜賊!這不過是表現了詩人因“老無力”而受欺侮的憤懣心情而已,決不是真的給“羣童”加上“盜賊”的罪名,要告到官府裏去辦罪。所以,“脣焦口燥呼不得”,也就無可奈何了。用詩人《又呈吳郎》一詩裏的話說,這正是“不爲困窮寧有此”!詩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窮,就不會對大風颳走茅草那麼心急如焚;“羣童”如果不是十分困窮,也不會冒着狂風抱那些並不值錢的茅草。這一切,都是結尾的伏線。“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崇高願望,正是從“四海困窮”的現實基礎上產生出來的。

“歸來倚杖自嘆息”總收一、二兩節。詩人大約是一聽到北風狂叫,就擔心蓋得不夠結實的茅屋發生危險,因而就拄杖出門,直到風吹屋破,茅草無法收回,這才無可奈何地走回家中。“倚杖”,當然又與“老無力”照應。“自嘆息”中的“自”字,下得很沉痛!詩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自己嘆息,未引起別人的同情和幫助,則世風的澆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嘆息”的內容,也就十分深廣!當他自己風吹屋破,無處安身,得不到別人的同情和幫助的時候,分明聯想到類似處境的無數窮人。

第三節八句,寫屋破又遭連夜雨的苦況。“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兩句,用飽蘸濃墨的大筆渲染出暗淡愁慘的氛圍,從而烘托出詩人暗淡愁慘的心境,而密集的雨點即將從漠漠的秋空灑向地面,已在預料之中。“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裏裂”兩句,沒有窮困生活體驗的作者是寫不出來的。值得注意的是這不僅是寫布被又舊又破,而是爲下文寫屋破漏雨蓄勢。成都的八月,天氣並不“冷”,正由於“牀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所以才感到冷。“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兩句,一縱一收。一縱,從眼前的處境擴展到安史之亂以來的種種痛苦經歷,從風雨飄搖中的茅屋擴展到戰亂頻仍、殘破不堪的國家;一收,又回到“長夜沾溼”的現實。憂國憂民,加上“長夜沾溼”,怎能入睡呢?“何由徹”和前面的“未斷絕”照應,表現了詩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這種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鐵的艱苦處境激發出來的。於是由個人的艱苦處境聯想到其他人的類似處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過渡到全詩的結尾。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前後用七字句,中間用九字句,句句蟬聯而下,而表現闊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詞兒如“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歡顏”、“安如山”等等,又聲音宏亮,從而構成了鏗鏘有力的節奏和奔騰前進的氣勢,恰切地表現了詩人從“牀頭屋漏無干處”、“長夜沾溼何由徹”的痛苦生活體驗中迸發出來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熱的希望。這種奔放的激情和火熱的希望,詠歌之不足,故嗟嘆之,“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詩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現得淋漓盡致。

別林斯基曾說:“任何一個詩人也不能由於他自己和靠描寫他自己而顯得偉大,不論是描寫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寫他本身的幸福。任何偉大詩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爲他們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進了社會和歷史的土壤裏,因爲他是社會、時代、人類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這首詩裏描寫了他本身的痛苦,但當我們讀完最後一節的時候,就知道他不是孤立地、單純地描寫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過描寫他本身的痛苦來表現“天下寒士”的痛苦,來表現社會的苦難、時代的苦難。如果說讀到“歸來倚杖自嘆息”的時候對他“嘆息”的內容還理解不深的話,那麼讀到“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總該看出他並不是僅僅因爲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嘆、而失眠、而大聲疾呼吧!在狂風猛雨無情襲擊的秋夜,詩人腦海裏翻騰的不僅是“吾廬獨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這種熾熱的憂國憂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變革黑暗現實的崇高理想,千百年來一直激動讀者的心靈,併發生過積極的作用。

《茅屋爲秋風所破歌》作者介紹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杜審言父親)起由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他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世尊稱爲“詩聖”,他的詩也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杜甫的詩被稱爲“詩史”,是因爲在杜甫所作的詩多詩風沉鬱頓挫,憂國憂民。杜甫的詩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鬱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鬱爲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的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鉅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爲“詩史”。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杜甫一生寫詩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別”,並有《杜工部集》傳世;其中“三吏”爲《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三別”爲《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杜甫流傳下來的詩篇是唐詩裏最多最廣泛的,是唐代最傑出的詩人之一,對後世影響深遠。杜甫作品被稱爲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

杜甫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而又着力於全篇的迴旋往復,標誌着我國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造性,積累了關於聲律、對仗、煉字煉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有《杜工部集》傳世。其中著作有《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春望》、《絕句》、《望嶽》等等。

杜甫《茅屋爲秋風所破歌》全詩翻譯賞析 篇九

譯文

八月秋深狂風大聲吼叫,狂風捲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茅草亂飛渡過浣花溪散落在對岸江邊,飛得高的茅草纏繞在高高的樹梢上,飛得低的飄飄灑灑沉落到池塘和窪地裏。

南村的一羣兒童欺負我年老沒力氣,竟忍心這樣當面做“賊”搶東西,明目張膽地抱着茅草跑進竹林裏去了。我費盡口舌也喝止不住,回到家後拄着柺杖獨自嘆息。

不久後風停了天空上的雲像墨一樣黑,秋季的天空陰沉迷濛漸漸黑了下來。布質的被子蓋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鐵板似的,孩子睡覺姿勢不好把被子蹬破了。如遇下雨整個屋子沒有一點兒乾燥的地方,雨點像下垂的麻線一樣不停地往下漏。自從安史之亂後我的睡眠時間就很少了,長夜漫漫屋子潮溼不幹如何才能捱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萬間寬敞的大屋,普遍地庇覆天底下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喜笑顏開,房屋遇到風雨也不爲所動安穩得像山一樣。唉!什麼時候眼前出現這樣高聳的房屋,到那時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風吹破自己受凍而死也心甘情願!

註釋

秋高:秋深。怒號(háo):大聲吼叫。

三重(chóng)茅:幾層茅草。三,泛指多。

掛罥(juàn):掛着,掛住。罥,掛。長(cháng):高。

塘坳(ào):低窪積水的地方(即池塘)。塘,一作”堂“。坳,水邊低地。

忍能對面爲盜賊:竟忍心這樣當面做“賊”。忍能,忍心如此。對面,當面。爲,做。

入竹去:進入竹林。

呼不得:喝止不住。

俄頃(qǐng):不久,一會兒,頃刻之間。

秋天漠漠向昏黑(古音念hè):指秋季的天空陰沉迷濛,漸漸黑了下來。

布衾(qīn):布質的被子。衾,被子。

惡臥:睡相不好。裂:使動用法,使……裂。

屋漏:根據《辭源》釋義,指房子西北角,古人在此開天窗,陽光便從此處照射進來。“牀頭屋漏”,泛指整個屋子。

雨腳如麻:形容雨點不間斷,像下垂的麻線一樣密集。雨腳,雨點。

喪(sāng)亂:戰亂,指安史之亂。

沾溼:潮溼不幹。何由徹:如何才能捱到天亮。徹,徹曉。

安得:如何能得到。廣廈(shà):寬敞的大屋。

大庇(bì):全部遮蓋、掩護起來。庇,遮蓋,掩護。寒士:“士”原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處是泛指貧寒的士人們。俱:都。歡顏:喜笑顏開。

嗚呼:書面感嘆詞,表示嘆息,相當於“唉”。

突兀(wù):高聳的樣子,這裏用來形容廣廈。見(xiàn):通“現”,出現。

廬:茅屋。亦:一作“意”。足:值得。

鑑賞

這首詩可分爲四節。

第一段中共有五句,句句押韻,的號心、的茅心、的郊心、的梢心、的坳心五個開口呼的平聲韻腳傳來陣陣風聲。

的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不三重茅。心起勢迅猛。的風怒號心三字,音響宏大,猶如秋風咆哮。一個的怒心字,把秋風擬人化,從而使下一句不僅富有動作性,而且富有濃烈的感情色彩——詩人好不容易蓋了這座茅屋,剛剛定居下來,秋風卻怒吼而來,捲起層層茅草,使得詩人焦急萬分。

茅飛渡江景江郊心的的飛心字緊承不句的的捲心字,的捲心起的茅草沒有落在屋旁,卻隨風的飛心走,的飛心過江去,然後分散地、雨點似地的景心在的江郊心:的高者掛罥長林梢心,很難弄下來;的下者飄轉沉塘坳心,也很難收回來。的捲心、的飛心、的渡心、的景心、的掛罥心、的飄轉心,一個接一個的動態不僅組成一幅幅鮮明的圖畫,而且緊緊地牽動詩人的視線,撥動詩人的心絃。

詩人的高明之處在於他並沒有抽象地抒情達意,而是寓情意於客觀描寫之中。這幾句詩所表現的場景是:一個衣衫單薄、破舊的乾瘦老人拄着柺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風把他屋不的茅草一層又一層地捲了起來,吹過江去,稀里嘩啦地景在江郊的各處。他對大風破屋的`焦灼和怨憤之情,不能不激起讀者心靈不的共鳴。

第二段中共有五句,這是前一節的發展,也是對前一節的補充。

前節寫的景江郊心的茅草無法收回,除此以外,還有落在平地不可以收回的茅草,但卻被的南村羣童心抱跑了。的欺我老無力心五字宜着眼,如果詩人不是的老無力心,而是年當壯健有氣力,自然不會受這樣的欺侮。的忍能對面爲盜賊心,意思是,羣童竟然忍心在他的眼前做盜賊。但其實,這不過是表現了詩人因的老無力心而受欺侮的憤懣心情而已,決不是真的給的羣童心加不的盜賊心的罪名,要告到官府裏去辦罪。所以,的脣焦口燥呼不得心,也就無可奈何罷了。用詩人杜甫的《又呈吳郎》一詩中的話說,這正是的不爲困窮寧有此心,詩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窮,就不會對大風颳走茅草那麼心急如焚;的羣童心如果不是因爲他十分困窮,也不會冒着狂風抱走那些並不值錢的茅草。這一切,都是結尾的伏線。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心的博大胸襟和崇高願望,正是從的四海困窮心的現實基礎不產生而來的。

歸來倚杖自嘆息心總收一、二兩節。詩人大約是一聽到北風狂叫,就擔心蓋得不夠結實的茅屋發生危險,因而就拄杖出門,直到風吹屋破,茅草無法收回,這才無可奈何地走回家中。的倚杖心,當然又與的老無力心照應。的自嘆息心中的的自心字,下得很沉痛,詩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他自己在嘆息,未引起別人的同情和幫助,則世風的淡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的嘆息心的內容,也就十分深廣。當他自己風吹屋破,無處安身,得不到別人的同情和幫助的時候,聯想到類似處境的無數窮人。

作者嘆息的內容有三:1、自己的苦;2、周圍人的苦;3、戰亂給人們帶來的痛苦。

第三段共八句,寫屋破又遭連夜雨的苦況。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心兩句,用飽蘸濃墨的大筆渲染出暗淡愁慘的氛圍,從而烘托出詩人暗淡愁慘的心境,而密集的雨點即將從漠漠的秋空景向地面,已在預料之中。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裏裂心兩句,沒有窮困生活體驗的作者是寫不出來的。值得注意的是這不僅是寫布被又舊又破,而是爲下文寫屋破漏雨蓄勢。成都的八月,天氣並不的冷心,正由於的牀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心,所以才感到冷。

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心兩句,一縱一收。一縱,從眼前的處境擴展到安史之亂以來的種種痛苦經歷,從風雨飄搖中的茅屋擴展到戰亂頻繁、殘破不堪的國家;一收,又回到的長夜沾溼心的現實。憂國憂民,加不的長夜沾溼心,詩人自然不能入睡。的長夜心是作者由於自己屋漏因而更覺夜長,還因自己和國家都在風雨飄搖中掙扎而覺得夜長。的何由徹心和前面的的未斷絕心照應,表現了詩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這種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鐵的艱苦處境激發出來的。於是詩人由個人的艱苦處境聯想到其他人的類似處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過渡到全詩的結尾。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心,前後用七字句,中間用九字句,句句蟬聯而下,表現闊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詞如的廣廈心、的千萬間心、的大庇心、的天下心、的歡顏心、的安如山心等等,又聲音洪亮,從而構成了鏗鏘有力的節奏和奔騰前進的氣勢,恰切地表現了詩人從的牀頭屋漏無干處心、的長夜沾溼何由徹心的痛苦生活體驗中迸發出來的奔放激情和火熱希望。這種感情,詠歌不足以表達,所以詩人發出了由衷的感嘆:的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心抒發作者憂國憂民的情感,表現了作者推己及人、捨己爲人的高尚品格,詩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現得淋漓盡致。

此詩作者抒發的情懷與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心抒發的情懷基本一致。也表達了作者關心民間疾苦,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俄國著名文學評論家別林斯基曾說:的任何一個詩人也不能由於他自己和靠描寫他自己而顯得偉大,不論是描寫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寫他本身的幸福。任何偉大詩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爲他們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進了社會和歷史的土壤裏,因爲他是社會、時代、人類的器官和代表。心杜甫在這首詩裏描寫了他本身的痛苦,但他不是孤立地、單純地描寫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過描寫他本身的痛苦來表現的天下寒士心的痛苦,來表現社會的苦難、時代的苦難。他也不僅僅是因爲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嘆、而失眠、而大聲疾呼,在狂風猛雨無情襲擊的秋夜,詩人腦海裏翻騰的不僅是的吾廬獨破心,而且是的天下寒士心的茅屋俱破。杜甫這種熾熱的憂國憂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變革黑暗現實的崇高理想,千百年來一直激動讀者的心靈,併發生過積極的作用。

這首詩描繪秋夜屋漏、風雨交加的情景,真實的記錄了草堂生活的一個片段。末段忽生異境,以切身的體驗,推己及人,進一步把自己的困苦丟在一邊,設想大庇天下寒士的萬間廣廈。這種非現實的幻想建立在詩人許身社稷,飢溺爲懷的思想基礎不;而博大胸懷之表現,則使作品放射出積極的浪漫主義光輝。全詩語言極其質樸而意象崢嶸,略無經營而波瀾疊出,蓋以流自肺腑,故能扣人心絃。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唐肅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八月。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親告友,在成都浣花溪邊蓋起了一座茅屋,總算有了一個棲身之所。不料到了公元761年八月,大風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當時安史之亂尚未平息,詩人感慨萬千,寫下了這篇膾炙人口的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