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茅屋爲秋風所破歌教案(精品多篇)

茅屋爲秋風所破歌教案(精品多篇)

《茅屋爲秋風所破歌》教學設計 篇一

一、教學目標設計:

①揣摩詩歌語言。

②品味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③進行朗讀訓練。

二、教學內容及重點、難點分析

《茅屋爲秋風所破歌》是一首抒情詩,最能體現出杜甫詩歌“沉鬱頓挫”的風格。在制定的三個學習目標中,應該以“朗讀訓練”爲重點(當然,也是難點)。無論是爲深入理解體味本詩,還是對學生進行美育薰陶,都要求教師不能忽視對學生進行詩歌朗讀的指導訓練。教學大綱中也要求誦讀古典詩歌和淺易文言文,理解詞句的含義和作品的思想內容。

三、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無論是爲深入理解體味本詩,還是對學生進行美育薰陶,都要求教師不能忽視對學生進行詩歌朗讀的指導訓練。教學大綱中也要求誦讀古典詩歌和淺易文言文,理解詞句的含義和作品的思想內容。經過考慮,我決定以“朗讀訓練”爲切入點,再附以“揣摩語言”的方式,進而去體會作品的思想感情,從而完成教學目標。

四、教學用具設計、實驗教材設計或多媒體展示資料

用PowerPoint製作教學課件,根據教學過程,隨堂使用。(具體見“教學過程”。)

五、教學過程設計與分析

(一)講課之前的“開場白”設計

新頒佈的《語文教學大綱》提出“要重視師生之間的語言交際和心靈溝通”,“教師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性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注:由於進行優質課講課比賽,採取易校講課的方式。我的授課地點是膠州一中。學生是高二年級。我執教的是高三年級的課文--杜甫的《茅屋爲秋風所破歌》。講課之前實行抓鬮,老師學生互不見面。怎樣跟學生快速溝通,並激發其學習興趣,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和學的任務,爲此,我決定臨時來一段“開場白”。)

臨近上課還有一分鐘,教師微笑着用平和的語氣給學生說這樣一段話:“同學們好,我姓張,來自膠州三中。三中是一所新學校(注:2000年5月由膠州師範學校改制辦普通高中),我們很注重向先進學校的老師和同學們學習。今天來到這裏,就是向一中的老師和同學們學習的。很高興和大家合作上這一堂課,希望我們合作愉快。課後,我將把同學們的良好學風和美好風範帶回三中,傳達給三中的同學們。”

(分析:這段話說完後,我發現很多學生微笑地看着我,很友好的樣子。講課結束以後,一些聽課的老師對我說:這些話很管用,一下子就把學生的心抓住了,挺創新的。說句實在話,創新談不上,內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這是在“拉攏”學生,有跟學生套近乎的嫌疑。實際上,適當地跟學生“套近乎”,目的是爲了縮短老師與學生在心理和感情上的距離,以便在課堂上能夠很好地合作。新課程標準強調師生之間要建立一種人道的、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關係,在這樣的師生關係中,學生會體驗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寬容、親情與關愛,同時受到激勵、鞭策、鼓舞、感化、召喚、指導和建議,形成積極的、豐富的人生態度與情感體驗。應該說這是教學相長的真諦。我的“演技”不算高明,一些優秀教師在一些大型的觀摩課和講課比賽中早已使用。但在這節課的教和學中,我明顯感覺自己給學生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課堂上同學們踊躍回答問題,積極主動地探究,好幾次看似尷尬的“冷場”均“化險爲夷”,師生之間交流融洽、配合默契,很好地完成了教和學的任務。注重了師生之間的語言交際和心靈溝通,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拘成規,創造性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

(二)精心設計導語

我的導語是這樣設計的:

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杜甫的一首詩《茅屋爲秋風所破歌》。(注:用多媒體在字幕上打出題目)大家都知道,唐朝有兩位偉大的詩人,一位是李白,他是浪漫主義詩人,人們把他叫做“詩仙”;再一位就是杜甫,他是什麼詩人?(學生回答:現實主義詩人。教師板書。)人們叫他爲(學生回答:“詩聖”。教師板書。)

1982年,“世界和平理事會”把杜甫命名爲“世界文化名人”。杜甫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杜甫43歲的時候,爆發了一場有名的戰亂,那就是

?(學生回答:安史之亂。教師板書。)這是一場民族大災難。當時是田園荒蕪、戰亂頻仍,生靈塗炭、民不聊生,到處是飢餓哀號,到處是流血死亡。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飽受了戰亂之苦,寫下了許多浸透着血淚的偉大詩篇。這些詩篇因爲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被人們稱之爲“詩史”--用詩歌寫成的歷史。我們剛學過他的詩歌《登高》。我起個頭,大家一起背誦。(注:學生背誦完畢,教師用多媒體打出畫面淒冷的字幕--《登高》全詩,並用異色突出“萬里悲秋常作客”一句)是呵,萬里悲秋常作客。“萬里”不是一萬里路,“作客”也不是到別人家裏吃飯、聊天,而是“居無定所、到處飄泊、客居他鄉”的意思。《登高》一詩即是詩人客居四川奉節時所寫,抒發了詩人長年飄泊、老病孤愁的複雜感情。

公元759年歲末,杜甫一家輾轉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塊荒地,蓋了一所茅屋,總算暫時結束了顛沛流離的生活,有了一個棲身之所。茅屋的建造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親戚朋友的幫助。但茅屋建造的並不堅固,兩年後的一個秋天,一場大風把茅草給捲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風雨淋漓中度過了一個難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萬端,寫下了《茅屋爲秋風所破歌》這首不朽的詩篇。

(分析:這是一段看起來挺冗長的導語,須耗時約五分鐘,很容易有滿堂灌之嫌。而我之所以仍堅持這樣做,乃是爲了營造出一種濃濃的學習詩歌的感情氛圍,從而實現“薰陶感染”、情感教育的目的。新課程標準重視語文教育的豐富內涵,強調在語文教學中要靠薰陶感染、潛移默化的方式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同時也提出了認知與情意的統一。傳統的教學論研究忽視了教學中的情感問題,把生動、複雜的教學活動囿於固定、狹窄的認知主義框框之中。新制定的課程標準強調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要素的和諧統一,從而使學生從內心確立起對真、善、美的價值追求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可持續性發展的理念。因此,致力於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積極的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把它們有機地滲透到課程教學內容中去,並有意識地貫穿於教學過程之中,使其成爲課程教學內容的血肉,成爲教學過程的靈魂。對高二的同學來說,對杜甫的理解,以前也許只限於“三吏”“三別”的一鱗半爪的知識。補充“世界和平理事會”把杜甫命名爲“世界文化名人”的內容,會讓學生真切感受到杜甫確實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從而熱愛祖國優秀文化,培養民族自豪感。對“這是一場民族大災難。當時是田園荒蕪、戰亂頻仍,生靈塗炭、民不聊生,到處是飢餓哀號,到處是流血死亡。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飽受了戰亂之苦,寫下了許多浸透着血淚的偉大詩篇”這一段描寫“安史之亂”文字,我用了慷慨急昂的語調,抑揚頓挫、滿含激情地進行了朗讀。此時,我的心情很激動,同學們也被我的激情所感染。精心設計的導語營造出了濃濃的學習詩歌的氛圍,把學生帶進特定的情境中,爲下面我進一步順理成章地提出學習目標做了很好的鋪墊。)

(三)指導學生進行詩歌朗讀

(分析:鑑於《茅屋爲秋風所破歌》是一首抒情詩。我爲學生設計了三個學習目標:①揣摩詩歌語言②品味思想感情

③進行朗讀訓練。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無論是爲深入理解體味本詩,還是對學生進行美育薰陶,都要求教師不能忽視對學生進行詩歌朗讀的指導訓練。教學大綱中也要求誦讀古典詩歌和淺易文言文,理解詞句的含義和作品的思想內容。經過考慮,我決定以“朗讀訓練”爲切入點,再附以“揣摩語言”的方式,進而去體會作品的思想感情。因此,運用詩歌朗讀知識,爲本詩朗讀訓練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1、指導學生整體感知,領會作者憂國憂民的博大胸懷和沉鬱頓挫的風格,局部則要求學生把握四節詩的情感分別是:痛惜、痛心、痛苦和憂國憂民。以此確定全詩的感情基調與各節的語氣。具體做法如下:

先讓學生齊讀,並提醒學生在齊讀時注意字的讀音,注意領會這首詩的思想感情。

學生齊讀完後,教師糾正“俄頃”、“喪亂”、“突兀”、“見此屋”等幾個加點字的正確讀音。

教師適當進行朗讀指導,強調如何深入領會詩的意境,讀出詩歌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來。

然後又讓學生齊讀。

連續齊讀二遍之後,再讓一個同學單獨朗讀。學生讀完,教師應肯定其能根據詩歌感情的需要處理輕重緩急、抑揚頓挫的優點。

最後,教師進行範讀。(注:要讀得聲情並茂、抑揚頓挫。讀畢,如果效果好,學生會報以熱烈的掌聲,使課堂氣氛達到一個小高潮。從而更好的進行下一個環節的教學。)

2、局部賞析

⑴、讓學生根據第一個詩節的內容,在“秋風”一詞的前面加上一個適當的詞語構成偏正短語並且闡述理由。

(分析:學生很可能選擇“無情”、“猛烈”“兇猛”等詞語。根據是此段中有“怒號”一詞說明風之大,風之猛烈和無情等。鑑於此,教師可以順勢推理,把第一句改爲“八月秋高風猛烈(或無情、兇猛等)”並讓學生跟原文比較孰優孰劣,弄清“怒號”的擬人化用法是最佳的。從而達到“煉字”的目的。)

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從本段中再找出描寫風之猛烈的詞語“卷”,並跟“刮”、“吹”等詞語比較優劣。

明確:“卷”字好,因爲很形象化,有力度,跟後面的動詞“飛”-“灑”-“掛”-“飄轉”-“沉”相對應。

(分析:根據上下文語境揣摩語言,確定詞語是否用的得當,這種閱讀方法很好。在揣摩語言的基礎上,再讓學生齊讀第一段,教師進一步強調朗讀時要重點突出這些詞語,注意體會其運用的妙處。)

⑵、賞析第二詩節

設計問題①⑤⑥讓學生描述:假如你是詩人,看到茅屋被吹破,茅草飄飄揚揚掛在樹梢上、灑落到低窪積水處時,你是什麼心情?從本段中找出體現這一心情的詞語

討論明確:詩人心情着急、發怒,無可奈何。作者在此段中沒有一個字描寫他的心理活動,但是能讓讀者體會得到這種心情。在具體描寫中看到作者的心情,這種方法叫“不着一字,盡得風采”。

設計問題②討論:茅草被捲走了,這些草如果拾起來,還可以修理茅屋。這時,一羣頑童把草抱走了。這時詩人着急,他說:“南村羣童欺我老無力”,杜甫寫此詩時只有49歲,爲什麼用一個“老”字,是否用得不準確?

討論明確:是寫心情,詩人經受戰亂之苦,未老先衰,心力憔悴。

設計問題③:羣童爲何抱茅?

討論明確:本身也是窮孩子,用茅草蓋屋或回家當柴燒。當然也不排除調皮成分,但是也有更深層原因--譬如社會現實。杜甫如其說生孩子們的氣,倒不如說生社會的氣,狠**社會造成人民貧困、災難。

設計問題④:“歸來倚杖自嘆息”,他嘆息什麼?這一句的語氣 和節奏應該怎樣讀?

討論明確:一嘆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來的日子怎麼過呢;二嘆周圍的人苦--還有很多像自己一樣窮苦的人;三嘆戰亂給人民造成的痛苦。所以此句應該用嘆息的聲音讀出來:歸來倚杖自--嘆--息--

⑶賞析第三詩節

設計過渡問題,承上啓下:茅屋被吹破之後,最怕的是什麼?(生:下雨)這就該到第幾段了?(生:第三段)看看第三段中,哪些詞語用得好,找出來賞析一下。

討論明確:“雨腳如麻”的“麻”字說明雨點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冷似鐵”中的“鐵”字說明被子很陳舊,很髒--長期顛沛流離,沒有時間洗,或者沒有錢買,只有一牀被子,沒法拆洗;很冷,很硬--如果洗得乾乾淨淨就不硬了;這說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杜甫曾說“爲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有些字看來很平常,揣摩起來則含義豐富,由此可見杜甫錘鍊語言的功夫。

⑷設計問題轉入第四段的賞析:“長夜沾溼何由徹?”漫漫長夜,杜甫無法入眠,他在想些什麼呢?齊讀第四段,結合全詩內容,在“詩人”一詞前加一個詞語或短語,以構成偏正短語--杜甫是一個什麼樣的詩人。

討論明確:“憂國憂民”一詞最好。因爲詩歌中“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能體現出詩人的這種品質。杜甫自己受凍還爲別人考慮,這正是詩人的偉大之處。他不僅只是寫自己的不幸,而是推己及人,想到在這風雨之夜,普天之下還有更多像他這樣處於困苦(或者更糟糕)的境地。然後再補充介紹《自京邑赴奉先詠懷五百字》中“入門聞號啕,幼子餓已卒。所愧爲人父,無食致夭折”“默思失業徒,因念遠戍卒”等句子,及其“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和《又呈吳郎》詩,進一步感受杜甫憂國憂民的博大思想。(用多媒體打出有關詩句)

在此基礎上,擴展補充屈原《離騷》中“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范仲淹《岳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以及陸游“位卑未敢忘憂國”等例句(用多媒體打出有關詩句),說明憂國憂民的思想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優良傳統。這些偉大的詩人,總是把自己的命運和民族國家的命運聯繫在一起,與之同呼吸共命運。讓我們記住這些令人欽敬、令人敬仰的名字以及他們留下來的千古絕唱

⑸最後教師做陳述總結:憂國憂民的詩人,總是受到人民的愛戴和敬仰。陝西民歌中有“唐朝詩聖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的句子。這是對詩人的愛戴和敬仰。讓我們懷着對杜甫崇敬的心情,再齊讀全詩,體會詩人憂國憂民的感情。

六、練習設計

(一)、指導學生讀出詩歌的節拍、層次和韻腳。

本詩詩句以七言爲主,結合詩意一般可按四三言節拍朗讀;其餘詩句根據字數和詩意可做如下安排:“南村羣童欺我老無力”可讀爲四二三言節拍,“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和“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均可讀爲二四三言節拍,“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可讀爲四二三言節拍(注:“死亦足”三字決不可同前直連)。每小節之間有停頓,前三節與後一節之間停頓稍長。凡韻腳需讀得響亮,這樣讀詩歌,層次清晰,富有節奏感和音樂美,琅琅上口,情趣盎然。

(二)、指導學生讀出語調升降、語速快慢和語音輕重。前三節基本用降調,但降中有逐層遞升,語速宜緩慢,詩中“怒”“三”

“灑”“掛”“飄”“老”“忍”“抱”等字須重讀,讀出風之大、茅草翻飛的意境;“呼--不得--”“自--嘆--息--”等字須拖長讀音,讀出杜甫面對羣童抱茅無可奈何的情狀來。後一節用升調,語速適中,“安得”“千萬”

“大庇”“寒士”“嗚呼”“何時”

“受凍”等字須重讀,“死--亦足”中“死”字須拖長讀音。這樣處理,能讀出杜甫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來,較好地表達出詩歌的情意。

七、教後記:

以上是我在執教《茅屋爲秋風所破歌》時所做的幾點嘗試,談不上創新。通過進一步學習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我認識到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實施,而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則是教學,所以教學改革就成了課程改革的重頭戲了。學生的學習主要是課堂學習。課堂學習是學生學習活動中最普遍、內容最廣泛的學習。作爲教師,應緊緊圍繞創新學習,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努力探索減負、優質、高效的教改之路,培養學生具有適應未來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基本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更新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方式,並把它落實到每一節課當中,應該是每一個教師的任務

《茅屋爲秋風所破歌》教學設計 篇二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詩歌,領會詩歌的內涵。

2、體會詩人推已及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3、學習敘事和抒情相結合的寫法。

二、教學設想

1、杜甫的這首借景抒情的詩,從內容到藝術都有很高的成就,從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杜甫作爲現實主義義詩人的偉大,而且可以從他關心人民的博大胸襟中接受詩人人道主義精神的陶染,在深入理解體味本詩和對學生進行美育薰陶方面,我打算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的訓練,因此本節課我考慮以“朗讀訓練”爲切入點,通過加強誦讀訓練,使學生充分領會詩歌的內涵及精髓,注重拓展延伸,促進學生從基礎性學習到研究性學習的質的飛躍。

2、教學方法

(1)、朗讀與鑑賞相結合。

(2)、交流、合作與探究相結合。

3、教學準備:學生課前收集有關杜甫的詩及資料

4、教學用具:多媒體

5、課時:一課時

三、教學過程

1、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導入新課

2、整體感知課文,領悟作者憂國憂民的博大胸襟的沉鬱頓挫的風格。

(1)、查一查下面的加點字。(見多媒體)

(2)、聽一聽錄音

(3)、教師朗讀指導,指導學生讀出詩歌的節奏,停頓等

(4)、學生個人讀,學生對朗讀作簡單評價

(5)、學生齊讀

3、比一比(學生合作,討論交流)

(1)、結合課文註釋,疏通文義

(2)、請各用四個字概括每節詩歌的主要內容。

(3)、請各用一個字概括作者當時的心情。

(4)、以作者此時的心情爲感情基調朗讀,並對朗讀作評價

4、品一品(學生再讀課文,劃出自己最喜歡的語句,寫好批註,與同學作交流並作彙報)

5、賽一賽(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實行分組背誦競賽)

6、議一議(學生合作,討論交流)

(1)結合全詩內容,談一談你認爲作者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2)像杜甫這樣具有偉大情懷和理想的古仁人還有很多,請列舉兩個。

7、教師總結,學生再讀全詩。

8、理一理(用一句話說一說自已在這節課的收穫。)

《茅屋爲秋風所破歌》教學設計 篇三

課堂教學回顧:

一、導入新課

1、欣賞“杜甫草堂”視頻

2、走進作者

(1)學生介紹杜甫

(2)屏幕展示“名人風采”,學生齊誦

3、出示背景鏈接,學生朗讀

二、閱讀三部曲

(一)、聽讀篇

1、播放範讀錄音

要求:注意字音;把握感情基調;注意節奏、重音、語速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

3、指名讀,師生評價

4、齊誦

(二)、解讀篇

1、示範解讀第一小節

a、這就是一個精彩的畫面,請你用最生動的文字來描述,並將其凝鍊成四字小標題。

b、將詩人的心理活動或思想感情凝鍊成一個字。

(1)學生小組間交流

(2)成果驗收,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怒風灑茅 急

用“急”的情感讀第一小節

2、自學提示

a、請你用最生動的文字來描述每一個小節的內容,並將其凝鍊成四字小標題。

b、將詩人的心理活動或思想感情凝鍊成一個字。

C、學習過程中你有什麼困惑或疑問,提出來

(1)學生分三大組交流討論,每組完成一小節

(2)代表發言,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完善板書

羣童盜茅 嘆

漏雨難眠 悲

渴望廣廈 憂

(3)解答學生疑問

(三)、品讀篇

用“掘詞法”品讀,即挖掘詩中的關鍵詞,充分展現詩歌的節奏感與韻律美

1、大屏幕展示示例:例如“怒號”一詞要重讀,以表現風的猛烈和無情;“老無力”一詞應讀得緩慢、低沉,表現作者的無力、年邁、悲痛……

2、學生用“掘詞法”品讀,教師評價

3、我是“杜甫”,我來讀!

學生自讀後分小節朗讀展示。

三、雨夜聽心

一首詩就是一顆心,它載着一千多年前作者的心聲飄到我們的耳畔,讓我們聽到了一顆( )的心的吶喊。

憂國憂民、推己及人(完善板書)

四、千古絕“暢”

假如你能穿越時光隧道,回到唐朝,你會對杜甫說些什麼呢?

(此環節由於時間關係留作課下作業)

粗淺點評:

《茅屋爲秋風所破歌》是杜甫的佳作,也是中學古詩文教學中的名篇。本課教學教師遵循“整體——局部——整體”的教學思路,課堂教學流程設計清晰流暢。主體部分“閱讀三部曲”的設計由聽讀、解讀到品讀,步步深入,真正體現了古詩文教學“以讀促教”的教學理念。

古詩語言精美生動,教學時不能串講支解。教師有效利用誦讀、想象等手段,有導學有自學,讓學生通過朗讀自悟,入境入境,從而領悟詩意,體驗詩情,達到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

讀,在古詩文教學中有重要的地位,讀是理解感悟的基礎,在本課教學中,教師在創設自由、和諧、民主、開放的學習環境基礎上,以層次性的朗讀、吟誦爲重點,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感悟意境,重新煥發了古詩文的生命活力。

古詩教學課堂要讓學生思緒飛揚,真情涌動,閃現自己的真知灼見,就應該讓學生積極思考,在初步的整體感知階段發揮想象,結合自己的審美體驗說出自己的感受,深入品味詩句,理解詩文的內容,真正實現和詩文對話。這在本節課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教學過程是師生互相交流的活動過程,此間教師的評價引導作用不可小覷,那些看似信手拈來的隻言片語卻可以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推波助瀾。八年級的學生,從認知的特點來看愛問好動、求知慾強,想象力豐富,對學習活動有着濃厚的興趣,對直觀的事物感知較強,是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逐步過渡的階段,他們希望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表現,本課教學中充分發揮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採取讓學生自己感受、大膽想象、進行小組間的討論和交流、利用課件、自主探索等方式,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地學習。

另外,“課本無非是個例子”,是教學的例子,是課程創生和開發的過程。教師傳授學生品讀詩句的方法——掘詞法,定對學生大有裨益。不過我想,如果這一環節讓學生配合圈點批註的方法,效果一定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