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校園文化建設的實施方案精品多篇

校園文化建設的實施方案精品多篇

校園文化建設實施方案 篇一

校園文化是一個不斷建設、反思、提高的整體工程,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是學校綜合辦學水平的重要體現,也是學校個性魅力與辦學特色的體現,更是學校培養適應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的內在需要。爲了進一步優化育人環境,切實落實縣教育局年初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強化我校教育教學管理水平,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提升學校的辦學品位,特制訂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實踐科學發展,構建和諧校園”爲統領,全面貫徹教育方針,不斷深化課程改革,以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爲導向,以優化、美化、淨化校園文化環境爲重點,以打造 “先做人、後讀書”的教育理念,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教師的專業成長,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二、領導小組

組 長:王仕書 副組長:潘海灣、莫興國、張光祥 成 員:徐正月、梅明花、李元珍、潘國言、潘朝先

三、實施原則

1、育人性原則:根據學校實際,結合時代特點和形勢需要,發揮校園文化建設的育人功能,使廣大師生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和良好行爲習慣養成的整體素質。

2、整體性原則:校園文化建設要符合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圍繞學校中心工作,密切聯繫社會實際,體現時代精神,同時,校園文化建設在功能中應該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3、特色性原則:創新校園文化建設的途徑和方法,豐富校園文化的內容和形式,在傳統中挖掘新意,通過新事物來領悟傳統文化,用融合的手段來爲校園文化注入生機與活力。

4、繼承與發展原則:校園文化建設要堅持繼承與發展的原則,精心設計、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特色明顯,做到硬化、淨化、美化、文化,各個場所佈置個性鮮明,符合特點,能使用規範字,體現濃厚的學校文化底蘊和辦學特色。

四、整體思路

1、校園育人文化建設。

外牆以板報櫥窗、醒目標語、宣傳牌匾及辦學思想爲主,室內佈置堅持統一規劃與個性化設計相結合,具體內容如下:

(1)室外環境佈置。校門外側設立文化宣傳牌,大門左側懸掛禁止帶零食入校的標牌,正上方鑲嵌校標;校門內側設有各種文化宣傳;教學樓外牆書寫“尊師、愛校、奮發、進取”的校風,指引我們校園文化建設的方向,兩邊爲永久性瓷磚地圖,牆面依次設有本民族特色文化。

(2)班級環境佈置。 “三表”(時間表、課程表、值日表、),張貼在各班教室,便於師生查看,室內佈置學校進行統一規劃,教室門口書寫的是本民族文化特色,黑板正上方有激勵學生進取的標語,,兩側設有名言警句和民族文化,每個教師擺放文具櫃,主牆面爲“學習園地”,由各班主任負責個性化、人文性設計,要求班級文化建設有切合實際的實施方案,凸顯主題,個性鮮明。

2、校園精神文化建設。

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也是最高追求,主要包括校園歷史傳統和被全體師生員工認同的共同文化觀念、價值觀念、生活觀念等意識形態,是一所學校本質、個性、精神風貌的集中反映。具體做法如下:

(1)充分利用各種有利契機,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堅持每週的國旗下講話制度,認真做好節慶活動。

(2)利用班隊會,經常對學生進行日常行爲習慣的養成教育和校情教育。堅持開好“兩會”(晨會和班會),精心組織主題班隊會。 (3)不斷優化校園音響系統,上下課電鈴設爲動聽的音樂鈴聲,課前進行溫馨提示,課餘時間要播放輕鬆歡快的音樂或歌曲,讓師生在其中得到美的享受。

(4)實施特色大課間活動,集安全演練、文明禮儀、體質鍛鍊於一體,努力構建“平安校園”、“和諧校園”。

(5)積極開展讀書活動,努力營造“書香校園”氛圍。學校設有閱覽室,試行“書中尋‘蜜’、‘甜’在心裏”的借閱管理辦法,讓每個學生都能“好讀書、讀好書、書讀好”。

(10)打造“愛生、重效、格高、業精”的教育團隊精神。學校緊緊圍繞“科研興教、質量立校”的宗旨,狠抓校本培訓,採取“經驗交流、案例分析、課堂研討、推門指導”等形式,提高教師教學能力,滲透“終身學習”的思想理念;積極開展校本教研活動,爭取機會,搭建平臺,走出去、請進來,通過教師的實踐與反思、合作與交流和專家的專業引領等形式,不斷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讓“擡起頭來走路!”口號唱響校園。

3、校園制度文化建設。

制度文化作爲校園文化的內在機制,是維持學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系統。“無規矩不成方圓”,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規章制度,規範了師生的行爲,纔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風,才能保證學校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我們在制度建設中要做到“大家的制度大家定、大家的制度爲大家”,努力營造“人人定製度、制度管人人”的和諧制度建設的新局面。

一直以來,我們在制度建設中採取“從師生中來、到師生中去”的原則,借鑑他校成功經驗,結合本校實際情況,不斷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

五、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7——8月)起草方案、宣傳動員,着手校園牆體文化建設,重點做好校舍的維修與新建工作。

第二階段(9——10月)借鑑經驗,全面佈置,重點做好班級文化建設工作,進一步補充完善牆體文化,使得校園整體文化建設初具規模。

第三階段(11——12月)查漏補缺,改建校園,重點做好圖書閱覽室、自然實驗室的搬遷工作。

第四階段(1——4月)反思整改,重點做好章制完善、環境佈置的整合性工作。

第五階段(5——7月)精心規劃,打造品牌,重點做好校園文化長廊的建設與宣傳工作。

校園文化建設實施方案 篇二

1、優化校園內部環境。

校園環境規劃體現一定的文化內涵,合理設計各景點,花草樹木佈局有致、疏密合理,邊邊角角也不放過;不斷優化校園音響系統,上下課電鈴設爲動聽的音樂鈴,課前進行溫馨提示,課餘時間則播放輕鬆歡快的輕音樂,讓師生在其中得到美的享受。

2、統一學校形象標識,做好學校形象宣傳。

廣泛徵集意見,進一步完善、統一學校各種形象標識,規範使用校訓、校歌,製作、美化各類指示牌。校刊小組負責辦好學校校刊——《小荷》,以充分顯示學校辦學思想和人文特色。

3、讓學校的每一面牆壁都會說話。

學校的校訓、校風將以多種方式在校園內呈現,主樓門前弟子規內容顯要,對內引領師生的教育行爲,對外彰顯天林國小的教育品質。班級教室的佈置要兼顧共性與個性,各班師生可根據各自的特點創設不同風格與追求的黑板報,鼓勵和引導學生參與班級文化建設,通過班風、學風、教風的建設來體現隱性文化,讓教室成爲學生表現自我,優化個性的場所。

4、努力構建數字校園。

我校擁有完善的計算機網絡系統及技術過硬的計算機管理人員,在開展教學、科研和管理過程中,要運用寬帶、局域網將校園內的各種信息數字化,以增進交流,改變教師的授課方式與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校管理的水平。學校充分發揮校園網的作用,精心設計網頁,經常更新網站內容,豐富信息流量,爲學校、教師、學生、家長、社會搭建一個交流平臺。

5、打造“團結、勤奮、守紀、創新”的團隊精神。

學校的團隊精神最能反映一個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的程度。好的團隊精神能使學校全體員工敬業愛崗、盡職盡責,能使全體學生愛學樂學、愛校護校。爲此,我們要抓好如下三方面的工作:

(1)繼續開展師德建設活動。這個要與建立和諧師生關係緊密結合起來,突出開展“愛崗敬業、悉心育人”師德演講活動。

(2)重點做好“校園名師”評選活動,推進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高,提升學校的教育發展水平。

(3)與時俱進開展系列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榮辱觀教育、誠信教育、養成好習慣教育、感恩教育;倡導“古詩詞背誦”,對學生進行文化傳統及愛國主義等各種教育。

(4)提高師生的團隊精神。在師生中創造性地開展一些活動,重點突出開展一些形式多樣文體活動(教師節聯歡、辭舊迎新活動、教師乒乓球賽、校運會等),讓師生在活動中感受到快樂,感受到溫暖。

6、打造“嚴謹、博學、敬業、愛生”的教師文化。

(1)開發校本培訓,構建教師文化。

採取“經驗交流(班主任)、案例分析、教研課、彙報課、公開課、示範課、家長開放課”等形式來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用“終身學習”的理念指導、鼓勵教師多讀書,讀好書,書寫讀書筆記,讀書心得等。促進教師養成自覺讀書學習的習慣;開展以“家長開放日”爲主要內容的活動,邀請家長到學校參加聽課、評課,使家長了解支持學校的工作;

(2)開展校本研究,重建教研文化。

提供機會讓老師走出去學習,利用專業引領這一形式指導教師的教學實踐;加強落實學校教研組的指導力度,加強教師之間的對話、互動和合作;要求教師做好教學反思(每位教師每月上交一份教學反思),讓教師在自我反思中提升教學綜合能力。編寫符合本學校的校本課程。

校園文化建設實施方案 篇三

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綜合辦學水平的重要體現,也是學校個性魅力與辦學特色的體現,是學校培養適應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的內在要求。特別是在周校長的帶領下,經過近幾年的校容校貌改造,教學樓重建,綜合樓擴建,校門校道建設,操場花壇裝飾,二次供水改造等,給學校換上了新裝。近年來,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各項事業快速發展,對校園文化建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爲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拓展學校的內涵建設,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豐富師生校園文化生活,提升學校辦學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三個面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中國夢爲根本的行動指南,以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和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爲宗旨,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爲具體目標,突出“以人爲本、和諧育人”的辦學理念,爲學生的發展、教師的發展和學校的發展創造優良的人文環境,使學校成爲師生身心愉悅、情感陶冶的成長樂園,從而形成能夠充分展示學校個性魅力和辦學特色的校園文化。

二、總體目標

提煉體現時代要求的辦學育人理念,形成學校的思想文化,培養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通過全員參與,從淨化、綠化、美化整治

校容校貌入手,促進校園物質文化建設;依法治校,依法執教,深化教育教學管理,促進校園制度文化建設;以各種生動活潑積極向上的文化活動,營造良好環境氛圍,促進校園活動文化建設;傳承歷史文化,弘揚時代精神,樹立文明新風,促進校園精神文化建設。

三、遵循原則

以人爲本的原則:高度重視人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重視人的積極性的充分發揮,把體現學校教育人文本質和培養學校的人文精神作爲校園文化建設的主攻方向。

思想性原則:就是要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堅持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校園文化陣地。

實踐性原則:校園文化重在建設,重在實踐,要開展符合學生特點、引導學生全面成才、形式喜聞樂見、同學參與性強、身受廣大同學喜愛和支持的校園文化活動。

整體性原則:校園文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具有層次性、具體性、全面性等特點,所以要統籌兼顧,全員參與,持之以恆。

發展性原則:校園文化具有發展性、動態性等特點,所以要與時俱進,堅持弘揚時代主旋律,體現發展主題,培育時代精神。

四、紮實運作校園文化四個結構層次的建設

(一)、校園物質文化建設

物質文化即校園環境,是直觀性文化,包括校園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和各種建築、教學設備、文化生活設施、園林、草地、花壇等硬件工程的合理佈局。從淨化、綠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按學

校規劃分批完成學校的淨化、綠化工作,力爭用半年時間使校園環境達到花園式學校的要求;創設各種文化設施,開闢報欄、櫥窗、個性展示牆、名師名生展示走廊、圖書室、閱覽室等思想、文化教育陣地;利用教室展出學生書畫作品,開闢文化牆,使學生親自參與自我薰陶;在學校主要部位名人名言宣傳字畫,展示學校的校訓和教書育人理念,提升校園文化層次。

(二)、校園制度文化建設

校園制度文化具有強烈的規範組織秩序性,屬於校園範圍內必須強制執行和嚴格遵守的文化類型。校園制度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活動開展的基礎和保證。學校的校規、校紀、教學及管理制度要“全”,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內容要“細”,條例明確,操作性強;執行要“嚴”,紀律嚴明,賞罰分明。

進一步加強學校各項規章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堅持教代會制度,涉及教職工調資、聘任、評先、獎勵等重大利益的事項都要提交教代會民主討論決策,做到有章可依、公開、公平、公正;堅持民主議事制度,充分發揚民主,學校各項事務都要通過校務會討論後予以發佈執行;堅持校務公開制度,利用櫥窗公示等多種方式及時對外公佈學校財務收支等情況,做到校務公開透明,羣衆心中有數;堅持依法治校、依法執教,做到以法律爲依據,照規章制度行事,文明治校,文明執教。

(三)、校園活動文化建設

學校文化建設是一所學校師生精神風貌和思想素質、修養的內在

及外顯表現,是一所學校高層次辦學的體現,根據學校20多年的發展史,深刻挖掘學校的文化內涵,確立我校的文化建設以校訓“敬業、奉獻、勤奮、創新”爲基礎,圍繞“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未來發展高於一切”爲主體來開展。

1、開展校園文化教育

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教育。組織學生觀看愛國主義教育片或優秀影視片;利用各種紀念日,組織開展讀書宣傳活動;每年組織新生開展入學教育,進行新團員宣誓;舉辦各種知識競賽或演講會等活動,使學生從中受到直觀薰陶和潛移默化的教育。要結合本校實際,彙集學校特色,傳承學校文化,弘揚學校精神。

2、創設校園文化氛圍

要積極開展各種健康有益的課外文化活動,佔領學生的業餘生活陣地。學校要經常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文化活動,活躍學生的課餘文化生活,以廣大學生愛好、興趣爲紐帶,增設讓全校學生自主參與的活動,豐富第二課堂。舉辦好國小生文化藝術教育活動,使廣大學生的藝術素質得到普遍提高,引導校園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發展。

(四)校園精神文化建設

校園精神文化是校園的核心文化,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所要營造的最高目標。其精神內涵有:

寬容誠信:具有包容他人、寬恕他人之心,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誠信有義,有理有節,謹言慎行,文明待人,尊老愛幼。

謙虛博學:謙虛是傳統美德,虛心求學、求教,才能“百尺竿頭,

更進一步”;只有奮發向上,才能博採衆長,知識淵博,學業有成,事業進步,更好爲國效力。

求真務實:要求一切從實際出發,辦實事、講實際、重實踐;真從實來,實從真出,要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腳踏實地,尊重實際,追求真理。

民主創新:堅持民主,虛心聽取他人意見,創設寬鬆、民主、平等的學習工作氛圍,民主決策、共同執行;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只有創新,事業才能發展。

五、加強領導,強化管理

1、成立校園文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全校校園文化建設任務,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組長:xx

成員:xxx

2、充分發揮師生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其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努力形成全員參與、羣策羣力、齊抓共建的良好氛圍。

3、加大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的投入,將校園文化建設經費納入學校預算,在人、財、物等方面加大投入,給予物質保障,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資效益。

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實施方案 篇四

一、指導思想

以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爲宗旨,以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爲具體目標,突出“全面發展,學有所長”的辦學理念,爲學生的發展、教師的發展和學校的發展創造優良的人文環境,使學校成爲師生身心愉悅的成長樂園,從而提高學校綜合辦學水平,全面推動學生、教師和學校三位一體的和諧發展,形成能夠充分展示學校個性魅力和辦學特色的校園文化。

二、目標與要求

我校校園文化建設將圍繞“使每一位學生、每一位教師都得到充分的發展”這個總目標去進行,努力建設內容豐富多彩,格調健康向上,既充滿生機活力又促進教師學生共同發展的校園文化。要求做到:

1、營造學習氛圍濃厚、文化底蘊厚重、創新意識強烈、身心愉悅的優美環境。

2、提煉出師生高度認同的學校辦學理念,打造獨具特色的實驗學校的優質教育。

3、健全和完善各項管理制度,體現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

三、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路

文化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起着獨特的作用,各種文明成果均以文化來傳遞、延續。校園文化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文化現象。它是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爲根基,以學校文化活動爲主體,由全校師生員工共同創建的,它以良好的校風和校園精神爲標誌,充滿時代氣息和校園特點的人文氛圍。校園文化氛圍一旦形成,將產生巨大的能量,成爲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手段和深化教育改革的強勁動力。校園文化作爲一種環境教育力量,其終極目標就在於創設一種氛圍,以期陶冶學生情操,構建學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它作爲一種隱性課程,通過學校健康向上的精神因素以及優美的物質環境所施加給學生的積極影響並感染、薰陶而實現教育的目的,具有情境性、滲透性、持久性、暗示性、愉悅性等特點,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着巨大的影響,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體現了學校內涵發展的精神底蘊。

四、校園文化建設的精神、制度、環境三個方面

(一)校園精神文化建設

1、校園精神文化建設的理念

辦學理念、辦學目標、校訓、校風等。

2、校園精神文化建設的措施

校園精神文化的基礎是校園成員的心理意識層面,其內容是校園成員的思想觀念和素養,而表現形式則是精神創造活動及產物。

(二)校園制度文化建設

校園內嚴謹、規範的。秩序和師生們積極向上的情緒,要有科學而有效的校本管理文化,學校必須建立一個凸現本校優勢,體現校本意識,具有特定文化特色的規範、高效、完整的組織管理系統和制度,構建學校特色制度文化。崗位責任制、全員聘任制、結構工資制,校務公開制,在此基礎上,將進一步深化,整理完善規章制度,制定運作程序,彙編成冊,理順層次、規範程序、行而有據,形成依法辦事、民主管理、以德立校的運行機制。同時建立完善的學生管理制度及愛護公物制度、公共衛生制度、綠化制度和校園一日常規制等。

(三)校園環境文化建設

1、創設校園文化氛圍

(1)營造健康優美的校園文化環境

從淨化、綠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設計和規劃校園環境建設:

思想道德:名人名言、十好評比欄、學生行爲習慣英漢宣傳牌、普通話牌、警示牌(節水、衛生、愛護花草等)。

文化素質:校園廣播、教學動態展示欄、各種活動展示等永久性的上牆,增強學校文化氛圍。

藝術教育:學生繪畫作品、開展的活動縮影。

素質教育:學校、班級《省規四十條》。

(2)優化校園外部環境

校園環境規劃體現一定的文化內涵,巧妙設計各景點,花草樹木佈局錯落有致、疏密合理,邊邊角角也不放過,力爭做到“春有花,夏有蔭,秋有香,冬有綠”。

2、讓學校的牆壁都會說話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要使學校的牆壁也說話”。學校的辦學思想、育人模式、校訓、幹風、教風、學風將以多種形式在校園內的牆壁上呈現,對內引領師生的教育行爲,對外彰顯實驗學校的教育品質。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創設“文化廊”,讓每期校園黑板報、教學宣傳欄、校務公開欄、團隊宣傳欄都得到更新,起到宣傳、導向作用。

校園文化建設實施方案 篇五

一、研究背景:

1、現代校園文化建設不僅是學校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學校深層次、高品位的建設。

它不僅涉及人的行爲,而且從價值觀這個深的層面引導人、塑造人,使人學會正確處理與自我、與他人、與自然、與民族、與國家的關係,從而學會怎樣做人;它是智能發展的超越,不僅僅去具體地影響、規範人的行爲,而且以高尚的民族精神培育人,促使人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人文素養。伴隨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新課改的有效實施,校園文化建設在傳承的基礎上也面臨着挑戰,只有適應時代的需要,適應當今的教育背景,與時俱進,校園文化才能煥發出新的活力和魅力,這就要求我們對校園文化進行重新認識,在傳承的基礎上進行重建和發展。

2、烏鎮植材國小是一所百年老校,因是茅盾母校而蘊育了豐厚的文化內涵,也因是茅盾母校而倍受外界關注。

隨着烏鎮旅遊業的興起,千年古鎮文化重獲新生,“一樣的古鎮,不一樣的烏鎮”,在這種文化理念的浸儒下,植材的校園文化建設更具內涵,也更顯張力。依託水鄉古鎮,迎着世紀曙光,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傳統與現代兩種文化在植材的校園裏交融、碰撞,由此催生出更具植材特色的校園文化。本土文化賦予了我們使命感,我們必須有校園文化的發掘、概括、深化、積澱、傳承和發展。

3、當我們看到校園內出現了千校一貌的“偉人頭像”、“名人名言”。

當我們看到缺少個性的校風——“拼搏進取”、“開拓進取”,缺少獨特風采的校園景點的時候……我們不禁要追問:校園建設,您真正的讓人動心的文化意蘊何在?我校的目標是“讓學校成爲師生的家園、學園、樂園。”當“校園文化”以不一樣的姿態走進師生的頭腦,我們的校園呈現出來的文化韻味才能令人流連忘返,學校,才能真正成爲師生的生活樂園、成長樂園和精神家園。所以我們有必要系統地審視自己的校園文化建設。

4、突顯學校主體地位是新世紀教育的重要走向。

“走向校本”成爲當代教育的研究趨勢。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校本文化——一種以基於學校的彰顯個性的文化,蘊藏其中。校本理念的確立是校園文化重建的前提,也是校園文化建設向更高層次發展的前提。而我校已經形成了“以挖掘鄉土人文資源的校本研究”,豐富了我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爲校園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學校文化建設是一個古老而又年輕的課題。長期以來,每所學校都在實踐之中,但又沒有形成相對完善的體系。基於以上的認識,我們提出了《現代校園文化建設與發展研究實施方案》,並以此作爲學校的主導性課題,統領學校的各級各類子課題研究。

二、課題界定:

從研究的方向和內容來說,我們從實際出發,研究的是國小裏的校園文化,它是校園文化的一個具體層面。國小校園文化一方面由於受教育對象和教育性質的影響,體現出其特殊性,另一方面它也體現出校園文化的一般特徵。

(一)校園文化理論。

1、“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說”:

“校園文化是在學校教育環境下,在培養人才和不斷完善自身的實踐過程中形成的具有本校特徵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2、“精神環境和文化氛圍說”:

“校園文化是指在教學、管理及整個教育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特定文化氛圍和文化傳統以及通過學校載體來反映和傳播的各種文化現象。”

3、“校園生活存在方式說”:

“校園文化指在學校生活存在方式的總和,包括智能文化、物質文化、規範文化和精神文化四個方面。”

4、“價值觀核心說”:

“校園文化是指在長期的辦學過程和教育管理活動中,逐步形成併爲全體學校成員所認同的以價值觀念爲核心的羣體意識和羣體行爲規範,它是學校歷史傳統、工作作風、道德規範和行爲方式等因素的總和。”

(二)校園文化的界定及特徵。

校園文化,我們認爲是一所學校在長期的教育教學、科研與管理過程中所形成的,爲全體教職員工所認同的作風、傳統、觀念、價值追求、行爲準則、交往方式及生活習慣的綜合。在現象上,就是學校的人文氣象和風氣、風貌。校園文化從分類看有理念文化和具體文化。理念文化包括學校的辦學思想、辦學價值觀、學校精神、校風、教風、學風等;具體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行爲文化、物質文化。其中,行爲文化包括了教師文化、學生文化、課程文化、網絡文化等。

這四個部分構成一個金字塔式的結構,最上層的是精神文化,依次往下排列。

我們認爲校園文化建設應體現以下四個特性:

1、校本性:校園文化是一種以基於學校的彰顯個性的文化。由於受特定的地理環境和區域文化的影響,校園文化應突出地方特色,立足本土。校本理念的確立是校園文化重建的前提,也是校園建設向更高層次的發展的前提。

2、人文性:“人文精神”是校園文化的支柱。一所富有人文精神的學校,其校園文化就會充滿生機和活力。

3、人本性:校園文化建設的目的是“爲了學校”,爲了學校,包括爲了學校的師生,而且首先是爲了學校的師生。“親近師生”、“以人爲本”應該成爲校園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理念。

4、可持續性:學校要傳承文化、積澱文化以及所造就的風格,形成有相對穩定的、可持續發展的文化,建設成“百年的文化”。

三、研究總目標:

通過研究,爲學校樹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形成學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爲文化和物質文化,這四部分文化建設全面、和諧的發展。

四、研究具體目標:

通過研究,我們所要達到的具體目標是學校應該構建起這樣一種文化:

1、使校園文化成爲個性獨特的文化,立足本土,形成以校爲本,突顯辦學特色。

2、把校園文化建設成爲“百年文化”,傳承文明,既相對穩定,又可以持續發展。

3、形成有“人文關懷”的文化,把學校建設成爲全校師生的家園、學園、樂園。

4、讓校園文化成爲一股“合力”,調動全校師生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參與的積極性並充分發揮其作用,引導校園文化建設沿着正確的方向向高層次發展。

五、研究內容:

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十分豐富,是一個綜合體系,而不是某一個方面,主要包括:

(一)傳承全面育人的辦學理念。

辦學理念隸屬於理念文化建設,理念文化即精神文化,決定學校的辦學特色。學校精神文化主要通過校訓、校風、學風、培養目標、辦學宗旨等形式表現出來;還有校魂、主題精神、主題價值觀、主題理念等其他表現形式。精神文化的核心應該是價值系統,如人才觀,管理觀,績效觀、發展觀、教育觀、教學觀、學習觀、教師觀、學生觀等。

由此可見,學校的哲學和靈魂,是學校一切工作和行爲的理念導向。這是一個相對穩定的系統,核心的東西可能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不變。所以說它是靜態的。如果精神文化總是處於一個動態的過程之中,那就不可能有文化積澱和傳承,就形不成價值觀,如此校園文化也就名存實亡了。學校的哲學和根本宗旨,是不能輕易更改的,時代在變遷,教育在改革,但學校要堅守一種萬變不離其宗的精神和信念,要保持和發揚自己的特色。爲此,通過研究我們試圖傳承並構建起一種體現植材國小辦學特色的理念文化。

1、辦學思想: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爲學生服務,爲社會服務。

2、辦學目標:爭創特色鮮明的百年名校,使植材成爲師生的家園、學圓、樂園。

3、培養目標:

(1)植材學子:知鄉情立大志,特別有責任心,探究能力強,會交往愛生活。

(2)植材教師:具有奉獻精神,科研精神,團隊精神。

(3)教師精神:奉獻於教育,成就教育事業;服務於學生,激發生命活力;創業於崗位,實現人生價值;工作於植材,發揚團隊精神。

4、校訓:文明勤奮,求實創新。

5、校風:尊師愛生,嚴謹求實,文明守紀,優質高效。

6、學風:樂於多思,主動活潑。

7、辦學思路:特色立校,科研興校,依法治校。

8、擬採取的措施:

(1)形成“科學+人性”的管理機制,採用制度管理,用規章制度約束人、統一人,實行文本化管理。

(2)採取人文管理,以人爲本,以全校師生爲本,着眼於學生的全面發展。

(3)倡導博愛思想,仁者愛人,教師分工不分家,爲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二)建設人文關懷又有紀律約束的制度文化。

學校的制度文化,它是實現學校價值目標的保障體系和措施,集中體現了具有個性特點的管理理念、人文精神和運行效度。它的文化內涵包容各個層面、各個領域、各個環節,涉及到教育行政、教學管理、後勤保障等。但制度的制定與執行,組織管理模式,管理作風,行爲規範,都以學校的精神文化爲指導,維護和服務於學校的基本理念。校園文化所帶來的是一種氛圍,一種風氣,一種對人對制度的原則,要實現組織的目標必須依靠系統的管理制度。前沿的理念是這樣理解和定義制度的:“管理涵文化。制度也是一種文化,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價值導向作用,學校或班級中的制度建設,是學校或班級文化建設不可或缺的文化資源”。一所上規模的學校,必須要有相對穩定的制度文化。目前我校師生員工共有23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