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登上地球之巔反思

登上地球之巔反思

《登上地球之巔》文中作者郭超人直接或間接的記錄了這次登山過程中的許多感人的場景和故事。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登上地球之巔反思範文,但願對你有借鑑作用!

登上地球之巔反思範文篇1

我認爲這節課我的教學思路比較清晰,給學生搭建了一個自我展示的平臺,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足之處在於:我讓學生找在文中哪些地方體現英雄的精神時對學生引導的不夠,學生提取課文內容的要點不夠準確,有的說:“一整段都說明了英雄的某一種精神”。我認爲應該引導學生讓他說準確,可以到某一句話,甚至是某一詞語。還有在講文章寫法時,我有些過急,沒有很好的去傾聽學生的看法,而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學生,使學生被動的接受,沒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讓學生有所感悟和思考。

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我會讓自己成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而不是填鴨式的灌輸者。我還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在新課標的指引下,做好語文教學工作。

後來在2班級上這一課時,我把第6步納入第5步師生小結中,改爲: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也有許多類似探險的經歷,在這一課即將結束時,你還想說什麼,請用一句話表述。這樣改是因爲我覺得第6步單獨設計是很好的,但與整堂課不協調。後經細想,自己也認識到確實與最初的設計取向不統一,於是改了,改後的效果更好。學生有以下一些發言:無限風光在險峯,只有勇敢者才能領略得到;有志者,事竟成;我們的學習離不開大家的團結協作;爬得越高,所見就越多……還有一位同學稍改《偉大的悲劇》中的一個句子說道: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勝的厄運的搏鬥中失敗了,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

登上地球之巔反思範文篇2

登上地球之巔,是王富洲等人的堅定目標,哪怕是歷經千險萬阻,獻出生命。在這種精神驅使下,他們所表現出來的超乎生理條件和自然條件的非凡精神,正是本文深深打動人的地方。抓住這一點進行教學,對幫助學生理解人物的行爲,幫助學生遷移到自身的生活中,形成健全的人格,無疑是有益的。另外,團隊的合作精神、對科學與理性的尊重、對類似行爲進行的反向解讀,對多元思考的鼓勵,都可進行教學解讀。

設計則意在將我們的閱讀視線指向一個不太被人關注的羣體,關注探險活動中的王連滿之類的人物的故事,與《偉大的悲劇》中的奧茨進行比較閱讀,體味探險活動中團結協作、爲集體而勇於犧牲的可貴精神,這也是決定探險活動成敗的重要因素之一,讓學生體會合作的精神。

再提一下當時課堂中的一個小插曲。當學生提到“其他三個人爲什麼把劉連滿一個人留下”這個問題時,我覺察到提問者是想說他們見死不救,並且有好些附和的聲音。我欣賞他們並沒有被偉大的事業所矇蔽,而是對一個個體生命給以了關注,但也不贊同說其他三個是見死不救。我沒有直接發表意見,而是讓他們形成兩派,進行辯駁,他們很快達成了共識。

登上地球之巔反思範文篇3

1960年5月,英勇的中國登山健兒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從珠穆朗瑪峯北坡成功登頂,書寫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紀錄。這篇課文,以時間爲序,記敘了四位勇士攀登珠穆朗瑪峯巔的經過,讚美了登山運動員們赤誠的愛國之心,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崇高的獻身精神。我在設計這一課的教學時,重點考慮了以下問題:一、如何導入。我以《珠穆朗瑪》這首歌曲、欣賞珠穆朗瑪峯的圖片及參與登山活動的三名英雄的照片導入新課,把字詞教學環節放在其後,探究課,字詞教學是語文教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能幫助學生掃清閱讀障礙,是閱讀教學的基礎。思來想去,我決定在課前設置預習環節,讓學生解決字詞問題,然後在課堂上檢測。

檢測完以後再讓學生了解、欣賞珠穆朗瑪及登山活動。這樣爲下面的教學進行有效的鋪墊,爲學生閱讀文本創設情境!感受:這樣的設計,效果確實很好,課堂上先指導學生學習了字詞,然後再導入課文的學習,使導入環節和後面環節連貫自然,有一氣呵成的感覺。二、如何讓學生體會英雄身上的優秀品質。在這一教學環節上我先讓學生自讀課文,然後讓學生複述登山隊員突擊主峯的經過。緊接着讓學生明確英雄在登山過程中遇到哪些困難?他們是靠什麼戰勝困難的?你從英雄身上應該學習他們什麼品質?問題逐步展開。這是本節課的重點感受:這一環節給學生讀課文的時間短了,學生在回答問題時,不能緊緊地扣住文本,有的學生在談自己應學習英雄的品質時,談的空泛,沒有深入的理解文本,抓住問題的實質。

這讓我感到中心環節的失敗。本來還應有拓展延伸的環節,可由於時間不夠還沒來得及完成。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深深領悟到在備課時確實應該認真多備學生,多考慮課堂上可能出現的情況,這樣效果會好一些。

標籤:反思 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