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地球和地球的運動》教學反思3篇

《地球和地球的運動》教學反思1

《地球和地球的運動》教學反思3篇

在現代的教學中,我體驗最深的一條是改變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嘗試創新的教育理論,做到教、 學、 做合一的教學,重視對學生知識的傳授,更要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這次的授課,我感受很多,反思如下。

一、注重雙方交流溝通

本人在這節地理課教學中,教師不再僅僅去教,而且通過對話被教,學生在被教的同時,也同時在教,師生共同對整個成長負責。對教學而言,交流意味着人人蔘與,意味着平等對話,意味着合作性意義建構,它不僅是一種認識活動過程,更是一種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精神交流。對學生而言,交流意味着主體性的凸顯、個性的表現、創造性的解放。對教師而言,交流意味着上課不僅是傳授知識,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進學習;上課不僅是單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動、專業成長和自我實現的過程。教師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

二、重視課本地圖的使用

用圖文並茂的資料、形象直觀的圖表、生動有趣的閱讀材料、貼近學生生活的課堂活動,創設了充滿時代氣息的地理教學情境,用生活中具體有趣的地圖、圖片、圖表,給學生展示了生動活潑的思維過程。面對這樣的教材,你該如何使用?又該怎樣上課?怎樣發揮教師的作用?怎樣挖掘學生潛能?……需要我們冷靜、積極地不斷反思,才能適應今後的地理教學 。

三、啓發學生“多問”

學習的興趣和願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成績。學生具有好奇心,這正是追求知識的原始動力,是求知慾的嫩芽。他們在日常的生活中往往會對某一事物特別感興趣,並由興趣發展爲熱愛,由熱愛進一步發展爲對真理的探索和追求。也由此會提出各種各樣看似無稽實有深意的問題。這時,我們應順應學生的心理,正確地引導他們多問的習慣,教師可作饒有風趣的講解,並以豐富的感情色彩去組織學生的探索活動。切不可因學生提出的問題不符合教師的意圖或教師一時難以解答而置之不理,甚至加以壓制。

四、不足之處

師生交流的平等性應加強。在提出問題時,應站在學生的角度,從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實際出發,而不是一味把學生的思路往自己設計的路上引,問題的設計不宜太大,應站在學生的認知角度剖析。

總之,教師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探索,運用符合學生自身發展特點的教育教學方法,才能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才能適應當今教育的要求。

《地球和地球的運動》教學反思2

本節課的成功之處有以下幾點:

1、努力讓自己成爲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組織者

(1)設疑導課,激發學生興趣。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爲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本課以兩幅精美的華三川唐人詩人畫(參考課件)爲導入,兩幅畫分別兩首他們國小時背的滾瓜爛熟的古詩《古風》和《靜夜思》,立刻點燃了學生的興趣,很自然進入了學習狀態。兩首詩一首描繪的是烈日炎炎的中午,一首描繪的是虛無縹緲的黑夜,很好的導入了本節課要講的第一個話題:地球的自轉!爲什麼地球的自轉會產生晝夜交替呢?學生帶着問題進入本節課的課堂。

(2)創設了探索情景,引起學生的問題意識和過程意識。

問題意識是一種探索意識,是創造的起點。學生有了問題,纔會思考和探索,有探索纔會有發展。學習過程不是讓學生被動的吸收教材和教師給出的現成結論,而是一個由學生親自參與的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在本課我提出這樣的問題:地球上爲什麼會有晝夜交替這種現象;地球上爲什麼會有四季不斷交換的現象等等。通過小組討論探究,得出答案。改變了以往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寫學生記的教學模式。

2、課堂上能夠從多角度關注學生

(1)關注了學生的個體差異,班級六十幾名學生在個體上是存在差異的,我在本節課問題的設置上難易結合,分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來回答,讓學困生也能體會到獲得成功的喜悅,激發其學習興趣,很有可能一個簡章的問題會讓一個學生產生強大的自信心,成就了一個人材。

(2)注重對學生學法指導。

例如學生在探究地球自轉和公轉的特點時,我引導學生從方向、圍繞中心、週期、地理意義等幾個方面入手。使問題更加清楚、簡潔。

(3)課堂我注重了活動教學。

活動是實施課程目標的主渠道,也是地理新課程區別於傳統課程的一大特色。本課活動題有:探討地球自轉的特點;探討地球公轉的特點等。通過活動學生對本節的.重點知識進一步加強,教師適時做出鼓勵性的評價,學習更有動力。

不足之處:

1、學生在平時太缺乏課堂探究的機會,已經養成了老師講什麼就聽什麼的習慣,喜歡老師把知識都總結出來,自己只要記下來就萬事大吉,不願也不會動腦,懶得動腦,這種教學方式只能扼殺學生的創造思維,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應更加重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讓他們會學習,從而達到愛學習的目的。

2、由於探究活動時間偏短,導致重點知識點強調不夠到位,課堂檢測倉促。學生能夠理解的東西效果還好一點,對於一些暫時不要求理解的如太陽直射點位置移動規律及因此形成一年的四季以,再如五帶的劃分依據中的有沒有極晝極夜等,從學生課後作業中可以看出他們容易混淆。

3、提問學生的面還是有限,應使課堂上的學習真正地面向所有的同學,真正實現每一位學生都有收穫、有興趣、有動力。由於本課內容比較抽象,理解能力比較差的學生很難一時消化,分成兩個課時對於他們來說還是太短了,建議可以分成3個或者更多的課時。因爲學生如果在這個地方糾纏不清,對於以後的學習也有很大的副作用。

4、難點還沒能很好的突破,如太陽直射點還沒能想到一個更好的方法讓學生理解。還有其他的很多難點,學生作業情況反映了幾個易錯點:節氣寫春夏秋冬;自轉方向不會畫;公轉自轉混淆;公轉圖沒畫好等,表明許多學生還沒能真正理解掌握本課的內容知識,只是靠記憶。

這部分知識內容重要,又多,容易讓學生產生枯燥厭倦的感覺,這就需要老師採取多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然而我在這一點上作的不太夠,由於害怕時間不夠,總是沒給學生足夠的思考和討論觀察的時間,沒有讓學生充分地發揮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我想在以後教學過程,應該多增加討論活動,讓學生享受合作研究的快樂,極大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講課的過程中,沒有充分地體現思想教育。通過學生分析人類探索地球形狀艱難而漫長的歷程說明:任何一個真理的發現都不是輕易。要讓學生學會勤于思考、善於總結、勇於實踐,這樣才能取得成功。

經緯網的定位作用比較抽象,學生比較難理解。我針對此現象,通過學生座位表這一身邊的事物來遷移到經緯網,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起這部分知識。

從這節課我深深地感受到上課前要看透教參,並深深地領悟其中,而且要多多聽老教師的課,從中吸取營養,儘快讓自己成長起來。

《地球和地球的運動》教學反思3

《地球的運動》對於高一的學生來說比較難理解,內容比較抽象,在教學中,我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教材的實際內容。力爭做到以下幾點:

注重課外的伸拓,充分利用課程資源,是這節課取得成功的關鍵。

課前佈置學生收集資料,教師在課堂上給了學生一定的空間,讓學生充分展示。同時,教師巧妙地把這些資源引入新課教學中,珠聯璧合,事半功倍。學生的默契配合和他們積極主動參與的態度是這節課的教學任務得以落實的重要保障。無論是學生的動手實驗操作還是疑難題的討論,他們積極思考、敢於創新、踊躍發言使課程目標的實現水到渠成。學生通過實驗觀察,結合地圖內容,對地理信息進行分析、提取、歸納,不僅能力得到提高,辯證思維的意識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加強。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學生活動充分貫徹整個課堂始終,教室不再是教師表演的舞臺,而是是學生成長的空間、平臺。活動形式多樣化,有小組合作學習,有學生上臺畫圖,有個體的展現,有團隊之間的合作與競爭。充分彰顯學生的能力。歸根到底本節課充分體現了新課程中師生新的關係,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說教者、單向傳輸者,而是引導者、組織者、評價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師對於每個學生的發言都能予以簡要點評,而且點評得比較到位。 

教學要注意聯繫學生的現實生活。本課教學我就充分利用了這一點。結合自己的體驗說出四季的感受。這樣不僅是學生學得有興趣,而且有利於啓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獲取有用的地理知識,培養學生利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不過這節課的設計也有不足之處,主要是演示過程中速度快了一點,理解能力強的部分同學很快就懂了,理解能力慢的還似懂非懂,今後我在教學中一定要注意。

總之,作爲一名教師,只有用新的教育理念不斷武裝自己的頭腦,不斷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的素養和教育教學效能,在教學中才能靈活的駕馭課堂,不斷創新,全面提高學生的地理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