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六年級下冊《習作3》、《習作 4 》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精品多篇】

六年級下冊《習作3》、《習作 4 》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精品多篇】

六年級下冊《習作3》、《習作 4 》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篇一

之一

佚名

習作指要

1.通過組織學生參觀訪問,查閱資料,使學生弄清蘋果的常見品種,栽培的歷史,生存條件,營養功效等,獲取寫作的第一手材料。

2.引導學生有條理地介紹蘋果的品種等情況,寫明常見品種、生存條件、營養價值及幾種常見蘋果在外形特徵、品質、類別等方面的差異。

3.經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盡力把文章寫得形象生動、活潑有趣。

[教學要求]

1.通過組織引導學生參觀訪問果園、商店認識水果品種以及查閱有關資料的活動,使學生初步懂得:接觸社會,有目的查閱資料是獲取寫作材料的重要來源。

2.練習按所提出的問題和所提供的卡片資料及自己在閱讀和參觀訪問時所獲取的新鮮資料,介紹某種事物的方法。

3.藉助寫作練習,“養成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學習摘抄、製作、運用資料卡片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按順序介紹蘋果的品種等情況。

難點:把文章寫得形象生動、活潑有趣。

[課前準備]

1.利用活動課帶領學生參觀訪問本地的幾家水果店,認識幾種常見的蘋果,看看它們的形狀、顏色、品種等,瞭解它們的特點、產地、什麼時候成熟,屬於幾類果等。填好參觀記錄表(表式見書上第65頁)。

2.組織學生去圖書館查閱有關蘋果的資料並做記錄。

3.訪問蘋果園的農藝師,瞭解蘋果的有關知識。

[教學過程 ]

一、談話導人

蘋果是許多人都喜愛吃的水果。它和葡萄、柑橘、香蕉並稱世界四大水果,儘管如此,蘋果的種植史、生存條件、栽種地域和營養功效等人們往往知之甚少,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教材提供的資料,結合我們的參觀訪問以及到圖書館查到的資料,以(蘋果家族)爲題寫一篇作文,來向人們介紹一下我們都愛吃的蘋果。(板書:蘋果家族)

二、自學課文

1.自學課文第一部分。思考討論:

(1)這一次作文練習的目的是什麼?

(2)文章要求我們本次習作可從哪幾方面去寫?

(3)課文對完成本次習作有何具體要求?

2.討論交流。

[討論第(2)題時相機板書:蘋果的常見品種、蘋果的栽培史、蘋果的生存條件、蘋果的栽種區域、蘋果的營養功效]

過渡談話:以上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部分,通過學習我對本次習作練習的目的、內容、要求都有了清楚的瞭解,但光這還不夠,同學們對寫作的內容掌握得可能還不夠全面,下面我們就來學習課文的第二部分。

3.自學課文第二部分。

思考:教材提供的每張卡片回答了習作練習中提出哪一個問題?

4.討論交流。

三。交流所得

1.思考:我們在課前參觀訪問、查找資料中獲取了哪些資料?它回答了作文練習中提出的哪一個問題?

2.交流討論,並逐一分類補充到卡片中去。

四、明確寫法

1.進一步明確習作要求。

以(蘋果家族)爲題,按所提問的順序介紹蘋果。

2.交流習作內容。

(1) 分小組互相練說。

(2) 指名說。

(3) 評議(鼓勵學生要大膽想象,避免生搬硬套卡片上的資料,並提示學生要注意運用過渡語句·)

3.獨立作文。

4.評議修改,佈置學生以習作爲藍本,準備做蘋果展銷會上的小推銷員。

六年級下冊《習作3》、《習作 4 》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篇二

寫讀後感對學生而言並不陌生,但要真正做到選材立意深刻,較好地聯繫生活實際,對學生而言還是有難度的。爲此,教學《習作3》時,我結合範文在班上開展了一個微型講座。

讀後感是最常用的一種讀書筆記,就是把讀了書或文章後受到啓發而產生的心得體會、收穫、感想寫下來。顧名思義,要先“讀”後“感”。怎樣才能寫好讀後感呢?

一、精讀文章,找到“感點”

精讀文章,就要做到一遍又一遍地讀,細細地品味。只有在精讀中,我們才能深刻地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思想感情。蘇軾說過:“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就是這個道理。

文章中令人感動、引人思考的“點”,可能是文章的主要內容,也可能是文中的一個畫面、一個感人的情節,總之,哪一點最令你感動,哪一個地方撥動了你的心絃,那一點就應該是你讀後感文章中的“感點”。

二、結合“感點”,展開聯想

好的作品給人的感受是多方面的,如果我們面面俱到,哪一點都不會談清楚。只有圍繞自己受到啓發教育最深的一點並結合生活實際,抒發自己的感想和心得,纔會寫出優秀的讀後感來。

三、開頭要聯繫原文。

讀後感的開頭通常介紹所讀的內容,因爲它是“感”的生髮點。但這種介紹應是概括而簡略的,以留出大量篇幅來寫“感”,千萬不能喧賓奪主。

相當一部分同學在介紹原文、涉及“讀”的內容方面,易犯如下通病:大量引述原文,把“讀”的內容寫得太長,複述太多,而寫“感”的文字卻很少,輕重倒置。其實,讀後感應以“感”爲主,引用原文僅是爲“感”服務,只需三言兩語,少而精。

總之,寫讀後感要認真讀好原文,簡括地引述你由此而產生感想的部分,確立“感”的中心,聯繫實際談心得體會、收穫感想,以及領悟到的道理、受到的啓迪。文章應倡導好思想新風尚,批評不良傾向,還可表明自己的決心和理想。

附班級優秀讀後感作品:

《馬燕日記》讀後感

解李漫冉

《馬燕日記》這本書寫的是一個真實,感人肺腑的故事。

馬燕出生在一個貧苦的偏僻村莊,由於五年的乾旱,家裏顆粒無收,沒有了生活來源,馬燕不得不輟學回家。“媽媽,不上學,我一輩子的眼淚流不幹。’’透過馬燕的這句話,我看到了一個失學女童強烈求學的慾望。她雖得知,她將不能返回校園,家裏沒有能力支付她的學費,但卻有着百折不撓的精神,使她的人生有了大的轉折:當社會大衆得知馬燕的事蹟後,都深深被打動了,爲她提供了無私的幫助,給了馬燕一個重返校園的機會,創造了一個奇蹟。然而,如果沒有馬燕堅定不移的信念,又怎可能會出現這般奇蹟呢?

童年是美好的,我們城市裏的孩子更是幸福無比:吃着營養食品,穿着高檔童裝,玩着電子遊戲,整天沐浴在父母撫愛的長河中。可馬燕的童年呢?衣服破爛單薄,連想都不敢想什麼高級食品,她只求能夠學好知識,長大孝敬父母。

十三歲正是接受教育的時候,可馬燕呢?每天輟學在家做苦力不說,還要照顧患病的媽媽,每當看到別人揹着書包去上學時,馬燕的內心是多麼渴望呀!

上天奪走了馬燕上學的機會,然而馬燕卻不向命運屈服,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永不放棄的夢想終於成真。馬燕深知:只有靠自己來拯救自己。她用真切的詞彙一頁又一頁地記述了她的真情實感。

看完書後,我深刻地意識到:一個人能不能取得成就,不在於條件的好壞,而在於有沒有奮鬥的精神。平時,有些人總以條件差呀,困難多呀作爲沒有成功的理由。但是,和馬燕相比,這些困難是多麼的微不足道呀!一個人只要胸懷遠大的理想和奮鬥目標,就不會被客觀條件所束縛,就能夠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條件,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

我們是社會主義中國新一代的少年,在享受幸福的同時,更要努力學習,將來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良師益友

肖舒陽

我總是在埋怨,學習太忙,忙得沒有時間玩耍;埋怨老天爺不公平,沒有給我天才的腦袋;埋怨今天的晚飯不是山珍海味……而當我捧起《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凱勒這本自傳時,不由得由衷佩服起這位堅強的作者,她對於命運的不公,沒有絲毫的埋怨,面對“聾,啞,盲”的生理缺陷,迎難而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馬克·吐溫曾經說過:“十九世紀有兩位奇人,一個是拿破倫,一個就是海倫·凱勒。”

“ 要是我能把曾經幫助過我的人都寫下來,那有多好啊。他們費盡心思把我的缺陷轉變成美好的特權,使我能夠在缺陷的陰影中,安詳地快樂前進。”進入柏金斯盲人學校,海倫是以快樂的態度面對生活。在學校中,大家都很友善。海倫第一次意識到原來還有這麼多人,關心愛護自己。同學常牽着她的手,在她的手心裏講述着動人的故事。富勒小姐,爲了能讓她學會說話,從基本單詞教起,一遍遍的發着同樣的字母。她耐心地讓海倫把手放在她的臉上,嘴脣上。去感受舌頭和嘴脣的運動。貝爾博士願意讓她去觸摸一件件珍貴的展覽品,圓了她想更真實的去接觸書本上所說的古代文明的願望。可以說面對着一切一切的幫助,關愛。海倫都用心去感謝,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她都覺得那麼的可愛。而我們呢?

有時因爲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就悶悶不樂。常常覺得自己被別人冷落,認爲自己是世界上最無助的人。在優秀的成績面前,我就會情不自禁地沾沾自喜。而哪天,考砸了,就想找個埋怨老天的不公平,爲什麼沒有天才的腦袋。現在看來這種想法有多麼可笑。

“許多人都感到奇怪,像我這樣又盲又聾的人怎麼能領略瀑布的奇觀,他們老是這樣問我:‘你既看不見波濤洶涌,也聽不見怒吼呼嘯,它們對你有什麼意義呢?’”海倫·凱勒作爲一個“聾,啞,盲”的殘疾人卻有着超過常人的健康心理。她用自己的所能感受到的,所能想象到的情景,表達自己對知識的渴望和對生活的熱愛。她以自己的親身感受告訴我們,健康的心理纔是我們獲得成功的最基本條件,我們只有憑着堅強的毅力,和不屈於困難的精神才能到達理想的彼岸。

讓我們用真摯的心去記住一個個令人感動的瞬間。用樂觀的心面對生活的中的快樂與困難。真是感謝《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給我帶來的啓示。

把我們的感激和關愛送給媽媽吧!

——讀 《秋天的懷念》有感

李家鈺

當我帶着一種無限敬仰的心情讀完《秋天的懷念》一文時,母親那種對兒子嵌入骨髓的愛使我震撼了。讓我心潮激盪、思緒萬千······

一位病入膏肓的母親忍着心中巨大的傷悲和身體的疼痛,推着雙腿癱瘓的兒子欣賞着兒子最愛的菊花,想方設法讓兒子開心,這是需要多麼大的毅力和勇氣啊!哪怕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也念念不忘自己生病的兒子,嘴裏還在不住地叨唸着。這是多麼偉大,多麼崇高的母愛啊!這就是現代著名作家史鐵生追憶母親的文章《秋天的懷念》的內容。

讀了這篇文章使我再次感受到母愛的浩大和母愛的無與倫比!是的,天下哪一位母親不是如此呢,世人皆知的癡兒舟舟之所以成爲著名音樂指揮,這其中傾注了母親的多少心血啊;多年前的唐山大地震中一位母親爲救哺乳期的兒子,毅然咬斷自己的靜脈血管,使兒子吮吸自己的鮮血才保住了性命,自己卻奉獻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母愛撼天動地、母愛驚世駭俗,它可以跨越時空、它可以超越生命。然而可悲的是當今社會許多人對母愛視而不見,認爲一切都是理所當然,這是多麼的可悲和不幸啊!

再看看今天的我們吧!我們的母親哪一時哪一事不在爲我們操心呢?當我們接過母親給我們遞來的香噴噴的飯菜時,當我們穿上媽媽爲我們買來的新衣服時,不知你有什麼樣的體會與感想;當我們坐上媽媽送我們上學的自行車並且目送我們走進教室的時候,難道還不爲此有所感動嗎?也許你會說這是很平常的事呀!不,決不是平常!這是愛,這是母愛!如果你真的沒有什麼感受的話就請讀一讀《秋天的懷念》吧!相信你會受到一次心靈的洗禮,會有許多新的想法和感受——那就是珍惜母愛!

如果我們每個人不想經歷“子欲孝而親不在”的悲痛,那麼我們每個爲兒爲女的人啊,就在現在把我們的每一份感激,每一份的關愛,每一份的努力所取得的成功送給最關心最疼愛你的母親吧!願母愛感動我們一生,成爲我們永不枯竭的精神動力!

六年級下冊《習作3》、《習作 4 》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篇三

教學目標:

1、養成仔細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通過野外採風活動培養收集標本、積累寫作素材的能力。

2、學習狀物的寫法,寫出秋天樹葉形狀、色彩的變化,培養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觀察、採集秋葉,製作標本、貼畫、串鏈等秋葉作品。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

秋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秋葉是秋天一道亮麗的風景。前天班會課,我們開展了“走進自然看秋葉”的活動,這兩天,我們又讓大家走進田野,自由採集秋葉,仔細觀察,精心製作秋葉的作品,相信大家一定收穫很多,把你們的收穫拿出來,把你們的發現、思考、感想說出來,我們開展自由的交流。

二、交流指導

我們可以交流什麼?(秋天樹葉的變化,採集到樹葉的顏色、形狀、氣味、觸感,由樹葉產生的聯想,秋葉作品,活動的收穫……)

先和小組內的同學交流一下,再全班交流。

全班指名交流,通過追問,點撥,相機進行指導,引導學生觀察細緻、描繪生動,見解深刻。

三、練寫片段

爲了讓我們的思路更清晰,語句更生動,我們要練寫一個重點片段,寫什麼?(我最喜歡的一片秋葉,我的秋葉作品)

給你一段時間,看誰寫得精彩?

指名朗讀幾個不同內容的片段,進行指導和評析。

四、順序點撥

給我們這篇作文起個什麼題目?

寫的時候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

五、完成草稿

開展綜合性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習作水平

武進區卜弋中心國小萬小強

作文教學改革的關注點應該是學生。學生是充滿個性活力的生命個體。他們的興趣、需要、基礎、能力、情感、態度等等直接影響着作文教學的實際效果。語文教師要了解學生、認識學生、研究學生,在此基礎上進行作文教學的設計,調控作文教學的過程,才能取得作文教學令人滿意的實效。

習作訓練《秋天的樹葉》選題富有時效性,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直接連通着豐富的自然資源。這樣一個選題非常適合開展綜合性實踐活動。在這次習作訓練中,我將“走進自然看秋葉”、“動手動腦做作品”、“仔細觀察說秋葉”和“用心思考寫秋葉”四個環節連爲一體,讓學生看、採、做、摸、聞、說、想、評、寫,獲得全方位的體驗,在體驗中愛上秋葉,愛上作文,努力呈現出作文教學課堂的豐富多彩!

一、走進自然,獲得親身經歷

只有學生興致勃勃地親身經歷的一切,纔會使他們津津樂道、印象深刻。課前,我們利用班隊課組織了“走進自然看秋葉”活動,帶領學生走遍校園、走進田野,尋找秋天樹木的變化,觀察多彩斑斕的秋葉。我們在一棵樹下撿到不同時期落下的秋葉對比觀察,我們近觀枯焦的芭蕉回憶四季的不同景象,我們遠眺漸黃的水杉思考自然的生生不息……學生一路灑滿歡笑,嘰嘰喳喳,好像難得這麼開心,這麼投入……

二、動手採制,產生獨特體驗

學生自己動手,創造作品,經歷困難挫折,體味成功快樂,這種獨特體驗是習作中非常寶貴的素材,是教學中展現精彩的源泉。我給學生布置了實踐作業:1、到田野採集各種各樣的秋葉,查資料、問別人,弄清名稱,分好類別;2、用美麗的秋葉做成樹葉貼畫、標本、書籤、串鏈等作品。學生對兩個任務很有興趣,完成得很出色。我檢查了他們的作品,雖說良莠不齊、簡單粗糙,但都是用心製作出來的。

三、交流評說,啓迪智慧火花

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相互評價,是一個啓迪智慧、共同提高的平臺,在提高學生習作水平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交流評說需要研究內容、形式和作用三個方面。我的評說教學設計包括三步:1、探討交流內容,拓寬視野;2、小組自由評說,多向交流;3、全班重點評說,共享見解。交流評說展示了觀察、製作的成果,豐滿、提升了練筆的內容。這個過程中,教師爲學生創設寬鬆、自由、民主的氛圍,既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又注重適當的引導、點撥、歸納、總結,使交流評說取得最佳效果。

四、練寫片段,昇華思考成果

片段練筆訓練走進作文教學的課堂,可以滿足學生的表達慾望,昇華學生的思考成果,爲完成整篇習作打好基礎。作文教學課堂雖然時間短,任務緊,但不能“重說輕寫”、“光說不練”,要把片段練筆訓練“擠”進課堂。我讓學生在課堂上練寫一個重點片段,適當交流,化解了寫的難點,進行了寫的指導,必定會幫助學生把這篇習作寫得更好。

在作文教學中,關注學生,挖掘資源,積極開展綜合性實踐性活動,一定會讓學生愛上習作,寫好習作,使作文教學呈現出多姿多彩的本來面貌!

六年級下冊《習作3》、《習作 4 》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篇四

《習作3》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從這層面意義來看,寫“讀後感 ”就要做到努力爲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以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降低習作難度,讓學生真實地說出自己的“感受點”,聯繫實際抒寫自己的感受,鼓勵他們自主選擇內容,自主表達,表現情意性、自主性。

學情分析:

課前由學生自由地選擇喜愛的書文,自由地定下“引讀”材料或“感點”,落實新課標中的自主性、真實性,以便降低習作難度性。通過分組交流,意在讓學生知道此次習作中“讀”的材料多元性,知道寫“讀後感”有幾個角度可選定,獲得選材的一些技巧。同時在交流中受到文化精神的感染,激發讀書興趣。

教學目標:

1、讀懂例文從 《 海倫·凱勒傳》想到的,誦其文,明其義,學其法,初步瞭解讀後感應有“讀”、有“感” ,“讀”是基礎,“感”是核心,重點在 “感”,引導學生聯繫實際,抓住感受最深的地方,寫出真實感受,表達獨特體驗。

2、完成習作,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閱讀和作文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從例文中學習讀後感的寫法,並學會聯繫自己的實際談感想。

教學時間:兩課時

作前準備:整理讀書卡

(整理課內外自己喜歡的熟悉的美文)

一個人在其一生中,閱讀一些極爲優美、能給生活帶來極大美的享受的文章,可以開拓視野,提高審美能力和鑑賞能力。(四季之美、自然之美、田園之美、遊歷之美、生活之美、生命之美、情感之美……)比如:課本中的一篇篇美文

美 文 目 錄       美 文 片 斷             推 薦 好 書 書名: 作者: 購買地: 閱讀時間: 主 要 內 容                            推薦理由

讀是基礎,“感”由“讀”而生,沒有對原文的研讀,“感”則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通過作前指導學生進行大量而又有針對性的閱讀,爲學生積累豐厚的寫作素材,滿足學生收集材料和反覆思考的時間和空間,降低習作的難度。此外,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讓學生感受到寫作只是爲了交流,從而激發起他們強烈的表達慾望。)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最近你們讀了哪些書?書中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結合自己做的讀書卡談一談。)

引出話題。讀書是美妙的精神之旅,是一件啓人心智、怡人性情、令人快樂的事。在讀書的過程中,我們的情感常常會隨之起伏,或高興,或悲傷,或激動,或安寧 …… 如果我們把讀書時的體會、感受、領悟寫下來,這就是讀後感。 ( 板書:讀後感 )

( 這一環節的設計,既是對作前準備情況的檢查。又自然地過渡到習作指導的下一個步驟 —— 範文引領。同時,富有感染力的導語,讓孩子們一下子進入了習作的情境,有效地喚醒了學生的“回憶”,大大激發了他們寫作的興趣。 )

二、學習範文,授之以漁

1、自讀例文,(課件出示範文,)要求學生邊讀邊思:範文中哪些是 “ 讀”的內容?用直線劃出;哪些是“感”的內容?用波浪線劃出。從中你得到了哪些啓發?

2、討論明法。在學生自我感悟、相互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及時點撥:

首先,要讀懂原文。“讀後感”的“感”是因“讀”而引起的,“讀”是“感”的基礎。

其次,選準感點。一篇文章,可以有許多感點,但在一篇讀後感裏只能抓住一箇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要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現實針對性最強、自己寫來又覺得順暢的一個感點,作爲讀後感的中心,然後加以論證成文。比如,《小草和大樹》中感點有……

第三,讀感結合。寫時要有“讀”有“感”,夾敘夾議,既離不開“讀”—— 對原文的引述,概括等;又離不開“感”—— 寫出自己的評價、感想,而且要由“讀”引出 “ 感” ,以寫“感”爲主,切忌長篇摘抄原文。 ( 板書:讀是基礎感是核心。)

第四, 要寫出獨特新鮮的感受,要將自己相關的事情寫進文中,要寫出自己深受教育的體會,這樣才能避免內容空泛、雷同,真正做到有“感” 而發。 ( 板書:情是紐帶 )

第五,擬定一個醒目的標題。在寫題目時可以擬定一個正題和一個副題。正題目是用一句話或一個詞語點明讀後感的內容或中心。副題目是指出所讀文章的名稱。如女孩﹥男孩  ———— 讀《小草和大樹》有感。題目要準確、醒目、簡潔。      風雨過後是彩虹 ————讀《海倫凱勒》有感

教師小結:總之,寫讀後感,讀是基礎,情是紐帶,感是核心。我們應在讀上下功夫,準確地把握原文的主旨;在情上求共鳴,注意與書中的人物、作者的心靈進行碰撞、溝通:在感上做文章,聯繫社會生活實際,寫出自己獨特新鮮的感受。

( 教師要充分發揮範文的引領示範作用,在學生盡情交流的基礎上,畫龍點睛地作寫作方法的精要指導,力求使學生從“有話想說” 到 “有話會說” ,從“ 想 ”寫到“會” 寫 )

三、素材搜索

【巧頭妙尾】

開頭:《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個書名大家一定很熟悉吧。書中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是一名熱血青年,他不但勇敢、勤勞、善良,而且慷慨大方,樂於助人,胸懷大志,熱愛祖國。保爾由一個頑童歷盡磨難,成長爲一位信念堅定、品格高尚的共產主義戰士,他的故事激勵了很多人。

結尾:“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他不會因爲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卑鄙庸俗而羞愧;臨終之際,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爲解放全人類而奮鬥’。”這是保爾的“生命格言”已經在人們中間廣泛流傳,耳熟能詳。細細品來,還真對,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要熱愛生命,珍惜時間。而且,在人生的旅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風順,時時都有鮮花和掌聲,也會有驚濤駭浪、急流險灘,要學會克服這些困難,作樂觀向上、性格開朗的人,像保爾一樣,不怕困難,勇往直前!這就是我讀這本書最大的收穫!

開頭:讀了《濫竽充數》這個故事以後,我爲南郭先生感到悲哀,如果南郭先生學會了吹竽,不就可以光明正大地留在了皇宮了呀?但是南郭先生卻耍起了小聰明,靠騙人來賺錢,最後只能落荒而逃。這個道理我以前就沒有體會到,還讓自己做了一回“南郭先生”。

結尾: 通過這件事,使我明白了,做“南郭先生”是不長久的,只有真才實學,才能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開頭:今天我們學習了《生命的林子》一課。課文主要敘述了唐僧剛剃髮修行時由於耐不住法雲寺內嘈雜的人羣,認爲會影響自己的修行,因而產生離寺的念頭,在方丈的教育下,改變了最初的想法,繼續在法雲寺修行的事。我對方丈教育唐僧時所說的富有哲理的話感受特別深。

結尾:競爭在整個自然界中隨處可見,一個人,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要想在世間存在,要想發展壯大,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正確的看待自己,勇往直前。

開頭:這個星期我讀了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一本書《愛的教育》。這本書通過對生活樸素的描寫,使我感受到人類多麼需要相互關心,相互理解,相互幫助!我認爲這種關心、理解和幫助,都離不開一個最根本的東西—愛!

結尾:今後,我要學會關愛他人。如果看見有小同學摔倒了,就連忙扶起來;看見有人遇到困難,要及時幫助;包括給老人讓路、給盲人引路、見窮人施捨、見傷員施救這都是文明的表現,這都是愛的表現。

我真希望全世界的人都充滿愛心!

【妙語連珠】

掩卷沉思   受益匪淺  百感交集 自強不息  熱淚盈眶  扣人心絃

身殘志堅   學無止境  舉一反三 一絲不苟  成竹在胸  茅塞頓開

出類拔萃    妙趣橫生  開卷有益 東山再起 捲土重來  如獲至寶

● 比起貝多芬,我是多麼渺小呀!我沒有堅持不懈的精神,更沒有敢於和病魔做鬥爭的勇氣,我只會抱怨不公的命運,生活的艱辛。平時老師佈置的作業多了一點,就不停地抱怨,哪裏有我的身影,哪裏就有我的抱怨。有是生點小病,去醫院打針時,就哭天喊地,醫院裏的每一個角落都回蕩着我的叫喊聲。再想想貝多芬,他的耳朵聾了,還是堅持寫作,用自己的實力與命運對抗。不過,我會改變自己,改變對命運的態度。

●看完這本書後,我的心裏有一個疑惑:我們是獨生子女,從小,爸爸媽媽就把我們看成掌上明珠,整天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像個“小皇帝”。稍遇困難、挫折就會一蹶不振,而海倫。凱勒所受到的困難與挫折是我們常人無法忍受的!

●在一個美麗的世界中,除了環境美以外,還需要有愛的存在,只要世界充滿了愛,那麼世界才能夠變得更加美好。讓我們一起努力吧!一起創造一個充滿“愛”的世界吧!

●記住那句精典的歌詞:“不經歷風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試着走進風雨,去尋找你心中的彩虹吧,記住,只要肯努力,肯付出,就一定會有好的結果。

【妙筆生花】

讀《海倫凱勒》有感

首先介紹《海倫凱勒》這本書的主要內容。

其次具體敘述這本書打動自己的內容。

最後聯繫自己的實際寫。我與海倫凱勒對比(將我哭不肯打預防針與海倫凱勒摸盲文學習對比着寫)。

四、佳作引路:(見後)

五、自由習作,教師點撥

1、自由習作,寫出感想 ( 教師巡視指導 ) 。

2、小組交流,合作評價。

(教師點撥:在比較中體會自己和別人的優點和不足。)

六、集體評議,點撥評價

1、教師選擇典型的文章(兩篇:一篇的較好的,一篇是較差的)集體討論、修改。

課件出示例文: 請同學們認真地讀一讀這篇文章,並試着圍繞以下三個方面或就其中一個方面對它進行簡要的評點:

(1) 是否有“讀” 有 “感”,由“讀” 引出“感”,以“感”爲主?

(2) 引用原文是否得當、簡潔?

(3) 所寫之“ 感”是否聯繫實際?

2 .對照評改要點,自主修改讀後感。

3 .評選最佳,激發興趣。採用學生自薦、小組推薦,教師推選等多種形式,評選最佳標題、最佳開頭、最佳結尾、最佳感想、最佳 …… 激發學生對寫作的興趣。

(圍繞習作要點進行集體評議,使學生在對別人文章“品頭論足” 時,進一步明確習作的要領;圍繞習作要點進行自主修改,使學生在自我反思中,不斷提高習作的能力。同時,最佳評選,容易激趣,讓學生在快樂的習作中體驗成功。)

教學設計自評:

本設計走出了作文教學唸經講道的峽谷,拋棄了僵硬呆板的模式,由作前放手讓學生廣泛地“讀” ,逐步過渡到指導學生真切地寫“讀” 後的“感” ,引領學生猶如登山觀景,在自主感悟,自我表達,自能修改中,一路拾級而上,抒真情,說真話,寫真文,做真人。

附優秀讀後感

不怕困難   學會生存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

二十八年,一個令人驚訝的數字,一個不可思議的數字!而他,魯濱遜,一個人在一次航行中上遇到了可怕的風浪,翻了船,除他之外無一人生還。他流落到了孤島上,憑着他驚人的毅力與勇氣,二十八年後,他依靠自己的智慧逃出了孤島,這個人就是倒黴而又幸運的魯濱遜。

在荒蕪人煙的孤島生活了28年啊!多麼驚人的一個數字!可見魯濱遜是何等的勇敢。初到孤島的他是絕望的,他說:“我整天悲痛得望着這淒涼的環境,沒有食物,沒有房屋,沒有衣服,沒有武器,沒有出路,沒有被救的希望,眼前只有死,不是被野獸所吞,就是被野人所嚼……”但是,慢慢地,他獨特的個性體現了出來,對生活充滿希望,不再整天沉浸在自己設計的悲觀中,開始一心一意的安排自己的生活,他建了小房子;做了桌子、小匣子;捕了小羊、小狗;種了小麥、稻子……就這樣,他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自己的小王國。

魯濱遜還是堅毅的人。他曾經這樣說道:“我的脾氣是要決心做一件事情,不成功決不放手的”,“我要盡全力而爲,只要我還能划水,我就不會被淹死,只要我還能站立,我就不肯倒下……”他沒有助手,工具不全,缺乏經驗,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花很大的勞力,費好長的時間,連做一塊木版都要四十二天。他做的許多事情都是白費力氣,沒有成功,但他從來不灰心失望,總是總結了失敗的經驗又重新開始。辛勤的勞動換來了令人欣慰的回報,他最後變得有船用,有面包吃,有陶器用,有種植園,有牧場,有兩處較“豪華”的住所…… 這些沒有一件不是費了很多力氣、克服了許多困難才得來的。

讀完之後,我不禁反省自己:如果我流落到孤島,能活幾天?一天?兩天?我又能幹些什麼?會劈柴?會打獵做飯?我連洗自己衣服還笨手笨腳的呢!再說了,沒有一個人講話,多孤單呀!我準會憋死的!可見魯濱遜是多麼樂觀向上!我覺得人應該學習他這種不怕困難、樂觀向上的[]精神,無論何時何地都堅強地活下去,哪怕只有一線希望也要爭取,決不能放棄!我們要像魯濱遜那樣有志氣、有毅力、愛勞動,憑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取得最後的勝利!

《習作 4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次習作的內容是記下自己實驗的經過、結果。它可以是科學課上做過的實驗,也可以是學生自己設計的有趣的實驗。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積累有限,無論是課上實驗,還是生活中探究,他們往往只能注意到較大的環節、步驟,細部的、感性的認識關注較少、感受與體驗也就較粗淺。因此,本次習作首先重點引導學生打開“習作素材大門”,與科學課教師聯手引導學生再次經歷一次有趣的實驗,同時利用教材,引發學生對生活現象的探究,自己設計,動手做一次小實驗;其次,指導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 ( 如:表格式、日記形式等 ) 把自己嘗試、發現、探究的經過及結果記下來,努力促進學生 “ 留心生活、觀察生活 ” 養成良好的習慣,提高學生認識生活、科學探究的能力。基於以上認識,對本次習作教學具體設計如下:

習作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讀懂教材中 “ 關於小螞蟻的實驗 ” 一例,在感興趣的基礎上,嘗試實驗,並邊做實驗邊觀察做記錄。初步感知在實驗中如何留心觀察、積累素材,如何把實驗經過、結果寫具體。

2、通過做實驗、觀察、記錄,進一步促進學生“留心生活、觀察生活” 養成良好的習慣,提高學生認識生活、科學探究的能力。

3、培養學生仔細觀察、勇於實驗的品質,懂得從生活中學習,享受生活的情趣。

教學時間:兩課時

作前準備,豐富習作素材

活動 1 .

課前,請科學課老師配合,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

1、教師做實驗時動作怎樣?(先……再……後……)

2、教師做實驗時說了哪些話?提了哪些疑問?

3、整個實驗時,同學們的言行、神態及你自己的心情是怎樣變化的?

課外完成《習作 4 》中關於“小螞蟻”的實驗。併合作以表格式或其他實驗記錄形式,記下實驗經過及結果。參考表格如下:

實驗準備:尋找幾隻小螞蟻、樟腦球

實驗步驟

小螞蟻的表現

我的想法或體驗

①用樟腦球在螞蟻前畫一道線

②如衝破防線,再畫一道線

③依上法畫數次,直至螞蟻跑累

④圍着螞蟻畫稍大些的圈

⑤依上法畫圈,逐漸縮小到一角錢硬幣大小

⑥自己的創意實驗設計

我的實驗小結:

活動 2 .

自己設計小實驗,可以合作完成。認真觀察實驗經過及結果,並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來。

( 在此環節安排兩項活動,目的在於幫助學生感知在實驗過程中如何進行細緻觀察,並有自己的體會和認識。以小組的形式完成活動,利於學生自主、合作作用的發揮,增強他們對活動的興趣。請科學課老師參與,利於引導學生在觀察到實驗表象的同時,探究實驗現象的內涵。這樣,在積累習作素材的同時,提高了學生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和認識能力,進一步激發科學探究的精神。 )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活素材

1 .同學們,我們在科學課做了許多實驗。老師又佈置大家自己設計智力實驗。大家都做了沒有?好,下面就請幾位同學上臺交流。

2、學生讓臺交流實驗過程和結果。(每一組選一個代表上臺交流。)

生a:我做的是哪些食物含有澱粉的實驗,我帶來了麪粉、米飯、豬肉、白菜、大豆、食糖等。當我用碘酒滴向這些食品時,發現有的變藍有的沒變。最有趣的是我向同學表演了牛奶變墨水的魔術,可有趣了。

生b: 我做的是自制滅火器的實驗。我帶來了小蘇打和白醋。當我把小蘇打放進醋容液時,奇怪的現象發生了。瓶裏生成許多的泡沫,不斷地涌向瓶口,我想捂都捂不住。後來我用點燃的火柴伸進瓶裏,發現火柴熄滅了。我學會了製作簡易滅火器。

生c:我做的是水是否有張力的小實驗。我把硬幣放進盛滿水的杯子裏,水卻沒有溢出來,我通過觀察、思考,發現了水的張的存在,繼續做實驗,發現張力是有限度的,這次實驗讓我大開眼界。

生d:我是按書上提示觀察螞蟻對樟腦丸的反應。發現螞蟻非常害怕樟腦丸的味道。

3、說收穫或發現

二、素材搜索

【巧頭妙尾】

開頭:“一年級到六年級,科學一直是我喜歡的學科。科學課上我做過的實驗數不勝數,但在這無數的實驗中,唯獨一次讓我記憶猶新,那就是前不久剛做過的硬幣實驗。

結尾:這次實驗,讓我們懂得:凡事都不能武斷地下結論,要勇於探索和實踐,才能揭開謎底。大自然中,還有許多的祕密,我相信,只要不斷去探索,我們就能解開很多的謎團。

開頭:週末,我看了一本書,介紹了一個有趣的實驗:將一個杯子裏盛滿水,用紙蓋住杯口,然後,把杯子倒過來,水不會流出來。我覺得這簡直是不可思議,薄薄的一張紙怎麼可能托住一杯沉重的水呢?

結尾:通過這次實驗,我懂得了兩個道理:

一是,有關大氣壓的問題,大氣壓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爲人類創造着魔力,比如:用吸管喝飲料,中醫火罐療法,輸液等等。

二是:更讓我懂得了做什麼事情都不能憑空想象,要有根據,要善於觀察事物,善於研究,從而發現問題。

【妙語連珠】

聚精會神  屏息凝視  目不轉睛  專心致志  神情專注  乾淨利落

心靈手巧  笨手笨腳  學以致用  手忙腳亂  手足無措  手腳笨拙

喜出望外  心花怒放  興致勃勃  心滿意足  歡呼雀躍  大功告成

香氣撲鼻  心領神會  暢所欲言   刨根問底 絞盡腦汁  半途而廢

水到渠成  交頭接耳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處處留心皆學問

功夫不負有心人   眼睛不能眨,眼睛一眨,老母雞就會變鴨。

●上課了,老師走進教室,神祕地說:“今天,我要給大家做個‘紙盒燒水’的實驗。”

●雖然空氣是看不見的,但是,這個實驗讓我們瞭解了空氣無處不在。

●實驗開始了,老師向滿滿的水杯中投硬幣了,我擠在前面,睜大眼睛,緊緊盯着水杯,惟恐錯過了哪個細小的環節。“ 一個、兩個、三個……”一枚枚硬幣相繼“跳”入了水杯,水面也在升高。老師突然停住了,問:“同學們,猜猜看,接下來會出現怎樣的情況?”“水會溢出來唄!”同學們異口同聲。“錯!讓我們接着往下看吧!”“誰還有硬幣?”老師又在同學身上“搜”出六枚硬幣,小心翼翼地把他們一個個放入水中,最後一枚硬幣 “撲通”跳下水後,像訓練有素的潛水員,在水中旋轉了360度後,才安安穩穩地落入杯底。

●老師說今天要做一個實驗,名字叫:雞蛋浮起來了。聽到做實驗教室裏頓時沸騰了起來。同學們有的說:“老師今天要到底要幹什麼呀?”有的說:“我想可能是要做實驗吧,而且我敢肯定,這次實驗一定非常有趣!”還有的說:“老師葫蘆裏到底賣的是啥藥?”

【妙筆生花】

《有趣的小實驗》

1、受電視節目的啓發,我決心動手做證明水是否有張力的小實驗。

2、我把硬幣放進盛滿水的杯子裏,水卻沒有溢出來。

3、通過觀察、思考,發現了水的張力的存在。

4、繼續做實驗,發現水的張力是有限的。

5、做這個小實驗的感受。

三、佳作引路(見後)

四、謀篇構思,快速成文

同學們,今天,我想發起一次“ 再現科學實驗” 的展示活動。大家把自己的實驗經過及結果寫成一篇文章,由我和姜老師來做展示活動的嘉賓,看看誰的實驗最有趣,好嗎?

( 創設展示活動的情境,激發學生的習作願望,使他們樂於參加、主動投入到習作活動中去。 )

2 .請大家結合自己的實驗記錄,想想你打算在作文中寫些什麼來取得展示的成功。大家來作簡要的交流。

( 通過大家的交流,完成作文的大體構思,明確寫些什麼。教師結合教材要求,重點明確要按照實驗的順序,寫出自己在實驗過程中的觀察、體會以及實驗結果。內容真實、具體。 )

3、在動筆成文過程中,你可以先結合自己的實驗記錄,用幾句簡單的話或幾個詞語寫下自己的構思,然後,快速成文,遇到寫不通順的句子、選不準的詞語或不會寫的字,可以先忽略過去,不要影響全文的思路。

( 重視學生成文的經過,既有利於訓練學生在一定時間內完成作文,又有利於教師把握學生對於完成本次習作的情況,在指導修改的環節,增強針對性,達成本次習作的教學目標。且在第三學段的習作訓練要求中明確了習作應有一定的速度,此環節強調快速成文,並輔之以方法,逐步培養。 )

五、修改完善,交流習作

1、自我修改。

“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 ,請大家出聲讀自己的作文,先從字詞句三方面看看有沒有要修改的;再讀時,注意考慮自己讀起來感覺是否具體,實驗是否有趣。想想有沒有需要補充的內容。

2、指導修改。

選取一名中上等習作水平的學生的作文,鼓勵他讀給大家聽。教師針對 “ 按照實驗的順序,寫出自己在實驗的過程中的觀察、發現、體會以及實驗結果,內容真實、具體” 的習作要求,引導修改,並對該生有創意的表達予以表揚。

3、再次自我修改,並以小組爲單位交流展示。

( 重視習作過程中修改環節,是增強學生語感,提高學生駕馭語言能力的有效途徑。首先調動學生自我修改,完成字詞句的簡單修改,做到文通句順,並自我甄別文章質量。然後藉助評議學生習作,有針對性地落實本次習作教學的目標。再一次給學生自我修改、交流的機會,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 )

六、作後延伸,展示交流

以學習小組爲單位張貼布置小組牆報欄,展示交流。

( 以此爲下次習作的新起點,進一步激發學生樂於觀察,樂於表達,樂於交流。 )

教學設計自評:

本次習作設計,努力讓學生懂得 “寫作是爲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全面落實 “學寫內容具體、感情真實的記實作文”的學段習作目標,讓學生經歷習作的全過程,使“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三個維度目標得到了整體地提升。設計特色有如下幾點:

1 .組織有效的實驗活動,增強學生參與意識,豐富他們的生活體驗,在提高學生觀察能力、認識事物能力的同時,爲習作“言之有物”做好儲備。

2 .以“再現科學實驗展示活動”作爲習作教學的組織形式,激發學生樂於交流,主動投入寫作活動。

3 .課上快速成文,加強修改、評議環節,更有針對地加強了本次習作的訓練,提高了習作教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4 .課後延伸,激發觀察、表達熱情,使學生每一次習作經歷產生良性循環。

附優秀習作:有趣的實驗

今天,姜老師帶了兩條小魚、一根試管和一支蠟燭。我們心裏十分疑惑:爲什麼今天會帶這些莫名其妙的東西。原來,今天老師要做實驗,讓我們在實驗中獲取知識與樂趣。大家興奮極了。

實驗開始前,老師先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將魚放進盛滿水的試管,再把試管放在火上,裏面的魚會不會死掉呢?一聽這話,頓時大夥兒像一滴滾進熱油鍋裏的水——炸開了。大家各抒己見,有的說:“魚肯定會死。”有的說:“不把魚煮熟纔怪呢!”當然,要拿事實說話,實驗開始了!

老師將一條活潑的小魚放在了盛滿水的試管中,接着把蠟燭點燃。“吧吧吧”火苗點燃了,老師又把試管放在火苗上方。只見試管壁已經被火苗燒灼得變成了黑色。同學們伸長脖子,睜大眼睛等待着、等待着。三分鐘過去了,水開始沸騰,裏面的玻璃覆上了一層厚厚的蒸汽。咦?小魚居然還在快樂地遊動,好象一點都不驚慌失措,而且還對試管內的溫度和空氣感到十分滿意。這是爲什麼呢?爲什麼小魚在100度的高溫環境下卻安然無恙呢?同學們都驚呆了。當然,這個謎團還是讓老師分析後我們才知道的。

姜老師說:“水在加熱後會自然上升,而不會向下流。因此,試管上方的水雖然沸騰了,卻不影響下方的水。所以,試管底部的小魚在溫度適宜的情況下, 不會受任何干擾,自由地遊動。”聽了這個原理後,我大開眼界,原來科學竟有如此奇妙的魔力,讓我驚訝不已。同時,我對科學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姜老師的小實驗圓滿地結束了,同學們還沉浸在歡樂之中。啊,這次實驗真有趣!

[編寫:堯塘中心國小  張書峯  審定:周怡和]

六年級下冊《習作3》、《習作 4 》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篇五

教學要求:

1、學習書信,掌握書信的正確格式,能正確寫書信。

2、瞭解家鄉的迷人的風光和古老的風俗,學着向別人介紹。

3、語句通順,內容具體,介紹能抓住特點,有條理。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書信,掌握書信的正確格式,能正確寫書信。

2、能用介紹的口吻來說出家鄉的與衆不同之處。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書信,掌握書信的正確格式,能正確寫書信。

2、細讀範文,學習介紹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示習作要求

1、談話:今天,我們要來學寫書信。(板書:書信)

2、書信是應用文的一種,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要用到。誰來說說,你對書信瞭解了多少?

二、學習書信的格式

1、閱讀習作3,瞭解書信的正確格式。

2、學生交流,師板書:

書信的組成——稱呼、問候的話、正文、祝語、署名和日期。

書信的格式——

①稱呼:根據自己和收信人的關係,平時怎麼稱呼在信中就怎麼寫。稱呼長輩時要用敬稱,且稱呼要第一行頂格寫,後面加上冒號。

②問候的話:簡單地對收信人或收信人、收信人的家人表示問候,如:身體、工作、學習、家庭等方面。如果是回信,還要寫明來信已收到,並適當回答來信問題。寫的時候要另起一行空兩個字的位置。

③正文:這是信的主體部分,講明寫信人要對收信人講的話。如寫的內容太多,要分段寫。

④祝語:根據寫信人與收信人的關係和具體情況,寫上表示祝願、勉勵或敬意的祝頌語,如“此致敬禮”、“祝你健康”等。寫“此致敬禮”,“此致”可緊接正文之後,也可換行空兩格寫,“敬禮”則一定要另起一行頂格寫。“祝你健康”可以另起一行空兩格寫。

⑤署名和日期:署名,在結尾的下一行的後半行寫上自稱和名字,如“兒某某”等。要注意,自稱一般對長輩寫信時才用,對於同輩可不用,如熟悉的人姓名中的姓亦可省略。對於晚輩,一般只寫自稱不寫名字。日期,一般寫在署名下一行的後半行,要寫清年月日,以便查考。

3、再讀範文,從中找出上述五個內容,強化格式。

4、教師出示書信格式圖:(略)

三、細讀書信的正文,學習介紹的方法

1、自由讀正文,思考:作者介紹了家鄉的哪些方面?

2、交流討論。

3、教師提出要求:

介紹時要注重語境、語體色彩、措辭要得體。

四、提出學生習作要求

請你給遠方的親朋好友寫一封信,選擇一兩個方面,介紹自己的家鄉。

五、分組交流自己蒐集的家鄉迷人風光和古老風俗的資料。

六、學生自由習作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掌握書信的正確格式,能正確寫書信。

2、語句通順,內容具體,介紹能抓住特點,有條理。

教學過程

一、掌握書信的正確格式

1、同桌交換,互相檢查書信格式

2、交流學生中錯誤的書信格式,相機指導修改,強化正確格式

二、講評、指導書信的內容

1、指名朗讀學生習作(好、中、差各一位)

2、指導修改:

(1)聽了他的作文,你知道他介紹的是家鄉的哪一個方面?

(2)他是怎樣介紹的?你認爲好在哪裏?不足之處有哪些?

(3)與他類似的這方面,你是怎樣介紹的?

(教師在指名學生回答時,相機糾正學生語言上的一些錯誤)

3、小組合作,互改習作。

三、學生自讀自改習作後謄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