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搭石》教學反思【新版多篇】

《搭石》教學反思【新版多篇】

《搭石》教學反思 篇一

暑假,終於有空翻開高年級的部編教材細細品讀,《搭石》一課是五年級上冊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在之前人教版教材也有,老課文如何新教呢?

在部編教材中,《搭石》是閱讀策略單元的一篇課文,所以這一課在講解的時候就要緊扣閱讀方法的指導,而國小階段的閱讀策略單元訓練的方法指向都有什麼呢?我把整套書的閱讀策略單元梳理在了一起,分別有,三上預測單元;四上提問題;五上,提高閱讀速度;六上,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擇恰當閱讀方法。整套書,12冊教材在閱讀上的訓練點的設計上,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那本課在設計上就應該有所提現。

本單元的單元篇章頁是這樣安排的,人文主題——閱讀要有一定的速度,語文要素——

1、學習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2、結合具體事例寫出人物的'特點。本課的課前導讀語,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讀的時候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讀,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記下所用的時間,完成課後練習。課後又設置了這樣的問題,

1、本文共600餘字,我的閱讀時間約____分鐘。

2、說說課文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畫面是什麼,從哪些語句中可以體會到鄉親們的美好情感。

所以在第一課時的設計應該抓住提高閱讀速度這一重點進行設計,而對於生字詞要講,要放在用較快速度閱讀完講解,第一課時安排了這樣的內容,

1、用較快速度默讀課文,記下時間。這一環節,一定要有秒錶,讓孩子自己對閱讀時間有一個準確的把握,孩子記錄完成後,要根據要求,及時給予指導,五年級孩子,默讀要有一定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300字時間一分鐘左右,600字的話要實現2分鐘左右纔是最好,對於那些閱讀速度慢的同學要指出問題,以及今後努力的方向。

2、纔是生字詞的掌握,也就是對於閱讀策略單元要有所轉變,不可一成不變,要懂得變通。

而第二課時則會主要講解,描繪的畫面以及留下深刻印象的語句。

部編教材的特殊單元,重在強調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的滲透相應方法才行!

《搭石》教學反思 篇二

全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裏行間洋溢着濃郁的生活氣息。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爲他人着想的傳統美德如“搭石”一般於默默無聞中凸現。而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是寫一行人走搭石,動作協調有致,聲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充滿了詩情畫意的和諧美。我在教學中以學生自讀自悟爲基礎,注重引導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體驗、感悟,在讀中積累、內化,在讀中欣賞、昇華。倡導個性閱讀,珍視獨特體驗。以“美”作爲學習這個自然段的主線,貫穿始終。

一、以尋找美統領全段

這篇課文文字雖然淺顯,但其間傳遞的情感卻是豐富的。這正爲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提供了想象的空間。在學習第3自然段開始,讓學生讀書,談談自己的感受,有學生談到了這個自然段很美,像畫一樣,我立刻抓住這個“美”字做文章,讓學生快速地瀏覽課文,一邊讀一邊體會,文中的那些詞句讓你感受到美呢?這是一個難度很大的問題,同時又是一個透過文字直抵內心的引子。學生潛心閱讀全段,完全可以得出各具個性的閱讀體驗。學生帶着任務讀課文,讀書目的性自然體現,又增加了語言的積累。以“美”爲切入點,帶着學生走進了這一行走搭石的人,開始感受“搭石”,欣賞“搭石”,尋找美的畫面。

二、抓住關鍵詞句感知美

在教學第3自然段“行人走搭石”時,我引導學生抓住“協調有序”,師生合作讀,想象人們“走搭石”的畫面;讓學生敲擊桌子發出的“踏踏”聲,模仿一行人走搭石的聲音,從而形象地感受了課文中描寫的“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引導學生抓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想象畫面,感受那藏於文字之中的美。通過學生的回答人們走搭石沒有人突然止步,感受心靈美。從而整段的音樂美、畫面美、心靈美渾然一體,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得到昇華。

三、多種形式地讀感受美

這是一篇美文,語言優美,非常適合朗讀和語言的積累。我讓學生充分地讀。如自由讀,個別讀,師生合作讀,齊讀,想象畫面讀等,讓每個學生都有讀的機會。關注朗讀的層次性,通過評價性的語言,教師的引導,層層遞進。如開始通過朗讀找出體現美的句子,再抓住重點詞理解體會搭石的美,讀出美感,最後通過想象拓展提升學生的情感,朗讀更富有激情。讀出了畫面的美,音在教學本課後,我覺得自己在關注全體學生方面做得還不夠。

關注全體學生不能只是掛在口頭的一句空口號,不管是在備課時,還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頭腦中時刻要有關注全體學生的意識。如在備課時就要想好這個問題我該請哪位學生回答,我爲什麼要請他回答這個問題,通過這個問題我想提高他什麼能力。

再如,在課堂上,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都要有所關注,不能讓成績好或表現積極的學生獨佔課堂,而基礎較差的學生卻一無所獲。

《搭石》教學反思 篇三

《搭石》一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裏行間洋溢着濃郁的鄉村生活氣息,體現了鄉親們淳樸的愛。

在教學過程中,對於識字教學,我採用集中和分散相結合的方法。先整體認識本課要求會寫和會認的字詞,以及多音字的'正確讀音。再學文中讓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想象畫面理解,聯繫生活體驗理解,也有教學生通過查字典理解等。比如在初讀課文後認讀生字詞時,不但要求學生讀準,部分詞語還進行了拓展,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是ABCC形式的詞語,藉此機會讓學生說出自己積累的這種形式的詞語,拓展了學生的詞彙量。在教學“協調有序”一詞,學生對“協調有序”的理解一直是抽象的,我讓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又通過學生體驗走搭石的節奏加以理解。一行人走搭石是那麼默契,那麼有序,這樣的動作就叫——“協調有序”。在學習“清波漾漾、人影綽綽”這兩個詞語,相機學習生字“綽”,課件出示字典的三種解釋,學生聯繫上下文知道應該是姿態柔美,然後讓學生通過想象畫面和圖片來理解,並通過朗讀體會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的畫面美,達到了感性理解和個性思維的統一,從而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抓住“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一主題,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體悟老人擺搭石,擺出了助人美;一行人走在搭石上,走出了音樂美,畫面美;兩個人面對面地走搭石含着的謙讓美;“青年人”和“老人”走搭石所體現的敬老美,同樣都是家鄉的一道風景。讓學生在感知美、體會美、欣賞美、感受美、發現美的過程中,感悟到風景的自然之美,感悟到人景合一的和諧之美,感悟到樸實的爲人之美。

如上了年紀的人擺搭石的場面,通過學生想象老人發現不平穩的石頭到放平穩,再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才離開這個過程,他會想什麼,做什麼,體會他認真負責,爲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質。又如年輕人背老人過河,通過理解“理所當然”,引導學生想象“假如還有哪些人來走搭石,家鄉人會怎樣做的”,進行語言文字訓練,來體現出他們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讓學生通過這些畫面的體會,自然地感受到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時,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搭石默默無聞的美,以及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美,情感又進一步得到昇華。

在這節的教學中,我感覺自己在課堂教學中還存在不足,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揚長避短,不斷努力,不斷反思,爭取進步。

搭石教學反思 篇四

《搭石》這篇文章就是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結合。文中詩一般流暢的語言,鄉親們水一般清澄的心靈,都給學生一種美的薰陶。在上課初始,我就想把學生帶進文中那個詩情畫意的氛圍,描繪家鄉美景導入。從學生們的表情上,雖似懂非懂的意象已經使他們感受到了一種美。這樣也激發了他們接下來學習的積極性。

《搭石》這一課,並進行了認真的備課。當我捧讀課文,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映入眼簾:秋涼在即,人們精心挑選石頭擺放在小溪中,幾番精心踩踏;急着趕路的老人,發現搭石不穩,及時調整才肯離去;一行人走搭石,動作協調有序,聲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充滿了詩情畫意;兩個人面對面過溪,招手禮讓,閒話家常;偶遇老人,蹲身下伏,揹負過溪……

課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裏行間洋溢著鄉村的生活氣息。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一種看得見的美和看不見的美在文本中和諧共生。根據本文特點,結合新的課程理念,本課在教學時我注重以人爲本,以讀爲本。採取情境體驗式教學法,引導學生緊緊抓住“搭石,構成家鄉的一道風景。”這一主題,教學中以學生自讀自悟爲基礎,注重引導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體驗、感悟,在讀中積累、內化,在讀中欣賞、昇華。把“美”這條主線,貫穿於課堂始終。

讓學生通過這些畫面的體會,自然地感受到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時,學習最後一段,並通過背景介紹,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搭石默默無聞的美,情感又進一步得到昇華。

教學中,我努力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在詞句教學時,我不光引導學生了解意思,還提示理解方法,如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聯繫上下文理解,以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在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基本功綜合訓練的同時,要注重對學生關愛他人美好情感的薰陶和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引導。比如在朗讀中潛移默化,在過渡語、小結語、激情語中滲透。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勤勞是美、助人是美、謙讓是美、和諧是美、美就在我們的心裏,只要我們奉獻了愛,我們的生活就充滿了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