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搭石》教學設計

一、案例分析:

《搭石》教學設計

《搭石》一文是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的一篇意境優美、生活氣息濃郁的散文。作者通過對家鄉環境的介紹,反映出“搭石”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藉助對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等幾個生活畫面的細緻描寫,讚美了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美好品質和家鄉的淳樸民風。走進課文,一幅幅生動的畫面便會映入眼簾:秋涼在即,人們精心挑選平整方正的石頭擺放在小溪中,幾番精心踩踏;急着趕路的老人,發現搭石不穩,及時調整,滿意才肯離去;一行人走搭石,協調有致,聲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充滿了詩情畫意;如果兩個人同時過溪,招手禮讓,閒話家常;若是誰偶遇老人,蹲身下伏,揹負過溪¼¼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爲他人着想的傳統美德一定會強烈地感染着學生的心,激發他們善良的人性美,使他們充滿爲他人奉獻的熱望。這也正是“搭石”在默默無聞中凸現出的精神。

二、教學目標:

1、認識“汛、譴”等6個生字,讀準多音字“間”,會寫“汛、訪”等10個字,會寫“汛期、山洪”等16個詞語。

2、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能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讀,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品讀作者細緻描寫的典型事例,抓住關鍵詞語,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快速閱讀課文,不回讀。從具體事件中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受到薰陶。

難點: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詞卡片、實物投影儀等。

五、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師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學生根據題目質疑。(什麼是搭石?搭石有什麼用¼¼?)

【設計意圖:思維從疑問始,讀題質疑,以疑促思,激發學習興趣。】

(二)自學課文,整體感知

1、明確閱讀要求,強化“提高閱讀速度”的意識,討論商定自學方法。

2、學生自學,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自學情況。(理清文章脈絡:簡要說說每一個自然段講的是什麼內容?)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學,在閱讀實踐中提高學習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的層次。】

(三)深入局部,藉助朗讀想象畫面,理解課文主旨。

探究體驗該環節是本課時的中心環節,教師將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安排教學,有效引導,實現與文本的對話。本環節將採用朗讀、默讀、圈劃、思考、交流、討論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研讀內容預設爲以下幾個方面,教學順序將根據學生課堂學習情況安排。具體教學內容視學情和課堂生成情況靈活處理。

【設計意圖: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以學定教,順學而導,教會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

研讀重點一: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着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1、教師指導學生通過朗讀、默讀、交流感受,引導學會抓住“無論”、“只要”、“一定”、“直到”等關聯詞語感悟家鄉老人可親可敬一心爲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學會朗讀的輕重音變化,讀出感情。

2、生感情朗讀。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細節描寫和用詞的精妙,訓練學生理解語言文字的能力,做到以情帶聲。】

研讀重點二: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擡起腳,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1、學生朗讀本段,找出最能體現畫面美的詞語。

2、指導學生髮現“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等詞語,引導體會畫面的美。

3、指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協調有序”的意思,體會和諧相處,互相照顧的純樸鄉情。

4、生朗讀體會。

【設計意圖:通過朗讀、理解詞語等方式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從中發現美,感受美,體驗美。】

研讀重點三: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1、引導探究,怎樣才能讀好本段?

2、生通過默讀思考,同伴交流所得,學會抓住“總會、總要”、“理所當然”等詞語想象畫面,體會互相禮讓,敬重老人的傳統美德。

3、生朗讀體會。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反覆品讀中感受“搭石”,從而走進淳樸的民情,感受美好的民風,進而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主旨。】

(四)總結昇華,提高認識

1、師指導聯繫課題,研讀課文最後一段所表達的情感。提升對“搭石”的更深層次理解。

2、朗讀昇華。

【設計意圖:深入體會,展開想象,昇華情感,感悟普通“搭石”中所蘊含着的崇高的人性美,感悟文本的表達方法。】

(五)佈置作業,練習鞏固

1、抄寫生字、詞語;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通過恰當的練習,積累語言文字,提高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六、板書設計:

擺搭石中自然美 奉獻美

搭石走搭石中和諧美 謙讓美

品文字中語言美 敬老美

教學反思:

《搭石》全文語言質樸生動,截取了農村生活中幾個平凡的極具畫面感的場景,意境秀美,一幕幕情景清晰、生動,呈現出一幅幅和諧美好的鄉村生活畫面,處處體現着鄉親們美好淳樸的情感。《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而學生閱讀能力只有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才能得到鍛鍊與提高。”結合本課教材特點,我在教學中以學生自讀自悟爲基礎,注重引導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體驗、感悟,在讀中積累、內化,在讀中欣賞、昇華。倡導個性閱讀,珍視獨特體驗。以“美”作爲這篇課文的主線,貫穿課堂始終。

文中有看得見的具體美,也有看不見的心靈美,而心靈之美是通過一幅幅美好的畫面體會出來的,所以我在教學中以“美”爲切入點,帶着學生走進了小村莊,開始感受“搭石”,欣賞“搭石”,尋找美的畫面。爲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提供了想象的空間。學生每尋到一處美,教師就用不同顏色的筆在黑板的石頭上寫上一個“美”字,讓孩子們體會小村莊人們的內在美。

學生在體驗訴說這些美的畫面時,腦際其實已經生成了豐富的人物形象。因爲讀書是師生,尤其是學生與作者進行心靈對話的過程,所以,此時老師適時地指導朗讀,力求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進一步強化這種細膩的情感體驗。在朗讀時,注重從以下幾個方面指導:一是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課文中美的畫面和情感,二是注意文章中標點符號的運用,長短句的結合,力求讀得自然流暢,富有節奏,做到以情帶聲。在學生對“搭石”有了一定的瞭解感悟後,再組織學生運用多種形式,進行不同層次的讀書活動,使其感悟體會“搭石”的美,欣賞一幅幅動人的畫面,從而實現教師、學生與課本對話的目的。

文章借“搭石”表現鄉親們互助友善的精神品質,寫的自然含蓄,不着痕跡。教學時,結合文章的結尾,引發學生思考:作者爲什麼說搭石“聯結着故鄉的小路,也聯結着鄉親們美好的情感”?從哪些語句可以體會出鄉親們的情感?學生通過朗讀,對文章的主旨已經有所瞭解和感悟,但是要把前面感受到的畫面用清晰的語言表達出來,還學要帶着問題再次閱讀課文,找到相關的描述,轉化成支撐自己感受的依據。

學生們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出文章主旨後,情感昇華,告訴孩子們,美無處不在,就連搭石這麼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作者就是從一件很小的事物中發現了美。在我們身邊發生的小事中哪裏也可以找到美?做到讀寫結合。

教學中,我努力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

標籤:搭石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