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白居易《暮江吟》原文、註釋、賞析多篇

白居易《暮江吟》原文、註釋、賞析多篇

白居易暮江吟原文及賞析 篇一

[唐]白居易《暮江吟》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九年級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註釋:

1、吟: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

2、瑟瑟:一種寶石,澄澈碧綠。此處指江水所呈碧色。

3、真珠:即珍珠。

賞析:

俯仰之間,得一縷閒情;顧盼之中,見一番美景。殘陽斜照,映得江水一半碧綠一半殷紅;新月漸上,宛若一張小巧亮麗的弓;江草青青,綴滿了晶瑩碧綠的露珠。“殘陽”“水”“月”“露”四個意象,總括了暮江晚景的奇美。一“鋪”字,形象地寫出夕陽與地平線已近的平齊的感覺;“半江瑟瑟半江紅”真實地再現了江面一瞬間呈現的兩種顏色變化,被歷代詩家所稱讚。第三句以“可憐”作爲詩眼,寫出詩人對大自然的喜悅、熱愛之情。

白居易《暮江吟》原文、註釋、賞析 篇二

原文:

[唐]白居易《暮江吟》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九年級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註釋:

1、吟: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

2、瑟瑟:一種寶石,澄澈碧綠。此處指江水所呈碧色。

3、真珠:即珍珠。

賞析:

俯仰之間,得一縷閒情;顧盼之中,見一番美景。殘陽斜照,映得江水一半碧綠一半殷紅;新月漸上,宛若一張小巧亮麗的弓;江草青青,綴滿了晶瑩碧綠的露珠。“殘陽”“水”“月”“露”四個意象,總括了暮江晚景的奇美。一“鋪”字,形象地寫出夕陽與地平線已近平齊的感覺;“半江瑟瑟半江紅”真實地再現了江面一瞬間呈現的兩種顏色變化,被歷代詩家所稱讚。第三句以“可憐”作爲詩眼,寫出詩人對大自然的喜悅、熱愛之情。

作者簡介: 篇三

白居易(772至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生於河南新鄭,其先太原(今屬山西)人,後遷下邽(今陝西渭南東北)。貞元進士,授祕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袷遺及左贊善大夫。後因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貴,貶爲江州司馬。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寶曆初年任蘇州刺史,後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爲時而著,歌詩合爲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其詩語言通俗,人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和元稹並稱“元白”,和劉禹錫並稱“劉白”。有《白氏長慶集》傳世。

《暮江吟》原文及鑑賞 篇四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九年級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鑑賞

白居易純粹寫景的作品很少,這是一首廣爲流傳的千古佳作。

夕陽入水,美景絢爛,半江碧綠如瑟瑟之色,半江爲紅日所映。“殘陽”緊扣標題“暮江”二字。“鋪”字用得貼切精當,透露出陽光是斜照而非直射。“瑟瑟”本是寶石名,《通雅》:“瑟瑟有三種,寶石如珠,真者透碧。”詩中用來形容殘陽照不到的半邊江水的顏色,與陽光照到的呈紅色的一面交相輝映,加之天邊緩緩下沉的紅日,構成一幅色彩絢麗的殘陽鋪水圖。前人對此,紛紛以“工緻入畫”(楊慎《升菴詩話》);“寫景奇麗,是一幅暮色秋江圖”(《唐宋詩醇》卷二十四)稱讚,可見其摹寫之妙,非同凡響。

白居易的詩擅長鋪敘,而這首小詩則一反常態,騰挪跌宕,富於變化。前面還是江面晚景,轉眼間給人們展現的卻又是不僅比喻恰當貼切,同時也暗含着深厚的意蘊。因爲只有傍晚到初夜這一段,纔有露水,也只有九年級的月亮纔會如一彎弓,並且在這一時刻懸在遙遠的天空中。與首二句殘陽碧波的描寫聯繫起來看,時間上是由傍晚到初夜,足見詩人流連忘返,長時間陶醉於眼前美景之中。詩人惜墨如金,僅用二十八字就描繪出殘陽碧波的交輝與月牙初懸的靜夜兩幕勝境。本來是平常的景緻,一經過詩人生動準確的描繪與組合,便顯得那麼迷人!讀此詩者,也會不由得與詩人一起,陶於這奇妙的境界中。

白居易暮江吟原文及賞析 篇五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九年級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詩文解釋】

一道殘陽鋪在江面上,陽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現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現出紅色。更讓人憐愛的是九月涼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真的珠子,一彎新月彷彿是一張精巧的弓。

表達情感

表達了詩人熱愛自然、熱愛祖國江河的情趣。

【詞語解釋】

鋪:指太陽光斜照在水面上。

瑟瑟:碧綠色寶石。這裏形容背陰處的江水顏色。

可憐:可愛。

真珠:珍珠。

句解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詩人抓住了傍晚夕陽斜射下的江面上呈現出的兩種不同的顏色,表現出江面微波粼粼、光色瞬息變化的絢爛景象。

這句詩的意思是:傍晚時分,快要落山的夕陽,柔和地鋪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鮮紅色的,而綠波卻又在紅色上面滾動。

可憐九月九年級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詩人在這裏把天上地上的兩種景象壓縮在詩裏,通過對“露”和“月”的視覺形象的描寫,創造出秋夜一派和諧寧靜的意境。

這句詩的意思是:九月九年級這個夜晚多麼可愛啊,岸邊草莖樹葉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樣,而升起的一彎新月像一張精巧的彎弓。

【詩文簡析】

這首詩大約是長慶二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寫的。當時朝廷政治昏暗,牛李黨爭激烈,詩人品盡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這首詩從側面反映出了作者離開朝廷後輕鬆暢快的心情。詩人在這首詩中運用了新穎巧妙的比喻,創造出和諧、寧靜的意境,通過吟詠表現出內心深處的情思,對大自然的熱愛。

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今陝西渭南人。早年熱心濟世,強調詩歌的政治功能,併力求通俗,所作《新樂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確實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盡規”,與杜甫的“三吏”、“三別”同爲著名的詩史。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瑟瑟行》則代表他藝術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場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長別,世事從今口不開”,但仍寫了許多好詩,爲百姓做過許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紀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寫過一些小詞。贈劉禹錫詩云: “古歌舊曲君休聽,聽取新詞《楊柳枝》”,可見他曾自度一些新詞。其中《花非花》一首,頗具朦朧之美,後世詞人如歐陽修、張先、楊慎,都極爲讚賞。

賞析一

白居易純粹寫景的作品很少,這是一首頗爲人稱道的。小詩。

詩人選取了紅日西沉到新月東昇這一段時間裏的兩組景物進行描寫。

夕陽臨江,美景絢爛,半江碧綠如瑟瑟之色,半江爲紅日所映。“殘陽”緊扣標題“暮江”二字。 “鋪”字用得貼切精當,顯示出陽光是斜照而非直射。“瑟瑟”本是寶石名,《邇雅》:“瑟瑟有三種.寶石如珠,真者透碧。”這裏用來形容殘陽照不到的半邊江水的顏色,與陽光照到的呈紅色的一面交相輝映,加之天邊緩緩下沉的紅日,構成一幅色彩絢麗的殘陽鋪水圖。前人見此,紛紛以“工緻入畫” (楊慎《升庵詩話》);“寫景奇麗,是一幅暮色秋江圖”(《唐宋詩醇》卷二十四)譽之,可見摹寫之妙,非同凡響。

白居易的詩擅長鋪敘,而這首小詩則一反常態,跳宕騰挪,富於變化。前面還是江面晚景,馬上給人們展現的卻又是夜晚景色,看似突兀,實則自然。 “露似真珠月似弓”一句,不僅比喻恰當貼切,同時也隱藏着深厚的意蘊。因爲只有傍晚到初夜這一段,纔有露水,也只有九年級的月亮纔會如一彎弓,並且於這時分懸在遙遠的天空中。與首二句殘陽碧波的描寫聯繫起來看,時間上是由傍晚到初夜,可見詩人流連忘返,長時間陶醉於眼前美景之中。詩人惜墨如金,僅用二十八字就描繪出殘陽碧波的交輝與月牙初懸的靜夜兩幕勝境。本來是平常的景緻,一經詩人生動準確的描繪與組合,便顯得那麼迷人!凡讀此詩者,也會不由得與詩人一起,陶醉於這奇妙的境界中。

賞析二

《暮江吟》是白居易“雜律詩”中的一首。這些詩的特點是通過一時一物的吟詠,在一笑一吟中能夠真率自然地表現內心深處的情思。

詩人選取了紅日西沉到新月東昇這一段時間裏的兩組景物進行描寫。前兩句寫夕陽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殘陽鋪水中”,殘陽照射在江面上,不說“照”,卻說“鋪”,這是因爲“殘陽”已經接近地平線,幾乎是貼着地面照射過來,確象“鋪”在江上,很形象;這個“鋪”字也顯得平緩,寫出了秋天夕陽的柔和,給人以親切、安閒的感覺。“半江瑟瑟半江紅”,天氣晴朗無風,江水緩緩流動,江面皺起細小的波紋。受光多的部分,呈現一片“紅”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現出深深的碧色。詩人抓住江面上呈現出的兩種顏色,卻表現出殘陽照射下,暮江細波粼粼、光色瞬息變化的景象。詩人沉醉了,把自己的喜悅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寫之中了。

後兩句寫新月初升的夜景。詩人流連忘返,直到初月升起,涼露下降的時候,眼前呈現出一片更爲美好的境界。詩人俯身一看:呵呵,江邊的草地上掛滿了晶瑩的露珠。這綠草上的滴滴清露,多麼象鑲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用“真珠”作比喻,不僅寫出了露珠的圓潤,而且寫出了在新月的清輝下,露珠閃爍的光澤。再擡頭一看:一彎新月初升,這真如同在碧藍的天幕上,懸掛了一張精巧的弓!詩人把這天上地下的兩種景象,壓縮在一句詩裏──“露似真珠月似弓”。作者從弓也似的一彎新月,想起此時正是“九月九年級夜”,不禁脫口讚美它的可愛,直接抒情,把感情推向高潮,給詩歌造成了波瀾。

詩人通過“露”、“月”視覺形象的描寫,創造出多麼和諧、寧靜的意境!用這樣新穎巧妙的比喻來精心爲大自然敷彩着色,描容繪形,令人歎絕。由描繪暮江,到讚美月露,這中間似少了一個時間上的銜接,而“九月九年級夜”的“夜”無形中把時間連接起來,它上與“暮”接,下與“露”、“月”相連,這就意味着詩人從黃昏時起,一直玩賞到月上露下,蘊含着詩人對大自然的喜悅、熱愛之情。

這首詩大約是長慶二年(822)白居易寫於赴杭州任刺史途中。當時朝政昏暗,牛李黨爭激烈,詩人諳盡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這首詩從側面反映出詩人離開朝廷後的輕鬆愉快的心情。途次所見,隨口吟成,格調清新,自然可喜,讀後給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