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八年級上冊《杜甫詩三首》課堂實錄(精品多篇)

八年級上冊《杜甫詩三首》課堂實錄(精品多篇)

八年級上冊《杜甫詩三首》課堂實錄 篇一

《杜甫詩三首》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你們好!有這樣一位詩人,他的詩感時傷世;他的詩憂國憂民;他的詩沉鬱頓挫;他的詩也壯志豪情。他就是被尊稱爲“詩聖”的杜甫。

一、說教材

在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收集了他的三首詩,這就是我本課的說課內容----《杜甫詩三首》。這三首詩都是歷來膾炙人口的名篇,學習本課學生對詩歌的形式特點會有進一步的瞭解,也對我國古代詩詞名篇多了一分認識。學生還能逐步感受杜甫在不同時期的創作思想,並接受詩人人道主義精神的陶染。

二、說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準主張中學語文教學應致力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培養學生的語感,發展學生的思維和創新精神,促使學生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

知識和能力目標

1、掌握古詩的主要內容,理解詩意。

2、深入體會古詩詞的韻律,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過程和方法目標

1、通過查閱資料,瞭解作者、作品。

2、通過設疑、點撥、討論,寫作等方式理解詩意,體會詩人情感。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體會詩人蘊含於詩句中的豪情壯志,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教材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理解詩的思想感情,把握詩歌的意境。

教學難點則是引導學生進入意境,體會詩人情感。

三、說教法學法

埃德加·富爾曾說:'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葉老也說:'凡爲教者必期於達到不教。'

我力求做到:創設情境→網絡交互→知識內化→拓展深化

讓學生達到:初步感知→自主探究→個性展示→即興創作

四、說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望嶽》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1、多媒體顯示:民間疾苦,筆底波瀾;世上瘡痍,詩中聖哲。

草堂留後世,詩聖著千秋。

2、走近杜甫,背景介紹(由學生展示有關文字資料)通過這種方式培養學生收集資料、交流合作的能力。

3、初讀全詩

學生對照註解,自讀自悟,展示圖片,創設情境氛圍,讓學生領略到詩人蘊含於景物中的凌雲壯志、萬丈豪情。

〈二〉、網絡交互,自主探究

1、向學生們推薦網站,引導學生自主瀏覽。

2、聽配樂朗讀,再次把學生帶進詩的情境中。

3、合作探究:

你們能談談對《望嶽》的瞭解嗎?(讓學生帶着問題再次走進課本,小組合作探究。)

4、師生共同配樂朗讀。

〈三〉、知識內化,個性展示

1、這一環節我出示古箏、笛子、琵琶這三種樂器(多媒體顯示),讓學生從中選出自己最感興趣的一種樂器來配合這首詩。並說出:爲什麼你要選這種樂器?來一個個性大展示。(讓學生之間互相評價,學生的思維得到縱情放飛,最後教師作綜合點評,這樣學生的自信心和表現欲都得以高漲,使課堂氣氛燃起熊熊之火。)

2、爲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朗誦興趣,我又組織全班同學分組競賽朗讀,。

(至此,課堂教學達到高潮,學生真正做到了在誦讀中感悟,在感悟中誦讀。)

〈四〉、拓展深化,即興創作

情景作文,模仿青年杜甫的口吻,把《望嶽》改寫成一篇敘事寫景的散文,在悠揚的笛聲中學生文思泉涌。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回顧本堂課的教學,我主要讓學生在情境感悟中體味詩人的酣暢豪情;在網絡交互中重獲立體的語文世界;在自主探究中構建自己的詩歌鑑賞;在反覆誦讀中展示學生的個性與才華,從而營造出一種開放性的課堂教學,使自己努力成爲一名新課改的實踐者和執行者。

以上就是我這節課的全部內容,不足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八年級上冊《杜甫詩三首》課堂實錄 篇二

一、導入新課

大家都知道五嶽之首的泰山吧?你能否用詞、短語或語句來描繪你印象中的泰山呢?(簡單點評後轉入杜甫的《望嶽》)

二、教學新課

(一)作者及背景簡介

(二)朗讀詩歌

1、老師範讀《望嶽》。學生聽讀,要求聽準字音,把握五言古詩的誦讀節奏。

2、全體學生齊讀。

3、學生推薦朗讀,其他學生點評。

(三)瞭解詩的內容

1、學生參照註釋,藉助工具書,疏通詩句,理解詩意。

2、全班交流問題及解答。

3、學生說說詩句的含義。

(四)再次朗誦,要求學生一邊聽一邊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和意境,想象詩人當時望嶽的情景。

出示問題,小組研討:

1、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點?從哪些地方看出來?

2、詩題叫《望嶽》,可見作者並未登上泰山。全詩沒有一個“望”字,卻句句寫向嶽而望,並且角度有別,有遠有近,有虛有實。試以兩句一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樣的不同?

——研討後,師生共同賞析:

“岱宗”兩句:“遠望”(補充背景常識:此句說的是泰山山脈,它在山東中部,從東平湖東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長約200公里。)

問(1):“夫”是個虛詞,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麼樣)上,試比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語氣上有什麼不同?(加“夫”則驚奇、讚歎之情更明朗,也更強烈。)

問(2):此句寫出了泰山的什麼特點?詩人是如何寫的?對你有何啓發?(沒有抽象地說,而是別出心裁的寫出自己的體會,以距離之遠來烘托出泰山的高。

“造化”兩句:“近望” 問:能否通過對這兩句品度,各用一個字分別概括詩人眼中泰山的特點?(“神”或“秀”,“高”。這兩句詩突出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蕩胸”兩句:“細望” 問:展開合理的聯繫和想象,用你的語言再現當時的畫 面。

“會當”兩句:由“望嶽”想到了將來的“登嶽”。

(五)進一步感悟作者情感

1、問:年輕的詩人科舉不第後遊歷齊趙,見到了泰山,寫下了這首詩,在詩中你能看出任何科舉敗後消極頹廢情緒嗎?那整首詩給你的感受是什麼? (詩人熱情讚美了泰山的神奇秀麗,流露出了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尤其是最後兩句,直抒胸臆,表現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於攀登頂峯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魄,以及卓然獨立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你還能聯繫到意境相同的哪些詩句?(王之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敢於進取,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2、再次齊讀詩歌,讀出感情來。

(六)感受詩人高超的寫作藝術,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

問:這首詩歷來被譽爲歌詠泰山的絕唱,談談這首詩什麼地方最吸引你,指出來並說明理由。

(示例:1、煉字。鍾——將大自然人格化、擬人化,把大自然寫的有情有義。割——從山的北面看,那照臨下土的陽光像被一把碩大無比的刀切割了一樣,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2、哲理美。3、虛實相生 ......)

(七)背誦古詩。(齊背)

(八)練習

1、《望嶽》的頸聯是:

2、總括泰山的全貌,突出它的雄偉高大的山勢的句子是:

3、描寫近望泰山神奇秀麗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地句子是:

4、表現詩人欣賞泰山而入神的句子是:

5、充分表現詩人不怕困難,敢於攀登,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成爲千古名句的句子是:

6、包含一切有所作爲的人都應具有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哲理的詩句是:

7、明全詩主旨並表達作者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有人生哲理)的詩句是:

8、詩人細望泰山而時間之久,表現對祖國河山的熱愛的詩句是

八年級上冊《杜甫詩三首》課堂實錄 篇三

尊敬的各位評委,你們好!有這樣一位詩人,他的詩感時傷世;他的詩憂國憂民;他的詩沉鬱頓挫;他的詩也壯志豪情。他就是被尊稱爲“詩聖”的杜甫。

一、說教材

在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收集了他的三首詩,這就是我本課的說課內容----《杜甫詩三首》。這三首詩都是歷來膾炙人口的名篇,學習本課學生對詩歌的形式特點會有進一步的瞭解,也對我國古代詩詞名篇多了一分認識。學生還能逐步感受杜甫在不同時期的創作思想,並接受詩人人道主義精神的陶染。

二、說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準主張中學語文教學應致力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培養學生的語感,發展學生的思維和創新精神,促使學生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

知識和能力目標

1、掌握古詩的主要內容,理解詩意。

2、深入體會古詩詞的韻律,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過程和方法目標

1、通過查閱資料,瞭解作者、作品。

2、通過設疑、點撥、討論,寫作等方式理解詩意,體會詩人情感。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體會詩人蘊含於詩句中的豪情壯志,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教材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理解詩的思想感情,把握詩歌的意境。

教學難點則是引導學生進入意境,體會詩人情感。

三、說教法學法

埃德加·富爾曾說:"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葉老也說:"凡爲教者必期於達到不教。"

我力求做到:創設情境→網絡交互→知識內化→拓展深化

讓學生達到:初步感知→自主探究→個性展示→即興創作

四、說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望嶽》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1、多媒體顯示:民間疾苦,筆底波瀾;世上瘡痍,詩中聖哲。

草堂留後世,詩聖著千秋。

2、走近杜甫,背景介紹(由學生展示有關文字資料)通過這種方式培養學生收集資料、交流合作的能力。

3、初讀全詩

學生對照註解,自讀自悟展示圖片,創設情境氛圍,讓學生領略到詩人蘊含於景物中的凌雲壯志、萬丈豪情。

〈二〉、網絡交互,自主探究

1、向學生們推薦網站,引導學生自主瀏覽。

2、聽配樂朗讀,再次把學生帶進詩的情境中。

3、合作探究:

你們能談談對《望嶽》的瞭解嗎?(讓學生帶着問題再次走進課本,小組合作探究。)

4、師生共同配樂朗讀。

〈三〉、知識內化,個性展示

1、這一環節我出示古箏、笛子、琵琶這三種樂器(多媒體顯示),讓學生從中選出自己最感興趣的一種樂器來配合這首詩。並說出:爲什麼你要選這種樂器?來一個個性大展示。(讓學生之間互相評價,學生的思維得到縱情放飛,最後教師作綜合點評,這樣學生的自信心和表現欲都得以高漲,使課堂氣氛燃起熊熊之火。)

2、爲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朗誦興趣,我又組織全班同學分組競賽朗讀,。

(至此,課堂教學達到高潮,學生真正做到了在誦讀中感悟,在感悟中誦讀。)

〈四〉、拓展深化,即興創作

情景作文,模仿青年杜甫的口吻,把《望嶽》改寫成一篇敘事寫景的散文,在悠揚的笛聲中學生文思泉涌。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回顧本堂課的教學,我主要讓學生在情境感悟中體味詩人的酣暢豪情;在網絡交互中重獲立體的語文世界;在自主探究中構建自己的詩歌鑑賞;在反覆誦讀中展示學生的個性與才華,從而營造出一種開放性的課堂教學,使自己努力成爲一名新課改的實踐者和執行者。

以上就是我這節課的全部內容,不足之處敬請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