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第30課《杜甫詩三首》教案精品多篇

第30課《杜甫詩三首》教案精品多篇

課《杜甫詩三首》教案 篇一

(《望嶽》《春望》《石壕吏》)【教學目標】1.理解詩歌主題;探究詩作風格的變化。2.熟讀成誦,涵泳體悟。3.感受詩人的愛國情懷。【教學重難點】1.涵泳背誦。2.理解詩歌主題。3.把握詩作風格。【課時安排】二課時【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屏顯杜甫圖片)杜甫是我國文學史上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尊稱爲“詩聖”。他的詩作在總體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轉衰的變化過程,號稱“詩史”。今天就讓我們與詩聖同行,去感受他博大的思想情懷。(板書標題、作者;屏顯:與詩聖同行。)二、活動建構——與詩聖同行1.第一板塊:忘情吟誦(屏顯)。(1)教師範讀。聽清讀音,把握停頓、重音。(2)自由朗讀。(3)指生朗讀。校正讀音,明確節奏。(4)齊讀全詩。(5)合作譯詩。結合註釋,疏通詩意;提出疑問,討論解決。2.第二板塊:詩意描述(屏顯)。(1)假如你是詩人,請試着用描述的口吻描寫泰山的雄偉景象。(2)假如你是詩人,請試着用感嘆的口吻抒寫你站在戰亂後的長安城上的感受。(3)假如你是詩人,請試着用講故事的口吻再現當年石壕那個令人心碎的故事。先自行準備,再小組交流,最後小組推薦同學向全班描述。活動的全部目的在於通過詩意地描述,檢驗、強化、深化對文本的理解。因此活動完畢後的評價,教師要引導學生從解說是否準確(符合原意)、清晰(順序合理)、生動(描繪細緻)。一句話,關鍵考查活動參與者對文本理解的準確度。教師可視其情況做點必要的補充,如“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這兩句,就要指出這裏說的是泰山山脈,它在山東中部,從東平湖東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長約二百公里。詩的末聯提到的“絕頂”纔是指泰山的主峯玉皇頂。3.第三板塊:品析妙點(屏顯)。杜甫曾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佳話。在這三首詩中,你認爲哪些詞、句,或者標點用得好,談談自己的感受。教師可示例。(1)“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這是近望所見。上句寫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虛筆。爲什麼要用虛筆?因爲泰山的秀美實在是一言難盡,不如只寫造物主對泰山情有獨鍾,這是詩人的強烈感受,是泰山的秀美在詩人心靈上的折光反映。下句寫泰山的高大,這是實寫。“陰陽”分指山的南、北兩面,山南先得日光,故易曉;山北日光不到,在晝猶昏。“割”字提煉得極好,從山的北面來看,那照臨下土的陽光就像被一把碩大無朋的刀切斷了一樣,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2)“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此聯向來有兩種解釋:一種是以詩人爲“感”、“恨”的主體。花、鳥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賞心悅耳,但詩人此刻面對殘破的都城,不知官軍何時才能平定叛亂,不知妻兒在兵荒馬亂中如何度日……種種念頭困擾着他,他怎能不見花而落淚,聞鳥而驚心呢?另一種以花、鳥爲“感”、“恨”的主體。這自然是詩人移情於物的結果。這兩種解釋實質上並無區別,都表達了感時傷世的感情。本聯以“感時”一語承上,以“恨別”一語啓下,章法分明。4.自由背誦。

第二課時一、活動建構——與詩聖同行第四板塊:感受情懷(屏顯)。1.這三首詩各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你是從哪些詩句感受出來的?補充背景。(1)《望嶽》。這首詩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竊比稷與契”,常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自喻的年輕詩人離開了長安,到兗州去省親——其父杜閒當時任兗州司馬。此後大約三四年間,他一直在山東、河北一帶漫遊,結交了不少朋友。這首詩就是這一時期寫的。詩人的背後是一個鼎盛的唐王朝,所以在他的詩裏便投射了足夠的“盛唐氣象”。(2)《春望》。這首詩是唐肅宗至德二年三月(約757)杜甫在長安時所作。安史之亂的叛軍攻破京都長安,杜甫投奔唐肅宗,中途被叛軍俘獲,帶回長安。此時的長安被焚劫一空,滿目淒涼,目睹一片蕭條、破敗的長安城,詩人百感交集寫下了這首詩。(3)《石壕吏》。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陽,看看戰亂後的故鄉。可不到兩個月,形勢發生逆轉,唐軍在鄴成大敗,郭子儀退守河陽。洛陽一帶又騷動起來。詩人這時被迫離去,經新安、石壕、潼關等地回到華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婦們的愁眉苦臉,所聽到的都是別家出征時的哭聲。著名的《三吏》、《三別》就是根據這番經歷寫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構思巧妙和情節生動而流傳最廣。2.討論明確。(1)《望嶽》。抒寫詩人要攀登泰山極頂的誓言,也是詩人要攀登人生頂峯的誓言,表達了詩人的雄心壯志和遠大的思想抱負。(2)《春望》。表達了詩人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3)《石壕吏》。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3.帶着詩人的感情去讀每一首詩,要讀得入情入境。指生讀,再指生讀,齊讀。二、整合總結1.辨析比較。這三首詩寫於不同的歷史時期,除了表達的思想感情不同外,它們還有哪些不同點?提示:內容、詩人關注的焦點(自我抱負——國家、百姓命運)、語言風格(豪邁激昂——沉鬱悲愴——沉鬱頓挫)等。2.由學生的有關辨析比較內容作結。“民間疾苦,筆底波瀾;世上瘡痍,詩中聖哲”。(郭沫若)詩人在年輕的時候抱定了“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遠大志向。年輕時候的詩作就充滿了昂揚的氣勢。隨着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也使詩人更多地看到了勞動人民的痛苦,也時時地爲國而擔憂,他的心與受苦受難的勞動人民息息相通,詩人的心與時代、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通。他的詩歌由前期的豁達開放而變得沉鬱頓挫,充滿了深深的抑鬱,但他的這種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將彪炳千秋,永放光芒。3.背誦比賽。三、課下作業把《石壕吏》改寫成一篇記敘文或一幕短劇。提示:石壕吏和老婦人是詩中的主要人物,要善於運用想象來刻畫他們各自的動作、語言和神態;還要補充一些事實上已經發生卻被詩人隱去的故事情節。(設題目的是通過實踐活動進一步瞭解這首詩的思想內容,並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關鍵是要合理地補充某些情節或細節,從而鮮明地再現原作的思想內容。如果打算改編成短劇,最好採用集體編寫的形式,由教師或個別學生先擬出一個提綱,經討論後確定各部分的內容,然後分配角色,組織演出。在討論中必定會涉及一系列問題,例如全劇要不要分出場次,分幾場爲好,詩人是否應當出場,如出場又該如何處理纔好,等等,這樣討論下來,才能使學生加深對這首詩的理解;不要爲演出而演出。)【資料寶藏】1.古詩庫杜甫詩全集 2.杜甫圖片以及《春望》書法作品 3.杜甫一生及其偉大詩篇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詩人。原籍湖北襄陽,生於河南鞏縣。初唐詩人杜審言之孫。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後入蜀,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後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齊名,世稱“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他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他嫉惡如仇,對朝廷的腐敗、社會生活中的黑暗現象都給予批評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爲解救人民的苦難甘願做自我犧牲。 杜甫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其經歷和詩歌創作可以分爲四期。 (1)讀書和漫遊時期(三十五歲以前)。

這一時期曾先後遊歷吳、越(今江浙一帶)和齊、趙(今山東北部、河北南部),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以後在洛陽遇李白,二人結下深厚友誼,繼而又遇高適,三人同遊樑、宋(今開封、商丘)。後來李杜又到齊州,分手後又遇於東魯,再次分別,就沒有機會再見面了。 (2)困居長安時期(三十五至四十四歲)。

這一時期,杜甫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過着“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生活,最後纔得到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小官。這期間他寫了《兵車行》、《麗人行》等批評時政、諷刺權貴的詩篇。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尤爲著名,標誌着他經歷十年長安困苦生活後對朝廷政治、社會現實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 (3)陷賊和爲官時期(四十五至四十八歲)。

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獨自去投肅宗,中途爲安史叛軍俘獲,押到長安。他面對混亂的長安,聽到官軍一再敗退的消息,寫成《月夜》、《春望》、《哀江頭》、《悲陳陶》等詩。後來他潛逃到鳳翔,做左拾遺。由於忠言直諫,上疏爲宰相房琯事被貶華州司功參軍。其後,他用詩的形式把他的見聞真實地記錄下來,成爲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別”。 (4)西南飄泊時期(四十八至五十八歲)。

隨着九節度官軍在相州大敗和關輔饑荒,杜甫棄官,攜家隨人民逃難,經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過了一段比較安定的生活。嚴武入朝,蜀中軍閥作亂,他漂流到梓州、閬州。後返成都。嚴武死,他再度飄泊,在夔州住兩年,繼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帶,病死在湘江上。這時期,其作品有《水檻遣心》、《春夜喜雨》、《茅屋爲秋風所破歌》、《病橘》、《登樓》、《蜀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又呈吳郎》、《登高》、《秋興》、《三絕句》、《歲晏行》等大量名作。 綜觀杜甫一生思想是“窮年憂黎元”,“致君堯舜上”,所以他的詩歌創作,始終貫穿着憂國憂民這條主線,由此可見杜甫的偉大。他的詩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強烈的時代色彩和鮮明的政治傾向,真實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一個歷史時代政治時事和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因而被稱爲一代“詩史”。杜詩風格,基本上是“沉鬱頓挫”,語言和篇章結構又富於變化,講求煉字煉句。同時,其詩兼備衆體,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還寫了不少排律,拗體。藝術手法也多種多樣,是唐詩思想藝術的集大成者。杜甫還繼承了漢魏樂府“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精神,擺脫樂府古題的束縛,創作了不少“即事名篇,無復依傍”的新題樂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別”等,對後來元白的“新樂府運動”產生了積極影響。生平詳見《舊唐書》卷一九○。有《杜工部集》。

《杜甫詩》教學設計 篇二

【目標聚焦】

1、總體感知課文,瞭解詩意,體會詩情,背誦詩篇。

2、品味詩歌語言,瞭解詩的藝術特色。

3、大致瞭解詩人杜甫的生平,理解他詩歌的風格變化。

【要領提示】

1、教學中要多讀,在誦讀中品味詩歌的意境美和語言美。誦讀教學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但一次次的誦讀不應停留在同一個層次上,應該是每一次誦讀都要有新的感受和領悟,通過朗讀把這種感受和領悟表現出來。教師要在啓發學生整體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的基礎 上,做一些朗讀技法方面的指導,效果會更好。

2、有些表現重大事件,與詩人經歷、處境密切相關的詩歌,要對其產生的背景有所瞭解,以利於更好地理解詩歌的思想感情和詩歌的風格變化。

3、挑一些精妙的或廣爲流傳的名句,揣摩品味,做初步的鑑賞分析。

【教學設想】

1、學生自主學習。教學中進行無提問式設計,學生自己收集資料,自己品味美點,定會有自己獨特的感受。而教師是學習的合作者。

2、強調朗讀。古代詩文都強調朗讀,但詩的朗讀更應高於文的朗讀,要讀出情感,讀出意境,讀出節奏,甚至可以安排學生像古人那樣吟誦、吟唱。

3、要做好課前預習,有關背景材料準備充分。

【實例探究】

《杜甫詩三首》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課堂導入

杜甫是我國文學史上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並稱“李杜”。他的詩歌大膽地揭露了當時統治集團的腐朽,廣泛而尖銳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難和社會矛盾,內容深刻。他的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此被稱爲“詩史”。現在我們來集中學習他在不同時期創作的三首詩歌,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發展變化和當時的社會狀態。

〖資源共享,走近杜甫

課堂交流關於作者生平思想的有關材料。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分小組討論、交流,將所蒐集到的材料歸納整理,然後課堂發言,並補充完整:

杜甫,唐代大詩人,字子美,詩中常以少陵野老自稱。年輕時舉進士不第,遂各地漫遊。天寶時在洛陽與李白相識。後居長安近十年,安史之亂,逃至鳳翔,見唐肅宗,任左拾遺。長安收復後回京,不久辭官,移居成都。晚年攜家眷離開成都,漂泊於湘鄂一帶,死於途中。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

杜甫出身於“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處在唐朝由興盛走向衰落的時代。他懷有忠君愛國、積極用世的抱負,但因仕途失意,又歷經禍亂,有志不展,生活貧困,因而能體察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其詩歌抒寫個人情懷,往往緊密結合時事,思想深刻,境界廣闊,有強烈的現實意義。杜甫創造性地發揮了各種詩體的功能,發展了我國古代詩歌創作的現實主義傳統,豐富和提高了詩歌反映現實生活的藝術表現力,並形成了“沉鬱頓挫”的獨特風格。

以上內容教師可根據情況增刪,但一定要爲學生理解詩歌做好背景介紹。

一詩四讀,理解詩意

一、吟讀 ,按照詩的個性來讀,按自己的理解和體會讀

古詩講究平仄壓韻,講究對偶,句式整齊,讀起來有節奏感、有音韻美。這些特點是由詩歌的形式決定的。但不同內容、不同風格也是影響詩歌朗讀效果的因素。同時把握好每首詩中作者的情感是讀好一首詩的關鍵。《望嶽》寫於開元盛世,是他的早期作品,讚美泰山,表露詩人遠大抱負的,要讀得激昂豪邁。《春望》寫於安史之亂時期傳達了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情感,感情深沉含蓄,要讀出沉痛憂傷。

二、譯讀,以詩譯詩,用詩歌的語言和形式來翻譯古詩,譯出來的現代文最好也要押韻

《望嶽》:學生讀原詩,教師示範譯詩:

五嶽之首的泰山景象如何?

這些青山聳立在齊魯間。

大自然的神奇秀美聚集在此,

山北山南如黃昏清晨不一般。

雲層翻滾盪滌着我的心胸,

注目飛鳥入林直到看不到。

我定要登上最高峯,

舉目縱觀傲視羣山。

《春望》:教師讀原詩,學生譯詩。

山河依舊而國都已經破殘,

春天的京城荒樹野草蔓延。

感念時事看見花草就想落淚,

痛惜離別聽到鳥鳴倍覺心寒。

戰火接連從去年三月燒到今年三月,

一封家書抵換萬兩黃金。

白頭髮已經越撓越稀,

簡直是梳不成髻插不住簪。

三、背譯

《望嶽》全詩可分爲兩大層,都是切着“望”字。前兩聯爲第一大層,着力寫泰山的整體形象。後兩 聯,也寫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現的是詩人的感受。

《春望》本詩前四句寫春城破敗的景象,包含感嘆;後四句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表達了詩人深沉含蓄的感情:憂國傷時、念家悲己。

梳理清楚了詩的寫作思路,背誦起來就容易多了。

四、賞讀

教師示範賞析:“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月,一封普通的家書,是多麼難得,多麼珍貴啊!“萬金”,古代以十兩黃金爲一金。極力寫出了難得和珍貴的程度。此句所流露的感情是常人所有的想法,很自然的使人產生感情共鳴,因而成爲千古流傳的名句。

學生分小組討論,品味賞析:

1、“陰陽割昏曉”中“割”字煉得極好,從山的北面來看,那照臨下土的陽光就像被一把碩大無朋的刀切斷了一樣,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寫出了他心底的願望:但用在這裏卻有深刻含義:它不只是詩人要攀登泰山極頂的誓言,也是詩人要攀登人生頂峯的誓言。抒發了詩人嚮往登上絕頂的壯志。表現了一種敢於進取、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極富哲理性。

3、“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國都在淪陷後已經變得殘破不堪,然而山河依舊是原來那個樣子;春天降臨到安城,然而眼前卻是亂草叢生。如此強力的反差怎能不使人觸目驚心呢!一座繁華似錦的城市,曾幾何時,竟被毀壞到了“無餘物”“無人”的地步,是何等可悲啊!這一聯雖是寫景,卻也痛切地傳達了詩人憂國傷時的感情。

課《杜甫詩三首》教案 篇三

師:有這樣一位詩人,他的詩感時傷世;他的詩憂國憂民;他的詩沉鬱頓挫;他的詩也壯志豪情。他,就是被尊稱爲“詩聖”的杜甫。對於杜甫,我們很熟悉了,那位同學介紹一下?

一生:杜甫,字子美,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並稱“李杜”。 杜甫在文學史上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別》,反映了“安史之亂” 給人民帶來的苦難,其中“三吏”是《石壕吏》、《新安吏》、《潼關吏》,“三別”是《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

師:杜甫一生寫詩1400多首,你能背過哪些?

一生:《江畔獨步尋花》,黃四孃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一生:《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學生一時記不起),師提示:國小學過《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吧?

生齊背: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師提示:《江南逢李龜年》是杜甫的詩歌吧?

生齊背:岐王宅裏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師:今天讓我們走近杜甫,跟隨他去領略泰山高大雄偉和神奇秀麗,去體味戰亂中杜甫的憂國思親之情。(板書:《望嶽》和《春望》)請自讀《望嶽》兩遍,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奏。(學生讀)

指名二生讀。學生讀音很準,節奏準確。教師強“夫”的讀音。指導:五言詩歌的節奏劃分一般是二二一,或者二一二形式。

師:讀音準,節奏對,但是感情上似乎欠缺點。你們覺得應該讀出什麼感情來?

生:豪邁,高昂。

師:對。此時,正逢盛唐,詩人24歲,意氣風發,壯懷激烈,想大展宏圖,實現人生理想。來到泰山腳下,看到泰山的高達廣闊,自然地豪情滿懷,所以,應飽含讚美之情,語調高昂,讀出那種酣暢的豪情來。請試着再讀兩遍。

指名二生讀。讀得很有感情。

師:下面我們齊讀一遍,要求:女生齊讀1,3,5句,男生齊讀2,4,6句,合讀7,8句。(學生讀得很有氣勢)。

師:2分鐘的詩句背誦,看誰背得快。(學生背誦2分鐘)請同位之間互相檢查一下。(學生背)。咱們再齊背一遍吧。

師:現在假設你就是青年詩人杜甫,你來到了泰山腳下,請參考註釋,加以想象和聯想,用優美的語言描繪你看到的美景,抒發涌動在你胸中的豪情。

(學生吟誦,想象,表達)

師:誰先來描繪一番?

一生:泰山怎麼樣呢?啊,它是如此廣大,在整個齊魯大地上都看得見。我看到巍峨的泰山,感到了大自然的偉大和自身的渺小,山這麼高,把陽光遮住,山南山北一個白天一個黃昏。我一定要登上臺上頂峯,那時羣山都在我眼下都顯得很矮小。

師:(笑問)那你沒看到半山腰的飄蕩的雲氣?

生:我看到層層雲氣在山間飄蕩,山下的景物若隱若現,很是美麗。

師:追問,你沒看到小鳥?

生:沒看到。

一生補充:大自然特別喜愛泰山,把神奇秀麗的景色都聚集在這裏了。我看啊看啊,看到繚繞的雲氣心胸激盪,看鳥兒歸巢看得我眼角都快裂開了。

師:你很注意細節啊。很好,這是細望所見。

師:整首詩中,你最欣賞哪一句或者你對哪一句感悟最深?請大聲吟誦你喜歡的詩句,在書上做好批註。可以從用詞、修辭、寫法、表達的思想感情等幾個方面進行品味賞析。(學生讀,批註)

師:請把你的精彩與同位分享。(學生同位交流)誰來把你的體會告訴大家?

一生:我最喜歡第一句。“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運用虛寫,寫出了泰山的廣闊無邊。

師:對,這是遠望所見。

一生:我特別欣賞“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這兩句寫作者一直在看啊看的,從早看到晚,看出作者對泰山的讚美。

師:你欣賞的很到位啊!繼續欣賞。

一生:我喜歡“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把大自然寫的有情義,寫出了泰山的美麗。

一生:我覺得最後兩句特別有意義。他要俯視羣山,體現了詩人的雄心壯志,那種不怕困難的決心。

師:是啊,詩人不僅要攀登泰山,這也是詩人的誓言:一定要攀登上人生的頂峯!所以,這兩句詩千百年來一直引起人們的共鳴。你讀過的詩歌中,哪些表達了作者的雄心壯志?

一生:生當做人傑,死亦爲鬼雄。

一生: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一生: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一生: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師:同學們積累的很多呀!老師也蒐集了一些,看看是否與你搜集的相同?有不同的可以記一記。多媒體出示:

了卻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後名。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讓學生一分鐘讀讀背背)

師:我們剛剛領略了杜甫的豪情,(完成板書)美景豪情。歲月悠悠,眨眼間,20年過去。唐玄宗因爲寵愛楊貴妃,任用奸相,致使朝政日非,終於爆發了安史之亂。當時杜甫正探親在家,於是全家隨着老百姓想西北方向逃亡,剛剛安頓好妻小,就投奔皇帝而去。別人都向荒村逃去,杜甫逆流而上,奔向城市,尋找皇帝。結果在路上南北叛軍抓住,押解到長安。因爲他官位卑微而未加關押。春天按時來到了長安城,可是,已經物是人非,長安城已經不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已經不是“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的長安了。據史料記載,當時“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人煙斷絕,千里蕭條”,幾乎包括整個黃河中下游,一片荒涼。現在,你是45歲的杜甫,你困據長安城,你在三春時節望到了什麼?心裏感情怎樣?請運用學習《望嶽》的方法自學《春望》。

(學生讀詩,描述,感悟)

師:告訴大家你的學習感悟。

生:我讀到了杜甫的憂慮。從詩中“破“字,我看到了詩人對國事的深深地憂慮。

師:好,景語乃情語。借景抒情。

生:我從“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看到了詩人對家人的牽掛。

師:這也是一個名句。一個“萬金“,真實的寫出了戰亂中的人們對家人的生命的擔憂和牽掛。

生:我覺得詩人憂國憂民,他不爲自己考慮,想的是戰亂時百姓。

師:是啊。(完成板書:悽景憂思)中國的知識分子歷來就有憂國憂民的優良傳統。你能背過幾句表現憂國憂民情懷的詩句?

生: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生: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生: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生: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爲國戍輪臺。

生: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生: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一年。

師:同學們的積累很豐富!我們再看一首關心民間疾苦的詩歌。翻開主題學習《古韻今風翰墨香》39頁,《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先自讀詩歌一遍,然後體會詩中表達的感情。

生:“一枝一葉總關情“,實際上是說把老百姓的疾苦掛在心上。你理解的很好。

讓我們欣賞一段視頻,再次體會詩人的偉大情懷。(播放視頻)

師:唐詩是一座流光溢彩的殿堂。這裏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不羈精神,有“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仁者光輝,這裏有塞外的大漠孤煙長河落日,這裏有江南的小橋流水杏花春雨;讓我們走進唐詩,走進經典,享受詩意人生!下課!

杜甫詩三首教案 篇四

一,教學目標

1,瞭解杜甫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藝術成就。

2,瞭解杜甫七言律詩的藝術特點。

3,背誦並積累名句。

4,把握情景交融的創作方法,熟悉律詩的格律知識。

二,教學重點

感受、品味詩歌意境

三,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鑑賞能力,使學生受到詩人情感薰陶而有所感悟,引發學生的審美興趣,提高鑑賞能力。

教學時數:兩課時

教學方法:點讀法

教學過程與步驟:

秋興八首

一,知識積累

1,關於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生於河南鞏縣一個沒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杜甫是我國文學史上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一生寫了1400多首詩,博得後人廣泛的稱讚。他的詩不僅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鮮明的時代色彩和強烈的政治傾向,而且充溢着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崇高精神。人們稱杜甫的詩爲“詩史”,是“千古絕唱”,稱譽杜甫是“詩學宗師”,“詩聖”,對於這些高度的稱譽,杜甫是當之無愧的。

2,關於作品:《秋興》八首是杜甫在公元766年(大曆元年)、55歲旅居夔府時的作品。這是八首蟬聯、結構嚴密、抒情深摯的七言律詩,體現了詩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藝術成就。寫這組詩時,離開安史之亂的爆發(755)已十一年。

3,近體詩知識

(1)近體詩:與古體詩相對而言的一種詩體,也稱今詩。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詩體,其句數、字數、平仄、對仗、用韻等都有嚴格的規定,主要有律詩和絕句。

(2)律詩

①詩句字數整齊。分爲五言和七言(簡稱五律、七律)。

②規定詩句數量。一般每首八句(十句以上者稱爲排律或長律)。

③中間兩聯必須對仗。每兩句成一聯,八句律詩計四聯,依次爲首聯、頷聯、頸聯、尾聯(末聯)。其中頷聯、頸聯的上下句必須是對偶句。又,每聯中上句稱出句,下句稱對句。

④有嚴格的聲律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聲韻,一韻到底。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間,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對,有“仄起”與“平起”兩式。

(3)絕句:每首定格爲四句,以五言、七言爲主,簡稱五絕、七絕,韻律與律詩相同,只是不一定對仗。

4,詩歌鑑賞指要

(1.)基本要求:鑑賞詩的內容、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2.)基本要領:

①朗讀吟誦,整體感受。

②披詞入情,激發感情。

③展開想象,探究意境。

何謂“意境”?這裏的“意”,是作者的主觀感受(情);“境”是指客觀世界(景),兩者融爲一體便成爲意境。因此,意境是詩人藉助於多種藝術手法而創造出來的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物我同感的一種美好的藝術境界,是詩情和畫意的完美統一。

④感受韻律,品味語言。

二,研讀詩歌

全詩感情基調——孤獨抑鬱

整體感知

一、二聯——巫山、巫峽的秋色秋景;

三聯——由眼前叢菊的開放聯繫到“故園”

四聯——追憶“故園”的沉思又被白帝城黃昏的砧聲所打斷

通過對巫山巫峽秋色秋景的形象描繪,烘托出陰森,動盪不安的環境氣氛,令人感受秋色秋景撲面驚心,抒發詩人憂國之情和孤獨抑鬱之感。

分析本詩情景交融的特點

問:詩中寫了哪些景物?

明確:玉露、楓樹林、波浪、風雲、菊花、孤舟、白帝城等。

問;景物中包含了作者怎樣的情感?——秋的蕭殺,人的憂傷與孤獨。

問:如何感受意境

前一句由下及上,後一句由上及下,使秋天蕭森的氣息充塞於巫山巫峽中,天上地下,江間關塞,到處是驚風駭浪,動盪不安,蕭條隱晦,不見天日,形象表現詩人的極度不安,和胸中的鬱悶不平,象徵了國勢的危急。

——用豪邁、宏闊寫出哀愁,既抓住景物特點,又融入自己情感,情因景而顯,景因情而深。

問:叢菊兩地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體現詩歌主旨,詩人此時身在夔州,暮年飄零,羈旅江上,面對第二次看到菊花大的開放卻是秋天滿目蕭條,不覺得潸然淚下,聯想自己老病孤舟,又不覺引發詩人對國家盛衰及個人身世的感慨,憂國傷時。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作者沒有機會回到故園,秋意卻越來越深了,秋風也越來越冷了,當地人家都開始做寒衣了。又一次迴應了詩題中的“秋”字。過去人們冬天穿棉衣,棉衣穿過一冬,裏邊的棉花就板結起來不暖和了,到秋天就要拆洗重做。“砧”,是搗衣石,現在你聽那山上山下的人家,已經到處都是刀剪聲和搗衣的聲音。人們的生活習慣都是差不多的,都是在秋天拆洗寒衣。可是我杜甫帶着我的一家漂泊在旅途中已經好幾年了,我始終沒有一個安定的生活,我用什麼來抵禦羈旅途中的寒冷?

四,小結,這一首詩,從夔州的秋天起興引出了他的感發,而他感發的重點則在對“故園”的思念。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國運衰落之秋,較一般的悲秋之作遠爲深厚。

《杜甫詩》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目的】

1、知識教育目標:

⑴ 瞭解近體詩與古體詩的區別。初步瞭解詩歌格律常識。

⑵ 指導學生掌握詩歌朗讀基本方法。

⑶ 引導學生感受、品味詩歌意境並體悟詩歌情韻,初步瞭解詩作者的創作風格。

2、能力培養目標:

⑴ 訓練學生讀詩誦詩的能力。

⑵ 引導學生初步掌握詩歌鑑賞基本方法和步驟,訓練誦讀詩歌四步法:解題、釋句、入境、會意。

3、德育目標:

⑴ 欣賞大自然的美。

⑵ 體味詩人的人生際遇。

⑶ 感受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操。

⑷ 樹立對高尚人格孜孜以求的信念。

【重點、難點和解決辦法】

教學重點是感受、品味詩歌的意境。由於作者生活年代與我們今天相距甚遠,教學難點當定位在對作者隱晦情感的把握上。

本單元教學在感受、品味詩歌意境時,應引導學生明確意境的準確定義,可回顧意象的知識,明確意境與意象的關係,逐步引導學生投入詩的境界。

解決辦法如下:

1、指導朗讀,強化背誦。建議學生課前完成3首詩的背誦任務,有助於學生初步瞭解詩意,以便較快進人對詩作的理解,將教學重點放到把握、分析意境方面。

2、提出問題,重視體悟。精讀課要解決四個問題:詩中寫了什麼,怎麼寫的,爲什麼寫,這樣寫的好處。聯想和想象是填補藝術空白、品賞意境的好辦法,就這一點,教師在精讀課上要做出示範,自讀課可把填補的任務交給學生。

3、補充史料,做好總結。論世知人,有利於理解詩歌。教師可提供適當的背景資料。讀詩要總結方法:解題、釋句、入境、會意。

【學生活動設計】

1、課前預習:

⑴ 熟讀背誦3首詩。

⑵ 標出詩中不理解的句子,初步鑑賞。

2、課內:

⑴ 精讀課教師講析與學生討論相結合。

⑵ 自讀課揭示出詩中最能體現意境的詩句或詩歌的特點,學生思考發言。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本課是近體詩,首先要了解兩種詩體的區別。學習品賞意境,要注重抓關鍵詞語進行聯想與感悟。

二、整體感知

古體詩又叫古風,形成於漢魏六朝,在句數、字數、乎仄、用韻、對仗方面均較自由。近體詩是與之相對的概念,也叫今體詩,唐代詩人在樑陳詩人對詩律研究和創作實踐的基礎上創造了律詩和絕句這兩種新詩體。律詩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聯,依次稱首聯、頷聯、頸聯、末聯(或尾聯);每聯兩句,上句稱出句,下句稱對句;每句的平仄都有嚴格規定,特別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隨意變更;凡偶句都要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聲韻,一韻到底;中間兩聯須對仗。近體詩的絕句,也稱律絕,每首兩聯,平仄和押韻同律詩一樣,只是不一定對仗。

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家常以意境的高下來衡量作品的成敗。什麼叫意境?意,即情感、意緒,即詩人主觀的思想感情;境是境況、境界,即詩中所描繪的客觀生活圖景,它是廣意的,不單指景,還指詩人所見所歷之事。意與境交融在一起而形成的藝術境界就是意境。意境由意象組成,意象包括在意境中。意象着眼於某種物象中的主觀意向,而意境則是由藝術形象所表露出來的整體境界。讀者運用想象和聯想,進入詩的意境,就能在思想感情上與作品產生共鳴。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導入新課,簡介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於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縣),是名詩人杜審言的孫子。唐玄宗開元中,他南遊吳越,北遊齊趙,過着裘馬清狂的生活。天寶五年(746),他到長安,進取無門,困頓了十年,才獲得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小官。安史亂起,他流亡顛沛,竟爲叛軍所俘;脫險後,授官左拾遺,不久又貶爲華州司功參軍。乾元二年(759),他棄官西行,度關隴,客秦州,寓同谷,最後到四川,定居成都浣花溪畔。曾在西川節度使嚴武幕中任職,官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永泰元年(765),他打算離蜀東去,途中留滯夔州二年。大曆三年(768),攜家出峽,漂泊鄂、湘一帶,後死於赴郴州途中。有《杜少陵集》。

2、精讀《秋興八首》(其一):

⑴ 指導朗讀,要求學生按意羣劃出朗讀節拍。

⑵ 解題: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4月,劍南節度使嚴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結束了5年來漂泊流離的生活,也促使他決計買舟東下,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把回家的夢想付諸現實。第二年春天,杜甫攜家來到夔州(今重慶奉節)暫居。在夔州居住的兩年時間,杜甫創造了詩歌創作的又一個高峯,寫下了四百多首詩,或追憶往昔似水年華,或感嘆時事如棋局反覆,或借古遣懷,或悲傷衰老。本課所選的三首律詩,都是作於這個時期。

《秋興八首》寫於大曆元年(766)年秋天。當時,安史之亂雖然結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臨北方軍閥重新割據的危險;另外,唐朝與吐蕃在劍南川西的戰爭也接連不斷。《秋興八首》就是在這樣國家仍然動盪不安、詩人依舊客居他鄉的社會背景下寫成的。八首詩各自獨立而又互相勾連,一脈相通,在思想內容和藝術創新方面都達到了一個很高的境界。

⑶ 《秋興八首》(其一)解讀:

本課選讀的是第一首,從命意上看,有領起的作用,可以說給全組詩歌定下了一個基調,那就是抒羈旅之愁,悲家國之事。秋興,從字面上說就是因秋感興之意。首聯從秋景寫起,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寫出了夔地露冷楓丹、萬物蕭森的景象。凋傷本來寓衰颯之氣,但露是玉露,樹是楓林,反而在蕭索中見出了富麗景象,格調頗爲勁健。而言氣蕭森,則非但指草木搖落,亦且涵蓋江山萬象,爲第二聯蓄勢。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雲接地陰承上展開:江間,寫巫峽;塞上,寫巫山。波浪在地,卻說兼天而涌;風雲在天,卻言接地而陰。詩人縱目馳騁,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生動地寫出了巫山巫峽的蕭森氣象。第三聯開始,轉而由景生情,抒發感慨。叢菊兩開,指離蜀歷經了兩秋;孤舟一系,指眼下旅途的漂零。而他日淚則生悲情於從前,故園心則託相思於萬里。最後一聯,詩人將關注的焦點轉移到生活中來。風霜悽緊,嚴冬將至,那千家萬戶的刀尺聲和搗衣聲急切響起,怎能不泛起歲暮日晚、羈旅無依的傷感!而悽苦之情,思鄉之意,皆在不言之中。全詩就此收束,餘意綿綿。

3、精讀《詠懷古蹟》(其三):

⑴ 解題:

《詠懷古蹟五首》也是一組七律組詩,和《秋興八首》同作於大曆元年的秋天。夔州一帶有很多古蹟,有些歷史人物的故事深人人心,千古流傳。《詠懷古蹟五首》每首各詠一人一事,分別爲庾信、宋玉、王昭君、劉備、諸葛亮。杜甫吟詠古蹟,追思歷史人物,同時也抒發了自己一生漂泊、功業無成的感慨。

⑵ 《詠懷古蹟》(其三)解讀:

本課選讀的是第三首,借詠王昭君的事蹟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情懷。起句氣勢飛動,先聲奪人,不知何所指歸,好像在迎接一個英雄人物的出場。着一赴字,便令羣山萬壑集於荊門,大有驚天動地之勢。第二句揭開謎底:原來寫江山靈秀,是爲了托出昭君。一句生長明妃尚有村,包含了萬千感慨,頗寓憐惜之意。從第二聯起,開始詠歎王昭君其人其事。中間兩聯,用對比的手法,寫昭君遠嫁異域荒漠的悲涼。一去,生不能歸來;獨留,死永葬漠北。這一去一留,一生一死,反差強烈,令人不忍深思。第三聯是委婉的諷語:僅憑畫圖哪裏能識得佳人的美貌呢?縱然殺盡畫工,也是追悔莫及。也許在夜月裏,依稀彷彿,或可聽到環佩作響,那是昭君的魂魄歸來了吧!詩人通過理性的質問和悲悽的想像,表達了無限的傷感。最後一聯,宕開一筆,言千古琵琶之聲,皆爲昭君怨恨所凝:怨埋沒漢宮,恨遠離家國。結尾兩句雖是附會之語,卻是至情之論。

4、歸納:

讀詩,可通過解題,瞭解詩的大意。對詩作背景的瞭解,也可歸人解題步驟:釋句,即通過解釋句子尋找意向,尋找詩人選取的那組物象、那個情境,或那連串事件,從滲透作者主觀意向和情緒色彩的意象中入境,即體驗作者的情思;最後是明白詩歌主旨,即會意。

5、總結、擴展:

在意境中,情思由於物化而得到了表現,景物也由於情思的洗禮而獲得了生命。要體悟景中情和情中景的關係。

6、佈置作業:

⑴ 反覆誦讀兩首詩,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

⑵ 預習《登高》。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學習《登高》,引導學生在頭腦中映現詩中景物,要補充、豐富、發展作品直接描繪的部分,進一步體味詩歌意蘊。

二、整體感知

1、導入杜甫的《登高》:

古人推崇此詩精光萬丈,是古今七言律詩之冠。

2、補充背景資料:

安史之亂,是唐由盛轉衰的界標,也是唐文學的轉折點。殘酷的戰爭、苦難的環境磨練了一批文人,杜甫就是當時爲國家、人民的哀樂而歌唱的詩人代表,也正因此,他的作品被稱爲詩史。杜甫生於712年,這首詩是他55歲時所作,詩人懷才不遇,如今又沿江漂泊,年老多病,生計窘迫。登上高樓,個人悲愴與國家疾苦一齊涌上心頭,他寫下了這首詩。三年之後他病死於湘江途中。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登高》解讀:

⑴ 思考、討論:

① 談談詩人登高所見、所聞;觸發了哪些思考與感慨?

② 此詩在句式上有什麼特點?

明確:

① 前兩聯是所見所聞。首聯寫近景,有六種景物:無生命的景物寫了夔州的急風,寫了秋天的高爽,寫了清白色的渚、沙;有生命的景物,寫了猿的哀嘯、鳥的盤旋。從色彩看,畫面黯淡;從情調看,不免悲涼。頷聯寫遠景,無邊落葉到了秋天都要飄落,流不盡的長江滾滾東去無法止步。無邊、不盡寫出了雄闊,蕭蕭、滾滾使人聯想落木惠牽之聲、長江洶涌之狀。在文學作品中,秋天、落葉、流水的意向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暫和對於死亡的焦慮。詩人面對蒼涼蕭殺的秋景,感慨韶光易逝,英雄難再!

頸聯的悲字點出此番登高的心境,萬里漂泊,居無定所,常字點出時間之長;獨字從空間上點出今日形單影隻的孤獨。人在暮年,體弱多病,本不可悲的秋天,在詩人眼裏,與心中情緊密相連,也愈益生悲。詩意至此更具體,也更深沉。尾聯點明時世艱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艱難既指自身命運,又指國運。國難家愁,使自己白髮日多,再加上因病斷酒,悲愁更難排遣。這兩聯抒情,寫盡了杜甫憂國傷時的情操,難怪人稱其爲詩聖。

② 此詩八句皆對。首聯不僅上下兩句對,而且句中自對,如上句天對風,高對急;下句沙對渚,白對清,讀來富有節奏感。對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聲,此詩卻用平聲人韻(哀)。頷聯、頸聯不僅上下兩句對,而且無邊不盡和萬里百年還有相互呼應的作用。仔細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⑵ 學生朗讀,背誦。深入體悟詩作內容與形式上的完美。

2、思考與探究:

⑴ 提問:怎樣理解杜甫的悲秋?

明確:本課所選三首詩都是作於秋天,其中兩首直接寫到了秋景秋思。怎樣理解杜甫的悲秋情懷呢?悲秋是我國古代文學的一個傳統題材,所謂春女善懷,秋士易感。如宋玉的《九辨》雲:悲哉秋之爲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驚慄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曹丕的《燕歌行》雲: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爲霜,羣燕辭歸雁南翔。秋天萬物凋零,霜風漸冷,給人以苦寒之感,容易使人產生人生遲暮,功業難成之類的聯想,但也催人奮進,令人振作。杜甫的悲秋,融人了羈旅的愁思,家國的憂傷,身世的感慨,顯得更加沉鬱厚重。

⑵ 提問:杜甫晚年的律詩有什麼特點?

明確:本課所選三首詩都作於夔州,都是律詩。這些詩是杜甫晚年的代表作品,顯示出非凡的藝術功力,表現出沉實高華的特點。詩人突破了早期創作中較多寫實的風格,不拘泥於現實生活本身,融優美的音律、奇妙的構思、精練的詩句、華麗的色彩、深遠的意象於一體,昇華思想情感,追求藝術美感,空靈灑脫,汪洋恣肆,儀態萬方。即如《秋興八首》《詠懷古蹟五首》這樣聯章的七律,猶如詠發情感的捆綁火箭,皆爲精心製作而成,爲前此創作所無。

⑶ 提問:怎樣理解叢菊兩開他日淚?

明確:對這句話的理解素有爭議。一是叢菊兩開的兩開具體所指是什麼?一種說法爲杜甫在夔州兩見菊開。考察杜甫的行蹤,他出川的當年曾在雲安(今重慶雲陽)度過了一個秋天,寫《秋興八首》時已到夔州,再歷秋景。兩開還應該從出川算起較確,故一般認爲這首詩作於到夔州的當年。二是他日作何解?不同於課本註釋的另一種解釋爲:他日即來日也。詩意爲:叢菊兩開,徒作來日回憶之淚耳,即而今樂事他年淚之意,清人錢謙益就是持這種觀點,他在《錢注杜詩》中評道:叢菊兩開,儲別淚於他日;孤舟一系,僦歸心於故園。解他日爲向日(從前)或來日在訓詁上都有根據,於詩意也各有所長,很難分出高下來。

⑷ 提問:杜甫爲什麼會深情詠歎王昭君其人其事?

明確:王昭君的故事是非常感人的。她自恃美貌,高標自持,不肯賄賂畫工,最後遠嫁匈奴,身葬絕域,令人悲慨。對王昭君,歷代不乏歌詠,就連北宋王安石這樣的硬漢也寫了《明妃曲》,對昭君出塞之事大加議論,寄予了深切的同情。這是因爲女人貌美人宮被冷落,和男人懷才人朝不得志一樣,都是讓人感嘆悲哀的事。杜甫詠王昭君,也不過是借昭君之事,澆自己胸中的塊壘。

⑸ 提問:怎樣理解杜甫在《登高》一詩中所表現出的情懷?

明確:詩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時節,獨自登高望遠,縱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謂壯懷激烈,慷慨悲歌。這裏有對漂泊生涯的感嘆,有對老弱多病的嗟傷,但也有對自然的熱愛,對生命的執着。不讀出這首詩的積極意義,就不能體會出詩人憂國憂民、感時嘆逝的博大胸懷。明代的胡應麟推此詩爲古今七言律第一,確不虛誇。

3、總結、擴展:

詩詞專家周汝昌先生曾說,詩歌要講境界,但不是有境界的都是好詩,境界本身有高下雅俗美醜之分,好詩當有高情遠韻。同學們可在此多加體味。

4、佈置作業:

⑴ 背誦3首詩,深入體悟詩情詩境。

⑵ 完成研討與練習一、二、三。

《杜甫詩》教學設計 篇六

【教學目的】

1、能在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想象進行再創造。

2、能舉一反三地學習更多更好的詩歌。

【教學重點】

對詩歌的吟詠和對思想感情的體會。

【教學難點】

對詩歌的再創造。

【教學設想】

1、安排三課時。

2、方法:朗讀法、研討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望嶽》

一、導入

杜甫在25歲的時候,他父親杜閒在山東兗州任司馬,他曾借省親之機去山東各處遊歷,這首詩就是那個時期寫的。我們讀杜甫安史之亂後的詩作,往往會覺得他是個沉鬱寡歡的老人;可是,讀這一首感覺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氣都將使你感奮不已。

五嶽: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杜甫的《望嶽》詩有三首,分詠東嶽、南嶽和西嶽。這一首是望東嶽泰山。

二、整體感知

1、詩題叫《望嶽》,可見作者並未登上泰山,詩中句句都是寫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遠有近,有虛有實。試以兩句爲一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樣的不同。

岱宗兩句是遠望;造化兩句是近望;蕩胸兩句是細望;會當兩句是極望。(按:這是仇兆鰲的說法,極望一語,學生不易理解,無妨改爲俯視。 )

2、字詞譯釋:

⑴ 鍾:聚。

⑵ 會當:唐人口語,一定要

⑶ 凌:登,乘。(又如:壯志凌雲)

三、逐句詮釋(按:此詩非律詩,不可使用頷聯頸聯等名稱)

1、岱宗兩句。

⑴ 夫是個虛詞,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麼樣)上,試比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語氣上有什麼不同?

加夫則驚奇、讚歎之情更明明,也更強烈。

⑵ 泰山之北爲故齊地,之南爲故魯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無論從北或是從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

⑶ 詩人這樣寫有什麼用意?

形容泰山極高極遠。

2、造化兩句。

⑴ 神秀,指英靈之氣,這是古人的說法。試聯繫前面一句說說這句的意思。

泰山如此高遠,是天地間英靈之氣聚集的結果。

⑵ 陰陽一句又是什麼意思呢?

據註釋作答,再補充說明:山前爲陽,日光先臨,故易曉;山後爲陰,日光不到,故易昏。這是形容泰山高與天齊。

3、蕩胸兩句。

⑴ 這兩句寫詩人望嶽所見,試作具體描述

泰山中天門以上時有云團浮現,或高或低,故謂之層雲;鳥亦時常出沒于山谷間,須睜大眼細望才能見。

⑵ 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情?

嚮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兩句。

4、會當兩句。

⑴ 絕頂,極頂,指玉皇頂。

⑵ 詩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卻能一覽(全都看到)衆山小,這說明了什麼?

這是詩人神遊玉皇頂之所見,故謂之虛景。

⑶ 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表現了作者怎樣的人生哲理?

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四、總結

杜甫一生極爲坎坷,特別是在安史之亂髮生以後,他四方飄泊,居無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後三年裏竟至以舟爲家,他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寫於這動盪不安的生活之中。讀過這首詩後,你對杜甫有怎樣的認識?能找到他取得如此偉大成就的原因麼?

學生自由發言。

五、作業

背誦、默寫本詩。

第二課時 學習《春望》

一、朗讀全詩

二、介紹寫作背景

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六月,安史叛軍攻下唐都長安。七月,杜甫聽到唐肅宗在靈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頓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肅宗。途中叛軍俘獲,帶到長安。因他官卑職微,未被囚禁。《春望》寫於次年三月。

三、賞析本詩

詩的前四句寫都城敗象,飽含感嘆;後四句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全詩沉着蘊藉,真摯自然。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開篇即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一個破字,使人怵目驚心。繼而一個深字,令人滿目悽然。司馬光說山河在,明無餘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溫公續詩話》)詩人在此明爲寫景,實爲抒感,寄情於物,託感於景。爲全詩創造了氣氛。此聯對仗工巧,圓熟自然,詩意翻跌。國破對城春,兩意相反。國破的頹垣殘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對舉,對照強烈。國破之下繼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當爲明媚之景,而後綴以草木深則敘荒蕪之狀,先後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極贊此聯說:對偶未嘗不精,而縱橫變幻,盡越陳規,濃濃淡淡,動奪天巧。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兩句一般解釋是,花鳥本爲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卻使詩人見了反而墮淚驚心。另一種解釋爲,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也驚心。兩說雖則有別,其精神卻能相通,一則觸景生情,一則移情於物,正見好詩含蘊之豐富。

詩的前四句,都統在望字中。詩人俯仰瞻視,視線由近而遠,又由遠而近,視野從城到山河,再由滿城到花鳥。感情則由隱而顯,由弱而強,步步推進。在景與情的變化中,彷彿可見詩人由翹首望景,逐步地轉入了低頭沉思,自然地過渡到後半部分──想望親人。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自安史叛亂以來,烽火苦教多信斷,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戰火仍連續不斷。多麼盼望家中親人的消息,這時的一封家信真是勝過萬金啊!家書抵萬金,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急切心情,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鳴,因而成了千古傳誦的名句。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遠方的慘慼之象,眼望面前的頹敗之景,不覺於極無聊之際,搔首躊躇,頓覺稀疏短髮,幾不勝簪。白髮爲愁所致,搔爲想要解愁的動作,更短可見愁的程度。這樣,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又嘆息衰老,則更增一層悲哀。

這首詩反映了詩人熱愛國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脈貫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遊離,感情強烈而不淺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鏗鏘作響,氣度渾灝,因而一千二百餘年來一直膾炙人口,歷久而不衰。

四、作業

背誦、默寫全詩。

第三課時 學習《石壕吏》

一、介紹背景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陽,看看戰亂後的故鄉。可是不到兩個月,形勢發生逆轉,唐軍在鄴城大敗,退守河陽,洛陽一帶又騷動起來。詩人這時被迫離去,經新安、石壕、潼關等地回到華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婦們的愁眉苦臉,所聽到的是別家出征時的哭聲。這番痛苦的經歷凝集成了著名的《三吏》《三別》。

這是一首古體敘事詩,用了白描手法,詩人對故事作了客觀描述,看似沒有主觀感情參與,但在事件的發生過程中,讀者會感到處處有詩人在,敘事帶有明顯的抒情色彩。兩個一何是詩人感受到的差役的兇暴、老嫗的悲苦;三男鄴城戍,二男新戰死是詩人聽說了一家人已爲國家作出了多大的犧牲,出入無完裙食不裹腹、衣不蔽體是戰爭給人民造成的苦難;如聞泣幽咽獨與老翁別詩人親身感受到這一家的悲慘遭遇。

本詩通過一家人在安史之亂時期的悲慘遭遇,真實的反映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表達了作者對人民的同情和對戰爭的厭惡。

二、範讀課文

1、正音:逾牆走( ) 鄴城戍( ) 老嫗( ) 泣幽咽( )

2、學生讀課文。

三、參看註釋,理解詩句的含義,把握重點詩語的解釋

四、按事件的發生、發展和結局給課文分段

五、分析

1、這首詩中刻畫了哪兩個主要人物?

2、敘事的線索是什麼?

3、說說本文的寫作方法。

⑴ 圍繞主題組織材料。全詩緊扣吏促人、婦訴苦,與這兩者無關或關係不大的事情一概不寫。

⑵ 明寫和暗寫相結合。

⑶ 條理清楚,結構完整。

六、作業

改寫成記敘文。

改寫要求:

1、人稱:第一、第三都可。

2、變換表達方式:將直接敘述改爲人物對話。

3、人物不變。

4、順序不變。

5、主題不變。

6、聯繫背景,構建生活場景。

注意事項:

字數不少於500字。

課《杜甫詩三首》教案 篇七

各位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人教版高一必修三第二單元——《杜甫詩三首》的教學設計。

說教材

本課三首詩都是詩聖杜甫晚年漂泊西南天地間,借山川風物表達自己人生感慨的詩作。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人生理想化爲泡影,國家動盪,半生潦倒,晚境更慘。悲從中來,《秋興》抒發了人生之悲、家國之悲;《詠懷古蹟》寄寓懷才不遇之悲;《登高》飽含濃得化不開的人生悲嘆。三首詩都是杜詩的代表之作,文質兼美,尤其是《登高》被譽爲“古今七律第一”。

以含蓄蘊藉爲美的中國古典詩歌,對於高一的孩子是一種熟悉的陌生。程度稍好的孩子可能會模糊感覺到美,但難以言傳。程度稍差的孩子,只能是茫茫然,難知所云。新課程標準要求詩歌鑑賞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探索作品的豐富意蘊,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文學修養”。古詩如浩瀚之洋,實現上述目標,教會學生馭船之法,讓他們自己乘風破浪,應是最理想的選擇。葉聖陶說“詩要反覆地讀,詞要低迴地誦”,引導學生在朗讀中分析,在分析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在感悟中總結鑑賞方法是本課的着力點。掌握方法,分析得更準,理解得更透,讀得會更動情,感悟會更深刻,受益會更多。因此,我把學習詩歌鑑賞的一般方法,提高詩歌鑑賞能力作爲本課的知識與能力目標。學生觀決定教育觀。讓學生成爲課堂主體,尊重學生個性,注重學生個性發展,是新課改的精神之所在。平等對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此我把教師主導下的多層對話作爲本節課的過程與方法目標。教育的本質就是塑造人。讓孩子從杜甫“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的那種愛國愛民情懷中汲取一點精神養料,是本節課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的關注點。綜上所述,本節課就是在平等對話中讓學生去感受詩之美,領悟詩之情,學習詩之法。學習鑑賞的一般方法是重點,汲取精神是難點。我安排兩課時來完成教學目標。下面我具體說一下教學流程。

首先我用對聯導入。

民間疾苦 筆底波瀾;世上瘡痍 詩中聖哲。

滿眼河山 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國 草堂猶是杜陵春。學生在對工整的對聯賞析中,回味杜甫窮年漂泊的一生,體會杜甫忠君念闕,心繫蒼生的偉大情懷。爲鑑賞詩歌做好感情準備。

初讀,朗讀吟誦,感知韻律美。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懂句意,體會律詩的節奏、押韻的順暢之美,並初步感悟詩中景色特點和情感內容。

再讀,披詞入情,感受感情美。首先讓學生比較三首詩的異同。烏申斯基說“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我們正是通過比較來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在比較中進行整體感知,幾首詩互爲參照,學生體會的會更準確。引導學生的比較中瞭解背景,把握情感,分清類別。結合課下注釋,通過讀和比較學生不難明白三首詩都是杜甫漂泊西南時間代表作,都表達了杜甫的人生之悲、家國之悲。第一三首是借景抒情,第二首是詠史懷古。

讓後讓學生用一個字分別概括每首詩的情感內容,進行進一步細化的比較分析。引導學生深入詩詞,把握情感的差別。《秋興》由“故園心”很容易總結出 “思”字;《詠懷古蹟》由“分明怨恨曲中論”不難總結出“怨”字;《登高》由“萬里悲秋常作客”可以輕易找出“悲”字。情感各異,但悲以貫之。

三讀,展開想象,感悟意境美。

我以以《登高》爲例,引導學生進行意象分析,感悟意境美。

古人云“立象以盡意”“古詩之妙,專求意象”意象是詩人情感的載體,是詩歌的靈魂。引導學生張開聯想和想象的翅膀去感受,去體驗是意象,詩歌鑑賞的關鍵。科林伍德說“真正藝術的作品,不是看見的,也不是聽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種東西。”詩人通過想象創造出詩的形象,我們讀者通過想象豐富地再現詩人創造的形象。而感受體驗則是以全部身心投 入作品,心靈與心靈相溝通,感情與感情相交流,對詩人的想象活動進行再經歷和再體驗。

因此,在引導意象解讀中,我先讓學生點擊這一個,就是通過抓修飾詞、依據感情基調、展開想象具體分析本詩中每個意象的情感意蘊和審美意蘊,使學生明白意象在每首詩中的獨特性。再由局部到整體,感悟詩中雄渾蒼涼的意境美。

然後,鏈接那一個,使學生明確同一意象在不同詩作中的相似性。還刷新另一個,使學生明白同一意象在不同詩作中的迥異性。又點到面拓展,藉以加深學生對意象的透徹理解。

四讀,品評詞句,領悟悲情美。

詩中有景有情,學生在入境之後,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如“悲”“客”“病”“苦恨”“酒杯”等詞領悟詩人悲壯而不傷感,愁苦而不消沉的情懷,體會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

五讀。感悟朗讀,品悟音樂美。

深刻理解基礎上的誦讀是涵詠陶冶的最佳途徑。我將其分三步完成:先自由誦讀,用心感悟,借聲傳情。再配樂朗誦,在悲涼的背景音樂中個別誦讀,互相點評,互相欣賞。最後,播放名家範讀,在傾聽中將詩情融入心田,完成背誦。

最後,歸納賞詩之法。引導學生對本節課運用的誦讀讀法、意象分析法、知人論世法、比較分析法等詩歌鑑賞的方法做一歸納總結,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昇華。

然後進行拓展遷移,要求學生用已經歸納的方法,鑑賞《秋興》。程序相類,旨在讓學生學以致用,不再贅言。

(第二課時)

鑑賞《詠懷古蹟》,在初讀感受過程中學生對本詩類別情感已有所瞭解,本節課主要讓學生品讀詩情,學習詩法。詠史懷古類詩作本是作者借古抒情,而我們又是在品讀古人詩作,其實都是在歷史中穿梭,詩人在穿梭中表情,我們在穿梭中悟情。鑑於此,詠史懷古類詩的鑑賞主要是回味的過程。回味詩之史實,瞭解內容;回味詩之作者,讀懂感情;回味詩之感情,讀透詩作。

首先,誦讀詩作,回味史實。讓學生誦讀後,以一名導遊的身份根據杜甫詩作給大家爲昭君墓寫一段解說詞。然後互相評比,選出優勝者,班內交流。這一環節是本節課的關鍵,通過寫作讓學生復原詩中昭君史實,通過對詞句的品味領悟作者杜甫在字裏行間寄寓的感情以及所運用的手法。

然後,析讀詩作,回味作者。在充分理解詩詞的基礎上讓學生再讀詩作,聯繫背景回味杜甫其人,比較杜甫和其筆下的昭君的相似之處,理解所寄託的感情。兩相比較可以得出昭君絕代佳人,入宮見妒,畫圖省識,遠離漢宮,身死異國,環佩空歸;杜甫才華橫溢,入朝見妒;不分忠佞,不得重用;漂泊西南,有家難歸。可見杜甫實是借昭君之酒杯澆自己之塊壘。這也是詠史懷古類詩作的顯著特點。

第三,品讀詩作,讀透詩情。與《登高》感悟朗讀相類,不再贅言。

然後,以此課爲例,引導學生歸納詠詩懷古類詩歌鑑賞方法:1、史實分析法;2、知人論世法,3、比較分析法。完成知識與能力的教學目標。並且及時進行閱讀訓練。用大學聯考詠史懷古類詩歌鑑賞題,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遷移能力。

最後以作業引導探究。

白居易雲“窮者獨善其身,達者兼濟天下”,結合杜甫和李白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目的是引發學生思考個人生際遇的不同對社會蒼生的情感也不盡同,從而深刻體會“老杜愛君,事前則出以憂危,遇事則出以規諷,事後則出以哀傷”的崇高思想境界。

誠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言“教材不過是個例子”“教是爲了不教”,讓孩子以自己的認知結構去同化,順應文本,形成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把自己融入詩境。在情感的衝擊中獲得境界的昇華,在感性的認知的基礎上進行理性的歸納,獲得一定的規律方法。得法於課內,受益於課外。將課堂與課外,語文教學與語文學習廣泛而緊密地結合起來,語文就變得生動而且廣闊了,語文學習也變得深刻而且快樂了。

課《杜甫詩三首》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領會詩歌的豐富內涵和精美語言,積累一些文言詞語和詩歌的修辭方式。提高對詩歌藝術的審美能力。

2、過程與方法:學生反覆誦讀,品味感悟,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充分理解杜甫詩歌的思想內容,感受作者人格的偉大。

教材簡析:

杜甫是唐代的大詩人,他的詩作在總體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變化過程,號稱“詩史”。這三首詩寫於不同的歷史時期:《望嶽》寫於所謂“開元盛世”,其時詩人才二十四五歲,詩中熱情地讚美了泰山高大雄偉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也透露了詩人早年的遠大抱負,歷來被譽爲歌詠泰山的名篇;《春望》和《石壕吏》寫於“安史之亂”前期,表達了詩人憂國傷時和對民生疾苦的關注與同情。學習時要用心把握詩作風格的變化。

課前準備:

1、學生:藉助工具書解決不懂的文言字詞,查閱相關的作家作品及寫作背景知識。

2、教師:查閱資料,準備錄音機、磁帶或製作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內容:杜甫的《望嶽》、《春望》

一、導入:

杜甫:號稱“詩聖”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大膽地揭露了當時統治集團的腐朽,廣泛而尖銳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難和社會矛盾,內容深刻。他的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朝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此,被稱爲“詩史”。現在我們來集中學習他在不同時期創作的三首詩歌,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發展變化和當時的社會狀態。

二、學習《望嶽》:

1、播放錄音,學生朗讀。注意詩歌的韻律、節奏感、正音正字。

2、指名讀課文,學生互相評議,教師從節奏、語調、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導。

3、分組朗讀交流,理解詩歌的竟境美。

(1)這首詩歌描寫了泰山怎樣的特點?從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來?明確:這首詩主要描寫了泰山地域之廣闊(齊魯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鍾神秀),山勢之高峻(陰陽割昏曉;會當凌色頂,一賢衆山小)。

(2)全詩中最讓你感到心胸激盪的兩句?說說偏愛這兩句的理由。

(3)作者當時爲什麼有這樣的理解呢?

明確:1、唐朝盛世。2、詩人年輕,意氣風發。3、漫遊泰山,熱情歌頌了泰山高大雄偉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進而透露出詩人早年兼濟天下的遠大抱負。

4、合作探究:

詩題叫《望嶽》,可見作者並未登上泰山,詩中句句都是寫“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遠有近,有虛有實。試以兩句爲一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樣的不同

(“岱宗”兩句是遠望;“造化”兩句是近望;“蕩胸”兩句是細望;“會當”兩句是極望。)按:這是仇兆鰲的說法,“極望”一語,學生不易理解,無妨改爲“俯視”。

“岱宗”兩句。問:“夫”是個虛詞,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麼樣)上,試比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語氣上有什麼不同?(加“夫”則驚奇、讚歎之情更明明,也更強烈。)泰山之北爲故齊地,之南爲故魯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無論從北或是從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詩人這樣寫有什麼用意?(形容泰山極高極遠。)

“造化”兩句。問:“神秀”,指英靈之氣,這是古人的說法。試聯繫前面一句說說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遠,是天地間英靈之氣聚集的結果。)“陰陽”一句又是什麼意思呢?(據註釋作答,再補充說明:山前爲陽,日光先臨,故易曉;山後爲陰,日光不到,故易昏。)這是形容泰山高與天齊。

“蕩胸”兩句。大意已見註釋。問:這兩句寫詩人望嶽所見,試作具體描述(泰山中天門以上時有云團浮現,或高或低,故謂之“層雲”;鳥亦時常出沒于山谷間,須睜大眼細望才能見。)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情?(嚮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兩句。

“會當”兩句。絕頂,極頂,指玉皇頂。問:詩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卻能“一覽(全都看到)衆山小”,這說明了什麼?(這是詩人神遊玉皇頂之所見,故謂之虛景。)

6、朗讀背誦,並以“我想對杜甫說,詩人啊,你………”的句式,講講你學了《望嶽》的感受與收穫。

第二課時

一、閱讀賞析《春望》

1、學生自由朗讀全詩,要求讀出節奏、讀準重音、讀出感情。

2、《春望》賞析

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六月,安史叛軍攻下唐都長安。七月,杜甫聽到唐肅宗在靈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頓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肅宗。途中叛軍俘獲,帶到長安。因他官卑職微,未被囚禁。《春望》寫於次年三月。

詩的前四句寫都城敗象,飽含感嘆;後四句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全詩沉着蘊藉,真摯自然。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開篇即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一個“破”字,使人怵目驚心。繼而一個“深”字,令人滿目悽然。司馬光說“‘山河在’,明無餘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溫公續詩話》)詩人在此明爲寫景,實爲抒感,寄情於物,託感於景。爲全詩創造了氣氛。此聯對仗工巧,圓熟自然,詩意翻跌。“國破”對“城春”,兩意相反。“國破”的頹垣殘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對舉,對照強烈。“國破”之下繼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當爲明媚之景,而後綴以“草木深”則敘荒蕪之狀,先後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極贊此聯說:“對偶未嘗不精,而縱橫變幻,盡越陳規,濃濃淡淡,動奪天巧。”《唐音癸籤》卷九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兩句一般解釋是,花鳥本爲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卻使詩人見了反而墮淚驚心。另一種解釋爲,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也驚心。兩說雖則有別,其精神卻能相通,一則觸景生情,一則移情於物,正見好詩含蘊之豐富。

詩的前四句,都統在“望”字中。詩人俯仰瞻視,視線由近而遠,又由遠而近,視野從城到山河,再由滿城到花鳥。感情則由隱而顯,由弱而強,步步推進。在景與情的變化中,彷彿可見詩人由翹首望景,逐步地轉入了低頭沉思,自然地過渡到後半部分——想望親人。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自安史叛亂以來,“烽火苦教多信斷”,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戰火仍連續不斷。多麼盼望家中親人的消息,這時的一封家信真是勝過“萬金”啊!“家書抵萬金”,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急切心情,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鳴,因而成了千古傳誦的名句。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遠方的慘慼之象,眼望面前的頹敗之景,不覺於極無聊之際,搔首躊躇,頓覺稀疏短髮,幾不勝簪。“白髮”爲愁所致,“搔”爲想要解愁的動作,“更短”可見愁的程度。這樣,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又嘆息衰老,則更增一層悲哀。

這首詩反映了詩人熱愛國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脈貫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遊離,感情強烈而不淺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鏗鏘作響,氣度渾灝,因而一千二百餘年來一直膾炙人口,歷久而不衰。

2、學生分組討論與交流:這首詩與《望嶽》在內容上有哪些不同?詩歌風格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二、創新學習,能力升級

1、學生合作討論,完成課後練習三。並分別以這兩首詩的題目爲上、下聯的開頭,試寫一組對偶句。(示例:《望嶽》敘寫少年志,《春望》抒盡家國愁)。

2、有人將“國破山河在”一句中的兩個字調換了一下位置,便成了一條保護環境的警示語,你能寫出這個句子嗎?(明確:國在山河破)

三、朗讀背誦這兩首詩。

杜甫詩教學設計 篇九

教學目標:

1、領會詩歌的豐富內涵和精美語言,積累一些文言詞語和詩歌的修辭方式。

2、朗讀並且背誦全詩

3、反覆誦讀,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朗讀並且背誦詩歌

教學難點

體會蘊含在詩作中的思想感情以及詩作的“詩史”特點。

教學過程:

一、佈置預習導學

1、你會讀加點的字注音嗎?將字音寫在括號內

岱宗( ) 決眥( ) 搔更短( ) 不勝簪( )

2、填空

杜甫,字 ,是我國 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大膽地揭露了當時統治集團的腐朽,廣泛而尖銳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難和社會矛盾,內容深刻。他的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朝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此,被稱爲“ ”。

二、指導學習研討

1、學習《望嶽》

1)情境導入

杜甫在25歲的時候,他父親杜閒在山東兗州任司馬,他曾借省親之機去山東各處遊歷,這首詩就是那個時期寫的。我們讀杜甫“安史之亂”後的詩作,往往會覺得他是個沉鬱寡歡的老人;可是,讀這一首感覺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氣都將使你感奮不已。

2)介紹作者有關知識。

3)檢查預習情況

4)整體感知

a、播放錄音《望嶽》,學生朗讀。注意詩歌的韻律、節奏感。

b、指名讀課文,學生互相評議,教師從節奏、語調、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導。

c、師生同讀,同時多媒體顯示朗讀節奏、重音,要求學生讀出感情。

d、分組朗讀交流,理解詩歌的意境美。

5) 探究賞析《望嶽》

a、這首詩歌描寫了泰山怎樣的特點?從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來?

學生思考討論,教師點撥(多媒體投影):

b、全詩中最讓你感到心胸激盪的兩句?說說偏愛這兩句的理由。

c、作者當時爲什麼有“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感覺呢?

d、合作探究:詩題叫《望嶽》,可見作者並未登上泰山,詩中句句都是寫“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遠有近,有虛有實。試以兩句爲一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樣的不同?

2、學習《春望》

1)整體感知

a、播放錄音《春望》,學生朗讀。注意詩歌的韻律、節奏感。

b、指名讀課文,學生互相評議,教師從節奏、語調、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導。

c、師生同讀,同時多媒體顯示朗讀節奏、重音,要求學生讀出感情。

d、分組朗讀交流,理解詩歌的竟境美。

2)、學生分組討論與交流:這首詩與《望嶽》在內容上有哪些不同?詩歌風格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3)、分別以這兩首詩的題目爲上、下聯的開頭,試寫一組對偶句。

4)、有人將“國破山河在”一句中的兩個字調換了一下位置,便成了一條保護環境的警示語,你能寫出這個句子嗎?

5)、把這兩首詩譯成現代詩歌,儘量做到押韻。

6)、朗讀背誦這兩首詩。

三 鞏固練習

1、給下面的詩句劃分節拍。

(1)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2)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

(3)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2、自選角度品析下列詩句。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4、閱讀做題:

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

(1)詩中寫詩人近觀泰山的句子是:__________

(2)最後兩句“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表現了詩人__________ 的理想和壯志。

春夜喜雨

杜 甫

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 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 花重錦官城。

1、這首詩以“好雨”開頭,請說明作者稱讚春雨的原因:

2、這首詩的第二聯,第三聯分別從哪種感覺來寫春雨?

3、你認爲“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中哪個詞用得好?爲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