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高一歷史知識點考點歸納通用多篇

高一歷史知識點考點歸納通用多篇

高一下冊歷史知識總結 篇一

戰後資本主義經濟的調整

(一)二戰後國家對經濟的大力干預:

1、背景:(1)1929~1933年的世界經濟危機暴露出了傳統資本主義體制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弊端。

(2)二戰後,發達國家吸取30年代經濟大危機的慘痛教訓,普遍放棄自由放任的傳統,接受凱恩斯主義,採取了利用國家權力對經濟進行大力干預的政策。

2、方式:(1)實行國有化,建立國營企業是國家干預的重要方式(2)國家干預的另一重要方式是制定經濟計劃,指導經濟發展,以避免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保證經濟運行的有序狀態,這些計劃是指導性的,側重對經濟發展的規劃和引導。(3)擴大政府開支、政府直接採購以及利用稅收等財政政策調節社會生產,也是其重要手段。(在不同的國家政府幹預經濟的重點有所不同。)

3、作用:(1)進步性:用國家的力量調節經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資本生產的盲目性,保障了生產的社會性。(2)侷限性:但是,國有企業普遍存在着經營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

(二)企業經營的變革:

1、人民資本主義:

(1)背景:隨着生產力的發展和企業規模的擴大,股份公司日益成爲發達國家經濟的主體。

(2)含義:股票不再爲少數資本家所有,呈現出分散化的趨勢,企業普通職工也擁有股票,資本家已無法擁有企業全部的所有權。

(3)認識:股票分散化起到了緩和社會矛盾和大量吸收資金的作用,反映了資本社會化的趨向,但是企業的決定權仍然掌握在少數大股東手中。

2、經營者革命:

(1)原因:企業生產科技含量的增加和生產過程的日益複雜,要求企業經營者具有很高的管理才能和專業技術知識。

(2)含義:企業所有者退出了經營第一線,對企業的控制力下降,而由專門的管理人員和科技人員從事經營。

(3)影響:提高了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同時經營管理人員增加,成爲“新中間階層”的重要組成部分

高一必備歷史知識

一、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

1、1895年日軍攻佔威海衛,北洋艦隊全軍覆滅——甲午中日戰爭清軍慘敗

2、《馬關條約》(1895年)——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1)割地:遼東半島、臺灣及附屬島嶼、澎湖列島;

(2)賠款:二億兩白銀;

(3)通商: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爲商埠;

(4)投資設廠,免收內地稅

3、《辛丑條約》(1901年)——標誌着中國完全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禁止反帝——標誌着清政府完全成爲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成爲“洋人的朝廷”改總理衙門爲外務部,位居六部之上

二、辛亥革命:

1、民主革命的思想武器:天賦人權、自由平等學說

2、宣傳民主革命思想的陣地:上海、日本東京

3、著名民主革命宣傳家:章炳麟、鄒容、陳天華

4、興中會(1894年 孫中山 檀香山)——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團體

5、同盟會(1905年 日本東京)——近代中國第一個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組成: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

政治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領導人:孫中山爲總理;黃興爲執行部庶務

機關刊物:《民報》

6、黃花崗起義——最爲壯烈 武漢——民主革命的搖籃

7、《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912年)——中國近代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憲法

(1)確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借鑑美國)

(2)實行責任內閣制(總統頒佈命令必須由總理副署才能生效)

8、1912年2月12日宣統帝宣佈退位——清朝覆滅

9、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標誌着辛亥革命失敗

10、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績: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整理 篇二

一、英國革命

背景:根本原因:斯圖亞特王朝實行專制統治阻礙了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過程:1640年英國爆發革命。期間,處死了國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國。但斯圖亞特王朝復辟。1688年光榮革命,標誌英國革命的完成。

二、英國的君主立憲制:

特點:

①保留國王,實際上“統而不治”的地位,作爲國家的象徵而存在。

②國家的權力在議會,實行代議制。議會是國家立法機關,內閣掌握行政權並對議會負責。

1689年《權利法案》的頒佈是正式確立的標誌。18世紀責任制內閣逐步形成。

三、美國政府的建立:

1776年,英屬北美13個殖民地獨立,美國誕生。獨立之初的美國實際上是13個州的鬆散聯盟(即邦聯)。1789年聯邦政府成立,華盛頓當選爲美國第一任總統。19世紀中期,美國形成民主黨、共和黨輪流執政的格局

四、美國1787年憲法:

1787年在費城召開制憲會議通過了一部聯邦憲法。

評價:

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憲法。

②加強了國家權力,實踐了三權分立原則,體現資產階級民主精神。侷限性:承認黑人奴隸制,印第安人沒有公民權,婦女地位低下。

五、艱難的法蘭西共和之路:

1789年法國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國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國的確立。

六、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

1875年初,國民議會通過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

意義:從法律上正式確立了共和政體(議會制共和國),標誌着法蘭西共和政體的最終確立

七、德意志的統一:

俾斯麥領導下,普魯士通過三次王朝戰爭,完成了德國統一。1871年,建立了統一的德意志帝國。

八、德意志的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特點:皇帝不是虛位,而是握有實權。皇帝和首相掌握國家的大權。議會對政府沒有監督權。

高一歷史知識點 篇三

三、君主專制政體的演進和強化

一、中央官制

1、皇帝制度(法令七年級):

基本內涵(基本特徵):獨尊、至上、世襲。根本特徵:至高無上。本質:君主專制。皇權具有隨意性和獨斷性,因此皇帝個人的品行和執政能力決定了王朝的穩定和興衰。

2、相權與君權的矛盾

丞相的職責:(略)

根源:制度本身。

歷代皇帝調整相權的原因:防範宰相擅權,加強統治、提高行政效率;也是彌補這是繁多而宰相才幹不足的缺陷。

3、漢代:中外朝的形成

原因:卿相的無能;爲了抑制丞相的權利。

結果:中朝成爲了決策機構,外朝變爲執行機構;丞相權利受到削弱。

中外朝的出現:是君主專制本質的反映。

4、唐代:三省六部制

出現於隋,完善於唐。

評價:三省分工明確,相互合作又相互制衡,保證了皇權的獨尊(特點);是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的重大創新。是唐代社會繁盛的政治保障。

5、宋代:

措施:設副相、樞密使、三司分別分割宰相的行政權、軍權、財政權,確保君權的獨斷地位。

評價:相權進一步削弱,皇權加強;也給宋朝帶來了冗官、冗費問題,是宋朝中期社會危機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監察制度:

1、歷代王朝的監察制度:

秦朝:中央:御史大夫;地方:監御使。

漢朝:中央:御史大夫;地方:刺史。

唐朝:御史臺;(4)宋朝:提點刑獄司。(5)元朝:御史臺。

2、評價:

積極:在監督官員規範執政,防止官員的貪污-腐敗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侷限:實際效能是有限的,無法從根本上監督和扼制官員的腐敗行爲。監察官員並不能代表社會履行職責,而只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

知識拓展:刺史制度的特點:以輕制重(以小制大)。

三、選官制度:

1、世官制(世卿世祿制):

開始於先秦,衰落於春秋戰國。

選官依據:血緣和出身。

世襲。

2、察舉制:

開始於秦朝;完善於西漢;衰落於東漢。

選官依據:品行和才能。(品行中孝、廉是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徑)

方式:自下而上推薦人才的爲官的制度。

途徑:徵召、舉薦等。

特點:封閉性,民意無從體現。

3、九品中正制:

開始於魏晉,盛行於南北朝,衰落於隋唐。

選官依據:血緣和門第。

特點:世襲,等級森嚴。

4、科舉制:

開始於隋,完善於唐宋,衰落於明清。

依據:文學才能。

評價:

進步性:打破了世家大族對官場的壟斷局面;保證了行政人員的來源;提高了行政效率;形成了重學風氣;體現了公平公正。

弊端:考試的內容和範圍不出儒學經義,尤其是到了明清選拔的多是缺乏進取精神和創造意識的人才。

高一歷史記憶口訣 篇四

秦漢時期的文化特徵

1、民族性

秦漢文化日東昇,承先啓後多特徵。

統一多樣巧結合,秦漢一統文化新。

各族文化齊發展,統一文化多風情。

2、開放性

中外文化交流頻,文化外傳亦引進。

中外交通大發展,文化交流促強盛。

3、先進性

中華文化時先進,世界多發明。

天文算術造紙術,東亞文化爲中心。

4、壯觀性

秦漢文化面貌新,氣勢恢弘驚世人。

長城史記兵馬俑,令人觀止到如今。

西夏的建立和宋夏和戰

1、西夏的建立(1038)

羌族支脈党項族,中唐遊牧陝甘寧。

①政治方面

元昊稱帝都興慶④,仿效唐宋官制新。

設立中書樞密院,選拔官吏科舉興。

官職羌漢兩系統,各司其職利統領。

部落兵制民皆兵,兵農一體漸強盛。

②文化方面

仿照漢文楷書體,西夏文字有創新。

2、宋夏和戰

元昊興兵犯宋境,兩敗俱傷和議定。

取消帝號稱國主,北宋冊封夏稱臣。

北宋每年送“歲幣”,邊境貿易漸繁盛。

[註釋]

①幽雲:指幽州(今北京)和雲州(今大同)等十六州。②澶州:今河南濮陽。③榷場:宋遼夏金在邊境的貿易場所。④興慶:今寧夏銀川。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整理 篇五

一、夏商政治形式

商的政治特點:

(1)商代貴族以血緣爲紐帶;

(2)實行宗法制;

(3)王權與神權緊密結合。

二、西周

1、分封制:

(1)背景:武王伐紂,商朝滅亡。

(2)目的:鞏固統治,擴大統治疆域。

(3)含義: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口分封給同姓子弟,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後代,讓他們建立諸侯國,拱衛王室。即“封邦建國”、“以藩屏周”。

(4)權利和義務:

權利:建國、繼續分封、設置官員、建立武裝、徵派賦役等。

義務:隨周天子出征,隨同作戰;定期朝覲述職;繳納貢賦等。

(5)特點:層層分封,等級森嚴;具有長期的穩定性和延續性,但也具有一定的分離性和獨立性。

(6)性質:商周時期實現的一種地方行政制度。

(7)作用:鞏固了(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邊遠地區得到開發,並擴大了西周的統治區域;形成對周天子衆星捧月的政治格局;西周成爲一個延續數百年的強國。

(8)衰落:受分封的諸侯國本身就具有相當大的獨立性,諸侯國勢力的強大;西周後期周王室的衰落。

其衰落的根本原因是:生產力的進步和發展;其衰落的具體表現爲:諸侯爭霸等。

2、宗法制:

(1)含義:是用父系血緣關係的親疏來維繫政治等級、鞏固國家統治的制度。

(2)目的:爲了加強分封制形成的統治秩序,解決貴族之間在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西周實行了與分封制互爲表裏的具有政治性質的宗法制。

(3)特點:嫡長子繼承製;大小宗相對。

高一歷史知識點 篇六

二、走向“大一統”的秦漢政治

一、帝國的建立,即“六王畢,四海一”

1、秦的統一:過程(略);意義: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持續數百年的戰亂,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的秦王朝。

2、軍事上的鞏固:

史實:築長城、開“直道”,北擊匈奴;開靈渠,平定嶺南;開“五尺道”,開闢西南。

意義:加強了北方的邊防;首次把嶺南、西南歸入中央王朝的政治版圖內。

3、評價(意義):

秦朝的軍事、政治措施,不僅加強了對周邊地區的政治控制,擴大了統治區域,而且推動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化格局的形成。

二、如何鞏固其帝國統治?

1、地方制度:實行“廢分封,行郡縣”,即“海內爲郡縣”

出現:春秋戰國時期;大規模推行:秦統一之後。

內容:郡、縣、鄉、裏;少數民族聚居地的同級地方行政機構稱爲“道”。

性質:是中國古代自秦王朝以來長期實行的一種地方行政制度。

特點(與分封制相比):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縣長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襲。

鞏固:西漢繼續實行郡縣制,並逐步消除了與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據勢力。

評價:實現了這樣對地方政權的直接有效的控制和管轄;是中央集權形成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誌。

2、中央集權制度,即皇帝、百官公卿。

皇帝制度的創立:至高無上。

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三公”的職責。丞相:統領百官,協助皇帝處理朝政。御史大夫:監察百官。太尉:負責軍事。九卿:略。

特點:互相配合,彼此牽制,軍政大權操縱在皇帝手中。

朝議制度:

概念:丞相、御史大夫、諸卿討論國家軍政要務的方式。

評價:集思廣益,減少決策的失誤,但秦始皇晚年遭到破壞。

(4)漢承秦制:有所損益。增加了“刺史”和司隸校尉。意義: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對於鞏固政權,防止地方分裂勢力的發展,有着重要的意義。

三、評價:

1、秦漢建立的“大一統”政體爲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鞏固的定了基本格局。

2、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爲歷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斷加強和完善。

四、知識拓展:

1、秦朝雖有太尉一職,但是實際上並沒有設立官員,而是由秦始皇自己親自擔任。三公真正的確立是在西漢

2、秦漢時期:郡守和縣令每年定期是向丞相述職,而不是向皇帝述職。

3、君主專制的兩大基本矛盾:軍權和相權;中央和地方。兩大矛盾的趨勢:皇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削弱,直至被廢除;中央的權力越來越集中,地方的權力不斷被削弱。

4、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的本質特徵:封建地主階級的專制統治。

5、君主專制的弊端:獨斷性和隨意性,不可避免決策中的重大失誤,且容易導致暴政。因此皇帝的品行在其執政過程中至關重要。

6、三公九卿的評價:三公九卿組成的朝廷是秦代中央集權制度的核心,是絕對受制於皇帝並代行皇帝政務的最高權力機關,三公的出現是對世卿世祿制的徹底否定。

高一歷史知識點考點歸納 篇七

1.漢朝的郡國並行制

⑴背景:漢高祖爲避免重蹈秦朝速滅的覆轍,鞏固新建政權

⑵內容:漢初在地方上繼承秦朝的郡縣制,同時又分封諸侯王國,形成郡國並行制(郡即郡縣,國即封國)

⑶影響:隨着分封的諸侯國權力逐漸強大,嚴重威脅了中央集權

2.唐朝三省六部制

⑴三省六部及職能:中書省:中書省掌決策,負責草擬和頒發皇帝詔令;門下省:掌審議,負責審覈政令。尚書省:負責執行政令。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⑵目的:分散相權,加強皇權。

⑶評價:

①唐朝三省分工明確,提高了辦事效率,減少決策失誤

②相權一分爲三,相互牽制和監督,削弱了相權,有利於皇權的加強。

3.宋代分割宰相權力舉措(宋初設中書門下作爲行政機構,長官行使宰相職權)

⑴措施:增設參知政事、樞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權、軍權和財權。

⑵作用:削弱了宰相的職權,皇帝得以總攬大權。

4.元朝的行省制度

⑴目的:爲了加強對遼闊疆域的管轄

⑵內容:

①全國分設十個行中書省(行省),還有兩個單列的行政區劃,一是中書省直轄的“腹裏”:河北、山西、山東;一是宣政院管轄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區

②行省是地方行政區,省的長官由朝廷任命,行使權力時受到中央的節制。

⑶意義:

①加強了元朝的中央集權統治,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②行省制度的創立,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是中國省制的開端。

5.我國古代的選官制度

⑴目的:網羅人才維護封建統治的需要

⑵選官制度:①漢朝----------察舉制

★依據:孝廉(才能和品德)

★方式:由下而上推薦

②魏晉南北朝時期-----九品中正制

★依據:士族門第

★影響: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選拔任人唯親,壓制人才。成爲其維護政治特權的工具。

③隋唐時期--------科舉制

★隋朝建立:隋文帝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吏;隋煬帝時,政府開始設立進士科,科舉制形成。

★唐朝:繼承並完善科舉制。

★意義:①它破除了世家大族壟斷的局面,加強了中央集權;

②擴大了官吏的來源,擴大了地主階級的統治基礎,;

③提高了官員的素質,促進了行政效率的提高和文學的繁榮

④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讀書風尚,有益於社會重學風氣的形成;

⑤以嚴格的考試方式作爲選官方式,從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來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⑥後期束縛了知識分子的思想,不利於創新,是近代中國自然科學落後的重要原因之一。

高一歷史易錯易混知識點 篇八

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1、封建制含義:分封制(“封建親戚,以藩屏周”);不是指封建社會,封建社會這一概念是近代從西方傳入。

2、早期政治制度的的特點之一:最高執政集團尚末形成權力的高度集中——分封制。

3、王位世襲制產生於夏朝;封建社會:皇位世襲。

4、郡縣制:春秋出現(縣統郡);秦始皇時全國推行。

5、分封制和郡縣制的關係:不是繼承與發展的關係,是對立的關係。分封制不利於加強中央集權;郡縣制有利於加強中央集權。

6、郡國並行制:斑馬式。

7、三省六部制:不是民主政治:具有一定民主色彩。

8、腹裏(河北、山西、山東)——中書省直轄管理;宣政院(管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區)。

9、行省制與郡縣制的關係?繼承和發展;

10、丞相:是法定一級的中央行政機構;參與決策,有決策權。內閣:不是法定一級的中央行政機構;顧問的內侍機構,無決策權;由皇帝直接任命,具有票擬權。

11、明朝的內閣是皇帝的侍從諮詢機構,無決策權;而英國的內閣是君主立憲制下的最高行政機構。(根本不同:經濟基礎不同)

12、專制主義與中央集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專制主義是一種決策方式,而中央集權是一種相對於地方分權的制度。加強君主專制(如:三省六部制、廢丞相、設內閣、軍機處的設立)

加強中央集權(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推恩令”;郡縣制;行省制;科舉制也有利於加強中央集權)

第二單元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的反抗鬥爭

1、哪兩次侵華戰爭攻佔了北京?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兩次都火燒了圓明園,以第二次鴉片戰爭爲主)

2、《南京條約》割香港島,不是香港。

3、閉關鎖國:是限制中外交易(不是禁止,僅開放廣州十三行)

4、《南京條約》中哪一條款最能反映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意圖?協定關稅;

5、《南京條約》: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馬關條約》:開放 沙市,重慶蘇州,杭州。

6、日本兩次大屠殺:1894年,旅順大屠殺(甲午中日戰爭);1937年,南京大屠殺。

7、列強對華侵略方式:甲午戰爭之前,商品輸出(傾銷商品)爲主,資本輸出爲輔;甲午戰爭之後,資本輸出(如:開設工廠)爲主,商品輸出爲輔。

8、《辛丑條約》中哪項條款最能說明清政府徹底成爲帝國主義統治中國、鎮壓人民的工具?__嚴禁中國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9、(1)、1931年九一八事變,侵佔東北一日本開始侵華的標誌(2)、1935年華北事變,民族矛盾上升爲主要矛盾(3)1937年七七事變,日本全面侵華,全國抗日戰爭的開端。(4)、1937年9月國民黨公佈中共提交國共合作宣言,標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5)1938年10月,廣州、武漢相繼失守,抗戰相持階段到來。

10、抗戰初期國民黨抗日的態度:積極抗日,組織了四次大會戰

11、抗戰的首次大捷概況?抗戰以來最大勝利概況?

A、★抗戰的首次大捷:平型關大捷(指揮者:八路軍115師林彪;屬於太原會戰;正面戰場)B、★抗戰以來最大勝利:臺兒莊戰役(指揮者:國民黨桂系李宗仁;屬於徐州會戰;正面戰場)

12、百團大戰和棗宜會戰都發生在相持階段。

13、中共軍隊名稱變更?A、國共十年對峙時期:工農紅軍B、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紅軍改編活躍於北方);新四軍(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南方八省游擊隊改編活躍於南方)

第三單元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

1、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的根本原因是階級矛盾的激化,而不是民族矛盾的尖銳。

2、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偉大意義標誌着中國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歷史從此結束。(注意和抗日戰爭意義的區別)

3、《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無法實施的根本原因分別是什麼?A、《天》:絕對平均主義,具有空想性;B、《資》:缺乏實施社會基礎(經濟和階級基礎)

4、《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經濟主張(前後矛盾)

5、興中會是革命團體;同盟會是革命政黨(1905-1912)

6、辛亥革命是孫中山所領導,但不是直接領導。

7、《臨時約法》中:主權在民(實質:否定了君主專制制度)

8、辛亥革命最大歷史意義: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政體(或封建帝制,不是封建制度)

9、辛亥革命失敗的依據: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

10、五四運動不是取得了徹底勝利。應是取得階段性勝利(或初步勝利)。

11、五四運動領導者是不是中國共產黨?五四運動是不是標誌舊民主主義革命結束?A、不是:中共成立的時間是1921年,五四運動的領導者是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B、不是,只能說日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

12、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最大的歷史意義)

13、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不徹底;五四運動徹底反帝反封建。

14、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方式是黨內合作,而不是黨外合作,也不是兩黨合併。第二次國共合作是黨外合作。

15、新三民主義並不等於三大政策,前者是綱領與目標,後者是方法與手段。

16、北伐戰爭取得了勝利,而國民革命運動卻失敗了。

17、大革命是由國共兩黨共同領導的,而不是由國民黨單獨領導的。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但並沒有推翻北洋軍閥統治的基礎。

18、中共一大:陳獨秀(未直接參加)

19、中共一大中心任務:組織工人階級,領導工人運動(不是農民運動)

20、中共一大:未認清中國國情。(黨的奮鬥目標:推翻資產階級,建立無產階級專政)

21、第一次國共合作實現的主要原因:孫中山與時俱進的革命精神。

22、北伐戰爭的直接指揮者?蔣介石,不是孫中山(1925年病逝)

23、秋收起義是進攻城市,而不是農村,仍走蘇俄“城市中心”道路。

24、長征的根本原因:博古、李德等人“左”傾錯誤思想。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圍剿失敗。

25、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一、二、四方面軍)在甘隸會寧會師,標誌着長征的勝利結束

26、遵義會議:糾正軍事上、組織上的左傾錯誤(不是政治上、和思想上)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爲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標誌。

27、1947年,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戰略反攻的序慕,解放戰爭的轉折點。

28、與徐州有關的戰役:臺兒莊戰役(抗戰期間);淮海戰役(解放戰爭期間)

第四單元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

1、新中國的成立標誌着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結束,而不是社會主義革命的結束。它是社會主義革命的開始,三大改造的完成標誌着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2、《共同綱領》:臨時憲法的性質,其臨時憲法的職能終止於1954年憲法的頒佈(★體現了人民民主原則,沒有體現社會主義原則)

3、1954《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人民民主和社會主義兩大原則。

4、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根本的政治制度。

5、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初步確立: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代行人大職能。);正式確立:A、1954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職能: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

6、中共與民主黨派的合作開始於?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開始於?A、兩次國共合作(尤其是第二次國共合作);B、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

7、民族區城自治制度:1949年《共同綱領》明確規定;1954年憲法正式確認;內蒙古自治區(1947年成立);西藏自治區(1965年成立)

8、“一國兩制”構想首先針對什麼問題而提出?首先在解決什麼問題上得到成功運用?A針對:臺灣問題;B、解決:香港問題;

9、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宣佈採用★和平方式統一祖國(不是一國兩制)的方針。

10、臺灣問題和港澳問題本質上有何不同?A、★臺灣問題是內戰遺留問題,屬於中國內政;B、港澳問題是殖民主義遺留問題。

11、“一國兩制”下設立的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的自治權,但並不是完全自治。(與經濟特區、民族自治區最大不同是社會制度不同)

12、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爲社會主義國家的綱領性文件不是《共同綱領》而是1954年憲法。

第五單元現代中國的對外關係

1、國家政策不是由國家關係決定的,而是由國家利益決定的。國家關係也是由國家利益決定的。

2、1953由周恩來總理首先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標誌着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並逐漸成爲國際社會所公認的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準則。(和鄰國印度,解決西藏問題)

3、注意“另起爐竈”和“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的區別。

4、“一邊倒”倒向的是蘇聯還是社會主義陣營?與社會主義國家結盟還是不結盟?A、倒向社會主義陣營(不是亞非拉國家);B、與社會主義國家結盟(新時期不結盟)

5、1954日內瓦會議:新中國首次世界五大國(不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當時中國合法席位被臺灣佔據)之一(主要解決印度支那問題和朝鮮問題)

6、1955萬隆會議(亞非會議):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第一次沒有西方殖民國家參加的亞非國際會議。

7、1971年中國是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不是加入聯合國。姜國孤立中國政策的破產。

高一歷史知識點 篇九

一、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一、夏商政治形式

1、商的政治特點:(1)商代貴族以血緣爲紐帶;(2)實行宗法制;(3)王權與神權緊密結合。

二、西周

1、分封制:

背景:武王伐紂,商朝滅亡。

目的:鞏固統治,擴大統治疆域。

含義: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口分封給同姓子弟,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後代,讓他們建立諸侯國,拱衛王室。即“封邦建國”、“以藩屏周”。

權利和義務:

權利:建國、繼續分封、設置官員、建立武裝、徵派賦役等。

義務:隨周天子出征,隨同作戰;定期朝覲述職;繳納貢賦等。

特點:層層分封,等級森嚴;具有長期的穩定性和延續性,但也具有一定的分離性和獨立性。

性質:商周時期實現的一種地方行政制度。

作用:鞏固了(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邊遠地區得到開發,並擴大了西周的統治區域;形成對周天子衆星捧月的政治格局;西周成爲一個延續數百年的強國。

衰落:受分封的諸侯國本身就具有相當大的獨立性,諸侯國勢力的強大;西周後期周王室的衰落。

其衰落的根本原因是:生產力的進步和發展;其衰落的具體表現爲:諸侯爭霸等。

2、宗法制:

含義:是用父系血緣關係的親疏來維繫政治等級、鞏固國家統治的制度。

目的:爲了加強分封制形成的統治秩序,解決貴族之間在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西周實行了與分封制互爲表裏的具有政治性質的宗法制。

特點:嫡長子繼承製;大小宗相對。

評價:

作用:保證了各級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即,凝聚宗族、防止紛爭、強化王權、家國合一)。

影響:對中國傳統社會結構產生了重大影響。

3、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1)神權與王權相結合;(2)血緣爲紐帶形成的國家政治結構;(3)最高執政集團尚未形成權力高度集中。

三、補充與拓展:

1、宗法制與分封制的關係:相輔相成(互爲表裏),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體現就是分封制,在家中、族內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國家就是分封制;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礎,宗法制是分封制實施的法則,宗法制的實施進一步鞏固了分封制。

2、宗法制也是一種宗廟之法。其實質是按照血緣關係在其宗族內分配政治權利,以保持貴族對政治權利的壟斷和財產的分配。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整理 篇十

一、十月革命爆發的歷史條件

1、根本原因: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

2、重要原因:俄國是帝國主義鏈條上最薄弱的環節,各種矛盾尖銳。

3、主觀原因:有了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黨的正確領導。

4、直接原因:一戰使各種矛盾激化。

二、革命過程

1、二月革命

①性質:資產階級革命(由俄國資產階級領導,革命任務是_俄國沙皇的專制統治)。

②結果:_了沙皇專制統治,形成了兩個政府(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工兵代表蘇維埃)。

2、《四月提綱》

(1)內容

①指出俄國的形式需要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實現社會主義革命。

②通過無產階級專政實行土地改革,並退出戰爭。

(2)影響

①提出了由資產階級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的任務。

②成爲布爾什維克黨的綱領。

3、七月事件

七月事件是俄國革命的轉折點,標誌着兩個政權並存局面的結束,布爾什維克黨確立了武裝起義的方針。

4、十月革命

(1)1917年11月6日,在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彼得格勒武裝工人、士兵起義,_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取得了起義的勝利。

(2)召開了“全俄工兵代表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內容:

①宣佈一切權力歸工兵代表蘇維埃

②頒佈《和平法令》

③頒佈《土地法令》

三、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

1、十月革命是人類歷第一次取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打破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

2、使經濟文化並不發達的俄國,在短時間內擺脫了封建殘餘的束縛和剝削階級的統治,建立起新型的無產階級政權,開闢出社會主義發展的道路。

3、十月革命的勝利,給各國無產階級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條嶄新的尋求解放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