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幼兒園教育案例【新版多篇】

幼兒園教育案例【新版多篇】

幼兒園教育案例 篇一

1、案例的背景情況簡介:

每一個班的學生中都會有幾個調皮、好動的,而且這些孩子往往總是會出現一些成人意想不到的狀況,對於他們的“不聽話”或是“故意搗亂”,成人有時就會急於去批評孩子,特別是對於那些平時就很淘氣的孩子,更是不會仔細去詢問、去觀察,而是不問青紅皁白地批評一頓。

2、事例的過程敘述:

在一次課間,我看到一個孩子鑽到了桌子底下,趴在地上。於是我將他叫上來嚴厲評了他,責問他地上這麼髒,爲什麼還要往地上趴?他聽後卻委屈地掉下了眼淚,說:“老師,地上有碎紙,我想把它撿乾淨了。”這聲音雖小,但卻一下子把我震撼了。孩子的用意是多麼美好,而我卻不問青紅皁白批評了他。於是我趕快向他說了聲對不起,還告訴他老師不知道他是在撿碎紙,是老師不好。但同時,我又告訴了他撿紙的行爲是對的,但小朋友不能趴在地上,你可以想一個更好的方法來撿。他聽了點點頭。

3、案例的分析與反思:

(1)原因分析:孩子是活潑好動的他們經常會犯很多錯誤,會做很多傻乎乎的事情,但有時往往是出於好意,只不過是在方法上有些不妥當,可是老師們卻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只會重重地批評孩子,從而給孩子留下心靈的創傷。

(2)措施分析:通過這一案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不論在什麼時候,我們都要給孩子一個說話的機會,在自己說話或做事時,要先聽聽孩子的心聲,瞭解他們的想法與感受,努力成爲孩子真正的朋友。“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是小孩子。作爲幼兒園教師,我們應允許孩子嘗試錯誤,讓他們能夠在錯誤中學習,在錯誤中成長。在孩子的錯誤面前,我們應採用積極的態度,既要讓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幫助他們改正不好的行爲,在方法上,又不能簡單粗暴、誇大事實、亂扣帽子或是恐嚇孩子等等。

我認爲,在孩子的錯誤面前,我們應採取以下措施:

觀察與尊重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瞭解孩子,瞭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在錯誤面前我們要仔細地觀察他們,尊重他們的人格和權利,不能以成人的觀點來對待更不能以“老師爲你好”爲由,剝奪他們的權利,我們要在觀察中引導他們,幫助他們改正錯誤。孩子做錯了事,老師應滿懷愛心的去開導他們,該幫助的就幫助,使孩子意識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愛。這樣,孩子在改正缺點的同時,會更加信任老師。在孩子的錯誤面前,老師們要多些理解,多加寬容,多給幫助。

批評與賞識

批評也是教育過程中的一種必要手段。而在批評時,我們要特別注意的是,首先要明確批評的目的,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過錯和錯在哪裏,以利於他們今後改正,而不是讓他們怕老師,以後再不敢“鬧”了。其次要注意批評的方法。要針對事實本身,而不能侮辱孩子的人格,傷害他們的自尊。在批評孩子的同時,要允許孩子解釋,讓孩子順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允許孩子反駁,孩子的反駁會讓我們瞭解到他們的思想,有利於批評的針對性。世上沒有不好的孩子,因此,在孩子的錯誤面前換一種角度進行教育,要學會賞識孩子,對於孩子的一絲一毫的進步給予鼓勵。

幼兒園教育案例 篇二

觀察實錄:

植物角上擺着很多小朋友種植的植物。這天,程思博跪在小椅子上觀看,他順手拽了一根豆芽,看我沒看他,把豆芽塞進垃圾桶裏,又拽了幾根又塞進垃圾桶裏,被小朋友發現告訴了我。但他還說:“教師,不是我,我沒拽。”

吃飯時,程思博把不愛吃的菜放在蜀寧小朋友的碗裏,偏偏蜀寧就是不讓放。這樣,倆個人你拿給我,我拿給你,當我看他倆時,程思博搶先說:“蜀寧往我碗裏放菜。”而蜀寧也不甘示弱說:“是程思博先放到我碗裏的。”我說:“教師也看見了,是程思博先放到蜀寧的碗裏的。”

程思博還堅持說不是他先放的

觀察分析:

究竟什麼原因引起他不願承認自我的錯誤,甚至爲了遮掩自我的錯誤到了撒謊的地步。離園時我與他媽媽進行了交談,從他媽媽那裏瞭解到,他從小在他爸爸、媽媽身邊長大,但由於爸爸、媽媽工作忙,每一天有年邁的奶奶帶着。他從小調皮、愛動、腦子轉的快。出去玩到處亂跑,奶奶攆不上他,怕他摔倒,就經常嚇唬他說:“你再跑讓收破爛的給你收走了。”有一天,他跑遠了,看不見奶奶了就大聲哭起來,正好來了一個騎三輪車的叔叔說要把他送回去,他以爲是收破爛的要把他帶走,嚇得使勁的大哭,晚上睡覺時在夢中還大聲得哭。從那以後他就異常的膽小,不敢自我在屋裏玩,不敢做危險地事,處處都十分細心。經常纏着大人陪他玩,在家裏又十分調皮,經常犯點小錯誤,爸爸經常批評他,爲了逃避批評,由於他的聰明,經常會找一些理由爲自我辯解,但由於爸爸、媽媽工作忙沒時間聽他辯解,有時他能逃避錯誤。

教育策略與效果:

1、爲他創造一個寬鬆的環境,當孩子犯錯誤時,不在團體面前揭露他,單獨和他談談。一方面表示對他錯誤的理解,提出遇到這樣的事情的解決辦法。另一方面引導他換位思考,讓他明白他的行爲會給別人帶來不歡樂。讓他明白出了問題應當自我承擔,不能賴在別人身上。

2、培養勇敢的精神,經常講一些有關勇敢的故事。善於觀察,當他遇到困難時,能得到及時地幫忙,鼓勵他去戰勝困難。

對他多進行膽量方面的訓練。比如:在感覺統合訓練中,加大大梯的訓練量,逐漸鍛鍊他的膽量。

3、給母親般的關愛。讓他覺得教師也想媽媽一樣關心她,使它具有安全感,減少他心中的壓力。另外和他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有話願意與教師交流。相信教師。教師有時應接納、理解他的一些行爲。

經過多方面的教育,此刻程思博的膽子大了一些,有時對自我的錯誤也能勇敢的承認。相信經過家園的配合,程思博必須會成爲一個勇敢的孩子。

幼兒園教育案例 篇三

一、案例現象

楊x小朋友胖嘟嘟的,十分可愛,可是他有一些習慣很不好。

觀察一:晨間自由活動時他會帶着同伴在教室或幼兒園竄來竄去,追逐打鬧;玩積木時,他會把所有的積木都扔在地上;小朋友正聚精會神地聽講,他卻和周圍的小朋友頭碰頭講得熱火朝天,手舞足蹈。

觀察二:繪畫活動開始了,他趁教師不注意,拿着記號筆在畫紙上、桌布上亂塗亂畫,要不,就拍着桌子大聲叫“我畫不來”,當教師走近他時,他就對你笑嘻嘻的,讓你又好氣又好笑。

觀察三:他的口語表達本事較差,一緊張就小臉漲得通紅,讓他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有時也會結結巴巴說不清楚,有時直接說“我不會”。

觀察四:自理本事特差,能夠說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他媽媽對他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二、案例分析:

㈠好奇心很強。這時期的孩子好奇心理很強,不管對什麼東西都很感興趣,並且,我們那裏的積木他以前根本沒玩過,尤其是那些好玩好看的、自我沒有的一些東西他們總想弄個明白,想個究竟,所以他們會玩玩弄弄,甚至把玩具弄壞。事實上,孩子所表現出的惡作劇、小破壞有時並非真的壞行爲,但卻是一種不利於他人的行爲。

㈡家庭環境的影響,在家裏,他是小皇帝,上頭還有一個姐姐,長他6歲,他提出的條件不管是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人人都會答應,使他養成了唯他獨尊的性格,以致,什麼都不會,因爲有人包辦了。

三、措施與效果:

不良的習慣,不是說一時就能改正的,我軟硬皆施,表揚和批評相結合,每一天對他吹耳邊風,睡午覺時,摸摸他的頭,拍拍他的背,把他哄睡,孩子也會反思的,逐漸,他慢慢改掉了這些不良習慣。針對楊x畫畫時的表現,我讓本事較強的幼兒坐在他的身邊,時常關心他,照顧他,還手把手的教他勾線,教他塗色。並與家長取得聯繫,在家多爲孩子添置一些繪畫工具,讓他在家裏塗塗畫畫,培養他的興趣。

針對孩子口齒不清、說話結結巴巴這一問題,我在平時注意與孩子多交談,讓他重複其他幼兒的回答,並時常找機會讓他在團體面前講述。另外,請家長平時用普通話與孩子交談,讓孩子在家多聽故事,多接觸語言環境,在每次的外出活動中,陪伴在他身邊,引導他描述周圍的景色、人們的活動,讓他複述別人的話,漸漸地孩子的語言有了較大的提高。還有,午睡起牀,讓他自我穿衣,他每次都穿的滿頭大漢,我用鼓勵的眼光看着他,向他豎起大拇指,此刻,穿衣服對他來說,已經很拿手了。

此刻楊x已有了可喜的提高。早上來園時很有禮貌地向教師問好;和小朋友能友好的相處;繪畫時不但能根據教師的範畫進行勾線,還能經過想象進行添畫;有時還主動幫忙清潔教室、給小朋友講故事……

幼兒園教育案例 篇四

觀察實錄:

幼兒一進區,就選擇了新投放的拼圖開始拼起來。剛開始一玩,幼兒就把有關聯的圖片一下拼了出來,剩下的圖片不由使個別幼兒皺起眉頭來,左試試,右比比都不對,急得他們直抓頭。這時在一旁觀察的澤澤興奮得叫起來:“這塊應當放在這,你看這不是嗎!”邊說澤澤邊把一塊拼圖放在了適宜的地方。小羽進區後還是選擇了大型拼圖,他很迅速的從很多小拼圖中找出了邊緣上的拼圖拼搭起來,拼完後,小宇拿起了其他拼圖想了半天也沒有找到要放到的適宜的地方,於是他翻到卡片後面,看看標記,很快找到了對應的地方。當收區音樂響起來的時候,小羽看了看沒有拼擺完的拼圖,有些不捨的方回了原處。

觀察分析:

對於簡單的四拼、十拼的興趣已經淡化,比較喜歡數量較多,有困難的拼圖,但在拼圖過程中,幼兒都沒有長久的堅持完成拼圖活動,拼幾下就放棄了的種種現象證明教師在投放區域材料時對於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經驗水平了解還不透徹,目標過高,導致幼兒跳起來也沒有摘到蘋果,從而使幼兒失去了對拼圖的興趣。由此問題,我們改變了材料,投放了難度較小的拼圖並對已投放的拼圖增添標記的方法,降低了拼圖的難度,使不一樣本事的幼兒都得到了發展:中等本事的幼兒經過觀察,操作,互相交流完成了拼圖過程;本事強的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完成一部分拼圖資料後,又根據拼圖標記拼擺了一半多,這說明兩種方法到達的'效果都不錯。

教育策略與效果:

1、根據幼兒的興趣和本事,從兩方面入手添加區域材料,〈1〉投放新的拼圖材料,分塊數量在20件左右,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本事水平。〈2〉在大型數量的拼圖上作相應的標記符號,引導幼兒觀察,確定,並根據中班幼兒年齡和已有水平,在拼圖小卡上標記數量或圖形符號,使幼兒能夠採用接龍的方式進行拼圖,使本事不一樣的幼兒都能夠得到發展。

2、在區域活動時,能夠有目的的對益智區玩拼圖的幼兒進行個別指導,幫忙其學習觀察和分析兩拼圖之間聯繫的方法,能根據事物之間的顏色,圖案等進行確定,使其學會學習。

幼兒園教育案例 篇五

現在大部分孩子都是獨生子女,自幼受寵,衣食住行家長們包辦,以至於到了新的環境不能快速適應,常常比別的小朋友“慢半拍”。或者不動腦筋,希望別人來幫他“辦事兒”。

案例描述:

上週四我們過生日,因爲6、7月份的孩子一起過,人數比較多。我們在前面放了兩個桌子。唱完生日歌,分完蛋糕我們就爲女孩子們梳辮子。吃到一半,小偉喊道“老師,我有鼻涕”,“那你出來拿餐巾紙吧”我對小偉說。可小偉沒有出來,左顧右盼的看看邊上的小朋友,又喊“我怎麼出來啊?”小偉坐在最中間,左右邊都有小朋友,覺得出不來。其實只要把小椅子往後面一拉,就有空間出來了。我又對小偉說“自己想想辦法,可以出來的”。結果小偉的辦法是鑽到桌子底下,爬出來。當時我並沒有糾正他鑽桌子的毛病,只是對他點點頭,因爲他想辦法了,只是這個辦法並不是最合理的。

又過了一會兒,小偉又喊了“老師,我吃完了”。“好的,那你出來吧,叉子放在小臉盆裏,盤子扔掉”。小偉看看手裏的盤子和叉子,又喊了“我怎麼出來啊?”哦,原來,手裏的東西成了累贅,鑽不了桌子了。其實那個時候,小偉右邊沒有小朋友了,只是小椅子沒有搬走。我又對小偉說“自己想想辦法,可以出來的”,又使了個看右邊的眼色。小偉看懂了“看右邊”的意思,把手裏的叉子小心翼翼的放在盤子上,用右手笨手笨腳的推開他的障礙物。放完東西,回過頭看看我,我笑眯眯的再次向他點點頭,並說:“小偉你真棒。”

案例分析:

小偉就像很多家庭的孩子一樣,有爸爸媽媽包辦自己的家務事。早上的衣服、鞋子、襪子等都由媽媽幫着穿。這讓他養成了對爸媽的依賴性,所以遇到什麼事總是先喊老師或阿姨,自己不動腦筋想辦法。動手能力也就相對比別的小朋友差,使得小偉到了中班,鈕釦還不怎麼會結。總是以爲阿姨或老師會幫忙,自己坐在小牀上或地板上等着。小偉其實會做事,但是因爲鍛鍊的不多,做的比別人慢,做的比別人差,媽媽看到就會指責,使得他有些害怕自己做錯,做錯後又會被批評。這又增加了一項對自己不自信的頭銜。所以發生了兩次可以出來卻還要問怎麼出來的事件。小偉媽媽也對我說過,“在家裏,明明會做的題目,問我們好幾遍還不肯下筆,這個孩子沒用的來。”

案例反思:

策略一:遇到小偉這樣的孩子,首先要和家長進行溝通,和家長形成一致。不要認爲孩子幹不好或怕麻煩、圖省事而不讓孩子做,在家堅持不當他的左右手,放手讓他做,做的錯、差沒關係,只要自己動手,就會得到鍛鍊,從鍛鍊中進步。讓孩子能獲得更多獨自動手的權利。綱要中寫到:“既要高度重視和滿足幼兒受保護、受照顧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要求,避免過渡保護和包辦代替,鼓勵並指導幼兒自理、自立的嘗試。”

策略二:在幼兒園也一樣,教師要多鼓勵他,用一些肯定的鼓勵性的話語。比如“你真棒”、“恩,進步了,繼續努力哦”等,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師引導也很重要,上面我就用了一些眼神和手勢,通過引導找出切入點。

幼兒自理能力已經是家長以及老師們坐下來常提起的話題,大家都希望能解決它,但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改正的,是一個漫長又艱難的過程。相信通過家長、老師和自己的努力,小偉能克服他的依賴性和自主性。一起爲小偉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