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白楊》說課稿【通用多篇】

《白楊》說課稿【通用多篇】

《白楊》說課稿 篇一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白楊禮讚》是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本單元主題是“詠物抒懷”,是一組描寫大自然動植物的文章。與第二單元“道德修養”、第五單元“人生體驗”、第六單元“精彩演講”共同組成了人文色彩濃郁的八年級下冊語文課本。本單元可以說是進行學生人文薰陶的基礎,在本單元學習結束時,學生對“借物抒情”這種表現手法要能做到靈活運用。蘇教版語文課本的一個共同點就是人文性強,語文工具性的強調相對較少,所以要求我們在教學時應靈活一些,也不可忽視語文的工具性。

2、教學內容:《白楊禮讚》是茅盾散文的**作,寫於1941年3?月,當時**戰爭正進入最艱苦的時期,北方人民在*的**下堅強不屈,團結抗戰,建立了強大的**根據地,給敵人以沉重的打擊。茅盾以這篇散文歌頌了北方軍民團結抗戰、奮發向上的精神品質,進而歌頌了整個**民族的精神品質。在散文中主要運用了象徵手法和託物言志的手法,在表達方式上還運用了抒情和議論。

二、學情分析:

1、心理學告訴我們:國中階段的學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點,有一定的抽象思維,但以具體形象作支柱,思維的**性和批判性也有所發展,有較強的表現欲。因此我們通過多種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各方面的認知的發展。

2、學生有一定的學**慣,如能主動預習課文、課後複習課文等。已經學習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學生對分析修辭方法的作用有一定的基礎。

三、設計意圖:

本文的設計,遵循以下幾個思想原則:

1、力求突出“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特徵,把發現、體驗、感悟、交流的**還給學生。

2、通過精心設計思維訓練和語言訓練,以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整體的感受和把握。

3、“美文需要美教”,通過朗讀、賞析,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主動感知,探索求真,展現自我。

四、教學目標的確定

《九年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語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因此我將教學目標界定爲以下三條:

1、自習生字,品味文章用詞的準確性,積極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

2、準確而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並在朗讀的基礎上品味課文準確、優美、富有感情的語言。

3、學習該文的象徵手法,理解白楊樹所象徵的**品質,感受**兒女的奮發向上的精神。第1、2條作爲能力訓練目標,第3條作爲德育訓練目標。

五、教學重難點的確定:

這篇文章成功地運用了象徵手法,由物及人,託物言志,意蘊深遠。因此我把這節課的教學重點定爲理解象徵手法的運用,並由此入手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但國中生還是第一次遇到運用象徵手法的散文,因此它又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

六、教學方法的確定:

根據設定的教學目標,這節課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有:

1、誦讀法對於國中生來說,怎樣把實際與作品內容結合起來,是比較困難的,因此我採用誦讀法,主要有錄音範讀和學生**朗讀等形式。

2、發現點拔教學法對於形象思維,通過精心設計問題,逐步引導學生把握主要形象,並理解主要形象的精神內涵。

3、練習法練習能夠及時反饋課堂教學的效果,採用仿說練習的方式,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

4、多**?輔助教學法學生對白楊樹也不瞭解,本課可以嘗試利用多**製作CAI課件,精心編輯文字、圖像、動畫、聲音、視頻等,創設一個優美的畫面,輕鬆活潑的學習散文的良好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

七、學習方法的指導

學生在充分預習、熟悉課文的基礎上,必須掌握以下學法:自主學習法要求學生必須學會使用工具書,養成看課文註解,自學課文的好習慣,自主參與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去,如課前預習、課上積極思考踊躍發言、課後及時複習鞏固等。誦讀品味法這一篇散文語言優美,要求學生在自主學習,掃清文字障礙,初通文意後,能通過反覆朗讀品味,還課堂以朗朗書聲。通過誦讀和品味達到對文章的整體感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品味文中優美的語句,培養學生對散文的閱讀欣賞愛好,對學生進行美的薰陶,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優秀文化的精神。創造性學習法要求學生有豐富的想象力,大膽創新的精神,學會品味、感悟、遷移、轉換,才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新的東**,嚐到學習與創造的成功的喜悅。

教學過程由於教材規定的教學課時是一課時,所以要充分利用課前的預習和課後的練習,再進一步的緊扣教材,結合教學目標,妥善處理教學過程,完成教學目標。

(一)佈置預習,課前交流:

1、利用工具書,把不認識的字詞註上音並識記字形、字義。

2、劃出自己喜歡的語句和不懂的地方,並思考爲什麼。

3、收集有關茅盾的介紹和白楊樹的圖片。培養學生自覺學習語文的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爲課堂學習做準備。

(二)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主要由四大塊組成:

第一塊:導入新課。出示白楊樹的圖片,簡要說一說畫中白楊樹的特點,並適當展開聯想,說說應用哪些詞形容白楊樹比較適合。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之上,自然地就過渡到茅盾先生在課文第五段對白楊樹外形描寫的學習,感受白楊樹的形態美,並指導朗讀。第二塊:整體誦讀。

1、錄音範讀。根據錄音的朗讀特點,思考該怎樣讀,爲什麼要這樣讀,同時體會文中不同的抒情方式。

2、學生**朗讀,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理出形象,並思考:作者對白楊樹還做了哪些描寫?然後分析問題,小組討論。第三塊:問題點撥。

1、要求學生將第七段中四句反問句改成陳述句,能否調換位置,並比較、朗讀、感受白楊樹的內在美。並歸納出白楊樹的象徵意義。教師要介紹什麼是象徵,象徵與比喻的區別。再**:文章第5節描寫白楊樹的外形特徵與象徵意義有無聯繫?學生**朗讀、體會。明確,這是象徵的基礎。並進一步追問這外形的具體象徵意義。讓學生體會文章的層次美和象徵美。

2、請學生用上節課所學《海燕》的知識來解決問題:文章開頭對黃土高原的描寫以及最後對貴族化的楠木的描寫有何作用? 並體會白楊樹的生活的環境美。

3、文章的題目是《白楊禮讚》,這裏卻寫了其他內容,是不是離題了。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這是託物言志的寫法。第四塊:品讀賞析。再次**朗讀課文,採用“刪一刪”、“換一換”等方法加以體會。用詞美: 偉岸 ,正直,樸質,嚴肅;溫和;堅強不屈,挺拔。句式美:難道A;難道B;難道C; 難道D。段式美:抑;揚。情感美: 淺;深。象徵美:物;人;神。第五塊:拓展延伸。結合課文,仿寫抒情句:

1、當你在茫茫的竹林(深林,雪原,高原…)走過,難道……難道……難道……難道……

2、讓那些 人們去讚美 的牡丹,去鄙視這 的蓮花 我要高聲讚美蓮花!

(三)課外作業:

1、選擇課文中喜歡的語段熟讀並背誦。

2、課外閱讀茅盾的《風景談》。

3、就生活中的某種植物,學用象徵手法學寫一段話。

八、說課小結

本節課的內容較多,有些問題學生可能較難把握,教師不必強求學生面面俱到,而是以點及面,理清學生容易接受的路子。重點放在學生的品味精彩的語句和對全文主旨的理解上,品味這篇散文的語段層次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做到一學一得。在老師的點撥之下,同時鼓勵學生去“發現”文章的特色。發現的,可以是疑問,也可以是心得;可以是內容的把握也可以是詞句的揣摩。“發現”既沒有限制,又沒有止境。教師只作適當的點拔,讓學生真正成爲閱讀的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切身體會去感悟,從而加深對主旨的認識。

《白楊》說課稿 篇二

一、說教材

《白楊》是九年義務教育五年級國小語文教材中第一組課文中的一篇講讀課文,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寫了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親回鄉接兩孩子上學,在往返的火車上,向孩子們介紹戈壁灘上的白楊,以樹喻人,歌頌了紮根西部建設者博大的胸懷和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

學習本課,可以激發學生對獻身於西部建設者的崇敬之情,學習他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從而感染自己;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認真閱讀、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爲以後的學習紮好基礎。

二、說教學目標

1、學會本文的生字新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從“爸爸的微笑消失了”到課文結束。(知識目標)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能在理解的基礎上說出自己的見解,學會借物喻人的寫法。(技能目標)

3、讓學生初步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獻身祖國建設的崇高理想。(情感目標)

三、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瞭解白楊有哪些特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與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體會爸爸借白楊表達了自己什麼樣的心,領悟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四、說教法

圍繞本課的教學目標,緊扣教學重、難點,體現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學思想。通過師生、生生的雙向互動,讓學生帶疑讀書,在閱讀時抓住人物的神態和對話描寫來體會人物的不同個性特點。在教學中主要通過朗讀促進理解(指名讀、分組讀、分角色朗讀等),並適當地結合課文內容設計幻燈片投影,放錄像等方法幫助學生從視覺上感知理解。

本課主要以讀爲主,通過朗讀-理解-再朗讀來理解課文,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

五、說學法

教是爲學服務的,教是爲了不教,新課程理念中把由重“教”改爲了重“學”;既要讓學生逐步學會自己學習,又要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因此,根據本文特點,我主要採用置疑、討論、交流、合作的方式來讀懂全文,把握課文的價值取向。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活情趣引發猜想。

當代著名作家茅盾曾寫過一篇非常著名的散文《白楊禮讚》,文中讚美了白楊力爭上游的品格,並借白楊歌頌了有着白楊一樣品格的北方人民。今天,我們來學習另一位當代作家**的文章《白楊》。(板書課題)。大家打開書預習內容,看插圖,認識白楊樹。

(二)放手自讀整體感知。

(1)出示自學思考題。學生自學。

1、藉助字典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通讀課文:

①聯繫課文中語句,想想大戈壁是什麼樣子的;

②把爸爸向孩子們介紹白楊的話劃下來,想想這些話的意思。

(2)老師檢查自學效果。

(三)反覆朗讀確保正確連貫。

(四)強化生字詞的認讀。

(五)指導書寫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直奔情境

1、複習有關詞語。

2、指名背誦爸爸介紹白楊樹的那一段話。

二、圍繞話題對話交流

1、默讀第10至12自然段,理解爸爸的心聲:生思考:爲什麼說爸爸也是在表達自己的心呢?你是怎麼理解的?白楊樹是在極其**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綠色戰士,那麼,爸爸的生活環境又會怎樣呢?

2、小組內討論一下。抓住表白一詞進行理解。

3、全班交流

三、熟讀背誦形成積累

背誦爸爸介紹白楊的那段話。

四體會寫法課內練筆

多麼令人敬佩的邊疆建設者們,讓我們把心中讚美的話寫下來吧。學生練筆後在全班交流。

七、說板書

(一)教學

白楊白楊:高大直立生命力強堅強不屈爸爸:紮根邊疆無私奉獻以物喻人

八、教學反思

教學中我採用朗讀、置疑、討論、交流、總結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理解課文內容是長處;不足點是:對個別學生的輔導,個別字詞的鞏固訓練不到位。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不斷加以改正、完善,力求更好。

(1)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有着強烈的求知慾和好奇心。但是,面對世界級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他們的知識面是比較窄的,本篇課文儘管只是對托爾斯泰進行肖像描寫,但文中涉及深廣的人文背景,內涵十分豐富,如果僅僅拘泥課文本身,有些地方學生就難以理解。因此,我會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爲學習本**好準備。

(2)教學目標

結合本單元的教材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我把教學目標定位在以下四個方面:

1、積累重點詞語,掃清閱讀障礙。

2、感知課文對托爾斯泰的獨到刻畫,體會課文運用誇張和比喻修辭手法和課文運用欲揚先抑的手法的藝術效果。

3、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把握人物性格特點。

4、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從中受到人文薰陶。

綜合考慮,我認爲1、2兩項更適合作爲本課的“知識與能力”目標。任務3側重倡導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認爲其更適合作爲本課的“過程與方法”目標。任務4的確立,意在對學生進行人格教育,我認爲它更適合作爲本課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當然,目標在完成時是難易不同,各有側重的,因此,我又制定了本課的教學重點與難點。爲了充分發揮本教材的優勢,我把教學重點定爲,感知課文對托爾斯泰的獨到刻畫,體會課文運用誇張和比喻修辭手法和課文運用欲揚先抑的手法的藝術效果。教學難點定爲,理解托爾斯泰的精神世界。

(二)教學策略

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有效的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

(1)教法選擇,在課堂教學中,我會靈活運用,朗讀探究法、創設情境法、指導學生自學法、抓住重點詞句品味感悟法等教法。

(2)學法指導,爲了放手讓學生充分感知教材,我會指導學生運用朗讀理解法、質疑**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學法,讓學生通過反覆的朗讀課文,品味感悟。

(三)教學過程

爲了讓教法學法充分運用,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會以“讀”爲線索,通過初讀、理讀、析讀、品讀以及作業設計這五個環節來完成本課教學。首先,初讀。讓學生初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第二個環節,理讀——整體感知理思路,接着讓學生帶着自己的收穫自行朗讀課文,並思考老師設計的問題。第三個環節,析讀——品析讀真情。通過第二第三環節的學習主要完成目標二和目標三。第四個環節,品讀——深層感悟品內涵。在這一環節中,引導學生齊讀課文最後一段,深思其思想內涵,在學生討論交流之後,我會做出總結。最後,是作業設計爲了培養學生課下求知的自覺性和鞏固本堂課所學的知識,考慮學生的層次差異,我設計了這樣的課後作業:

1、學習本文人物外貌的描寫方法,描寫一位對你產生重要影響的人,200字左右。

2、課外閱讀羅曼·羅蘭的《名人傳·托爾斯泰》,有計劃地閱讀“託翁”的三大**作《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我期望通過這樣的作業,密切加強學生與現實生活的聯繫,使學生的學習由課內延伸到課外,做到課內外的有機結合,從而圓滿地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

(四)板書設計

這是我的板書設計,好的板書就像一篇微型教案,在教學活動中起着畫龍點睛的作用。我主要是從本文的行文思路入手,力圖清晰直觀、全面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以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謝謝大家!

《白楊》說課稿 篇三

一、說教材

《白楊》是人教課標版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一篇講讀課。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寫了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親回內地接將要上國小的兩個孩子,在返疆的火車上,向孩子們介紹戈壁灘上的白楊,以樹喻人,歌頌了紮根西部的建設者博大的胸懷和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

這篇課文,一、是激發學生對獻身於西部的建設者的崇敬之情,學習他們的無私奉獻精神。二、是培養學生認真閱讀、思考課文內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形成自己見解的能力,並能把自己的見解說出來。因此,我擬定了以下幾個教學要求:

1、學習本課6個生字,正確讀寫戈壁、清晰、高大挺秀、介紹、新疆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從爸爸的微笑消失了到課文結束。

3、初步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獻身祖國建設的崇高理想。

4、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能在理解的基礎上說出自己的見解。

課文重點、難點,是要了解白楊有哪些特點,體會爸爸借白楊表白了自己什麼樣的心,領悟作者借物喻人的表達方法。

二、說教法

本文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寫法,表達含蓄,意義深刻。在課文裏作者抓住了人物的神態變化描寫和人物對話描寫,突出了人物的不同個性特點。在教學中主要通過朗讀幫助理解,並適當地結合課文內容設計幻燈投影、放錄像等方法幫助學生從視覺上感知理解。

在指導朗讀時,可分角色朗讀,讀書時要把人物的心理活動揭示出來,如爸爸的神態變化;兩個孩子的對話要讀出天真和稚氣來,要注意哥哥和妹妹的不同個性特點;爸爸說的那段話,因爲是對孩子說的,嚴肅中又不失親切和循循善誘。本文的教學以讀爲主,通過朗讀一理解一朗讀,並結合多**等方法教學本課。而爲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課堂上我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我做適當的提示或點評,讓學生當學習的主體,老師則起主導作用。

三、說學法

因爲教是爲學服務的,教的目的是爲了不教,爲了讓學生學會自己學習。爲了讓學生能自己從閱讀中提出問題和見解,爲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表達自己見解的慾望,我着重引導學生運用朗讀、直觀、自己**題,大家共同研究等方法來讀懂課文,體會西部建設者的博大胸襟。

四、說教學程序

我認爲鑽研教材,研究教法與學法是搞好教學的前提和基礎,而合理的安排教學程序卻是教學成功的關鍵一環。根據課文內容可以把課文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從開頭到第三自然段,主要講列車在茫茫的戈壁上行駛,車窗外不時閃過白楊的身影。第二部分從第四自然段到第十二自然段, 主要講爸爸介紹白楊樹的特點。第三部分從第十三自然段到第十五自然段,講爸爸借白楊表白自己的心。第四部分最後一個自然段,講爸爸希望孩子們像小白楊一樣在邊疆茁壯成長,成爲祖國有用之材。課文重點是二、三、四段,爲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課文內容,體會中心思想,培養自我學習能力,我計劃兩課時授完本課。第一課時主要讓學生初步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內容,並學習第一部分內容,瞭解大戈壁**的自然環境。第二課時重點精讀課文,讓學生在朗讀中,在不停的設疑、釋疑中,瞭解白楊的特點以及爸爸表白了什麼樣的心,從而激發學生對西部工作者無私奉獻精神的崇敬之情,培養學生從小要樹立個人要服從祖國需要的人生觀、價值觀。現在我單講第二課時的教學程序。

1、複習新詞:

導入新課,直奔重點:

一上課我將投影出以下詞語:戈壁、界限、介紹、新疆、渾黃一體、高大挺秀,然後**哪個詞最能概括大戈壁的景象?(渾黃一體)此時在屏幕上展示茫茫的大戈壁景象,車窗外閃過一棵棵高大挺秀的白楊樹,並配上兄妹倆的爭論錄音。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疑:

學要有疑,疑是思之始,學之端。我先讓學生**朗讀二至四部分的內容,琢磨出該用怎樣的語氣讀,接着分角色朗讀。讀完後,讓學生談談他們從朗讀中知道些什麼,不理解的是什麼?

我再把他們有價值的問題歸納出來,估計有:

⑴ 白楊有什麼特點?

⑵ 爸爸和白楊有什麼相似之處,爸爸借白楊表白什麼樣的心?

⑶ 孩子們知道些什麼,不知道些什麼?

⑷ 爸爸沉思些什麼,爲什麼最後嘴角會露出微笑?

3、討論、釋疑:

釋疑的過程是學生深入學習的過程。通過反覆朗讀,學生大至可以明白每部分內容大概講的是什麼,接着我重點**引導他們逐步釋疑,深入地學習課文,體會西部工作者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

⑴ 我重點讓學生朗讀爸爸向孩子介紹白楊的話,提示:讀時要體現爸爸嚴肅中不失親切和****的語氣。然後請他們討論爸爸的三句話說出了白楊的什麼特點,根據他們的回答,板書:高大直立、生命力強、堅強不屈。接着屏幕展示出白楊與風沙、雨雪搏鬥的情景,觸景生情,老師引導全班齊讀這些話,讀出對白楊的讚美之情。

⑵ 學生了解了白楊的特點,由樹及人,逐步加深,讓他們自學第13至15小節,比較一下白楊和爸爸有什麼共同之處。

完成練習:

① 白楊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乾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爸爸在邊疆不管遇到( ),還是( ),他總是那麼( ),( )也( )。

② 大戈壁需要白楊樹,白楊樹就在這裏紮根。

邊疆需要( ),( )就在這裏紮根。

完成練習後,我再讓學生回顧課文,思考:

孩子們知道些什麼,不知道些什麼,爸爸想讓他們知道什麼?根據學生回答,老師相機板書:紮根邊疆、建設邊疆,並點評:爸爸讚美白楊樹,實際也是在讚美千千萬萬像白楊一樣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工作者。

⑶ 學生領悟到作者借人物喻人的寫法,就不難明白最後一小節中,大白楊是指爸爸,小白楊是指孩子們。然後重點討論,課文中爸爸兩次沉思,思些什麼,最後爲什麼會露出微笑?

學生明白了爸爸是因爲相信孩子們在父輩的影響教育下,也能像小白楊一樣在邊疆茁壯成長,成爲祖國有用之材而感到欣慰,發出心底的微笑。這時我深情地轉述在邊疆建設者中流傳的一句話:獻了青春獻終生,獻了終生獻兒孫**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

4、總結課文,激**感,教育學生:

同學們,在茫茫的大戈壁到處留下白楊高大挺秀,堅強不屈的身影,使人爲之憾動,而在這**的環境中那千千萬萬的邊疆建設者,爲了改變邊疆的落後面貌,他們紮根邊疆,建設邊疆,奉獻自己的光和熱,更使人敬佩。在那裏的兩棵小白楊在父輩的言傳身教下,一定會茁壯成長。老師也相信,這兒的幾十棵小白楊也會茁壯成長,成爲有用之材,到祖國需要他的地方去,建設祖國。

在《小白楊》的歌聲中,結束本課教學。

五、說板書

板書是體現文章脈落的載體,通過板書人們可以一目瞭然地弄清文章的內容,領會文章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