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國小三年級語文《爬天都峯》課件【新版多篇】

國小三年級語文《爬天都峯》課件【新版多篇】

國小三年級上冊語文《爬天都峯》課件 篇一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師生交流有關天都峯的所查找資料。

(天都峯是黃山“七十二峯”中最險峻的三大奇峯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階大約有1.5公里長。天都峯最險處是鯽魚背。它是一道長約十幾米,寬不過1米的狹長光滑的石脊,石脊兩旁是萬丈深淵。)

二、初讀課文。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特別是生字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用查字典和聯繫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語。

3、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讀音。

(2)字形難點。

顫:左右結構。第十三筆是“—”。

(3)理解詞語。

猶豫:拿不定主意。

奮力:充分鼓起勁來。本課指努力向上攀登。

終於:表示經過種種變化或等待以後出現的情況。本課是指“我”、爸爸和老爺爺經過艱苦的努力,登上了峯頂。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本課指什麼事出乎意料?(指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峯,真出乎意料,令人敬佩。)

汲取:吸取。

三、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讀第一自然段,說說這一段交待了什麼?

二、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天都峯給你留下什麼印象?(險)

畫出有關語句,出聲讀一讀。

2、說說課文中是怎麼寫天都峯的“高”和“陡”的?

(1)高:“擡頭望”、“啊,峯頂這麼高。在雲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嗎?”

“我爬得上去嗎?”這一句是不是懷疑自己能否登上天都峯?

(更進一步地表現了天都峯的高。)

(2)陡:“筆陡”“石階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

教師用一根線繩作爲“石階邊上鐵鏈”,使學生體會什麼叫似乎從天上掛下來的。

什麼叫“發顫”?真的害怕嗎?

(烘托了天都峯的。陡。)

3、指導讀出天都峯“高”和“陡”的特點。

學生練讀,評讀。

4、小結。

作者寫天都峯的高和陡,目的在於突出爬天都峯的困難,暗示了登上這麼高、這麼陡的山峯,是需要勇氣和力量的。

三、學習課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1、自讀這部分內容,畫出老爺爺和“我”的對話。

2、出示句子:

小朋友,你也來爬天都峯?

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峯?

3、思考:他們所說的話中都有一個“也”字,這個“也”是什麼意思?他們是互相懷疑嗎?表現了他們什麼精神?

學生分組討論。

集體彙報、小結。

(天都峯這麼高、這麼陡,小朋友這麼小的年紀,老爺爺這麼大的年紀怎麼也來爬呢?表面上似乎雙方都有懷疑,實際上是互相羨慕、敬佩,表現出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難、勇於攀登的精神。)

4、分角色有感情朗讀對話。

四、學習課文第六、七自然段。

1、提問:“我”怎麼爬天都峯?畫出動作的詞語。

(“攀着鐵鏈上”、“手腳並用向上爬”。)

2、出示句子,填空,再說說用上括號裏的詞語好在哪裏,我()向峯頂爬去。

(用上“奮力’’突出了爬山過程的艱難,要充分鼓起勁來不怕困難、向上攀登。)

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峯頂。

(“終於”是經過“奮力”的結果。使我們感受到要攀登高峯,必須奮力向上、勇於攀登,才能達到目的。)

3、朗讀課文。

五、學習課文第八、九自然段。

1、登上天都峯以後,“我”和老爺爺爲什麼要互相道謝?

(1)老爺爺爲什麼說是“你的勇氣鼓舞我”?“居然”在這裏說明什麼?

(其實也可以說是意料之中,因爲老爺爺有那種勇於攀登的精神,就一定能爬上天都峯的。)

(2)小妹妹爲什麼說“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峯,纔有勇氣向上爬的?”

(3)他們的對話中都有一個什麼詞?這“勇氣”體現在哪裏?

(體現在他們都敢爬天都峯。如果沒有勇氣,這一老一小怎麼敢爬天都峯呢?)

2、你從他們的話中體會出什麼?

(一個人只要有決心,有勇氣,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六、學習課文第十自然段。

1、爸爸爲什麼說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因爲這一老一小,雖然互不相識,但是都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互相鼓勵,互相學習。)

2、想想他們是怎樣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的。

3、你從爸爸的話中體會出什麼?

(這句話告訴我們,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才能取得進步。)

七、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八、拓展活動

1、教師引導:“我們”沿着山路往回走,一路上遇到了許多遊人。有的人望着險峻的天都峯退縮了,有的人在曲折的山路上猶豫不前,有的人看到曲折的道路不知該如何前進……想一想,把你在“爬天都峯”中的感受介紹給大家。

2、愉快的假日結束了,班級開展“假日活動彙報”活動。你可以向大家介紹一下天都峯的險峻,可以向大家講講自己的爬山過程,也可以向大家談談自己登上山頂後的感受……

九、交流課餘生活

1、前幾天我們安排的記錄課餘生活的活動進展如何?請你把一週學做的事情記錄下來,別忘了寫上自己的收穫、感受。

2、學生展示交流,師生評議。

教學反思

這一節課重點抓住了老爺爺和小作者的對話進行體驗。讓學生把下面兩句話中體驗:“小姑娘,你也來爬天都峯?”和“老爺爺,你也來爬天都峯?”特別是那個“也”字的體悟,老爺爺心理變化過程其實也是小姑娘的心理變化過程,學生有了對老爺爺的心理感悟以後,對小姑娘的心理變化及其原因就有了清楚的認識,表述時便能做到合情合理,並從中受到了感染和教育。

ppt簡介: 篇二

《爬天都峯》是一篇講讀課文,這課描寫了在暑假裏,“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峯,路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大爺,“我們”互相鼓勵,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難,終於一起爬上了天都峯的故事。

國小三年級語文《爬天都峯》課件 篇三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師生交流有關天都峯的所查找資料。

(天都峯是黃山“七十二峯”中最險峻的三大奇峯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階大約有1.5公里長。天都峯最險處是鯽魚背。它是一道長約十幾米,寬不過1米的狹長光滑的石脊,石脊兩旁是萬丈深淵。)

二、初讀課文。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特別是生字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用查字典和聯繫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語。

3.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讀音。

(2)字形難點。

顫:左右結構。第十三筆是“—”。

(3)理解詞語。

猶豫:拿不定主意。

奮力:充分鼓起勁來。本課指努力向上攀登。

終於:表示經過種種變化或等待以後出現的情況。本課是指“我”、爸爸和老爺爺經過艱苦的努力,登上了峯頂。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本課指什麼事出乎意料?(指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峯,真出乎意料,令人敬佩。)

汲取:吸取。

三、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讀第一自然段,說說這一段交待了什麼?

二、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天都峯給你留下什麼印象?(險)

畫出有關語句,出聲讀一讀。

2.說說課文中是怎麼寫天都峯的“高”和“陡”的?

(1)高:“擡頭望”、“啊,峯頂這麼高。在雲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嗎?”

“我爬得上去嗎?”這一句是不是懷疑自己能否登上天都峯?

(更進一步地表現了天都峯的高。)

(2)陡:“筆陡”“石階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

教師用一根線繩作爲“石階邊上鐵鏈”,使學生體會什麼叫似乎從天上掛下來的。

什麼叫“發顫”?真的害怕嗎?

(烘托了天都峯的。陡。)

3.指導讀出天都峯“高”和“陡”的特點。

學生練讀,評讀。

4.小結。

作者寫天都峯的高和陡,目的在於突出爬天都峯的困難,暗示了登上這麼高、這麼陡的山峯,是需要勇氣和力量的。

三、學習課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1.自讀這部分內容,畫出老爺爺和“我”的對話。

2.出示句子:

小朋友,你也來爬天都峯?

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峯?

3.思考:他們所說的話中都有一個“也”字,這個“也”是什麼意思?他們是互相懷疑嗎?表現了他們什麼精神?

學生分組討論。

集體彙報、小結。

(天都峯這麼高、這麼陡,小朋友這麼小的年紀,老爺爺這麼大的年紀怎麼也來爬呢?表面上似乎雙方都有懷疑,實際上是互相羨慕、敬佩,表現出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難、勇於攀登的精神。)

4.分角色有感情朗讀對話。

四、學習課文第六、七自然段。

1.提問:“我”怎麼爬天都峯?畫出動作的詞語。

(“攀着鐵鏈上”、“手腳並用向上爬”。)

2.出示句子,填空,再說說用上括號裏的詞語好在哪裏,我()向峯頂爬去。

(用上“奮力’’突出了爬山過程的艱難,要充分鼓起勁來不怕困難、向上攀登。)

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峯頂。

(“終於”是經過“奮力”的結果。使我們感受到要攀登高峯,必須奮力向上、勇於攀登,才能達到目的。)

3.朗讀課文。

五、學習課文第八、九自然段。

1.登上天都峯以後,“我”和老爺爺爲什麼要互相道謝?

(1)老爺爺爲什麼說是“你的勇氣鼓舞我”?“居然”在這裏說明什麼?

(其實也可以說是意料之中,因爲老爺爺有那種勇於攀登的精神,就一定能爬上天都峯的。)

(2)小妹妹爲什麼說“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峯,纔有勇氣向上爬的?”

(3)他們的對話中都有一個什麼詞?這“勇氣”體現在哪裏?

(體現在他們都敢爬天都峯。如果沒有勇氣,這一老一小怎麼敢爬天都峯呢?)

2.你從他們的話中體會出什麼?

(一個人只要有決心,有勇氣,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六、學習課文第十自然段。

1.爸爸爲什麼說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因爲這一老一小,雖然互不相識,但是都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互相鼓勵,互相學習。)

2.想想他們是怎樣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的。

3.你從爸爸的話中體會出什麼?

(這句話告訴我們,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才能取得進步。)

七、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八、拓展活動

1、教師引導:“我們”沿着山路往回走,一路上遇到了許多遊人。有的人望着險峻的天都峯退縮了,有的人在曲折的山路上猶豫不前,有的人看到曲折的道路不知該如何前進……想一想,把你在“爬天都峯”中的感受介紹給大家。

2、愉快的假日結束了,班級開展“假日活動彙報”活動。你可以向大家介紹一下天都峯的險峻,可以向大家講講自己的爬山過程,也可以向大家談談自己登上山頂後的感受……

九、交流課餘生活

1、前幾天我們安排的記錄課餘生活的活動進展如何?請你把一週學做的事情記錄下來,別忘了寫上自己的收穫、感受。

2、學生展示交流,師生評議。

教學反思

這一節課重點抓住了老爺爺和小作者的對話進行體驗。讓學生把下面兩句話中體驗:“小姑娘,你也來爬天都峯?”和“老爺爺,你也來爬天都峯?”特別是那個“也”字的體悟,老爺爺心理變化過程其實也是小姑娘的心理變化過程,學生有了對老爺爺的心理感悟以後,對小姑娘的心理變化及其原因就有了清楚的認識,表述時便能做到合情合理,並從中受到了感染和教育。

國小三年級上冊語文《爬天都峯》課件 篇四

學習目標

1、認識“陡、鏈”等6個生字。會寫“爬、峯”等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峯頂、似乎、忽然”等12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3、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過程。

4、懂得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教學掛圖。

3、收集有關黃山天都峯的VCD、圖片、文字介紹等。

第一課時

以舊引新,扣題導入

1、記得二年級時我們學過一篇課文《黃山奇石》,瞭解了黃山的雄奇秀美,誰願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歡的課文來背給大家聽?

2、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黃山三大奇峯之一的天都峯,誰願意來介紹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峯圖片資料?

3、這篇課文寫誰爬上了這陡峭的天都峯了?他們又是怎樣爬上去的呢?板書:爬

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帶着問題聽教師範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如:自由朗讀、圈點生字,同桌互聽互讀等。要求把字音讀正確,把課文讀通順。

3、自學生字,讀準字音,想辦法記住字形。

4、檢查生字詞自學情況。

a.小組內拿出生字、詞語卡片,互相認讀、正音。

b.全班開火車賽讀,比一比哪一組讀得既響亮又準確。

c.小組交流各自學習生字、巧記字形的方法。

通讀課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讀課文,聯繫上下文疏理字詞含義。

石級:石頭臺階。

仰望:擡頭望。

攀着:(抓着鐵鏈)向上爬。

心顫:心在顫抖,說明心裏很害怕。

鯽魚背:結合看圖理解,天都峯最險處。它是一道長十幾米,寬不過1米的狹長光滑的石脊,石脊兩旁是萬丈深淵。

2、按“爬山前-爬山時-爬山後”的順序把文章分爲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話說說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疏通課文大意。

指導寫字,掌握筆順

1、教師範寫“辮”字,提示書寫時左中右三部分要寫得緊湊,學生描一遍、臨一遍。

2、指導學生觀察、書寫其餘生字。

佈置作業

1、正確、較流利地朗讀課文。

2、抄寫本課的生字和詞語。

3、把課文第2段描寫天都峯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來,讀一讀、背一背。

第二課時

緊扣課題,承前啓後

1、作者寫爬天都峯,爲什麼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討論後使學生明白:因爲天都峯高而陡,用“爬”更能準確反映出登山的。費力、艱難。

2、(出示天都峯的多媒體畫面)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象,把文中的話變成自己腦中的“畫”。

學生練讀後指名交流、教師評議,引導學生感受天都峯的險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深入讀議,體會“我”受鼓舞爬上峯頂

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峯,“我”心裏是怎麼想的?默讀課文,圈點勾畫,想想從哪些詞語、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懼的心理。

指名交流,出示並指導讀好問句“我爬得上去嗎?”、感嘆句“真叫人發顫!”以及語氣詞“啊”“哩”等,讀中體會“我”缺乏自信、畏懼退縮的心理。

2、結果“我”爬上峯頂了嗎?自由讀課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說的話,指名朗讀。

3、“我”看到了什麼從而下定決心爬上峯頂呢?自由讀課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髮生了怎樣的變化。

a.出示第4段重點句,引導學生深入討論交流,從中感受到“我”受老爺爺爬山鼓勵而下定決心爬上峯頂的內心活動。

b.體會“我”的心理,指導朗讀3、4自然段。

4、“我”是怎麼爬的?自由讀6、7自然段,畫出描寫爬山動作的詞語。

a.學生讀書圈劃。

b.學生交流。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體會“奮力”是拼盡全身力氣的意思。

從“攀着鐵鏈”、“手腳並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艱難。

c.引讀第7段,從“終於”二字上體會爬得辛苦、上山後的喜悅。

d.體會爬山的艱難、上山後的喜悅,指導朗讀6、7兩段。

啓發想象,明白“老爺爺”也是受鼓勵爬上峯頂的

1、老爺爺爲什麼也能爬上峯頂呢?帶着這些問題一邊讀,一邊想。

多媒體出示思考題:

a.老爺爺來到天都峯腳下,心裏怎麼想

b.他看見了小妹妹,心裏又怎麼想呢

c.後來,他是怎樣爬上天都峯的?

2、小組討論、交流,讓學生明白他倆始終相互鼓勵,老爺爺也是受到“我”的勇氣鼓勵爬上峯頂的。指導朗讀。

總結課文,明白道理

1、讀爸爸的話,討論:“汲取”是什麼意思,“我”和老爺爺是怎樣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從“爸爸”所說的話中懂得了什麼道理?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

教師評點: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不管多大的困難也能克服。

課外延伸,培養能力

1、這幾天,你是不是把自己課餘生活記錄下來了呢?請你把一週學做的事情記錄下來,別忘了寫上自己的收穫、感受。

2、集體交流。

國小三年級上冊語文《爬天都峯》課件 篇五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講讀課文。主要講在暑假裏,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峯,“我”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爺爺,相互鼓勵,一起登上天都峯的事。

全文共有10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在暑假裏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峯。第二自然段寫天都峯的高和陡。第三、四、五自然段講“我”與一位不相識的老爺爺相遇,並約定一起爬天都峯。第六、七自然段,寫“我”與老爺爺,還有爸爸,一起奮力向上爬,終於爬上了天都峯頂。第八、九自然段,寫“我”與老爺爺登上天都峯以後,相互道謝。第十自然段,講爸爸總結的話:“你們這一老一少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課文最後以爸爸的話結尾,發人深思。這一老一小,雖然互不相識,卻能相互鼓勵,相互學習。這就是“真有意思”的“意思”。這句話也告訴我們,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生字,掌握多音字“都”、“假”在語句中的正確讀音;理解“猶豫、奮力、終於、居然、汲取”等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會用“終於”寫一段話。

2、理解課文內容。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討論、品味重點詞句,體會其中的含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懂得只要有勇氣、奮發努力,就能不怕困難;知道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舞自己,是一種可貴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難點:

1、“我”爬天都峯的過程。

2、讀懂最後一個自然段中爸爸說的話的含義。

教法與學法:

師:品析重點詞句法。

生:讀議法、一邊讀一邊想的讀書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師生交流有關天都峯的資料。

天都峯是黃山“七十二峯”中最險峻的三大奇峯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階大約有1.5公里長。天都峯最險處是鯽魚背。它是一道長約十幾米,寬不過1米的狹長光滑的石脊,石脊兩旁是萬丈深淵。

二、初讀課文。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特別是生字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用查字典和聯繫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語。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拿出生字、詞語卡片,小組內互相認讀、正音。

2、全班開火車賽讀,比一比哪一組讀得既響亮又準確。

3、小組交流各自學習生字、巧記字形的方法。

4、理解重點詞語。

猶豫:拿不定主意。

奮力:充分鼓起勁來。本課指努力向上攀登。

終於:表示經過種種變化或等待以後出現的情況。本來是指“我”、爸爸和老爺爺經過艱苦的努力,登上了峯頂。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汲取:吸取。

四、通讀全文,瞭解課文大致內容。

1、自由讀,標出自然段,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2、分小組互相交流。

3、全班交流。

(課文主要講在暑假裏,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峯,“我”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爺爺,相互鼓勵,一起登上天都峯的事。)

五、再讀課文,理清層次。

1、指名分讀每個自然段,並說說各寫了什麼?

2、理清作者的敘述順序:

爬天都峯之前——爬天都峯——爬天都峯之後

3、分角色朗讀課文。

國小語文《爬天都峯》課件 篇六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12個詞語。

2、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相互鼓舞、堅定信心,戰勝困難。

3、抄寫課文第二自然段。

【教學重點】

理解我爬天都峯的過程。

【教學難點】

讀懂課文最後一段中爸爸的話: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教學準備】

1、蒐集有關黃山的文字、圖片資料。

2、想辦法學會課後生字,會讀,會組詞會記。

3、會讀課文,會思考課文後問題。

【教學過程】

步驟過程教學預設設計意圖一、介紹黃山請說說你瞭解的黃山美景。創設平臺讓學生彙報自己的課外所得。二、檢查識字1、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認讀生字。

2、考一考字形:

魚+即口+可爪+巴屍+古

大+田口+自

3、猜一猜:

大手、抓住、雙木、樹杈(攀)

一點一回頭,一日一日一頁樹(顫)

4、比較組詞

陡──徒 蓮──鏈 峯──鋒 辮──瓣

釣──鉤 耍──要 裝──妝 冒──昌

攏──擾

5、注意區別多音字:似

形式多樣對字詞進行檢測。三、檢查初讀初讀課文後,你知道了什麼?

1、課文大意:課文描寫了在暑假裏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峯,路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大爺,我們互相鼓勵,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難,終於一起爬上了天都峯。

2、課文敘述順序:

爬天都峯前──爬天都峯──爬天都峯之後

四、理解最後一句話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說說:你們指的是誰?一老一小各指誰?汲取什麼意思?從別人身上,從誰的身上?學着爸爸笑着說說這句話。

引發思考:

1、天都峯是怎麼樣的?他們一老一小爲什麼要爬上去?

2、他們一老一小怎麼樣從對方的身上汲取力量的?

先領悟結果,再回頭再探原因。五、學習第一段至最後一段1、探究爲什麼爬?

⑴假日遊覽黃山。

⑵無限風光在險峯,爲了能看到大自然更奇妙的美景,領略無限風光。

2、探究天都峯的高陡。

⑴高:啊,峯頂這麼高,在雲彩上面哩!

⑵陡:筆陡的石級,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

讀一讀想一想天都峯的險。

3、探究我與老爺爺的心理。(分角色朗讀體會描寫的句子)

4、想像老爺爺怎麼樣攀登的,用一會兒一會兒使勁竭盡全力像似的說話。

5、想像一老一小怎麼樣用語言互相鼓勵。讀出險峻、峭拔,難以攀登,難以上青天的感覺。

爲什麼互相詢問?爲什麼做出這樣的決定?

理解居然,爬天都峯對老人和小朋友是難以掌握的事情,但是他們做到了。

五、引導思考,對話朗讀。

說說爬天都峯對在這一老一小是很難的事。他們爲什麼能做到呢?討論後明白:一是他們個人努力奮鬥;二是能從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善於向他人學習。(讀一讀他們相互道謝的話)讓學生明白他們能做到的原因和互相道謝的原因。

六、總結收穫

1、對話描寫精彩;從對話中可以看出我不自信到受到鼓舞再到戰勝困難,登上天都峯的心理變化過程。

2、描寫天都峯險峻寫得好。寫出了天都峯的高,高得如上青天。陡得直上直下。掛字用得妙,形象地把天都峯的陡體現出來了。爲下文爬天都峯準備,突出作者表達的思想:在困難面前,善於與人合作,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學習學好對話,讓學生明白描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