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教育幼兒的方法和經驗【多篇】

教育幼兒的方法和經驗【多篇】

教育幼兒的好方法 篇一

1、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家長要合理安排孩子在家的膳食供給,保證營養的全面攝入。有些家長處於對孩子的愛心,擔心孩子的營養不夠,往往會準備大量的零食,以備不時之需。進入國小後,學校不支持孩子吃零食,應爲孩子的吃零食的習慣往往會導致孩子厭食,造成營養攝入不均衡。所以家長儘可能的在正餐時讓孩子吃飽吃好,不給孩子過多的零食。

2、如何準備孩子的學習用品。

一年級新生的學習用品主要是書包、文具盒及鉛筆橡皮等。首先,要準備一個雙肩背的書包。市場的書包很多,但不是全適合小學生的,在選購書包時,要考慮重量、大小、便捷的要素。如,書包的寬度最好選擇和孩子肩寬差不多的,否則,會在視覺上產生壓抑感;有些書包上有許多的口袋、網眼,不利於清洗,也容易讓孩子被尖銳物鉤住,造成危險;書包的打開方式最好能一次操作完成,即將書包放入抽屜後,如果再拿書本,不需將書包完全抽出--打開蓋--拉開拉鍊--取到書。那些翻蓋式的書包,不適合低年紀孩子使用。

文具盒功能不要太多,最好是用筆袋。每天有五六支削好的hb鉛筆,還應備好直尺、橡皮、卷筆刀和一個16K的墊紙板,以及必要的練習本等文具用品。橡皮最好是繪圖用的較軟的那種,並教會孩子怎樣使用卷筆刀。另外,家長要多準備一些包書用的掛曆紙或者專用的包書套。要注意所購買的文具用品都應簡單實用,不可過分花哨,以免分散孩子的學習注意力。

3、需要讓孩子知道的基本信息。

孩子入學時要讓孩子學會規範地寫出自己的名字,能說出甚至寫出父母的名字、工作單位、家庭住址、聯繫電話等。帶領孩子認識上學的路線,進而能夠自己上下學,是孩子國小生活的目標之一。如果家與學校離得很近,那麼家長可以帶着孩子從家步行到學校,邊走邊告訴孩子走哪條路可以到達學校或者回家,一定要多走幾次,這樣孩子才記得住。平時讓孩子一個人出去買報紙或者拿牛奶,讓他一個人走路也不會害怕。家長還要讓孩子記住家裏的地址和家庭成員所有的聯繫電話,以防萬一,並加強安全教育。孩子入學後,還要讓孩子認識課程表,並按課程表收拾書包。

4、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一般說來,在幼兒園大班階段,幼兒園就應適當提高對作息時間的要求。到了國小,對時間的要求更加嚴格,而且基本上沒有午休的時間。所以,家長一定要與孩子一起商討制定孩子的作息時間,並嚴格遵守。以便保證孩子的睡眠時間。按時睡覺,也要按時起牀,按時到校。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從上學不遲到開始的。相對嚴格的遵守作息時間,可以讓孩子更快的適應學校的生活節奏。

5、培養孩子的自立意識和自理能力

父母要教會孩子一些入學必需的生活技能,如穿脫衣服,繫鞋帶,自理大小便,整理書包,遇到困難會尋求幫助,行走時不在馬路上玩耍,會用鑰匙開門,倒開水等。特別是讓孩子知道課間要先小便,做好課前準備再玩。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家長不知不覺替孩子做了許多事情,孩子就沒有鍛鍊的機會。許多孩子入學後是不會掃地的,其實學會掃地是很重要的,既是要讓孩子學會承擔自己的責任,又是在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

6、幫助孩子轉換角色。

從孩子進入國小的第一天起,家長就應該意識到,孩子在家庭中的角色和地位也發生了變化。原先完全有家長扶持的生活變成了由相當的時間離開家長的獨立生活。因此家長要儘快調整自己的心態,充分意識到自己面對的孩子已經是一個國小生了,過去的一些方法和態度可能已經不太適應了。既不能把孩子交給老師自己放任不管,也不能過於擔心、過分照顧或過分干涉。家長應該有意識地提醒孩子“你已經是個國小生了”。並告訴孩子作爲一個國小生應該做什麼、怎麼做。注意及時與學校和老師溝通,瞭解孩子的變化,幫助孩子順利度過轉型期。

7、提高孩子的受挫能力。

上國小後,孩子上課和完成作業,很大程度上需要較強的堅持性。幼兒園大班孩子注意的保持時間爲8~10分鐘,而到了國小階段,一節課的時間是35分鐘。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延長孩子的活動的時間。對孩子藉口不感興趣而頻繁變換活動內容的現象,父母可以從孩子最感興趣的活動並陪着玩入手,逐步提高時間要求,直到孩子一個活動二十五分鐘不覺疲勞。上國小後,對孩子在知識上的要求也提高了,老師的要求也會更嚴格,所以孩子必然會遭受各種能夠挫折。所以家長要和老師一起,有意識的創造各種機會,提出較高的要求或較難的問題。讓孩子在失敗中成長,逐漸提高受挫能力。鼓勵孩子在遇到困難時積極思考,主動解決,同時也要學會在有困難的時候學會向老師、家長或者其他人求助。

培養師生、夥伴之間的情感這幾年,我非常注重與孩子進行情感培養。 篇二

不放過任何與孩子情感交流的契機:1.身體接觸不時改變花樣:抱一抱、親一親、轉個圈、騎大馬、坐飛機、拔蘿蔔、拉鉤、擊掌、手指碰碰等來接近孩子。2.特殊的見面儀式幼兒早來園,師生有個特殊的見面禮,即小鳥要張開翅膀撲到鳥媽媽溫暖的懷抱裏。3.寫表揚信用有香味的小紙、有圖案的小紙片,或把小紙片剪折成各種形象,有時在小獎品後面寫上一句表揚的話,獎給有進步的幼兒,激勵他們改掉缺點。4.爲幼兒唱生日歌每當孩子要過生日時,總是提前好幾天就告訴我們,他們對自己的生日總有一種深深的渴望,渴望被愛,渴望祝福。我們也總是把過生日當成一件大事,讓大家爲其唱生日歌,讓老師和小夥伴一起分享她的快樂,不要小瞧這短短的一首生日歌,它曾深深震撼着一個孩子的心靈,也許若干年後,當孩子回首住事時,這首生日歌會是一段最珍貴的'回憶。

幼兒教育應教給孩子的4個方面 篇三

1、知識 Knowledge:這個很好理解,也是大部分中國父母教育中最重視的部分,包括事實、概念、詞彙量等等。孩子主要通過成人獲取知識,大人回答孩子提的問題,向孩子解釋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和孩子一起看科普書等等都是在向孩子傳授知識。

2、技能 Skills:這個也好理解,看得見摸得着的。在出生的頭幾年,孩子會很快掌握很多技能,比如使用剪刀、繪畫、彈琴和各種運動等等。俗話說的“熟能生巧”就是針對的技能,技能可通過直接教授來習得,通過反覆練習來提高。

3、氣質 Disposition:指孩子表現出來的綜合氣質和性格特徵,是一種思維慣性,比如好奇心、學習欲、善良友好、毅力、勇於接受挑戰、合作、創新能力、幽默感等等。要知道,掌握了許多寫作技巧與有成爲作家的氣質之間有本質區別。

氣質無法通過直接教導、訓練或書本來獲得,主要通過周圍人的薰陶來習得。也就是說,圍繞在孩子周圍的人展現出了什麼氣質,孩子就會在耳濡目染下自然習得。

4、情感 Feelings:很多情感是天生的,但也有很多是後天形成的,比如安全感、歸屬感、自信心、自我效能感、焦慮不安等。對學校、老師,對學習本身這件事和其他小朋友的情感也是後天形成的。

過去幾十年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成果顯示,學齡前是人一生中氣質和情感發展與塑造的關鍵期,一旦錯過了黃金期,之後即便付出加倍的努力彌補,也可能收效甚微。

幼兒語言教育的有效方法有哪些 篇四

一、兒歌與語言教育

1.利用兒歌教材,激發兒童學習興趣。

幼兒的語言學習教材多種多樣,但根據幼兒的心理特點,兒歌簡單的語法結構、淺顯的詞彙和口語化的語言,很容易激發兒童對語言的模仿興趣,在兒歌營造的歡樂有趣的氛圍裏,兒童的想象力、理解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有了提升。

例如,《小熊過橋》的兒歌:“小竹橋搖啊搖,有個小熊來過橋。立不穩,站不牢,走到橋上心亂跳。頭上烏鴉哇哇叫,橋下流水嘩嘩笑。.。.。.”這樣的兒歌在激發兒童對事物想象力的同時,也鍛鍊了記憶力,最重要的是兒歌“ao”的押韻,讓兒童在不知不覺間對音調和元音因素有了感性認識,在積累大量簡單詞彙和感性認知以後,對後期語言學習將有很大幫助。

2.科學選擇兒歌,循序漸進用兒歌教學。

兒歌作爲早期語言教育的重要形式,對兒歌材料的選擇要求很高,各級幼兒教育工作者、幼兒文化研究者都比較重視對兒歌材料的創造、收集、整編和研究。基於不同年齡段兒童的特點,科學的選擇符合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能力的材料,對幼兒語言學習有重要作用,只有兒童可理解、可接受的材料纔有助於語言教學。

幼兒階段,小班、中班和大班的兒童認知能力有很大不同,對兒歌的感知能力也不一。例如,小班兒童對兒歌的節奏感知強於內容探索,因此,對他們可採用吟誦、打節拍的方法幫助學習;大班的兒童年齡較大,創造力和探索欲增強,因此,可以引導他們自己創造或編排兒歌,這樣可以滿足兒童的創造需求和想象力。

二、故事與語言教育

兒童故事是深受幼兒喜愛的另一文學題材。優秀的兒童故事語言生動,情節有趣,富於情感,是兒童獲得生活知識、拓展眼界和想象力、豐富感性認知經驗的重要途徑。無論是在家裏還是學校,兒童只要一聽到講故事,就會情緒高漲,熱情洋溢,這充分說明了故事在兒童心目中的分量。故事中的白雪公主、小矮人、森林、城堡、小動物、精靈、巫婆、妖精等爲兒童的想象力插上了翅膀,打開了與現實世界完全不同的一扇門,在這個世界,所有東西都是有生命力的,每個人物都是活生生存在的,因此,在這個美麗的童話世界,他們懂得了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惡醜。兒童故事的魅力在於,它給與了兒童豐富的精神食糧,讓他們的精神世界豐富多彩。

情節曲折生動的故事,常常會出現各式各樣的人物、動物、植物、花草、地名等,這些詞彙對兒童來說有可能是熟悉的,有可能是在生活中完全沒接觸過的,但通過故事的講解,幼兒會逐步認識這些陌生的詞彙,從而擴大了他們的詞彙量。

故事的呈現方式有很多種,比如口頭的講解、圖文並茂的故事書、繪聲繪色的音頻、生動的動畫播放等,不同的呈現方式對兒童語言發展有不同作用。例如,利用多媒體給幼兒播放動畫片,這種方式實現了聲音和圖像的完美結合,因此,能夠直接促使兒童快速學習陌生詞彙。對大班的兒童,可以呈現一個故事的開頭,然後鼓勵兒童發揮形象力自己編故事,這樣有助於幼兒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在欣賞完故事以後,教師可以根據故事內容向學生簡單的提問,讓他們發表自己的聽後感或觀後感,自由表達對某一人物的喜愛或厭惡,這有助於提升兒童的語言組織能力和連貫性。

三、遊戲與語言教育

語言活動中一種常用的教學方式就是遊戲。遊戲是兒童的天性,是兒童社會交往的開始,在遊戲中,兒童通過扮演不同的角色,與他人交往、合作、獲取信息、溝通情感,這有助於孩子形成健康的個性和良好的自我概念。

在遊戲中,幼兒是遊戲的主體,他們對遊戲有着完全的自主權,教師在給予幼兒指導時,只需用心瞭解兒童心中所想,引導兒童陳述自己這樣做的原因,以及想收到什麼樣的成果;遊戲環境佈置,遊戲規則等由兒童自己制定,使兒童用自己的方式方法解決與環境、他人的矛盾,在這一過程中,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會有較大發展。

遊戲的設置多種多樣,可以利用語言文字遊戲檢驗兒童的詞彙量,比如,讓孩子比賽說出儘可能多的水果種類、運動項目、動植物花卉等;利用簡單的詞彙引導孩子造句,鍛鍊連詞成句的`能力;通過兒童熟知的幼兒故事進行角色扮演,演一出話劇,每名角色配有自己的臺詞,這些生動有趣的遊戲使兒童在合作、交往和溝通中自然的提高了口語交際和運用能力。

目前的幼兒語言教育過多的重視教師的講解,忽視了語言在不同情境中的運用,致使有些兒童雖然掌握了一些詞語,但在日常生活中仍找不到合適的詞彙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情。通過課堂內外的遊戲設置,通過與小夥伴的交流和溝通,爲兒童正確運用已學的語言找到了用武之地,這極大地促進了幼兒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