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文成公主進藏精品教學設計【多篇】

文成公主進藏精品教學設計【多篇】

文成公主進藏優秀教學設計 篇一

一、初讀理解,感知“動人”

師:今天,我們一起用心來感受一位偉大的女性。

生:文成公主。

師:這樣的一位女性,我們心底裏爲她驕傲。那麼,我們就來讀一讀這個故事。

(讀一遍舉一個手指,讀兩遍舉兩個)想一想,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生自由讀,教師巡迴。

二、建立專題,感受“動人”

師:誰來說說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生1:動人。

生2:美麗。

生3:動人。

師:是的,這是一個動人、美麗的故事。文中就有一句子說這是一個動人的故事,們你找到了嗎?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生齊讀:說起他倆,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哩!

師板書(動人)。

三、研讀專題,探究“動人”

師:好,讓我們再次讀課文,用“──”劃出你認爲最動人的地方,並用序號標出,並想一想動人在哪?

生按要求自由再讀課文,找出句子,並體會。

師:現在讓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你找到幾處說幾處。

學生彙報自己找到的地方。

生1:要離開家鄉和親人……

生2:文成公主帶着一批能工巧匠,馬隊馱着農作物的種子、生產工具和各類書籍,進行在通往西藏的道路上。

生3:來了!來了!

生4:她在西藏生活了四十多年……

師:看來文中處處動人,的確是一個動人的故事。不過光說動人還不行,說話得有根據,接下來我們就選其中自認爲最動人的'地方去研究研究,可根據幻燈片上的學習步驟:自讀理解──體會想象──交流展示──朗讀深化。並注意結合當時的情境去體會。

生自主探究,同學之間展開討論交流,師巡迴指導。

師:哪些同學研究“要離開家鄉和親人……”這一句?你從中體會到什麼?

生1:(讀句子)她願意遠嫁他鄉,建設西藏。

生2:她爲了民族的團結,忍痛離開家鄉和親人。

師:誰有補充,或是有更深的感受?

生3:爲了民族的團結,忍痛遠離開家鄉和親人,到遙遠、陌生的西藏去。

師:是啊,西藏是一個遙遠、陌生的地方,更何況是一千多年前的唐朝。

師:你們昨天通過上網,你們瞭解到西藏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有多遠?“陌生”在哪?

生1:空氣稀薄……平均海拔近4000米。

生2:乾季雨季分明……

生3: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生4:西藏距長安有3000多公里,一路上……

師:還有那些方面和我們這裏不同?

生1:飲食習慣上不同……

生2:生活習慣上不同……

生3:風俗習慣上並差異很大……

師:是啊,到這麼一個遙遠、陌生的地方去……可她當時只有16歲,這麼小的年紀,就承擔瞭如此沉的重任,多麼的不容易啊!文中說,這麼遠……可文成公主“樂意”地接受了,當時,她的心裏會作怎樣的心理鬥爭呢?

生1:爲了民族團結……

生2:要顧大局,就要離開親人和家鄉……

師:是啊,文成公主年紀雖小,卻是這麼一位深明大義的女子,實在令人感動。請你們用讀來展示你們的感受,好嗎?

生練讀。

生的感情的朗讀,師生評議。你爲什麼要這麼讀?你從她的讀中感受到了什麼?誰認爲自己能讀得更好?你能否給她提個建議?(友情提示)

師:好,你們是真正的從內心讀出了你們的感受,現在我們能否概括一下“動人”在哪?

生1:遠嫁他鄉。

生2:樂意遠嫁他鄉。(自願的,爲了民族的團結犧牲自己,動人在“樂意”)

師板書(樂意遠嫁他鄉)。

師:還“動人”在哪裏?

生1:文成公主帶着一批能工巧匠,馬隊馱着農作物的種子、生產工具和各類書籍,進行在通往西藏的道路上。

師:動人在哪呢?

生1:一般的公主出嫁帶的是金銀財寶,她卻帶着……

生2:文成公主帶着這些東西,爲的是西藏的發展和建設。

師補充,生交流。練讀,讀出感人。指名讀,師生評價。

師:一路上,千辛萬苦,爲了西藏的發展,你們知道文成公主具體帶了哪能些東西嗎?你們知道走了多久嗎?(二年)

生1:種子……生產工具……書籍……

生2:一年多。

師:現在我們能否概括一下“動人”在哪?

生1:爲西藏傳播文明

生2:爲了西藏的進步,民族的團結,不怕辛苦,帶了那麼多的……

師板書(不辭苦傳文明)還有哪些地方你覺得動人?

生:來了!來了!

師:你說動人,說說你的理解。

生1:受到歡迎……互相愛慕……

師:請你讀一讀。(生評)

生2:不要怕過……不要怕過……

師:是的,這裏也讓我們動人,讓我們一起用讀把這一“動人“的場景表現出來吧!

生1:齊讀這一動人之處。

師:這裏該如何概括這一“動人”之處呢?

生:受到熱烈歡迎。

師板書(受到熱烈歡迎)。

(簡單介紹“生活了四十多年”這一“動人”之處。)

四、推理擴充,想象“動人”

師:是啊,本文講述的是文成公主進西藏時的動人故事,文成公主在西藏生活了四十多年,那麼在這四十多年裏,又會發生哪些動人的故事呢?請根據課文及你上網獲取的信息,展開想象,寫一寫。

同桌交流,編寫故事,教師巡迴指導。

交流:

生1:把中國的文化傳給西藏人民……

生2:和一起培育種子……

生3:和西藏人民一起挖水渠,興修水利……

生4:讓能工巧匠雕刻……興建寺宇……

五、昇華拓展,感悟“動人”

師:這個故事動人,我們也想象了“動人”,這些都是因爲誰而動人呢?

生:文成公主。

師:讓我們再回顧一下板書:樂意遠嫁他鄉歷盡苦傳文明。受到熱烈歡迎,都是爲了民族的團結,是的,她讓我們感動、讓我們震憾。

師:再想想,我們是因爲她的什麼而動人呢?(她有一種什麼樣的精神呢?)

生1:爲了民族的團結不怕苦不怕遠。

師:只是“苦”和“遠”嗎?

生2:爲了民族的團結和進步,不惜犧牲自己。

師小結:

板書(爲了民族的團結和進步的自我犧牲精神。)她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女外交家。像這樣的偉大人物還很多,像班超、張騫、孔繁森等,有興趣可以去查查資料,瞭解他們的動人事蹟。

作業:根據已有的資料,(課文和已收集的)再上網或查資料,寫一篇以《中國偉大的外交家──文成公主》爲題寫一篇文章。

師:下課。

《文成公主進藏》教學設計 篇二

【教材分析】

《文成公主進藏》是一篇略讀課文。故事首先講述了文成公主進藏的原因──吐蕃年輕首領松贊干布愛慕漂亮又聰明的文成公主,派使臣到唐朝求婚,而智慧的使臣順利通過了唐皇的考驗,求親成功;接着重點講述了文成公主進藏途中的一系列故事──搭橋、鋪路、遇到惡烏鴉和神鳥天鵝、移山等;最後點明瞭文成公主進藏的不朽功績。文章語言生動,敘述張弛有度,扣人心絃,極富傳奇色彩和浪漫主義風格。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從生動的民間故事中,瞭解百姓傳誦的文成公主爲民族團結和西藏繁榮昌盛做出的貢獻;一是通過閱讀本篇課文,練習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簡要講述故事,提高獨立閱讀的能力。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讀讀記記“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斷定、豌豆、耕種、技藝、沼澤地”等詞語。

2、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瞭解文成公主進藏遇途中遇到的困難和克服困難的辦法,並能練習簡單地講述故事。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文成公主爲促進民族團結和交流的自我犧牲精神,懂得要爲民族團結作貢獻。

【教學重難點】瞭解文成公主的功績,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抓住文章主要內容,練習簡單地講述故事。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在唐朝,爲了邊塞安定和平,不再連年征戰,朝廷採用和親的政策。先後就有19位公主爲和親嫁給吐蕃、契丹等邊塞小國的國王或王子。這些公主當中,最聞名於後世的當屬嫁到吐蕃的文成公主。文成公主知書達禮,不畏艱險,遠嫁吐蕃,爲促進唐、蕃之間經濟文化交流,增進漢藏兩族人民親密友好合作的關係做出了歷史性貢獻。藏族人民熱愛美麗的文成公主,把她當成神一樣崇拜,因此,民間流傳着許多關於文成公主進藏的故事。今天,我們要讀的,是其中的一個故事。

二、自讀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1、初讀要求:讀準生字、詞,讀通語句;

2、思考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公主進藏的經過,做好記號。

3、邊讀邊思考,把對文成公主的印象批註在有關句子和段落旁。

三、對照檢查,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1、詞語集錦

大臣      使臣     松贊干布     求婚

吐蕃      路納     乃巴山      達尤龍真

絹花      青稞      豌豆         沼澤地

2、理清課文的脈絡

(1)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公主進藏的經過?1到4自然段又在寫什麼呢?

最後一個自然段呢?

(引導學生煉字概括課文主要內容,並板書:求婚  進藏   貢獻)

(2)你能簡要說說文成公主進藏中發生了幾件事嗎?請快速瀏覽課文這一部分。(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並理清先後順序。)

(搭橋過橋   撒羊毛    遇到惡烏鴉 、神鳥   揹走乃巴山   指名板書)

小結:文成公主能用樹枝搭橋、撒羊毛過沼澤、揹走乃巴山,她可真(神啊。)

(3)學習倒數第2自然段。

“就這樣,文成公主和她的隨從們,跨過一條條大河,翻過一座座高山,走了一程又一程,終於來到了西藏。”

體會“終於”的蘊涵。(力盡了千辛萬苦、不容易)

師:如果把這部分的內容簡要地講述,你想怎麼講呢?

a、文成公主和她的隨從們,跨過一條條河,翻過一座座山,走了一程又一程,終於來到西藏,和松贊干布結成夫妻。

b、文成公主向西藏出發,一路上,她搭橋、鋪路、遇到惡烏鴉和神鳥天鵝、移走乃巴山,終於來到西藏和松贊干布結成夫妻。

(4)文成公主進藏前發生了什麼事情?(唐朝皇帝出了“區分馬匹”和“辨認公主”兩個難題來考察吐蕃使者的智慧。)

四、巧設話題,交流閱讀感受

1.設置話題。

師:我們對《文成公主進藏》有了整體上的瞭解,想必故事或多或少留給了同學們一些印象。請用一個詞來表達你的感受,即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板書:美麗、動人、神奇)

2.自讀自悟。

師:請大家任選一個自己最感興趣的詞語放到課文中去邊讀邊體會,然後談一談自己的感受。(學生自讀自悟,邊讀邊畫。)

3.交流感受。

(學生在交流感受時,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關鍵詞句進行了體會,並引導學生進行感情朗讀。)

(1)文成公主進藏帶了哪些東西?

帶了農作物的種子:青稞、豌豆、油菜、小麥、蕎麥……

帶了能工巧匠:鐵匠、木匠、石匠等;

(2)文成公主在進藏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完成表格

遇到哪些困難 怎樣克服

檢查,板書:

①一條河擋住了去路——找了一段樹幹搭成一座橋。

②遇到一片沼澤地——剪了一把羊毛撒在地上。

③遇見一隻烏鴉謊說松贊干布死了——修了一座石屋寫血書紀念。

④乃巴山擋住了去路——把乃巴山背到旁邊。

(3)遇到了這些困難時,文成公主是怎麼想的?是怎樣克服的?

(4)文成公主克服了這麼多艱難險阻,她心中的信念是什麼?討論交流

4.畫龍點睛

師:文成公主進藏加強了內地與西藏的往來,請讀一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想想文成公主進藏,促進了西藏的哪些變化?

(學生髮揮想象,暢談西藏因爲文成公主進藏發生的系列變化,深入感受文成公主進藏的積極作用和歷史意義。)

五、把故事簡要地與同桌交流一下,抽學生複述。

六、作業

把《文成公主進藏》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文成公主進西藏》教學反思 :

1、本課教學中,教師放手還不夠,唯恐學生理解不到位,扶得太多,導得太多。使學生的個性閱讀未能充分展開。

2、朗讀指導還不夠到位,因爲個性閱讀未能充分展開,使部分學生對文本的感受深度不夠,感情沒有達到共鳴。

這篇課文主要寫文成公主進西藏時的動人故事。文章語言清新明快,情節動人,深受學生喜歡,通過讀文學生感受到文成公主爲促進民族團結和進步的自我犧牲精神,懂得要爲民族團結作貢獻。但本文是一篇歷史故事,學生學習時需要足夠地背景材料,以便能更好地理解文成公主偉大的品質。

《文成公主進藏》教學設計 篇三

《文成公主進藏》教學雜談

【江西省南昌市松柏國小 熊 瑛】

〖新課程,新理念,育新人──淺談在新課程理念下的蒐集處理信息能力的培養〗

《國小語文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明確提出,學生應“初步具備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這是適應時代的新目標,新要求。在信息在社會,在提倡創新,張揚個性的今天,如何快速有效地獲取信息從中識別,區分,篩選,組合信息,這種實用的閱讀技能與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適應時代的新人。那麼蒐集信息處理信息有什麼益處呢?我想以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蒐集信息能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四年級的語文教材知識的涵蓋面非常之廣,屬於開放性的教材,讓學生根據課內的知識去搜集資料,補充課文,使課文的內涵更加豐富,學生的視野更開闊,有一些與學生生活較遠的課文如反應俄國自衛戰的《夜鶯的歌聲》反映抗日戰爭的課文如《小英雄雨來》反映歷史的課文《文成公主進藏》反映自然現象的課文《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像這樣的文章,單憑老師生動的講解學生很難理解,怎樣才能在學生與文本之間架上一座橋樑呢筆者認爲那就是讓學生動手蒐集資料,如在教學《夜鶯的歌聲》之前,我佈置學生蒐集有關俄國衛國戰。學生通過蒐集資料懂得了,這是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故事,蘇聯人民爲反對法西斯德國及其歐洲和亞洲的盟國而進行的正義戰爭。學生了解了時代背景,在此基礎上學習課文就降低了難度,對於課文中含義課深刻的句子學生就容易理解了。如課文中小夜鶯在回答德國軍的問話時有這麼句,那就是“野獸來了,野獸來了”如果沒有蒐集資料作鋪墊,學生以爲小夜鶯說的是老虎,獅子之類的動物,但現在他們通過蒐集資料懂得了。野獸實際上是在罵德國兵,罵他們是野獸,因爲蘇聯人民痛恨侵略者。

【重慶市九龍坡區教研室 陳昌發】

〖發現 交流 應用──四年級下冊“我的發現”教學談·實踐應用 適度拓展〗

在實踐應用中,我們還可能遇到新問題,如本單元《文成公主進藏》的歸納,學生就可能發現用歸併法並不簡潔,而把題目擴展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題目擴展法)。這時,教師應該允許學生適度拓展;主要內容的歸納還有別的方法嗎?讓學生在實踐中進一步發現,交流,提升,總結。這樣,學生由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回到實踐;實踐中又進一步理性化……這種循環往復的螺旋上升過程,實際上就是學生的語文能力發展的過程。

我們相信,經過“發現──交流──應用”的三個環節,經歷“感性到理性──理性回到實踐”的兩個來回,學生的發現就有質的飛躍,“我的發現”欄目的教學就會呈現出新的面貌。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縣白塔鎮國小 吳豔豔】

〖省青年骨幹教師課堂展示聽課體會·有感而讀〗

王愛芳老師上《文成公主進西藏》一文中,朗讀訓練給我的印象很深,她沒有進行過多技術上的指導,沒有在朗讀的技巧、形式上多費口舌,大多用鼓勵的形式引導學生,但朗讀效果卻很好,是什麼原因呢?我個人認爲朗讀訓練就應該在創設情境上、在換位移情上多下功夫。如王老師在指導學生朗讀文成公主進藏一段時,讓學生先了解文本背後的故事(幻燈出示),讓大家聽聽文成公主的心聲,真正體會文成公主做進藏這個決定時的內心感想。有了這一番情感鋪墊,學生再回頭朗讀,感受完全不一樣,情感的流露、表達是水到渠成的。

除了這些收穫,我對課堂中的一些細節產生了少許困惑,談談我個人的看法:首先,對於設計《文成公主進藏》這篇短文的目的,我覺得值得探討,這篇短文主要寫了文成公主長途跋涉的艱辛,如果教師目的是讓大家體會艱辛,加深情感體驗,從而促進朗讀。那麼這一環節就不應該放在怎樣建設西藏之後。如果教師目的只是讓大家稍作理解,那麼教師沒必要在課堂中提這麼多煩瑣的問題。

其次,王愛芳老師的課堂板書值得商榷。板書應該是教師根據學生的概括、體會適時地書寫,而不是根據自己預先的設計而生搬硬套。

【浙江省麗水市縉雲縣七裏國小 徐 靜】

〖簡單 紮實 有效──新課程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備課要點簡析·以情爲基,挖掘內涵〗

新課程實施以來,我們對“多元解讀”這個詞並不陌生,因爲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經常鼓勵孩子們對文本多元解讀。事實上,我們老師拿到教材又何嘗不是多元解讀呢?教學時間該如何安排,教學內容該如何穿插整合,語文實踐活動又該如何靈活組織……這些問題,實實在在地等着我們老師去琢磨。今天我就把一些專家的建議、實驗區教師以及我自己對四下教材的理解和體會與在座的老師一起交流,一起分享,對我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成長機會。

優美博大的民間故事是從遠古時代起就在人們口頭流傳的一種題材廣泛而又充滿幻想的敘事體故事。它的內容極爲豐富,包括寓言、神話、傳說等,是全人類的百科全書,是祖國百花園中的奇葩,也是打開人類心靈世界的一扇窗口。它講述着普通人身邊的故事,每個故事都能告訴讀者一個做人的道理,告訴讀者怎樣區分善惡,如何辨明是非以及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正因爲這些故事是廣大羣衆的心聲,給人們以勇氣和力量,所以人民愛聽它,愛傳它,使它富有生命力。那麼我們在教學的時候,要把握好情感基調,引領孩子們積澱祖國的文化底蘊。

如《文成公主進藏》本來是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這篇課文在真實的基礎上又把文成公主神化了,這是極富有神奇色彩的描述。事實上,有河水那麼寬的樹幹嗎?一段樹幹搭在河上怎能走馬行車?課文中這類帶傳奇色彩的描寫還有很多,比如:沼澤地上撒羊毛,因公主無心梳妝樹木也有的稀、有的密,移走乃巴山等。教學時可以情感作爲教學活動的基本動力模式,讓孩子們找找課文哪些地方寫出了這故事的動人呢?然後讀一讀,劃一劃,體會它的動人。並自己選擇一個動人之處進行研究。

孩子們定能找到這麼幾處:

1、樂意遠嫁他鄉。

2、文成公主帶着一批能工巧匠,馬隊馱着農作物的種子、生產工具和各類書籍,進行在通往西藏的道路上,爲的是西藏的發展和建設。

3、文成公主向西藏出發,一路上,她搭橋、鋪路、遇到惡烏鴉和神鳥天鵝、移走乃巴山,終於來到西藏和松贊干布結成夫妻。

通過引導點撥,回顧全文的“動人”,讓孩子領悟到所有的動人都是因爲文成公主,因爲她的爲了人類的和平,民族團結進步的自我犧牲精神。如此挖掘文本內涵,讓孩子的情感得到真正的提升。

《文成公主進藏》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讀讀記記“唐朝、兩藏、大臣、求婚、斷定、豌豆、耕種、沼澤地、技藝”等詞語。

2、有感情地的讀課文。體會文成公主進藏故事的美妙與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內容,練習簡單地講述故事。

課時安排: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唐朝時候,西藏一帶叫吐蕃,年輕的松贊干布是吐蕃的首領。松贊干布非常仰慕唐朝的文化,想和唐朝加強友好往來,便到長安向唐朝皇帝唐太宗求親。唐太宗答應將聰明美麗的文成公主嫁給他。

公元641年初春,紅梅花開滿枝頭。文成公主帶着一批能工巧匠,帶着農作物的種子、生產工具和各類書籍,也帶着對親人的深深眷念行進在通往西藏的道路上。

婚後,他倆的生活非常幸福,文成公主在西藏生活了40多年,爲建設西藏做了許多好事,藏族人民非常懷念她。著名的拉薩大昭寺至今還供奉着她和松贊干布的塑像呢!

文成公主的故事,在民間流傳得很廣泛。在老百姓的口口相傳中,這個真實的故事增加了許多神祕的色彩。那麼,在老百姓的眼裏,文成公主是個怎樣的人呢?讓我們打開課本,一起來學習《文成公主進藏》

二、整體感知,瞭解故事的經過,提出自己的疑問。

1、學生自由朗讀,點撥字音:剛纔同學讀得常認真,這篇的生字很多,你在朗讀課文的時候覺得哪些詞語特別難讀的?

2、學生說詞語,教師相機正音。

3、出示 “松贊干布 絹花(手絹的意思)豌豆  可惡(多音字)  沼澤地 吉祥如意 達尤龍真

4、  交流質疑。

默讀課文,對於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想,又有什麼疑問呢?

學生可能提出這樣的疑問:

(1) 爲什麼“他斷定這個戴鮮花的姑娘一定是文成公主”?

可以從幾方面引導思考:

鮮花和絹花,一真一假,警示了真假公主。

公主和其他人什麼都一樣,只有頭上花不一樣,這也是惟一能看出區別的地方。

鮮花配公主,更顯其高雅、美麗。

(2) 公主怎能背動乃巴山呢?

可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這樣引導:爲什麼人們要這樣說呢?在他們心目中,文成公主是怎樣的人?文中還有許多這樣美妙的小故事,你能找到嗎?

引導學生找到“建橋、撒羊毛、跟鳥說話、樹木變化”等地方,感受民間故事的豐富想象力。

三、感受文成公主的形象。

讀了課文,你能不能說一說,百姓眼中的文成公主是什麼樣的呢?你是從課文的什麼地方看出來的?

1、漂亮又聰明出了名的公主。(第一自然段能體會得到)

2、皇帝疼愛的女兒。(第二至四自然段可以體會得到)

3、具有神奇的力量和本領,什麼也難不倒她。(第五至十三自然段可以體會到)

4、非常重感情。(第十、十一自然段可以體會到)

5、給西藏帶來了許多好處。(最後一個自然段可以體會到)

四、體會民間傳說的特點:

同學們,你們看,課文中的文成公主具有神奇的力量。(出示表現神奇力量的語句,讓學生讀一讀。)

可是歷史上的文成公主可沒有那麼神。在我們的歷史書上,文成公主進藏的時候可沒有發生那麼多神奇的事情。那麼爲什麼在民間故事裏文成公主那麼神呢?

這就是個民間故事的特點之一。民間故事是人們口頭長期流傳的,往往表達人們心中美好情感和願望。

五、感受文成公主對漢藏文化交流的特殊貢獻。

那是什麼讓人們帶着特殊的情感把文成公主給神化了呢?請再次認認真真讀一讀課文,尤其是文成公主進藏的部分。

你覺得哪些地方也讓你對文成公主產生特殊的情感,請在感觸最深的地方做做記號。

文成公主出嫁帶上的是什麼?沒有金銀珠寶呢,沒有衣服首飾,對此你有什麼想法想與大家交流?

(她帶出就是文明和漢族的先進文化)

引導學生讀一讀課文的最後一段。

總結:文成公主帶給了西藏人民文明,藏族人民怎麼不懷念與崇敬她呢?

讓我們一起來記住文成公主帶給藏族人民永恆的歷史貢獻吧。

齊讀課文。

六、複述課文:

是啊,就是在這個神奇背後我們對公主產生了尊敬,產生了佩服,產生了喜歡,那當時直接受益的藏族人民怎麼不懷念她呢?

這個故事由西藏傳到內地,由唐朝傳到現在,那我們更也應該把這樣美好的情感,美麗的故事傳遞下去,願不願意用自己的話來講講這個故事呢。老師開個頭。

松贊干布派大臣到唐朝求婚,唐朝皇帝答應把文成公主嫁給他。文成公主出發去吐蕃了。……指名講講。

七、課外拓展閱讀。民間故事往往寄託着人們的美好願望,讓我們課後在去讀讀其他民間故事。推薦:《一副壯錦》《獵人海力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