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化學反應速率教學設計【多篇】

化學反應速率教學設計【多篇】

化學反應速率教學設計 篇一

知識目標:

使學生理解濃度、壓強、溫度和催化劑等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使學生能初步運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來解釋濃度、壓強、溫度和催化劑等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化學反應速率。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綜合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設計實驗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閱讀與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從宏觀到微觀,從現象到本質的分析,培養學生科學的研究方法。

教材分析

遵照教學大綱的有關規定,作爲側重理科類學生學習的教材,本節側重介紹化學反應速率和濃度、壓強、溫度、催化劑等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以及造成這些影響的原因,使這部分知識達到大綱中所規定的B層次或C層次的要求。本知識點,按最新教材來講。

教材從一些古代建築在近些年受到腐蝕的速率大大加快等事實引出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並通過演示實驗說明不同的反應具有不同的反應速率,以及濃度、溫度等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教材注意聯繫化學鍵的有關知識,從化學反應的過程實質是反應物分子中化學鍵的斷裂、生成物分子中化學鍵的形成過程,以及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形成都需要通過分子(或離子)的相互碰撞才能實現等,引出有效碰撞和活化分子等名稱。並以運動員的投籃作比喻,說明只有具有足夠能量和合適取向的分子間的碰撞才能發生化學反應,教材配以 分子的幾種可能的碰撞模式圖,進一步說明 發生分解反應生成 和 的情況,從中歸納出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的數目與單位體積反應物分子的總數成正比,也就是和反應物的濃度成正比,從而引導學生理解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以及造成這種影響的原因。接着,教材圍繞着以下思路:增加反應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數→增加有效碰撞次數→增加化學反應速率,又進一步介紹了壓強(有氣體存在的反應)、溫度、催化劑等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以及造成這些影響的原因,使學生對上述內容有更深入的理解。

教材最後採用討論的方式,要求學生通過對鐵與鹽酸反應的討論,綜合運用本節所學習的內容,進一步分析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以及造成這些影響的原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本節教材的教學內容。

本節教材的理論性較強,並且具有一定的難度。如何利用好教材中的演示實驗和圖畫來說明化學反應發生的條件,以及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是本節教材的教學關鍵。教師不可輕視實驗和圖畫在本節教學中的特殊作用。

本節教學重點:

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本節教學難點:

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的原因。

教學建議

化學反應速率知識是學習化學平衡的基礎,學生掌握了化學反應速率知識後,能更好的理解化學平衡的建立和化學平衡狀態的特徵,及外界條件的改變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是本節教學的重點。其原因是本節教學難點。這部分教學建議由教師引導分析。而壓強、溫度、催化劑的影響可在教師點撥下由學生閱讀、討論完成。

關於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1.聯繫化學鍵知識,明確化學反應得以發生的先決條件。

(1)能過提問複習國中知識:化學反應的過程就是反應物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過程。

(2)通過提問複習高中所學化學鍵知識:化學反應過程的實質是舊化學鍵的斷裂和新化學鍵的形成。

(3)明確: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生成必須通過反應物分子(或離子)的相互接觸、碰撞來實現。

2.運用比喻、圖示方法,說明化學反應得以發生的必要條件是活化分子發生有效碰撞。

(1)以運動員的投籃作比喻。

(2)以具體的化學反應 爲例,讓學生觀看HI分子的幾種可能的碰撞模式圖(如製成動畫教學軟件加以模擬會收到更好的效果),進一步說明化學反應得以發生的必要條件。

3.動手實驗,可將教材中的演示實驗改成邊講邊做,然後據實驗現象概括出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的規律。有條件的學校,也可由學生動手做,再由學生討論概括出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規律---增大反應物的濃度可以增大化學反應速率。

4.通過對本節所設鐵與鹽酸反應的討論,並當堂課完成課後“習題二、2”,綜合運用本節所學內容反饋學生掌握情況,鞏固本節所學知識。

化學反應速率教學設計 篇二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化學反應速率”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課書選修模塊《化學反應原理》第2章第1節的教學內容。在高中化學必修2中已經初步學習過化學反應速率和限度,從化學反應速率和限度兩個方面來幫助學生更加深入的認識化學反應,使學生在解決一些簡單的化工生產問題時,體會理論學習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本節內容將進一步理解鞏固化學反應速率的含義,學習化學反應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以及化學反應速率的測量方法。是對必修二中化學反應速率的延伸和總結,同時進一步介紹了化學反應速率的本質。本節內容也爲後面學習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化學平衡、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打下了基礎,對後續學習有着深遠的影響。

(二)教學內容

本節教材介紹化學反應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在回顧完物理現象速率的示方法後,進而引出化學反應速率的表示方法,最後通過化學實驗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化學反應速率定量表示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思路的理解。教材內容由表及裏,由淺深入,循序漸進,符合學生的認知心理和認識規律。

【過渡】接下來說一說我所面對的學生。

二、說學情

(1)學生起點能力分析:學生在高中化學必修二中已經初步學習了化學反應速率和限度,知道化學反應速率的表示方法。理解掌握本節知識難度不大。

(2)學生“生活現象”的分析:本節內容重在由表及裏,由現象到本質的學習,在生產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學生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已經接觸過很多關於化學反應速率的生活現象,有一定的生活基礎。

(3)學生“認知方式”分析:學生理解能力基本沒有問題,已具備一定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學生習慣於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不能主動參與到知識獲得的過程中,因此在教學中要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過渡】結合對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教材的編排意圖及高一學生的特點,本課時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化學反應速率的含義

2、掌握化學反應速率的表達式及其簡單計算

3、通過實驗探究,掌握化學反應速率的測量方法,知道化學反應速率是通過實驗測量的

【過程與方法】

1、運用實驗、觀察等手段,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歸納、描述能力,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實驗探究化學反應速率的測量,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精神

3、掌握化學反應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重視實驗的規範操作,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

2、通過實驗探究,培養學生的比較分析思維品質,體驗化學實驗的喜悅,培養對化學研究的興趣。

3、通過學習化學反應速率,認識到化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提高學生的化學價值觀。

四、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1、化學反應速率的含義

2、化學反應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難點:

1、化學反應速率的計算

2、化學反應速率的測量

【過渡】根基新課標倡導的學生觀及教師觀,爲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以及教師教學的主導地位我將本節課的教育教學方法做了如下設計:

五、說教法、學法

本節課主要體現“教學並重”的教學理念,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相結合,同時根據課本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認知心理和認知規律,聯繫生活實際,在生活中學習化學,讓學生思考、討論、歸納並逐步將學生的認識引向深入。本節課結合教材特點,指導學生從已有的知識開展知識活動,運用實驗,層層導入,讓學生掌握化學反應速率的本質。

運用講授、引導、探究、實驗、多媒體輔助教學等形式的教學方法。首先,展示幾幅運動的圖片,以物理現象速率的表示方法,引出化學反應速率的表示方法,最後通過化學實驗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化學反應速率定量表示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思路的理解,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熱情。

六、說學法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學科,學生通過直觀生動的實驗來學習,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學生聯繫生活中的現象,結合高中化學必修二所學有關化學反應速率的相關知識,理解並掌握化學反應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通過實驗展示,觀察實驗現象,進一步理解其基本原理和思路。

化學反應速率教學設計 篇三

一、教學對象分析

1.我所任教的學校爲一所創辦不到6年的三級達標新校,學生的總體水平不佳,因爲國中化學基礎差而導致對化學失去興趣的學生面較廣;又由於本屆學生化學會考實施等級制度,導致學生實驗操作技能偏差;加之學校缺乏專任實驗員,許多實驗儀器及藥品跟不上新教材的要求;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不但要因地制宜地用好新教材,擴大教學資源,還要因陋就簡地解決實驗設施、完成實驗活動的組織實施等問題(如本次課前準備,教師就發現實驗室的雙氧水已全部失效,於是購買醫用雙氧水勉強滿足了教材P28中實驗1、實驗2的分組需求;但實驗3中需要的6℅、12℅的較濃雙氧水只好從鄰校討贈少許供演示之用),尤其應注重細水長流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最大限度的促進、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

2.學生已有知識層次分析。溫度、催化劑對過氧化氫分解反應速率的影響在國中化學已初步涉及。學生已經知道溫度、催化劑能夠影響化學反應速率。但要幫助學生深刻認識化學反應速率,還必須學習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對於難度較大的問題教師務必善於搭建合適的臺階,引導學生“拾級而上”,教學過程中注意給不同層次的學生以鼓勵。

二.教材分析和設計思路

“化學反應的快慢和限度”教材的特點是強調實驗對學生獲取化學知識的重要作用。本節課重點是引導學生通過實驗自行得出化學反應速率的定義,在感性認識反應速率的基礎上,再通過實驗探究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其中主要採用對照實驗的方法來了解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本節課過程設計的思路是:教師因地制宜爲學生提供必須的試劑、藥品,鼓勵學生自主完成探究任務。在學生進行探究活動時,始終貫穿一條主線:提出問題----實驗探究-----分析原因-----得出結論。自行設計實驗重在引導培養學生

敢於設想,敢於嘗試,敢於動手操作的化學素養。通過活動探究與討論,重 點認識物質本身的性質、濃度、溫度、催化劑、接觸面的大小等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知道濃度、溫度和催化劑等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初步瞭解如何調控化學反應的快慢。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探究活動,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記錄實驗現象及設計簡單實驗的能力,進一步理解科學探究的意義,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使學生養成動腦、動手的好習慣。利用學生實驗(或學生演示實驗)使學生建立起對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因素的感性認識;通過對化學實驗現象的分析來提升學生對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因素的認識;在分析化學反應速率影響因素的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的教育,學習如何提出問題、收集事實、處理事實、分析事實得出結論、應用結論解決新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過程,使學生初步學會從化學視角去觀察生活、生產和社會中有關化學反應速率的問題。也使學生親身體驗探究的喜悅,從而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積極探索的科學精神以及學習化學的興趣。

四.教學過程設計與實施

[投影圖片] 桂林岩溶洞的風光圖片;

[引入]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岩溶洞的美麗風光讓我們驚歎,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據地質學家考證,這些美麗的岩溶洞風光是經過了億萬年歲月的沉澱哪!

[視頻播放] 炸藥爆炸的過程

[學生思考]:化學反應是有快慢之分的。

[教師設疑]:“如何衡量化學反應進行的快慢?”

[學生]疑惑,不知所答。

[教師提示]:“物理學上,我們用什麼來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概念怎麼講? 其公式呢?”

[學生齊聲回答]:“物理學上,我們用速率來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它表示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位移;其公式爲v=⊿s/⊿t。”

[提出問題]我們用 來描述化學反應的快慢。

[學生回答]:化學反應速率

[過渡]:“化學反應速率是否也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和固定的公式呢?下面請同學們通過實驗探究這個問題。”

[學生實驗探究1]:取一大一小兩隻試管,往小試管中加入2ml 0.4mol·L-1NaHCO3溶液,往大試管中加10ml 0.2mol·L-1的Na2CO3溶液,同時加入適量相同的鹽酸,觀察比較最初反應速率的快慢。

[教師]:“通過觀察,哪隻試管反應速率快?”

[學生] “小的那支。”

[教師]: “哪支試管冒出的氣泡多?”

[學生] “大的那隻。”

[教師]:“爲什麼反應速率較慢生成的氣體卻較多?”

[學生討論後得出結論]:“因爲大支試管中裝的反應物物質的量多。”

[學生自行理順實驗收穫]:氣泡冒出的快(猛),即單位時間單位體積內生成物CO2 物質的量增加的多,能說明反應速率快。但若由於反應物溶液體積大,反應物量多,生成物總量也多,則反應速率不一定快。

[隨堂練習]:例1.化學反應速率可用單位時間內來表示。

A、生成物物質的量的增加。B、生成物物質的量濃度的增加。

C、反應物物質的量的減少 D、反應物物質的量濃度的減少。

[點評]:學生選對者已達90%以上,接着教師留5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自行推導化學反應速率的定義、公式、常用單位等,並根據學生的反饋講解要點。

[板書]:化學反應速率

1.概念: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濃度的減少或生成物濃度的增加

2.表達式: vB=ΔcB/Δt

3.單位mol·(L·min)-1 或mol·(L·s)-1(濃度·時間-1)

[隨堂練習]:例2.通過實驗我們知道,25℃時,一份雙氧水樣品經過2h,H2O2的濃度從0.05 mol·L-1下降到0.03mol·L-1 。求: 1、△C(H2O2)=?V

(H2O2)=?

例3.在合成氨反應中,若2分鐘內氨的濃度變化量爲4mol·L-1,求:(1)該反應用N2、H2、NH3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2)用N2、H2、NH3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之比。

[師生互動] 兩位學生主動上臺板演,其餘學生動筆,教師在巡視完大部分學生的答題情況後,引導學生一起對兩位上臺板演的同學的答案進行點評,點評過程中着重強調單位的正確書寫及解題的規範化。

[學生自我評價並在教師的引導下小結填空]:

用不同物質表示同一反應的反應速率時,其值可以 不同 ,但含義相同;其比值等於化學計量數比 。即對於反應Aa+bB=cC+dD(假設A、B、C、D均爲非固態)總有 V(A):V(B):V(C):V(D)= a:b:c:d 因此同一反應中不同物質的反應速率可以相互轉化求得。

[教師簡要說明]:

1、化學反應速率無論用反應物或生成物濃度的變化表示習慣上均取 正 值。

2、我們現在研究的化學反應速率是表示一段時間內的平均 速率,不是瞬時速率。

3、不用純液體和固體表示化學反應速率,因爲它們“濃度”是不變的

[展示] 合成氨圖片、牛奶的變質、鋼鐵的腐蝕等圖片。

[過渡講述]:“既然化學反應速率是有快慢之分的,且在實際生產及生活中,有些反應我們希望它越快越好,而有些反應我們希望它越慢越好,下面請同學們聯繫生活實際,討論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學生討論] 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主要有這麼幾點:溫度、壓強、催化劑等。

[教師]先不做評價,而是播放了一段鹼金屬與水反應的視頻,讓學生回顧舊知識,討論觀看到Li、Na、k、Rb、Cs與水反應的現象明顯不同的原因。

[學生回憶]指出由於Li、Na、k、Rb、Cs的原子結構不同,金屬性也不同,導致與水反應的劇烈程度不同。

[學生演示]兩位學生通過實物投影演示了Na與水、Na與乙醇反應的對比實驗。

[學生]思考選擇題:化學反應速率的大小主要取決於( )

A、溫度 B、壓強 C、催化劑 D、反應物本身的性質。

[學生]對答案的掌握已是水到渠成。

[教師]剛纔同學們都說溫度、催化劑等對反應速率有影響,下面就請大家親自動手做一番探究實驗。

[學生實驗 探究2]取一支試管,加入 2 mL 3%H2O2溶液觀察,然後將試管加熱,再觀察;最後加入少量MnO2,比較前後發生的'現象。(說明:本實驗並沒有按教材的設計滴加洗滌劑,一則因爲學生不用滴加洗滌劑也能明顯觀察到氣泡的生成快慢,二則是爲了避免個別同學誤猜測洗滌劑與MnO2會反應生成這個反應的催化劑;因此不用洗滌劑能使本實驗更簡單明瞭。)

[學生自主的得出結論]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使用催化劑,一般能加快反應速率。

[學生實驗 探究3] 設計實驗:只有一瓶8%的雙氧水及催化劑MnO2、集氣瓶等,請設計實驗驗證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學生]分組討論5分鐘,初步擬定方案。

[學生演示] 兩位同學自告奮勇上臺演示他們自己設想的方案,其他同學則在臺下充當謀士。

[教師旁白] 他們各取兩隻集氣瓶,分別倒入約10ml的8%的雙氧水,接着往右邊集氣瓶中加了約15ml水。這樣右邊集氣瓶中雙氧水濃度就比左邊小了!

[提問] “往兩支試管中同時加入MnO2後,我們如何比較速率的快慢?”

[學生A] “看氣泡冒出的快慢。”

[學生B] “太遠了,看不太清楚!”

[教師] 故意晃了晃手中的兩根棉籤杆。

[大部分學生] “餘燼復燃!”

[學生演示]同時往集氣瓶中加入少量MnO2。

[教師] 適時的遞過去兩根帶火星的木條(棉籤杆)。

[實驗現象] 兩位同學將木條同時伸進集氣瓶的瞬間,左邊集氣瓶中的木條馬上

復燃了,右邊的木條過好一會兒才燃着且火焰較微弱。

[提問]“剛纔的實驗說明了什麼?”

[學生] “反應物濃度越大,反應速率就越快。”從學生回答的表情及音量看,我知道他們已經愉快的掌握[教師]大力讚賞了學生的表現,之後,與學生一起簡單回顧了工業制硫酸的流程,並完成了課堂練習-----課本P29中“問題解決”(2)。之後留5分鐘時間讓學生自行歸納本節課的收穫,教師巡視督促學生做好課堂筆記。

化學反應速率教學設計 篇四

一、教學內容分析

1、教材地位分析:

本說課內容是高中一年級第二學期第五章第二節第一課時。本節內容是全新的知識,這節課通過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學習,對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因素作綜合歸納和提升,爲以後繼續學習化學平衡的學習提供知識和方法的鋪墊。本節內容以生活現象爲背景,學習化學反應速率,使知識與背景相輔相成,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同時也強化了知識的應用。

2、教材處理的指導思想和方法

二期課改的化學學科提出,實驗是化學學科的特點,在化學學科中以實驗探究爲突破口,努力培養學生的探索習慣、創新意識和科學態度,注重科學過程和學習過程的統一。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注重促進學生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協調發展。我在處理這一節教材時本着兩個指導思想:第一是注意線索清晰使教師指導下的學生的探索活動更條理化、系統化;第二要符合研究性學力的培養要求,注意學生的思維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

具體的處理方法是:以生活常識及圖片分析的方式引導學生認識化學反應速率,並以此爲核心構建整個課堂教學的大背景。意在突出知識源於生活,又可應用於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爲了體現這種意圖,也爲了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我將教學分爲三個階段: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定義、對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因素的探討、對具體題目作總結性回顧,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

3、重、難點分析

本節的教學重點是對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因素的分析,同時這也是本節的難點所在。化學反應速率是典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內容比較抽象,但又是學習化學平衡的基礎,因此是本節的重點,但對學生來說抽象的知識在認知和理解上都存在着困難,故它也是本節的教學難點所在。

4、教學目標的確立

在上述的總體分析和二期課改思想的指導下確立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爲:

[認知性學習目標]:

(1)掌握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

(2)理解濃度、壓強、溫度和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及其原因

[技能性學習目標]:

(1)學會控制某一變量進行對比實驗

(2)培養學生實驗技能,觀察、思維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性學習目標]:

(1)通過小組討論、小組實驗,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協作精神

(2)通過從現象到本質的分析,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式

二、教學方法分析:

1、總體的教學構想及構想依據

總的教學構想是:第一,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爲序幕,培養學生研究性學力爲暗線,充分運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通過提問、思考、討論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促進學生研究性學力的培養。第二,以探索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爲明線,將探索分爲三個階段,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主探索,從而把教師的認知結構輕鬆轉化爲學生的認知結構。

2、具體的教學過程設計及分析

教學導入設計:利用日常生活的實例,讓學生首先深切體會到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的安排也恰如其分的符合二期課改的精神。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環境,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信息收集和處理的能力。

教學過程設計:針對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的現象,讓學生通過一個個實驗的探究,大膽得出結論,教師再加以點評,讓教師的認知結構迅速轉化爲學生的認知結構。在整個過程中充分信任學生,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鼓勵學生大膽實驗,同時強調團隊精神。

教學結束設計:利用一道綜合討論題,讓學生充分應用現學知識進行解決問題,同時教師對這節課所學的知識進行總結和鞏固,教育學生學以致用。

三、教學對象分析:

1、通過國中和高一的學習,學生已具備一定的化學反應知識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本節內容是典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知識,內容比較抽象,對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教師運用多媒體、實驗等來強化學生的理解合乎掌握。

2、青少年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愛發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這一特點,一方面要運用直觀生動的形象,引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髮表見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四、鞏固訓練

本節課的鞏固訓練採用兩種方式,一是傳統的短期作業選用課本及習題冊上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習題佈置給學生完成。二是讓學生做一項長期工作,即平時留意以下生活中那些現象與化學反應速率有關,如發現做好相應的記錄,應該說學生樂於這種全新的自主學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