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加法結合律教學設計

目錄

加法結合律教學設計
第一篇:加法結合律的教學設計第二篇:加法結合律—教學設計第三篇:《加法結合律》教學設計第四篇:加法結合律教學設計第五篇:加法結合律教學設計1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加法結合律的教學設計

加法結合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理解和掌握加法結合律的意義,並會用字母表示加法結合律。 過程與方法:經歷加法結合律的推導過程,體驗觀察、歸納的學習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從生活中學習數學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並掌握加法結合律的意義及其應用。

難點:加法結合律的推導

教法與學法

教師:引導、質疑、

學生:觀察、思考、猜想、驗證。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在( )裏填上適當的數

20+34=( )+( )64+( )=36+( ) 79+( )=45+( ) a+700=() +() 先指名回答,並說說你的理由。然後集體回顧什麼是加法交換律?

2、哪些符合加法交換律

230+270=300+30048+d=d+4860+80+40=60+40+80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加法交換律,知道了兩個加數的位置交換後,他們的和不變。那麼加法還有沒有其他規律性的知識呢?這些知識又有什麼用途呢? 二、質疑、提問

1、計算37+26+63和26+(37+63)

2、比較上面兩式的異同

再觀察並計算59+38+732和59+(38+732)

2、討論:剛纔兩組例子說明了什麼?

引導學生回答。質疑:這樣的猜想對嗎?

三、驗證

1、我們要驗證猜想是否正確,可以通過計算其他式題來證明

42+45+55和45+(45+55)

125+48+52和(48+52)+125

學生獨立計算並彙報計算結果

2、上面兩題符合我們剛纔的猜想,可能是偶然哦!請同學們自己來找一找符合猜想的式題。(學生自由舉例)

3、能夠證明猜想的,除了我們剛舉的例子,也還有生活中的實例。請同學們用多種方法解決第29頁例2.

(1)、出示題目條件、問題(王叔叔第一天騎了88千米,第二天騎了104千米,第三天騎了96千米。三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

(2)理解題意。

①讀題。

②瞭解題中的信息和所要解決的問題。

③分別說說先求什麼?再求什麼?結果相同嗎?

(3)引導列出算式。(88+104)+96和88+(104+96)

以上兩個加法算式中,每個算式等號左邊和右邊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4、總結規律: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同第三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再同第一個數相加,它們的和不變。我們把這樣的規律叫做加法結合律。 你們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出這樣的規律來嗎?

①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加法結合律。

②展示學生不同的表示方法,同時加以肯定。

③在數學上,爲了方便和美觀,一般統一成用字母來表示加法結合律。

(a+b)+c=a+(b+c)

5、揭題並板書(同學們補充):加法結合律

四、使用規律、鞏固知識

1、口頭回答□裏填幾。

(15+12)+5=15+(12+ □)37+65+135=37+(□+ □)

348+427+73=(73+ □)+348a+(b+c)=(a+□)+c

2、下面哪些等式符合加法結合律

a+(20+9)=(a+20)+915+(7+b)=(20+2)+b

(10+20)+30+40=10+(20+30)+40

五、課堂小結

1、通過這節課的活動,你有什麼新的收穫?(學生暢談)

2、加強記憶

三個數(),先把()數相加,再加第三個數,或者先把( )數相加,再加第一個數,()不變。這就是加法()

六、作業 1、根據運算定律,在下面的□裏面填上適當的數。

(1)278+129+118=287+(□+118)(2)(32+47)+65=32+(□+□)

(3)183+(46+a)=(183+□)+□(4)(75+36)+64=75+(□+□)

2、在符合加法結合律的等式後面畫“√”。

(1)a+(30+5)=(a+30)+5 ()

(2)△+(□+○)=(△+□)+○ ()

(3)(10+20)+30+40=(10+40)+(20+30) ()

(4)a+b+c)=a+(b+c) ()

七、板書

加法結合律

例2: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

88千米104千米96千米

一共騎了多少千米?

(88+104)+9688+(104+96)

=192+96=88+200

=288(千米)=288(千米)

(88+104)+96=88+(104+96)

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同

第三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加,

再同第一個數相加,它們的和不變。這

叫加法結合律。用字母表示(a+b)+c=a+(b+c)

附:

加法結合律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第二課時,教材從學生熟悉的實際問題的引入,採用了不完全歸納法,通過觀察、比較和分析、推理等途徑引導學生找到實際問題不同解法之間的異同聯繫,自主發現並驗證、歸納加法結合律,感受運算規律作用。教材有意識地讓學生運用已有經驗,經歷運算律的發現過程,使學生在合作與交流中,對運算律的認識有感性逐步發展到理性,合理地建構知識。爲此,在把握教材意圖的基礎上,用好教材,併合理的對部分學習活動過程作創新處理,努力使教學活動更具自主性、探究性、趣味性。

二、學生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了加法的交換律,在此基礎上,來學習加法結合律難度不太大。學生通過觀察討論,在教師的引導下應該能推導出加法結合律。在應用運算定律時,學生容易把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混淆,這裏要加以區分兩者的不同。

教學處理 :依據對教材與學生學習狀況的分析,教學本課時應在學生對運算規律有所瞭解的基礎上,藉助數學知識的現實原型,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幫助學生理解所學運算定律,構建個性化的知識意義,進而,憑藉知識意義的理解,運用於所學運算定律。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理解和掌握加法結合律的意義,並會用字母表示加法結合律。 過程與方法:經歷加法結合律的推導過程,體驗觀察、歸納的學習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從生活中學習數學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並掌握加法結合律的意義及其應用。

難點:加法結合律的推導

教法與學法

教法:引導、質疑、

學法:觀察、思考、猜想、驗證。

三、說教學過程

探索加法結合律:整個探索過程與“交換律”相似,唯一不同的是由於學生已有了探索前面例子的經驗,在這裏教師可以完全放手,稍加點撥便於引導學生完成探索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在( )裏填上適當的數

20+34=( )+( )64+( )=36+( ) 79+( )=45+( ) a+700=() +()

2、哪些符合加法交換律

230+270=300+30048+d=d+4860+80+40=60+40+80

(二)、在舉例中發現規律

1、教師組織學生觀察兩個式子的特點,並比較每組式子的結果。從而初步感知其中的規律。

2、在計算中驗證規律

(1)教師出示兩組題目,讓學生觀察並計算結果是否相等。

(2)學生依據自己經驗,開始寫出這一類型的等式題,讓學生在實踐操作與鍛鍊,並體會認識加法結合律。

(三)、運用生活中的數學體驗規律

學習例2

(1)出示條件,提出問題。

(2)理解題意。

①讀題。瞭解題中的信息和所要解決的問題。②分別說說先求什麼?再求什麼?③結果相同嗎?

(3)引導列出算式。(88+104)+96和88+(104+96)

以上兩個加法算式中,每個算式等號左邊和右邊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4、揭示加法結合律

(1)小組討論,觀察等式,左邊和右邊有什麼變化,你發現了什麼規律?

(2)按照這種規律,你還能寫出這樣的算式嗎?

(3)用字母表示這樣的規律。

5、揭題並板書(同學們補充):加法結合律

(四)、使用規律、鞏固應用 準備安排基礎訓練,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本課知識,形成技能。

1、口頭回答□裏填幾。

2、下面哪些等式符合加法結合律

(五)、課堂小結

1、通過這節課的活動,你有什麼收穫?

2、加強記憶

三個數(),先把()數相加,再加第三個數,或者先把( )數相加,再加第一個數,()不變。這就是加法()

(六)、作業 加強學生對加法結合律的認識,應用所學規律。安排瞭如下兩題。

1、根據運算定律,在下面的□裏面填上適當的數。

2、在符合加法結合律的等式後面畫“√”。

(七)、板書設計

簡明扼要的、綱領式的板書反映本課主要內容,體現本課知識的形成過程,知識性、系統性在整個板書中充分體現。

加法結合律

教 學 設 計李銳鋒

第二篇:加法結合律—教學設計

加法結合律—教學設計

--董道玉

教學內容:本冊教材第49~50頁例3、4、5,練習十一第5~8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理解並掌握加法結合律,能夠應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培養學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學過程:

1.複習

(1)根據運算定律在下面的()裏填上適當的數。

35+( )=65+( ) ( )+147=( )+274

56+74=( )+( ) a+200=( )+( )

訂正時,讓學生說出根據什麼運算定律填數。

(2)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換律?

270+380=390+260 30+50+70=30+70+50

a+800=800+a□+△+○=○+□+△

(3)四年級一班有48人,二班有50人,兩個班一共有多少人? (計算完了,要求學生應用加法的意義說明爲什麼用加法計算。)

2.新課

(1)出現兩組算式,引導學生比較,加以概括。

我們再觀察一組算式,它們有什麼樣的關係?

(12+13)+14○12+(13+14)

先算一算,兩個算式的結果怎樣?用什麼符號連接?

那麼,這組算式說明了什麼?

學生回答後教師歸納整理:12、13和14這三個數相加,先把12和13相加,再同14相加;或者先把13和14相加,再同12相加,它們的和不變。

再觀察下面一組算式,它們有什麼樣的關係?

(320+150)+230○320+(150+230)

這組算式說明了什麼?

(2)比較這兩個等式,歸納出一般規律。

現在觀察這兩個等式,比較一下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呢?(先讓學生髮言。)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突出以下三點:

①這兩個等式中,每組算式有幾個加數?(3個加數)兩個等式中的加數都一樣嗎?

②這兩個等式中,等號左邊兩個算式有什麼共同點?(加的順序相同,都是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同第三個數相加。)

③再看等號右邊兩個算式有什麼共同點?(加的順序也相同,都是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再同第一個數相加。)

那麼等號左邊的算式和等號右邊的算式,加的順序相同嗎?但它們的和呢? 現在誰能把我們所發現的規律完整地說一說?

幾個學生試說後,教師完整地敘述一遍,說明這一規律叫做加法結合律。再看看書中的結語。

(3)用字母表示加法結合律。

誰能用符號(任意選3個符號)表示加法結合律?

如:(□+△)+○=□+(△+○)

如果用字母a、b、c分別表示3個加數,怎樣表示加法的結合律呢? 學生回答後板書:(a+b)+c=a+(b+c)

這裏a、b、c表示的數是什麼範圍的數?(整數)

等號左邊(a+b)+c表示什麼意思?

(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同第三個數相加。)

等號右邊a+(b+c)表示什麼意思?

(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再同第一個數相加。)

(4)做一做。

第50頁的“做一做”,填在書上。

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根據哪個運算定律填寫的。

(5)加法結合律的應用。

出示例4,480+325+75,想一想:怎樣計算比較簡便?應用了什麼運算定律?共同討論。

教師板書:480+325+75

┈┈┈┈┈┈┈┈┈┈┈

┊ =480+(325+75) ┊←指出應用加法結合律,計算時方框裏的這一步可以不寫。

┈┈┈┈┈┈┈┈┈┈┈

=480+400

=880

出示例5,325+480+75,怎樣計算比較簡便?應用了什麼運算定律?學生試算後,討論訂正。

教師板書:325+480+75

┈┈┈┈┈┈┈┈┈┈┈┊ =325+75+480┊←指出應用加法交換律。┊ =(325+75)+480 ┊←指出應用加法結合律。┈┈┈┈┈┈┈┈┈┈┈=400+480=880

比較例4、例5,讓學生說一說在應用運算定律方面有什麼不同?

教師小結:例4沒有調換加數的位置,只應用加法結合律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就可以使計算簡便。而例5,要使325和75相加,必須先應用加法交換律把75調到480的前面,再應用加法結合律把325和75相加,才能使計算簡便。然後啓發學生說出例5也可以應用加法交換律把325調到480後面,再應用加法結合律把325和75相加,使計算簡便。

想一想:過去哪些計算中應用了加法結合律?

學生如想不出,再提出:口算加法是怎樣應用的? 如9+8怎麼想?9+8=9+(1+7)

17=(9+1)+7

36+48怎麼想?36+(40+8)=(36+40)+8

應用加法結合律不僅可以做口算加法,還能使一些計算簡便。 訂正“做一做”時,讓學生說出是怎樣應用運算定律的。

3.鞏固練習

練習十一第5、6、7題,做完後共同訂正。

4.佈置課外作業

練習十一第8題。

第三篇:《加法結合律》教學設計

《加法結合律》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新人教版教科書第29----30頁 例2、例3

教學目標:

1.通過 嘗試解決實際問題,觀察、比較, 發現並概括加法結合律。

2.初步 學習用加法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並用來解決實際問題。

3.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1.談話 引入。

也不知道知道李叔叔騎自行 車 旅行 情況

(多媒體演示:李叔叔三天騎車的路程統計)

2.找出信息解決問題。

問:你能解決李叔叔提出的問題嗎?

學生獨立完成後交流 。

隨着學生的回答,多媒體展示線段圖,出現大括號與問題

問:通過線段圖的演示,你們發現什麼? (不論那兩天的路程先相加,總長度不變。 )

二 、探索規律

1、加法結合律。

( 1) 三天 一共行多少千米?可以怎樣計算: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88+104+9688+(104+96 )

=192+96= 88+ 200

=288= 288

問:爲什麼要先算104+96呢?

學生討論交流 後彙報結果: 後兩個數先加,正好能湊成整百數。

出示:(88+104)+96 ○88+(104+96)怎麼填?

(2) 你能再舉幾個這樣的例子嗎?

問:觀察、比較這些算式,說說你發現了什麼祕密?

(3)揭示規律。

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和不變,這就是加法結合律。

用符號表示。

( ◢+★)+●=______+(_____+______)

(a+b)+c=______+(_____+______)

(5)問:這裏的a、b、c 可以表示哪些數?

三 、實踐運用,深化知識

1.創設情景:課件展示主題圖(教科書27頁圖顯示小精靈的話:李叔叔準備騎車旅行一個星期。)讓學生回想例2解決了什麼問題,李叔叔騎車旅行一個星期的計劃還剩下幾天?然後課件展示李叔叔後四天的行程計劃引出例3

2.嘗試計算解決問題

3.組織學生小組討論:你是怎樣計算的?你運用了那些運算定律?全班彙報交流

四、全課總結,暢談收穫

同學們想一想着節課你有什麼收穫和體會

第四篇:加法結合律教學設計

}

加法結合律教學設計

劉 飛 (吉林省吉林市吉林化學工業公司第二國小)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五年制國小數學第七冊第14一15頁。

教材簡析:加法結合律這部分內容是在加法意義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繼加法交換律之後的加法第二個運算定律,學好加法結合律,對於加法的簡便運算,提高計算速度和準確程度很有幫助。 由於加法結合律是在連加法運算順序發生變化結果不變基礎上,歸納概括出來的,同加法交換律相比比較抽象,因此我在設計時,注重引導學生通過實例觀察嘗試探究得出加法結合律的具體內容。這樣從具體到抽象,符合學生認知規律,不僅能夠分散教學難點,而且能突出教學重點,解決了教學關鍵,更重要的是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加法結合律,並應用結合律使計算簡便。

2.培養學生觀察、歸納、概括能力以及思維靈活性。

3.對學生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辨證唯物主義的教育。

教學重點:理解並掌握加法結合律。

教學難點:加法結合律的推導。

教學關鍵:通過實例引出規律。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1.同學們,暑假期間,我們學校舉行軍事夏令營活動,三年級一班有營員42人,二班有營員45人,三班有營員55人,請你計算一下,這三個班共有營員多少人?

(1)全班試做,指名板演。

(2)集體訂正:42+45+55=142(人)

2.師:這道實際應用題同學們做得都很好,老師這還有一道例題(出示例2),同學們看能不能用兩種方法解答?

[說明:從近期生活實際入手,使學生置於情景之中,便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爲學習例2連加法做好鋪墊。]

二、嘗試探究構建模型

1.出示例2。

例2.四年級一班有48人,二班有50人,三班有49人,三個班共有多少人?(用兩種方法解答)

(1)全班試做。(2)指名板演。

(3)做完的同學自己先說一說每種方法你是先算什麼?再算什麼?結果怎樣?

(4)師:由兩種算法的結果相間,可以看出這兩個算式有什麼關係?這種關係可以怎樣表示?(同桌相互說一說,然後指名回答)教師板書如下:(48+50)+49=48+(50+49)

2.誰能編一道像例2這樣的應用題,(指2至3名學生編)然後全班同學用兩種方法解答。

3.觀察下面每組的兩個算式,它們有什麼樣的關係?(投影出示)

(12+13)+14○12+(13+14)

(320+150)+230○320+(150+230)

[說明:通過編題解答,使學生初步感知加法結合律,爲後面歸納概括打下基礎。]

4.歸納概括加法結合律。

(1)從黑板和投影上的算式同學們發現了什麼規律?(以小組爲單位說一說)

(2)指名回答發現了什麼規律。

(3)教師準確口述規律,然後出示加法結合律內容。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同第三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再同第一個數相加,它們的和不變。

我們把這樣的規律叫做加法結合律。

(揭示並板書課題:加法結合律)

(4)全班整體感知加法結合律。(齊讀)

[說明:由小組到個人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發散學生的思雄,培養學生歸納概括能力。]

5.學習加法結合律字母公式。

(1)自學(a+b)+c=a+(b+c)

(2)弄清a、b、c的意思。

6.做一做。

根據運算定律在下面的□裏填上適當的數。

(25+68)+32=25+(□+□)

130+(70+4)=(130+□)+□

7.探究複習題的另一種簡便算法。

學習了加法結合律,同學們想一想:複習題怎樣計算更爲簡便一些?

42+45+55=42+(45+55)

[說明:學以敢用,強化簡算意識。]

8.小結:加法結合律對於我們今後的學習很有幫助,希望同學們在理解的基礎上切實掌握好。

9.質疑:還有不明白的問題嗎?

[說明:清除練習中的障礙與疑點,使學生真正學懂會用。]

三、解決應用

1.應用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

2.學習例3.計算480+325+75

(1)同學們觀察這道題,怎樣計算比較簡便?

(2)全班試做,指名板演。

(3)集體訂正,並指名說出這樣算的根據。

3.學習例4.計算325+480+75

(1)以小組爲單位討論一下,例4怎樣算比較簡便?與例3有什麼不同?應用了什麼運算定律?

(2)全班試做,指名板演。

(3)集體訂正,說出計算時應用了什麼運算定律?

[說明:把兩道例題放在解決應用這個環節,有利於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4.問:我們在以前學習過程中有什麼地方應用過加法結合律?

5.練:(做一做)

137+31+63怎樣算比較簡便?用了什麼運算定律?

6.讀:

閱讀教材第14一15頁,看看還有什麼地方不清楚?

7.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加法結合律,並應用運算定律進行了簡便運算,希望同學們在今後計算時,要根據題目特點,靈活運用運算定律,使計算簡便。

[說明:對學生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思想教育。]

四、綜合練習

1.根據運算定律,在下面的□裏填上適當的數。

369+258+147=369+(□+147)

(23+47)+56=23+(□+□)

654+(97+a)=(654+□)+□

[說明:鞏固結合律,打好基礎。]

2.在符合加法結合律的等式後面打"√"號。

a+(20+9)=(a+20)+9 ( )

△+(○+b)=(△+□)+b ( )

(10+20)+30+40=10+(20+30)+40 ( )

3.有一天,小明爸爸對小明說:你從1數到100,小明剛數完,爸爸便說出了這l00個數的結果是5050,你能幫小明說明爲什麼算得這麼快嗎?

l+2+3+4+5+…+99+100=5050

[說明:培養學生思維靈活性,防止思維定勢。]

4.用簡便方法計算下面各題,說一說是怎樣應用運算定律的?

91+89+1185+41+15+59

168+250+32135+49+65+24+11

[說明:鞏固例題,打好基礎。]

5.應用加法運算定律,你能很快算出下面兩個算式的和嗎?

1+3+5+7+……+17+19=

2+4+6+8+……+18+20=

[說明:進一步培養學生思維靈活性創造性以及較高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

五、全課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新的收穫?

(責任編輯 賈振東)

第五篇:加法結合律教學設計1

《加法結合律》教學設計

王子 長 縣 秀 延 小 學小

《加法結合律》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人教版國小四年級數學下冊29頁的例2《加法結合律》。教材分析:

本節課,教材從學生熟悉的實際問題的引入,採用了不完全歸納法,通過觀察、比較和分析、推理等途徑引導學生找到實際問題不同解法之間的異同聯繫,自主發現並驗證、歸納加法結合律,感受運算規律作用。教材有意識地讓學生運用已有經驗,經歷運算律的發現過程,使學生在合作與交流中,對運算律的認識有感性逐步發展到理性,合理地建構知識。爲此,本人在把握教材意圖的基礎上,用好教材,併合理的對部分學習活動過程作創新處理,努力使教學活動更具自主性、探究性、趣味性。

學生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了加法的交換律,在此基礎上,來學習加法結合律難度不太大。學生通過觀察討論,在教師的引導下應該能推導出加法結合律。在應用運算定律時,學生容易把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混淆,這裏要加以區分兩者的不同。

教學目標

1、理解和掌握加法結合律,並應用加法結合律使計算簡便。

2、培養觀察、歸納、概括的能力。

3、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教學重點:理解並掌握加法結合律。

教學難點:加法結合律的推導。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導:

1講故事,明白道理 宋國有個非常喜歡猴子的老人。他養了,整天與猴子在一起,因此能夠懂得猴子們的心意。因爲糧食缺乏,老人想限制口糧。那天,他故意先對猴子們說:“猴子們,給你們吃橡子,,早上三顆晚上四顆好不好?” 衆猴子聽了都很憤怒。老人馬上改口說:“那就早上四顆晚上三顆吧,夠了嗎?”衆猴子非常高興,大蹦大跳起來。

師:猴子得到了便宜嗎?

2課件再複習。

20+34=( )+( )36+( )=64+( )a +700=() +()

二、學 1.出示準備題:37+26+63、37+(26+63),

再一題:59+38+732和59+(38+732),

討論:比較兩式題的異同。剛纔的兩個例子說明了什麼?

2.上述兩題符合猜想,可能是偶然。請同學們自己來找一找符合猜想的式題。

學生自由舉例,小組交流結果。彙報結果,找到許多式題符合猜想。

3.能證明猜想正確,還有我們身邊的一些生活實例。

請同學們用多種方法解例2:

李叔叔騎車旅行第一天騎了88千米,第二天騎了104千米,第三天騎了(更多請關注:)96千米,這三天李叔叔一共騎了多少千米?

三、展 1、學生先彙報例2

a、口頭列式:(88+104)+9688+(104+96)

b.分別說說先求什麼,再求什麼?

c.判斷,得數會相同嗎?(相同)

d、計算結果。

得出(88+104)+96 =88+(104+96)(板書)

2、老師進一步啓發:以上幾個加法算式中,每個算式等號的左邊和右邊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學生先根據計算進行總結,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突出以下三點:

①這兩個等式中,每組算式有幾個加數?(3個加數)兩個等式中的加數都一樣嗎?

②這兩個等式中,等號左邊兩個算式有什麼共同點?(加的順序相同,都是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同第三個數相加。)

③再看等號右邊兩個算式有什麼共同點?(加的順序也相同,都是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再同第一個數相加。)

那麼等號左邊的算式和等號右邊的算式,加的順序相同嗎?但它們的和呢? 現在誰能把我們所發現的規律完整地說一說?

幾個學生試說後,教師完整地敘述一遍,說明這一規律叫做加法結合律。再看看書中的結語。

3、用字母表示加法結合律。

誰能用符號(任意選3個符號)表示加法結合律?

如:(□+△)+○=□+(△+○)

如果用字母a、b、c分別表示3個加數,怎樣表示加法的結合律呢? 學生回答後板書:(a+b)+c=a+(b+c)

這裏a、b、c表示的數是什麼範圍的數?(整數)

用不同方法表示:(△+○)+☆=△+(○+☆)

(雞+鴨)+鵝=雞+(鴨+鵝)

(a+b)+c=a+(b+c) 四、練使用規律,鞏固新知

1、口頭回答□裏填幾?

(15+12)+5=15+(12+□)

(243+146)+54=243+(□+54)

4037+(25+44)(4037+25)+□

a+(b+c)=(a+□)+c

2、下面哪些等式符合加法結合律?

a+(20+9)=(a+20)+9

15+(7+b)=(20+2)+b

(10+20)+30+40= 10+(20+30)+40

3、練習

五(1)班有學生51人,四(1)班有學生47人,四(2)班有學生41人,三個班共有學生多少人?(用兩種方法解答)

4、簡便計算。273+352+64864+36+81+19

五、升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你有何收穫?

【板書設計】

加法結合律

(1+2)+3=1+(2+3)

(2+6)+8=2+(6+8)

??

(a+b)+c=a+(b+c)

推薦其他範文:

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 教學設計

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教學設計

加法結合律和加法交換律 教學設計

四年級數學下冊《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教學設計教案板書

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