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信息技術教學幾點體會(精選多篇)

第一篇:國小信息技術教學幾點體會

國小信息技術教學幾點體會(精選多篇)

本人從事國小信息技術教學已有一段時間,面對新環境、新對象和新問題,就如何上好信息技術這門課,給本人帶來了新的挑戰和考驗。經過兩年的摸索、探究,形成了幾點做法:

一、把握生命課堂

把信息技術教育的課堂看作是“知識課堂”是不夠的。如教學畫圖軟件,僅僅講授畫圖程序怎麼用,然後讓學生像書上畫一棵樹、一個房子,那將是單調、枯燥、無味的一節課。我們如果把美術教師的美術課請進來,先由自己介紹畫圖程序怎麼用,再請美術教師讓學生學會自己調色,講授如何着色、用色才使圖畫協調,講授簡筆畫的畫法、構圖和比例等,從而用畫圖程序完成一幅幅生動的畫。這樣,學生在學畫的過程中而強化了畫圖程序的應用。把諸多學科都請進來,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將更加充滿生命的活力,從而從“知識躁堂”走向“生命課堂”。

二、培養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新知識、認識新事物皆因內因驅動,興趣使然,學習信息技術當然也不例外。據不完全統計,國小生們普遍喜愛信息技術課程,因爲相對於傳統學科,信息技術包含聲音、動畫、視頻等其它學科所沒有的信息,正是這些豐富多彩的的信息形式吸引了他們。因此,我平時在上課時,大量利用自己編制的課件,圖文並茂,並加入聲音和視頻,吸引了學生的眼球,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極大地激發了他們的學習潛能。

比如,講國小信息技術上冊第二課《認識計算機》時,把中央處理器比喻成人的大腦,負責運算,存儲器比喻成人大腦的記憶區,負責存儲信息,輸入設備比喻成人的眼睛、耳朵,負責從外部攝入信息,輸出設備比喻成人的嘴巴,負責向外部表達信息,這樣生動形象的講解更有利於小朋友們接受。

三、注重創新教育

現在上課用的多是製作多媒體課件,教學時對課件進行演示,學生通過課件瞭解學習任務,掌握知識點,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學習任務。如在畫圖的時候,先利用課件展示了各種各樣的畫圖作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再演示如何利用工具畫出一張圖片,學生的積極性帶動起來了,對畫圖軟件感興趣了,教學任務就能更好的完成。如在畫圖時,基本的使用工具都講解了,那‘仙女袋’的工具就由學生自主學習,操作過程中,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及時給予解決,課程結束前,再強調講解學生們易犯的錯誤,加深記憶。開始是模仿老師的畫,最後再設計畫出自己心中的畫。一年級學生對各種新生事物都充滿好奇心、有極強的求知慾,在教學中我們要大膽放手,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四、重視課後練習

教材在每一課課後都設計了課後練習,這些練習大都具有開放性和實踐性的特點,如在認識計算機這一課課後有一個小調查,讓學生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到當地的計算機專賣店,看看那裏的計算機有哪些種類,是有哪幾部分組成的,後面有一張調查結果表.我在教學這一課時也佈置了這個小調查,讓有條件的同學去參觀一下.有兩位同學完成了調查表,兩位同學分別給大家講了他們在計算機專賣店的見聞,還回答了專賣店叔叔的問題,其他同學聽得很認真,感到很好奇.在鞏固深化知識的基礎上加強了實踐與應用,提高了學生應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第二篇:國小信息技術教學的體會

國小信息技術教學的體會

信息技術課在我國普及得較晚,我們蔡家國小普及則更甚。但是隨着信息技術課的不斷深入,各學科教學都發生巨大的變化:教師由原來的“書本+粉筆+嘴巴”的教學方式轉變成由“書本+電教+嘴巴”的教學方式,這一轉變也符合了國小生心理和生理髮展的提前。信息技術教學具有很強的形象性、靈活性、多樣性,既給教師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效益,也給學生提高了進行信息的多元化處理能力。雖然條件好的家庭和學校的學生對電腦掌握程度已經超過爺爺奶奶一輩;作爲我校特殊情況只有小部分的學生會把計算機作爲一種信息處理工具應用到日常生活與學習中,那麼怎樣去上和用信息技術課,讓學生學以致用呢?下面我就說說我的幾年信息技術的教學體會:

一、改變學生的學習認識

要讓學生了解到學會運用能爲學好當前的課程及爲今後更高層次的學習提供良好的手段,奠定必要的基礎,正如我們國小生學習語文並不是爲了當作家,但如果不學習語文就無法完成其它完成其它各科課程的學習一樣,國小信息技術教育也同樣不是爲了培養計算機專家,只是爲學生提供一種交流和處理信息的手段,以提高警惕各科教學的效率和效益。試想:如果寫文章時運用它;學英語時運用它;找資料時運用它......那它還會被忘掉嗎?因此,要讓學生了解信息技術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的作用,認識到學習信息技術的重要性,讓學生意識到信息技術是信息社會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二、提高學習興趣,從學生地實際入手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就有了學習的動力。信息技術課具有很強的形象性、靈活性和多樣性,它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層次有針對地選擇,能把書本上簡單或是抽象的知識變得生動、深刻、形象。例如在上鍵盤指法時,如果說教師一開始直接講解手指的擺放要求和指法要點,學生不但學的很累,而且很不願學,更加不能強迫其練習了。我在教學中就採取遊戲引入的方法,先讓學生玩《金山打字通》裏的“警察抓小偷”遊戲,同桌之間互相比一比,看誰打字速度快。由於大部分同學剛接觸鍵盤不久,對字母排列和指法都不熟悉,所以打字速度非常慢,而且有些同學只會用一個手指按鍵盤,不一會兒就打字速度快的同學抓到了。這時同學們就會提出如何才能打得又對又快,在這種情況下,蔡家國小信息技術

第 1 頁 共 2 頁

我及時抽出記住指法的重要,再講解指法練習,學生學得就很認真。經過一段埋單的練習後,學生信再玩空虛遊戲時就感到輕鬆自如了。

三、把“死知識”課變成“活知識”課

我們如果把信息技術教育的課堂看作是“死知識”課,如教學畫圖軟件,僅僅講授畫圖程序怎麼用,然後讓學生像書上畫一棵樹、一個房子什麼的,那將是單調、枯燥無味的一節課。我們如果說把美術教師的美術課請進來,先由自己介紹畫圖程序怎麼用,再請美術教師妥調色的簡單原理,從而讓學生學會自己調色;給學生講授如何着色、用色才使圖畫協調;講授簡筆畫的畫法、構圖和比例等,從而用畫圖程序完成一幅幅生動的畫。有的學生畫出了富有創意的歡樂場面,有的畫出了人物畫,有的畫出了山水畫......其中有一個學生很有耐心,把自己的房間畫得非常好,特別是那個色彩,和諧、協調,富有童趣。學生在學畫的過程又強調了畫圖程序的應用。

把諸多學科都請進來,那麼我們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內容將更加充滿生命的活力,流程也充滿了生命的活力,從而實現從|“死知識”課走向富有“活生命”課的取向。

總之,要上好國小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必須使用易於爲學生接受的語言和教學方法,使一些枯燥無味的知識變得有趣、生動,同時要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到實踐中去,讓學生感到信息技術課有用,並且一定要學會、學好。

徐光洪

二○一二年二月

蔡家國小信息技術

第 2 頁 共 2 頁

第三篇:農村國小信息技術教學的幾點體會

農村國小信息技術教學的幾點體會

六圩中心國小韋及第

隨着社會的發展和農村遠程教育工程的全面實施,使原來高不可攀的信息技術課程也“飛入尋常百姓家”,信息技術已逐漸成爲拓展人們思維、開掘人類技能的創造性工具,已經成爲學生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必備能力。作爲一名農村信息技術教育教師,應該上好信息技術教育課,培養孩子們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孩子們瞭解信息技術基本知識,使孩子們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技術手段的能力,爲他們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下面我結合本人近年來的教學實踐,談談上好農村國小信息技術教育課的幾點體會:

一、 走出信息技術教學的認識誤區

信息技術作爲一門全新的課程,在農村孩子的心中還是十分神祕的。由於孩子們對信息技術接觸的少,就形成了許多認識上的誤區,作爲老師,我們首當其衝的工作就是幫他們驅散認識上的迷霧,客觀、科學地認識這一門新興課程。

首先,我們要消除孩子們的恐懼心理。農村的孩子由於條件的侷限,很多孩子在上信息課以前還沒有見到過電腦,上信息課時,相當一部分孩子對計算機“敬若神靈”,不敢碰。老師要充分利用計算機實物(外部設備)、壞計算機的拆卸與安裝進行教學,揭開計算機的神祕面紗,排除孩子們學習計算機的心理障礙。當然,我們也要告誡孩子們:計算機不是玩具,不是可以隨意捶打的機器。要做到既大膽使用,又細心呵護。

其次,要消除孩子們的輕視心理。一般的農村孩子心中,在剛開始接觸這門課程的時候,認爲“信息技術”課就是“電腦”課,總認爲這門課程好玩、容易學習,以爲能打打字、玩玩遊戲就叫做學會了信息技術。其實,教育部關於《中國小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國小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要培養孩子們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在具體的學習中,“打字”只是信息技術課程中的必修內容,而“遊戲”只是激發孩子們學習信息技術的手段。我們要讓孩子們明白,信息技術課程的內容十分廣泛,而學好信息技術,對於成爲一個有文化,有技術的高素質人才是必不可少的。

二、遊戲激趣,主動學習。

在日常學習中,我們常常錯誤地將孩子們對“計算機”的興趣誤以爲是對“信息技術”的興趣,認爲孩子們對信息技術課的興趣已經很高,不存在提高的問題。然而大量的調查表明,孩子們對信息技術課非常感興趣,然而這種興趣卻只是一種“表面繁榮”,是一種對“計算機”本身的興趣,他們的目的在於“玩”——玩遊戲、上網等,而對於教師所講授的教材上的內容卻覺得“不好玩”,由此,常常會出現了孩子們喜歡到電腦室上信息技術教育課,卻不喜歡信息技術老師的奇怪的現象,原因只有一個:老師不讓他們“玩”。然而,玩是孩子們的天性,作爲教師要“寓教於樂”,積極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堂教學的藝術等方面入手,認真研究教材、正確引導孩子們,讓孩子們將對“電腦”的興趣發展爲對“信息技術教育”的興趣,讓孩子在玩中學到知識,在快樂中開發智力。比如,我們可以開闢一定的時間,讓孩子們玩”掃雷、紙牌、跳棋、象棋、拼圖”等各種益智遊戲,讓孩子們在畫畫板上創作自己喜歡的作品??這樣,既加強了孩子們的自己動手的實踐操作能力,又開動了他們的腦筋,開發了他們的智力,激發了他們對信息技術教育的興趣。

例如學習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師一開始直接講解手指的擺放要求和指法要點,學生不但學的很累,而且很不願學,更加不能強迫其練習了。我在教學中就採取遊戲引入的方法,先讓學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賽誰的成績好或者與老師比賽。學生在“青蛙過河”等遊戲的實踐中發現,要取得好成績就必須練習好指法。於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夠打得又對又快。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再講解指法練習,學生學得就很認真。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後,學生們再玩這個遊戲時就感到輕鬆自如了。這樣,既保持了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熱情,還可以促使學 1

生自覺去學習計算機知識。

三、加強直觀教學,加深記憶。

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的固有特徵,採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加深對計算機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如教學“認識鍵盤”時,我先提問“空格鍵、上檔鍵和backspace鍵有什麼特徵?”讓學生討論。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空格鍵上沒有任何一個字符,其主要作用是輸入空格。同樣抓住換檔鍵上有向上的箭頭,其主要作用是來輸入上檔字母。還抓住backspace鍵有向左的箭頭,其作用是篩除光標前面的字母,相當於咱們平時用橡皮擦寫錯的字。用這樣的方法,變抽象爲直觀,讓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記憶。

四、自主學習,不斷創新。

電腦知識有很大的開放性,學生也喜歡上信息技術課。我們教師應該充分抓住學生的這一興趣,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讓其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電腦知識。這也是培養學生不斷創新的手段之一。如在教學powerpoint的超級鏈接時,老師先讓學生演示沒有鏈接的作品,接着提問:現在只能一張張按順序演示,那麼你能任意播放指定的演示文稿嗎?然後讓學生自主學習。有的學生討論、嘗試,有的學生在看書尋找,有的學生在使用幫助系統(在教學word時就教了如何使用幫助系統)……同學之間也不由自主地互相幫助起來。最後讓學生互相交流,教師進行適時的點撥,學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超級鏈接的方法。

利用電腦本身自有的特點,能夠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意味。如教學完畫圖軟件後,可以讓學生自由創作作品;教學word的插入圖片時,讓學生進行詩配畫的創作;在低年級教學“金山畫王筆”時,那美麗的圖案使學生感到無比新奇。講解了如何操作後,學生已迫不及待地動起手來,組合成具有豐富想象力的圖案。可以說利用電腦能充分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豐富的想象力。

五、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現在我們學校一般下午每節課只上30分鐘,如何在這短暫的時間內提高課堂效率,最大限度地讓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學習的快樂,獲取知識,形成一定的能力呢?在實際的教學中我覺得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放手讓孩子們實際操作。“只有打鐵才能成爲鐵匠!”單純靠教師的講解灌輸,無法讓孩子們掌握技能、形成能力。國小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實踐性和操作性很強的基礎學科:加之現在的計算機都趨於智能化,所以對於小孩子們所學的操作系統、部分軟件,老師在介紹時不必過於理論化,更不要深入講解專業術語甚至令其死記硬背。教師要讓他們大膽的實踐,引導他們去發現、去推論,這樣才能避免禁錮他們的思維,培養他們探索發現創新的能力。

其次,講解點撥要生動形象。信息技術課程中,也有一些基本的概念、理論,教師對這些必要知識的講解不能太專業化、理論化、成人化,要善於聯繫農村孩子們的生活實際,精心選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讓孩子們聽起來趣味無窮。例如:教學“硬盤”、“文件”、”文件名”,我們可以打個比方:硬盤——好比一間大房子,可以放東西在裏面,也可以把東西取(一篇好範文帶來更多輕鬆)出來;文件——就象一篇文章、一份作業、一幅畫等;文件名——好比文章的標題;而文件內容——就像文章的正文??

再次,要採用多種學習形式。我們應該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信息技術教育課堂。信息課堂中,教師可以親自示範,教會孩子們正確鍵盤鼠標操作方式,教會他們如何查找、收集、加工、存取信息;可以開展各種比賽,比如比一比誰先找到一個文件、誰的打字速度更快;可以讓孩子們展示自己的成果、如自己畫的畫、自己打的文稿、在網絡上搜索到的最美的圖片??等等。總之,只有採取多樣的教學形式,孩子們纔會始終保持對信息技術的興趣,提高學習的效率。

六、充分利用網絡

信息技術課理想的教學環境是擁有先進的機房,能做到人手一機,具備多媒體教學功能,

最好都能上英特網,由於理想環境建設投資較大,非一般農村學校能夠負擔得起,在機房建設方面最好採取與自身承受能力折中的方案。上不了網可暫時不上,做不到人手一機,可以多人一機。最好用多媒體電子教室教學,新上的機房大多具有多媒體電子教室功能,我們要充分利用其展示功能,講練結合,使教師演示與學生練習時間比控制在1:3到1:5之間。教師注意利用實例作品教學,向學生展示一些實踐中做得較好的作品(文檔,圖片等等)。教師最好構建信息技術教育網站,將教案與課件做成網頁形式,利用局域網,使課堂教學與網上教學相結合。

機房維護管理要有專項資金保障,有人認爲機房建好就可以了,後續資金不必要,實際上,機房的正常運行及效率提高離不開後續資金投入,自然的設備損耗品,如:鍵盤鼠標,需要更替,設備升級需要資金,新的軟件購置也要花費,機房維護得好設備運行正常率高,提高信息技術課教學質量纔有保障。

作爲一個農村國小的信息技術教師,我們要使課堂充滿活力,用我們自己對信息技術教育的滿腔熱情去感染孩子們,同孩子們一起創造和諧、愉悅的氛圍。我們要在充滿生命活力的信息技術課堂裏,讓孩子們帶着理想、帶着憧憬、帶着對生活的熱愛,起出課堂,走出校門,走向更爲寬廣、豐富和多樣的學習、生活世界。

第四篇:身處農村國小,對信息技術教學的體會與幾點嘗試

身處農村國小,

對信息技術教學的體會與幾點嘗試

內容提要:信息技術是國小必須設置的一門課程,在國小階段的教育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信息技術的掌握程度也直接影響到學生以後的學習。農村國小計算機的數量嚴重不足,比如我們陳埠國小的計算機只有二十幾臺,遠遠達不到一人一機的要求。這種人多機少的現象,使學生的練習時間減少,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中有一大部分人從未摸過計算機。如何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興趣,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掌握更多的信息技能,使他們在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合作意識等方面得到一定的培養,是我一直考慮的問題。在教學中我一直做着這方面的嘗試。

關鍵詞:好奇心求知慾互助激勵

第1頁共4頁

正文:

有體會必然會有嘗試。如何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興趣,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掌握更多的信息技能,使他們在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合作意識等方面得到一定的培養,我做了以下嘗試。

一、好奇心和求知慾能促使學生學習

國小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對新事物都充滿好奇心,有極強的求知慾,尤其對於計算機更是充滿了好奇。四年級學生的第一次信息技術課上他們對計算機的着迷程度很讓我吃驚。對微機室裏的一切,他們都感到好奇。作爲一名信息技術老師,我認識到學生的這種好奇心能促使信息技術課教學成功。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學生的這種心理,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出能“經常”引發學生好奇的好課,來喚起他們學習的熱情。首先,精心設計導入,激發學生興趣,引起他們學習的衝動。提出一系列的問題,使學生對課堂充滿好奇,自然而然的引入下面的環節。比如,讓學生聽音樂,網上看電影,??生動活潑的範例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主動地學習。

其次,課堂教學中,用選擇國小生樂於接受的形式來教學。國小生喜歡動畫、卡通形象,我自制了一些教學課件,利用動畫、音樂、圖案來配合講授,把靜止的、孤立的、抽象的知識轉換成動態的、整體的、生動的畫面、聲音等,從視覺、聽覺、觸覺等,對學生進行感官刺激,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思維活動,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從而使學生學得更主動、更活潑、更認真。同時充分利用遊戲軟件,展開競賽、“比一比,誰最棒”等形式,調動學生主動、快樂地學習。比如:從網

絡上搜下來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的圖片,動畫,播給學生看,然後再引導學生做會動的圖畫,加聲音等,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積極性,學生也願意學。

第三,課後留有“餘問”,設計適合學生的實踐內容,讓學生自己去探索、解決。如,我在教學windows自帶的“畫圖”軟件中的“橡皮”工具時,講完橡皮如何使用之後,讓學生自己去玩,有的學生就會發現橡皮太小,擦得太慢,我適時地引導他們“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提示學生使用“+”和“-”號,如何將其變大變小,讓他們從書本中去尋找答案,在臨近尾聲時,再讓學生欣賞我做的橡皮換顏色雜技,讓他們帶着問題到課後去尋找鼠標“右鍵”在畫圖選色中的應用。

二、多人互助,共同提高

我校計算機臺數少、學生多,不可能一人一機,加上計算機系統的落後,清一色windows’98,而且信息技術的課時有限,資源落後,要想在短時間內完成規定的課程,必須改變!因此我根據學生的計算機使用水平的高低和自主學習能力,把他們分成學習小組,共用一臺計算機,讓不同特長的學生互相幫助,彼此模仿、示範,完成任務,分享學習成果,從而達到同一水平,並且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的能力,使學生更好地與他人合作,增強學生的共享意識,產生更強的學習動機。在每節課中,我設置出本節課的任務,提出學習目標,給學生適當點撥,然後要求學生合作學習,共同解難,完成目標。

三、時常激勵,讓學生更有信心

學生學習中有困難、彷徨和曲折,也有成功、快樂和愉悅。在這時教師的鼓勵、同學的評價會對學生的進一步學習起到很重要的激勵作用。因此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就應該創造條件,設置成功情景,使不同智能狀態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獲得某種成功的機會,體驗成功的愉悅,以滿足他們尊重和自我實現的心理需要,激發學習自信心,使之向更高的成功邁進。在教學評價階段,我鼓勵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讓學生在展示作品時要求學生說一說自

己的設計意圖,創作思路,讓大家瞭解作品的產生過程。由於學生們的積極評價給作者帶來愉快的感受,也增強了他們的自信。

例如,在課堂教學完成後,我讓學生自己創作作品來參加班級的評比。學生的工作做得熱火朝天,查資料、寫兒歌、修改、設計版面,每一個環節都做得認認真真、一絲不苟。每個同學都從中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最大程度地激起學生的創作慾望和學習熱情。

有體會就會有嘗試,我通過以上嘗試,學生的信息技術課上的有滋有味,教學也取得了小小收穫。教學相長啊,我想,如果我能繼續堅持,一定能取得更大成果。

參考文獻

[1] 劉勇主編 《信息技術》四年級下冊,青島:青島出版社,2014年1月第5版

[2] 劉勇主編 《信息技術》五年級下冊,青島:青島出版社,2014年1月第5版

[3] 劉勇主編 《信息技術》六年級下冊,青島:青島出版社,2014年1月第5版

第五篇:參加國小信息技術教學研討會體會

12月6日,全市國小信息技術教學研討會在花園學校召開。會上聆聽了兩位老師的公開課,對公開課進行評課活動,最後高老師高屋建瓴的對國小信息技術課進行了全面的解讀。下面談談我的一些體會。

一、內容的整體性。

第一節是邢老師上的“用卡通拼圖”。課上邢老師與孩子們“玩”在一起,非常符合國小生的特點。但在“任務闖關”的過程中卻顯得沉悶和零散,我考慮主要原因是沒有從整體上把握知識點,把知識點割裂的過於零碎。學生在體驗拼圖的過程中不斷被打擾,所以效果不是熱烈而是“怨聲載道”。我覺得如果把任務一、二合二爲一效果可能會不同。到了後期作品完成進行評價時,邢老師引導學生不斷髮現、不斷完善,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被調動起來。

二、小組的有效性。

小組活動在現在的教學中出現頻率非常高,兩節課中都使用了小組活動。小組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學生學習,保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認爲僅次還不夠,應當發揮小組的最大作用。邢老師是組織了一場小組競賽,通過小組得星多少來評選優秀小組。如果在小組競爭的基礎上再突出一下小組內部成員間的互助合作、小組成員學習交流、以小組爲單位的作品選拔展示的話,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將會收穫更多的東西。

三、反饋的時機性。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會發現學生在操作上的一些問題,並急於糾正。因此不斷使用“廣播”和語言來打斷學生,而這時學生的注意力在操作上,使得學生不斷髮出嘆氣聲,也使得學生並沒有聽清楚老師說了些什麼,降低了學生的體驗。我認爲,要做到反饋時機合適就必須要做到任務清晰,語言精煉,避免學生理解錯誤。

四、學案的合理性。

兩位老師都用了學案,對學案的使用我存在一點疑義。學案的內容到底是什麼?是教學設計的另一種呈現,還是對學生幫助性的引導。學案中的任務一、二、三改爲錦囊一、二、三是不是更好。對於學案的使用我也是在思考和摸索,還需要更多的實踐去完善。

五、過程的完整性。

我認爲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包括“自學、應用、展示、評價、糾正”幾個部分。整體上體現過程,部分裏也應該體現,這樣學生的體驗纔是完整的。

以上是我對信息技術教學的一點思考。通過聽老師們評課和聽高老師的報告我也學到了很多。如果這些能互爲補充,去粗取精,不斷實踐,不斷完善,就能上出更好的課,學生也能更多的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