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活動小結(精選多篇)

第一篇:2014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活動小結

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活動小結(精選多篇)

運用網絡多媒體技術,構建學科教育新模式

2014—2014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活動小結

廈門市民立國小

民立國小是一所素有光榮傳統的學校,歷年來,曾獲得福建省首批辦好的重點國小,省級示範國小,省級文明學校,省紅十字青少年模範校,省素質教育先進校,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校以及省級,國家級體質健康調查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近三年來,隨着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國家基礎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入,教育信息化已成爲評估學校教育的重要指標之一.在各級政府及上級業務部門的關懷與支持下,我校師生團結一心,努力拼搏,認真貫徹《中國小信息化教育發展與實施綱要》精神以及江澤民同志"信息技術的發展,使人們的學習和交流打破了過去的時空界限,爲人類能力的提高和發揮作用帶來了新的空間."的講話精神,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深化學科教學改革的根本途徑,努力尋找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最佳結合點.爲此,學校確立了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工作思路:進一步發展以多媒體網絡技術爲基礎的課堂多媒體組合教學,以課題研究爲契機,逐步實現在多媒體網絡教學環境下,構建各學科新型教學模式.下面從以下幾個方面向各位領導彙報我校現代教育技術工作的開展情況.

加大投入,完善信息化教育環境

教育信息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提供"人,財,物"的基本保障.上級政府及主管部門對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高度重視.教育局領導一再強調,當前教育要搶佔兩個制高點,一個是課程改革,另一個就是信息化教育.在區教育局的關心支持下,學校多方籌集資金,用於信息化建設.幾年來,共投資200多萬元,購入電腦,液晶投影儀,實物展示臺,視頻轉換器,電動屏幕,掃描儀等電教設施.目前,學校有網絡教室4間,擁有電腦150臺.多媒體教室2間,均配備了電腦,液晶投影儀,實物展示臺,視頻轉換器,電動屏幕,錄像機等全套設備.美術室,音樂室,自然實驗室等專用教室,以及每間普通教室,均配備了中控系統,液晶投影儀,實物展示臺,電腦等相應的電教設備.此外,學校還爲每位教師每人配備一臺電腦,共計63臺.學校還拆資5萬餘元,購買了科利華備課軟件,鵬博士備課軟件,朝陽行動計劃軟件,階梯教學軟件等.爲教師開展信息化教學提供了方便.此外,我校在今年又投資60萬元,重新翻建一間多媒體網絡教室,及校園局域網,進一步提高學校在信息化教育的實戰能力.

加強培訓,全面提高教師素質

有了優良的外部條件,並不等於學校信息技術工作就能上水平,關鍵是要有一支業務很過硬的骨幹力量和人人能運用的教師隊伍.信息技術水平的提高有賴於全體教師,取決於全體教師信息素養的高低.爲了適應教育形勢的需要,我們從轉變觀念入手,遵循由淺入深,從易到難,先普及後提高的原則,有計劃,分步驟地開展以internet未來教育培訓,"全國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計劃"網絡課程培訓爲主要內容的繼續教育工作.從2014年起,我校中青年教師均參加了powerpoint,photoshop,frontpage等網頁製作的培訓與考覈,合格率100%.同時,學校還鼓勵教師自學,進一步提高計算機操作及應用水平.目前,爲數不少的年輕教師已能獨立製作課件,全體教師都能熟悉基本的電腦操作和多媒體應用,大部分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具備製作課件和網頁的能力.

學校還立足於培養一批優秀骨幹人才,爲他們搭建平臺.學校有意識地給部分信息素養較高,信息技術技能較好的青年教師壓擔子,讓他們承擔如"網站的建設","現代教育技術課題研究","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等信息化建設的重任.同時,爲他們提供進修學習的機會.如;選送電教老師及其他學科骨幹教師到福州,重慶,武夷山,北京等地參加"網絡管理員及網絡製作專業培訓,""多媒體課件製作相關軟件應用培訓班","朝陽行動計劃培訓","課程整合研討會","遠程教育網絡培訓"等,通過對教師分階段,分層次,分形式進行理論和實踐的培訓,不斷提高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服務教育教學工作的能力.目前,我校信息技術專職教師,陳蓉老師已成長爲我區唯一一名"信息技術學科帶頭人",在信息技術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整合學科知識,開設好信息技術課程,促成學生信息素養的提高

隨着計算機的誕生和日益普及,信息社會要求社會中的每一個成員必需具有獲取,傳輸,處理和應用信息的知識與能力,這種知識與能力既是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是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必備基礎;又是"信息文化"水平高低和信息素質優劣的具體表現,又是信息社會對新型人材培養提出的最基本要求.爲了實現上述信息技術課程目標,我校採用開設專門的信息技術課及信息技術內容與各學科課程相整合兩種模式.

從2014年起,我校從一年級就開設了電腦課,每週一至二個課時,低年級由教師自編教材,中高年級選用審覈教材.學校配備了兩名專職教師,並保證上課的學生人手一機.課堂教學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採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充分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與方法,培養學生掌握收集,處理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採用網絡互動交流模式,將課堂課外延伸到課外,並適時選擇學科知識進行整合教學.

比如,在《圖片的組合》一課,陳蓉老師就選擇北師大(請你收藏好 範 文,請便下次訪問)語文第一冊《太陽》這首詩作爲情景導入,並要求學生以課本插圖中的"樹木,房子,太陽,公雞,天空,草地等圖片組合成一副完整的圖形"作爲任務驅動.讓學生在熟悉的圖片與詩歌情境中融入到新的學習氛圍之中.在探索組合圖片的方法中,發現"如何將有顏色背景的圖片在組合時設置透明 "這一問題,並將幾種現象不斷對比,比較,將事物整理就緒,經過反覆的設想,實驗論證探索解決問題的新方法,在探索過程中,學生會面臨問題和困惑,甚至挫折和失敗,但這卻是一個人的學習,生存,成長,發展,創造所必須的過程,也是一個人能力,智慧發展的內在要求,是一個不可量化的"長效".經過"發現——探究"的學習過程,使得學生的學習更具有想象力與創造力,爲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生機.

又如,陳蓉老師《圖形的變換》這一課的靈感完全源於一題數學習題,北師大版數學第四冊第四單元《圖形的變換》要求學生認識一些簡單的圖形經過不同角度的旋轉,可以得到各種複雜,美麗的圖形.這一內容與信息技術學科中運用flash軟件製作旋轉圖形不謀而合.因此,在充分理解數學教材的重,難點之後,將數學知識旋轉中心,旋轉方向,旋轉角度巧妙地融入到flash軟件中旋轉圖形的製作方法上,並運用製作旋轉圖形的方法完成數學課本p60第6題提出的任務:在電腦中設計美麗的圖案.這樣就成功地將數學課程知識引入到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實現l-about it(learn abaut it)方式(把信息技術作爲學習對象)的整合.在該課中,教師一開始就以數學課本的課後習題:"在電腦中設計美麗的圖案."作爲信息技術學科的學習任務來驅動,在激發學生求知慾望的同時,通過引導學生開展運用信息技術解決數學問題的思考與研究,幫助學生建立起數學知識(旋轉中心,旋轉方向,旋轉角度)與信息技術(flash旋轉工具,變形設計面板,元件轉換等)知識的銜接與延伸,讓學生在已有數學知識的幫助下,展開創造性的活動,在活動中我們強調信息技術服務於具體的學科任務,並努力營造出"在一種自然的方式下對待信息技術,把信息技術作爲獲取信息,探索問題,協作解決問題的認知工具,並且對這種工具的使用要像鉛筆,橡皮那樣順手,自然"的氛圍.由於將"圖形的變換"這一數學問題融入到信息技術課堂中,學生在學習"自由旋轉"工具的主動性大大加強,在掌握旋轉工具使用的同時就迫不及待去構思複雜圖案,自覺地去解決問題,完成知識意義主動構建,並能夠創造性地發揮,利用旋轉工具設計出各種千變萬化的圖案,完成數學知識與信息技術的銜接與延伸,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完成了所需要掌握的學習目標的學習.提高了學生的綜合信息素養.

第二篇:2014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活動小結

運用網絡多媒體技術,構建學科教育新模式

2014—2014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活動小結

廈門市民立國小

民立國小是一所素有光榮傳統的學校,歷年來,曾獲得福建省首批辦好的重點國小,省級示範國小,省級文明學校,省紅十字青少年模範校,省素質教育先進校,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校以及省級,國家級體質健康調查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近三年來,隨着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國家基礎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入,教育信息化已成爲評估學校教育的重要指標之一.在各級政府及上級業務部門的關懷與支持下,我校師生團結一心,努力拼搏,認真貫徹《中國小信息化教育發展與實施綱要》精神以及江澤民同志"信息技術的發展,使人們的學習和交流打破了過去的時空界限,爲人類能力的提高和發揮作用帶來了新的空間."的講話精神,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深化學科教學改革的根本途徑,努力尋找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最佳結合點.爲此,學校確立了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工作思路:進一步發展以多媒體網絡技術爲基礎的課堂多媒體組合教學,以課題研究爲契機,逐步實現在多媒體網絡教學環境下,構建各學科新型教學模式.下面從以下幾個方面向各位領導彙報我校現代教育技術工作的開展情況.

加大投入,完善信息化教育環境加強培訓,全面提高教師素質

有了優良的外部條件,並不等於學校信息技術工作就能上水平,關鍵是要有一支業務很過硬的骨幹力量和人人能運用的教師隊伍.信息技術水平的提高有賴於全體教師,取決於全體教師信息素養的高低.爲了適應教育形勢的需要,我們從轉變觀念入手,遵循由淺入深,從易到難,先普及後提高的原則,有計劃,分步驟地開展以internet未來教育培訓,"全國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計劃"網絡課程培訓爲主要內容的繼續教育工作.從2014年起,我校中青年教師均參加了powerpoint,photoshop,frontpage等網頁製作的培訓與考覈,合格率100%.同時,學校還鼓勵教師自學,進一步提高計算機操作及應用水平.目前,爲數不少的年輕教師已能獨立製作課件,全體教師都能熟悉基本的電腦操作和多媒體應用,大部分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具備製作課件和網頁的能力.

學校還立足於培養一批優秀骨幹人才,爲他們搭建平臺.學校有意識地給部分信息素養較高,信息技術技能較好的青年教師壓擔子,讓他們承擔如"網站的建設","現代教育技術課題研究","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等信息化建設的重任.同時,爲他們提供進修學習的機會.如;選送電教老師及其他學科骨幹教師到福州,重慶,武夷山,北京等地參加"網絡管理員及網絡製作專業培訓,""多媒體課件製作相關軟件應用培訓班","朝陽行動計劃培訓","課程整合研討會","遠程教育網絡培訓"等,通過對教師分階段,分層次,分形式進行理論和實踐的培訓,不斷提高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服務教育教學工作的能力.目前,我校信息技術專職教師,陳蓉老師已成長爲我區唯一一名"信息技術學科帶頭人",在信息技術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整合學科知識,開設好信息技術課程,促成學生信息素養的提高

隨着計算機的誕生和日益普及,信息社會要求社會中的每一個成員必需具有獲取,傳輸,處理和應用信息的知識與能力,這種知識與能力既是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是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必備基礎;又是"信息文化"水平高低和信息素質優劣的具體表現,又是信息社會對新型人材培養提出的最基本要求.爲了實現上述信息技術課程目標,我校採用開設專門的信息技術課及信息技術內容與各學科課程相整合兩種模式.

從2014年起,我校從一年級就開設了電腦課,每週一至二個課時,低年級由教師自編教材,中高年級選用審覈教材.學校配備了兩名專職教師,並保證上課的學生人手一機.課堂教學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採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充分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與方法,培養學生掌握收集,處理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採用網絡互動交流模式,將課堂課外延伸到課外,並適時選擇學科知識進行整合教學.

比如,在《圖片的組合》一課,陳蓉老師就選擇北師大語文第一冊《太陽》這首詩作爲情景導入,並要求學生以課本插圖中的"樹木,房子,太陽,公雞,天空,草地等圖片組合成一副完整的圖形"作爲任務驅動.讓學生在熟悉的圖片與詩歌情境中融入到新的學習氛圍之中.在探索組合圖片的方法中,發現"如何將有顏色背景的圖片在組合時設置透明

"這一問題,並將幾種現象不斷對比,比較,將事物整理就緒,經過反覆的設想,實驗論證探索解決問題的新方法,在探索過程中,學生會面臨問題和困惑,甚至挫折和失敗,但這卻是一個人的學習,生存,成長,發展,創造所必須的過程,也是一個人能力,智慧發展的內在要求,是一個不可量化的"長效".經過"發現——探究"的學習過程,使得學生的學習更具有想象力與創造力,爲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生機.

又如,陳蓉老師《圖形的變換》這一課的靈感完全源於一題數學習題,北師大版數學第四冊第四單元《圖形的變換》要求學生認識一些簡單的圖形經過不同角度的旋轉,可以得到各種複雜,美麗的圖形.這一內容與信息技術學科中運用flash軟件製作旋轉圖形不謀而合.因此,在充分理解數學教材的重,難點之後,將數學知識旋轉中心,旋轉方向,旋轉角度巧妙地融入到flash軟件中旋轉圖形的製作方法上,並運用製作旋轉圖形的方法完成數學課本p60第6題提出的任務:在電腦中設計美麗的圖案.這樣就成功地將數學課程知識引入到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實現l-about

it(learn

abaut

it)方式(把信息技術作爲學習對象)的整合.在該課中,教師一開始就以數學課本的課後習題:"在電腦中設計美麗的圖案."作爲信息技術學科的學習任務來驅動,在激發學生求知慾望的同時,通過引導學生開展運用信息技術解決數學問題的思考與研究,幫助學生建立起數學知識(旋轉中心,旋轉方向,旋轉角度)與信息技術(flash旋轉工具,變形設計面板,元件轉換等)知識的銜接與延伸,讓學生在已有數學知識的幫助下,展開創造性的活動,在活動中我們強調信息技術服務於具體的學科任務,並努力營造出"在一種自然的方式下對待信息技術,把信息技術作爲獲取信息,探索問題,協作解決問題的認知工具,並且對這種工具的使用要像鉛筆,橡皮那樣順手,自然"的氛圍.由於將"圖形的變換"這一數學問題融入到信息技術課堂中,學生在學習"自由旋轉"工具的主動性大大加強,在掌握旋轉工具使用的同時就迫不及待去構思複雜圖案,自覺地去解決問題,完成知識意義主動構建,並能夠創造性地發揮,利用旋轉工具設計出各種千變萬化的圖案,完成數學知識與信息技術的銜接與延伸,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完成了所需要掌握的學習目標的學習.提高了學生的綜合信息素養.

第三篇: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活動小結

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活動小結

根據市教科所2014年工作安排和縣教研室工作佈署,爲了進一步提高全縣教師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業務素質,我們舉辦了中、國小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評選。由於信息技術課是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它將理科性質和人文特點加以揉和,所以這一學科與其他學科整合的準備與評選活動藉助了網絡、多媒體等現代化傳媒手段。下面我就這一活動談談我的看法。

一、通過這次活動,老師們充分認識到了自己在業務上、知識上、處理問題上的不足與缺憾,從而爲今後的教科研工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也樹立了向優秀老師學習的信念。

二、通過這次評優活動,教師們的總體水平有了一個顯的提高,拓展了知識面,開闊了視野。比如說一些教師以前沒有用過多媒體,現在在說課中,他們學會了用多媒體將自己精心設置的課件展示給學生和其他的老師。

三、通過這次活動,使我更加明白了現在在信息技術這一學科中存在的問題、自己要採取的措施、明確了今後奮鬥的目標。

總之,這次的信息技術評優課準備充分,進行順利,結果還是令人比較滿意的。經過這次活動,我們發現了一些新莠,也選拔了一批業務骨幹。從而爲今後信息技術課的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今後,我們應該更加努力,使這一學科成爲新興但絕不落後的學科。

08.4.6

第四篇:中國小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教學競賽活動小結

中國小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教學競賽

活動小結

×××××學校

中國小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教學競賽活動小結

本次活動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全體老師對此次活動的秉力支持是活動得以開展的堅實基礎;參加講課活動的老師對每堂課的精心設計以及全體教師對活動自始自終的熱忱關注,是本次活動能圓滿結束的根本。

本次活動中,一共有6位教師參加教學技能競賽,應該說這6節課都很精彩,每位教師都有不同的教學風格。活動中每位做課老師都經過精心準備,教付出了很多。本次活動中授課教師對課程標準有了更深的理解,對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學策略等環節的設計與組合都有科學的把握,而且基本都能熟練的運用多種電教手段進行輔助教學,教師的基本素質已經大大提高。 下面我從以下幾點進行總結:

一、注重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習方式的改革是本次基礎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改變學習方式,實際上是改變一種習慣,當務之急在於建立教學新理念,即由過去的傳授式學習變爲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在這一方面,各位參加講課的老師都在力求體現這一理念。

二、注重雙邊互動,關注每一個學生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必須體現尊敬、熱愛、理解、幫助學生的理念。新的課程標準倡導師生平等交往的教學行爲,這有助於建立人道的、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係。要關注每一個學生,使廣大的學生在課堂上都能得到訓練。

三、注重切合學生實際

課程標準要求教學必須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適應學生的認知水平,密切聯繫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這充分體現了“以人的發展爲本”的新的課程理念。

三、注重學生個性發展,培養求異思維

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動,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這次活動中,老師們的這一理念的貫徹是一亮點。

本次活動中我認識的不足總結如下:

1、有的課教學環節過於飽滿,爲了能讓聽課的評委和老師有個完整課的印象,設計課的內容太多,致使出現爲了趕課而沒能充

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老師吃力,學生也沒調動起來,整堂課就見老師在講。

2、有的老師講的比重過多。傳統的”問教法”的痕跡太重,而生與生之間的對話太少。某些能引導學生去發現去總結的地方,老師也包辦代替了。

3、有的合作學習沒得到廣泛運用。現在的一個重要的教學手段是合作學習,這也是新課標極力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中重要的一環。

4、有的教師的角色並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教師要注意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組織者,是引導者,是參與者和評價者,要把自已定位在是學習學習的夥伴、朋友的位置。

5、有的要注重教師和學生的眼神交流和接觸交流。上課的時候,教師眼神的運用,應該是一個有經驗的教師必備的條件之一。

本次活動於5月24日結束,經學校和廣大教師的共同努力,我們共評選出校級優秀課一節(王華英老師上的《和媽媽在一起》二年級美術課)。本次活動堅持公開、公正、公平、擇優的競賽原則,分層選拔,這節課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有效地把信息技術融合在學科教學過程中,促進教學過程整體優化。

第五篇: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活動總結

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活動總結

第一階段:教學設計活動

經教導處、信息處、各教研組長檢查,確定全體教師進入第二階段的教學實踐活動評比中。

第二階段:教學實踐活動

經教師進一步修改自己的教學設計後,從9月5日起,到9月20共進行了15天的課堂教學實踐課活動,學校裏組織此次活動的領導小組成員共8人,對進行課堂教學的教師進行了認真細緻的教學實踐評價。參與活動的工作人員遲建波、李立梅、祝豔清等教師工作負責,放棄休假加班加點,保證了活動的順利進行。活動結束後信息處建立學校“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課堂教學實踐活動”課程,展示教師了參賽內容。

此次活動對學校整合工作的開展起到了一定的推進作用,從教師的實踐課來看主要有以下的優點:

教師已經有意識的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自覺將對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作爲自己的教學目標之一,能夠有意識地滲透信息意識的教育。體現了現代教育思想、理念,能夠將信息技術作爲教與學的工具、方法和手段融於教學過程之中。在導入、講解、提問、直觀演示、多媒體使用、總結和評價學生等環節,參加實踐活動均展示了自己較高的教學技能水平。

大多數教師能夠體現信息技術的開放性、共享性、交互性、研究性和反饋及時的優勢,並採用了多種形式的教學策略,突出學習主體的主動參與作用。課中大多數教師雖然仍採用ppt文檔,但配合活動後應用的層次有了較高的提升。如“放飛自信”一課中,一幅靜態的圖像通過活動的實施、使信息技術的應用充分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通過這樣的訓練,做到了技術與知識的有機整合。可以看到教師無論採用哪種類型的課件,只要有效的設計好學生活動,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也說明ppt文檔仍可以是在課堂教學中使用的主流。

在開設的18節實踐中教師均做了精心的準備,課程資源豐富,手段多樣化。如:“滑動變阻器”採用了仿真物理實驗軟件,“物理實驗專題”和“拋體運動的研究”採用了網絡教學方法,“圓錐曲線中的對稱問題”、“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對稱與旋轉的複習”等採用了幾何畫板,此類運用充分發揮媒體的交

互性作用,凸現學生主動參與。而其他課程則採用flash動畫或ppt演示文稿,結合設計的學生活動演繹教學過程。

不足:有個別教師存在信息技術工具的使用不能有效融入教學過程的現象,也有采用的課件雖然是屬於互動類型的,但由於課堂主體沒有發生變換,使得信息技術工具在課堂教學中僅僅起到展示的作用。

評比後,將“教學設計與實踐活動評比”進行公示,公示內容如下:

教師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課堂教學設計與教學實踐活動已經圓滿結束,經教導處、信息處、各教研組長檢查評比,共有以下11名教師獲學校獎。

一等獎:李立梅、蓋海濱、劉陽

二等獎:遲建波、耿豔秋、侯永玲、於澤紅

三等獎:孫慶麗、王中傑、張淑豔、靳榮申

極個別教師上課時有非普通話的發音,需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