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聽洪國華老師《等腰三角形存在性問題》心得體會

小切口,大問題

聽洪國華老師《等腰三角形存在性問題》心得體會

聽洪國華老師《等腰三角形存在性問題》心得體會

2017年12月13日,數學好課邀請賽第二輪如期舉行。數學教研組的全體老師如約聚集在微格教室聆聽參賽老師們的精彩展示。能進入第二輪的老師都是教學經驗豐富、教學功底紮實的優秀老師,如這次上課的洪國華老師試圖通過《等腰三角形存在性問題》向學生教授等腰三角形在頂點、腰不確定下進行分類討論應注意的一些問題。

1、    體現“以學生爲主體,以教師爲主導”的教學原則。

           由於存在性問題是已知條件下的開放性問題,學生的思維角度各有不同。教學中洪老師留給學生充分探索空間,對提出的問題沒有給出太多的解讀,由學生自主探索。當發現學生學有所獲,立刻請到黑板前板演展示,最後給出總結和點評,這正是“以學生爲主體,以教師爲主導”的充分體現。

2、    教學中尊重“個體差異”的存在。

           學生個體有差異,正如十個手指有長短一樣是客觀存在的。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應做充分的準備,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洪老師在教學中,設計了“試一試”、“比一比”、“議一議”、“學一學”等多個環節,使每個學生都有事可爲,有事能爲。既有利於夯實所有學生的基礎,又可拓展提高部分學優生的深層次數學思維。

3、    教學課件準備精心。

“工欲行其事,必先利其器”,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有利保障。洪老師的課件從動點運動軌跡、不同情況的分類展示、教學結論的及時小結,都體現了激發學習興趣,爭取顆粒歸倉的良苦用心。

當然,由於時間限制,個人認爲有些環節可做適當改進。如‘小組合作’環節,適當降低問題難度或給予必要的指導,也許能更有效的得到開展,學生的探究能力得到訓練,對問題的分析會更準確;如分類討論中點運動順序與分類的條件相一致,學生的思路可能會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