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一年級語文《自己去吧》教案設計精品多篇

一年級語文《自己去吧》教案設計精品多篇

《自己去吧》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自、己、東、西”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從小就要樹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賴父母,自己學會生活的本領。

教學重點:認字和練習朗讀。

教學難點:從讀中領悟小鴨和小鷹的媽媽爲什麼要它們的孩子自己去學會生活的本領。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特別是生字的音

要求學生在初讀課文時,邊讀邊勾畫出本課的生字,並且藉助拼音反覆讀,記住生字讀音。

12個生字中,“自”的聲母是平舌音,“深”的聲母是翹舌音,“您”和“那”的聲母都是鼻音。“您”和“深”的韻母是前鼻音,“景”的韻母是後鼻音。“吧”和“嗎”都讀輕聲。要指導學生把這些生字的字音讀準。如果學生讀錯字音,要啓發他自己藉助拼音糾正讀音。

要啓發學生多動腦,用自己認爲容易記認的方法認字。“吧、您、嗎、會、景”可用學過的偏旁加上熟字來認記。把“哪”去掉“口”就是“那”。

結合認記“學”字,認識新出現的偏旁“  ”。“自”與“目”字形相似,容易混淆,要指導學生區別它們的音形義。

2、讀通句子,要把每一句話讀正確,注意停頓,不讀破詞讀破句。

三、自讀自悟,領會課文內容

出示掛圖或投影片,播放樂曲。教師說:今天天氣真好,小鴨和媽媽來到小溪邊的草地上散步。小鴨看見嘩嘩流淌的小溪,它是怎麼對媽媽說的?媽媽又是怎麼回答它的?(學生自讀,指名讀小鴨和媽媽的對話)

教師再啓發想象:小鴨剛下水時心裏怎麼想?開始游泳遇到了什麼困難?它學會游泳後心裏怎樣高興,又是怎麼說的?(學生在組內邊讀邊想邊表演)

第二段可以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自演。

四、指導學生朗讀,讀出不同的。語氣,熟讀背誦

本課主要是對話,要指導學生讀出恰如其分的語氣。小鴨想要媽媽帶它去游泳,小鷹想要媽媽帶它到山那邊看看,但是又怕媽媽不同意。因此,在朗讀小鴨和小鷹說的話時,要強調“帶我”,並且要讀出懇求、商量的語氣。

朗讀鴨媽媽和鷹媽媽說的話時,要親切、和藹,並要強調“自己去”,讀出激勵的語氣。

在學生熟讀課文以後,同座的兩人可以練習分角色朗讀,再練習背誦全文。

五、複習鞏固生字詞

六、指導寫字

指導學生寫字時,要求他們仔細觀察田字格里的範字後再寫,並養成邊寫邊對照的習慣。這樣,學生容易看到自己的進步,能激發他們的寫字興趣。

提醒學生注意以下幾個字的寫法。

自:第一筆撇從豎中線起筆,先重後輕。“目”要寫得居中。

己:第二筆寫在橫中線上。第三筆不出頭。

東:第二筆是,不能寫成,左右兩點要對稱。

七、實踐活動

1、用“我學會了××”爲題,說一說自己最近學會了什麼,可以是力所能及的家務事,也可以是一種技能或本領,並要說出是怎麼學會的。一年級學生年齡小,提醒他們不要學煮飯做菜,不要騎自行車上街等,避免發生意外傷害事故。

2、讓學生戴上頭飾,創造性地自編自演課本劇。

《自己去吧》教案由範文先生網教案頻道蒐集整理,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自己去吧》教學設計 篇二

一、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12個生字及新偏旁“學字頭”;會寫“自、己、東、西”4個字;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鴨自己學會了游泳,小鷹自己學會了飛翔。

2、過程與方法:在反覆的朗讀中體會小鴨和小鷹開始缺乏自信,在媽媽的鼓勵下學會本領的喜悅。通過想象等方法,體驗小鴨、小鷹練本領的辛苦和頑強。通過查閱資料,瞭解小鴨會游泳的原因及動物的本領等。

3、情感、態度、價值觀:從內心喜歡這篇童話故事,由衷地佩服自己學會本領的小鴨、小鷹,願意背誦。領悟不要事事依賴他人,只要自己做,就能學到本領,懂得從小要樹立自強、自立的人生態度,形成良好的性格。

二、課時安排

本文分三課時,第一、三課時略。

教學理念

1、倡導自主、合作、探究。本課的教學旨在讓學生初步感受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並以這種學習方式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

2、加強理解、體驗、感悟。本課的教學是以體驗感悟爲手段和過程的閱讀教學,是個體在情感驅動下的感性化的、直覺性的閱讀理解過程,讓學生通過對話、交流、朗讀、表演,有所感悟和思考。特別是通過反覆朗讀(包括分角色朗讀和合作表演),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體驗情感,感悟課文蘊含的道理,並激起對童話故事的喜愛之情。

3、注重實踐、綜合、開放。本課的教學讓學生把語文學習和生活實際密切聯繫起來,嘗試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通過親自實踐,來解決生活問題。

(一)情境導入

[演示課件畫面一:美麗山村圖]

教師講述:有一個小山村,景色好美呀!

[演示課件畫面二:課文第二幅插圖]

教師繼續講述:在山的另一邊有一隻小鷹正和媽媽說話呢。在說些什麼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從課文第二自然段中去找一找。[貼小鷹圖]

(設計說明:本課兩個自然段結構相同,語言相似,可根據需要換序教學)

(二)朗讀感悟

1、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學生自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找出小鷹和媽媽的對話。

(2)再次讀讀小鷹的話,想一想,從小鷹的話中你讀出了什麼,然後在學習小組內說說議議,一會兒在全班交流。

(3)誰來讀?把小鷹這種想飛得高些、遠些,但又有點擔心的心情讀出來。

(4)朗讀、互評。

(5)讀媽媽說的話。

(6)媽媽讓小鷹自己去看山那邊的風景,可急壞了一旁的麻雀大嬸,她說:

[演示課件三:麻雀的畫外音]

“你瘋了,山那麼高,路那麼遠,如果孩子半路出了問題怎麼辦?要知道,你只有這麼一個孩子呀!我就從來不讓我的孩子單獨乾點什麼,他要我幫他,我都會答應。我多愛我的孩子呀!”

(7)同學們,對於這兩位媽媽,你們更喜歡誰呢?爲什麼?和同桌的夥伴討論討論。

(8)反饋。

(9)如果你是鷹媽媽,你會怎麼說才能讓麻雀大嬸贊同自己的做法?

(設計說明:此教學環節的設計目的是通過爭論,發展學生的思辯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通過朗讀、評議,理解小鷹媽媽對小鷹能飛翔是有把握的,它不是不愛孩子,不關心孩子,而是要鍛鍊孩子,讓他們自己學會生活的本領。)

(10)指導朗讀鷹媽媽的話,讀出鼓勵的語氣。

(11)小鷹聽了媽媽的話後,是怎樣練本領的?會遇到什麼困難?怎樣克服?

[板書:自己學會飛翔]

(12)假如你是小鷹,本領練成後,你的心情怎樣?會怎麼說?

2、導入學習第一自然段

小鷹到了山的那邊,山的那邊風景很美,他看到了什麼風景呢?

[演示課件畫面一:美麗的山村圖]

根據學生回答,隨機點擊出示:

()的小山村()的小溪

()的草地()的野花

()的樹()的青山

你能用上這些詞語,連起來說說美麗的小山村是什麼樣的嗎?

(設計說明:此處的導入環節既能把兩段課文的學習有機鏈接,又能落實觀察能力和語言能力的訓練。)

3、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正當小鷹欣賞着小山村美麗的風景時,小溪邊傳來了小鴨和媽媽的說話聲,他們在說些什麼呢?請小朋友自己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找一找。[貼小鴨圖]

[演示課件畫面四:課文第一幅插圖]

(2)反饋。

(3)你從小鴨的話中讀出了什麼?應該怎麼讀?鴨媽媽的話又該怎麼讀?

(4)根據自己的理解讀一讀小鴨和媽媽的對話。指名讀。

(5)一旁的小鷹看出小鴨膽子很小會怎麼做、怎麼說?互相議一議,有興趣的話還可以演一演。

(6)反饋表演。

[預設:小鷹會指出鴨子的特點,即扁身體,毛上有油,趾間有蹼,適於游泳,還會以自己學本領的經驗來進行鼓勵。]

(7)小鴨聽了小鷹的話,有了信心,果然,過了幾天,他就學會了游泳。他真是開心極了。

[板書:游泳]

(設計說明:因爲第二自然段已深入學習,第一自然段就可略學,以免重複。安排(5)(6)兩個學習步驟,旨在讓學生運用前面學習過程中獲得的體驗、感受,同時,還可交流課前蒐集的有關鴨子的知識。)

(三)總結延伸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面對小鴨和小鷹,你想對他們說些什麼?

3、小鴨、小鷹自己學會了生活的本領,別的動物受到了啓發、會怎麼想?

[預設:我們也要自己學會生活的本領。]

4、他們都自己學會了什麼本領,誰能來說說?

出示:

5、老師想請大家做個小小調查員,看我們班裏的同學都自己學會了哪些本領。瞭解一下這份調查表。

(設計說明:本課教學兩份作業的設計——課內課外各一份,體現了綜合的教學思想,將課文學習與科學知識、生活實際相結合,強調學科之間的橫向聯繫和滲透,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自己去吧》教案 篇三

活動目標:

1、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讀中領悟鴨媽媽和鷹媽媽這樣做的用意,懂得從小要樹立自立的思想,積極主動在學習生活本領。

2、扮演角色大膽表達,提高根據情景連續表達的語言能力。

3、體驗活動的樂趣。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彙。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的興趣。

小朋友,今天,大森林裏舉行運動會,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課件演示——動物運動會片斷。)瞧,小鴨、小鷹都分別獲得了游泳、飛翔的冠軍。你們佩服它們嗎?那你們有沒有使自己感到驕傲的本領嗎,是怎麼學會的?有一天,鴨媽媽帶着小鴨來到小溪邊。小鴨看到小溪那邊的風景很美,有花有草還有清清的河水。小鴨在媽媽的鼓勵下自己學會了游泳。小鴨可高興了。

二、通過圖片引導幼兒學習第一段內容。

1、出示插圖(或課件),引導幼兒說說圖上畫了誰和誰,它們在什麼地方幹什麼,說後聽課文錄音。

2、學習對話,感悟理解:

師:小鴨是怎麼學會游泳的?聯繫生活實際想一想。提示:小鴨剛下水時可能會怎麼想?開始學習游泳會遇到哪些難題?這些難題小鴨是怎樣一一克服的?學會後小鴨的心情怎樣?

3、拓展想像:想像小鴨學會了游泳對它以後的生活會有什麼幫助?

4、分角色朗讀、表演。(教師針對幼兒的表演適當點撥示範,引導孩子學會表演,體驗學習的樂趣。)

三、引導幼兒舉一反三,自主學習第二段內容。

教師提供背景音樂《鷹》,嘗試讓幼兒自主學習。(第一段的學習過程就是學習第二段的“模子”,因此,第一段的教學是關鍵所在,必須滲透相應的學法。這一段的理解難點是鴨媽媽這樣做的原因,先通過小組討論、合作方式初步理解,再啓發他們通過想像來深化理解,這樣幫助幼兒突破難點。)

四、小結學習內容,拓展提升認識。

1、小結:小鴨、小鷹請媽媽幫助它們去學游泳、飛翔時,它們的媽媽都說了一句什麼話?揭示課題《自己去吧》。

2、啓發孩子從鴨媽媽和鷹媽媽的角度談一談爲什麼不直接把游泳、飛翔的本領教給孩子,而要讓它們自己獨立去學習。

教學反思:

設計根據課文段式反覆這一特點,採用由扶到放的教學方法,重點指導幼兒理解感悟第一段,現放手讓幼兒通過自主合作的方法學習第二段,有利於自主意識的培養和自主能力的提高。在理解感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設置模擬換位實踐活動,啓發幼兒轉變角色以小鴨和小鷹家長的身份談想法和體會,這一語言實踐活動,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並在唱唱動動中感受自己學會生活本領的快樂,同時這一模擬情境的安排,一方面引導幼兒轉變角色,學習從不同角度來理解課文,既有利於孩子整合對課文的認識和感悟,又有利於發展他們的語言能力。

《自己去吧》教案 篇四

設計意圖:

這首詩歌短小精悍,讀起來朗朗上口。詩歌用生動形象的小動物形象,用擬人的手法,用對話的形式告訴了孩子們,遇到事情和困難要自己去嘗試、積極的面對,才能體驗成功帶來的快樂。因爲中班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如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生活自自理能力等方面都在突飛猛進地發展,他們更需要外界的精神支持和鼓勵,讓他們獨立、放手的去嘗試,爲大班各方面能力進一步發展打下結實的基礎。

本此活動教學方法是:一是結合中班幼兒愛聽故事的特點,以故事方式,引導幼兒猜想詩歌內容,進而導入詩歌名稱;二是運用圖譜兒歌展現詩歌結構,讓幼兒很快熟悉詩歌內容;三是組織幼兒分組朗誦模仿不同角色對話,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四是通過提問引導幼兒遷移並提升生活經驗,明白不依賴成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嘗試,也可以獨立學會本領的道理。

活動目標:

1、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學習角色對話,初步模仿不同角色的語氣,體驗兒童詩的情趣。

2、知道遇到事情要自己獨立的嘗試才能獲得成功。

3、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4、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5、引導幼兒在詩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詩歌圖譜(小猴、小鴨、小鷹、果樹、池塘、大山)、配樂詩、山、池塘、樹的場景佈置,小猴、小鴨、小鷹、猴媽媽、鴨媽媽、鷹媽媽的胸飾

活動過程:

一、逐一出示圖譜引入詩歌名稱,猜想詩歌內容。(老師和孩子的互動中可以用詩歌中的語言迴應幼兒)

師:老師給你們講一個好聽的故事,樹上的果子熟了,小猴子和媽媽來到果樹下,小猴想吃果子,他會對媽媽怎樣說?(對了,小猴說“媽媽我要吃果子)媽媽會怎麼回答(媽媽說:樹上多着呢,自己去摘吧)?這樣,小猴學會了什麼本領?(暗示,爬樹)

師:天氣真好,鴨媽媽帶着小鴨來到池塘邊,小鴨想洗澡,它會對媽媽怎麼說呢?猜猜媽媽又會怎麼說(媽媽是這樣說的)?這樣,小鴨子學會了什麼本領?

師:鷹媽媽帶着小鷹大山下,小鷹想知道山那邊有些什麼,它會怎麼問媽媽的?媽媽會帶它去還是讓它自己去?(對了,媽媽說。),這樣,小鷹學會了什麼本領?

師:老師把這幾個故事編成一首詩歌,名字叫《自己去吧》,我們一起來欣賞。

二、學習朗誦詩歌。

1、完整欣賞詩歌,初步瞭解詩歌內容

師:詩歌裏有哪些小動物?他們都學會了什麼本領/

師:我們再來聽一遍,聽聽動物寶寶們是怎樣對媽媽說的?(讓幼兒帶着目的欣賞)。

2、再次欣賞詩歌,引導幼兒掌握動物媽媽和寶寶們的語言。

以遊戲的形式學習動物媽媽和寶寶的對話。(老師分別出示小猴子、小鴨子、小鷹圖片與幼兒互動)

(1)學習動物寶寶對話。遊戲一“看誰學得對”

指導語:你聽清了動物寶寶對媽媽說的話嗎?大家來玩遊戲“看誰學得對”,你們來當小動物,老師當媽媽,我指着哪隻小動物,你就變成這個小動物,還要用詩歌裏的話對媽媽說。(這一環節老師可提示幼兒)

小猴說,小鴨說。小鷹說。.。.。.

(2)學習動物媽媽對話。遊戲二“我來當媽媽”。

指導語:你們太棒了,如果請你來當媽媽會嗎?

幼兒當媽媽,教師當動物寶寶,在互動中完整欣賞詩歌。

三、表演詩歌。

1、嘗試模仿不同角色的語氣

師:詩歌裏的動物寶寶和他媽媽的聲音一樣?我們聽一聽他們的聲音有什麼不同?(示範一句)一起來學一學動物寶寶和它媽媽的聲音,(完整朗誦詩歌)

2、佈置場景,幼兒自由選擇角色,戴上胸飾,分別表演動物寶寶和媽媽的對話。跟着配樂詩表演。

師:現在老師要帶小朋友到森林裏去玩,這是果樹、池塘、大山,老師準備了動物寶寶和媽媽的胸飾,我們用詩歌裏的語言表演一次,表演時一定要注意,寶寶和媽媽的聲音是不一樣的

3、互換角色表演詩歌。

師:現在我們換一下角色,剛纔當動物寶寶換成當媽媽,當媽媽的換成當動物寶寶表演詩歌。

四、遷移經驗

師:小朋友們表演真棒,詩歌的名字什麼?詩歌裏的小動物沒有媽媽的幫助,小動物學會本領了嗎?爲什麼?沒有媽媽的幫助你學會了什麼本領?

師小結:我們要像小動物一樣,自己學本領,不要依賴別人,要自己大膽嘗試、獨立完成。

五、延伸活動

師:回家後請小朋友嘗試一件新的本領,要自己獨立完成,然後把它編到詩歌裏或者畫在畫紙上。

自己去吧

小猴說:

“媽媽,我要吃果子。”

“樹上多着哩,自己去摘吧。”

這樣,

小猴學會了爬樹。

小鴨說:

“媽媽,我要洗澡。”

“池塘大着哩,自己去洗吧。”

這樣,

小鴨學會了游泳。

小鷹說:

“媽媽,山那邊有什麼呀?”

“風景可美哩,自己去看看吧。”

這樣,

小鷹學會了飛翔。

活動反思:

活動中,我緊緊圍繞讓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展開了教育活動。整個教育活動進行下來很順利,幼兒的興趣極其濃厚,課堂氛圍較活躍。也達到了之前制定的目標。

《自己去吧》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要求

認識12個生字。會寫“自、己、東、西”四個字。認識新偏旁。

正確、流利的朗讀和背誦課文。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從下就要樹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賴父母,自己學會生活的本領。

教學重點

認字和練習朗讀。

教學難點

從讀中領悟小鴨子和小鷹的媽媽爲什麼要它們的孩子自己去學會生活的本領。

課前準備

小鴨子、小鷹貼圖、頭飾、課文插圖、教學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語

同學們,今天天氣多好啊,老師爲大家帶來兩位朋友陪大家一起學習,它們是(出示小鴨和小鷹的圖片)。

老師先與它們打個招呼,咦,它們也有悄悄話要跟我說(師故作神祕樣),噓,我來聽聽(把圖貼在耳邊)噢,原來它們說不要我帶,要自己到教室裏來。

我們用熱烈的掌聲表示歡迎。

師把圖貼在黑板上。

二、板書課題

14自己去吧

讀題,注意自讀平舌,吧是輕聲。

三、師:打開書111面,在拼音寶寶的幫助下自己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四、再讀課文,找出生字寶寶作上記號,自己叫它們3遍

五、學習生字

1、指名讀生字

2、開火車讀

3、重點指導讀準您、深、那、景的音。

4、識記字形

出示識記生字袋,每個袋外寫有識記方法。(如加減偏旁識字袋、換偏旁字袋、猜謎語識字袋、編兒歌識字袋等。)學生採用自己好記的方法記生字。

5、去掉拼音讀生字。

六、師:讓我們把生字朋友放到課文中去,看你還會不會讀。指名說課文有幾個自然段,標上序號。指兩人讀,正音。

七、(出示課件)看,小溪邊多美呀!有花有草,小鴨子高興極了,它看到清清的河水,有了一個強烈的願望,它對媽媽說了什麼?自己到書上去找吧。生讀書上小鴨子說的話,師相機指導

1、抓住“您”字,對學生進行禮貌教育。

2、指導有感情朗讀時

教師語言:“小鴨子”你是不是很想去游泳呢?

可我怎麼覺得你不是很想去游泳。

還有哪些“小鴨子”想去游泳?

出示小鴨子的動態課件(沒聲音)用配音的手法,讀出小鴨子很想去游泳的心情。

教師誇獎語言(嘎嘎嘎,小鴨子在誇你讀得好呢!)

3、生讀小鴨子的話,師順勢回答:“好啊,我很願意帶你去游泳。”課件演示鴨xx的話,指名讀,師板書:自己去吧師語言:啊,讓小鴨子自己去游泳,這鴨xx的心太狠了,一點也不愛自己的孩子,要是淹死了怎麼辦呢?你們說呢?生爭辯,說出不同見解,體會鴨xx的苦心。師語言:謝謝你們,現在我知道怎麼當媽媽了,鴨媽媽也謝謝你們對它的理解,讀鴨xx的話,指導讀,問平時你媽媽說話的語氣是怎樣的,讀出親切,鼓勵的語氣。指名讀,配音,師語言:鴨xx的想法真好,想讓小鴨獨立學會游泳的本領,請同學們再鼓勵小鴨一次,再齊讀吧!

4、師語言:小鴨子在媽媽和同學們的鼓勵下,學會了游泳嗎?你們自己在書上找找答案吧。指名讀,爲小鴨子鼓掌。小鴨子多高興啊,再讀,讀出喜悅的心情。師語言:小鴨自己學會了游泳,想一想,它在學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它學會後會對媽媽說什麼?

5、四人小組分角色朗讀第1段,師生合作讀,師語言:讀得棒,有興趣演一演嗎?想象小鴨子會怎樣學,學會心情怎樣,對媽媽說什麼?帶頭飾分角色表演,指名上臺表演。

八、小鷹聽了小鴨的故事,也等不及了,想學會飛翔,剛纔第1段是老師帶大家學的,你們準備怎們學習第2段,你覺得老師會怎麼說(自己學吧)你們真是老師的小知心,那就自己學一學小鷹學飛翔的故事,學時注意,要象第1段學習時樣,弄清小鷹怎麼說,媽媽怎麼回答,結果怎樣。

九、檢查自學情況,指名說,分角色讀,表演。

十、師語言:小鴨和小鷹它們和同學們一起學習得真愉快,它們說想再次聽聽大家精彩的朗讀,能滿足它們的要求嗎?齊讀課文。

十一、小鴨說大家讀得真好,我們也來誇誇它們吧。

十二、別的動物從小鴨和小鷹身上受到了啓發,它們也學會了本領。

出示猴子自己學會了———

小狗自己學會了———

蜜蜂自己學會了—————

我自己學會了————

十三、自主作業

1回家把今天學的故事向爸爸媽媽讀一讀,演一演。

2、做一做,自己學會一件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下次給同學們介紹經驗。

板書設計

自己去遊自己去飛自己去學

設計理念: 篇六

《自己去吧》是一篇內容淺顯易懂的童話故事,有普遍的現實意義,並且語言有童趣,課文以對話的形式講述了小鴨學會游泳,小鷹學會飛翔的事,告訴我們不要事事依賴他人,只要相信自己,勇敢地去實踐去鍛練,就能學到本領,因而,在設計課件時注意創設情景,根據學生需求興趣安排教學,給學生直觀形象感受,把學生領進了豐富多彩的。童話世界中,以表演爲主線,學習第一自然段,進行細讀體悟,讓學生在角色中感悟文字,全身心展示對角色的理解和體驗,在表演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通過表演,在心裏播下“我能學好”“我一定能行”的種子,潛移默化的使學生充滿信心地面對人生,成爲幸福生活的創造者。

《自己去吧》教學設計 篇七

一、教材分析

《自己去吧》是新課程教材一年級上冊的第十四篇課文。它是一個內容淺顯易懂的童話故事,語言有童趣。課文以對話的形式講述了小鴨在媽媽的鼓勵下自己學會游泳,小鷹在媽媽的鼓勵下自己學會飛翔的故事,告訴孩子不要事事依賴他人,只要相信自己,勇敢地去實踐去鍛鍊,就能學到本領。故事內容能激勵學生自強自立,學生讀後能在心裏播下“我能學好”、“我一定能行”的種子。

二、學情分析

1、一年級的孩子年齡小,又大多是獨生子女,習慣了父母、親人的照料,較少具有“自己去做”的想法,生活能力普遍很差。

2、孩子對動物有着天然的親近和喜歡,對角色的扮演有濃厚的興趣。小鴨子、小鷹的故事會讓孩子自然產生聯想,在與自己的對照中喚醒自強自立的意識,從鴨媽媽、鷹媽媽對孩子說的話中體會到做父母的願望。

3、經過半個學期的學習,孩子們有了一定的識字能力和小組合作能力。在瞭解學生中獲得的信息和數據,將學生進行分層:A層,學習興趣濃厚,愛好廣泛,求知慾強,有紮實的基礎知識,學習成績穩定;B層,智力因素好,在學習上缺乏刻苦精神,學習興趣有偏差,學習成績忽上忽下,但有一定的潛力;C層,智力或非智力因素相對差些,學習上感到很吃力,學習成績不理想。分層並非固定不變,隨學生情況的變化及時調整。

三、教學目標

(一)下限目標

1、在愉快的遊戲中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驗運用語言表達的快樂。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讓學生感受父母對孩子的愛,懂得從小要樹立自立的思想,能做的事情,不依賴父母,自己學會生活的本領。

(二)上限目標

通過朗讀、背誦讓“不夠吃”的學生續編故事、表演故事,發揮想象,訓練創造性說話。

四、教學重難點

從讀中領悟小鴨和小鷹的媽媽爲什麼要他們的孩子自己學會生活的本領。

五、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頭飾,課前學習小組的分配。

學生準備:朗讀課文,複習生字詞,收集自己喜歡的動物圖片。

六、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創設激情

[播放課件:歌曲《母鴨帶小鴨》]

師:剛纔我們聽到的這首歌是《母鴨帶小鴨》,它們玩得可開心了,這節課,我們也來當一回。老師來當鴨媽媽,你們來當小鴨子,好嗎?來,應我一下,小鴨子!

【設計意圖:利用與課文相關的歌謠將學生自然領入課堂,並結合學生情緒易受節奏強勁的歌謠帶動的心理,在課堂伊始教師就和學生翩翩起舞,營造一種平等和諧、亢奮愉快的氛圍,縮短了師生間的距離,提供了自由學習的情境。】

(二)入情入境,激活思維

1、師:小鴨子,鴨媽媽帶你們到小河邊去玩,你看見了什麼?[出示課件:小河邊的景色圖]

[課件出示句式]真美啊,有,有,還有。

【設計意圖:及時抓住教學中各種有效的契機,有針對性地安排觀察、審美和口語交際練習,這是口語交際教學的一條有效的途徑,要求把話說完整,爲二年級的寫話做準備。】

2、教師總結並過渡:是啊,小河邊真美啊!瞧,小河裏還有小魚兒快活地遊着呢![課件演示]小鴨子們,你們現在最想幹什麼?

【設計意圖:這是個具有個性化的寬泛的問題,學生的思維方式不同,答案也就不同,學生回答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髮散思維。教師不再是“教案劇”的導演,而是通過開放性對話啓發學生自主參與對話中。】

(三)細讀課文,品讀領悟

1、進入角色,以讀悟理

師:有隻小鴨子看見了清清的河水,喜歡極了,真想下去痛痛快快地遊玩,可是它還不會游泳,該怎麼辦呢?小鴨會對鴨媽媽說什麼呢?媽媽會幫助它嗎?

【設計意圖:拓寬課文內容,給課文中的對話創設生動的故事情景,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有助於理解課文對話,同時也給學生學編童話劇提供示範。】

[課件出示圖片及文本對話,指導朗讀。]讓學生當小鴨子,教師當鴨媽媽。指導朗讀:“媽媽,您帶我去游泳好嗎?”、“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遊吧!”

【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充分讀課文,邊讀邊悟,加深對課文理解與內化。通過角色體驗、朗讀感悟,並融入自己的感情,使學生把自己與文本中的形象融爲一體,從而對文本產生親和力,感悟到語言的優美,培養語感。】

2、啓發想象,嘗試拓展

(1)過渡語:“過了幾天,小鴨學會了游泳。”說明小鴨子沒有馬上學會游泳。第一次去游泳,小鴨會遇到什麼困難?它是怎麼想的?如果小鴨怕困難了,鴨媽媽又會對它說些什麼呢?

[課件出示句式]小鴨子遇到了,鴨媽媽對它說。

【設計意圖:從“過了幾天”入手,創設口語交際情境,內化媽媽對孩子的關心與鼓勵,寓愛的教育於語言文字訓練之中。一年級的學生在說話方面要求說完整、意思明確。因此由出示句式給學生搭建階梯是比較可行的,這樣使學生能夠有了說話的臺階。】

(2)讓學生小組自由展開討論,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師指點。

【設計意圖:每個學生的內心都是一個獨立自在的世界,只要給學生創造一個想象的空間,幫助他們把生活中的積累展現出來,就能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同時在模仿與聯想中學習語言,發展思維。此環節能多層次地爲學生拓展信息源,給學生創設思維互補平臺,通過組內充分對話溝通,讓學生學會理解和表達自己的見解。】

(3)小鴨學會了游泳,鴨媽媽看見了高興嗎?它又會對小鴨說些什麼?小鴨會怎麼說?

(4)小組合作討論,自編對話表演。

【設計意圖:設計口語交際情境,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語言對課文進行拓展和擴充。在進行中允許有不同的理解和說法,可以是小鴨自己不怕困難,也可以是小鴨在鴨媽媽的再一次鼓勵下大膽地去學游泳。給學生獨立、自由的空間,挖掘學生潛在的創造激情,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實踐活動中,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在學中演、在演中創。這樣就做到既要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又要注意引導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選擇合作學習的方式意在人人蔘與,人人提高,人人受益。】

3、角色扮演,活化課文

讓學生戴上頭飾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討論,表演展示,師生點評。

(四)舉一反三,自主拓展

過渡語:小鴨子學會了游泳,鴨媽媽帶它去秋遊,他們遊啊遊啊,游到了山的那邊,看到了很美麗的風景,小鷹也很想去看看。

1、小結學習第一自然段的方法,邊小結邊出示課件。

學法指導:

(1)看圖,說說他們在說什麼?

(2)討論,小鴨子遇到,鴨媽媽對它說。

(3)想象,小鴨學會游泳,鴨媽媽和小鴨會說什麼?自編對話。

(4)表演,自編對話,角色表演。

2、告訴學生學習第二自然段時,只要把“小鴨”和“鴨媽媽”改成“小鷹”和“鷹媽媽”就行了。

[出示把“小鴨”和“鴨媽媽”替換成“小鷹”和“鷹媽媽”的課件]

3、學生按學習方法,小組合作學習第二自然段。

4、檢查學生的自學效果,讓學生戴頭飾表演。

【設計意圖:給學生提供展示成功的舞臺,給足學生自主合作的時間,小組分工明確,以讀爲主,人人蔘與,讓他們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在合作中感受成功的快樂。教師針對學生的表演適當點撥示範,引導學生學會表演,體驗學習的樂趣。這一設計使教師既關注個體差異,又注重面向全體,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發揮主體作用。】

(五)學科整合,拓展認識

1、小結:小鴨、小鷹請媽媽幫助它們去學游泳、飛翔時,它們的媽媽都說了句什麼話?揭示課題《自己去吧》。你會自己學本領嗎?

2、用“學會”進行說話練習。你現在是一年級的學生了,說說自己最近學會了什麼,是怎樣學會的。

[課件出示句式]蜜蜂學會了。小猴學會了。我自己學會了。學會了。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將自己的生活體驗表達出來。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的認知水平只能停留在事物的表象。當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以後,教師再次把學生帶到生活中體驗,讓他們回憶自己所經歷的事,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作業(選擇自己喜歡的作業,獨立完成)

(1)演一演:把這兩個故事表演給父母看。

(2)做一做:回家後自己學會一件自己應該做的事,回來介紹經驗。

(3)編一編:其他的動物又是怎樣學會生活的本領的呢?請你拿出自己喜歡的動物卡片(課前準備的),選擇一種動物,仿照課文的形式編一編,講給爸爸媽媽聽。

【設計意圖:讓學生髮揮想象,運用語言,自主選擇各種信息和體驗,選擇自己喜歡的形式去說去編去演,給了學生髮表獨特想象的空間。】

七、板書設計

自己去吧

小鴨媽媽(圖)小鴨(圖)學會游泳

自己去吧

小鷹媽媽(圖)小鷹(圖)學會飛翔

八、教學反思

1、協同--提高參與性

小組合作是我常用的教學形式,也是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一種基本途徑。在課前,我就給學生確立了組長和組員,並在討論的時候做了明確的分工,所有學生都有平等參與的機會。因此,在《自己去吧》這節課中,課堂上出現了較多的師生互動、平等參與的局面。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最重要的是人人公平參與,在觀點的碰撞中進步。

2、選擇--喚起自主性

本節課,我讓學生依據自己的學習、認知、情感需要,進行自主捕捉、篩選、整理,自主選擇學習夥伴、學法和情感。如:蜜蜂學會了。小猴學會了。我自己學會了。運用句式進行了口語訓練,但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它束縛了孩子的想象力,因此顯得工具性形式很單一。因此我在後邊加了“學會”,就能讓學生自由發揮了。句式練習不能太機械,要形式多樣,要學會舉一反三,讓孩子有話可說,加深感悟,激發孩子發揮想象力,從文本遷移到現實生活中去。《自己去吧》這一課,內容很簡單,都是一老一小對答式,要注重知識系統的嚴密性,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循序漸進爲原則,對語言文字的反覆誦讀與感悟,啓發思考,舉一反三,廣泛涉獵,注重積累,完全可以讓孩子根據課文的文本形式來結合現實生活編編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