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筆算乘法》教案(精品多篇)

《筆算乘法》教案(精品多篇)

《筆算乘法》教案 篇一

【教學內容】

筆算乘法(教材第46頁例1及“做一做”,第47頁練習十第1~5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筆算兩位數乘一位數和口算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基礎上,初步理解和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

2、能正確地進行計算,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

3、在實踐操作活動中學會思考,學會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重點難點】

初步理解和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準備】

掛圖

【情景導入】

1、計算。提問:用一位數乘多位數,我們該怎樣計算?

小結:在計算一位數乘多位數時,用這個一位數依次去乘第一個因數的哪一位,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

2、口算。

27×20 82×40 52×60 12×90 18×30 24×50 19×70 53×20提問:兩位數乘整十數你是怎樣口算的。

【新課講授】

1、談話導入: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廣泛的應用,但有時也需要我們計算出準確的結果。例如到商店裏買東西,要付多少錢是不能估算的,不能給大概的錢,必須算出準確的結果,所以我們還必須掌握筆算乘法。

板書課題:筆算乘法(不進位)

2、出示教材第46頁的例題1。

(1)出示主體圖以及例題1:

王老師到書店買了一套書,共14本,王老師買了12套,一共買了多少本?

(2)分析: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分別是什麼?要求一共買了多少本?該怎樣列式?

14×12(爲什麼用乘法計算?)

師:14乘2,我們已經會算,14乘12我們還沒學過,這是用兩位數乘的乘法,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內容。

提問:誰能把14乘12轉化成我們已學過的知識呢?以4人爲一小組討論。

(3)彙報:一種方法可以把12本書分成10本和2本兩部分,我們可求出10本書多少錢,再求出2本書多少錢,然後把這兩部分的錢加起來就是王老師要付的錢。

板書:

師:剛纔我們求一共買多少本書,計算時一共用了3個豎式,大家想一想,我們能不能把這3個豎式給並起來寫成一個豎式呢?

(4)講解14乘12豎式。

剛纔我們是先算什麼?怎樣算?教師講評時用紙把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1”蓋住。那計算2乘14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先算2乘4表示8個一,再算2乘1表示2個十,合起來是28,在28的旁邊註明14×2的積)

此時,教師揭去蓋在第二個因數十位“1”的紙,並問:

第二步要再算什麼?怎樣算?(第二步算的是10本書一共多少錢,用10乘14,得140,在140的旁邊註明14×10的積)

教師對着豎式說明:十位上的1表示10,所以用十位的1乘14就是用10乘14,先用10乘4得40,4要寫在十位上,個位寫0,再用10去乘1,得10,但這個1不是表示1個十,10乘1得到的10應該表示10個十,10個十就是100,所以這個1必須寫在百位上,因此,要在140的旁邊註明1×10的積。

第三步算的是什麼?(把10本書的錢和2本書的錢加起來,也就是把28和140加起來,得168)

說明:在把兩個乘積加起來的時候,個位上是計算8加0,0只起佔位作用,爲了簡便,這個零可以省略不寫。(邊說邊把0擦掉)

請一個同學複述一遍豎式計算的過程。

3、提問:這個豎式同前面的三個豎式有沒有聯繫?哪種方法更簡便?

4、議一議:怎樣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

5、引導小結,歸納筆算方法。

兩位數乘兩位數,用豎式計算時,先用第二個因數的個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各數位上的數,得數的末位和第二個因數的個位對齊;再用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各數位上的數,得數的末位要和第二個因數的十位對齊,再把兩次乘得的結果加起來。

【課堂作業】

1、完成教材第46頁的“做一做”。

(1)先看23×13,提問,兩個因數分別是多少?

(2)69是用哪位數與第一個因數相乘的積,下一步應該用哪位數去乘第一個因數?乘出的積是多少?

(3)23乘13得多少?

(4)其餘的題目獨立完成,要求列豎式,最後教師講評。

2、完成教材第47頁練習十第2題。

組織學生在小組中開展比賽:看誰算得對,算完後互相檢查計算的過程和結果,評一評,誰完成的最好。

3、完成教材第47頁練習十第1題。從題目中你知道哪些信息?(每排22個雞蛋,共13排)要求一共有多少個雞蛋,怎樣算呢?

指名說一說。

【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你有哪些收穫?

(教師強調:兩位數乘兩位數,用豎式計算時,先分別用第二個因數的個位和十位分別同第一個因數相乘,乘得積的末位同第二個因數的數位對齊,再把兩次乘得的結果加起來)

【課後作業】

1、完成教材第47頁“練習十”第3~5題。

2、完成《創優作業100分》中本課時練習。

筆算乘法(不進位)

小結:兩位數乘兩位數,用豎式計算時,先分別用第二個因數的個位和十位分別同第一個因數相乘,乘得積的末位同第二個因數的數位對齊,再把兩次乘得的結果加起來。

本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在教學新知時,我首先讓學生重點分析情境圖,找出今天所要研究的數學問題並列出算式14×12,再讓學生利用剛剛學習的估算估一估大約需要多少錢,最後讓學生先獨立思考計算的方法,再在小組內交流。通過交流,學生很快就發現了口算方法,即14×10=140,14×2=28,140+28=168(本)。當學生用豎式計算時,我重點引導學生理解每一步計算的結果,尤其是理解爲什麼可以省略十位末尾的0不寫。本節課特別重視讓學生敘述計算過程,讓學生在“說”中理解算理。

本節課從學生課堂反饋的情況看,多數學生已經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只有少數個別學生還需進行課後輔導。

《筆算乘法》數學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過程,學會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在學習的活動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2、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體會乘法計算的運用價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和敢於表達自己思想、情感的勇氣。

4、在有不同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口算方法和筆算方法的理解,並加強應用,培養學生髮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學會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進位乘法。

教學難點: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筆算下面各題

49×2= 34×21=

上面兩道筆算乘法的題目計算時,你們是怎樣想的?

二、探究新知

(一)、情境引入,解決問題

1、出示教材第49頁

例2:

春風國小有37個班,平均每班有48人。一頓午餐要爲每人配備一盒酸奶,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

2、師:讀一讀題目,你從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3、學生回答,列式:48×37

4、估算方法:48≈50 37≈40 50×40=2000(盒)

大約有2000盒

(二)、探究筆算

1、想一想:怎樣用豎式計算?

(1)教師先列豎式:

(2)然後引導學生根據以前學習的兩位數不進位乘法,說說筆算的過程。

第一步先算什麼?怎麼算?

第二步算什麼?怎麼算?

第三步算什麼?怎麼算?

板書結果:

探討筆算算理。

師:兩位數乘兩位數應該怎樣筆算?

生回答後,出示課件:

先用一個乘數個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乘數。

得數的末位與乘數的個位對齊。

再用這個乘數十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乘數,得數的末位與乘數的十位對齊。

(三)、觀察比較

今天學習的兩位數乘兩位數和前面學習的兩位數乘兩位數有什麼不同和相同的地方呢?

(四)、小結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進位乘法要注意什麼?

三、知識應用

1、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2、啄木鳥治病

3、解決問題

一本《童話故事》24元,買19本,500元夠嗎?

4、幫幫小蜜蜂

5460 756 322

23×14 65×84 12×63

四、全課總結

想一想,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五、佈置作業:教材第50頁練習十一 第2、4、7題

板書設計: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進位筆算

例2. 48×37=1776(盒)

答:一共需要1776盒。

筆算乘法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一位數乘二、三位數連續進位乘法的計算方法,通過加大做題的難度,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2.培養學生及時驗算的。好習慣,以及認真書寫的好習慣,來提高學生的一次正確率.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準確地進行連續進位的一位數乘法計算.

教學難點

某一位上的乘積加上進上來的數又要進位的情況是一位數乘法計算中的一個難點.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1.口算:

2.筆算.請三位同學板演,其他同學動筆練習.

二、教師談話:前幾節課我們學習了一位數乘二、三位數的乘法,這節課我們要在此基礎上學習難度更大一些的筆算乘法.

三、指導探索、學習新知:

1.出示例5

2.學生看圖編題:

有4盒奶粉,每盒545克,求這些奶粉共多少克?

3.由學生來列式,老師板書:

4.師:這道題同學們自已動筆試着做一做,在做題的過程中體會一下與前一節課講的有什麼不同,你在做題時遇到什麼困難了,一會可以互相交流.

學生試做,教師巡視.

5.彙報自學情況:

學生1:我發現今天做的豎式題是連續進位的,每乘一位都需要向前進位.而昨天的題不是連續進位.

師:你說的真對,你找到了今天的題與昨天的題的不同點,這個不同點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地方.

老師板書課題:連續進位乘法.

學生2:我在做題中遇到的困難是:每乘一位都向前進位,每乘一位都要加上進上來的數,一共用了3次乘法和2次加法,等於做了5道口算題,特別複雜.

師:你觀察得真仔細,別看一道小小的一位數乘法,這裏麪包含的步驟可多啦,更需要你們用耐心和細心去算.

老師板書豎式:

師:進位數字一定要寫,還要寫清楚(用紅筆描一描)

6.師:那同學們說一說與昨天學的例題有什麼相同?(學生討論)

交流彙報:

生1:我覺得不論數字多大,數字多高,計算法則是一樣的.

生2補充:都是從個位乘起,並且哪一位乘得的積滿幾十就向前進幾.

7.鞏固練習,反饋調節:

老師在訂正時要強調豎式書寫時要把字寫清楚,進位數字一定要寫對位置,向十位進幾要寫在十位上,向百位進幾,要寫在百位上.

四、多層次練習

1.對比練習

(1) (2)

教師提出要求(1)(2)(3)組做第(1)組題,(2)(4)(6)組同學做第(2)組題.

學生做完後討論兩組題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2組題都是連續進位的.

不同點:兩組題中第1小題是一般的連續進位乘法,而第二小題則是乘得的積加上進來的數又要進位的乘法.)

2.改錯練習.

3.在○內填上“>”、“<”或“=”.

○402 ○1325

○600 ○1122

五、課堂

師:今天你學會了什麼?有什麼收穫.

生1:今天我學會了連續進位的筆算乘法.

生2:乘的方法與前面學的一樣,每乘一步都要進位,每乘一位都要加進來的數,比較複雜.

生3:今天雖然做的是筆算,可我覺得每一步都用到了口算,今後我要加強練習口算,提高計算能力.

板書設計

連續進位乘法

例5 題目

教案點評:

教學中採用自學的方法,讓學生帶着問題去思考、討論、試做,教師在此基礎上精講點撥,最後方法,再配以多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在鞏固所學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筆算乘法》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複習鞏固連續進位的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2、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經歷多次進位乘法的計算過程,體驗數學知識的廣泛應用性,培養熱愛數學的情感及嚴謹認真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

多次進位

教學過程:

一、問題導入

1、口算

4×2+9= 7×5+5= 5×3+7=

5×5+6= 6×9+8= 9×4+5=

2、筆算

58×7= 156×4= 253×5=

二、自主探究

1、完成第8題:讓學生列豎式計算,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2、完成第9題:改錯題,先檢查,判斷,然後把錯題改正過來。

3、完成第10題:先讀題分析,然後列式解答。

三、鞏固拓展

1、第11題:讀題,討論

怎樣求第4輛車要坐多少個同學?你能想出多少種方法?然後讓學生分步解答。

2、第12題:讀題分析題意

要求合唱隊有多少人,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怎樣求樂隊人數?

3、第13題:指導學生觀察各題的因數與積有什麼特點,找出其中的規律。

四、梳理整合

1、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有什麼收穫?

2、完成練習冊第57頁

《筆算乘法》教案 篇五

教學內容:

教材第46頁例1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不進位乘法的筆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個因屬十位上的數乘第一個因數的多少個十,乘得的數的末位要和因數的十位對齊。

教學重點:

掌握筆算方法並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解決乘的順序和第二部分積的書寫位置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例1主題圖 彩筆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口算。

5210=答案

4330=答案

1240=答案

3120=答案

1720=答案

2、筆算並說出計算過程。

417=答案

二、探究新知

1、學習教材第46頁例1.

出示圖,讓學生說一說,這幅圖所展示的情景是什麼。

(王老師去書店買書,買了12套,每套書有14本,她在想一共買了多少本)

讓學生說一說,這道題如何列式。引導學生去想這是一道什麼樣的乘法算式。(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算式)

指導:你能不能運用以前學過的知識,來探究今天擺在我們面前的這個問題呢?

組織學生用充足的時間進行討論,把討論的結果記錄在練習本上,然後各組選代表說出本組的想法,展示各組不同的計算過程和結果。

例:1410=140(本) 142=28(本)

140+28=168(本)或1412=168(本)

有些學生會想到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1410,再用142,然後把兩次乘得的結果相加,有些學生可能由兩位數乘一位數的豎式乘法,想到兩位數乘兩位數也可以用筆算,但學生們在寫豎式時不一定能寫對,或其中的道理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師要在這裏重點指導。

先讓學生說他是如何寫的,在這過程中針對學生說得不對或不清楚的地方,教師要加以指導,也可以讓寫得對的組給同學講一講。

教師在指導分析過程中,要把每步板書詳細列出。

教師歸納總結,板書強調每步難點。

在總結過程中提問

(1)兩位數乘兩位數一種是口算方法,一種是筆算方法,你認爲哪種方法好?

《筆算乘法》教案 篇六

設計說明

本節課教學的是多位數乘一位數(不連續進位)的筆算乘法,學生將首次在豎式計算時遇到進位的情況。因此,引導學生理解算理,掌握正確的書寫格式是本節課應重視的問題,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節課的教案設計做到了以下幾點:

1、通過多元表徵間的轉換,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一邊操作,一邊敘述過程,同時用豎式記錄操作過程。通過操作,將動作表徵(操作)與符號表徵(豎式)緊密結合起來,突破“滿幾十進幾”的教學難點。

2、讓學生自主探索,遷移類推新知。在教學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連續進位)的筆算乘法時,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索,仿照例1寫出完整的分步演算過程,說一說每一步計算的是什麼,理解豎式中每一個數位上數的含義,最後簡化中間過程,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算理,遷移類推所學新知。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小棒

教學過程

⊙複習舊知

1、引導學生筆算完成下面各題。

33×3 432×2

2、複習多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乘法的筆算方法。

(計算多位數乘一位數時,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乘起,用一位數依次去乘多位數每一個數位上的數,乘到哪一位,積就寫在哪一位的下面)

設計意圖:複習多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乘法的筆算方法,爲進位乘法的學習作鋪墊。

⊙探究新知

1、引入新課。

(1)課件出示教材61頁例2情境圖,學生仔細看圖,思考:從圖中你瞭解到哪些數學信息?

(學生看圖,口頭表述從圖中瞭解到的數學信息)

(2)板書:王老師買了3套連環畫,一套連環畫16本,王老師一共買了多少本連環畫?

2、探究算法。

(1)可以怎樣列式解決這個問題呢?

(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後列出算式)

(2)引導學生操作小棒,並用豎式記錄操作過程。

①學生以小組爲單位擺小棒,同時用豎式記錄操作過程。

②集體交流。

a、操作過程:

先算6根小棒乘3是18根小棒,也就是1捆零8根小棒,再算1捆小棒是10根,3捆小棒是30根,最後算18根小棒加上30根小棒,等於48根小棒。

b、展示豎式:

(3)簡化豎式,指導寫法。(課件演示簡化豎式的寫法)

①計算16×3,先乘哪一位?

(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乘起)

②個位上相乘的積滿十怎麼辦?

(個位上相乘的積是18,滿十應向十位進1,8寫在積的個位上,1寫在十位和個位中間的橫線上,寫小一點)

③再乘哪一位?(十位)

④在豎式計算中,對於進到十位上的數該怎麼處理?(在計算十位上的數時,應該把進到十位上的數加上)

乘法豎式:

國小數學

筆算乘法教案 篇七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0~11頁上的例4、例5及“做一做”中的題目,練習三中的第1~2題。

教學目的:

l.使學生初步掌握一位數乘二、三位數的筆算方法。

2.初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

師生各準備小棒6捆(每捆10根)零12根。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口算:教科書第10頁的複習題。

2.學生板演(與口算同時進行):

共同訂正,指名學生說說算式的意義及計算過程。

提問:筆算一位數乘多位數,乘的順序是怎樣的?

二、新課

1.教學例4。

出示例4:3乘24該怎樣計算?先用小棒擺擺看。

師生一起擺小棒。第一行擺24根(2捆又4根),再擺同樣的兩行小棒,每行都是24根。

提問:(1)每行有多少根小棒?有幾行?

(2)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樣列式?

(3)要求3個24根是多少根,怎樣算?

讓學生說出不同的算法後提問:

這幾種算法哪一種比較好?

然後教師邊演示邊說明,要算3個24根一共是多少根,先算3個4根是12根(把其中的10根捆成一捆,另外2根放一邊),再算3個2捆是6捆,加上前面的1捆合起來是7捆,一共是7捆零2根,即72根。所以3乘24等於72。

教師列出豎式。

提問:根據擺小棍的過程,這道題應該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學生說計算過程,教師板書成如下形式:

說明:豎式的寫法可以簡化。教師邊寫出簡化的豎式,邊引導學生口述計算過程:先用3乘被乘數個位上的4得12,向十位進1,在積的個位上寫2;再用3乘被乘數十位上的2得6個十,再加上進上來的1個十是7個十,在積的十位上寫7。

2.做例4下面“做一做”中的題目。

讓全班學生做例4下面“做一做”中的題目,同時指名四人板演。教師巡視,注意發現問題,然後集體訂正。

集體訂正時,教師結合試算題提問:

(1)用乘數乘被乘數個位上的數,積滿十,向十位進一;積滿二十,應向十位進幾?積滿三十呢?

……

(2)用乘數乘被乘數十位上的數,積滿十,向哪一位進?爲什麼?

在學生回答後,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概括:

計算乘法時,哪一位上乘得的積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

3.教學例5。

由示例5:192×4。教師列出豎式,然後邊將1遮住邊提問:這道題應按怎樣的順序乘?先乘什麼?(教師在積的個位寫8)再乘什麼?教師板書。乘到第二步時,提問:

4×90得多少?該怎樣寫?

教師指出:4乘90得360,在積的十位上寫6,向百位進3。同時將遮住的l露出來。因乘數4還要乘被乘數百位上的1,所以進到百位的3應記在橫線上。

下面的部分讓學生自己接着算完,並說出計算過程,教師板書。

4.做例5下面“做一做”中的題目。

指名四人板演,集體訂正。學生練習時,教師要注意學生做的情況,可將有代表性的錯誤寫在黑板上,讓學生討論。

三、小結

引導學生小結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的計算方法,說明乘的順序及進位法則。

四、課堂練習

1.讓學生做練習三的第1題。學生獨立做完後。集體訂正,指名說出乘的順序及過程。

2.讓學生做練習三的第2題。學生獨立做完後,指名說一說,哪道題的計算有錯。

筆算乘法教案 篇八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46頁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教學目標:

1、藉助點子圖,經歷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理解算理與方法。

2、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並在相互比較中,自主掌握優化的方法。

3、在探索算法與解決問題過程中,增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體驗成功的喜悅,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

在理解算理基礎上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

溝通口算與筆算之間的聯繫,從而理解算理。

教學準備:

課件、點子圖

教學流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

每套書有14本,王老師買了12套。一共買了多少本?

(列式:14×12)是今天要研究的內容:兩位數乘兩位數。(出示課題)

二、理解算理,探究算法

1、估算:

我們能不能估計出它的結果?估一估,14×12大約是多少?比如

A:14估成10,12估成10,10×10=100。

B:14估成10,10×12=120。

C:12估成10,14×10=140。

……

追問:那到底少估了多少呢?B:少估了4個12,C:少估了2個14

到底需要多少錢呢?你能用自己的方法算出結果。

2、自主探索:

學生獨立在練習紙上計算14×12,教師進行巡視指導部分學困生。

3、同桌交流:

能不能當小老師給你的同桌講明白呢?(學生同桌互相交流)

4、全班彙報:

預設學生可能會出現下列當中的幾類方法:

(1)連加:14+14+…+14=168(12個14相加)

或者12+12+12+……+12+12=168(14個12相加)

(2)連乘:14×2×6=168,14×3×4=168……

(3)拆數:14×10+14×2=168,12×10+12×4=168

(4)豎式:

14

×12

―――――

28

14

―――――

168

逐一請學生上臺彙報,把豎式和拆數兩種典型思路板書在黑板上。

(反饋的順序:橫式、正確的豎式、豎式錯例、非典型算法可以省略)

5、共同探究筆算、口算之間的聯繫

14

×12

―――――

28……2套書的本數……14×2=28

14……10套書的本數……14×10=140

168……12套書的本數……28+140=168

三、專項練習

數學課本第47頁“練習十”第一題:22×13

藉助幾何直觀,筆算的每一步從左邊的點子圖上圈出來,鞏固算理。

四、鞏固練習

1、列豎式計算(讓學生安靜地筆算)(好孩子的速度快可以多做,全班4道)P46頁做一做

23×13、33×31、43×12、11×22

2、錯誤醫院:“練習十”第三題(可以單獨設計、也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成錯誤)

3、(機動)解決問題:練習十第五題

五、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最關鍵是什麼?你有什麼好的建議?

《筆算乘法》教案 篇九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初步理解多位數乘一位數筆算中的進位法則,掌握多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算法。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自主探究、知識遷移、合作交流,使學生理解“滿十進一”的算理。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數學活動中,培養學生養成認真計算的良好習慣,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多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算法和算理。

教學難點

理解多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算法和算理之間的聯繫。

教學流程

1、複習導入:喚醒已有知識經驗

2、激趣嘗試:自主解決問題,呈現不同算法

3、交流互動:總結筆算算法,理解算理

4、總結應用:運用經驗嘗試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進行闖關練習(13×3= 20×4= 300×3= 141×2= 23×3= )

設定常規的口算競賽練習,孩子們會自然地按照接龍的順序一道一道的讀題口算答案。在口算結束後,會挑選出其中的一道或兩道問題詢問孩子是如何進行口算的,學生口中的算法就是將來的算理。挑選出的口算題目覆蓋面廣,涉及整百整十乘一位數,三位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一位數。

師:大家表現得真不錯!順利地闖過了第一關,有沒有信心闖過第二關呢?在學習報告單中完成豎式計算題。

在口算競賽之後設置了全班每一個人都動手的筆算練習,在集體訂正答案的基礎上,通過實物投影,展示正確的答案,在此過程中,除了訂正答案的對錯,同時還要關注豎式書寫的規範性。

生:(在學習報告單上完成一道豎式題)

師:同學們又順利地闖過第二關,同學們,你們還想不想挑戰一下更有難度的問題?

生:想!

(二)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師:那麼我們現在一起接受挑戰!看我們能不能用我們的智慧來幫助王老師解決問題呢?現在請每一位同學小聲讀題。

生:(各自小聲讀題)

師:聽到教室裏慢慢變得安靜了,看來大家都讀完題目了,現在請一位同學大聲朗讀題目。

生:(讀題)一套連環畫16本,王老師買了3套,她一共買了多少本連環畫?

在此過程中採用的讀題方式是全班一起小聲讀題,保證了每一位同學都有學習的效率。然後,再請一位同學聲音洪亮的讀清題目。在讀題的過程中,提取數學信息,解決數學問題。

師:聲音非常洪亮!那麼同學們,你們能列出算式嗎?在課堂練習本上寫下來。

生:16×3=

(缺少)師:我們沒有學過這種需要進位的乘法,但是你能用我們已經學過的知識大致估一估這個算式的結果大概是多少嗎?

生:把16估成20,20×3=60。

師:那麼準確的結果究竟是多少呢?現在小組交流一下,討論你們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一會兒老師請每個小組的代表向全班同學彙報你們的方法。

生1: 3個16相加,即16+16+16=48。

師:把我們遇到的問題轉化成以前我們學習過熟悉的加法解決,這是數學學習中重要的轉化的思想,不錯!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生2:16+16+16的豎式寫法。

生3:把16看成10+6,先算10×3=30,再算6×3=18,再把兩個結果相加,即30+18=48。

師:用了口算的知識,這種方法也不錯!

生4:用了列豎式的方法,

師:你用了上節課我們學習的豎式的方法,學會知識的遷移,非常好!但是你知道其中蘊含的算理嗎?

師:(小組合作得出結論)16×3就是三組16根小棒,可以看出把他們放在一起是三捆小棒和18根小棒,仔細觀察這18根小棒,它可以轉化成一捆小棒和8根小棒,這個轉化的一捆小棒就是我們剛纔同學口中的“進位1”,最終結果也就是48根。

師:我們繼續看看,如果用更抽象的方式怎麼表達出來呢?(課件展示“過渡豎式”,並說明18是由3×6得來的,30是十位上的1和3相乘得來的,表示30個1)

對學生可能產生的算法進行預設,提示學生這三種算法實質上都是相同數位對其,相同的計數單位累加得來的。課件動畫展示小棒圖,理清算理,進而將算法和算理相聯繫,實現出真正豎式的過渡。

(缺少)師:沒錯,我們一起來看它們的共同點是不是把相同計數單位的累加?第一種方法中的6+6+6是不是第二種方法裏面的個位6×3?同時也是乘法豎式裏面個位上的6×3?

師:乘法豎式究竟怎麼書寫呢?

生:進位1的位置錯誤,寫在十位的等情況。

師:同學們真棒!我們也經歷了小棒的考驗!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個豎式和我們上節課所學的有什麼區別?

生:上節課的乘法沒有進位,然而這節課的乘法有進位。

師:板書正確的16×3的豎式書寫格式。強調進位1的位置。這三種方式都可以解決問題,那麼通過對比,你更喜歡哪種呢?爲什麼?

實現算理到算法的過渡,最終呈現優化的豎式格式。

生:更喜歡豎式,因爲更加簡便。

師:看來同學們已經選擇了最好的方式解決問題,就是列豎式的方法。那我們接下來敢不敢接受更大的挑戰?

生:敢!

(三)鞏固練習:

師:我們剛纔已經突破了進位乘法的大門,那麼現在你願不願意用自己的智慧再攻克難關?在學習報告單上完成PPT中的習題(15×4),看看誰算得又快又準,豎式寫得還規範整潔。

第一層次:設置模仿性練習的題目,學習報告單中書寫着提示學生書寫的格子,讓學生模仿當堂課新獲得的知識經驗完成。

第二層次:單一練習,逐步遞進,加深學生的感知,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

第三層次:改一改,呈現出4道錯誤的題目,讓學生判斷對錯,說出算法,同時課件展示正確的過程豎式,起到鞏固練習的作用。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

生:我們學會了進位的筆算乘法的算法。

師:在列豎式時需要注意什麼?

生: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哪一位滿幾十就像前一位進幾。

《筆算乘法》教案 篇十

一、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口算和筆算方法的過程,理解算理,掌握方法。

2、通過自主探究、討論交流等方式藉助點子圖,初步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思想,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

3、培養學生運用轉化方法主動學習新知識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應用意識,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豎式的算理和算法

難點:理解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

三、教學準備:

課件、點子圖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看,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了什麼?

生:神奇的點子。

師:神奇在哪兒呢?請看點一下(變成蘋果),再點一下(變成小熊),繼續點(變成了書)。

師:看來,在數學當中,可以用點子圖(板書:點子圖)來代表任何東西。使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更簡便。

二、學習新知

師:昨天,我到書店買書,遇到這樣一個問題,誰來讀一讀?

生:每套書有14本,鍾老師買了2套,一共買了多少本?

師:我們知道點子可以代表書,那這裏的1套書14本,就可以用一行14個點子來表示。2套就幾行點子來表示呢?

生:2行點子(課件出示2行)

師:它表示幾個幾?

生:2個14。

師:怎麼列式?

生:14×2。

師:你會用口算的方法計算出結果嗎?

生:先算4×2=8,再算10×2=20,最後算20+8=28。

師:對,除了口算,我們還可以。

生:筆算。

師:列豎式計算時,我們要注意什麼?(生;相同數位要對齊)

師:怎麼算呢?

生:先用2去乘個位上的4等於8,再用2乘十位上的1等於2個十,所以2寫在十位上。

師:剛纔我們用口算和筆算的方法計算出14×2=28,哪種方法算起來更快?

生:筆算。

師:這是幾位數乘幾位數。

生:兩位數乘一位數。

師:(指着口算):計算時,我們先把14怎麼樣?

生:分成10和4。

師:對,就是先把數分小了再進行計算,然後再把兩步的積怎麼樣?

生:加起來。

師:對,這就是(板書:先分後合)的方法,把新知識(板書:轉化)成舊知識來幫助我們解決問題。

師:現在每套書有14本,鍾老師買了10套,用點子圖該怎麼表示?誰來說一說?

生:每行14個點子,一共有10行。

師:那這1 0行就表示幾套?

生:10套。

師:怎麼列式?

生:14×10=140。

師:這是兩位數乘兩位數中的什麼數?

生:兩位數乘整十數。

師:那要是鍾老師現在買了12套,點子圖又該畫幾行?

生:12行。

師:它表示求幾個幾?

生:12個14。

師:怎麼列式?

生:14×12。

師:這是幾位數乘幾位數。

生:兩位數乘兩位數。

師:怎樣計算呢?這就是我們今天研究的內容(板書:兩位數乘兩位數)

師:現在你們能不能估一估14×12大約等於多少?

生:大約等於140。

師:它到底等於多少呢?我們能不能通過點子圖利用先分後合的方法把14×12轉化成以前學過的知識計算出來呢。

師:好,我們來看一下活動要求,把12套書用先分後合的方法在點子圖上分一分、圈一圈,然後列算式算一算。請大家4人爲一小組,開始吧。

師:同學們分好了嗎?分好的小組請用行動來告訴老師你們分好了。

師:誰來代表你們小組把你們的想法,展示給大家看看。

生彙報:① 14×10=140 14×2=28 140+28=168。

把12套書分成兩部分,先算10套,14×10=140再算2套,14×2=28最後算140+28=168就是把兩部分的積合起來。

師:哪些小組和他們的想法一樣?哪些小組還有不同的想法?

②14×4=56 56×3=168。

把12套分成3個4套,先算4套,14×4=56,再算3組這樣的4套56×3=168。

師:還有沒有不一樣的分法?

③14×6=84 84×2=168 。

師:(小結)這些作品雖然分的方式各有不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什麼?

生:先把其中一個因數分小了,然後再合起來,(或者:用到了先分後合的方法)

師:對,就是通過點子圖利用先分後合的方法把12套書先分成幾部分,轉化成兩位數乘一位數或兩位數乘整十數來計算,然後都是把幾部分合起來。

師:我們再來看看這幾種分法,你認爲哪種分法計算起來比較簡單?

生:先算10套,再算2套那種。

師:對,就是這種,因爲這樣分後更容易口算。

師:那請你和同桌的同學互相說一說這種分法是怎麼分的?

師:好,說完的同學請快速的坐好。

師:剛纔結合點子圖,我們可以口算出14×12=168以外,還能列豎式計算嗎?

生:能。

師:那現在我們一起來探究怎樣列豎式計算吧。(板書:筆算乘法)

師:好,請大家結合這種分法先獨立思考,再在草稿本上試着列豎式算一算,計算之後再和同桌的同學互相說一說你是怎麼算的。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麼算的?

生:先算2乘4等於8。

師:8表示?(生:8個一)寫在(生:個位上)

師:再算?

生:2乘十位上的1等於2個十。

師:2寫在(十位上)。

師:也就是先用第二個因數個位上的2去乘第一個因數的每一位。

師:再怎麼算?

生:先用十位上的1去乘個位上的4等於4

師:4表示?

生:4個十。

師:4就寫在(生:寫在十位上)。

師:那這裏個位上的0還寫不寫呢?

生:可以不寫(師板書:個位上的0不寫)

師:接下來再怎麼算?

生:十位的1去乘十位上的1。

師:等於?(生:100)表示?

(生:1個百)1寫在(生:百位上)

師:對,也就是再用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1去乘第一個因數的每一位。

師:那接下來又該怎麼算?

生:把二步的積加起來。

師:個位相加等於(8),十位相加等於(6),百位相加等於(1)。

師:這一步的28是怎麼得到的?

生:28是14×2得到的,(師板書:14×2的積)。

師:(指着第二步)這一個數又是怎麼得來的?

生:它是14×10的積。

師:最後怎麼算的?

生:把二步的積加起來。

師:其實就買書這件事來說,28表示求幾套書的本數?(2套)

師:140又表示幾套書的本數?(10套)

師:看來,我們的豎式也是採用先分後合的方法,把14×12先轉化成兩位數成一位數和兩位數乘整十數,再合起來得到最後得數。

師:在豎式計算過程中,我們第一步先用個位上的2去乘第一個因數個位上的幾?(4)等於(8)

師:再用2去乘十位上的1,也就是用2乘的幾?

生:2×10=20。

師:也就是什麼乘什麼?(10×4=40)

師:再用十位上的1乘十位上的1也就是什麼乘什麼?

生:10×10=100。

師:現在你們能不能在點子圖上找一找每個乘法算式對應的位置呢?

生:能。

師:第一個2×4=8在點子圖上表示求的哪個部分?

生:右上角。

師:2×10=20在圖上又表示求的哪個部分?

生:左上角那個部分。

師:10×4=40,又表示哪個部分?

生:右下角那個部分。

師:最後10×10=100呢?

生:左下角那個部分。

師:最後我們再來看一下豎式計算的過程,我們第一步先算的什麼?第二步再算的什麼?最後又是怎麼算的?

生:先用第二個因數的個位去乘第一個因數的每一位,再用第二個因數的十位去乘第一個因數的每一位,最後把兩步的積加起來。

師:現在你們知道怎麼算了嗎?

生:知道了。

練習鞏固:

師:那如果不是14×12,而是其他的兩位數乘兩位數,你們還能計算嗎?

生:能。

師:好,現在大家練習一下答題單上的做一做這幾道題吧。

師:請大家一大組算一道題,看哪個組的同學算的又快又準確。

師:哪些同學願意上來算一算?

師生集體評價,選一題讓孩子說說你是怎麼算的?其餘3題集體評價。

師:第一組做對的同學請舉手。

師(小結):今天我們學會了什麼?

生: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

師:還用到了一個很重要的學習方法是什麼?

生:先分後合轉化的方法。

師:對,通過點子圖利用先分後合的方法把新知識轉化成舊知識來解決,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希望大家下來以後能學以致用。

師:在豎式計算的過程中,你覺得有沒有什麼地方是我們最該注意的?

生:用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的每一位時,結果的末位一定要與十位對齊。

師:咱們再來幫啄木鳥治一治病吧!請大家在答題單上判斷一下下面的計算正確嗎?把錯誤的改正過來。

師:敢不敢接受今天的終極挑戰?

師:猜一猜水果下面藏着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