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中班語言教案頑皮的小雨滴(精品多篇)

中班語言教案頑皮的小雨滴(精品多篇)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一

小老鼠鑽出洞口,摸摸肚子,“肚子好餓,找點東西吃吃!”

“甜滋滋的蘿蔔,我喜歡!”“紅彤彤的蘋果,我喜歡!”“香噴噴的大米,我喜歡!”

呀!好大的蛋!嗨喲,嗨喲,使勁兒拉。嗨喲,嗨喲,使勁兒推。嗨喲,嗨喲,使勁兒扛。小老鼠累得滿頭大汗。

“卡嚓”一聲蛋殼破了!小老鼠大喊大叫:“這是一個大壞蛋!”

“我不是大壞蛋,我是一隻小鴕鳥,我把蛋殼送給你盪鞦韆!”小老鼠坐在蛋殼鞦韆上,蕩呀蕩呀,心裏真高興!

活動目標

1.幼兒能根據認知經驗對圖片進行觀察、猜測、聯想並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

2.幼兒能積極參與創編講述活動。

3.感受故事的趣味、幽默,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故事圖片5張,幼兒創編圖書人手一本。

2.佈置運蛋場景,“大蛋”一枚。

3.水彩筆人手一盒。

活動重點

幼兒能通過自己獨立的觀察、猜測、聯想,大膽表述對圖片內容的理解。

活動難點

能用故事中的語言模式“×××(ABB式形容詞)的××(食物)我喜歡”進行表述;能發揮想象,表述小老鼠將大蛋改造成各種物品進行遊戲的情景。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出示鼠洞圖片(圖片的一大半)。

師:小朋友,看,這是什麼?(洞。)這會是誰的家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師打開圖片l/3遮擋處,出現小老鼠。)

評析:當一個黑黑的大洞呈現在幼兒面前時,孩子們立劾被吸引了:這是誰的家呢?孩子們七嘴八舌地猜測着,隨着小老鼠的出現,孩子們對圖片觀察的興趣被瞬間點燃。

2、觀察圖片,理解故事內容。

(1)觀察完整圖

師:這一天,小老鼠鑽出洞口,摸摸肚子,肚子好餓,得去找點東西吃!小老鼠喜歡吃哪些好吃的東西?

幼:香蕉、蘋果、餅乾、麪包……

(2)觀察理解圖片

師: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小老鼠究竟想吃什麼?

(師邊講述邊出示相應的小圖片。)小老鼠邊走邊想,甜滋滋的蘿蔔我喜歡,紅彤彤的蘋果我喜歡,香噴噴的大米我喜歡。

中班語言教案 篇二

一、活動產生:

晨間談話時多多說:“天氣預報說明天會下雪,我好期盼啊!”

晨晨說:“對對對,我們可以堆雪人。”

一一說:“我們可以打雪仗。”

。.。.。.

小朋友們七嘴八舌興奮的聊個不停,期待初雪的來臨!

第二天,不負孩子們的期盼,他們歡呼雀躍,在雪地裏撒歡、堆雪人、打雪仗。

嬉笑玩耍的過程中,紀昱成小朋友忽然捧了一個小雪球,跑到我面前說:“老師,這個雪白白的,冷冷的,就是冬天的感覺哦!我媽媽帶我看了一本書,名字叫《留下一點冬天》,講的就是冬天的感覺哦!”

二、活動過程

(一)繪本欣賞

1.親子閱讀

本學期開展閱讀區的圖書分享借閱活動之後,根據主題、節日,定期、及時地更換圖書,以供孩子們借閱。

這是一個孩子自由選擇繪本並進行借閱,回家和家長親子共讀的視頻呈現。

2.故事分享

玩雪歸來,帶着孩子們一起欣賞繪本《留下一點冬天》!有了紀昱成小朋友的及時分享,孩子們對這個故事特別感興趣,聽得很認真!

(二)瞭解冬眠的小動物

1、知道冬眠動物

欣賞完故事,王品程說道:“冬眠的小動物除了小刺蝟,還有蛇!”

話音剛落,高詩涵說:“熊也冬眠的!”其他小朋友也迫不及待地說起自己知道的冬眠小動物!

因爲圖書分享的原因,孩子們對冬眠動物頗感興趣,於是我提議:寶貝們可以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了解有哪些動物冬眠?它爲什麼冬眠?並把你最喜歡的一種冬眠小動物畫出來,明天來與小夥伴分享!小朋友都非常開心,都響亮的說好!

2、查資料

回到家,孩子們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了解冬眠的動物,對冬眠動物的興趣更加濃厚。家長也願意把孩子們自主探索、不斷學習的過程與我們分享,並用照片的形式記錄下這一意義非凡的時刻。

手機查閱資料親子閱讀

3、記錄冬眠的動物

在查閱資料之後,有部分孩子自發地將自己瞭解的、最喜歡的一種冬眠的小動物畫了下來。

有心的寶爸寶媽爲孩子們的作品添上了有趣的描述。

4、經驗分享、交流

天真爛漫的小朋友們迫不及待地與夥伴們分享汲取到的知識。

5、同伴分享故事《冬眠旅館》

小朋友說完自己的冬眠小動物之後,董恩伊說:“我還知道別的冬眠的動物,是我爸爸帶我看的《冬眠旅館》裏講到的。”

師:“我們的閱讀區也有《冬眠旅館》這本書哦,區域遊戲時可以請董恩伊小朋友講給你們聽哦!”

三、活動分析與反思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學習興趣來源於家長的支持陪伴,來源於老師的指導(指導孩子、指導家長)和幫助,只有從孩子們的興趣出發,挖掘孩子們的學習需求,提供積極的支持、幫助,孩子們的興趣才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激發,才能在這種積極的狀態開展深度學習。

爲了孩子們能深入學習,老師要爲了孩子學習和發展,開闢多途徑途徑繼續支持,例如:通過圖書的閱讀,家長的資源分享,老師開闢多途徑的支持。

這個小故事,因爲家長的資源分享,引發了我對孩子的觀察活動,也因爲我把這個活動,在孩子們的談話當中提出來,在放學的時候,主動給家長提出了這樣一個小小的任務。晚上家長的積極配合,我有給了孩子們再一次提升,激發他的學習興趣。有了這次激發,發現孩子學習的慾望越來越強,接着我們又在區域中不斷地滿足不同孩子需求和發展。

幼兒園的學習、遊戲,都來自於對孩子興趣的支持,當然不是每一個話題和興趣都能引發所有孩子的探究,那只有我們老師根據孩子學習的要求、孩子學習的一種內需力,挖掘多途徑的陪伴式支持,才能更好地促進不同孩子學習方法。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含反思 篇三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把握作品中角色的特點與對話。

2、感受故事中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

【活動準備】

圖片“小貓釣魚”

【活動過程】

一、手指遊戲導入, 引出話題

一起做手指遊戲,然後問幼兒“三根手指變成了什麼?”(小花貓)

二、認真傾聽教師講故事,討論故事內容,理解角色的行爲與對話

(1)故事《小貓釣魚》主要講的是誰?

(2)小貓和媽媽都釣到了嗎?

(3)前面小貓爲什麼釣不到魚?

(4)最後小貓釣魚時又發生了什麼情況呢?

三、安靜、完整地聽一遍故事

四、討論:感受故事中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

當小貓沒有釣到魚的時候,他心裏怎麼想?說了些什麼話?說話時會是什麼口氣?你能表演一下嗎?

【活動延伸】

1、思考我們做什麼事情要一心一意。

2、採訪家人,收集整理有助於一心一意的方法。

【活動反思】

中班是幼兒的注意從無意注意向有意注意過渡的重要時期,以故事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一心一意與三心二意對生活的影響,避免了空洞的說教,符合幼兒的學習特點,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活動反思】

中班是幼兒的注意從無意注意向有意注意過渡的重要時期,以故事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一心一意與三心二意對生活的影響,避免了空洞的說教,符合幼兒的學習特點,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中班幼兒語言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能理解詩歌內容,並初步學會朗誦詩歌。

2、認識動物名詞:老鷹、小雞、青蛙、小魚、馬兒、花兒、小鳥。

教學準備:老鷹、小雞、青蛙、小魚、馬兒、花兒、小鳥的頭飾、操作卡、相應的字卡。

教學過程:

一、複習已學過的字寶寶,引入課題。

T:今天,有很多小動物來和小朋友們一起玩,它們聽說你們很會認字,於是就帶來了很多字寶寶來考考你們。(教師抽出字卡,幼兒認讀)

二、出示動物卡片,幼兒認讀。

T:譁!你們都能讀出這些字寶寶,我們一起看看有哪些小動物來。(逐一出示動物卡片,幼兒認讀)

T:你們看!這是誰呀?(老鷹)老鷹會怎樣呢?(飛飛)

咦,它們也有名字。(出示字卡,幼兒認讀)

三、出示範例,學會。

1、T:今天陳老師教你們念一首,裏面也有這些小動物的。(教師出示動物卡片,讓幼兒跟讀)

如:我學飛飛,我學刨刨……

2、把小動物的名字插進裏,讓幼兒學念。

四、表演

1)、請小部分幼兒表演小動物,其他幼兒念;表演者跟隨唸的幼兒唸的內容做出相應動物的動作。(換人重複幾次)

2)、全體幼兒邊念,邊做相應的動物動作。

五、結束活動

T:小朋友,現在我們就像一隻快樂的小鳥一起飛回家吧!

中班語言教案 篇五

活動目標

1.感知布的特徵,並能用語言大膽表達。

2.增進對布及布製品多樣性的認識,初步瞭解布的用途。

活動準備

1.請幼兒收集各種布製品的物品,如:布衣褲、布娃娃、牀上用品、布袋、布鞋、桌布、布書、手絹、帽子等,在班級里布置成展臺。

2.用來做對比的塑料桌布和皮鞋。

活動過程

一、感受布和其他材質的區別

1.教師出示塑料桌布與布質桌布,引導幼兒比較與討論。

師:這裏有兩塊漂亮的桌布,我們看看,有什麼不同?你喜歡哪一塊?爲什麼?

師:現在請小朋友閉上眼睛來摸一摸,有什麼布一樣?布做的桌布給你什麼樣的感覺?你更喜歡哪一塊?爲什麼?

2.出示皮鞋和布鞋,引導幼兒比較與討論。

師:這裏還有兩雙鞋,它們又有什麼不一樣呢?看一看、摸一摸,布鞋給你什麼感覺?

師:穿在腳上試試看,有什麼不同?

二、看看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布製品。

1.出示布製品展臺,引導幼兒看一看、說一說,感受各種布製品。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各種布做的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是用什麼布做的。

師:布還可以做什麼呢?

師:如果請你用布做東西,你想用它做什麼呢?

三、觸覺遊戲。

教師準備依個大袋子,裏面放用布、塑料、陶瓷、橡皮做的玩具。

請一個幼兒上來,閉上眼睛,在袋子裏摸布玩具。確定後,其他幼兒喊"一、二、三",拿出來看一看。如果他摸到布玩具,其他幼兒爲他鼓掌獎勵,如果沒有摸到布玩具,可以請他再試一次。

活動延伸

請家長和幼兒一起找一找,生活環境中有哪些布質的物品,共同填寫"各種各樣的布"調查表。(詳見"附")。

活動提示

(1)活動中,教師應給予幼兒充分感知與體驗的時間,幫助幼兒通過自己的感官感知布的特徵,並且鼓勵幼兒用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發現。

(2)有的幼兒可能只從表面理解問題,如只從表面的特性,如顏色、圖案等來區別布和其他材質。教師可以有針對性的引導與追問,幫助幼兒深入瞭解問題,如材質,的軟硬、光滑與粗糙等。

(3)該活動可以進一步向語言領域擴展,請幼兒細緻描述布製品,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4)在本活動結束後,將幼兒帶來的各種布製品展示出來,佈置"布的世界"主題牆和展臺。

中班語言教案 篇六

目標:

1、能瞭解海豚是動物中最聰明的一類,並學習兒歌《小海豚》

2、能用肢體語言來表現海豚的動作

準備:

海豚玩具,海豚圖片,海豚表演影片附兒歌《小海豚》:

"小海豚,水裏遊,表演節目真是逗。打乒乓,拋綵球,骨碌骨碌翻跟頭,鑽火圈,竄的快,蹦蹦跳跳賽小猴。"

過程:

一、

1、指導語: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動物寶寶來到我們班級,你們猜猜它是誰。請小朋友依次回答,並且要求用:我猜是xx寶寶來到我們班級"這樣完整的句子回答,並且總結。

2、拿出海豚玩具說:"你們看,原來是海豚寶寶來到我們班級,你們都來看看海豚寶寶是什麼樣子的呀?我請舉手的小朋友上來說說看"請小朋友依次上來並總結

二:

1、"小朋友有沒有看過海豚表演啊?海豚都會點什麼本領啊?"請小朋友回答並總結

2、"小朋友,老師今天帶來了一段海豚表演的錄象,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好不好"播放影片,提高孩子的興趣。

三、

1、"好,我們看了影片之後,你們發現小海豚是不是很聰明啊?不錯,老師告訴你們,海豚呢是動物裏面最最聰明的。一類。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小海豚的兒歌好不好?"

2、先把整首兒歌念一遍。

3讓幼兒跟念一遍然後提問:"小朋友剛剛的兒歌裏小海豚都會點什麼本領啊?"請小朋友回答並拿出圖片加深印象。

4、請部分小朋友念兒歌,最後集體念兒歌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幼兒思維活躍,能夠想出各種辦法幫小海豚完成心願;幼兒發言積極,能夠完整講故事,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

幼兒園中班語言優質課教案 篇七

活動目標:

1、能有順序地翻閱圖書,樂意參加閱讀活動。

2、觀察畫面,嘗試用清楚、連貫的語言表述畫面的內容。

3、通過閱讀,知道樹木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幼兒看幼兒操作材料,自己閱讀故事。

2、請個別幼兒介紹閱讀順序和翻閱方法。

3、教師與幼兒一起有序閱讀。討論:

(1)山坡上有些什麼?小兔和小熊會怎麼想?

(2)它們又是怎樣做的?

(3)它們是怎樣種樹?種下的樹都怎麼樣了?

(4)後來,小山坡變成了什麼樣?小兔和小熊住在山坡上快樂嗎?

小結:我們也要像小動物那樣多種樹,使我們周圍的環境越來越美好。

1、請個別幼兒嘗試用清楚連貫的語言表述畫面內容。

2、鼓勵幼兒結伴閱讀圖書,發揮想象力進行講述,豐富故事內容。

附:故事《綠色的小山坡》

有一座光禿禿的小山坡,一棵樹也沒有。小兔和小熊扛着鍬來到山坡上,想在這裏栽上一些樹。小兔和小熊挖呀挖呀,挖了一些又大又深的土坑,栽下了小樹苗。過了幾天,小樹苗都活了,小兔和小熊非常高興。不久,小山坡成了綠色的小山坡,小兔和小熊住在山坡上,快樂極了!

活動反思:

幼兒到了中班後,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有了一定的進步,爲了解決仿編的難題,我爲孩子們準備一些圖片,給孩子們建立了一個支點,讓孩子們將圖片中有關係的事物聯繫起來,並以問題“寧靜的夜晚還有誰也會做夢,夢到什麼呢?”貫串其中,引導孩子們在仿編活動中通過交換詞句,使詩歌后面出現新的內容。孩子們在理解作品主題情感的基礎上學習用比較恰當的動詞、進行大膽想象、仿編。音樂聲中,我們一起輕柔地朗誦着原詩句和新仿編的詩句,沉浸在優美、寧靜的綠色夢境中。

活動中孩子們欣賞到了優美的散文詩,知道了文學作品藝術語言與生活語言的不同,能初步感受到散文詩語言所蘊含的美。達到了中班幼兒語言發展目標中的能有感情地講述作品的內容並嘗試仿編。相信孩子們今後一定會越來越喜歡文學作品的。

中班語言教案 篇八

活動目標

1、樂意和同伴分享,體驗分享的快樂。

2、理解故事內容,學說角色對話。

3、能和同伴合作表演故事,體驗合作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故事《甜餅大家吃》課件。

2、請每個幼兒帶一小包餅乾。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小朋友你們有沒有和自己的好朋友分享過自己的零食或者玩具呢?(教師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分享經驗)

二、欣賞故事。

——師:小熊媽媽做了甜餅給小熊吃,這時客人來了,如果你是小熊,你會怎麼做呢?

——教師通過電子課件講述故事。

——教師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師:誰到小熊家去做客?

——師:爲什麼小熊不喜歡它的朋友到它家做客?

——師:爲什麼小熊最後願意跟朋友分享甜餅了呢?

教師和幼兒再次完整欣賞故事。

三、表演故事。

——教師引導幼兒學說故事的對話。

——分角色學說對話。

——幼兒戴頭飾進行故事表演,體驗分享的快樂。

四、體驗分享。

——師:小熊把好吃的甜餅分給了它的好朋友一起吃。你們有好吃的東西會和自己的好朋友分享嗎?

——師:小朋友,你們今天都帶了餅乾,你們願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嗎?

——幼兒分享餅乾。

——請幼兒說說分享後的心情。

——教師小結:分享是快樂的,當你跟別人分享的同時別人也會和你分享,所以小朋友要學會分享。

活動應變

分享餅乾環節,也可以利用其他玩具來代替。

活動延伸

給故事創編不同的結尾。

區角活動

1、設置寶貝箱或寶貝袋,讓幼兒拿出自己的玩具和大家一起分享。

2、語言區:投放故事角色頭飾,鼓勵幼兒表演故事。

環境創設

設置“我會分享”展示牆,張貼幼兒分享玩具或食物的相片。

家園同步

1、請幼兒回家用自己的語言複述故事給家長聽。

2、請家長引導幼兒創編不同結局的故事結尾。

隨機教育

教師和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學會分享。

相關鏈接

鼓勵幼兒多看故事書。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九

一、活動前的思考教材的分析:

這是一首短小精煉、通俗易懂、富有韻律的兒童詩,讀起來琅琅上口,在短小的詩歌中蘊含了大樹和小鳥之間友好快樂的濃濃情意,適合中班幼兒學習,中班幼兒已具有一定的創造力,讓他們進行詩歌部分仿編,可以進一步提高幼兒學習詩歌的積極性,對幼兒來說也是一個挑戰。教材中讓幼兒理解大樹和小鳥的依存關係是本活動的難點,教師很難用深奧的理論來闡述,在活動設計中,我還是通過讓幼兒瞭解大樹和小鳥是好朋友,爲什麼是好朋友來說明這個問題。這樣更符合中班幼兒的認知特點。

幼兒分析:孩子們在以往類似的語言活動中,大多能在老師的引導下理解作品的主要內容,並樂意用語言簡單表述自己的想,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幼兒對大小字樣有一定的熟悉。但是由於幼兒的詞彙量如疊詞等比較少,因此本次活動爲幼兒提供說話的機會,並努力爲每個幼兒提供在集體面前大膽表現自己的機會,從而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二、活動目標

1.學習詩歌,加深對漢字大、小的認識。

2.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採用部分替換的方式,嘗試仿編詩歌。

3.體驗大樹與小鳥之間互相友愛、相互依存的情感。

三、活動準備

1.圖片一套

2.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已初步認識大、小字樣。

3.幼兒用書:《大樹和小鳥》

四、活動過程:

(一)出示大小字樣1.教師:今天我們班來了兩位神祕的客人,看看是誰呢?

2.出示大小字樣讓幼兒猜測。教師:原來是一位大客人和一位小客人呀。

3.教師:其實呀它們各自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呢?一個叫大樹,一個叫小鳥。它們給我們班的小朋友帶來了一首好聽的詩歌,名字叫《大樹和小鳥》。

(二)教師朗誦詩歌,幼兒初步欣賞詩歌。

1.教師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2.教師:這首詩歌裏,大樹和小鳥都做了哪些事情呢?(幼兒講到什麼,就出示哪張圖片。)3.教師:爲什麼大樹和小鳥快樂陶陶呢?

4.教師總結:大樹和小鳥相互幫助,相互友愛。所以它們生活在一起很快樂。那我們再把這一件快樂的事情感受一下吧。

(三)教師再次朗誦詩歌,幼兒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

1.教師結合留白的方式,教師引導幼兒一起學唸詩歌。如教師邊指圖片邊念:大樹--幼兒接念:高高。教師再念:住着--幼兒接念:小鳥。等等。

(四)分角色學唸詩歌。

1.教師將幼兒進行分組,一半念大樹,一半念小鳥。

2.男孩女孩分組,男孩念大樹,女孩念小鳥。

3.教師將幼兒進行分組比賽。

(六)仿編詩歌。

1.教師:高高的大樹上還會住着誰呢?(如幼兒說到松鼠,則將詩歌中所有的小鳥替換爲松鼠進行仿編。)五、活動延伸:

1.家園公園:回家後也可以跟自己的爸爸媽媽說一說,跟他們一起表演。

2.遊戲活動:遊戲的時候,可以跟你們的好朋友說一說除了松鼠還可以換成什麼?

中班語言教案 篇十

設計意圖

詩歌《出海》語言簡潔,明瞭,節奏歡快,朗朗上口,富有趣味性,詩歌中的重疊量詞使幼兒更加便於記憶和創編。符合中班語言教學目標中提出的“讓幼兒理解簡短的文學作品內容,初步感受其語言美,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的要求。孩子們初次接觸詩歌被詩歌中描述的優美意境深深的感染,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很快就理解了詩歌的內容。

活動結束後與孩子交流:“在大海上除了能看到浪花、白雲、海鳥、帆船,還會看到什麼呢?”這一話題引發了幼兒的興趣,這也與孩子對大海的已有經驗較豐富,孩子們討論起來滔滔不絕,於是引發了活動2仿編活動,目的在於通過調動幼兒的經驗進行擴展想象,從而仿照詩歌的句式結構表達自己的理解,以此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和幼兒社會性的發展。

活動1

詩歌欣賞:

出海

活動目標

1、仔細傾聽詩歌,感受詩歌中描繪大海美好的意境。

2、理解、欣賞詩歌內容,感受詩歌句式結構的特點。

3、學習有情趣的朗誦詩歌。

4、通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容,瞭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

5、通過加入適當的擬聲詞去感受圖畫書的詼諧、幽默。

活動準備

配樂詩歌《出海》、課件。

活動過程

(一)播放海浪聲,激發幼兒出海的興趣

師:聽!這是什麼聲音?海上有什麼呢?小朋友想不想出海,到大海上去看一看?

師:出海觀光我們應該坐什麼去呢?

教師小結:有這麼多的海上交通工具,我可以划着小船去,可以坐飛機去看海,可以坐大輪船去。那我們就坐大船去。

(二)創設出海情境,感受理解詩歌的意境

師:嗚……我們的輪船出發了。

——小朋友們你看到了什麼?大海和天空是什麼顏色?

——孩子們看,海上掀起了大浪,大浪翻滾起來像什麼?

——看!天上有什麼?我們平時看到的白雲是什麼形狀的?

——這是什麼?有多少海鷗?許多隻海鷗我們可以說一隻只的海鷗在大海上飛翔。

——小朋友看,遠處是什麼?爲什麼帆船這麼小?

(三)教師有感情的朗誦詩歌,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

1、教師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

——出海我們都看到了些什麼?

——你喜歡詩歌裏的哪一句?爲什麼?

(四)幼兒學習朗誦詩歌

1、再次欣賞,跟唸詩歌。

2、和着抒情的音樂進行朗誦。

3、分組加上動作表演詩歌。

4、重點引導幼兒感受理解詩歌的語言和意境。

活動延伸

1、將詩歌內容的相關圖片投放在語言區,供幼兒鞏固理解詩歌。

2、親子互動——“生活中的量詞大搜尋”。

2、仿編詩歌。師:在大海上除了能看到浪花、白雲、海鳥、帆船,還會看到什麼呢?

活動2

仿編活動:

出海

活動目標

1、喜歡參與到仿編詩歌活動中,體驗仿編的快樂與成功。

2、通過出海觀光,連接已有對海的經驗進行拓展想象。

3、仿照詩歌的句式特點“××一××”,仿編出自己的詩歌段落。

活動準備

出海觀光視頻課件、圖片、詩歌仿編板

活動重點

運用重疊量詞,根據詩歌句式“××一××”進行仿編。

活動難點

量詞和事物匹配的正確表述。

活動過程

(一)回顧詩歌,調動幼兒對大海的原有經驗

1、組織幼兒朗誦,引發幼兒對詩歌的回憶。

2、教師提問:小朋友,海上除了能看到浪花、白雲、海鳥、帆船,還會看到什麼?

(仿編活動是文學作品學習中前三個活動層次基礎上進行創新的過程。活動開始,組織幼兒朗誦,爲了引發幼兒的回憶。提問充分調動幼兒已有經驗進行拓展想象。)

(二)創設“出海”情境,拓寬幼兒思路爲仿編做鋪墊

1、帶領幼兒欣賞海上風光,教師適時進行解說。

2、剛纔出海你看到了什麼?

(本環節利用動態視頻——《海上風光》給予幼兒視覺的刺激,視頻中有海上的沿途風景,有海島上的景色,一座座高樓,一塊快礁石……形象而又具體,調動幼兒的視聽感官,再次激發幼兒想象,爲仿編詩歌做好鋪墊。)

(三)師幼討論,引發幼兒對詩歌仿編的興趣,並初步練習仿編

1、幼兒嘗試仿編。

提問:“小朋友可不可以把看到的東西編到詩歌裏面?誰來試試看?”

2、師幼討論詩歌句式的特點。

3、師幼共同仿編詩歌。

(本環節利用嘗試教學法的原則,嘗試在前,指導在後,先讓幼兒嘗試仿編,然後師幼共同討論,幫助幼兒進行比較、分析、概括詩歌句式的特點,一步一步引導幼兒創造仿編。)

(四)分組討論,自由創編

1、幼兒合作仿編詩歌,教師巡迴指導。

師:我把海上的美景拍成了一張張的照片,下面我們分組來編詩歌,每人挑選一張最喜歡的照片,看看上面有什麼,然後學着詩歌裏的語言把它編一編,然後粘貼到詩歌框裏面。一會比比看哪一組小朋友編得最有創意。

2、每組幼兒逐一展示。

(五)迴歸生活,再次激發幼兒仿編的興趣

1、脫離圖片,繼續鼓勵幼兒大膽想象仿編

師:今天我們來到活動室,小朋友又看到了?請把你看到的來編一編。

2、教師小結:出海可以編成優美的詩歌,那麼我們在逛公園、逛超市、出去遊玩的時候都可以把它來編一編。

活動延伸

1、繪畫仿編:大海上還有些什麼?請小朋友通過網絡、書籍或親身體驗,探索大海上的景物,以繪畫的形式畫下來,然後編成詩歌。

2、拓展思維,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引導變換新的詩歌結構。如:《遊玩》

遊玩坐汽車,

來到遊樂園,

氣球一個個,

木馬一匹匹,

小船一艘艘,

螞蟻一點點。

附詩歌:

《出海》

出海坐大船,

海藍天也藍,

浪花一朵朵,

白雲一片片,

海鳥一隻只,

帆船一點點。

活動反思

活動1

一、置身於情境,快樂中學習

每一首詩歌猶如一幅迷人的畫卷,幼兒在學習欣賞詩歌時,只有理解詩歌每一個畫面所表現的內容,才能從真正意義上欣賞詩歌所要表達的美好意境和主題從而產生共鳴。本次活動,我根據詩歌的主題內容,結合孩子學習的特點,我創設了“出海”的情境,情境中創設具體直觀的形象情境——從船開始起航鳴笛到在大海上的動態視頻,營造出了仿真、寬鬆、活潑的學習氛圍,激發了幼兒學習詩歌的興趣,幫助幼兒理解了詩歌內容,孩子們在此環節非常的投入。

二、配樂欣賞,喚醒孩子的耳朵

中班幼兒由於受生活經驗和認知發展水平的侷限,幼兒對詩歌所表達的情感和意境不能象成人那樣直接通過閱讀文字輕而易舉地來把握,而是要依靠教師聲情並茂、形象生動的語言傳遞來學習。在幼兒“出海”回來之後,教師進行了配樂朗誦,此環節讓孩子閉上眼睛身心放鬆的傾聽,孩子們個個享受着欣賞的快樂,非常陶醉。這也爲後面幼兒有情趣的朗誦詩歌做好了鋪墊。

三、傾聽中感受,吟誦中體會

在活動的最後,我們安排了分組朗誦詩歌的環節。在這個環節中,讓幼兒在傾聽別人的朗誦時,去再次感受,在吟誦的時候加上動作、表情,和着抒情的音樂,引導幼兒去體會詩歌意境的優美,使得幼兒的情感得以昇華。

有待改進之處:

1、在活動中給幼兒自主想象的空間還是不太夠。

2、給幼兒創設的同伴交的交流機會較少。

活動2

一、活動目標的反思

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制定以下目標:1.喜歡參與到仿編詩歌活動中,體驗仿編的快樂與成功。2.通過出海觀光,連接已有對海的經驗進行拓展想象。3.仿照詩歌的句式特點“××一××”,仿編出自己的詩歌段落,即是重點也是難點。目標中主要包含想象和仿編兩種能力的培養。考慮到孩子初次進行整句的仿編活動,所以將“體驗仿編的快樂與成功”的目標放在了首位。

二、活動過程的反思

本活動我主要安排了五大環節,接下來我具體談談每個環節是怎樣開展的。

一、回顧詩歌,調動幼兒對大海的原有經驗

仿編活動是文學作品學習中前三個活動層次基礎上進行創新的過程。活動開始,組織幼兒朗誦時引發幼兒對詩歌的回憶,教師提問:小朋友,海上除了能看到浪花、白雲、海鳥、帆船,還會看到什麼?此環節孩子們滔滔不絕,對幼兒對大海的已有經驗進行了充分的調動和掌握,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創設“出海”情境,拓寬幼兒思路爲仿編做鋪墊

本環節我利用動態視頻——《海上風光》,讓幼兒置身在大海上,給予幼兒視聽的刺激,拓展幼兒想象的空間。視頻中有海上的沿途風景,有海島上的景色,一座座高樓,一塊快礁石……形象而又具體,爲幼兒仿編詩歌做了鋪墊。

三、師幼討論,引起幼兒對詩歌仿編的興趣,並初步練習仿編

利用嘗試教學法,嘗試在前,指導在後。教師通過提問“小朋友可不可以把看到的東西編到詩歌裏面?誰來試試看?”引起幼兒對詩歌仿編的興趣。然後師幼共同討論幫助幼兒進行比較、分析、概括詩歌的特點,一步一步引導幼兒創造仿編。

四、分組討論,自由創編

分組討論,以強帶弱、大膽創編,在討論過程中,我根據具體情況隨機指導,針對幼兒提出不同要求,成爲他們的合作者。讓幼兒樂於嘗試,樂於合作,充分體驗創作的樂趣,培養幼兒獨立自由、大膽構思的好習慣。爲幼兒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請他們在集體面前朗誦自己編的詩歌、詩句,並設置獎項,讓幼兒充分體驗創編的成功與快樂。

五、迴歸生活,再次激發幼兒仿編的興趣

最後落實到幼兒語言的學習和運用上,引導幼兒擴展想象,將文學作品的間接經驗與幼兒直接的生活經驗單雙向遷移,繼續鼓勵幼兒大膽想象仿編,讓他們在輕鬆的氣氛中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