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實用52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52篇《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相關的範文。

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實用52篇)

篇一: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談話導入)同學們,我們現在已經學習了本單元的三首古詩和三篇現代文,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語文園地的內容。

請同學們先回憶一下本單元的三篇古詩和三篇現代文,想一想:每篇課文的最後都有什麼要求?(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查看課後練習,並能用簡潔的語言流暢地回答課後習題。)

二、學習“交流平臺”。

1、現在我們來交流一下,你發現第四單元的課文在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有哪些特點?

學生自由交流,並推選出迅速舉手要回答問題的學生。)

《十六年前的回憶》的開頭是直接點題(“離現在已經十六年了”),結尾呼應開頭(“媽,昨天是4月28日”)。

《爲人民服務》的開頭是直接點題(“徹底地爲人民的利益工作的”),結尾昇華主題(“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金色的魚鉤》開頭是交代事情的起因(“指導員派炊事班長照顧我們”),文章是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寫的,結尾起到了呼應和昇華標題的作用(“在這個長滿了紅鏽的魚鉤上,閃爍着燦爛的金色的光芒”)。

2、表揚回答正確的同學,讓學生交流如何寫好開頭和結尾。

3、如何寫好文章中的開頭和結尾,課文《十六年前的回憶》在這方面非常值得大家學習,請女生、男生分別讀出開頭和結尾。

三、學習“詞句段運用”。

(一)第一題。

1、細細品味詩句,現在我們就先來看看下面的詩句。

課件展示:“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學生齊讀後思考:詩句的主要意思是什麼?(詩人託“竹”言自己正直、倔強的性格,決不向任何邪惡勢力低頭的高傲風骨和品質。)

品味課本“詞句段運用”中的其他詩句,先讀一讀,再和同桌一起交流詩句的主要意思。

檢查反饋,全班交流。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讚美墨梅不求人誇,只願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詩人借梅自喻,表達自己的人生態度和高尚情操。)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那開敗了的菊花花枝還傲霜鬥寒。詩人蘇軾借用“傲霜枝”來歌頌劉景文孤高傲世的高潔品格。)

在本單元的課文中,還有不少值得細品的語句,找出來與周圍的同學交流、品味,說說這些語句的主要意思。

學生互相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二)第二題。

聯繫課文想一想:下面的外貌描寫對刻畫人物有什麼作用?如果刪去這些內容,是否會影響文章的表達效果?

1、教師展示:“父親仍舊穿着他那件灰布舊棉袍,可是沒戴眼鏡。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頭髮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

(作用:通過外貌描寫可以看出父親雖受盡敵人的折磨,但依舊沉着、慈祥。“平靜”說明李大釗經歷殘酷的折磨後依舊堅強;“慈祥”充分體現了李大釗對親人的愛。如果刪去,則不能很好地表現人物的品質,會影響文章的表達效果。)

2、教師展示:“扁鼻子軍官的眼光立刻變得兇惡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兩隻大手。啊!那雙手就像鷹的爪子,扭着雨來的兩個耳朵,向兩邊拉。”

(作用:通過外貌描寫,扁鼻子軍官凶神齷齪的醜陋形象展現在我們面前,讓讀者由衷開始擔心雨來的命運。刪去,就沒有這個效果了。)

3、他沒有什麼模樣,使他可愛的是臉上的精神。頭不很大,圓眼,肉鼻子,兩條眉很短很粗,頭上永遠剃得發亮;腮上沒有多餘的肉,脖子可是幾乎與頭一邊兒粗。

(這段話是對祥子的外貌描寫,表現了他的健碩和無限的活力。外貌描寫能夠很好地表明人物的特點。如果刪去,就沒這種表達效果了。)

學生齊讀這三段話,體會人物的外貌描寫在刻畫人物形象,表現文章主題方面的作用。全班交流。

拓展練習。

學生從學過的課文中找出成功的外貌描寫的段落。

一位學生描述另一個同學的外貌,其他同學猜一猜他說的是誰。互相交流,教師點撥。

四、學習“日積月累”。

學生齊讀“日積月累”的句子,注意讀準“栽”“柳”“逆”等的讀音。

學生交流句子意思,明白這些句子都是名言警句。

第一個句子出自《增廣賢文》。意思是:人們刻意用心去栽培花朵不一定成活,而無意間插在土裏的柳樹苗卻在不知不覺中長成了一片綠蔭。告訴我們有時刻意爲之不能稱心如意,順其自然反而比較容易成功。

第二個句子出自《孔子家語》。這句話是說良藥多數是帶苦味的,但卻有利於治病;而教人從善的語言多數是不太動聽的,但有利於人們改正缺點。旨在教育人們要勇於接受批評,現在常用來說明應該正確對待別人的意見和批評。

第三個句子出自《漢·韓嬰·韓詩外傳》。“樹欲靜而風不止”是以樹欲靜,而風不休不止吹之爲喻說明事與願違,或客觀情況與主觀願望相悖。“子欲養而親不待”則是嘆人子欲孝敬雙親時,其父母已亡故。

第四個句子出自《名賢集》。意思是在過富有的生活時要想到以後可能會過貧窮的日子,不要到了一無所有的時候再來回想以前的美好生活。在物資豐富時要考慮到缺乏時的日子,不要到了缺乏時才後悔。意爲應注意節約,不要浪費。

第五個句子出自《警世賢文》。意思是,所學知識只有到用的時候才後悔自己懂得太少了,事情如果不親身去經歷就不知道有多難。

(學生在交流句子意思時,只要大致說對就好。)

3、你還積累了哪些名言警句?全班交流。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4、結合實際,學生談談對一些名言警句的理解。

“詞句段運用”中,學生關於外貌描寫對錶現人物特點的作用體會不夠深刻,應多舉事例,讓學生加以體會。

學生對“日積月累”中的名句體會較深刻,能快速組織背誦。

篇二: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學習目標

1.會寫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和理解生字所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關注課文中人物的命運,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瞭解作者實虛結合的表達方式,體會這樣表達的效果。

4.激發學生閱讀安徒生童話的興趣。

學習重難點

1.從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關注小女孩的命運。體會作者實虛結合的表達方式及表達的效果。

2.從最後三個自然段的含義深刻的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五次擦燃火柴的課件;樂曲《天鵝》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的大年夜是怎樣過的?(學生暢所欲言)在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的筆下,有一個美麗的小女孩,卻有家難歸,在寒冷的街頭賣火柴。小女孩有着怎樣的命運,在這個大年夜發生怎樣的故事,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那個風雪交加的大年夜。

2.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自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將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簡單地說一說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先敘述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還在街上賣火柴;接着,小女孩爲了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從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種種幻象;最後講小女孩被凍死了。)

3.按照故事的發展順序,把課文分成三段。

三、創設情境,喚起對小女孩深切的同情

1.下面我們就靜下心來,仔細地品讀課文,試着走進作者和小女孩的心靈世界。認真聽老師讀課文的第一部分,然後說一說小女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來讀讀這部分內容,小女孩目前的處境是怎樣的,在文中空白處寫一寫。

3.結合具體的語句彙報

(非常寒冷;非常飢餓-―光着頭赤着腳;只好赤着腳走路,一雙小腳凍得紅一塊青一塊的;蜷着腿縮成一團,她覺得更冷了;人情冷漠,痛苦孤獨-―另一隻叫一個男孩撿起來拿着跑了;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分錢;爸爸一定會打她的。)

4.找生試着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請同學結合自己的感受來評價,並提建議。再自由讀這部分,感受小女孩的可憐。

5.指名配樂朗讀。(播放《天鵝》。)

6.如果你是小女孩,你現在最需要什麼?(溫暖、食物、疼愛等)可是,她又冷又餓,有家又不敢回,除了舊圍裙裏的火柴,一無所有。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序號: 時間: 課型:

一、深入品讀,感受女孩的悲慘命運

1.自由輕聲讀小女孩擦燃火柴的部分,把你最受感動的地方畫下來,並寫一寫自己的感覺。

2.以彙報的方式,感受女孩的命運的悲慘。

(如,在擦燃火柴美好的幻象中,感受到女孩現實生活的殘酷:小女孩特別寒冷,渴望溫暖,就幻想到了大火爐;特別飢餓,渴望食物,就幻想到了烤鵝;現實中孤獨,渴望親人的疼愛,就幻想到去世的奶奶。)

現實與幻想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幻想的越美好,越是襯托出了現實的悲涼,讓人越發感覺到女孩命運的悲慘。

3.選擇讓你感動的段落,有感情地讀給小組同學聽。

二、圍繞中心,提出疑問

1.在別人幸福地歡度新年的時候,女孩卻悄無聲息地凍死在街頭。讓我們讀讀課文的最後兩部分,提出問題。

2.出示: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學生可能質疑:多麼美麗的東西指什麼東西?爲什麼會看到?怎樣看到的?

兩個“幸福”是什麼含義,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嗎?

篇三: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教學目的

一、學習本文突出重點、有詳有略地說明事物的方法,體會課文按照空間順序介紹建築羣的作用。

二、瞭解故宮各部分主要建築的方位、特徵、用途,理解故宮在建築設計上處處反映以封建帝王爲中心的特點。

三、學習方位詞。

教學設想

一、運用已經學過的關於說明文的知識和本文的“預習提示”,理清本篇的結構層次和說明順序,可結合讓學生填寫示意圖的方式進行。

二、重點研讀介紹太和殿和養心殿的有關段落,其他說明可―讀而過。在討論中,強調介紹建築羣不可平均使用筆墨,要詳略得當,詳略的處理卻須根據建築物的特點而定。

三、師生共同總結,當堂完成一定量的練習。

四、教學時數: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預習,掃除文字障礙: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金鑾(luán)殿蟠(páan)龍鎏(liú)金

玉璽(xǐ)妃嬪(Pín)湛(zhàn)藍

上諭(yù)傀儡(kuǐlěi)翊(yì)坤宮

修繕(shàn)擊罄(qìng)詔(zhào)書

2.解釋加點的字:

舉世聞名(全)溥天之下(同“普”)率土之濱(沿着)

殘破不堪(忍受、能支持)

禍國殃民(使……受害;使……遭殃)

3.閱讀“學習重點”和“自讀提示”,明確學習本課的重點。

二、速讀,理清結構層次:

1.教師發下示意圖(部分城門、宮殿名稱可預先填上),要求學生依照書上的導遊去遊覽故宮。按照課文介紹的順序把書上提到的城門、宮殿在圖上填全,並用線條和箭頭連結起來,讓學生對故宮的整體佈局有總的印象。

2.提問:故宮的整體佈局分爲幾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建築有哪些?

(學生根據課文第十一段的內容和所填示意圖作口述。)

3。分析課文結構層次及各部分的說明中心:

教師點撥,學生討論,歸納:

第一部分(1):概括說明故宮稱屬、歷史及現狀。

第二部分(2―21):介紹故宮的歷史、現狀、規模及佈局特色。

第三部分(22―24):介紹故宮的文物價值和興衰歷史。

三、導讀,討論重點問題:

1.全文說明的對象是什麼?

2.課文重點介紹的對象是什麼?

(前朝――太和殿;內廷――養心殿)

3.研讀5―8段重點介紹太和殿的部分,

討論:

(1)各段說明的重點是什麼?

(2)每段主要抓住了什麼特點來介紹的?劃出表現這些特點的主要詞語。

(3)太和殿是故宮建築的中心,從對太和殿的介紹中你能看出故宮建築設計的主要特色嗎?

(4)這部分採用了什麼說明順序?

師生討論後明確:

寫太和殿:

5段:寫外觀特徵,抓住色彩特點。如:湛藍、金黃色、青藍點金、紅色、金鎖窗、朱漆門。

6段:寫內部裝飾,抓住龍的姿態特點。如:蟠龍、金龍、雙龍戲珠、單龍飛舞、行龍、坐龍、升龍、降龍。

7段:寫建築位置,抓住象徵皇權的特點。如:在紫禁城的中軸線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軸線、皇帝寶座在這條線的中心點上。

8段:寫殿的作用,抓住大典威嚴氣氛的特點。如:跪滿百官、排列儀仗、皇帝端坐、鳴鐘擊罄、煙霧繚繞。

太和殿是故宮建築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體現了故宮的本質特徵,即處處反映出以皇帝爲中心、皇權至上的建築設計特點。所以建殿於中軸線上;因皇帝自詡爲真龍天子,因而處處飾以龍形。這部分採用了從外向內的說明順序,從殿外寫到殿內;寫殿內設置又按照方位順序寫:正中、上面、背後、兩旁、殿頂、中央、周圍等。請注意方位詞語及其在表意上的準確性。

4.研讀17―18段,重點介紹養心殿的部分,討論:

(1)這兩段重點介紹了什麼內容?

(2)採用了什麼說明順序?

(3)主要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

明確:這兩段重點介紹了養心殿的作用――封建帝王日常統治活動的中心。是按時間順序進行說明的,採用了舉例說明的方法。

四、總結,完成課堂練習:

1.在衆多的宮殿中,作者爲什麼要選擇太和殿和養心殿作爲重點來介紹?

明確:從全文看,重點說明前朝和內廷;就局部而言,重點介紹太和殿和養心殿。因爲太和殿是故宮建築的文體,最能體現故宮建築設計的特色――處處體觀封建帝王“唯我獨尊”、皇權至上的思想。重點介紹此殿,就能使讀者窺一斑而知全貌。養心殿是封建帝王的活動中心,文章較詳細地介紹封建帝王的罪惡歷史,說明它在歷史上的重要“位置”,自然能體現出“故宮”的特徵,所以文章也作重點說明。

2、在介紹建築羣中,重點介紹主要建築,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明確:在介紹建築羣時,分清主次,採用有詳有略的寫法。這樣才能突出重點,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寫出來,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重點與詳略的安排,卻要根據建築物的特徵而定。

3、課文2、21段以及4、11段在文章主體部分各起什麼作用?

明確:2、21段都是對故宮全貌的總寫,而且前後呼應。這兩段之間的部分則是對故宮建築的分寫,這樣顯得結構完整,渾然一體。

4.4、11段分別是對“三大殿”和“內廷”的總寫,這兩段後面的部分又是對“三大殿”和“內廷的分寫。11段在全文中還起着分界、過渡的作用。

5.至此,明確本文采用的說明順序:本文是按照先總後分再總的順序寫的。分說以方位爲序,由南到北、從外入內寫去。這樣,有利於說明建築物的特徵,使文章有條有理,結構嚴謹,給人的感受十分明晰。

篇四: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學習目標:

1.學會“澡、械”等5個生字,正確書寫“誕生、洗澡、漩渦、花圃、逆時針、司空見慣、無獨有偶、見微知著、鍥而不捨”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對自己有啓發的語句。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引導學生認識到到凡事多問幾個爲什麼的重要性。

4.體會本文語言生動、準確的特色,學習用事實說明道理的寫法。

課前準備:

課前教師將《懷疑與學問》印發下來或做成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有很多同學特別崇拜科學家,能說一說你最崇拜的科學家是誰嗎?

2.你們知道科學家們主要依靠什麼取得了偉大的成就嗎?(學生自由發言,如:善於思考、勤奮刻苦、鍥而不捨等等。)

3.教師小結:縱觀千百年來的科學技術發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學說的發現者、創立者,差不多都是從細小的、司空見慣的現象中看出問題,不斷髮問,不斷解決疑問,追根溯源,最後把“?”拉直變成“!”,找到了真理。所以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板書課題)

4.誰來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學生自由發言。)下面我們來共同學習第20課,請同學們齊讀課題。相信同學們學過課文,對這句話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出示詞語:

誕生 縱觀 漩渦 敏銳 追根求源 見微知著 鍥而不捨

洗澡 花圃推理 逆時針 司空見慣 無獨有偶 打破砂鍋問到底

(1)指名讀詞語。

(2)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全班交流。

3.指名分段讀課文,糾正字音,疏通難讀的句子。

4.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把這句話畫出來。

三、細讀課文,理清條理

1.認真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每個自然段都寫了什麼,給課文劃分段落。

2.學生交流段落劃分,說明分段理由。

3.教師對照板書進行小結:這篇課文思路特別明晰,作者開門見山提出自己的觀點,明確指出“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這句話本身就是“真理”,然後概括地指出在千百年來的科學技術發展史上,那些定理、定律、學說都是在發現者、創造者解答了“一百個問號之後”才獲得的,由此引出科學發展史上的三個有代表性的確鑿事例,之後對三個典型事例作結,強調這三個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卻從中發現了真理,最後指出科學發現的“偶然機遇”只能給有準備的人,而不會給任何一個懶漢。

四、佈置作業,鞏固提高

1.熟讀課文。

2.抄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一、細讀課文,交流感悟

1.認真讀課文,邊讀邊想作者是用哪些事例來具體說明自己的觀點的?從這幾個事例中你想到了什麼?

2.全班交流,教師重點引導學生:這些事例是科學技術發展史上三個確鑿的事例,由此可以看出科學家們都是細小的、司空見慣的現象中發現問題、追根求源,最後把“?”拉直變成“!”,找到了真理。

3.你還能例舉出這樣的事例嗎?(學生可能會談到曾經學過的伽利略“兩個鐵球同時着地”的事例。除此之外,教師還可補充:蚯蚓在美國東海岸有,在歐洲西海岸同緯度地區也有,而在美國西海岸卻沒有,魏格納從蚯蚓的分佈,推論出歐洲大陸與美洲大陸本來是連在一起的,後來裂開了,分爲兩個洲。)

4.課文中哪些語句令你深受啓發,作出標註。

5.交流令自己深受啓發的語句,說明從中受到的啓示,並練習有感情地朗讀有關語段。

二、再讀課文,感悟寫法

1.默讀全文,邊讀邊想:這篇課文跟我們以前學過的課文在寫法上有什麼不同?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師點撥:這篇課文圍繞着“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這一觀點,例舉具體事實加以證明。這樣的文章叫做論說文,也叫做議論文,不同於我們經常閱讀的記敘文。

三、拓展閱讀,隨文練筆

1.下面我們再來閱讀一篇論說文,看一看這篇文章作者要闡述的觀點是什麼?

懷疑與學問

顧頡剛

“學者先要會疑。”──程頤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須疑。”──張載

學問的基礎是事實和根據。事實和根據的來源有兩種:一種是自己親眼看見的,一種是聽別人傳說的。譬如在國難危急的時候,各地一定有許多口頭的消息,說得如何兇險,那便是別人的傳說,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實際的情形,只有靠自己親自去視察。做學問也是一樣,最要緊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親見的事實根據;但這種證據有時候不能親自看到,便只能靠別人的傳說了。

我們對於傳說的話,不論信不信,都應當經過一番思考,不應當隨隨便便就信了。我們信它,因爲它“是是”;不信它,因爲它“非”。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隨便輕信的態度,便是懷疑的精神。這是做一切學問的基本條件。我們聽說中國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問問:這是誰說的話?最先見於何書?所見的書是何時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們又聽說“腐草爲螢”,也要問問:死。

篇五: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閱讀課文,使學生理解“我愛我的小屋,愛那個裝滿整個童年的小屋”的含義。

2.通過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美好回憶,體會作者對裝滿童年的小屋的留戀和喜愛之情。

3.培養學生自讀自悟的能力,陶冶學生熱愛生活、珍惜時光的情操。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6、9自然段。

5.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教學重點:

1.通過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美好回憶,體會作者對裝滿童年的小屋的留戀和喜愛之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6、9自然段。

教學難點:

理解“我愛我的小屋,愛那個裝滿童年的小屋”的含義。

教學方法:

自讀自悟

教具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談話導入

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最寶貴、最令人羨慕的時期,每個人的童年都會給人留下美好的回憶。今天,讓我們一起步入綠油油的田野深處那件裝滿作者整個童年的小屋,去感受作者對快樂童年的美好回憶。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正確,讀流暢。

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三、細讀深究,品味感悟

1.小屋裏都有什麼?體會小屋的簡陋。

2.讓作者最感興趣的是什麼?感受小屋帶給作者的快樂童年。

3.離開小屋時,作者的心情如何?體會作者離開小屋時的感受。

4.朗讀指導。重點指導要背誦的段落,適時給學生背誦的機會,引導學生交流背誦的技巧,幫助學生積累詞句,便於學以致用。

四、拓展延伸,感情昇華

談一談在你的家裏,給你的印象最深的是什麼?說給同學聽一聽。鼓勵學生聯繫自己的學習實際談感受。

五、小結

說一說這篇課文寫了什麼事?

六、作業

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回顧課文主要內容

課文主要寫了什麼事?

二、積累內化

1.認讀生字。

2.指導書寫生字。重點指導“巢、蹈、躁、睬、傻、蝸”的寫法。

3.摘抄文中的好詞佳句。

三、練一練

蹈、躁、睬

滔、噪、踩

四、實踐活動

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的童年趣事,與同學交流,鍛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陶冶學生熱愛生活、珍惜時光的情操。

五、全課總結

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麼?

六、佈置作業

1.讀課文,寫生字。

2.預習12課。

篇六: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圍繞主題寫一份調查報告

2.讓學生學會整理資料,得出結論。培養學生整理、歸納信息的能力。

3.培養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熱點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對資料進行整理,得出結論。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1.以班爲單位確定一個專題。如:最喜歡的電視節目、課外讀物、課程、網上活動。

2.對問卷調查的對象選擇的範圍要廣,要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教學過程

1.回顧激趣。

2.彙報調查結果。

(1)選代表說自己調查的情況。

(2)教師相機指導。

3.對自己的調查進行總結。

從調查中你發現了什麼,有什麼想法?

4.瞭解調查報告

(1)什麼是調查報告?(課件)

(2)調查報告的基本格式(標題,正文包括調查目的、調查過程、調查結果、建議)

5.完成調查報告初稿

6.交流學習初稿

(1)學生組織互讀

(2)學生評議

(3)全班交流

7.修改作文。

8.抄寫習作。

板書設計:

調查報告

標題:關於xx的調查報告

調查目的

調查過程

正文:調查結果

建議

篇七: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自主識寫生字,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瞭解蠶的生活習性和生理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探索自然的興趣。

4.領悟文章的說明方法,以及在說明中表達情感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1.瞭解蠶的生活習性和生理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領悟文章的說明方法,以及在說明中表達情感的方法。

教學難點:

1.領悟文章的說明方法,以及在說明中表達情感的方法。

2.感悟蠶的精神品質。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閱讀材料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入學習

同學們,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着五千年的輝煌歷史,其中,絲綢是中國古老文化的象徵,人們把中國稱爲“絲國”。同學們,中國能有這樣的美譽,你們知道誰是其中的大功臣嗎?(蠶)對,蠶就是首當其衝的大功臣。今天,我們就來增加一些對蠶的瞭解,一起來學習第8課《春蠶》。(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開火車讀課文。

2.指名讀生字,糾正錯誤讀音。

3.齊讀生字。

三、細讀理解

1.自由讀課文,看看你能從課文中瞭解蠶的哪些知識?

2.彙報交流: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歷史悠久、生長髮育、生理特點、讚美)

3.從老師的板書你對課文又有了哪些新的瞭解呢?

4.小結。

四、再讀課文,賞讀語言

1.默讀課文,劃出你認爲寫得好的句子?好在哪裏?這個句子用了什麼說明方法?請你在課文中劃出來,並把你想到的在旁邊做出批註。

2.學生交流。

3.重點探究。

(1)爲什麼說蠶絲是用“蠶的生命化成的”?蠶爲了吐絲,耗盡了所有的生命,你覺得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默默無聞、無私奉獻)

(2)“春蠶到死絲方盡”是什麼意思?

在我們身邊也有許多像春蠶這樣的人,你覺得“春蠶到死絲方盡”還可以用來讚美哪些人?

4.把你喜歡的語句再一次讀出來。

五、拓展閱讀

1.教師朗讀《春蠶的歌》選段

2.談話小結。

篇八: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新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意思,感受優美詞句並積累。

教具準備: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主教案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梨,一種大衆水果,同學們都不會陌生,大家都來說說吧。

2、山梨味道鮮美,在李輝英的文章裏,更有着特殊的含義!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課文通過回味山梨,表達對家鄉的熱愛與懷念之情。

二、學生自讀,初步感知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思考:文章寫了什麼。

三、檢查自讀情況

1、開書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辨析多音字,理解詞語。

3、將課文分爲三大部分,概括段意。

四、再讀課文,深化理解

1、讀第二部分。思考:故鄉的山梨有什麼特點,具體是怎樣寫的。

(學生自讀,小組交流)

從山梨的外皮、肉質、味道三個方面介紹山梨的特點,突出山梨的“酸味”。

2、作者僅僅是回味山梨的酸味嗎?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你的理解。

小組討論。班內交流。教師點撥。

(課文通過回味山梨,表達對家鄉的熱愛與懷念之情。)

五、理解課文,昇華感情。

你也有過課文中的感受嗎?請寫一個片段。

板書設計:

8、回味山梨

山梨留戀故鄉

外皮

不能忘懷肉質

味道

愛更愛故鄉

篇九: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一、班級學生現狀分析

2苦練

教材簡析

本文節選自魯光的報告文學《中國姑娘》。文中記錄了前中國女子排球隊隊員陳招娣爲了練就過硬本領,爲國爭光,在排球訓練中幾次罷練,最終克服困難,理智迴歸訓練的故事,讚頌了她吃苦耐勞、永不服輸、頑強拼搏的精神。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體會陳招娣的倔強性格,學習她刻苦、頑強的精神。

2.在閱讀中學習作者用典型事例描寫人物的方法。

3.認識“猝、墊、苛”3個生字,正確書寫“崇、袁”等9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朗讀課文,從課文對陳招娣罷練及繼續訓練的細節描寫中,體會中國女排姑娘吃苦耐勞、永不服輸、頑強拼搏的精神。

教學準備

1.有關中國女排的圖片,文字資料。

2.有關中國女排在國際比賽中的視頻資料。

教學時間

2課時。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課題導入

1.板書課題,並齊讀。

同學們,在你們的頭腦中怎樣的訓練纔可以稱得上“苦練”?

2.多媒體出示關於中國女子排球隊的文字資料:

在教練員袁偉民的帶領下,中國女排在1981年第三屆“世界盃”、1982年第九屆世界女排錦標賽、1984年第二十三屆奧運會、1985年第四屆“世界盃”、1986年第十屆世界女排錦標賽上連連奪冠,獲得了全世界重大賽事“五連冠”的殊榮。

中國女排在世界賽事中取得了重大成就,成就的背後她們付出多少辛苦你知道嗎?其中有許多令人感動的故事啊!今天,我們就來了解前中國女排的一名成員――陳招娣的故事,看看她是如何苦練的。

二、初讀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新詞。(讀文時可以圈畫生字、新詞。)

2.利用工具書解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

3.再次讀課文,並把語句讀通順,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三、自主、合作學文

1.兩人一組輪流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新詞。

(提醒學生在互讀時把語句讀通順。)

2.小組交流: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敘述的?

在學生反饋過程中,教師因勢利導,與學生共同歸納:

課文記錄了陳招娣在排球訓練中,因過於疲勞,兩次罷練,最終克服困難,理智迴歸並完成訓練的故事,生動地表現了以陳招娣爲代表的中國女排強烈的責任感,以及吃苦耐勞、永不服輸、頑強拼搏的可貴精神。課文是按照事情發展順序寫的。

板書:主動請求續加訓練――首次累倒賭氣罷練――再次累倒痛哭罷練――理智迴歸完成訓練。

四、熟讀思考

1.可以把課題“苦練”改爲“訓練”嗎?二者有什麼區別?

2.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中哪些內容能體現“苦練”中的“苦”字?在下面用橫線畫出來。

3.把自己畫出來的內容大聲地讀一讀,看看你感受到了什麼?把你的感受用概括性的語句批註在書上。

五、交流感悟

1.學生進行彙報、交流時,老師引導學生理解重點語句,感受陳招娣吃苦耐勞、頑強拼搏的品質。

(1)她玩命地向球飛撲過去,滾翻起來,又飛撲過去。漸漸地,她的雙腿發沉了,臉色蒼白了。但她仍然不顧一切地奔跑着,翻滾着,飛撲着。當她救起第九個球時,倒在地上起不來了。(這兩句話描述了陳招娣救球的訓練過程。“飛撲過去”“滾翻過來”,形象地再現了訓練情景。“玩命”“不顧一切”,表現了陳招娣認真刻苦的拼搏精神。“雙腿發沉”“臉色蒼白”,表明她已經精疲力竭了。最終陳招娣因體力不支而倒地。這是陳招娣續練後第一次累倒。)

(2)招娣趴在地上大口大口喘着氣,眼看着球從自己的身邊、頭上飛了過去。她不是不想去救,實在是太累了,即使站立起來,也追不上那刁鑽的來球。(“不是不想去救”“實在是太累了”,這表現了陳招娣累得面對飛來的球已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3)招娣走到紅十字箱跟前,撕了幾條膠布。不裹,手指尖裂開的口子,實在疼得受不了。如果從她打球算起,她用的膠布拼湊起來,至少可以做一身衣褲了。(這幾句話先寫陳招娣用膠布裹手上的口子,再寫她使用膠布之多,極言訓練之苦。前文寫訓練之累,這裏寫訓練之苦,苦和累是中國女排訓練的基本特徵。)

(4)袁偉民一個球接一個球地扔着、砸着。招娣奮不顧身地向飛來的球飛撲着,滾翻着。好不容易把剛纔的負球給補上,她還是隻救起了九個球!離十五個還有六個呢!很明顯,招娣的動作遲緩了。終於,她又倒下起不來了。(這是陳招娣續練後第二次累倒。第一句寫袁偉民對陳招娣的訓練,他沒有因爲陳招娣已經很累而手軟,仍兇狠地“扔着、砸着”,足見他是一個以“狠”著稱的教練。後幾句寫了陳招娣訓練時的表現,她沒有因爲前次累倒心裏不滿而影響練習,還是那麼頑強,再一次表現了她吃苦耐勞、頑強拼搏的精神。)

……

2.從以上的語句中,選擇一句進行有感情朗讀。

學生自由選擇語句,自由練讀,指名朗讀。

3.在苦練的過程中陳招娣有怎樣的心理變化?看出她怎樣的性格?找到相關的語句。

(1)招娣火了,心裏說:“扔吧!扔吧!”她霍地從地上站起身,氣沖沖地嚷道:“我不練了!”便走到場外拿起衣褲,徑自朝門口走去。(第一次因爲教練太苛刻,不顧自己累倒而發火,氣沖沖地罷練要走。)

(2)她感到滿肚子委屈,站起來,看也不看教練,拿起衣褲又徑直向門口走去。她實在忍受不了了,世界上哪有這麼狠心的教練呀!(第二次忍受不了教練對自己累倒後的鐵石心腸而感到委屈,賭氣再次罷練要走。)

(3)她那被極度疲憊和委屈情緒弄昏了的頭腦,開始冷靜下來,理智回到了她的心中。(最終冷靜下來,理智回到心中,要完成訓練。)

招娣邁動腳步了。不過,她不是往前走,而是來了個向後轉,步子那麼猛,動作那麼衝。(這表現了陳招娣的個性特徵,以及她知錯就改、永不服輸、頑強拼搏的品質。同時,兩次罷練也表明了訓練之苦,照應了課題“苦練”。)

4.是一種什麼力量支撐陳招娣完成了訓練任務?

作爲一名中國女排的隊員,爲國爭光,振興我國排球事業的責任感、使命感,使陳招娣堅持完成了訓練任務。

5.讓女排的姑娘們練得這樣辛苦,袁偉民教練是不是像陳招娣說的那樣,太鐵石心腸了?你怎麼評價袁偉民教練?

第2課時

一、回顧全文

1.用自己的話說說陳招娣堅持刻苦訓練的過程。

2.我們應該怎樣學習陳招娣頑強拼搏的精神?

二、有感情朗讀

1.選擇讓你感動的段落,自由練習有感情朗讀。

2.指名讀讓你感動的段落。

3.指導朗讀3次練球的段落。

4.分組比賽讀。

三、情感昇華

同學們,讀了課文,現在你們對“苦練”一詞又有了怎樣的理解呢?(中國女排在賽場上有這樣優異的表現,這來自於她們背後的苦練。女排姑娘們不僅僅是具有吃苦耐勞、永不服輸、頑強拼搏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她們日復一日的苦練都是爲了祖國的.榮譽。)

四、落實識字

1.自主認讀。

2.指名認讀生字,並組詞語。

3.獨立書寫。

4.辨別各組詞語的不同用法。

徑自:自己直接行動。

徑直:直接向某處前進,不繞道,不耽擱。

滾翻:一種體操動作,有技巧。

翻滾:來回翻身打滾,翻轉滾動。

委屈:受到不應該有的指責或待遇,心裏難過。

委曲:事情的底細和原委。

5.摘記自選詞語。

篇十: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一、教學目標。

1、積累好句,領會句子的表達方法。

2、積累成語故事和古詩。

3、充分發揮想象,鍛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

二、教學重點。

誦讀古詩。

三、教學難點。

習作。

四、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預習,教師製作課件。

五、教學時數。

4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詞語超市。

1、激發興趣,準備複習會認、會寫詞。

2、多種方式認讀第一組詞語。

3、認讀、練寫第二組詞語。可以聽寫檢查,也可以做選詞寫話練習。

(二)金鑰匙。

1、用課件出示句子:“他們像麻雀一樣蹦蹦跳跳,一會兒用這隻腳,一會兒用那隻腳。”

師:讀一讀,從這句話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2、生交流:體會到孩子們興奮的心情,生活的無憂無慮。

3、師:你是怎樣體會到的?

小結:描寫人物要細緻、生動。

4、從課文《張瀟灑》和《暑假》中,找出這類句子,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5、說話練習:給大家描述一個你熟悉的人。學生互相評價。

(三)成語故事。

1、默讀短文。說說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什麼?

2、說說你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個成語的理解。

3、你還知道哪些成語故事?

(四)古詩誦讀。

1、你知道劉禹錫的哪些詩?

2、用課件出示《烏衣巷》及註釋。

3、生熟讀古詩,根據註釋理解詩意。

4、交流,提出不懂的地方,老師加以點撥。

5、從這首詩中你體會到什麼?

體會到烏衣巷今非昔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詩人對此發出無限感慨。

6、有感情地讀一讀,背誦。

(五)佈置作業。

蒐集成語故事,準備開“成語故事會”。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在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成語是一顆閃亮的珍珠。不少成語背後都有一個有意思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來舉辦一個“成語故事會”,看看誰讀的成語故事多,講得好。

(二)講故事。

1、提出評比要求:

(1)表達清楚流利。

(2)講得生動,有感情。

(3)理解成語的意思。

2、學生講自己讀過的成語故事。

3、組織學生評委打分。

4、評出優勝者。

第三、四課時

(一)導入。

讀了《張瀟灑》這個故事,我們知道張瀟灑是個腦子裏充滿奇思妙想、敢於嘗試的人。“小狗樂園”計劃失敗了,但說不定,不久他又開始了新的“工程”呢。你們說說,他可能又開始什麼新的“工程”呢?又會發生哪些有趣的事呢?

學生暢所欲言。

那好吧,今天就讓我們也來當一回作家,寫一寫張瀟灑的故事。現在你就是文中的“我”,張瀟灑就是你的同學,請你寫一個小故事,講講張瀟灑實施一個新計劃的事。

(二)明確習作要求。

1、大膽想象,故事要有新意。

2、可以將自己或同學做過的事挪到張瀟灑的身上。

3、寫的時候注意要把人物寫生動,把事情寫具體,語句要通順。

(三)寫作文。

1、學生自己構思。

2、寫作文草稿,教師巡視,指導有困難的學生。

(四)講評作文。

1、再次明確習作要求。

2、分小組,學生互評。

①將學生分爲若干個小組,在小組內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同學聽,讓同學來評價,指出優缺點。

②教師巡視,收集一些習作修改的情況。

(五)全班點評。

1、教師挑選一好一差兩篇作文,讓學生進行比較性閱讀。

2、發現優點與缺點,討論如何修改。

3、修改自己的作文並謄寫。

(六)將班上優秀的習作展示出來。

篇十一: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掌握會寫、會認的詞語。

2。結合本單元課文,領悟寫人的方法。

3。積累中外名言、有關思鄉的詩。

4。練習寫人的作文。

教學重點

積累名言、有關思鄉的詩句。

教學難點

領悟寫人的方法、習作。

教學準備

老師準備幾篇精美的寫人的文章。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詞語超市

1。激趣導入。

2。出示第一組詞語,開火車讀,同桌互讀。

3。出示第二組詞語,互讀,練寫,可以挑選其中的一個或幾個寫話。

二、金鑰匙

1。金鑰匙開啓智慧之門,讓我們步入知識殿堂。這一期的“金鑰匙”又將給我們帶來什麼收穫呢,請同學們快速閱讀內容,想想它告訴了我們什麼。

2。學生默讀內容。

3。集體交流。

(1)要我們留心生活中的小事;(2)學習作者傳神、細膩的描寫和質樸的語言。

4。快速默讀《我的老師》一文,讓學生交流:文章中哪些事例寫得好?爲什麼?

5。想一想,在生活中誰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爲什麼?

6。集體交流(注意說清具體事例,抓住人物的言行說,表達真情實感。)

7。教師小結:同學們平時要留心生活中的人和事,要記下最動人的言行,做生活的有心人。

三、名詩名句

1。出示四句詩。

2。你聽過哪句?明白它所蘊含的道理嗎?

3。生自由發言。

(1)“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但丁

意大利詩人但丁用詩句表明了自己堅持真理,不懈追求的堅定信念。

(2)“黑夜無論怎樣漫長,白晝總會到來。”――莎士比亞

“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雪萊

這兩句蘊含的道理相似,告訴那些身處黑暗、痛苦中的人,光明已經不遠了。

(3)“使生如夏花之絢麗,死如秋葉之靜美。”――泰戈爾

生命存在的時候要有所作爲,讓它展現出最美的光華,當它消失的時候也要有豁達平和的態度。

(前三句大部分可能聽過,知道含義,着重講講最後一句。)

4。教師還可以介紹這四位著名的外國作家、詩人,推薦他們的代表作給學生課外閱讀。

四、古詩誦讀

1。回憶學過的有關思鄉的古詩。

2。讀一讀《客中作》,說一說這首詩的意思。

3。全班交流。

4。討論詩人真的“醉而忘鄉”了嗎?

5。練習背誦。

五、佈置作業

1。蒐集古今中外的名言;

2。積累有關思鄉的古詩詞。

第二、三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國小時候的老師蔡芸芝先生,給作家魏巍留下了終生難忘的記憶。國小六年,你也遇到了許多老師,他們或慈愛,或嚴厲,或風趣,他們的音容笑貌也各有特點。這些都可能給你留下深刻印象!那就給大家講一講你印象最深的一位老師吧。

2。學生口頭介紹自己印象最深的老師。

3。既然印象這樣深刻,那就讓我們寫下來吧,讓更多的人瞭解他。

篇十二: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1。再讀《我的老師》和課前老師準備的精美的寫人文章。

2。看看作家們是怎樣寫出人物特點的。

3。明確寫作要求:

(1)寫真人真事,表真情實感;

(2)可以寫寫老師的外表,寫出比較特別的地方;

(3)用一兩件事寫出老師的特點,最好是你熟悉的事。

篇十三: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3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並正確讀寫課文出現的部分生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蟋蟀的“住宅”是什麼樣的?它有什麼特點?它有是怎樣建造的?

3、積累好詞佳句,體會作者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具體事物的寫作方法。培養對自然界細緻觀察的習慣和對動物的愛心。

4、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激起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蟋蟀住宅是怎樣建成的,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通過重點詞句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教學準備:師生共同蒐集有關蟋蟀的資料,有條件的學生可以閱讀《昆蟲記》這本書或觀察蟋蟀及它的巢穴。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對於蟋蟀,你瞭解多少?師生交流,彙報蒐集資料情況。(大屏幕展示蟋蟀圖片)這節課我們將走進昆蟲世界,參觀一下大昆蟲學家法布爾筆下的《蟋蟀的住宅》,你們有興趣嗎?(板書課題並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通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語句(不會讀的字作標記,自學)

2、檢查字詞認讀及朗讀情況。

(1)出示詞語,用多種方式認讀。

(2)師生相互強調難寫字,並適當寫一寫,加深記憶。

(3)指名朗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結合學生的回答,教師隨機板書:特點、建造)

(設計意圖:整體感知課文,概括出哪幾個方面的主要內容,合理有效的銜接下一個環節,同時強化基礎知識的學習,達到在語境中認讀字詞的效果,又增強了學生的記憶力。)

三、小組合作,梳理課文順序。

師:同學們,讀了課文後你想解決哪些問題,在小組內提出來,經過整理後彙報上來。

1、交流、梳理問題。

2、小組合作討論:

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點?蟋蟀是怎樣建造自己的住宅的?

交流學習成果。(教師隨機板書:慎重選擇、向陽、隱蔽、乾燥、有門、有平臺、簡樸、清潔、衛生;加深加闊、不斷修整)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合作解決問題,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好勝心;引領學生梳理課文,對課文內容有了比較全面的瞭解,使之能駕馭課文,爲今後的運用打下基礎。)

四、小結課文,課堂練習。

師:作者爲什麼會有這樣的發現與感悟呢?你對蟋蟀的勞動成果感到驚奇嗎?下一節課我們再走進課文。

1、抄寫生詞,把你認爲難寫的字提出來。

2、選擇正確讀音。

洞穴(xué xuè) 粗糙(zào c?o)

慎 (shèn sèn)重 即(jí jì )使

3、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隱蔽――柔弱――簡樸――慎重――

(設計意圖:此環節引出懸念,銜接下課;鞏固基礎,使學生學有所得)

五、作業佈置:

1、帶着你的疑問再讀課文。

2、蒐集關於描寫昆蟲的文章讀一讀,並寫讀書筆記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聽寫生詞,同位互相檢查,及時改錯,必要時集體訂正:

住宅、隱蔽、毫不可惜、棄去、隨遇而安、選擇、住址、洞穴、挖掘、搜索、傾斜、扒土、拋出

回顧上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還有什麼疑問?

(設計意圖:從整體入手,回顧上節課學習內容,爲下一課學習打下基礎,提出疑問,激發學生善於發問、善於思考)

二、精讀課文,深入理解。

師:同學們能提出問題,說明你們是愛動腦筋的好孩子。下面請大家細讀課文,找出答案並在小組內交流。

互動研討:

1、作者爲什麼把蟋蟀的洞穴稱做是“住宅”呢?這是運用了什麼修辭寫法?

2、“隨遇而安”什麼意思?(指導學生讀第二自然段的前三句話)

3、“蟋蟀和它們不同,不肯隨遇而安”這恰好照應了課題“住宅”一詞。讀着這句話,你還會想些什麼?(隨機板書;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

4、指導朗讀,體會“不肯隨遇而安”所表達的豐富內涵。

師:作者不僅把蟋蟀挖掘的洞穴說成是“住宅”,而且還說是個“偉大的工程”,你覺不覺得有點太誇張了?默讀文中相關段落,想一想爲什麼?(學生可能會結合蟋蟀的弱小及住宅建造方面來回答,引導學生抓住修建時的動作詞來理解)

5、你對這個工程的設計者、施工者怎樣評價呢?(學生可能發出讚歎或發表自己的感受)用什麼語氣讀這句話?(指導讀)

(設計意圖:從問題入手,使學生有問題可問,有問題可想,在上一節整合課文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問題,達到精讀的目的。)

三、積累佳句,感悟寫法

1、作者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了蟋蟀的住宅,這與他的細緻觀察是分不開的,文中哪些地方講述他是怎樣觀察的,找出來讀一讀,體會一下。

2、文中採用大量的擬人寫法,說明了什麼?你該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呢?找出相關的語句多讀幾遍,體會這樣寫的好處,再摘抄下來。

(設計意圖:好的文章是與作者細心觀察分不開的,文中作者對自己是如何觀察蟋蟀做了簡要敘述,在此讓學生找出來,品味寫法,達到積累與感悟寫法想結合)

四、總結佈置,拓展延伸

1、談談你讀了這篇課文後有什麼感受或啓發?

2、科學家法布爾以嚴謹求實、積極探索的科學態度,堅持長期細心觀察的敬業精神給我們很大的啓發。平時,我們每一個人也要以嚴謹認真的態度對待身邊的每一件事,從小培養耐心細緻的觀察習慣,積極探索,爲科學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3、選擇學習;

(1)課後選一處景物進行觀察,練習寫一寫。

(2)繼續蒐集關於昆蟲奧祕的相關資料

(3)有條件的讀一讀《昆蟲記》這本書。(大屏幕出示或出示小黑板)

(設計意圖:再一次從整體上感悟課文,達到讀悟共鳴,讀寫延伸,使讀能爲今後的用服務,讓學生選擇性延伸學習,激發求知慾及好奇心。)

附板書:

26 蟋蟀的住宅

特點:慎重選擇 建造:加深加闊

向陽、乾燥、隱蔽…… 不斷修整

簡樸、清潔……

吃苦耐勞 不肯隨遇而安

偉大的工程

篇十四: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1。學生寫作文草稿。

2。教師巡視,指導有困難的學生。

四、修改草稿

1。再次明確要求;

2。同桌互評互改;

3。自己修改;

4。老師批閱後發現一些典型的問題,再選一篇學生習作進行講評;

5。學生再次修改,謄抄。

篇十五:六年級下冊教案語文

教學目的:

1、學會詞語:誕生司空見慣追根求源機械洗澡逆時針無獨有偶玫瑰百思不得其解見微知著領域

2、瞭解課文中寫的三個事例,並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三個事例的內容。

3、初步瞭解用事例來說明觀點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品析課文,理解文中的三個科學故事,體會具體事例在說明觀點的的作用。

教學難點:

初步理解議論文的基本寫法,並能仿照寫法寫話。

教學準備 :

查找閱讀有關能說明“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的科學故事。

教學方法 :

自讀自悟、合作探究、講練結合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1、本單元的主題是什麼?(科學精神)

2、前面兩課告訴我們哪方面的科學精神?(18課:居里夫人堅定執著,爲科學做貢獻,爲人類做貢獻的精神;19課:中國航天人團結合作、勇於探索、鍥而不捨的精神。)

師:是啊,在前幾篇課文中,我們瞭解和感受了居里夫人、中國航天人身上精神。

這一些科學精神是非常可貴,非常感人的,是值得去學習的。而具有這些科學精神千千萬萬的知名的或者不知名科學家、科技工作者都是值得我們去敬重的。

今天我們學習這個單元的第三篇課文,讓我們繼續瞭解和感受可貴的科學精神,另外,這篇課文在寫法上有一個重要的特點,我們要來學習這種寫法。

3、出示課題《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齊讀課題,問:說說你對課題的理解。

二、自由大聲朗讀課文,自學課文,完成以下任務

1、讀通讀準課文。

2、自學生字詞語。

3、瞭解課文內容。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對課文內容的瞭解。

提問

課文裏講了哪幾個人物?(麻省理工大學教授謝皮羅、英國化學家波義耳、奧地利醫生)課文寫了幾個事例?(三個)

你認爲這篇課文的體裁是屬於哪一類?(說理性文章或者議論文)

2、檢查朗讀。指名四個學生分別來讀第一二、和第六、第七、第八自然段。

3、檢查詞語。教師出示詞語。

先讓學生自己讀讀詞語,想想哪幾個詞語比較難理解;指明朗讀詞語;重點理解一些詞語;齊讀詞語。

重點學習詞語:誕生司空見慣追根求源機械洗澡逆時針無獨有偶玫瑰見微知著領域

司空見慣:意思(看得多了,不以爲奇),近義詞(習以爲常、屢見不鮮),反義詞(、鳳毛麟角)。書上“司空見慣的現象”指哪些現象?“司空見慣”還可以跟哪些詞語搭配?(司空見慣的事情……)

追根求源:意思(追溯事物發生的根源),近義詞(刨根問底、追本溯源)

機械:“械”是形聲字,用械組詞。

逆時針:給逆組詞。

無獨有偶:意思(某種少見的情況,偏有類似的出現,配成一對兒),舉例。

見微知著:“微”、“著”的意思(隱約、明顯),意思(見到事物的苗頭,就能知道它的實質和發展趨勢。

領域:用域組詞。

四、快速默讀課文。

1、課文講了一個什麼道理?用波浪線畫出相關的句子。

2、課文舉了哪幾個事例?

檢查

1、指名說課文講了一個什麼道理?朗讀第一自然段。

2、課文舉了幾個事例?舉這幾個事例目的是什麼?(爲了用事例說明這個道理。)

3、找出課文中寫這三個事例的內容。(3、4、5自然段)

五、初讀三個事例,瞭解三個事例的內容。

下面我們來概括這三個事例主要內容,有一個自然段可以幫助我們來完成這個任務,哪個自然段?(讀讀第二自然段,看看這個自然段寫了哪幾個內容?)

指明三個學生來朗讀課文3、4、5自然段,其他同學再想想,分別講了什麼?

給學生一些時間,可以自己說說,也可以在同桌說或者在小組裏說。

請三個學生站起來說三個事例的內容。

在學生說的基礎上,老師出示三個事例的內容,再讓全班同學讀一讀。

六、默讀課文,理清課文結構。

剛纔我們已經說了,這篇課文是說理性的文章,也叫議論文,分哪幾個部分,在課題上邊寫出課文的結構,並且在書上分好段。

檢查討論。着重討論第二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第二和第六自然段也是在證明作者提出的觀點,是三個事例的總起和總結,所以應該分到第二段,

教師板書:提出觀點——事例證明——總結全文

七、小結。

篇十六:六年級下冊教案語文

教學目標:

1.學會“澡、械”等5個生字,正確書寫“誕生、洗澡、漩渦、花圃、逆時針、司空見慣、無獨有偶、見微知著、鍥而不捨”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三個關於科學發現的三個故事在寫法上和內容上的相同點。

4.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引導學生認識到到凡事多問幾個爲什麼的重要性。

5.體會本文語言生動、準確的特色,學習用事實說明道理的寫法。

教學重點:

品析課文,理解文中的三個科學故事,體會具體事例在說明觀點的的作用。

教學難點:

初步理解議論文的基本寫法,並能仿照寫法寫話。

教學準備 :

查找閱讀有關能說明“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的科學故事。

教學方法 :

自讀自悟、合作探究、講練結合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與本文事例相關的圖片或錄像資料,生字、新詞、重點語句的課件。

2.鼓勵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查閱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有很多同學特別崇拜科學家,能說一說你最崇拜的科學家是誰嗎?

2.你們知道科學家們主要依什麼取得了偉大的成就嗎?(學生自由發言,如:善於思考、勤奮刻苦、鍥而不捨等等。)

3.教師小結:縱觀千百年來的科學技術發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學說的發現者、創立者,差不多都是從細小的、司空見慣的現象中看出問題,不斷髮問,不斷解決疑問,追根溯源,最後把“?”拉直變成“!”,找到了真理。所以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板書課題)

4.誰來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學生自由發言。)下面我們來共同學習第20課,請同學們齊讀課題。相信同學們學過課文,對這句話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同學們打開書,自讀課文,要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出示詞語

誕生 縱觀 漩渦 敏銳 追根求源 見微知著 鍥而不捨

洗澡 花圃 推理 逆時針 司空見慣 無獨有偶 打破砂鍋問到底

(1)指名讀詞語。

(2)齊讀一遍。

3、好!同學們再讀課文,看課文講了哪三個故事?分別是什麼?

學生自由回答

謝皮羅教授從洗澡水的漩渦中發現問題,通過反覆的試驗和研究,發現水漩渦的旋轉方向和地球的自轉有關。

化學家波義耳偶然發現鹽酸會使花瓣變紅,繼而進行了許多試驗,終於發現了酸鹼試紙。

奧地利醫生從兒子做夢時眼球轉動這個現象,經過反覆觀察和分析,推斷出凡睡者眼球轉動時都表示在做夢。

板書設計:

觀點: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 ?

洗澡水的漩渦 發現問題(詳)

事例:紫羅蘭的變色 反覆試驗(略)

睡覺時眼珠的轉動 發現真理(詳)

結論:見微知著 善於發問 不斷探索

(不難) (不易)

篇十七: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教學要求:

1、能按“習作要求提示”選擇和小夥伴之間發生的老師不知道的故事, 自擬問題寫下來。

2、要通過對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和心理活動的描寫,把內容寫具體,情節寫生動。

3、能主動修改自己的習作,逐步養成多讀多改的良好習慣.

重難點、關鍵

藉助插圖探究寫法,捕捉細節完成習作.

課前準備

創造一個老師不在場的課堂,給予學生充分表現自我的機會.

課時劃分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明確要求

1 前幾天,老師有一次因故不在課堂,老師想知道沒有老師在時,同學們都做過些什麼。不要怕在老師面前暴露缺點而羞於表達,大膽地說出真實的情況,無論是好事,趣事還是錯事都可以說。

2 交流

3 揭示本次習作要求----寫一寫老師不在場時,你和小夥伴之間發生過的故事,無論是好事,趣事還是錯事,都可以寫下來。

二、藉助插圖,探究寫法

1 整體觀察插圖,感知”面”的描述。

討論:畫面上有哪些人?他們在幹什麼?當時的情形怎麼樣?

2 抓住局部觀察插圖,感知”點”的描寫

從插圖中選擇你最感興趣的某個人或幾個人進行細緻的觀察,想一想:他們在做什麼?由人物的動作.表情想象出人物的語言,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3 插入突發事件添加細節。

展開想象:如果教室門猛然被推開,情況會怎樣?或者突然有人說”老師來了”,情況又會怎樣?

三、聯繫實際,交流體驗

1、日常學習生活中,插圖中描繪的場面大家一定也經歷過,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想一想:老師不在場時,自己曾經扮演過怎樣的角色?

2、交流、評議

引導學生不僅抓住自己的語言、動作、神態和心理活動,還要把其他同學的種種表現都描述出來。

3、各自梳理,確定本次習作材料

四、寫法遷移,嘗試習作

1、運用插圖探究出的寫法完成習作草稿。

2、組織評議,指導修改。

3、謄寫習作

板書設計:

習作2

“面”――把握記敘文六要素

“點”――抓住人物活動

“細節”――插入突發事件

篇十八: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會寫13個生字,積累本課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文中的人物對話,以及有詳有略的敘事方法。

3.通過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感受人物心理活動的變化,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感受八兒與家人間的親情。

4.通過對傳統習俗的瞭解,感受我國民風民俗的無比美好。

[教學重難點]

1.學習文中有詳有略的敘事方法。

2.通過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感受人物心理活動的變化,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文

1.請同學們分成男生組和女生組比賽,每人10秒內說出中國傳統節日以及與之相對應的風俗習慣,說得多的獲勝。

2.一個一個的傳統節日,猶如中國民俗文化裏的璀璨珍珠,而那些隨着節日應運而生的主題活動,則是那一根堅韌的絲線,串起親情,串起友愛,串起老百姓對幸福生活的無限憧憬。今天,我們大家一起來欣賞現代作家沈從文的小說《臘八粥》,感受又一個節日帶給我們的香甜味道。

3.知作者,解課題。

板書:臘八粥沈從文(課件出示,作者簡介)。

再解讀“臘”字:“臘”是中國古代祭祀祖先和神靈的一種極爲重要的祭典。臘祭的日期經常改變,但都在每年的最後一個月舉行。由於這個祭祀非常重要,所以這個月份也被稱爲臘月。)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出示學習要求

(1)自由朗讀課文,藉助拼音讀準字音,掃清生字障礙,把課文讀通順。

(2)根據自學生字的方法,掌握字形字音,規範書寫,注重積累。

(3)利用聯繫上下文或查字典、詞典的方法理解詞語。

(4)標出自然段序號,把不理解的語句標出來,與大家討論。

2.學生按要求自主學習。

3.彙報、交流學習成果。

(1)出示本課的生字、新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掌握書寫要點。

(2)通過指認、開火車讀等形式加深學生對生字的認識。

(3)以小組練讀的形式,讓學生通過朗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聽錄音,整體感知。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課文圍繞着“臘八粥”這一主題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明確:本文圍繞八兒等着吃母親熬煮的臘八粥的神態,展現了一幅淳樸、和睦、溫馨的圖景,表現了八兒一家其樂融融的生活情景。

2.課文重點講了什麼?哪部分寫得詳細?哪部分寫得簡略?

明確:重點講了八兒迫不及待等着吃臘八粥的情形,這也是文章寫得最細緻的部分,而後面吃臘八粥的情景則寫得非常簡略。

3.文章可以分爲幾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寫人們對臘八粥的喜愛。

第二部分(第2―17自然段):詳寫了八兒急切等待着吃臘八粥的情形。

第三部分(第18―19自然段):八兒一家美美地吃上了臘八粥。

四、精讀賞析第一部分

齊讀第1自然段,想想作者是如何寫出人們對臘八粥的喜愛的。

“……的小孩子,……的大孩子,……的老孩子……”開篇第一句作者就採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選取了三個不同年齡段的人對臘八粥的態度,以點帶面,說明臘八粥不是某一個人,也不是某一些人喜歡,而是所有人都喜歡。平實的語言中暗含了無盡的讚歎。接着不厭其煩地一一列出食材的種類,再寫“單看它那嘆氣樣兒”“聞聞那種香味”“大匙大匙朝嘴裏塞灌呢”,充分調動人的視覺、嗅覺、味覺等,全面體現了臘八粥的色香味美;用擬人手法寫臘八粥咕嘟冒氣的“嘆氣”樣,誇張地朝嘴裏“塞灌”樣,把讀者也帶入那情境中,忍不住想要觀其相,聞其香,品其味!

五、課堂作業

1.抄寫課後生字。

2.思考課後練習題。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一節課,作者把我們帶到了熱氣蒸騰、香氣繚繞的竈臺邊,那甜甜膩膩的臘八粥不僅勾出了我們的饞蟲,更勾出了故事主人公心裏的饞蟲。他是誰呢?讓我們走進課文去看看吧!

二、精讀感悟

1.默讀第2―8自然段,要求:

(1)畫出描寫八兒的句子,想想這些句子分別屬於對人物的什麼描寫,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2)畫出粥發生變化的句子,想想這樣寫的好處。

2.學生彙報。

(1)“喜得快要發瘋了”這屬於對人物的什麼描寫?你能換一種說法來表達八兒的喜悅之情嗎?

(2)“眼睛可急紅了”說明了什麼?八兒真的餓了嗎?從對八兒的描寫中可以看出此時此刻八兒的心情怎麼樣?可以用什麼詞來形容?(板書:迫不及待)

(3)省略號有什麼作用?指導朗讀第4―5自然段的人物對話,分角色朗讀人物對話。

(4)怎樣理解第8自然段的反問句?八兒對臘八粥雖是望眼欲穿,但也只能苦苦等待。(板書:苦苦等待)

(5)等待的過程,總體上是期待和焦急的。在八兒等粥的過程中,粥也在發生着變化,這鍋臘八粥彷彿也像人一樣在表達着情感。文中哪一句話有這樣的表達效果?(粥的嘆氣)這樣的表達在文中出現了幾次?請分別找出來。

(6次。“讓它在鍋中嘆氣似的沸騰着”“單看它那嘆氣樣兒”“看到那一大鍋正在嘆氣的粥”“鍋中的粥,有聲無力的嘆氣還在繼續” “就聽到那鍋中嘆氣又像是正在嘟囔的東西”“鍋內又嘆了聲氣”)

(6)如果把第二部分分爲一個個小節,每小節內容用一個詞來概括,這一小節可以用什麼詞來概括?(盼粥)

過渡:八兒多麼想讓媽媽早點給他端上一碗噴香的臘八粥啊,那麼一旦粥煮好了,他想怎麼分呢?

3.分角色朗讀第9―11自然段,思考:

(1)這一小節可以用什麼詞來概括它的主要意思?(分粥)

(2)八兒開始計劃粥應該怎麼分?後來想怎麼分?爲什麼變卦了?(理解八兒的討價還價、得寸進尺)

(3)“孥孥”是什麼意思?(媽媽對八兒的暱稱)從媽媽的話中你能看出什麼?

(4)再分角色讀,要讀出八兒的天真可愛和媽媽對他的寵愛。

過渡:這讓小小的八兒想吃三碗半的粥,在他的猜想中粥又是什麼樣的呢?

4.默讀第12―13自然段,用一個詞來概括這一小節的內容。(猜粥)

思考:

(1)男生齊讀第13自然段,描述八兒想象中的粥是什麼樣子的。

(2)粥裏的栗子、飯豆、花生仁兒、棗都是什麼樣的?找出文中的關鍵詞畫下來。

(3)文章用了一個什麼詞來形容八兒的猜想?(妙極了)

過渡:八兒盼粥、分粥、猜粥,臘八粥究竟是什麼樣的呢?和八兒的期盼、猜想一致嗎?

5.學習第14―17自然段,看看這一小節作者寫的什麼。(看粥)

(1)師範讀第14自然段,同學們思考:當媽媽把八兒抱起來,八兒終於看到了讓他垂涎三尺的臘八粥,課文中用了一個怎樣的詞語來表現八兒的心理?(驚異)

(2)媽媽煮的粥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請女生齊讀第15自然段,畫出相關詞語。

(3)找出關鍵詞和第13自然段比較,你有什麼發現?

(4)看了臘八粥之後的八兒,心裏又會想些什麼呢?

(5)男女生分角色讀人物對話,注意要讀出八兒的心理變化。從人物對話和粥的“嘆氣”中,你們覺得八兒是一個怎樣的孩子?(聰慧可愛、稚氣未脫)

6.八兒和媽媽的對話結束了,臘八粥也熬好了,這碗粥的味道如何呢?文中哪裏可以看出來?(第18―19自然段)學生齊讀。

明確:好吃、吃得多。(斜立着;肚子成了一面小鼓了;筷子擺成浪漫的十字;半碗陳臘肉,爹媽也奈何它不來了)

三、主題探究,拓展閱讀

1.主題探究:一碗濃濃的臘八粥,除了滿滿的食材,還有什麼讓人覺得如此甜蜜、美味?(家庭生活的溫情)

2.寫法梳理:課文主要寫了等粥和吃粥兩件事情,說說哪部分寫得詳細,哪部分寫得簡略。想想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明確:作者詳寫等粥,略寫吃粥。從八兒最初的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再到美妙的猜想,一直到最後親見時的驚異,作者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八兒的心理,同時也將一個可愛的、天真的孩童形象呈現出來了。因爲有了前面極盡細緻的鋪陳,所以最後真正吃臘八粥的部分,作者只用了寥寥幾筆“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陳臘肉,八兒的爹同媽也都奈何它不來了”,就勾畫出了八兒一家吃得多麼酣暢淋漓,多麼心滿意足!而臘八粥的美味無比也盡在不言中了。作者這樣安排,既以點帶面地寫出了人們對臘八粥的喜愛,又讓讀者感受到了普通百姓平凡而溫馨的生活圖景。

3.閱讀沈從文的《臘八粥》全文,感受其極富鄉土氣息的語言魅力。

明確:沈從文的小說《臘八粥》,語言平易淺白,簡練流暢,人物對話很有個性,極具生活氣息。作者言辭間平易近人,筆法嫺熟,筆調細膩。筆下的臘八粥軟糯而又香甜,臘八節簡單而又質樸,濃郁的民俗風情,妙趣橫生的一個個場景,猶如工筆國畫,家常俚語間將八兒一家的溫馨生活躍然於紙上。也許從未將“愛”掛在嘴邊,卻可以看出他們彼此之間對對方的愛,真正地讓人感受到了何爲“家”。

四、佈置作業

過了臘八就是年,請同學們上網查一查臘八粥的來歷或者查一查關於臘八節有哪些有趣的傳說和故事,查到之後和同學們分享一下。

[教學板書]

2.臘八粥

臘八粥等粥 盼粥迫不及待

分粥苦苦等待猜粥美妙猜想

看粥親見驚異八兒天真活潑

聰慧可愛體貼善良

[教學反思]

八兒心理活動的變化以及精彩的對話構成了本文的行文主線,抓住這兩點來進行閱讀和賞析便能把握文章的主題。因此,我在教學時採取了分角色讀、默讀、自由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進行讀和悟。通過“那我餓了”“媽,媽,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是啊!孥孥說得對”等對話來感知八兒的稚拙純真與可愛、媽媽的慈愛逗趣;通過對煮臘八粥以及八兒猜臘八粥、看臘八粥的精彩描寫,來感知沈從文的語言魅力……整篇文章的架構,小說所傳導出的淳樸、和睦、溫馨的圖景便逐漸在學生心中清晰起來,比較到位地進行了傳統文化、風俗習慣的浸潤。

篇十九: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詞語超市:複習鞏固要求會認和會寫的詞。

2.金鑰匙:培養學生在閱讀好文章時,品味好詞好句的能力。

3.語文故事:培養學生抓住文章主要內容的能力;通過對“一字師”的理解,瞭解修改對寫作的重要性。

4.古詩誦讀:使學生在讀背中感悟古詩的意境,領略西湖之美,達到積累的目的。

5.語文生活:通過說畢業感言的活動,提高學生的演講能力。

6.習作:寫在國小六年中一件難以忘懷的事,注意寫清事情的經過,寫出真實感受。

教學準備

課前準備一些紙條,紙條上分別寫上“向老師說”“向同學說”“向母校說”“向家長說”“向自己說”等。

教學時數

4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詞語超市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複習會認詞、會寫詞。

2.多種方式認讀第一組詞語。指名讀,檢查掌握情況。

3.認讀、練習第二組詞語。可以聽寫檢查,也可以做選詞寫話練習。

二、金鑰匙

1.導言:《秋天的懷念》是一篇飽含深情的文章,這篇課文對母親描寫非常細緻,詞句也非常講究。今天我們再一次品讀品讀這些好句子。

2.自主朗讀,抓住帶點的地方細細品讀,想想這些地方寫出了母親的什麼內心活動?

3.指名讀,並談談讀後的體會。

4.教師小結:閱讀好文章時,一定要培養一邊標記、一邊思考的習慣,這樣既有助於對文章的理解和感悟,也可以從中學習好的寫作方法,積累好詞佳句。

5.拓展:用一邊標記、一邊思考的方法從本單元的課文中找出好句品味品味。

三、語文故事

1.導語激趣。

“一字師”講的是什麼樣的老師?“一字師”講述的又是怎樣的故事呢?

2.自讀故事,完成以下自學要求。

(1)正確、流利地讀短文。

(2)邊讀邊想:短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3)讀了短文,你有什麼樣的啓發?

3.彙報交流自學情況。

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真實的感受,可以談對故事的看法,也可以聯繫自己的實際談啓發。

四、古詩誦讀

1.導言:《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飲湖上初晴後雨》這兩首詩你們會背嗎?(指名背或齊背),這兩首詩都描寫了西湖美麗的風光,今天我們再來學一首描寫西湖的古詩,再一次領略西湖的美。

2.自主朗讀,讀準字音,把這首詩讀熟,質疑。

3.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在難讀處指導,解疑。

(2)通過引讀,指導學生讀出韻味。

師:烏雲洶涌像把墨汁潑翻,但不能遮住青山,白色的雨點好似蹦跳的珍珠,打入遊船。

生: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

4.品讀,邊讀邊想象詩句描繪的畫面。

5.練習背誦。

(1)同桌合作背誦或自己背誦。

(2)齊背。

第二課時(語文生活)

一、談話導入主題

六年的國小生活就要結束了。六年來多少事令我們回憶:老師的關心、同學的友愛、有趣的活動……即將要分別了,你一定有許多話想要對老師、對同學、對朋友說!

今天,就請同學們到講臺前,作一個簡短的發言,說一說你們想說的話。

二、出示發言的要求

1.抽籤確定發言內容,內容有:向老師說、向同學說、向母校說、向家長說、向自己說……抽籤後,準備幾分鐘。

2.要抓住主要內容說,不必面面俱到。要根據抽到的說話對象使用稱謂語。

3.上臺後不要慌張,態度自然,發言口齒要清楚,聲音響亮,語速不要太快。

4.認真聽別人的發言,聽完後要掌聲鼓勵。

5.發言後,同學之間相互評價一下,看看發言的內容是否符合確定的內容,語言是否流暢,是否做到了表情自然、不怯場。

三、組內發言,相互評價

1.四人爲一小組,組內抽籤,確定內容。

2.各自準備幾分鐘。

3.組內發言,同學評價。

四、全班交流

1.指名發言(或小組內推薦發言人)。

2.全班同學評價。

五、教師總結

這一次說畢業感言的活動,就是爲了鍛鍊同學們即席演講的能力,這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它需要我們平時善於觀察、積極思考,還要求我們有比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落落大方的講話姿態。只要我們在生活中做個有心人,多找機會發表自己的見解,多與人交流,就會提高自己的講能力。

第三課時(習作)

一、激發興趣,拓寬思路

1.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國小六年中一定有許多事情讓你難以忘懷:第一次揹着書包步入校園;因爲做了錯事捱了老師的批評;考試得了高分贏得同學羨慕的目光……想把你最難忘的一件事告訴大家,與同學們分享嗎?

2.說一說你最難忘的那件事。(同學自由說,教師給予肯定和鼓勵,糾正學生表述不清的語句)

根據學生說的內容,教師要及時適當歸納。

二、閱讀習作提示,明確習作要求

三、自主習作

1.學生構思後自主習作。

2.教師幫助有困難的學生,根據情況進行個別指導。

第四課時

(習作評改)

一、學生朗讀習作,進行自改

二、指名朗讀習作,師生共同評議

請3―4名學生讀習作,一個一個評,相機指導,肯定優點,引導補充修改。通過典型習作的評議,使學生明白評改作文的要求和方法。

三、小組互讀互評,對習作提出修改意見

四、進一步修改習作

篇二十: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教學目標

1。會認1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重音、停頓和語調來表達自己讀文所體會到的感情。

4。瞭解蝶蛾的樣子、聚集在家裏壯觀的景象。

教學重點

學習作者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並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敘述的方法。

教學難點

閱讀教學時要注意引導學生由文字所描繪的畫面展開豐富的聯想,體會各種說明事物的方法的好處,並學習在表達中加以運用。

教學準備

幻燈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授課時間: 累計節數: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檢查學生預習情況,進一步學習生字新詞

二、檢查學生對生字、生詞的自學情況,直到學生進一步認讀、理解

1.隨即指讀生字,找到它在文中的位置,並能說出它在這樣的語言環境中的作用。

2.快速默讀,形成一定的默讀能力,快速找到生字、生詞,並在語言環境中加以理解,也可以藉助字典等工具書。

三、讀課文,瞭解文章的主要內容,畫出自己不懂得問題。

四、教師檢查自學情況,學生彙報。

教學反思:

授課時間: 累計節數:

第二課時

一、由題入手,瞭解大孔雀蛾這種昆蟲

1.由文題中的“晚會”這一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入手,爲學生創設主動思考、想象的情境,引領學生自然地進入到課文的學習。

2.認真思考展開豐富的想象,感受大孔雀蛾彙集在一起是怎樣的情景的閱讀興趣。

二、通讀全文,找到文章的中心句,並理清文章層次

三、逐段來深入學習課文內容

1.指導學生抓住文章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抓住文章各部分的重點。解本文寫作結構上的特點,能抓住文章的重點,並能根據這些依據理清文章的層次。

2.全文抓住重點詞語“難忘”“晚會”來學習,先設想什麼樣的情景可以稱之爲晚會。引導學生在由此問題引入下文的深入學習。

3.引導學生體會,文中哪些內容是對“大孔雀蛾晚會”的直接描寫?哪些是側面的襯托?

4.在學生對這部分內容完全理解的基礎上再指導學生學習這部分描寫事物的方法,並體會這樣的方法的好處。

5.倒數第二段指導學生自己閱讀發現問題,能用一段話說出自己由這段介紹所能想象到的畫面,指導學生朗讀這段,通過重音和停頓的變化,感受這一情景的神奇和自己由衷的讚歎。

6.引導學生關注文章最後一部分與第一段形成了首尾呼應,文章渾然一體。緊扣“難忘”。

四、總結全文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知識!讓學生自主梳理總結。

板書設計

大孔雀蛾的晚會

大孔雀蛾的外形特點

大孔雀蛾晚會發生的起因、經過、結果

篇二十一: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學生的基本步驟包括審題、確定中心、選材、組織材料、編提綱、擬稿、修改、謄清幾個環節。

一、審文題明確要求

1、審清習作的體裁:說明文

2、審清題眼:產品(農副產品、工業產品、食品和工藝品等)

3、審清範圍:家鄉的

4、審清題目要求:介紹家鄉的產品,要先介紹它的外部特徵,再寫出它的價值或用途。

二、定中心蒐集資料

問人、查資料、上(資料要儘可能翔實)

三、按要求素材

資料的價值在於根據的需要從中選擇有用的信息。值得一提的是,要想把這說明文寫生動,有時候光按部就班的介紹產品的特徵、價值或用途是不夠的。所以,如果有關於產品的一些傳說或者故事,我們能把它們巧妙地引入到我們的習作中的話,習作寫出來就生動具體了。因此,對於此類資料我們不能輕易捨棄。

四、讀例文借鑑寫法

這一次習作,從體裁上說,是一說明文。說明文的講究說明方法的運用。說明文中常用的說明方法有舉數字、作比較、打比方、舉例子等。這麼多的說明方法,我們不需要全部都用,但也不能通只用一種說明方法。我們也不能爲了用說明方法而用說明方法。方法的選擇必須恰當有效。

此外,因爲所的家鄉產品不相同,在介紹的過程中也會有所區別,不能“自古華山一條道”。比如介紹家鄉的一種水果和介紹家鄉的一種工藝品,在介紹過程中的側重點是不相同的。水果要介紹它的外形特徵,它的營養價值或者用途,另外,這種水果的種植、習性特點等等都是可以介紹的內容。如果要介紹家鄉的一種工藝品,那麼我們就可以從這種工藝品的歷史淵源,以及它的製造工藝,材料選擇等角度進行介紹。

五、列提綱即興練說

六、生擬稿教師指導

七、細修改謄抄文稿

篇二十二: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任選一篇讀過的寫讀後感,根據提示選取有意義的內容進行表達。

2、能結合具體事件清楚表達自己的感想。

教學重點:能結合具體事件表達清楚自己的感想。

教學難點:能結合具體事件表達清楚自己的感想。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

引導回憶:同學們,你們最近看過哪些課外讀物,看後有什麼感受嗎?(抽幾名同學談)

點撥話題:剛纔大家討論的很熱烈,今天我們就根據自己的體會,寫一寫讀後感好嗎?什麼是讀後感呢?(自由發言,教師總結。)

二.讀習作提示,明確習作要求

1.一本好書,你讀後一定會有很多感受,把自己的這種感受寫出來,要聯繫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寫自己的真實看法,也可以對其中某些內容談談自己的看法。

2.讀一讀例文《從〈海倫.凱勒傳〉想到的》,想一想,小作者是怎樣寫讀後感的?(注意分清哪些句子是複述,哪些句子是寫感想)

3.題目可以用“《****》讀後感”或“《****》有感”,也可以根據寫的內容擬定題目。

三.習作指導

1、緊扣原文抓住重點。

必須是從原文引發出來的感想、體會,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談。應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點或兩點上來發表議論。

2、聯繫實際,情感真實。

這個“實際”可以是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實際,也可以是別人的思想和生活實際,也可以是社會實際,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事寫並結合切身體會,體會才真切,才具有說服力。

3、讀感結合有側重。

正確處理好“讀”“感”的關係。“讀”是“感”的前提和引子。“感”是“讀”的結果和目的。因此要有讀有感,讀感結合,比例協調。不能只讀不感,一味抄寫課文,沒有體會,也不能只感不讀,離開原文意思漫無邊際地胡思亂想。通常情況下,側重於寫自己的感受。

當然交代所讀的名稱和主要內容是必寫的。

4、引導探究,總結寫法:夾敘夾議,敘中有感,感應中有敘。

四、學生選材,互說。

五、打稿。

第二課時

一、朗讀習作,評議修改。

學生完成習作草稿後,各自朗讀一遍,先以小組爲單位進行評議修改。

二、文後指導。

1、結合學生的作文進行講評。以表揚爲主,哪怕是一句話或者一個好詞語用得好,都要進行表揚,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

2、投影出示兩篇作文:

一篇佳作,出示佳作欣賞,學習寫法。

一篇帶有共性的問題,有針對性地解決作文中出現的共性問題。

三、修改作文。

篇二十三: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8 三打白骨精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13個,理解21個詞語的意思,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3-4單元)。

2.學會按照課文後練習第3題的提示簡要複述課文。

3.懂得對敵人不能講慈悲,要善於識破敵人的詭計,並和敵人鬥爭到底。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大致理解課文內容,分段,精讀第二段。

教學過程

一、揭題引趣。

1.簡介《西遊記》。

2.板書課題:我們今天學習《西遊記》中的一個故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同學們想學嗎?

二、初讀課文。

1.輕聲自由讀課文。

①讀準生字字音,並劃出生字組成的新詞。

②口頭填空:

白骨精爲了吃唐僧肉,先變成( ),又變成( ),最後變成( ),都被孫悟空識破,孫悟空( )次怒打白骨精。

2、讀後檢查。(略)

三、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1.速讀課文,孫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各在哪些自然段裏?全文可分幾段? (提示:可採用“找重點段”分段法)

2.分段討論:

可以有兩種分法:第一種全文分三段,三次怒打爲一段,首、尾各一段。

第二種分法:三次怒打獨立成段分成三段,首、尾各一段,共分五段。

四、精讀第二段。

孫悟空如何三打白骨精,先學習第一次怒打。

默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思考:

課文分幾步把孫悟空第一次打白骨精的經過寫清楚的?課文又是怎樣寫白骨精和孫悟空的?

1.找到寫白骨精的句子讀讀,想想寫了白骨精的什麼?爲什麼要這樣寫?

2.讀讀寫孫悟空打白骨精經過的句子,劃出有關“打”的動詞。(嗅、凝視、吆喝、舉、打、識破、追趕)

說說“以”這些動詞中可以看出孫悟空有什麼特點?

3.齊讀寫唐僧的句子,從“責怪”一詞可以看出唐僧有什麼弱點?

4.課文寫孫悟空一打白骨精,就是按三步寫的:一寫白骨精;二寫孫悟空;三寫唐僧。主要寫孫悟空。

5.按三步給第二自然段分成三層。指名三人各讀一層。

6.簡要說說孫悟空―打白骨精的經過。

7.總結學法:

① 找句子一分別找到寫白骨精、孫悟空、唐僧的句子。

② 想特點一讀讀想想白骨精、孫悟空、唐僧的特點

③ 分層次一按三步分三層。

④ 說經過―簡要說說打的經過。

孫悟空二打、三打白骨精的內容下節課再學習。

五、作業。

1.完成作業題1、2、3。

2.熟讀第二自然段。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鞏固生字新詞,學習課文第一、三、四、五段。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1.聽寫詞語:徒弟、詭計、妖怪、金箍棒、識破

2.指名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二.學習三、四自然段。

1.回顧第二自然段的學習方法,用同樣的方法自己學習第三、四段。

(1)找到寫白骨精,孫悟空、唐僧的句子讀讀,要求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來。

(2)給三、四段劃分層次。

2.指名讀第三自然段。(三人分別讀寫白骨精、孫悟空、唐僧的語句),讀後評價。

3.分四人小組輪讀第四自然段。小組內互相幫助。

4.指名三人讀第四自然段,讀後評價,老師點撥。

5.比一比每次打白骨精所用的語句有什麼不同,想―一想這樣寫有什麼好處?學生邊讀邊填寫下表:

┌────┬───────┬──────┬─────┐

│ │孫悟空怒打妖精│ 白骨精逃跑│ 唐僧阻擋│

├────┼───────┼──────┼─────┤

│ ―打││ ││

├────┼───────┼──────┼─────┤

│ 二打│ │ ││

├────┼───────┼──────┼─────┤

│ 三打 │ │ ││

└────┴───────┴──────┴─────┘

根據上面的語句討論:

(1)讀讀寫白骨精第二次、第三次變化和逃跑的語句,比較三次寫法的不同,想想白骨精是怎樣的? (詭計多端、善於變化)聯繫第一段,齊讀第一段。

(2)讀讀孫悟空二打、三打白骨精的語句,比較三次寫法的不同,思想孫悟空有什麼特點? (火眼金睛善於識破妖計敢於鬥爭具有機智勇敢的鬥爭精神)

(3)讀讀唐僧阻擋的語句,比較三次寫法的不同,想想唐僧說的“人以悲慈爲本”是什麼意思?他的話錯在哪裏? (本來意思是:做人要慈善,要有同情心,唐僧對白骨精講慈悲就大錯特錯了,教案《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3-4單元)》。因爲店僧人妖不分,善惡不辨,不應該對敵人講慈悲。)

(4)三次寫法不同有什麼好處? 充分揭露白骨精的詭計多端,表現孫悟空善於識破妖計、勇敢機智的鬥爭精神,反映出唐僧人妖不分,善惡不辨的弱點;同時這樣寫避免了語句的重複,把故事推向高潮,.爲唐僧最後把孫悟空趕回花果山作了鋪墊。

三、學習第五段。唐僧不但認不出妖怪,反而把敢於打妖怪的孫悟空怎樣了?齊讀課文最後―段。

四、作業。

1.作業本5、6題。

2.讀熟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熟讀課文,回答課文第1題的幾個問題,進一步理解課文,提高認識,按提示簡要複述課文。

教學過程

一、聽寫詞語:性命索性慈悲詭計多端騰空而去毛髮直豎

二、指名讀課文(5人每人一段)

讀後回答課後題1的3個小題目。

三、按照課後第3題的提示,簡要地複述“三打白骨精”的經過。

1.複述“―打”經過。

①複述的要求:

(1)內容正確,不丟主要內容

妖怪想吃唐僧,變成村姑。

一打:悟空識破妖怪,打妖怪,妖怪逃。

唐僧責怪悟空。

②語言簡潔(說得具體在這兒不作要求)。

③語句通順,用詞得當。

學生試着複述。師生評議。

2.複述“二打”經過。

3.複述“三打”經過。

四、作業。

1.熟讀全文。

2.把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講給家裏人聽.

9 詞兩首

教學目標:

1、理解《漁歌子》的詞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誦並默寫這首詞。

3、想象“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句話的畫面,並描述出來。

教學重點:學習詞的內容,想象詞中描寫的情景。

教學難點:結合詞句展開想象,並能描述出來。

教學時間:一課時

課前準備:背誦課文查閱資料瞭解有關詞的知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欣賞唐宋名家名詞。

二、自讀《漁歌子》理解詞意

自讀全詞,整體感知。

讀《漁歌子》有什麼感覺?這首詞寫了哪些景物?

自讀詞,提出疑問。

四、細讀《漁歌子》理解詞意

1、《漁歌子》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的人?

2、自學、對照註解或字典理解字詞的意思。

讀生字:塞箬蓑

斜風:微風歸:回家、回去

3、理解全首詞的意思。

在美麗的西塞山前,幾隻白鷺飛上天空。河邊粉紅色的桃花正在盛開,清澈見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鱖魚在遊動。在風景如畫的河邊,詩人頭戴青箬笠;身穿綠蓑衣,沐浴着斜風細雨,久久不願離去。

五、總結昇華

1、請同學們自願理解詞意。

2、全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大自然)

3、有感情地朗讀《詞兩首》。

板書設計:

白鷺飛斜 風細雨

漁歌子 桃花流水 熱愛大自然

鱖魚肥 不須歸

10 螳螂捕蟬

教學要求:

1.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 能聯繫上下文說出“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並能用這兩個詞語造句。

3.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4. 能憑藉課文語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視身後隱患的道理。

教學重點:

理解語言文字,熟悉課文內容,理解文中的寓意。

教學難點:

讓學生憑藉課文內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視身後隱患的道理。

篇二十四: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教學內容:習作1

教學目標:

1、圍繞主題寫一份調查報告。

2、讓學生學會資料,得出結論。培養學生、歸納信息的能力。

3、培養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熱點的習慣。

重點難點:

1.重點:掌握寫調查報告的一般格式.

2.難點:能根據主題收集、資料,學習寫調查報告.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四課時

主教案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指導學生做調查,獲取資料

1、確定調查專題。

1)“國小生最喜歡的……”如:電視節目、遊戲、課外讀物。

2)“國小生最不喜歡的……”如:電視節目、遊戲、課外讀物。

2、確定調查對象。

1)本校同學。

2)本班同學。

3、設計問卷,調查。

4、回收問卷,,得出結論。

最喜歡或最不喜歡……有多少人,比例是多少。

5、從結論中談自己的發現、感受。

二、指導調查報告

1、調查報告的格式。

2、出示,引導習作。

第二課時

一、學生完成調查報告初稿

二、交流習作初稿

1、學生組織互讀。

2、學生評議,推薦組內優秀者。

3、全班交流。

1)由各組推薦的學生朗讀習作。

2)學生交流評議。注意格式、內容。

3)教師點評。

三、修改

1、學生各自修改。

2、組內再次交流、評議。

3、再次修改。

第三課時

一、抄寫習作

1、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

2、清楚認真地抄寫在本上。

第四課時

教師根據學生習作情況講評。

篇二十五: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教學目標1、藉助詞典,聯繫上下文,理解“座無虛席、驚羨、歉疚、驚心動魄、陶醉”等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體會蘊含的哲理,懂得不論遇到多少艱難曲折也不要退縮。

就能獲得成功的道理。

得成功的道理。得成功的道理。

教學重點讀懂課文內容,懂得不論遇到多少艱難曲折,也不要退縮,只要堅持下去,就能取得成功。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中耐人尋味的語言,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演示文稿。蒐集關於面對失敗勇敢堅強的故事。

導 學 過 程二 次 備 課

預習題綱

1.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給學生推薦趙麗宏的作品《三峽船伕曲》《雨中》《學步》《雨中的鴿子》等。

2.蒐集並閱讀其他面對失敗,勇敢堅強戰而勝之的故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看雜技表演嗎?談談你的感受。

是的,雜技是一項很複雜的表演,有時一個節目經過幾年的訓練,可以說是臺上3分鐘,臺下十年功。但是你想過沒有,當一個雜技演員在表演時兩次出現了失誤,他還有信心表演下去嗎?今天我們就來讀讀頂碗少年的故事,你或許你會從中悟出一定的道理來。(板:頂碗少年)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

2.同桌互相聽讀,糾正字音後練習讀熟。

3.默讀課文分段,看看課文是分幾部分寫的,每部分寫了什麼內容。

(第一部分:1──7自然段寫頂碗少年不怕兩次失敗,第三次終於穩住了頭頂的那一疊瓷碗,贏得了所有觀衆的熱烈掌聲。第二部分:8自然段寫那位頂碗少年給“我”的啓迪。)

三、自學感悟,理解課文

出示自學思考題,學生小組自學討論

1.默讀課文,找一找畫一畫:“一摞金邊紅花大瓷碗”在文中出現了幾次?每一次的出現你都有什麼感受?

2.自由讀課文第二部分,理解所要表達的含義。

四、彙報交流,朗讀體會

1.指名交流討論結果。

2.結合彙報讓學生朗讀相應的部分,朗讀第一部分讓學生充分地在讀中去體會少年的心理變化及觀衆的心情。

3.白髮老者會對少年說些什麼呢?引導學生髮散思維。

4.反覆讀,反覆品味“在以後的歲月裏,不知怎的,我常常會想起這位頂碗少年,想起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我總會有一陣微微的激動……”從文中的省略號你讀出了什麼?

5.有感情朗讀全文

五、暢談感受,明確哲理

學習課文後你有什麼感受?

總結: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時時刻刻都會遇到失敗的考驗,但是,只有敢於拼搏的人,纔是勝利者。在山窮水盡和絕境裏,如果我們再搏一下,也許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嚴寒,再搏一下,可能會迎來溫暖的春風;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上,再拼搏一下,就會到達大海的彼岸;在一眼望不到頂的山腳下,再拼搏一下,就一定會登上世界最高峯……課文學完了,但是讓我們永遠記住那位頂碗少年給我的啓迪。

篇二十六: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複習鞏固生字詞。

過程與方法:出示生字詞,小組合作朗讀、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體會作者的感情。

2、懂得珍惜時光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鞏固本課的生字詞。學習本文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學習本文的寫作方法。

課前準備蒐集惜時、傷時的古代詩詞、文章、名言、警句。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個性備課

一、複習探究

複習檢查導入新課

(1)《匆匆》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聽寫重點字詞。聽寫重點詞語。強化記憶,識記字詞。

二、合作交流

1、試答追問

學習交流體會文章的最後兩個自然段。

(1)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有幾次追問?(六次)有幾次做出了回答?(前兩次)師生讀書問答。

(2)引導學生試答文中後四次追問:你覺得怎樣纔算是留下些生命的痕跡?怎樣的人生就是沒有虛度,纔算是沒有白白的在這個世界上走一遭?可以舉一個你佩服的人做例子來說明。引導學生既要談偉人名人的事例,又要關注自己身邊的普通人。

(3)出示朱自清資料,引導學生談感受:你覺得朱自清先生有沒有在這個世界上白白的走一遭?(聯繫朱自清寫作本文時的年齡和一生的成就感受體會)

2、交流名言警句,進一步懂得珍惜時間、珍惜生命。

(1)古今中外,許多文人墨客寫下了不少珍惜時間、珍惜生命的名言警句。你知道哪些?

(2)教師出示自己蒐集的名言警句,學生朗讀。

1、交流體會文章的後兩個自然段。

2、交流名言警句。

三、指導朗讀

1、帶着體會有感情的讀課文。

2、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練習朗讀背誦。

3、分小組朗讀比賽。感情朗讀、背誦片段深入理解課文,提高朗讀能力。

四、鞏固延伸

讀寫結合,學生練筆

1、朱自清的時間步履匆匆,在洗手、吃飯的時候過去了。那麼,同學們,你們的時間是怎樣從你的身邊一點一滴溜走的呢?請大家學着朱自清先生的寫法,也抓住自己身邊的小事,賦予時間生命,讓我們感覺到時間是怎樣從你的身邊流逝的?看誰寫的最有朱先生的風格。

2、學生自由仿寫練筆。

3、學生寫完後,朗讀交流,師生及時評價。

篇二十七: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學習“擬人”的方法,並加以運用。

2、讀背十二個有關“冬”的成語,積累詞彙。

3、寫好鋼筆字,注意整體佈局。

4、練習口語交際,學習當小導遊。

5、學寫毛筆字。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語文與生活)

1、教學第一部分。

⑴自讀引語,重點引導讀“小溪嘩啦啦地流着”和“小溪唱着歡樂的歌往前跑”這兩句。

⑵讓學生比較:哪一句更生動?

⑶思考:爲什麼第二句更生動?

2、教學第二部分:

⑴學生反覆、認真讀三組句子。

⑵學生得出“第二句更生動”的答案。

⑶讓學生寫一寫:讀完每組第二句,你感受到什麼?爲什麼會生動有趣?⑷交流讀句子的感受,師生共同得出:因爲把這些事物寫得和我們人一樣有喜怒哀樂,所以更生動、有趣。

3、教學第三部分:

⑴教師引導生回想生活中自己喜歡的事物,把這些事物寫下來。要求:寫“活”,寫得和我們一樣富有情感。

⑵學生讀自己的文字,看是否有趣。

⑶師生評議,師小結。

二、教學第二題:

1、誦讀詞語:

⑴自由認讀。

⑵同座討論詞語的意思。

⑶想象:讀着這些詞語,你腦海裏浮現出怎樣一副畫面?這副畫面中發生着什麼故事?

⑷表達:你能用其中四、五個詞語描述這個畫面嗎?或者簡單講講在這裏,發生着什麼故事?如果你能用上所有詞語更好!

2、積累:

⑴練習背誦。

⑵集體練讀、練背。

三、教學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1、指導:

⑴讀這段話,指出出處――《煙臺的海》。

⑵引導讀帖。重點觀察整體佈局,行款的優美,每個字的間架結構。

2、練習:

⑴生描紅。師巡視、指導。

⑵師小結。

四、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

1、審題。

⑴啓發談話:如果有客人到你的家鄉參觀訪問,請你做個小導遊,你該如何介紹自己的家鄉?

⑵指名讀題,明確要求。(用介紹的口吻,語言要親切,表達要清楚)

2、指導。

⑴思考:家鄉有哪些特點?自己準備選擇哪方面介紹?寫好導遊詞有什麼要求?

⑵學生討論後寫出導遊詞。

⑶分組分方面練習介紹。

⑷各組推薦出“優秀小導遊”上臺介紹。請幾個同學演遊客。

3、評議小結。

篇二十八: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一、設計理念。

作文指導課之目的在於幫助學生開啓心靈之窗,找尋生活記憶,使他們產生寫的衝動。本設計努力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以真實的生活打動學生,使他們真情流露,樂於表達。

二、教材簡析。

“成長的煩惱”是蘇教版國標本第十二冊第五單元的習作話題。本次習作要求學生圍繞“成長的煩惱”大膽傾吐自己心裏話,寫出煩惱是什麼,因什麼而煩惱。因此習作指導時應創設一種寬鬆氛圍,使學生樂於將煩惱傾訴,從而獲得豐富的習作素材及情感體驗。

三、訓練目標:

1、指導學生回憶成長中的煩惱,具體寫出一件令自己煩惱的事。

2、培養說真話,抒真情的良好文風,明白只有樣才能寫出好文章的道理。

3、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成長中所遇到的困難和挫折。

4、拓展學生思維空間,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尋找素材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重點:

要教會學生寫真人真事,抒真情實感。

五、教學難點:

在課堂中讓學生作真誠的交流與溝通,打開心扉,實話實說,促進課堂多元對話。

六、教學時數:

一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

同學們,我今天想先來個民意測驗,大家可得說真話喲。你們最近有沒有痛苦煩惱的事情啊?如果有,主要是哪些方面的呢?說出來大家聽聽,看看能不能幫助你化解一下?[學生說,師生點評;注意引導學生正確看待這種成長的煩惱,指導學生調適心理,化解煩惱的方法:讀書法、注意轉移法、運動法、傾訴法、休息法等]

(二)暢談討論,嘗試寫作。

1、閱讀提示,明確要求。

(1)中世紀英國著名的唯物主義哲學創始者培根說道:“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分掉一半憂愁。”

(2)今天,讓我與在座各位同學一起,真心地分擔彼此的煩惱吧!至少可以分掉一半的煩惱,或許還會煙消雲散呢!

(三)出示寫作要求:認真讀一讀要求,邊讀邊仔細想一想,要求告訴了我們什麼?

歸納:煩惱來自學習、家庭、同學、身體……

板書:大膽地說心裏話,說真話、表真情

(4)現在請同學們認真想一想,先回憶、整理一下生活中、學習上、家庭中、同學間曾經發生過哪些讓自己煩惱的事情,挑一件感受最深的想一想是因爲什麼而感到煩惱的?(學生回憶思考。)

5、師: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寫作之前,我們應確定一個題目呀!根據剛纔自己腦海中想到的煩惱,再推敲一下,取個你認爲最好、最合適的、最有創意的題目寫下來。有的題目一看就知道小作者煩惱什麼,有的引起讀者強烈的閱讀興趣,……(出示參考題目)

(四)放膽習作,真情體驗。

1、爲了留下自己成長的足跡,趕快動筆把困擾你的最深刻的煩惱寫下來吧!

2、構思醞釀,自由習作。

(五)對比閱讀,領悟方法。

1、自己修改

師:寫好後自己先放聲朗讀,聽聽是否順口,想想詞語用的是否恰當,句子是否通順,意思是否交代清楚具體了,不合適的自己試着改過來。

2、同學互評與教師點評(例文對比賞析)

(六)交流評比,修改完善。

篇二十九: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一、設計理念

指導課之目的在於幫助學生開啓心靈之窗,找尋生活記憶,使他們產生寫的衝動。本設計努力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以真實的生活打動學生,使他們真情流露,樂於表達。

二、教材簡析

“成長的煩惱”是蘇教版國標本第十二冊第五單元的習作話題。本次習作要求學生圍繞“成長的煩惱”大膽傾吐自己心裏話,寫出煩惱是什麼,因什麼而煩惱。因此習作指導時應創設一種寬鬆氛圍,使學生樂於將煩惱傾訴,從而獲得豐富的習作素材及情感體驗。

三、訓練目標:

1、指導學生回憶成長中的煩惱,具體寫出一件令自己煩惱的事。

2、培養說真話,抒真情的良好文風,明白只有樣才能寫出好文章的道理。

3、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成長中所遇到的困難和挫折。

4、拓展學生思維空間,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尋找素材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重點:

要教會學生寫真人真事,抒真情實感。

五、教學難點:

在課堂中讓學生作真誠的交流與溝通,打開心扉,實話實說,促進課堂多元對話。

六、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

同學們,我今天想先來個民意測驗,大家可得說真話喲。你們最近有沒有痛苦煩惱的事情啊?如果有,主要是哪些方面的呢?說出來大家聽聽,看看能不能幫助你化解一下?[學生說,師生點評;注意引導學生正確看待這種成長的煩惱,指導學生調適心理,化解煩惱的方法:讀書法、注意轉移法、運動法、傾訴法、休息法等]

二、暢談討論,嘗試。

(一)閱讀提示,明確要求。

1、中世紀英國著名的'唯物主義哲學創始者培根說道:“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分掉一半憂愁。”

2、今天,讓我與在座各位同學一起,真心地分擔彼此的煩惱吧!至少可以分掉一半的煩惱,或許還會煙消雲散呢!

3、出示要求:認真讀一讀要求,邊讀邊仔細想一想,要求告訴了我們什麼?

歸納:煩惱來自學習、家庭、同學、身體……。

板書:大膽地說心裏話,說真話、表真情

4、現在請同學們認真想一想,先回憶、一下生活中、學習上、家庭中、同學間曾經發生過哪些讓自己煩惱的事情,挑一件感受最深的想一想是因爲什麼而感到煩惱的?

(學生回憶思考。)

5、師:題目是文章的眼睛!之前,我們應確定一個題目呀!根據剛纔自己腦海中想到的煩惱,再推敲一下,取個你認爲最好、最合適的、最有創意的題目寫下來。有的題目一看就知道小作者煩惱什麼,有的引起讀者強烈的閱讀興趣,……(出示題目)新課標第一

(二)放膽習作,真情體驗

1、爲了留下自己成長的足跡,趕快動筆把困擾你的最深刻的煩惱寫下來吧!

2、構思醞釀,自由習作。

三、對比閱讀,領悟方法。

1、自己修改

師:寫好後自己先放聲朗讀,聽聽是否順口,想想詞語用的是否恰當,句子是否通順,意思是否交代清楚具體了,不合適的自己試着改過來。

2、同學互評與教師點評(例文對比賞析)

四、交流評比,修改完善。

篇三十: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瞭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用第一人稱對人說話的寫作方法,分析關鍵語句的含義,體會“走路”和“生活”的內在聯繫,感悟文章的主題思想。

2、激勵學生要不畏艱險,以極大的勇氣和毅力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教學重點:

1、結合自己學步時的真實的體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感情變化。

2、感悟勇敢地、腳踏實地地實地走好人生旅途的哲理。

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你的生活從此開始有了全新的內容和意義”“你要勇敢地走,腳踏實地地走。”

教學準備:

嬰兒學步的圖片及課件

教學過程:

一、預習探究

1、(音樂響起)師敘述:時光飛逝,轉眼同學們就要國小畢業了,回顧這十多年你們走過的每一步,就好似一曲曲動聽的歌,那份快樂時時洋溢在心頭。今天讓我們一同回到呀呀學語,蹣跚學步的時候吧!

2、齊讀課題。

二、合作交流

1、指名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2、出示生字詞:檢查讀音。

三、品讀體驗

1、課文圍繞着一個什麼事情來寫的?(兒子學走路)同學們你們是什麼時候學會走路的呢?當時你父母的心情是怎樣的?最難忘的場景是什麼?生充分說。

2、、勾劃出與你學步時的情景相似的句子。

3、、將“你”改成“我”,以“小時候,我是這樣學步的……”句式開頭,自己讀一讀。進行交流,要求學生以朗讀的語氣表示,真實的體驗配以完美的句子。

4、、自己當時的心理感受如何(自豪、興奮、勇敢、新奇、堅持不懈……)師相機板書,爲什麼會有這種感受呢?然後請生用體會到的語氣再讀給同桌聽。

5、、欣賞嬰兒學步的圖片,思考:從嬰兒的學步中,你體會到什麼?再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兒子,完成填空:你咧開嘴笑了,似乎在說:“()”。看看課件中,父母的表情,體會到父母看到兒子會走路的既興奮又緊張的心情。再想一想:兒子會走什麼樣的路?體會孩子學步的艱辛。

過渡:無論是怎樣的路,兒子都在大膽地走。面對如此優秀的兒女,父母的感受又會如何呢?請用波浪線勾畫描寫父母關愛孩子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的)句子並批註體會到的父母的心情。(課件出示學習步驟:找句子、劃詞語、讀一讀、寫心情、讀出情。)

彙報:

(一)體會父母的驚喜與擔憂之情。(讀句子――說體會――再讀)

(1)兒子,你居然會走路了!我和你母親永遠不會忘記那一天。母親偶一回頭,突然……

抓“居然”“永遠不會”體會父母非常驚喜。除了驚喜更多的是什麼心情?(擔憂)

(2)當你母親衝過去一把將你抱起來時,你卻掙扎着拼命要下地。

抓住“衝過去”體會母親對孩子的關心與愛護。(師補充舉例:自己孩子沒有學步的照片)

(3)兒子,你不會想到,在你學步的路上,處處潛伏着危險。

抓“處處潛伏着危險”,想象會有哪些危險呢?體會父親對孩子的擔憂與無微不至的關心。

(4)我們在你身後,眼看着你一頭撞到花壇邊的鐵欄杆上,心如刀割……

體會出父母的心痛和愛。5自然段描寫很詳細,我們來體會學步要付出的艱辛和代價。拓展將來會有哪些艱辛,然後體會:人生之路不易,它遠比學走路艱難千萬倍,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5)但願你不要失去剛學步時的那份勇氣。

(人生之路遠比學步艱難,需要付出勇氣和毅力。這是父母的擔心和企盼。給孩子提醒:人生之路,曲折坎坷,不要因爲跌倒就失去剛開始的那份熱情和勇氣。)

過渡:孩子的學步讓做父母的無比驚喜與擔憂,充滿濃濃的愛。從文中作者對自己有這樣一個兒子自豪的話語中,我們還能體會到父母對孩子由衷的讚美。請找找表達父母讚美之情的語句。

(二)體會父母的讚美與期望之情。

1、你似乎對平坦的路不感興趣,哪裏高低不平,哪裏雜草叢生,哪裏有水窪泥濘,你就愛往哪裏走。只要不摔倒,你總是樂此不疲。(重點理解:樂此不疲。即:形容人對某件事情非常喜歡不顧身體疲倦。讚美兒子的勇敢)有感情地讀。

2、你的生活從此有了全新的內容和意義。理解“全新的內容”和“全新的意義”分別指什麼?(內容:從無法支撐小小的身軀到能獨立行走對孩子來說是一個重大的飛躍,從此能獨立行走到他想到的地方,是非常奇妙與美好的感覺。同時也預示出未來人生的曲折,這也是“走路”與“生活”的內在聯繫。意義:從此踏上人生之路。)

用關聯詞連接“不但……而且……”再讀該段落。

3、師說:有一次摔得最嚴重,留下了學步的代價和紀念。父親雖心疼,但仍寄予兒子什麼?是啊,期望。期望兒子怎樣?引讀課文六自然段。(師板書:勇敢地走,腳踏實地地走):理解:腳踏實地。即:做事踏實,不虛浮。充分談出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說說你打算怎樣走未來的人生之路。

4、師小結:

人生只有學步,才能邁步,直至成長。在作者眼中,兒子學步的意義就在於他開始邁上了漫長的人生之旅。因此,父母會驚喜、讚美、還有擔憂和期望。

四、鞏固延伸

1、面對父母的一片深情和良苦用心,你想說什麼,在“我的視角”裏寫幾句。指名說。

2、師總結: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由稚嫩到成熟的過程,從幼兒時期邁開艱難的第一步起,就開始了我們人生的漫長旅途。這最初的幾步,涵蓋着父母的欣喜與擔憂,這最初的幾步,飽含着父母對我們的美好期望與祝願,這最初的幾步,對於我們來說有非常重要的人生意義!人生道路是坎坷的,我們應該鼓勵自己像學步那樣有衝勁、有勇氣、有信心,勇敢地走,腳踏實地地走。同學們讓我們拿出百倍的勇氣與信心迎接人生的考驗與挑戰吧!《學步》父母對兒女人生之路的期望,希望兒女戰勝困難,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板書設計:

學步

第二人稱親切感人

細緻描寫情景生動

恰當議論揭示哲理

教學反思:

教學本課時,注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行探究,自我體驗。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體會詩歌的大意,通過熟讀成誦,體會詩句的含義,讓學生感悟到“我們在路上”會遇到各種困難、艱險、挫折、失敗以及毫不畏懼的頑強意志。

篇三十一: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一、 前置性作業

自學本課生字,摘錄重點詞語並解釋。

2.南沙海軍在駐守中遭受了哪些困難?

二、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三、比讀書,比認字(第一次先學後教)學生默讀課文,劃出喜歡的字詞。(關注桑鵬)

(展示前置性作業1)

1.正確讀出以下字的讀音並組詞:

礁、癢、蘸、攢、癬、膩、肆、莧、袒

2.會寫以下詞語並理解詞義:

名副其實、千方百計、肆虐、恩賜、袒護、積攢、千方百計、煙波浩渺、 油膩。

四、默讀課文,劃分層次。(第二次先學後教)

五、默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小組討論解決。

1.解放軍駐守南沙的原因是啥?

2.南沙海軍在駐守中遭受了哪些困難?

1.缺淡水:

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彙報。

(1)每日只有5公斤淡水

(2)洗衣難,戰士幹活不穿軍裝,怕洗衣費水。

(3)洗澡難

戰士們用雨水洗澡。出示句子,練習朗讀,體現戰士們盼望洗雨水澡的焦渴心情。 南沙桑拿,主要體會南沙桑拿給戰士們帶來的餓困難,重點體會“烤箱”這一詞語。何正會的遺體。重點體會“長癬、發炎、惟一”等詞語。

(4)自己蓄水

小結:

南沙羣島地處赤道邊緣,高鹽、高溼、高溫,霧水是鹹的,曬乾後便是白白的鹽花,放在地上的溫度計,一兩分鐘便會曬爆。連以海爲生的漁民都視其爲生命的禁區。而勇敢的戰士們卻忍受了常人無法忍受的痛苦,戰士們不畏艱難的餓精神不正詮釋了英雄的真諦嗎?

2.缺蔬菜

出示句子,練習朗讀

“半天、切得不能再薄、捨不得”應重讀

3.生活單調

訓練、放哨、巡邏、偵察,數星、望月、聽濤、思鄉,體會到什麼?

六、再讀課文,體會感情。

七、總結

文章通過細節描寫、動作描寫再現了英雄的本色,爲了祖國人民的餓幸福。爲了捍衛國家海洋權益。戰士們用自己的口號詮釋了英雄的真諦,那就是“吃苦不是標準,主動作爲、艱苦奮鬥、創造一流成績纔是我們永恆的追求”。戰士們的精神將薪火相傳、生生不息。這種不知疲倦、永不停息的追求精神鑄造了南沙的軍魂,他們不愧是祖國的餓英雄、不愧是南沙衛士。

八、課堂練習

配套練習1、2、3。

九、佈置作業

優美詞語兩遍

板書設計:

南沙衛士

(堅忍不拔、捨己爲人)

篇三十二: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第一單元樂趣

單元備課:

本單元以“樂趣”爲主題,編排了三篇精讀課文和兩篇課外閱讀。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熱愛生活,就能享受生活之趣,熱愛自然,就能體會到自然之樂。

《養花》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能體會到樂趣所在,有所感悟。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體會作者心情,能將作者高興處讀出。

3、找到你最能體會作者心境的句子,說說你是怎麼感受到的。

4、在閱讀活動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

知道課文所要表達的中心是什麼及養花帶來的樂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培養熱愛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錄音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

生活中有許多有趣的事,要用細心的人能夠將他們記錄。有的時候自己高興的事兒,越回味越覺得心情愉快,非常想告訴他人,今天這麼高興的人就是老舍。現在讓我們一起去分享他的快樂吧!!

板書:13養花。

二、介紹老舍、老舍養花

(文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12日發表在《文匯報》上的一篇散文。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生於北京一個貧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他開始用白話文創作。1937年,他的代表作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問世。在現代文學史上影響很大。還創作了《方珍珠》、《龍鬚溝》、《月牙兒》、《西望長安》、《茶館》、《四世同堂》等劇本和小說。曾獲“人民藝術家”的光榮稱號。

關於老舍養花,是從33歲結婚組織家庭後開始的。解放以後,自己有了固定的住所,興趣就更大了。老舍先生特別愛養菊花,經常與愛養花的朋友互相交談,致使花的品種達到100多種。大風、暴雨來臨,全家就搶救花草。到了羣花盛開的時候,老舍先生總是邀請好友前來飲酒、賞花,他覺得這是非常有樂趣的事。)

三、學生自學生字、詞和課文

1、按生字表讀準字音,記清字形,結合課文理解詞義。

2、通讀課文,標好自然段序號,劃出不理解的詞句。

3、朗讀課文,想想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檢查自學情況

1、讀準字音:拼讀,讀生字,注意糾正錯誤。

記清字形,理解詞義:有問題提出來大家討論。討論時查字典並結合課文理解。秉燭夜遊:部首:禾或丿。筆順:秉,與“乘”區別。詞義:秉,拿。舉着燈燭在夜間遊賞。

糾正字音:樂趣、計較、雖然、適當、儘管、傾盆

2、多音字:

3、讀課後“讀讀寫寫”中的詞語。如有不理解的提出來大家討論。

如:置之不理,置,放。把它放在一邊不去理睬。

4、指名朗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是從哪幾方面來講的?(整體感知)

(養花給“我”帶來樂趣。)

5、提出不理解的詞句,質疑。(寫養花的樂趣爲什麼還寫憂?)

五、練習朗讀課文,讀熟課文

六、指名分段讀課文,讀後說出段意,理清線索。

老師板書

1、爲什麼養花;2、養什麼花;

3、養花要摸門道;4、養花有益身心;

5、養花使人喜悅;6、養花使人傷心;

7、養花的樂趣。

七、佈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讀熟課文。

3、想想自己喜什麼花草,它有什麼特點和爲什麼喜歡,以及在養的過程中有什麼感受?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體會養花既須勞動,又長見識,能給人們帶來樂趣。

2、給課文編寫提綱。

3、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4、選擇一種你喜歡的花草寫一個片段。要寫出它的特點和你爲什麼喜愛它。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瞭解作者是怎樣把養花的樂趣寫具體的。

教學難點:

1、瞭解作者是怎樣把養花的樂趣寫具體的。

2、學習課文寫法,選擇一種你喜歡的花草寫一個片段。

教學過程:

一、複習、談話,引入本課

誰養過花?請舉手,說說你的感受。

老舍先生養花有什麼感受呢?(樂趣)我們來繼續學習課文。

二、讀講課文

1、請你默讀課文,看看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來寫養花的樂趣的?(學生列提綱,教師巡視,發現問題隨機解決。)請同學按提綱上的內容讀一讀相關的段落。二

2、請你再默讀課文,舉例說一說,課文是怎樣把養花的樂趣寫具體的,還有什麼問題沒解決?(自讀――批註――討論――交流)

點撥:

(1)爲什麼只養好種易活,自己能奮鬥的花?什麼叫“奇花異草”?

教師:這與老舍的性格有關,對花草提出了一個內在的標準,不追求外形大小,色香,要自己奮鬥。老舍的一生就是勤勉奮鬥的一生。

有感情地朗讀。養花的樂趣是什麼?(人生啓迪:勤勉奮鬥。)

(2)“多麼有意思”指什麼?(在養花實踐中摸到門道,花養得很好。)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用一句話歸納作者在養花中得到了什麼?爲什麼養花能得到知識?

(花種類不同,習性不同,對自然環境與管理要求不同)養花的樂趣在哪裏?(增長知識)

(3)作者的收穫給了我們怎樣的啓示?

(只有按規律辦事,花才能養活,只有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才能摸到門道,增長知識。)

(4)“這多麼有意思呀!”指什麼?養花的樂趣在哪裏?

(養花須付出勞動,但有益身心,有所收穫。)

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板書:付出勞動,有益身心。

(5)那麼養花的樂趣是什麼?(板書:有喜有憂)

“喜悅”是樂趣,那麼“憂”也算樂趣嗎?

(養花有喜有憂,生活中有成功也有失敗,這樣纔是有趣的人生,無憂只有喜,生活平淡無味。而人生的意義就在於奮鬥。)

(6)齊讀最後一段,說說這段在全文中的作用,與前面幾段有什麼關係?(分、總),與第一段有什麼關係?

(照應)養花的樂趣是什麼?有感情地朗讀。

3、自己背誦喜歡的段落。

三、總結全文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總結養花的樂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找出中心句。(第7自然段)

2、從《養花》中,你對老舍有什麼瞭解?(熱愛生活,熱愛勞動,探求知識,積極奮鬥。)

3、投影出示本課的提綱:

文章中心: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

材料安排:

1、把養花當作樂趣。

2、分述養花的樂趣:

①養自己能奮鬥的花――人生啓迪

②養花要摸門道――增長知識

③養花要付出勞動――有益身心

④養花使人喜悅――有喜

⑤養花使人憂傷――有憂

3、總結養花的樂趣。

四、學習課文寫法,選擇一種你喜歡的花草寫一個片段。要寫出它的特點和你三

爲什麼喜愛它

1、說說你喜歡的花草有哪些。

2、說說這些花草的特點。

3、比較一下哪種花草最有特點,然後說說你爲什麼喜愛它。

4、構思。

5、寫出來。

板書設計:1、爲什麼養花;2、養什麼花;

3、養花要摸門道;4、養花有益身心;

5、養花使人喜悅;6、養花使人傷心;

7、養花的樂趣。

教學反思:

古人云:“學貴有疑”、“學則有疑”。有了“疑”,纔會去探其究竟,纔會獲得新知。可以說,生疑是創新的開始,解疑是創新的過程,答疑則是創新的成果。因此,教者要注重學生質疑精神和質疑能力的培養,小到對課題、遣詞、造句、文采的質疑,大到聯繫全文,探究篇章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與矛盾,培養他們發現問題的能力,激起他們求知的慾望。而對學生的質疑,教師不要急於評價,更不可越俎代皰,應讓學生去討論,適時加以點撥,使學生獲得“質疑,而後答疑”的快感。在學生質疑、解疑的過程中,教師要始終扮演好“配角”,要起好“主導作用”,以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質疑──解疑──答疑的過程中,發揮學習主動性、積極參與性,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反思:

《古詩二首》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11個生字;

2.背誦兩首古詩,默寫《四時田園雜興》;

3.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想象詩句所描寫的景象,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

4.感受鄉村生活,陶冶愛美的情趣,養成積累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體會詩歌的內容,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2、引導學生感受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生活,培養學生閱讀詩歌的興趣並養成課外主動閱讀和積累詩歌的習慣。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錄音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都學過哪些古詩呢?誰願意背給大家聽?今天,咱們再來共同學習一首,題目叫《四時田園雜興》。

播放課文朗讀錄音。介紹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紹興四

二十四年進士。其詩題材廣泛,對農民的痛苦,官吏的殘暴等都有反映,詩風清逸淡遠。著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吳湖錄》等。)

二、釋題並初步感知課文

1.釋題:“興”是什麼意思?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題目的意思?並猜想一下詩文會寫些什麼內容?

2.教師範讀全詩,學生小聲自讀並思考:詩中都寫了哪些人物?他們分別在幹什麼?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3.指名試讀全詩,引導回答上面問題。

三、學習詩文內容

1.自由讀文,利用工具書查閱自己要理解的詞語,並記錄自己的疑難問題。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

①晝:白天。②耘:除草。③耘田:在田裏除草。④績麻:把麻搓成線。⑤各當家:各人都擔負起一定的家庭責任。⑤未解:不懂。⑦供:參加。⑧耕織:耕田織布。⑨傍:靠近。⑩桑陰:桑樹下。

4.引導學生試着解釋全詩:

白天除田草,夜裏搓麻條,村裏的男女都擔家。

幼童不懂耕田織布,也在桑樹蔭下學着種瓜呢!

5.請同學們認真想一想:後兩句表現孩童天真可愛的行爲,目的是什麼?(有力地襯托出農民勤勞簡樸的生活)

引導學生觀察圖畫、描述畫面內容。(抓住兒童神態、動作、想象其語言)

6.放聲自由讀詩,想像其意境,體會農民一家辛勤勞動的生活。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詩,指導背誦

五、總結

這首詩風格清新自然,語言親切樸實,富有泥土氣息。描寫了緊張而又愉快的勞動場面和田園生活的美好。

六、佈置作業

背誦全詩,預習下一首詩。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引入新課

我們學習《古詩二首》的第二首詩。《小兒垂釣》。(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播放課文朗讀錄音)

1.認讀生字詞:蓬頭、稚子、垂綸、側坐、莓苔、借問、遙招手、不應人。(注意生字“蓬、稚、遙”的字音字形。)

2.教學生字“釣”,注意右邊“勺”裏面的“點”不要丟掉。

3.學生試讀全詩。

三、釋題介紹作者

讀課題,思考:“小兒”指什麼?“垂”在字典中怎麼解釋?理解絲線的一頭向下可以說成是垂下來的線。並引導學生理解:“垂釣”什麼意思?“小兒垂釣”什麼意思?

四、學習前兩句

1.指名讀第一句。思考:是什麼樣的小孩在釣魚?從哪看出他年齡很小?理解“蓬頭、稚子”。這個頭髮很亂的小孩在幹什麼?字典中“綸”什麼意思?理解“學垂綸”就是學釣魚的意思。

篇三十三: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背誦《論語》四則。

2.正確理解課文詞語和句子的含義。

3.感受孔子思想的精華,學習古人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加強個人修養。

教學重點、難點

落實句子翻譯,感受孔子思想的精華。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授課時間: 累計節數: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一篇心的課文請同學們齊讀課題。(《論語》四則)

2.誰能簡要地介紹一下《論語》這部書。

(《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20篇,是儒家經典之一。)

書中的《論語》四則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但是這幾條論語說的是什麼意思,又告訴了我們哪些道理呢,這節課我們就一同來學習。

二、初讀課文

1.下面請同學們把書打開, 老師找一名同學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傾聽,看他讀得是否準確。(注意:慍 罔 殆 焉 省 這五個字的讀音)

2.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每個字音,特別是剛纔強調過的這些字。

3.再指名朗讀課文。

4. 全班再次練讀,不僅要求讀音正確,還要注意文言文語言簡練,掌握好句子停頓。

三、理解課文大意

1. 接下來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結合註釋和課前所查的資料,邊讀邊想每句話說的是什麼意思,不理解的地方作上標記。

2.同學們剛纔思考得非常認真,下面請同學們把你們的思考內容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如果在彙報的過程中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可請組內的同學幫助理解。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稍後可以提出來。

3.在剛纔的交流過程中,哪些詞語、句子是你們小組理解起來很困難的。

4.哪組同學能說說全文的意思,其他同學認真傾聽,如果覺得他哪些地方說得不恰當,可以指出來。

第一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孔子說:學習需要不斷複習才能掌握。學了知識,按時複習,這是愉快的事。(學習方法 學習態度)

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在一起探討問題,是一種樂趣。(學習態度)

人家不瞭解,我卻不怨恨,是君子的風格。

(這裏既有學習方法,也有學習態度,還有講個人修養問題。)

第二則: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爲政》)

孔子說:只讀書而不肯動腦筋思考,就會感到迷惑而無所得;只是一味空想

而不肯讀書,就精神疲憊而無所得。 ( 這裏闡述了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係,也是講學習方法的。)

第三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當我的老師。(我)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對)他們的缺點,(如果自己的身上也有)就(應該)改正。”這裏說的是隻要虛心求教,到處都有老師。(學習態度)

第四則: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先做人,再做事)

“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爲別人辦事有竭盡全力嗎?和朋友交往有不誠實的表現嗎?老師教我的知識有沒有去複習呢?”

四、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默讀這四則論語,邊讀邊思考,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聯繫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談一談。

2.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體會。

3.指名談談學習論語的體會。

4.試着背誦《論語》四則

五、作業

1.背誦《論語》四則,你還知道《論語》中的哪些話,告訴了我們學習的方法,學習的態度,積累幾條。

2.預習《薛譚學謳》

篇三十四: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激發學生表達真情實感的慾望,引導學生把內容寫具體,語句通順,意思表達清楚,發展學生的個性習作。

2.編輯自己的習作選,培養學生設計整理、創編等綜合能力。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寫作過程中,提高綜合能力。

教學重點

1.激發學生表達真情實感的慾望,引導學生把內容寫具體,語句通順,意思表達清楚,發展學生的個性習作。

2.編輯自己的習作選,培養學生設計整理、創編等綜合能力。

教學難點1.激發學生表達真情實感的慾望,引導學生把內容寫具體,語句通順,意思表達清楚,發展學生的個性習作。

2.編輯自己的習作選,培養學生設計整理、創編等綜合能力。

課前準備組織學生課前收集自己滿意的習作,爲整理個人習作集做好準備。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個性備課

一談話導入

成長是我們生命的永恆的主題,生活中的人、事、景、物匯成了我們豐富的生活軌跡,帶給了我們快樂、醉人、難忘、憂傷等不同的生活體驗,這些體驗令我們的童年散發着迷人的氣息,今天讓我們將自己最感興趣的東西流於筆端,共同分享吧!學生讀書,明確習作要求:內容具體、語句通順、感情真實。使學生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夠更充分的瞭解習作要求,並進行資料收集。

二分組準備

讀了作文提示,相信你的頭腦中一定會浮現出生活中的一幕幕情景.請選擇自己印象特別深刻的和同桌交流交流吧。

你與同桌交流的同時是不是又想起另外的一些事情呢?趕緊拿起筆來選擇你最感興趣的內容寫下來吧。

同桌交流

培養學生互相合作的意識

三生習作

師巡視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四、修改習作,評價賞析

1.學生自改

請將你的習作朗讀兩至三遍,對照習作要求自己進行修改。

2.小組內同學互評互改

①畫出值得欣賞的地方,並說說好在哪裏。

②對文章中的哪些地方還有好的意見和建議提出來。

3.根據同學的建議再次修改潤色作文。

4.精彩賞析

每小組推薦一名同學朗讀自己的習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教師引導學生賞析,說說好在哪裏(着重注意內容是否具體,語句是否通順,是否表達了真情實感,能夠打動別人)。

五、謄抄作文,彙編成冊

篇三十五: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字和一個多音字“燕”,會寫8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到朗讀課文。

3、能講述“鷸蚌相爭”的故事。

4、瞭解這個成語故事的內容,懂得“互不相讓,只能讓別人得利”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1、認識11個生字,一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

2、瞭解故事內容,並懂得成語背後的含義。

教學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

2、鷸蚌的圖片。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探究

1、同學們,通過課外閱讀你一定又知道了許多成語故事,知道了哪些呢?能講給大家聽聽嗎?學生自主彙報積累的成語故事。

2、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一個新的成語故事《鷸蚌相爭》,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認識“鷸、蚌”兩個字。教師出示圖片,介紹鷸和蚌。

二、合作交流

1、自由讀文,畫出不認識的字。

2、學生在小組內輪流讀課文,並交流識字方法。

3、教師檢查識字情況,抽讀生字卡片,正音。

4、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開火車。

擺脫 趙國 燕國 罷兵 懶洋洋 勸說 夾住

鷸蚌相爭 毫不示弱 魚翁佔便宜

5、找出帶有生字的句子讀一讀。

6、全班交流識字方法。

7、指名朗讀課文,評一評,你認爲他讀得怎麼樣。

8、學習會寫字。

(1)、出示會寫字,讀一讀。

(2)、同桌說詞,看誰說的多。

(3)、學生識記生字,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樣寫這些字纔好看呢?

(4)、說說你的發現。

(5)、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範寫。

(6)、學生練寫,教師個別指導。

(7)、書寫評價。我在教學此環節時只要求學生會讀並理解意思即可。

第二課時、

一、預習探究

1、聽故事,故事主要講了什麼?指名回答。

2、自由讀課文,看看通過讀你又有什麼收穫。

二、合作交流

提出你心中的疑問,全班交流。

三、品讀體驗

1、學習課文3、4、5自然段。

(1)自由朗讀這一部分。

(2)出示插圖:學生觀察,用自己的話說圖意。

(3)找一找,課文的哪一自

教案《六年級語文下冊《鷸蚌相爭》教案及教學反思》來自網!/JiaoAn/YuWenJA6/

然段寫了這副圖的情景呢?指名讀一讀。

(4)找出第三自然段中的動詞,畫上“―”。

(5)出示小黑板:

河灘上有一隻蚌,它舒服地()了蚌殼……結果把鷸的長嘴()了。

(6)哪一個詞寫出了蚌收攏蚌殼速度非常迅速呢?你能用“連忙”說一句話嗎?

(7)指導朗讀。

(8)學生自由讀4、5自然段,想想該用什麼樣的語氣的讀呢?

(9)同桌間互相朗讀,讀後全班彙報朗讀,分男女比賽讀課文。

(10)鷸蚌相爭誰輸誰贏呢?請大家讀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從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麼?

從哪一個詞可以看出魚翁十分輕鬆的抓住它們倆呢?

(毫不費力)

分組討論:魚翁會對他們說些什麼呢?鷸蚌它們聽後又會說些什麼呢?

全班反饋。

(11)齊讀課文3、4、5自然段。

2、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故事發生的起因、經過、結果。

3、分組說說故事。

4、指名說故事。

5、學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收穫呢?

6、學生自由發言,教師講解。

7、學習課文1、2、7、8自然段。

8、默讀這一部分,從這裏你知道了什麼?指名反饋。

四、鞏固延伸

1、你現在明白了“鷸蚌相爭,魚翁得利”的意思了吧。學生自由回答。

從這個故事中你受到了什麼啓發呢?同桌互相交流說出受到的啓示。

齊讀課文。

2、把故事講給家裏人聽。

教學反思:整體感知語言意思。要引導學生利用工具書去派出古今詞義不同的障礙,在反覆閱讀課文,達到字通句順的基礎上,整體感知語言的含義。感悟寓言語言簡練、含蓄、幽默的特點。

板書設計:鷸蚌相爭

起因:蚌方出曝鬻啄其肉

經過:兩者不肯相舍

結果:漁者得而並禽之

篇三十六: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瞭解課文內容,體會石猴敢做敢爲的特點。

教學過程(本文來自優秀斐。斐。課。件。園):

一、揭示課題

1.你們誰看過《西遊記》,在這部小說中,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個人物?(孫悟空)

2.談談你對孫悟空的瞭解。

3.你知道孫悟空是怎樣成爲美猴王的嗎?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新課文,瞭解孫悟空變成美猴王的經過。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掃清文字障礙

1.大聲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讀不懂的地方畫出來。

2.邊讀邊想,這篇講的是一件什麼事?

三、交流自學情況

1.講的是一件什麼事?

2.你有哪些不懂的問題,提出來與大家一起交流。

四、自由讀課文

你喜歡哪些句子,畫下來,說說你喜歡的理由,並把它們有感情的讀出來。

五、交流自己喜歡的句子

說說爲什麼喜歡這些句子,並有感情地朗讀這些段落。

交流時教師相機點撥,讓學生領悟古典名著的語言特色。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鼓勵學生自己查找資料,自學課文,讀通讀懂句子,培養閱讀古典小說的語感。提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並靠自己弄懂課文的內容。小組合作,有重點地討論解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通過朗讀,加深對古典文學的認識。

篇三十七: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或教學掛圖,結合有關事例,使學生明白“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道理,逐步養成深入社會學習語文,投身自然增長知識的學習習慣。

2、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或教學掛圖,結合有關事例,使學生懂得在實踐中運用語文的習慣。

教學重點:

1、結合有關事例,使學生明白“,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道理。

2、認真觀察課本插圖,結合有關事例,使學生懂得在實踐中運用語文的道理。

教學難點:

通過課本插圖和有關事例,逐步養成深入社會學習語文,投身自然增長知識的學習習慣,以及在實踐中運用語文的習慣。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結合有關事例,使學生明白“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道理,逐步養成深入社會學習語文,投身自然增長知識的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從一年級起,我們就開始學習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從中我們學到了關於寫字、讀書、寫日記等方法,爲我們以後養成習慣打下了基礎。今天,我們來學習這最後一個習慣: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二、指導看圖,領會內容

(一)指導觀察第一頁

1、學生自由觀察,思考:圖上有誰,在什麼地方,幹什麼,他這是會時想些什麼?

2、指明回答,教師補充

第一幅:在天文臺,老師和同學參觀古代的天文儀器。同學門看到這臺儀器,一定爲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感到驕傲。

第二幅:在天文臺的天文展覽館內,牆上貼着宇宙中星體的照片,希望大家長大後到太空中研究宇宙的奧祕。

篇三十八: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摸瓜”和“送瓜”時的動作、表情、心理活動的描寫,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

3、閱讀課文,使學生懂得要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做錯事要勇於主動承認錯誤。

4、收集身邊的小故事,從故事中感悟道理。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感悟道理。

2、能結合生活中自己身邊的小事談感受。

教學方法:

自讀感悟,讀說結合。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喜歡吃西瓜嗎?談一談吃西瓜的感受吧!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西瓜的文章。

2、板書課題——摸瓜。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3、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三、精讀課文,體會情感變化

1、讀課文,體會小夥伴想出辦法摸瓜時的高興心情。

2、默讀“摸瓜”部分,畫出表現人物的.動作、表情、心理活動的句子,體會當時的心情。

3、爲什麼送瓜?體會情感變化。

四、擴展延伸,練習說話

1、文中的人物給你留下什麼印象?

2、如果換作你,你會怎麼做?說一說。

五、作業

1、認讀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準備摸瓜

摸瓜摸瓜經過鄉情淳樸

往回送瓜人情濃郁

請我們吃瓜

篇三十九: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課文內容,掌握文章中短句的運用及排比句、感嘆句的作用。

能力目標:學生能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見解,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領悟作者所歌頌的生命的力量,

教學重難點:

通過對文章的朗讀、分析揣摩,感悟文章的情感。

教學方法:

提問法、教授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下載有關“安塞腰鼓”的畫面、和範文朗讀片段。

學生:聽歌曲《黃土高坡》的錄音,體會濃厚的黃土高原情結。查找“安塞腰鼓”的歷史資料。自讀課文,掃清文字障 礙,給生字詞注音釋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導入語:一曲激昂高亢,展現西部人民壯志豪情的《黃土高坡》,把我們的思緒引向了廣袤的黃土高原。(多媒體展示黃土高原的地圖)這裏是黃帝軒轅氏書寫華夏民族第一部史詩的地方,這裏的子民自古以來就在和惡劣的自然環境抗爭,在數千年的抗爭,產生了許多展現着西部粗獷,豪放的民風民俗的藝術形式。今天,我們文化之旅的腳步將隨着劉成章 先生的生花妙筆踏上這片黃土,去欣賞有“天下第一鼓”之稱的黃土高原之魂——安塞腰鼓!(出幻燈片)談到天下第一鼓,同學們最想知道什麼呢?(提問三四個同學,問題留到課尾解決)

2、播放“安塞腰鼓”視頻,學生欣賞。

3、學生談觀感。教師從以下方面適當引導;

①安塞腰鼓,它產生於距延安四十公里處的安塞縣。它的粗獷、雄渾、動力十足的風格與當地自然環境、地理風貌、民風民情等渾然一體,不可分離。

②安塞腰鼓是人、鼓合一的,沒有一種樂器能夠像它這樣要求人和樂器的高度和諧。人的表演和樂器的“表演完整地糅合在一起,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所以成功的表演是人借鼓勢,鼓借人威,酣暢淋漓,精、氣、神無阻無礙一脈貫通。

③通過觀看視屏同學們對安塞腰鼓的感受是什麼?(雄偉,氣勢磅礴等等)老師在黑板上寫出關鍵詞。現在同學們帶着對安塞腰鼓的感覺我們一起來看劉成章先生是怎樣用文字開描寫《安塞腰鼓》的。

二、學習新課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知內容。 學生快速瀏覽課文,用“??的安塞腰鼓”對安塞腰鼓進行評價。可填詞、短語、句子;用文中的內容。

2、明結構。說明:文章按”鼓響前、腰鼓表演、鼓聲止"可分成3個部分。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體部分,分別從四個角度來展示腰鼓的藝術魅力,且這四個角度的分水嶺都是一句話。(好一個安塞腰鼓) 這是文章內容與結構上的核心句。

精讀文章,品味語言

1、尋美點。

學生自由朗讀,找出自己認爲美的句子。(教師應適當提醒同學們用筆勾畫;及時表揚同學做的好的地方;教師下講臺走動觀察)。領悟作者所歌頌的生命的力量。

2、在互動中體會文章感情,講解排比、反覆等修辭手法,掌握文章主旨。

①請同學們起來說說找出的優美句子。重點講解運用排比、反覆的句子(包括情感、重讀、效果)。講解後請一個同學讀,再全班齊讀,再放錄音。讓同學們在對比中體會文章的感情。如“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寫得好,好在比喻使對象更加形象具體,從而鋪排出一系列異彩紛呈的畫面。

文中的反覆用得好,好在使語言節奏明快,形象深刻清晰。

文章中排比用得好,好在形式多樣的排比增強了語勢,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宏磅礴的氣勢。 本文大量運用排比,有句內部、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排比。

②出除了鼓聲,作者還描寫了後生們的動作。重點講解“搏擊”一詞,與其他描繪打鼓的動詞(打擊、敲打)相比,作者爲什麼要用“搏擊”,這體現了後生們的頑強的生命力。與安塞腰鼓的發源地——黃土高原聯繫(搏擊腰鼓、更搏擊貧瘠、搏擊艱難的生存環境)。讓同學們體會文章的主旨。(出示幻燈片,播放例句。學生與之對照,進一步體會文章的美妙之處)③回頭看,安塞腰鼓不僅僅是寫腰鼓,還寫人、寫環境、寫土地。(老師點明主旨)

④要求同學們找出最能體會作者情感的句子(提問)。講解反覆的修辭手法(情感效果、在全文中的作用)同學讀、全班讀、錄音機讀。比較學習,體會情感。

⑤短句和感嘆句的運用。(爲了傳達勃發的生命激情,作者使用了一連串短語,使文章語句鏗鏘,節奏像波浪一樣傾瀉而出,欲止不能。如“忘情了,沒命了”。讓學生找出自己喜愛的短句,感情朗讀。)

⑥播放“忘情了,沒命了”放錄音,同學們齊讀,體會作者情感。老師引導,適當總結。

⑦再看安塞腰鼓視屏。讓同學們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之美,加深同學的體會。

⑧回答剛開始的問題。(通過剛纔的學習,同學們的疑問解決了嗎?解決了,請一個同學起來回答;沒解決,老師引導總結)

佈置作業:

A、兩部分的“靜”有沒有不同?

(第一部分側重於人的安靜,第二部分側重於聲音的寂靜。)這兩部分對第二部分的表達有什麼作用呢?(以動襯靜,形成鮮明的對比;第二與第-部分形成前後呼應。)

B、請模仿文中的排比句寫一段話,描述一個表演場面。

板書設計:

安塞腰鼓 劉成章

意蘊美 形式美 生命的力量 陽剛之美

篇四十: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會認2個生字,會寫3個字。

2、通過深入閱讀,體會不同人士對於同一個故事的不同。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意圖。

教學重點:

體會不同人對於故事發表的不同看法。

教學難點:

體會句子的含義,從中明確由於職業、生活閱歷、看待問題的角度等不同,對同一事物得出的結論也不盡相同。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的詩告訴我們: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則獲得的結果也不同。那麼一隻狼在洞裏把所有的洞口都不留餘地地封住,最後自己被困其中,把自己送入虎口——這樣的故事,我們能得到多少啓示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課文中找找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體會故事的大意。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懂全文。

2、同桌交流讀後的初步感受。

3、指名說全文的大意。

4、指名讀生字,書寫生字,教師指導。

三、引導學生帶着問題和思考讀文:

1、結合圖示,複述故事。

2、多種形式讀各界人士說法不一的句子,體會句子的含義。

說說不同人對這個故事分別是怎麼的?

3、體會狼追捕三種動物時的不同心理,試着用不同的方式讀。

4、同一個故事,爲什麼不同的人會不一樣呢?你從這個故事中得到怎樣的啓示?試着用一句話來概括。

一、拓展與運用:

讀課後短文《關於盤子……》,說一說從故事中得到的啓示。

四、課堂

從中你得到了什麼啓示?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會怎樣去看待問題?

板書設計:

不留餘地,自送虎口角度不同

不留餘地的狼

各界人士對故事的結論不盡相同

篇四十一: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一、學習目標

1.學會“澡、械”等5個生字,正確書寫“誕生、洗澡、漩渦、花圃、逆時針、司空見慣、無獨有偶、見微知著、鍥而不捨”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對自己有啓發的語句。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引導學生認識到到凡事多問幾個爲什麼的重要性。

4.體會本文語言生動、準確的特色,學習用事實說明道理的寫法。

二、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引導學生認識到到凡事多問幾個爲什麼的重要性。

三、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與本文事例相關的圖片或錄像資料,生字、新詞、重點語句的課件。

2.鼓勵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查閱相關資料。

四、教學時間: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請學生談談對課題的理解。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看看通過學習,我們會有哪些新的認識和收穫。

二、自主預習,初讀感知。

1.自由練習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指導較難寫生字的書寫,本課5個生字要求會認會寫。

2.再讀課文,劃出不理解的詞語,通過查字、詞典,聯繫上下文,看圖或小組討論等方法解決。

3.指生朗讀課文,檢查是否讀得正確、通順,重點指導較難讀的句子。

4.整體感知課文,理清課文的順序。

①作者通過這篇文章要說明一個什麼觀點?

②作者用哪些事例來說明自己的觀點?

③作者是按什麼順序寫的?

篇四十二: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自主學會本課生字,正確讀寫和理解詞語。

2.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認識地球的美麗和唯一,增強愛護環境、保護地球的意識。

3.體會解說詞的準確、嚴謹。根據批讀要求,邊讀邊批。

一、引入課文

說起地球,我們的心中就會涌起無限溫暖的感情。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美麗的地球。

二、檢查預習

三、粗讀課文,提出疑問

1. 讀1、2段,說說爲什麼人類對地球既熟悉又陌生?

2. 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鄉,但是人類對這顆行星又瞭解多少呢?讓我們來認識這美麗的地球。

四、細讀課文,瞭解地球

1. 課文從多方面介紹了地球。選自己喜歡的方面讀一讀。把自己的感受寫在旁邊。(學生閱讀、批寫)集體交流。

2. 教師引導學生理清課文的層次,知道課文分別從“地球的顏色、地球的年齡、地球表面有大量的水、地球的自轉和公轉”等來寫的。

3. 課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請舉例說明。(如,列數字:地球的年齡從數字上便於說明特徵,就運用數字“46億年”來說明地球年齡大;作比較:把地球表面水的面積與地球表面陸地的面積進行比較,說明地球表面有大量的水;舉例子:將複雜的、抽象的地球自轉現象,用具體、形象、易於理解的典型事例來說明,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以便理解;打比方:利用地球和陀螺這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以突出地球繞着地軸不停自西向東地旋轉的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

五、精讀課文,理清關係

文章最後一段和第一段有什麼關係?

六、總結全文

正是由於得天獨厚的地球是唯一的,所以我們的地球無可替代。

篇四十三: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讀懂習作要求,瞭解書信的格式。

技能:遷移運用《明天,我們畢業》一文表情達意的方法完成本次的習作。

能力:引導學生借鑑學過的課文,圍繞中心選擇材料。

情意:激發學生對老師的眷戀之請。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回顧六年級的國小生活,再現老師誨人不倦的形象,激起學生心中對老師的情感。

對策:用一、兩個具體的例子,表現對老師的感激和眷戀。

教學過程:

一、導入、審題

1、國小六年的學習即將結束,我們舉行了一次“話別老師”的活動。我們打開了記憶的閘門,重溫了六年來那一幕幕動人的情景。今天,就讓我們拿起筆,給老師寫過一封信吧!

2、明確寫作的內容。

寫信的對象——國小階段曾經教過自己的老師。

寫信的內容——要說真心話,把最難忘、最感動的情景再現出來,要表達對老師的感激和眷戀之情。

二、開拓思路,知道選材

1、看到文題,首先我們要想心裏對誰說呢?再認真思考你爲什麼要把心裏話寫給這位老師?這位老師有哪裏讓你感動的事呢?

2、小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師適當指導。

修改:交流指導時可以圍繞以下幾方面:圍繞所選老師的長處、特點寫,不可面面俱到;圍繞這位老師機給予學生的幫助、教誨、關愛進行交流;圍繞師生之間的情誼,表現對分別的不捨之情。

4、教師點撥:寫信要有個明確的中心,要在信中表達出真情實感。

三、指導書面表達

1、撰寫習作草稿。

2、交流、評改習作,評改要點如下;

(1)書信的格式要正確(要有稱呼、正文、祝福語、署名、日期)。

(2)要有具體的情景。

修改:要把內心的話說出來,表達真情實感。

3、自由修改習作,教師個別輔導。

板書設計

習作7給老師的一封信

書信格式要正確

要有具體的情景

要表達真情實感

篇四十四: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學習掌握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技能: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力: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瞭解三亞落日的美景,欣賞並摘抄描寫落日的語句。

情意: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讀通課文,初步感受三亞落日的美景。

對策:讀通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課前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日出的美景,我們許多同學都欣賞過,但你們有沒有仔細觀察過日落的情景呢?

2、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輕聲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2、播放課文錄音。

3、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

美妙絕倫 風情 挺拔俊秀 軟軟地 活潑

毫無倦態 依舊 赤朱丹彤 濺出 收斂

碩大無朋 光芒 悄然無聲 邊緣 緣故

水波不驚 頑皮 玫瑰 漲溢 燈盞

①、朗讀詞語

②、②、交流詞語意思:

碩大無朋:大得無與倫比。朋,比。

赤朱丹彤:赤,紅色,朱,大紅色,丹,紅色,本課指程度不同的紅色。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三、理清課文脈絡

你以爲課文可以分爲哪幾部分?

第一部分(1)點名在三亞看落日真有詩意。

第二部分(2)介紹三亞洋溢着熱帶風情的自然風光。

第三部分(3-5)描繪了三亞落日的美景。

四、作業超市

1、習字冊描紅

2、朗讀課文

五、板書設計:

富有詩意美妙絕倫

三亞落日熱帶風情天海合一

落日美景收斂光芒慢慢下沉

頑皮蹦跳悄然入水

篇四十五: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細讀本文精彩的語段,品味準確精練而又生動有趣的語言。

2、學習本文通過幾個生活片斷,折射人世滄桑的寫作意圖和主旨。

3、理解本文反映的人生經歷和世情變化。

正音正字:

見課文下方注音的字

詞語積累:

源遠流長 才疏學淺 歲月滄桑 長盛不衰 價廉物美 並無二致 五臟六腑

千方百計 萬般無奈 五光十色 眼花繚亂 實實在在 無可依傍 五彩斑斕

別具風味 街頭巷尾 回味無窮 與世無爭 別無他求 大開眼界 五彩繽紛

黏黏乎乎 湯湯水水 偷工減料 鄭重其事 不同凡響 愛莫能助 無事生非

課文結構:

全文可分爲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交代本文主要內容,從自己喝粥的經歷體察稀粥的魅力。

第二部分(第3-8段),少年時代,浙江家鄉的白米粥清爽可口,留下美好的回憶。

第三部分(第9-16段),“”時期,北大荒的粥在冰天雪地裏給人以溫暖,化作闖蕩世界的精氣。

第四部分(第17-23段),改革開放年代,廣州豐富絢麗的稀粥,使作者大開眼界,稀粥的功能邁向審美、欣賞以及精神享受的高度。

第五部分(第24-29段),作者對稀粥的思考:它是貧窮的產物,也是時間的產物;隨着生活的發展,或許終會漸漸淡去。

課文分析:

本文敘述了幾十年,作者在不同時期、不同地方吃稀粥的幾個生活片斷,反映了自己的人生經歷和世情的巨大變化。

文章語言準確精練而又生動有趣,寫稀粥的製作、吃粥的感受,各不相同,各具特色。

寫各種粥的模樣,各種人吃粥的模樣,也是各各不同,窮形盡相,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思維訓練:

一、本文寫各種稀粥的製作有什麼不相的特色?

寫江南“燒”泡飯,“把剩下的大米飯攪鬆,然後用水燒開了”;外婆“燒”白米粥,“熄火後的粥是不能馬上就喝的,微微地燜上一陣”;在北大荒“熬”豌豆糖粥,“熬上一鍋粥,待粥快熟時,把豌豆摻進去,又加上不知從哪弄來的一點白糖”;“急火煮開鍋了,便變爲文火燜,燜的時間越長越好”;廣州街頭“熬”魚生粥,“從鍋裏舀起一勺滾滾的薄粥,對着碗裏的生魚片澆下去……再加少許精鹽、胡椒粉和味精,用筷子翻動攪拌一會”;親戚家“煲”具有廣東特色的粥,“把淘好的米放在罐子裏,加了適量的水,再把罐子放在封好底火的爐子上,……到早晨起牀,只須將準備好的青菜碎丁、切碎的松花蛋、海米丁,還有少量肉末,一起放入罐內,加上些佐料”;還有湖南婁底“舂”出來的米粥。

二、本文寫吃稀粥的感覺有什麼不相?

在外婆家喝白米粥,“天然地清爽可口,就像是白芍藥加百合再加蓮子熬出來的汁,滾燙地喝下去,似乎五臟六腑都被清洗了一遍”;在北大荒,“口感與大米粥很不相同,它的米粒飽滿又實沉,咬下去富有彈性和韌勁,嚼起來挺過癮”;喝米粥,“喝起來感覺要溫柔些細膩些……在掛滿白霜的土屋裏,冰涼的手捧起一碗黃澄澄冒着熱氣的小米粥,我覺得自己還有足夠的力量活下去,熱粥一滴滴溫熱我的身體烤乾我的眼淚暖透我的心;在廣州街頭喝魚生粥,其味鮮美無比……一碗粥喝下去,周身通達舒暢,與世無爭,別無它求”;在親戚家喝特色粥,“不但味道清香爽口,讓人喝了一碗還想喝……而且內容豐富,色澤鮮豔”。

三、作者寫吃稀粥的感覺,僅僅是爲了表達自己喜歡喝稀粥嗎?

不是。 作者寫不同時期、不同地方吃稀粥的不同感受,表現時代的變化,社會的變化,人的心態變化,反映了自己的人生經歷和世情的巨大變化,表明“稀粥的功能也從一般聊以餬口、解決溫飽的實用性,開始邁向對稀粥的審美、欣賞,以及精神享受的‘高度’”。

四、本文寫了哪幾個生活片段的事?

少年時代,在浙江家鄉的白米粥清爽可口。

“”時期,在北大荒的喝粥苦中作樂。

改革開放年代,在廣州大開眼界,喝粥提升到審美欣賞、精神享受的高度。

你瞭解哪些地方特色食品?它們含有什麼地域文化?

本文用生動的詞語描寫粥的色香味。請你從文中各找出幾例。

色:白亮白亮、金光燦燦、色澤鮮豔、黃澄澄;

香:粥香四溢、清香爽口;

味:甜絲絲、清爽爽口、鮮美無比、回味無窮。

篇四十六: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內心情感。

2.學習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

3.體會人物特點,感受濃濃親情。

教學重點

結合文章對人物細緻描寫,體現人物特點,感受深深情感。

教學難點

在字裏行間中體會八兒對臘八粥的渴望與喜愛,體會濃濃親情。

教學突破點

以“臘八粥”爲切入點,結合文章中對臘八粥的描寫,深入體會文中八兒對臘八粥的喜愛與渴望之情,從而感悟一家人的情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揭題。

(1)有句俗語“臘七臘八,凍掉下巴”說明在臘月初七、初八這幾天,天氣很冷。於是,產生了一種民俗,在臘八這一天要吃臘八粥,把下巴粘牢。這就是臘八粥的由來。

(2)你們對臘八粥還有什麼瞭解?談談你對臘八粥的印象。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臘八粥”的文章。

二、初讀課文。

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臘八粥”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學習生字新詞。

(1)指名讀課文,訂正字音。

(2)小組內自學生字新詞。

四、再讀課文。

在文中找一找,這是什麼樣的臘八粥?

第二課時

一、讀課文,回憶: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二、文中的“八兒”對臘八粥懷着一種什麼的心情?

三、結合文章中相關語句,談談自己的看法。

(從哪些語句中,能夠看出,八兒對臘八粥的喜愛與渴望?)

四、從文章中對媽媽與八兒的對話中,除了能看出八兒嘴饞,十分想吃臘八粥以外,你還能感受到什麼?

五、課外拓展,找到《臘八粥》原文,繼續讀一讀,從中深入感受一下這一家人的濃濃親情。

板書設計

臘八粥

孩子天真可愛

教學反思

教學時重在通過對主人公八兒的語言、動作、神態及心理描寫,體會八兒迫不及待地想喝臘八粥的饞樣。運用邊讀邊想象的方法,讓學生充分讀書,談讀書感悟,充分喚起學生的認知體驗,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

篇四十七: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中的生字,能正確讀寫“智慧、巍峨、豐碑”等詞語。

2、理解課文,認識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蹟,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他們熱愛祖國的感情。

3、學習作者從不同的觀察點抓住事物特點、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按一定順序觀察事物的方法,並在觀察中展開聯想,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仔細體會文章字裏行間所表達的感情,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長城悠久的歷史和所凝聚的民族智慧。

教學難點:

學習傳統文化特有的形式——對聯

一、 導入

1、老師想問問,你們誰到過長城,你能用一兩個詞說說爬長城的感受嗎?

2、你對長城瞭解多少?

3、看課件,再來說說長城給你留下的是什麼印象?

二、認識作者

說到《長城贊》這課文,老師想請大家認識一個人,羅哲文。

課件展示

師補充介紹

三、 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

2、認識生字,多音字:垛 ,還有 隘 黎

3、指名讀,齊讀。

四、默讀課文

1、默讀課文,明確讀書要求。

2、學生自己默讀。

3、交流

不理解的詞語:吏卒、黎庶、百工、巍峨、瀚海、烽垛、隘口、豐碑……自己嘗試着解讀。

4、 老師有一個問題,這幅對聯作者分別是從什麼角度來寫長城的?

上聯:從時間入手

第一句,朝代,第二句,爲此付出的人們,第三句,。

下聯:從空間入手

第一句,修築的難度,第二句,經過的地點,第三句,。

五、、板書

時間 豐碑 中華民族的

空間

六、 拓展

1、我們說,這是一幅對聯,那麼你知道對聯有什麼特點嗎?

2、課件出示對聯特點。

七、作業

對下聯:物華天寶 引得仙女下凡來

爲自己的班級或學校寫一幅對聯。

篇四十八: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學習新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戲劇文學的形式和特點。

4、分析甘羅年少有爲、膽識過人、憂國憂民的人物形象。

教學重點、難點:

1、瞭解戲劇文學的形式和特點。

2、分析甘羅年少有爲、膽識過人、憂國憂民的人物形象。

跟老師一起學:

1、介紹知識導入

戲劇是一門綜合的藝術,它以創造完整的舞臺藝術形象爲目的,是文學(主要指劇本)、造型藝術(佈景、燈光、道具、服裝、化妝)、音樂(主要指戲劇演出中的音響、插曲、配樂等,在戲曲和歌劇中又包含曲調、演唱)、舞蹈(話劇中演員的表演藝術,舞劇、戲劇中的舞蹈成分)等各種藝術的綜合體。

2、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這篇課文屬於戲劇文學,是獨幕劇。全劇以趙王對甘羅的態度變化爲線索展開矛盾衝突,通過對白描寫,通過場景渲染來刻畫人物,塑造了甘羅年少有爲,膽識過人的形象,讚揚了甘羅機智勇敢、憂國憂民的優秀品質,表現了少年甘羅所具有的不顧個人安危,勇於承擔國家安危的責任感。

3、採取自己喜歡的方式學詞。

(1)給下列畫橫線的字注音。

邯鄲正襟危坐覲見拜謁和睦恭請

一戳秤砣家喻戶曉放肆狂妄自大銅鼎

倏地祈禱酬謝

4、強烈的戲劇衝突是戲劇文學的重要特徵,沒有衝突,就沒有戲劇。戲劇是通過表現矛盾衝突來展開情節、塑造人物、揭示生活本質的。戲劇衝突一定要尖銳、激烈,只有這樣才能牢牢抓住觀衆的心,讓他們聚精會神地看完演出。本劇的衝突是什麼?(甘羅年紀小)

5、理清戲劇梗概。

劇情發展:

趙王甘羅

正襟危坐,嚴肅傲慢不卑不亢

狂妄,污辱陳述看法

威脅不怕死,據理力爭

震驚分析形勢

頹然坐下

篇四十九: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教材分析:

白鶴梁是國家級文物。所謂沉浮是一種比喻,表現白鶴梁的出水和沒水,盛衰命運。本文寫了以葛脩潤爲代表的科技工作者們經過反覆研究論證,反覆實驗,在否定一個又一個保護方案的情況下,最終設計出了原地保護白鶴梁的理想方案,表現了我國科技工作者極其強烈的責任感,以及他們爲保護國家文物所付出的巨大心血和智慧。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瞭解科考隊員在小朋友的幫助下,發現並精心保護朱䴉的經過,瞭解課文的記敘順序。

2.增強學生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交流課前查找的相關資料,重點介紹白鶴梁。

2、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麼?

二、自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要求:讀準字音,不理解的詞語。

三、再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四、理清文章的脈絡

自由讀課文,想想課文是怎樣一步步敘述的。

第二課時

五、學習課文重點部分

1、小組學習

(1)白鶴梁是什麼樣子的?找出有關語句讀一讀。

(2)人們爲了尋找、保護白鶴梁做了哪些事?

(3)白鶴梁經過了怎樣的沉浮過程?

2、討論交流

3、白鶴梁的沉浮給我們什麼啓發?(從保護野生動物和保護環境兩方面談感受)

4、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或句子。

5、摘抄課文中描寫白鶴梁沉浮的有關句子。

六、總結

那麼在當今社會又有多少野生動物會有如此幸運呢?爲了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環境,我們應該做點什麼呢?

板書設計:

白鶴梁的沉浮

相遇→探尋、發現→保護、繁殖

篇五十: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要求:(1)理解標題“勇氣”的含義;(2)分析人物形象。

2、能力要求:(1)訓練學生把握重點、準確複述課文內容的能力;

(2)培養學生通過分析人物肖像、語言、行動描寫,歸納人物性格特點的能力。

3、情感目標:(1)學習法國人民爲爭取和平自由、捍衛自己的信仰的獻身精神。

(2)培育學生堅韌不拔的品質和在困難面前不低頭的人生觀。

(二)教學思路

語文出版社七年級(上)的《勇氣》選擇諾曼底登陸戰役前一天,平靜地敘說了不平靜的情節,表現了戰爭中的人性美一一讓侵略者無法理解的“勇氣”。我的教學思路是“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一討論領悟,合作探究一拓展延伸,張揚個性”。

二、過程設計

(一)教法學法

情景式教學法和自主、合作、探究式學法。

(二)教學流程

1.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

(2)蒐集有關勇氣的名言或詩詞;

(3)收集閱讀描寫勇氣的文章或故事。

2、激發興趣,引入話題。

同學們聽說過叫良牙山五壯士”的故事嗎?爲了保護部隊主力,抵禦日本侵略者的進攻,五名八路軍戰士勇敢地把敵人引向懸崖,最後縱身跳下。同樣是在戰爭中,《勇氣》這篇課文向我們講述了另外兩種不凡的勇氣。到底是什麼樣的勇氣呢?

3、背景資料,進入情境。

播放課文中故事發生的背景資料。

4、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速讀,以美國傘兵的口吻複述課文。

5、討論領悟,合作探究。

(1)分組討論,分析人物形象。

(2)結合背景,思考他們爲什麼能表現這樣的勇氣。

(3)小結:從他們身上學到什麼。

6、拓展延伸,張揚個性。

(1)中外各領域名人實例。

(2)學生交流自己的經歷。

(3)有關勇氣和信仰的格言。

7、結束。

點明反戰和崇尚和平的主題。祝願大家勇氣無限。

8、作業。

寫一篇《勇氣》的讀後感。

(三)板書設計

篇五十一: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能按“習作要求提示”選擇和小夥伴之間發生的老師不知道的故事,自擬文題。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對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和心理活動的描寫,把內容寫具體,情節寫生動。

對策: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情境中領悟體會。

課前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錯別字。(投影片)

勿忘我(務忘我)按奈(按捺)

營光棒(銀光棒)擬評(批評)

棵本(課本)啓初(起初)

旁大(巨大)全不(全部)

由其(尤其)有此(有些)

平血(貧血)草從(草叢)

作些(做些)漠名(著名)

體息(休息)才華橫益(才華橫溢)

收堆(收攤)

二、病句

1、我一始雜業。

2、我寫完作業沒事了,我就開始說話了,我一始跟前面的潘成宇說話。

3、我就大聲地自言自語了。

4、老師全部去開會了,然後我們六(4)班就放假了。

5、我們身邊有沒有很多錢,怎麼辦呢?

三、內容上的毛病。

1、在句子中前後意思相矛盾。

2、標點使用不當,人物說的話沒有用雙引號。

四、講評方法。

小組交流,互相修改,取長補短。

1、四人一小組自評,找出對方不足之處,討論如何修改。

2、選好的範讀欣賞。

3、針對自己的不足自行修改。

五、講評步驟。

1、分組自讀自評。

四人一組,先自讀自己的,交流有沒有寫出老師不在教室時同學們的各種表現,敘述得是否具體。

再讀讀同學的,指出對方不完善的地方。

2、範讀盛晨的,能有詳有略地寫出老師不在教室時同學們的各種表現。

3、根據小組討論交流的修改意見,自行修改自己的習作。

篇五十二: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1、嘗試自讀課教學的第三個層面:活動式自讀,即借鑑活動課的模式進行自讀課教學。

2、探索課內外銜接的途徑,特別是如何利用課堂教學來促進課外閱讀的開展。

3、嘗試語文活動課的開展。

自讀目標:

1、快速閱讀課文,把握重要信息,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內容要點;

2、開展一次與數字有關的活動,在活動中體會數字的有趣、神奇。

自讀重點:概括課文內容要點

自讀難點:領會數字的情趣

教學時數:一教時

課前準備:

1、自讀課文,填寫”數字發展一覽表”;

2、發動學生找與數字有關的成語、謎語、歇後語、對聯、趣事等,爲活動課的開展做好準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從有關數字的趣事導入。

二、師生共同確定學習目標

引導學生閱讀”自讀提示”,瞭解主要內容及要求,確定學習目標。

三、積累詞語

1、抄寫”自讀提示”中的詞語,並給加點字注音。

2、齊讀兩遍,教師正音。

3、課外給六個成語各造一個句子。

四、速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概括要點。

1、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用”△”標出第一段中能統領全文內容的三個短語。

3、給課文劃分段落,並用橫線畫出能概括各部分內容要點的關鍵詞句。

4、填表

5、本文作者是按怎樣的說明順序來說明數字的身世的?

6、第一段的全文結構上的作用是什麼?

五、教師總結

CAI板演課文內容的要點。

六、開展與數字有關的比賽活動(由學生主持)

(一)宣佈比賽規則(CAI)

1、以小組爲單位參賽、計分;

2、題目分定組回答和自由回答兩種,定組回答題如遇到該組無人回答時,其它組的同學也可回答;

3、每答對一題得1分,答錯不計分,也不倒扣分;

4、累計得分者爲比賽的優勝者。

(二)比賽的內容(CAI)

定組回答主要內容:猜謎語、按要求說出成語、巧接歇後語等;

自由回答主要內容:根據對聯、趣事回答問題等。

七、總結活動,評出優勝組。

八、佈置作業

1、課後收集與數字有關的奇聞趣事,講給周圍的人聽。

2、完成《練習冊》。

九、板書設計(見”課文內容要點”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