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五年級語文教案【精品多篇】

國小五年級語文教案【精品多篇】

國小語文教案 篇一

複習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能熟練,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在複習中可採用填空、接力賽,分角色和表演背誦等方法來進行檢查。

2.複習本單元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瞭解字義。進一步鞏固對偏旁部首的認識。

3.區別形近字、同音字,能根據它們的字形,字義的不同分別組詞。

複習過程:

1、《雨後》

(1)背誦詩歌《雨後》

(2)《雨後》描寫的是什麼時候的景色?什麼情景?

(3)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4)要是你也在孩子中你會做什麼?

(5)從詩歌中你體會到什麼?

(6)默寫《雨後》。

2、《誰的本領大》

(1)課文講了誰和誰的'什麼故事?

(2)當太陽贏了時,他會想什麼?說什麼?

(3)當太陽又提出比賽時,他又會怎樣想,怎樣說?風會怎樣想怎樣說?

(4)陽光強烈船伕會又什麼感覺他會怎樣說?

(5)當風贏了時,太陽會怎樣說?

(6)學了本課你知道了什麼道理?

(7)用“覺得”造句

3、《蝸牛的獎盃》

(1)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要是你得了冠軍你會怎樣做?蝸牛的心情怎樣?它會怎樣說?

(3)唯恐與生怕可以調換嗎?爲什麼?

(4)你想對沒有翅膀的蝸牛說些什麼?

(5)學習了本課你知道了什麼道理?

4《狐假虎威》

(1)題目是什麼意思?

(2)老虎一愣它在想什麼?

(3)老虎鬆開了爪子,它會怎樣想?狐狸又會怎樣想呢?

(4)狐狸神氣活現,搖頭擺尾在想什麼?老虎半信半疑,東張西望在想什麼?

(5)當老虎看到小動物的表現它會怎樣想?

(6)當老虎知道了真相它會怎樣想怎樣做?

(7)續編故事《老虎與狐狸再次相遇》

(8)學習了本課你知道了什麼道理?

5、習作訓練

(1)學會勸阻

(2)《老虎與狐狸再次相遇》

(3)寫出你在雨後玩耍的情景

國小語文教案 篇二

【教材分析】

《觀潮》是人教版國小語文六年制第7冊第一組的一篇課文,本組課文以“大自然的魅力”爲主題,爲我們編選了4篇課文,本篇課文敘述的是一次觀潮的盛況,寫的是作者耳聞目睹的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後的景象,描寫了大潮有遠而近,奔騰西去的全過程,描繪出江潮由風平浪靜到奔騰咆哮再到又恢復平靜的動態變化,寫出了大潮的奇特。壯觀和雄偉。

課文結構清晰,層次分明,文中作者不但運用比喻的手法直接描寫了潮水洶涌澎湃。雷霆萬鈞的氣勢和聲威,還從觀潮人數之多,熱情之高間接的反映了大潮的奇特,使人讀後不禁由衷的發出了“錢塘江大潮,真不愧爲自古以來的天下奇觀。”編選本篇課文的意圖有二,一是使學生通過閱讀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奇特,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二是引導學生一邊讀書一邊想象畫面,並通過品味關鍵詞句。重點段落,體會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學情分析】

對於剛步入四年級的學生而言,他們雖然對於寫景文章有初步的認識,但他們在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抓住關鍵詞句,體會其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上還是存在較大的難度。此外,錢塘江大潮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較遠,學生較難感受體會其奇特。壯觀的景色,這就要求教師創設好情景,設計好句子理解的坡度,激發學生的想象,引領學生走進文本,感知大潮的奇特。壯觀。雄偉。

【教學目標】

1、通過聯繫上下文。查閱相關資料,學會“潮。稱。鹽”等13個生字,認識“罩。屹。鼎”等7個生字,正確讀寫“寬闊。籠罩。薄霧。屹立。若隱若現。山崩地裂。齊頭並進。漫天卷地”等詞語。

2、通過“三讀(讀準。讀通。讀懂)”,自主學習,樂於朗讀,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4自然段。

3、邊讀邊想象畫面,能聯繫上下文。生活實際理解體會詞句的含義。

4、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奇特。壯觀,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受到自然美的薰陶,並能把自己的閱讀感受與他人交流。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在入情入境的閱讀中,體會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奇特壯觀。

【教學難點】

體會文中的`有關詞句,想象課文描寫的大潮的景色。

【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以讀代講。讀議結合法。理解想象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準備】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喜歡旅遊,說說哪個景點給你留下印象最深。

2、今天呀,老師帶領同學們一起去領略自古以來被稱爲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伸出你們的手,與老師一起書寫課題。齊讀課題。(板書:觀潮)

3、“觀潮”和“天下奇觀“兩個詞語中都有”觀“字,意思一樣嗎?快查查字典,看看分別是什麼意思。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計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爲基礎,聯繫學生的實際情況,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激發了學生的閱讀XX,形成閱讀期待,爲下文的學習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引導初讀:請同學們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懂課文,在讀的過程中,邊讀邊想,作者先寫了什麼,再寫了什麼,最後寫什麼。

2、檢查生字詞:以學生已有的水平爲起點,在學生自讀。相互交流的基礎上,教師相機點撥。提醒“蒙”字中間的短橫不要丟掉,“薄”字不能寫出左右結構,“昂”字下半部分的左邊不能加點。

3、播放視頻:同學們,你們想親眼看看這奇特壯觀的錢塘江大潮嗎?讓我們一起來欣賞。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教師引導學生自主與文本進行對話,給學生留下寬鬆的。自由的閱讀時間和閱讀空間,把閱讀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引導學生初步感知文本,理清課文脈絡。

三、重點研讀,感受奇特美景

本環節緊緊圍繞“你看到了什麼,你聽到了什麼”這樣一個核心問題(奇觀)進行教學。

1、同學們,剛剛錄像裏潮水的景色,咱們課文裏也有,趕緊翻開課本,自由默讀課文3、4、5自然段,畫出你認爲文中哪些描寫潮水的句子特別喜歡,你就把它畫出來,先自己讀一讀,一會再請同學來展示。

①學生先自我嘗試

②指名學生朗讀,其他同學評價。

③教師範讀,全班齊讀。

2、全班分小組展開討論,兩組尋找“你看到什麼”,兩組尋找“你聽到什麼”。

根據學生的交流,相機點撥下列詞句的理解

⑴討論交流,你聽到了什麼:隆隆的響聲,悶雷滾動。山崩地裂。顫動。風號狼吼

①通過師生模擬雷聲“轟隆隆”體會理解“悶雷滾動”。

②展開想象,說說怎樣的聲音,纔會讓你感覺到天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⑵討論交流你看到了什麼:人聲鼎沸。橫貫江面。白浪翻滾。奔騰西去。漫天卷地

①學生交流想象潮水來臨時人們的心情,表演人們的動作,從而理解“沸騰”。“人聲鼎沸”:如果你此時就站在江邊,看着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你等待已久的大潮出現了,你的心情怎樣,你會怎樣做?結合你現在的感受再來讀讀。

②出示對比句:學生對比交流。

浪潮越來越近,猶如戰馬飛奔而來。

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飛奔而來。

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

⑶小組互評,相互補充,加深體會感受。

⑷引導再讀:剛剛我們從全班的合作交流中,我們彷彿身臨其境,感受到了這奇特而又壯觀的大潮,錢塘江大潮真不愧是天下奇觀啊,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兩段話,再次感受這震撼人心的美景把。

設計意圖:用各種形式引導學生多讀,讓學生讀懂,讀通,讀熟,讀得有情有趣,讀得津津有味。既能幫助理解,又能幫助記憶。讓全體學生用具體生動的表演來體現對“沸騰”這個詞的理解,然後又從這一情境中巧妙地引出另一個詞語“人聲鼎沸”,從概念到形象,又從形象到概念,這樣學詞語學生印象深刻,理解正確,也便於今後運用。

3、創設情境,運用詞語

⑴引導:今天我們學習的這兩段話裏有很多非常優美的詞語,你們喜歡嗎?想要積累它們嗎?下面聽老師說意思,你們猜詞語,看誰掌握,反應最快。

⑵積累詞語,單單知道意思還不行,還要學會運用呢,現在我們就一起來應用一下把,假如你是一個小記者,現在你就在錢塘江邊,你要報道這樣一個天下奇觀,你會怎麼說?

設計意圖:本環節複習詞語的辦法要求學生根據詞義說出詞語,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對詞義的理解;同時又採用小記者報道的方式可以激發學生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真正內化知識,昇華感情。

四、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1、師生交流學習本課後的感受體會。

2、出示作業自助餐:

①喜歡積累的你,背誦課文3、4自然段,並抄一抄,背一背文中你認爲優美的詞。句語。

②喜歡交流的你,向你的爸爸媽媽簡單介紹錢塘江奇特壯觀的景色。

蘇教版國小五年級語文教案 篇三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讓學生了解長征,理解詩句內容,體會中國工農紅軍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完成二萬五千里長徵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2、學會3個生字;解釋“只等閒、盡開顏、萬水千山”的意思;並且體會詞語在詩句中的所含有的思想感情。

3、培養學生閱讀時用心體會,做到入情入境,動心動情的能力。

4、聯繫上下文理解詩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及難點:理解中間四句的意思,體會長征的艱難,體會詩歌表達的大無畏精神和英雄豪邁的氣概。

二、教學流程:

(一)精彩回放,走進長征。

1.同學們,在70年前,曾有一次偉大的壯舉,它使中國革命轉危爲安,爲共和國成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那就是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徵,在長征勝利結束後,毛主席心潮澎湃,揮筆寫下了一首氣壯山河的偉大的詩篇,那就是這首《七律。長征》 (好,請同學們先看屏幕) 剛纔我們跟隨主席的筆觸走近了長征,我發現了好多孩子和我一樣都沉浸在那恢宏磅礴的旋律中,那看過短片你們有什麼感受呢?(板書:苦、難)

2.師小結:是啊!長征歷盡了千辛萬苦、千難萬險,而作者僅用短短的8句話,56個字就生動地概括二萬五千裏的艱難歷程,那麼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文本,在語言文字當中去領略長征的驚險悲壯,相信你們一定會有新的收穫。

(二)以讀代講,感知長征

1.下面就請同學們快快把書打開136頁來讀讀這首詩吧!

2.好,誰願意來讀,其他同學注意傾聽,看看讀音是否準確,節奏是否合理。

3.你們認爲他讀得怎麼樣?誰來評一評? 師相機指導朗讀,讀出七律詩的韻律與鮮明的節奏。指生再讀,請舉手同學一起讀。

(三)文本對話,深入長征。

1.過渡:老師發現孩子們真會讀書,這麼快就能把詩句讀的正確、流利,真了不起!老師告訴你們呀,學習詩詞的關鍵就在於誦讀,那怎麼樣才能把詩讀出韻味,讀出感情,讀出你的個性化理解呢?學生自由回答 師:同學們的這些方法都很好!那就按照你們說的小組合作再認認真真地把詩讀一讀,並根據這學期的讀書方式來進行批註,看看你們能有哪些收穫?

2. 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師巡視指導。

3. 誰來把你們的收穫彙報一下,你們都讀懂什麼了,還有哪些疑問? 學生自由彙報讀詩後新的見解,新的體會或新的疑問。

(1)學生自由彙報對詞句的理解,學生相機到板前板畫逶迤,師相機板畫磅礴。

(2)學生提出質疑:第3、4句“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這不矛盾嗎? 師相機指導同學們看黑板,讀讀這兩句話,看看他們究竟矛不矛盾? 學生自由彙報,從而發現比喻和誇張的寫作方法,也可能帶出七律中對仗的手法,體會作者用詞的精煉,(師相機板畫“細浪”和“泥丸”。)指導朗讀:這是一種反襯的手法,紅軍就靠着自己的雙腳,走過了峯巒起伏的五嶺,越過了高大雄偉的烏蒙,走出了一千三百多公里的崇山峻嶺,多少的艱難險阻,在紅軍的眼中,都算不了什麼!誰能把你的感受送進去讀一讀?

(3)學生可能體會出巧渡金沙江我軍不費一槍一彈,暖字含有暖洋洋的勝利的喜悅心情,還可能發現寒和暖是一對反義詞,這兩句運用了對比的手法。

師相機指導:你能抓住重點詞來理解,是一種很好的學習詩詞的方法,老師也很喜歡這兩句,而且每讀一遍,都有一次新的感受,你們也來讀一讀 學生自由朗讀,

老師相機指導:“大渡橋橫鐵索寒”的“寒”字你是怎樣理解的? 那它準確的意思是什麼呢?快查字典,看看他有幾個解釋?在這句話中應是什麼意思?這個“寒”字僅僅是字典上說的意思嗎?這樣吧!我們來看一段錄像,結合畫面來體會這個寒字的思想感情,相信你們還會有更深的體會(放錄像,師描述:瀘定橋的橋頭刻有兩行詩:“瀘定橋邊萬重山,高峯入雲千里長。”大渡河兩岸都是懸崖峭壁,瀘定橋由13根碗粗的鐵索組成,長101米,寬2.6米,高達14.5米,東西橫跨,高懸於湍急的大渡河上。1935年5月25日,22位突擊勇士就是在這座橋上,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勇敢地衝進火海,冒着槍林彈雨向東岸發起進攻,爲後繼部隊殺出了一條血路。)

學生用心體會:令人心驚膽寒,作爲悼念死難烈士的難過心理;對瀘定橋險惡自然環境的烘托;體會出長征的驚險悲壯;體現出紅軍不怕流血犧牲,勇往直前的戰鬥精神。 師指導感情朗讀:一個“寒”字蘊含着多少種感情呀!我們不僅要理解字詞表面的意思,而且要深刻的體會作者蘊含的思想感情,那快把你的體會化作你的朗讀,讀出來吧!

師:長征途中僅有像巧奪金沙江那樣的智取,和飛奪瀘定橋這樣的惡戰嗎?(不是)那你還能從哪看出來?

生彙報:從“五嶺逶迤”看出來 從“烏蒙磅礴”看出來

師:對了,就像這樣來用心體會,看看你還能有哪些新的見解。 從“千里雪”看出來,師:是啊,翻越雪山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請同學們看屏幕,師相機描述:紅軍飛奪瀘定橋以後北上四川,翻越了五座大雪山。8月間渡過了一望無際的草地,9月17日來到了四川西部,海拔4000米左右的岷山,踏上了長征的最後征程。岷山高入雲霄、終年積雪,紅軍冒着刺骨的寒風。腳穿草鞋,踏着冰雪勇往直前,多少紅軍戰士長眠於這大雪山,化作了晶瑩的豐碑……生相機補充《豐碑》,

師:是啊,像這樣真實而感人的故事又何止一個。

師:同學們從這麼多詞語中都能體會到長征的艱難,那紅軍長征途中僅僅就遇到了詩中所提到的這些困難嗎?誰能結合你課前查閱的資料談談。 這麼多的困難,作者怎麼可能一一寫下,所以用了一個詞來高度概括,找一找,是哪個詞?(萬水千山)對了,這就是藝術的高度概括。 詩中哪個字更能突出遠征的艱難呢?(板:寒)

(4)生提出疑問,長征很難,作者爲什麼寫得那麼喜悅,尤其是“只等閒”,就感覺不出長征有多難了?

師:從哪些詩句能體會出“只等閒”?

生:從“騰細浪”可以體會出“只等閒”。 從“走泥丸”可以體會出“只等閒”。 從“更喜”可以體會出“只等閒”。 從“金沙水拍雲崖暖”中的“暖字”可以體會出“只等閒”。 從“盡開顏”可以體會出“只等閒”。

師小結:同學們從這麼多詞語中都能體會出了“只等閒”,那可以用詩中的哪個字來概括(板:喜)下面就請同學們看看翻過雪山後,三軍將士盡開顏的喜悅情景,播放(翻過雪山後,三軍將士盡開顏的喜悅情景)錄像

師:錄像看完了,那快把紅軍的這種勝利之喜,這種萬丈豪情通過聲音讀出來吧!

師:通過我們剛纔深入的理解和感情的朗讀,此刻你們對長征有沒有新的感受呢?(相機板:樂)是呀,長征不僅有苦,還有樂,這正是紅軍戰士樂觀 引導:作者這麼寫就是爲了突出2個字(不怕),不怕不僅是總括句的句眼,更是全詩的詩眼,那紅軍不怕什麼?(板:遠征難)老師在備課時找到了當年紅軍長征的路線圖,並製成了課件,你們想不想看一看?(師演示並描述:1934年10月,紅軍從江西瑞金出發,途徑十一個省,跋涉千山萬水,擊潰了敵人多次的圍追堵截,如:血戰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越雪山,穿過草地,激戰臘子口等等,連續行程二萬五千裏,終於在1935年10月勝利到達陝北根據地。) 作者僅用遠征兩個字就概括了紅軍1年的行程,可見用詞何等的精煉!

三、教學結束:

誦讀延伸,昇華長征

1、感情朗讀:詩人以“難”字開頭,“喜”字結尾,“難”中不怕,“喜”中開顏,首尾呼應,更襯托出紅軍戰士大無畏的精神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那就讓我們帶着這種感情再來朗讀全詩吧!

2、嘗試背誦:老師發現有的孩子不僅有讀,還有表情,甚至有的孩子都在悄悄地背誦了誰敢接受挑戰,給大家背誦一下。 學生試背

3、課外延伸:短短的56個字,就讓我們重走了長征路,可見毛澤東不僅是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軍事家,而且還是一位傑出的詩人,細心的孩子會發現,本單元以“走進毛澤東”爲專題安排了4篇文章,相信你們在認真學習之後會從不同的側面,對主席有更深入更全面的瞭解,七律長征只是主席在長征勝利結束後寫下的一首詩,還有兩首,分別是《念奴橋。崑崙》和《清平樂。六盤山》他們都屬於馬背上哼成的作品,你們想不想欣賞一下?

4、小結昇華:希望同學們課後認真閱讀其他兩首,進一步感受毛主席詩詞的藝術魅力!毛主席的詩詞還有很多,網上也有很多相關的資料,有時間我們召開一次毛主席詩詞欣賞會。最後老師願智慧和樂觀永遠伴隨着你們,願這種長征精神永駐我們每個人的心間!

國小語文教案 篇四

教學要求:

1.寫好鋼筆字,注意整體佈局。

2.學習寫毛筆字。

教學重難點:

寫好鋼筆、毛筆字,注意整體佈局。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三題

1.指導

讓學生讀這兩段話,指出選自哪裏?

引導學生讀帖。通過觀察讓學生說出書寫的格式。通過觀察,讓學生說出書寫的'格式,/article/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的距離以及每個字在一行中的位置,那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寫整齊,寫成一樣大小。

2.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教師巡視指導

(2)教師及時小結,再讓學生仿寫

3.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並請學生說說好在哪裏。糾正寫得不夠好的字。

(2)教師範寫。

(3)學生再次描紅臨寫。

二.教學第五題。學寫毛筆

國小語文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學生回顧明朝至鴉片戰爭前西學東漸歷史,知道明朝至鴉片戰爭前“西學東漸”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閱讀分析史料,分析比較近代西方工業文明傳入與以往“西學東漸”的差異。學生獲取信息與分析比較能力。

2、通過閱讀教材,撰寫人物簡介,運用歷史的、辯證的眼光去分析歷史現象、評價歷史人物。瞭解魏源(提出的“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及其意義)、容閎(早期留學生的救國夢想及其所提出的具體措施)、郭嵩燾等三人的主要事蹟。結合時代背景,通過合作學習,分析近代先進思想家對外部世界的認識史料,歸納魏源、容閎、郭嵩燾(悲劇人生)三人思想主張的共同之處。

3、通過比較魏源、容閎、郭嵩燾三人的遭遇,歸納三人經歷的共同之處,感受近代仁人志士艱辛求索的苦旅,體會近代中國人走向世界的艱難和近代中國仁人志士探索中華民族復興之路的艱辛。

教學重點:

魏源、容閎、郭嵩燾三人的主要事蹟及主張,近代中國人走向世界的艱難歷程。

教學難點:

思考近代中國的探索之路如此艱難之因。

教學策略:

1、主要結合史料以分析討論的教學方式進行,在其中貫穿講授、閱讀、比較、分析歸納、合作學習等教學方法。

2、教師準備:製作多媒體課件,選擇典型史料。

3、學生準備:預習教材,瞭解魏源、容閎、郭嵩燾等人的生平事蹟。

教學過程:

1、活動一:史海尋蹤展示晚明傳教士圖片及介紹,展示《坤輿萬國全圖》,《幾何原本》,自鳴鐘模型等史料。

(1)提問:這些人物有哪些相同的身份與經歷?

(2)提問:西方傳教士來華帶來了哪些知識?體現了當時的一個文化現象是什麼?

(3)晚明致力於西學東漸的中國代表人物是誰?這些現象體現了他怎樣的思想主張?觀察分析史料,思考作答。

對晚明西學東漸歷史教材表述比較簡略,教師補充部分典型史料,有利於學生了解代表人物與主要內容,爲與近代西學東漸的歷史比較奠定基礎。

2、環節二:開眼看世界—人物篇展示人物簡介任務單,簡單介紹要求,要求同桌合作完成。學生閱讀教材,完成任務,展示成果。通過本活動,一是充分利用教材,培養學生閱讀與提取信息的能力。二是提高課堂效率,對魏源、容閎、郭嵩燾等人物有全面的瞭解。三是熟悉介紹歷史人物的一般做法

3、環節三:晚清先行者的思想篇呈現史料,逐一引導學生分析,突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

然後提問:

(1)三人的思想主張有何相同之處?

(2)爲何在此時提出?

(3)要求學生列表比較晚明西學東漸與晚清開眼看世界的差異。學生閱讀史料,思考歸納三人思想主張的相同點。並結合近代中國史實,理解其思想主張提出的背景。並列表比較與晚明西學東漸的差異。目的是在歸納晚清提倡學習西方的人物的。共同思想的基礎上讓學生理解鴉片戰爭前“西學東漸”與晚清西方工業文明輸入的不同點,同時培養學生的比較能力。

4、環節四:晚清先行者──溯因篇引導學生從文化、政治、外交等方面回顧知識,說明近代學習西方的艱難之因。並結合史料分析還有哪些原因。學生分析作答。通過本環節,回顧綜合探究七的有關近代中國落後的原因,並引導學生從文化層面思考中國近代化如何如此艱難。

5、環節五:晚清先行者—啓示篇由教師與學生合作對本課進行總結。思考問題:梳理近代中國人“開眼看世界”的作爲,這對我們走向世界有什麼啓示?同桌合作回答。通過本環節,培育學生的知識遷移應用能力,檢測重點與難點落成程度。同時培育學生以史鑑今的意識,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感。

國小語文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並會背誦。

2、能借助註釋和插圖瞭解詩句的意思,想象畫面,說出詩中描繪的景象。

3、激發對詩歌的熱愛,培養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1、聽,孩子們,歡快的音樂響起來,小手拍起來,讓我們一起唱起來吧。(聽《春曉》)

2、聽完這首兒歌,你能感覺到哪個季節的氣息撲面而來?(春)

3、就讓我們一起揭開春天的面紗,走進春天。(欣賞圖片)你能用一個詞來描繪春天嗎?

4、春暖花開,鳥語花香,春天給人們帶來生機勃勃的景象。從古到今,多少文人墨客用詩詞描繪出一幅幅優美的畫卷。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宋代詩人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和老師一起書空課題。(板書課題)指導“惠”字書寫。

5、作者是誰?(簡介蘇軾)

6、心中有目標,學習效率會更高,請同學們輕聲朗讀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7、認識畫家,引出全詩

(1)關於這幅畫,你想知道些什麼?

(2)引導質疑:這幅畫是誰畫的?

(3)簡介惠崇

過渡:蘇軾就以《惠崇〈春江曉景〉》爲題目作了一首題畫詩,他是怎樣寫的呢?

二、岀讀古詩,整體感知

1、初讀古詩,放聲讀詩,看清字形,讀準字音,讀到自己滿意爲止,開始。

2、檢測生字,指名讀,齊讀。

3、指名讀全詩,誰來讀給大家聽一聽?(強調生字的讀音要準。)

4、讀出詩的節奏感,聽老師範讀,畫出停頓來。古人讀詩講究節奏感,七言律詩用二二三的節奏,指導學生讀出詩的韻味。提醒學生注意停頓。

5、齊讀。(指名讀,指名讀,齊讀,注意讀出節奏,讀出韻味。)(課件)

三、品讀古詩,感悟詩境

1、師:知曉詩人,讀通詩句,是學好古詩的前兩步,詩讀通了,詩句的意思你能讀懂嗎?理解詩意,進而體會作者的情感。

2、師: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讓我們小組合作學習,

一讀:讀景物,把看到的景物劃出來。

二讀:讀詩文,把詩文的。意思讀到心裏。(根據課文插圖和課後註釋,小組內討論交流詩句的意思。)

三讀:讀自己,把你的情感讀出來。(課件)

3、小組合作,師巡視指導。

4、交流前兩句

師:詩歌寫了哪些景物?

學生彙報,隨機點撥。

①詩中描寫的景物有:竹、桃花、江水、鴨、蔞蒿、蘆芽、河豚。

思考:春天江水溫暖,羣鴨最先感覺到。詩中那句詩寫的,讀出來。春天江水溫暖,我們看得見嗎?詩人又是怎樣感受到的呢?

理解“三兩枝”“鴨先知”

②作者站在江邊,看到這春意盎然的美景,心情怎樣?假如你就是詩人,你會說些什麼?

師:孩子們,畫中清波漾漾,有青青是的翠竹,三兩枝的桃花,江面上有戲水的鴨羣,詩人由遠及近向我們展現了這麼優美的畫面,讓我們用朗讀把它的沒讀出來吧!

5、交流後兩句。他把畫家沒法畫出來的水溫冷暖,描繪得如此富有情趣、美妙傳神!此外,他的高妙還表現在幽默的想象上。

(出示後兩句)師:你讀懂了什麼?

師:你們認識蔞蒿、蘆芽、河豚嗎?

師解釋。蔞蒿:長在窪地的一種野草,可以食用。蘆芽:蘆葦的嫩芽。河豚:味道鮮美但肝臟等部位有劇毒的魚。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產卵。

師:詩句中“短”能否換成“壯”?(春天剛到,蘆葦才抽出嫩芽,用短突出蘆葦是春天才生出的,用壯顯然不合適。)

師:哪些景物詩中有,畫中沒有?(河豚)這是作者的想象。

爲什麼作者看到蔞蒿,蘆芽就想到河豚呢?蘇軾不但是一位作家,還是一位美食家。聽老師講個小故事,就明白了。(出示小故事)

過渡:孩子們,後兩句多有趣味,這三種景物蔞蒿,蘆芽,河豚配在一起就是一道美味佳餚,想必蘇軾寫完這首詩已是垂涎三尺了,讓我們把這種趣味讀出來吧!

6、指導朗讀:

用優美的語言把學生帶入意境。(眼前這情景,鴨子陶醉了,河豚陶醉了,詩人陶醉了,我們也醉了。下面同學們有感情的朗讀,加上表情、動作去感受春天之美!)

(出示課件,整首詩)生齊讀。熟讀成誦。小結(板書)體會作者的情感?

9、古時候,詩、歌、音樂、舞蹈是融爲一體的,詩配上好聽的音樂就可以吟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吧!一起唱起來,用歌聲來感知春天的美好!

國小蘇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案 篇七

一、謎語導課

1、說謎語:它生活在水中,不屬於魚類,它有兩隻大眼睛,大大的嘴巴,一條長尾巴。(邊寫邊板書:鱷)

2、你知道鱷魚嗎?(學生說老師更正其中的錯誤。)

3、過渡:有位生物學家經過仔細的觀察,給我們介紹一些有關鱷魚的故事。

4、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5、質疑:(學生根據題目提問)

6、通過預習瞭解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文中是誰與誰爭鬥?

7、指導讀好“賓”與“檳”區別。“侵”的讀音是前鼻音。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輕聲讀它們怎麼爭鬥的內容。劃出鱷魚之間爭鬥的規矩。

2、指導讀“矩”,輕聲的讀法。

3、學生彙報兩句話。找出“興風作浪”、“點到爲止”兩個詞。

三、精講“興風作浪”

(一)理解“興風作浪”這個詞語的意思

1、板書“興風作浪”,先讀準音。開火車讀。

2、文中有個句子直接寫出了興風作浪的意思,出示“羅賓用自己的尾巴掀起了比入侵者更大的風浪。”找出“興風作浪”的意思(掀起風浪)

3、出示字典中“興”的義項。選擇義項。

4、出示“興風作浪”的比喻義,挑選意思。

(二)學習文中有關“興風作浪”的文字。

1、指名讀第二小節,入侵者如何“興風作浪”,挑起事端?括出其中的句子。

2、自由讀句子,你感覺如何?(囂張,驕傲,挑釁)像這樣就是囂張的意思。指導識記“囂”與“器”區別。在書中描紅“囂”。

3、通過指導朗讀,將這種感受讀出來。練讀,指名讀,從語氣,從表情指導,再指名讀。

4、它會吼叫什麼?你能想象一下羅賓怎麼“興風作浪”嗎?仿照書中描寫入侵者的句子,說一說。再想一想羅賓會說什麼。

5、“技不如人”什麼意思?“技”指哪一方面的本領?

四、精講“點到爲止”

1、指名讀第三小節,劃出羅賓是怎麼做的句子,小組交流。

2、補白設計:羅賓好像在說什麼?指名交流;持續五分鐘,好像在說什麼;挪開好像在說什麼。

3、一切都似乎在警告——引讀第三小節最後的句子。

4、理解“點到爲止”。“止”的意思,選義項。再說詞義。

五、總結“約定俗成的規矩”

1、習慣上這樣,就叫“約定俗成”。板書:約定俗成

2、小結本節課所學

3、本文想告訴我們:留意生活,觀察生活,你會有所發現和收穫。

六、板書設計

國小語文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認真讀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瞭解錢塘江大潮在“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後”的不同景象及特點,從而認識到錢塘江大潮是洶涌澎湃的天下奇觀。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潮汐”的成因及相關知識。

2、情感目標:使學生在錢塘江大潮的震撼中,陶冶身心,從而激發學生對錢塘江大潮。乃至祖國的大好河山。錦繡風光的無比熱愛。

3、技能目標:引導學生能深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4小節。

教學重點:

1、使學生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的洶涌澎湃。雄偉壯觀。

2、理解並主動積累課文中生動優美的語言,並讀出感情。

教學難點:

1、使學生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的洶涌澎湃。雄偉壯觀。

2、仿寫一個片段《雷雨》。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愛旅遊嗎?哪些地方的景象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大家能用平時積累的語句來描繪這些令自己難忘的景象,真不錯,老師也積累了一段與大家一起分享。師深情背誦課文3。4。

3、出示課題,齊讀。

二、整體感悟:

1、同學們聽了老師的誦讀,對錢塘江大潮留下了什麼印象?

2、請同學們也來讀讀課文,看看課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劃出文中自己喜歡的`語句,反覆讀讀,推薦給同桌。

3、師按學生回答歸納板書:“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後”。

4、交流學生喜歡的語句,及時糾正讀音。並讓學生說喜歡的理由。

三、精讀課文:

1、錢塘江大潮爲什麼會被稱爲“天下奇觀”。(並板書)我們一起去看看。

2、指名讀課文第2節,你讀懂了些什麼?師歸納板書:江面平靜,人山人海。昂首東望。

3、“望”字在課文裏除了看,還有一層意思——等着。盼着。該怎樣讀讀人們的這種心情?出示圖片“江面平靜”,配上音樂,學生自己讀讀。

4、交流讀,引導學生抓住“橫臥。籠罩。屹立”等詞把當時的氣氛讀出來,注意及時請學生評價朗讀的情況。

5、師生對讀,請學生體會朗讀成功的原因,總結學法。

理解重點詞句。

讀出人們的心情。

選摺合適的音樂。

6、自由讀讀3。4小節,在學習小組中按學習方法自學課文。

7、交流理解的詞語,並讀讀該句句子。

8、師歸納板書:悶雷滾動,出現一條白線,人聲鼎沸。沸騰。

9、重點交流“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牆。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的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抓住比喻,理解“浩浩蕩蕩。山崩地裂”等詞

10、體會人們的心情。板書。配樂誦讀,學生自由選折音樂,組成小組讀讀。

11、集體學習課文最後一節師生對讀。

四、拓展、探究

1、關於錢塘江大潮,你還想了解些什麼,引導學生網上學習。並試着向外國遊客介紹一下“你眼中的錢塘江大潮。”並把自己的觀點介紹具體。

2、仿寫《雷雨》

出示媒體“雷電交加”的景象。

出示要求:運用恰當的語句寫出雷雨的氣勢。

五、回家作業:

1、想象雷雨前。雷雨後的景象,把短文寫完整。

2、收集世界奇特景觀的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