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孟子二章教案(精品多篇)

孟子二章教案(精品多篇)

《孟子二章》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誦讀課文,疏通文句,識記有關孟子的文學常識以及本文出現的通假字、常見虛詞、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礎知識。

2、在誦讀中感受孟子的文氣和語勢,學會運用譬喻和寓言說理的方法使議論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

3、理解孟子思想中“義”與“氣”的意義與聯繫,瞭解孟子“性善論”在文中的體現及其“取義”、“養氣”之說是對孔子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說明:“捨生取義”、“浩然之氣”是本文體現的孟子思想的核心價值所在。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將孟子“取義”、“養氣”之說的本質(即建立在“性善論”基礎上的道德信仰)揭示出來。鑑於當代學生對孔孟之道的疏離可在分析課文之前先借錢穆、黃仁宇、鮑鵬山等知名學者作家對孟子的精闢獨到的評論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進一步對作者及課文產生興趣。花一定時間帶領學生認真朗讀課文,引導學生在誦讀中體會孟子充沛的文氣與酣暢的語勢。提供儘可能豐富的歷史、評傳資料,讓“亞聖”形象鮮活飽滿,吸引學生切實關注孟子的道德訴求與人格取向並鼓勵他們在浩瀚歷史長河中找出躬身餞行孟子學說的例子。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掌握本文生動形象的說理方法,理解孟子思想核心:“取義”、“養氣”。

2、難點:理解文中表現出的與孔子同中有異的孟子道德理想與人格力量。

說明:本文所選孟子兩章屬於先秦諸子散文發展到第二階段的對話體論辯文,較之《論語》式的語錄體散文有了很大的發展。誦讀此二章並充分感受孟子“氣盛言宜”的論辯風格同時從文中提煉孟子思想的核心價值所在是本篇課文的學習重點。而讓學生能真正走近孟子,深刻理解文中表現出的不同於孔子的道德理想與人格力量則是本文學習的難點。對於“取義”、“養氣”之說的解釋不難傳授,但讓學生從內心深處認同傳統儒家留給後世的這種高貴遺風,則需要教師細緻真誠地引導。“孔孟”雖然常常相提並論,但兩者之間亦有很大不同,需要在對《論語》、《孟子》等相關文本進行全面細緻的閱讀與比較之後,學生方能略知一二。由於本文的重點並非孟子的政治思想,教師不必對孟子的“仁政”、“民本”、“王道”等思想做過多的延伸與拓展,而要儘量圍繞孟子學說中有關道德實踐與自我修養方面來展開教學工作。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預設學生活動預設設計意圖

導入課文

激發興趣

1、說自己“平治天下,捨我其誰”,罵別人“無父無君,是禽獸也”這樣的話難道象是出自溫良恭儉讓的儒家學者之口嗎?這人偏偏正是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孟子。請同學回憶國中所學的孟子的相關知識,說一說自己對孟子的理解。

2、教師將需落實的文學常識補充完整並進一步向同學介紹“你所不知道的孟子”,讓大家瞭解孟子高度的道德自信及其對待論敵難免偏激的一面。學生當能回憶其國中課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但對孟子的瞭解多半僅限於“亞聖”、儒家代表人物等標籤式概括。少數閱讀面較廣的學生可能會表達一些獨到的認識。通過學生回憶,教師補充,還原一個鮮活的孟子形象,激發學生對孟子其人其文的興趣,有助於減輕對文言課文的畏難情緒,提起精神投入學習。

朗讀課文

疏通文字

概括要點

落實重點

1、教師範讀課文,請同學圈劃課下重要註釋,初步理解文意;對疑難詞句進行質疑。

2、請同學分小組討論串譯課文,分別概括《魚我所欲也》、《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的中心論點。

3、教師根據學生情況,及時給予指導,提醒同學思考“義”與“氣”的意義與聯繫,並明確“捨生取義”乃人之本性正是作者“性善論”的體現,而“浩然之氣”一文的觀點也是孟子在“性善論”中提倡充分發展人性中的“四端”以完善保有人性的思想體現。

1、通過課堂圈劃落實字詞解釋。爭取當堂掌握常用通假字:闢、得、與、鄉、無、閔、辯;常見虛詞:爲、惡、以、而、於等;特殊句式:判斷句、賓語前置等。

2、學生容易將《魚我所欲也》的論點誤認爲是“捨生取義”,通過串譯課文明確論點應爲:“捨生取義”是人的本性。

3、從文中抓住原句明確“氣”“是集義所生者”一定要有義和道的輔助配合,要在內心長期積累而不能靠外力刻意助長。孟子文章的重要特點就是氣勢充沛、雄辯滔滔,不通過反覆朗讀不能深解其味。針對文言篇目的學習,尤其針對高三年級的應考現實,教師仍需提醒學生對文言現象及時歸納、不懈積累。串譯課文後的論點概括是否精當是對該文言課文內容是否落實的一種整體反饋,有利於學生深入理解孟子相關的思想主張。

(這一環節是落實基本知識層面的內容,教師可根據學生程度確定課時長短。)

分析典型

片段

揣摩精彩

語言1、請學生選擇自己比較欣賞的語句富於情感色彩地朗誦出來。讓其他同學先猜一下這位同學爲什麼認爲這些語句值得朗讀,再由同學自己評價說明一下。

2、引用歷代文論家對孟子語言的

評述,比如“孟子長於譬喻”,引導學生注意《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中寓言人物的語氣。1、《魚我所欲也》中採用譬喻手法的第一節,採用排比手法的第二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中的寓言故事,都可能是學生選擇的片段。明確譬喻、寓言、排比的特點和作用。

2、以“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爲例,欣賞孟子寓言中平白如話,極爲逼真,生動風趣的語言。促進學生關注文本,結合原文談感受,避免空泛、誇誇其談、不着邊際的玄想式鑑賞。

(這一環節着眼於培養語言鑑賞能力。)

讀議結合

深入探究

落實難點1、請學生仔細閱讀課文,將《魚我所欲也》與本單元已學課文《論語》七則進行比較,在其中找出孟子傳承孔子思想的證據,並加以分析說明。

2、就已學的內容來看孔子與孟子的區別,並進一步從課外閱讀中發現孟子不同於孔子的特點,總結孟子的道德理想與人格力量及其對後世的影響。

點撥:結合孔子與孟子的身世與性格,結合他們所處的不同時代背景進行分析。

1、在閱讀過程中學會比較分析,能在已學課文《論語》七則中劃出相關原句“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捨生取義);“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食嗟來之食);“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

2、討論孟子不同於孔子的性格與思想,在交流拓展思路。學生過去對孟子的認識一般較爲表淺化、標籤化,到了高三階段,教師當就學生思想水平的提高做進一步的工作,提供文本進行細讀只是第一步(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會學生從文本資料中提取同類論題、正反論點進行辨析是第二步;指導學生在思考中獲得一些心得體會、一二獨到的觀點、較爲完整的思路,這是第三步。

(這一環節着眼於提高學生深入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後作業

拓展閱讀1、整理歸納本文出現的語言現象,做在作業本上。

2、熟讀課文,選擇其一自行配樂朗誦並錄製,同學間互相欣賞交流。

3、選擇閱讀以下書目中感興趣的一到兩篇作品並寫讀後感(每篇300字以上)。

(1)《道德文章》鮑鵬山

(2)《王者師與大丈夫》鮑鵬山

(3)《中國哲學簡史·儒家的理想主義派孟子》馮友蘭

(4)《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孔孟》黃仁宇

(5)《國學概論·先秦諸子》錢穆按照要求,及時完成作業,選擇優秀作業供同學交流學`習。常規文言文知識的積累在每節課後都要強調,如有必要,教師可將語法要點提煉給學生。以錄音的形式落實對每個學生朗讀能力的訓練,通過互相欣賞交流提起學生的興致,認真對待這項口頭作業。拓展閱讀及讀後感的撰寫有助於打開學生視野並借文字表達促進思考的深入與嚴謹。

思路點撥

氣勢充沛、鋒芒畢露、鋪張揚厲、善於層層追問步步進逼,富於鼓動性——本文選段充分展示出孟子散文的典型風格特徵。教師也可以把重點放在孟子論辯藝術上,結合寫作訓練展開課堂教學。從譬喻等手法切入,引導學生欣賞孟子辯才無礙、氣盛言宜的文風,並進一步學習掌握這種手法在寫作實踐中的靈活運用。由於課文選段集中體現了孟子的“大丈夫”人格,教師也可以專門安排課時,提供充分的背景資料,從知人論世的角度促成學生交流思考,引導學生全面認識孟子獨立精神與高尚人格的養成與個人性格元素、社會時代土壤的關係,尤其是這種精神對後世的影響。如果有學生對孟子的邏輯與道德有疑問,教師也可以藉機展開討論,將儒家、道家、法家,甚至於刑、墨、名等諸子百家的觀點進行比較,務求讓學生對傳統道德倫理能知其所以然,而不是生硬地接受或拒絕。

練習舉隅

1、從《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一文中找出例證,簡要說明孟子對孔子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2、“孟子長於譬喻”,譬喻在現代修辭學中也被稱爲類比,請模仿《魚我所欲也》中的手法表達自己的某個觀點(可以選擇下列某組觀點中的一個進行嘗試)。

(1)人性本善/人性本惡。(完成練習後可參看《孟子·告子》中相關的辯論)

(2)內在的道德比外在的法制更重要/外在的法制比內在的道德更重要

(3)愛情比生命更可貴/自由比愛情更可貴/自由比生命更可貴

3、在學習了本單元十七、十八課(《指南錄》後序、《左忠毅公逸事》)之後,思考孟子的“浩然之氣”對後世文人志士的影響。

孟子二章教案 篇二

1.學習文言實詞虛詞,加強基礎積累。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內容。

3.反覆誦讀,品味語言,感受孟子酣暢淋漓、靈活而豐富多彩的論辯藝術

1.查閱相關資料瞭解孟子生平。

2.根據預習導學,自主釋疑。

3.能根據自己的理解,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經典魅力。

1課時。

一、導入新課

戰國時期,諸侯各國之間的吞併戰爭日益激烈,爲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業,各國君主不約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體恤百姓。面對這種現實,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國理想。他周遊列國宣傳他的仁政主張,但在稱霸的戰國時代,他的仁政思想並沒有得以推行,可是他的“民貴君輕”思想工作和行王道、施仁政的主張,依然閃耀着人性的光輝。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篇經典美文。

二、簡介作者

孟子是儒學大家,名軻,字子輿,鄒(現山東鄒縣)人,戰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僅次於孔子,後世常以“孔孟”並稱。與弟子著有《孟子》一書,該書長於言辭,其文氣勢磅礴,論證嚴密,富有說服力和感染力,對後來散文的發展有很大影響。本文是一篇精悍短小的文言議論文

三、整體感知,誦讀訓練

(此環節以學生自學爲主)

1.教師示範讀課文,在教師示範讀課文的過程中,要求學生畫出課文中自認爲重要的字詞,並聽清楚教師朗讀時的語氣、語調、停頓、節奏等。

2.學生展示所畫字詞,並講解畫那些字詞的理由,同時其他同學注意做好標記。

3.學生自由朗讀,根據自己的理解來吟哦諷誦課文,朗讀時要求注意以下問題:讀準字音、把握好節奏、嘗試讀出氣勢並能結合書下註解大致貫通理解文句的意思。

4.學生展示朗讀,並請同學加以評點。

5.教師歸納以後,師生共同吟哦諷誦課文,注意朗讀節奏與氣勢。

四、賞析課文

(此環節重在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內容,教師應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理解、把握課文)

第一步:合作探究、疑難字詞釋義。(教師展示疑難字詞句)

請前後兩張桌子四位同學爲一組,互爲師生,共同探討,教如果碰到疑難問題,可向前後求援,也可詢問教師。此間教師要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觀察學生學習效果,重視學生的情感參與狀態。給他們足夠的時間,進行充分的討論。小組派代表提出疑問,在學生充分發言的基礎上,教師適當地補充歸納,解決文中重點字詞,要取得積極參與、共同探討的效果。

(1)“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要求:

a.翻譯該句。

b.指出“寡”、“至”的意思,相關的成語還有:優柔寡斷、寡不敵衆、曲高和寡、寡廉鮮恥、至理名言)

c.指出“親戚”一詞的古今義,找出文中其他古今異義的字:“革”、“兵”、“去”等,同時能列舉出詞義目前仍在使用的相關成語或詞語。

d.理解“之”的意思,並要求能夠指出文中其他“之”的用法。(例如:①作“的”講,“三裏之城,七裏之郭”,與“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②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例如“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e.找出句中的通假字並解釋。(“畔”同“叛”,背叛)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要求:a.探討“域”、“固”、“威”三個詞的用法。(“域”,名詞作動詞,限制;“固”,形容詞作動詞,鞏固;“威”形容詞作動詞,威懾)b.翻譯本句。

(3)學生質疑。

(4)全體學生再次吟哦諷誦課文,同時注意讀準字音、把握好節奏、讀出氣勢。

第二步:探究文章主旨,賞析論證藝術。

孟子長於辯論,其文邏輯嚴密,言辭犀銳,氣勢磅礴,領略其文采,需注意思考以下問題:

(1)本文就戰爭問題展開論述,戰爭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你是如何看出來的?孟子關於戰爭勝負的觀點是什麼?

(明確:戰爭的要素是“天時”、“地利”、“人和”;孟子所持的觀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孟子是如何論證自己的觀點的呢?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明確:逐層深入論證,用了舉例論證的手法。論述“天時不如地利”,從攻方的角度加以論證,論述“地利不如人和”從守方的角度加以論證)

(3)孟子寫作此文的目的,僅僅是爲了論述戰爭的勝敗要素嗎?更深層次的目的是什麼呢?

(明確:不是!作者更主要的目的是爲了勸誡當時的統治者在治國的過程當中認識到“人和”的重要,認識到“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論述範圍由戰爭而擴大到治國)

(4)探討孟子是如何深入論述其深層次目的並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一論斷的;“道”具體指的是什麼?

(明確:從反面論證,運用正反對比論證的手法來強調“得道”的重要。“道”指的是施行仁政,重視人民的生存權利,爭取人心;也就是要求君主以仁愛之心,來改善人民的生活,提高百姓的道德與文化水平,以便爭取民心,作爲富國強兵的基礎)

(5)小結歸納:通過學習,我們共同探討了課文,明確了中心論點,學習了孟子逐層深入論證的方法,懂得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深刻內涵。

第三步:吟哦諷誦,積累經典。(此環節重在誦讀欣賞,及時鞏固,加強積累)

美文還需美讀,孟子的文章以氣勢磅礴、邏輯嚴密而見長,學生自由選擇有氣勢且最喜歡的小節,(想象自身爲孟老夫子正在邊寫邊吟誦自己的著作)放聲朗誦課文,進一步感受孟子的深邃思想,注意讀出氣勢、讀出情感,讀出韻味。

第四步:古爲今用,拓展遷移。(此環節重在學以致用,引導學生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麼精闢的論斷,“天時、地利”皆屬客觀因素,人力難以操控,唯獨“人和”體現人的主觀能動性,其作用又最爲關鍵。中華民族歷史悠悠,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和”的思想佔有十分突出的位置。那麼歷史發展到今天又有什麼新的內涵呢?

(明確:①今天的“和”主要指“和諧”,我們祖國正在提倡建設和諧社會;②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也要和諧,我們要與自然和諧相處;③同學之間也要和諧相處,這樣纔會建立真正的友誼,共同進步,共同發展;④全人類都應該和諧共處,現在很流行“地球村”概念,全世界的人都應親如一家,希望中東地區早日迎來和平的鐘聲,希望戰爭永遠遠離我們……)

六、歸納總結

同學們,通過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初步領略了孟子文章氣勢磅礴、邏輯嚴密的風采,而且對“和”這一傳統文化精華有了新的感悟,“和”的思想內容隨着社會發展不斷豐富,現在“和”包括了和諧、和睦、和平、祥和、和善與中和等含義,蘊涵着和以處衆、和衷共濟、政通人和、內和外順等深刻的處世哲學和人生理念。這種思想對處理國際關係、人與人之間關係、商業關係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能夠多多汲取民族的智慧與精華,早日成才。最後讓我們一起來高聲朗誦全文吧!(師生共同朗誦全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國中課文所選的經典之作,由於是誦讀欣賞篇目,在設計教案時,我注重朗讀。要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品味,在讀中感悟;在教學中以誦讀爲主,採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採取誦讀、點撥、討論、質疑等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節課的教學由幾個內容構成:第一“整體感知,誦讀訓練”;第二“深入文本,品讀賞析”,具體又分合作探究、疑難字詞釋義,探究文章主旨、賞析論證藝術,吟哦諷誦、積累經典;第三“古爲今用,拓展遷移”,設計開放思考題談談“和”的新意,力爭讓學生學會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現代觀念的角度來理解和評價課文,注重教學的價值取向,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孟子二章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誦讀課文,疏通文句,識記有關孟子的文學常識以及本文出現的通假字、常見虛詞、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礎知識。

2、在誦讀中感受孟子的文氣和語勢,學會運用譬喻和寓言說理的方法使議論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

3、理解孟子思想中“義”與“氣”的意義與聯繫,瞭解孟子“性善論”在文中的體現及其“取義”、“養氣”之說是對孔子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說明:“捨生取義”、“浩然之氣”是本文體現的孟子思想的核心價值所在。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將孟子“取義”、“養氣”之說的本質(即建立在“性善論”基礎上的道德信仰)揭示出來。鑑於當代學生對孔孟之道的疏離可在分析課文之前先借錢穆、黃仁宇、鮑鵬山等知名學者作家對孟子的精闢獨到的評論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進一步對作者及課文產生興趣。花一定時間帶領學生認真朗讀課文,引導學生在誦讀中體會孟子充沛的文氣與酣暢的語勢。提供儘可能豐富的歷史、評傳資料,讓“亞聖”形象鮮活飽滿,吸引學生切實關注孟子的道德訴求與人格取向並鼓勵他們在浩瀚歷史長河中找出躬身餞行孟子學說的例子。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掌握本文生動形象的說理方法,理解孟子思想核心:“取義”、“養氣”。

2、難點:理解文中表現出的與孔子同中有異的孟子道德理想與人格力量。

說明:本文所選孟子兩章屬於先秦諸子散文發展到第二階段的對話體論辯文,較之《論語》式的語錄體散文有了很大的發展。誦讀此二章並充分感受孟子“氣盛言宜”的論辯風格同時從文中提煉孟子思想的核心價值所在是本篇課文的學習重點。而讓學生能真正走近孟子,深刻理解文中表現出的不同於孔子的道德理想與人格力量則是本文學習的難點。對於“取義”、“養氣”之說的解釋不難傳授,但讓學生從內心深處認同傳統儒家留給後世的這種高貴遺風,則需要教師細緻真誠地引導。“孔孟”雖然常常相提並論,但兩者之間亦有很大不同,需要在對《論語》、《孟子》等相關文本進行全面細緻的閱讀與比較之後,學生方能略知一二。由於本文的重點並非孟子的政治思想,教師不必對孟子的“仁政”、“民本”、“王道”等思想做過多的延伸與拓展,而要儘量圍繞孟子學說中有關道德實踐與自我修養方面來展開教學工作。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預設學生活動預設設計意圖

導入課文

激發興趣

1、說自己“平治天下,捨我其誰”,罵別人“無父無君,是禽獸也”這樣的話難道象是出自溫良恭儉讓的儒家學者之口嗎?這人偏偏正是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孟子。請同學回憶國中所學的孟子的相關知識,說一說自己對孟子的理解。

2、教師將需落實的文學常識補充完整並進一步向同學介紹“你所不知道的孟子”,讓大家瞭解孟子高度的道德自信及其對待論敵難免偏激的一面。學生當能回憶其國中課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但對孟子的瞭解多半僅限於“亞聖”、儒家代表人物等標籤式概括。少數閱讀面較廣的學生可能會表達一些獨到的認識。通過學生回憶,教師補充,還原一個鮮活的孟子形象,激發學生對孟子其人其文的興趣,有助於減輕對文言課文的畏難情緒,提起精神投入學習。

朗讀課文

疏通文字

概括要點

落實重點

1、教師範讀課文,請同學圈劃課下重要註釋,初步理解文意;對疑難詞句進行質疑。

2、請同學分小組討論串譯課文,分別概括《魚我所欲也》、《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的中心論點。

3、教師根據學生情況,及時給予指導,提醒同學思考“義”與“氣”的意義與聯繫,並明確“捨生取義”乃人之本性正是作者“性善論”的體現,而“浩然之氣”一文的觀點也是孟子在“性善論”中提倡充分發展人性中的“四端”以完善保有人性的思想體現。

1、通過課堂圈劃落實字詞解釋。爭取當堂掌握常用通假字:闢、得、與、鄉、無、閔、辯;常見虛詞:爲、惡、以、而、於等;特殊句式:判斷句、賓語前置等。

2、學生容易將《魚我所欲也》的論點誤認爲是“捨生取義”,通過串譯課文明確論點應爲:“捨生取義”是人的本性。

3、從文中抓住原句明確“氣”“是集義所生者”一定要有義和道的輔助配合,要在內心長期積累而不能靠外力刻意助長。孟子文章的重要特點就是氣勢充沛、雄辯滔滔,不通過反覆朗讀不能深解其味。針對文言篇目的學習,尤其針對高三年級的應考現實,教師仍需提醒學生對文言現象及時歸納、不懈積累。串譯課文後的論點概括是否精當是對該文言課文內容是否落實的一種整體反饋,有利於學生深入理解孟子相關的思想主張。

(這一環節是落實基本知識層面的內容,教師可根據學生程度確定課時長短。)

分析典型

片段

揣摩精彩

語言:

1、請學生選擇自己比較欣賞的`語句富於情感色彩地朗誦出來。讓其他同學先猜一下這位同學爲什麼認爲這些語句值得朗讀,再由同學自己評價說明一下。

2、引用歷代文論家對孟子語言的

評述,比如“孟子長於譬喻”,引導學生注意《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中寓言人物的語氣。總結孟子的道德理想與人格力量及其對後世的影響。

點撥:結合孔子與孟子的身世與性格,結合他們所處的不同時代背景進行分析。

1、在閱讀過程中學會比較分析,能在已學課文《論語》七則中劃出相關原句“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捨生取義);“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食嗟來之食);“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

2、討論孟子不同於孔子的性格與思想,在交流拓展思路。學生過去對孟子的認識一般較爲表淺化、標籤化,到了高三階段,教師當就學生思想水平的提高做進一步的工作,提供文本進行細讀只是第一步(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會學生從文本資料中提取同類論題、正反論點進行辨析是第二步;指導學生在思考中獲得一些心得體會、一二獨到的觀點、較爲完整的思路,這是第三步。

(這一環節着眼於提高學生深入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後作業

拓展閱讀1、整理歸納本文出現的語言現象,做在作業本上。

2、熟讀課文,選擇其一自行配樂朗誦並錄製,同學間互相欣賞交流。

3、選擇閱讀以下書目中感興趣的一到兩篇作品並寫讀後感(每篇300字以上)。

(1)《道德文章》鮑鵬山

(2)《王者師與大丈夫》鮑鵬山

(3)《中國哲學簡史·儒家的理想主義派孟子》馮友蘭

(4)《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孔孟》黃仁宇

(5)《國學概論·先秦諸子》錢穆按照要求,及時完成作業,選擇優秀作業供同學交流學`習。常規文言文知識的積累在每節課後都要強調,如有必要,教師可將語法要點提煉給學生。以錄音的形式落實對每個學生朗讀能力的訓練,通過互相欣賞交流提起學生的興致,認真對待這項口頭作業。拓展閱讀及讀後感的撰寫有助於打開學生視野並借文字表達促進思考的深入與嚴謹。

思路點撥

氣勢充沛、鋒芒畢露、鋪張揚厲、善於層層追問步步進逼,富於鼓動性——本文選段充分展示出孟子散文的典型風格特徵。教師也可以把重點放在孟子論辯藝術上,結合寫作訓練展開課堂教學。從譬喻等手法切入,引導學生欣賞孟子辯才無礙、氣盛言宜的文風,並進一步學習掌握這種手法在寫作實踐中的靈活運用。由於課文選段集中體現了孟子的“大丈夫”人格,教師也可以專門安排課時,提供充分的背景資料,從知人論世的角度促成學生交流思考,引導學生全面認識孟子獨立精神與高尚人格的養成與個人性格元素、社會時代土壤的關係,尤其是這種精神對後世的影響。如果有學生對孟子的邏輯與道德有疑問,教師也可以藉機展開討論,將儒家、道家、法家,甚至於刑、墨、名等諸子百家的觀點進行比較,務求讓學生對傳統道德倫理能知其所以然,而不是生硬地接受或拒絕。

練習舉隅

1、從《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一文中找出例證,簡要說明孟子對孔子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2、“孟子長於譬喻”,譬喻在現代修辭學中也被稱爲類比,請模仿《魚我所欲也》中的手法表達自己的某個觀點(可以選擇下列某組觀點中的一個進行嘗試)。

(1)、人性本善/人性本惡。(完成練習後可參看《孟子·告子》中相關的辯論)

(2)、內在的道德比外在的法制更重要/外在的法制比內在的道德更重要

(3)、愛情比生命更可貴/自由比愛情更可貴/自由比生命更可貴

3、在學習了本單元十七、十八課(《指南錄》後序、《左忠毅公逸事》)之後,思考孟子的“浩然之氣”對後世文人志士的影響。

孟子二章教案 篇四

1、反覆誦讀,掌握朗讀節奏,疏通文意。

2、理解本文的中心論點,理清論證思路,背誦全文。

3、賞讀並學習運用孟子的雄辯藝術。

1、理解中心論點,理清本文論證思路。

2、賞讀並學習運用本文孟子的雄辯藝術。

一、直入導新課

提到中國古代文學,我們大多想到的是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其實在此之前的先秦散文,也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座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寶藏。在這座寶藏裏,有我們耳熟能詳的《論語》,論語是儒家經典,提到儒家經典,我們很自然會想到另外一部經典,那就是《孟子》。這節課讓我們走進這一部經典的經典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跟着孟子學雄辯。

二、初讀明節奏

1、通過視頻瞭解孟子:推行仁政;民貴君輕;長於雄辯。

2、學生初讀,讀準字音,把握節奏,讀出雄辯之勢。

三、品讀賞雄辯

1、過渡:

戰國時期各諸侯國混戰激烈,他們不約而同地崇尚武力,熱衷於戰爭,有的是爲了生存,有的是爲了一統天下,實現霸業。因爲戰爭連綿,老百姓生活痛苦不堪,“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面對這種社會現實,孟子奔走呼告,希望各國君主能推行仁政,反對不義戰爭。請看第一章標題中“得道”是什麼意思?推行仁政。

要我們細細地品讀這篇文章看孟子如何運用他的雄辯藝術向君主們推行仁政主張的。

2、學生通讀全文,根據文下註解瞭解文章大意並研讀思考。

3、分享交流。

學生1:要雄辯先得有自己的觀點。孟子先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師:請你分別解釋一下“天時”“地利”“人和”是什麼意思?

學生1:天時是指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地利是指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人和是指作戰時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師:這一句運用了什麼修辭?有什麼作用?(學生沉默,老師用紅粉筆標註兩個地利)

學生2:運用頂真,突出人和是作戰克敵制勝的最重要的條件。

教師小結:

雄辯藝術1開門見山,亮觀點。單刀直入,顯力量。

學生3:要雄辯得有自己的論據,孟子爲了具體證明自己的觀點,他列舉了具體的戰例。

師:哪些文字與這些戰例相關,請你把相關文字讀一遍,全班思考孟子列舉了幾個戰例,什麼樣的戰例?

學生3讀“三裏之城……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讀完後學生回答:兩個戰例:攻城不勝和守城而逃。

男生讀與第一個戰例相關的句子,全班思考:攻一座什麼城?如何攻?列舉這個戰例的目的是什麼?

學生4:“三裏之城,七裏之郭”說明城小易攻,“環而攻之”說明攻勢之大,結果卻沒有勝利,孟子通過分析這個戰例得出:主動攻打,說明攻城方必得天時,結果卻失敗,只能是因爲“天時不如地利”,所以孟子用這個戰例具體證明“天時不如地利”這個觀點。

女生讀與第二個戰例相關的句子,全班思考:守一座什麼城?列舉這個戰例的目的是什麼?

學生5:守城方守的是一座城牆很高,護城河很深,武器精良,糧食充足的城,結果卻是棄城而逃,用這個戰例來具體證明“地利不如人和”這個觀點。

教師小結:

雄辯藝術2列舉戰例,來論證。一攻一守,很具體。

師:這一句作者運用了什麼修辭,其作用是什麼?

生:排比。

學生齊讀相關句子。

師:這是什麼特殊句式的排比,其作用是什麼?

生:雙重否定句的排比,突出守城方地理條件非常優越,但結果卻棄城而逃,更有力地說明了“地利不如人和”的觀點,語言也更有氣勢。

教師小結:

雄辯藝術3排比句式,增氣勢。大氣恢宏,有氣場。

師:還有哪些句子運用了排比,請一起讀一讀。

學生齊讀:故曰……不以兵革之利。

師:這還是在談作戰嗎?

生:是在談國家治理了。

請一個學生翻譯這一個句子。

師:這是一個什麼特殊句式的排比。

生:否定句的排比。

師:治國不能靠劃定的邊疆界限,不能靠山河的險要,不能靠武器的精良,那麼得靠什麼?

生:人和。

教師小結:

雄辯藝術4類推治國,靠人和。兩方論證,更全面。

師:孟子還運用了其他雄辯藝術嗎?

學生6:在最後孟子還運用了對比論證,將“得道者”和“失道者”進行對比,突出“得道”就能“天下順之”,“失道”就會“親戚畔之”,最終得出實行仁政的君主“戰必勝矣”,來強調“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師:施行仁政有多重要?

生:施行仁政就能“多助”“天下順之”“戰必勝矣”。

師:施行仁政就能得到很多人的幫助,就能天下歸順,就能握有“人和”這枚“戰必勝矣”的尚方寶劍。

教師小結:

雄辯藝術5對比論證,巧結論。得道多助,戰必勝。

4、學生自由朗讀全文,並思考:孟子是按什麼樣的思路來推行其仁政主張的。

學生7根據板書歸納概括:孟子先提出觀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後列舉攻城不勝和守城而逃的兩個戰例來具體證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類推到國家治理也需要“人和”。最後通過運用對比論證得出結論: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教師小結:

雄辯藝術6層層深入,邏輯強。開合自如,真雄辯!

5、學生根據文章思路自由背誦全文。

6、背誦比賽。

四、拓展巧運用。

作業:

請運用這節課我們學習到的孟子雄辯藝術在班級勸告那些寫作業依賴智能手段搜題的同學在學習中學會獨立思考。

附孟子雄辯藝術:

開門見山,亮觀點。單刀直入,顯力量。

列舉戰例,來論證。一攻一守,很具體。

排比句式,增氣勢。大氣恢宏,有氣場。

類推治國,靠人和。兩方論證,更全面。

對比論證,巧結論。得道多助,戰必勝。

層層深入,邏輯強。開合自如,真雄辯!

孟子二章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學習《蒹葭》,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點,深刻體會比興的藝術手法。

2、培養和提高學生準確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3.學生了解我國古代人們對真摯愛情的嚮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分析《蒹葭》中的人物形象及領會比、興的藝術表達手法的妙處。

2、把握《蒹葭》中的重章復唱的特點。品味詩歌的語言,準確把握詩中人物的情感。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黑板邊書:“聆聽三千年華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東方文明輝煌”,同步播放鄧麗君《在水一方》,創設情境,爲學習《詩經》選篇《蒹葭》作鋪墊。

提問:同學們,大家剛纔聽到的的歌曲優美嗎?誰能說出這首歌曲的名字?

明確:電視劇《在水一方》的主題曲《在水一方》。

進一步提問:誰知道歌詞的出處?

明確:根據《詩經》中的《蒹葭》改編而成。

這節課,我和同學們一起來學習《詩經》中的一首極其優美的抒情詩《蒹葭》。這首詩。主要是通過美讀來感受先人的情感美,來領略華夏民族文化的源遠流長。下面我們就進入第一個環節:

三、學生結合註釋,譯讀全詩。

教師提示:詩歌重在吟誦、品味。在譯詩時,要運用聯想、想象,在頭腦中浮現此情此景。

四、(一)、初讀,感受詩的音樂美。

1.第一個環節通過初讀詩文,初步感受詩的音樂美。要朗讀好詩文,要注意讀好它的節奏。要讀出詩歌的音樂美,除了詩歌朗讀的一般要求外,尤其要讀出她的生氣,讀出她的音樂美。

2.聽老師朗讀課文。

明確:第一章應該是蒼、霜、方長、央;第二章是萋、晞、躋、坻;第三章是採、已、汜、右、坻。

3.學生試讀。

師問:在我們朗讀時,同學們是否注意到了詩中“疊詞”的運用?

明確:蒼蒼,萋萋,采采……(師生一同總結這首詩中的疊詞特點。)

(二)、再讀,感受是的繪畫美

1.導語:爲了更深入地理解詩人的思想感情,我們現在一起進入第二環節的學習。再讀詩歌,想象詩歌的繪畫美。《蒹葭》之所以成爲《詩經》中最經典的詩歌。就是因爲這首詩本身就像一幅精美的圖畫。

2.教師描繪畫面,讓學生感受畫面之美。

金秋之季,拂曉之時,蘆花泛白,清露爲霜,瑟瑟秋風,葦叢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煙波萬頃,空中霧靄迷濛,彎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此時,一位癡情的戀者,躑躅水畔,他熱烈而急切地追尋着心上的戀人。那戀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於是他徘徊往復,心醉神迷,內心痛苦,不可言狀。

3.分析比興手法,明確:比興—借景抒情,觸景生情,

五、探究與研討,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點,深刻體會比興的藝術手法。

學習這詩的主要表現手法是比興,所謂“興”,即先從別的景物引起所詠之物,以爲寄託。這是一種委婉含蓄的表現手法。這種手法的優點在於寄託深遠,能產生文已盡而意有餘的效果。

這首詩還採用了一些雙聲疊韻的連綿字,以增強詩歌音調的和諧美和描寫人物的生動性。如“窈窕”是疊韻;“參差”是雙聲;“輾轉”既是雙聲又是疊韻。用這類詞修飾動作,如“輾轉反側”;摹擬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寫景物,如“參差荇菜”,無不活潑逼真,聲情並茂。

詩的二、三章只換了幾個詞,內容與首章基本相同。但它體現了詩歌詠唱的音樂特點,增強了韻律的悠揚和諧美,使表達的情感愈來愈強烈。首章的“蒼蒼”,次章的“悽悽”,末章的“采采”,寫出蘆葦的顏色由蒼青至悽青到泛白,把深秋淒涼的氣氛渲染得越來越濃,烘托出詩人當時所在的環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爲霜”、“未浠”、“未已”的變換,描繪出朝露成霜而又融爲秋水的漸變情狀與過程,形象地面出了時間發展的軌跡,說明詩人天剛放亮就來到河濱,直呆到太陽東昇。試想,他獨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曠野,面對茫茫秋水,等人不見,尋人不着,其心情該是何等焦急和惆悵!

描寫伊人所在地點時,由於“方”、“湄”、“”三字的變換,就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詩人和詩人盼望與伊人相會的活動與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繪了出來,這樣寫,大大拓寬了詩的意境。另外,像“長”、“躋”、“右”和“央”、“坻”、“”的變換,也都從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尋見伊人困難重重,想見伊人心情急切的情景。

若把三章詩所用幾組變換的詞語聯繫起來加以品味,更能體會到詩的雋永淳厚的意味。

六、課堂小結

《詩經》是人類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頭清水,開闊、豐盈、簡單、潔淨。這源泉處的草木,也跟淳樸的先民及其歌聲一樣簡樸優美。從詩經中走出的女子嫋嫋娜娜、款款盈盈遊歷在平原秀野風和日麗中。癡情的少年千迴百轉,卻找不到她的岸。讓我們乾乾淨淨與素心相通.吟誦這優美的文字,傳唱這古老的歌謠!

孟子二章教案 篇六

1、複習逐層論證的寫法;

2、體會在敘述和議論中運用排比句式的作用;

3、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1、對“和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解;

2、複習逐層論證的寫法。

導讀課,一課時

導撥法、自讀法、討論法、分層教學法

一、導入新課

教師提問:同學們,社會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戰國時代,有一位繼孔子之後的儒家學派的大師是誰?(孟子)面對他所處的社會現實,誰知道孟子提出了哪些主張?(學生回答後,教師出示投影,介紹孟子及其政治主張,學生齊讀投影內容)

〔投影一〕

孟子:(約前372-289)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國人,是孔子以後的儒家大師,被推尊爲“亞聖“。

〔投影二〕

是一部記錄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論等的書,是儒家經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等七篇。

〔投影三〕

主張:孟子提出了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張。

希望君以民爲貴,反對暴政害民,反對掠奪性戰爭,盼望賢明的君王統一國家。

師:今天,我們就學習孟子的一篇文章,出自《<孟子>二章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板書課題)

二、學生自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一)學生聽課文錄音,在舒緩的音樂中感知課文內容。

(二)學生伴隨音樂試讀課文,初步領會語句的意思。

(三)學生串講課文,理解文章內容。(在教師指導下,結合工具書及課下注釋疏通文意)

1、每四名學生爲一組進行討論。

2、教師指名代表對課文進行試講,其他學生補充更正。(文段比較容易翻譯,學生能夠較輕鬆地完成。教師對試講的學生要及時鼓勵、肯定)

三、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一章是針對當時那些好戰者的心理,闡明戰爭的勝負取決於人心向背這樣一個深刻的道理,從而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論斷。那麼作者是如何進行論證的呢?

(一)學生分組對文章內容逐段設疑、釋疑。(學生之間互相提問、作答)

(二)教師總結,引導學生歸納。(教師出示投影,分別指明各層次學生回答)

〔投影四〕

1、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2、第二段中:

①守城一方的地理條件是什麼?

②攻城一方的攻勢如何?

③這場戰爭結果怎樣?

④原因何在?

3、第三段中:

①守城一方的地理條件是如何?

②戰爭結果如何?

③爲什麼?

明確:

1、文章的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①第二段中守城一方城小易攻,“三裏之城,七裏之郭”(板書)

②攻城一方攻勢很大,“環而攻之”。

③結果攻城失敗。“環而攻之而不勝”。(板書)

④原因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3、①第三自然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條件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板書)

②結果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板書)

③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承接問題,教師進一步啓發:“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這幾句話運用了什麼句式?什麼修辭方法?這幾句話有什麼作用?(指明各層次學生回答)

明確:雙重否定句;排比修辭;極力強調這種條件的優越,以示理應守住。

師:從第2、3自然段來看,作者認爲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有哪些?(天時、地利、人和),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什麼?(人和)那麼孟子認爲“人和”包括哪些具體內容?(人心所向,上下團結)。作爲一名君主,他得“人和”情況會怎樣?不得“人和”,結果又如何呢?(齊讀最後一段,學生回答)

明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板書)

〔投影五〕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這三句話什麼意思?

2、這三句話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有什麼作用?

3、作者這樣寫有何用意?

(同桌之間進行交流,各層次學生回答)

明確:1、使人民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別的地方去,不能靠劃定的邊疆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

2、運用了排比修辭。運用排比,使文章氣勢更雄壯、奇偉,使人感覺到一種不容懷疑,無可置辨的論辨力量。

3、作者以“域民”、“固國”、“威天下”爲引申推論,推出新的論斷: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揭示了“人和”的核心內容。

師啓發:要想得人和,君主應該怎樣做呢?(得道,施仁政)

孟子的觀點,在今天有什麼普遍意義呢?(學生討論,各層次學生各抒己見)

師歸納:治國、作戰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順乎民心,合乎正義,才能得到人民羣衆的擁護,失去民心的事情,註定要失敗的。

四、總結:

師生齊讀課文,回顧課文結構。(指名學生總結)

明確:文章開篇提出中心論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援引戰例,以攻城而未取勝的例子來論證“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的重要性,最後引申到治國,得出結論“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全文采用了逐層論證的寫法。

五、鞏固練習(出示投影,各層次學生回答)

〔投影六〕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①委而去之②環而攻之③池非不深也④是天時不如地利也⑤親戚畔之

2、翻譯下列句子:

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不以兵革之利。

〔投影七〕

填空:

1、全文論述的中心句是。作者圍繞它展開論述,其意圖借論戰爭來闡明什麼?

2、在“決定戰爭勝負最主要的條件”這個問題上,孟子和曹劌有着基本一至的看法,孟子認爲在於曹劌認爲是。

3、2001年5月,美國在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改選中落選,印證了孟子關於人心向背的重要規律,即。

六、佈置作業:

1、背誦翻譯全文。

2、預習《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論點論據結論

天時不如地利→三裏之城,七裏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得道多助

地利不如人和→城高池深,兵革堅利,米粟多,委而去之→失道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