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孟子》兩章教學設計【多篇】

《孟子》兩章教學設計【多篇】

孟子兩章 篇一

九年級語文(下)《孟子》兩章練習題及參考答案

(2010-10-25 07:42:43) 轉載

標籤: 分類: 實踐反思

曾益其 天時不如地利 《孟子》 現代漢語 參考答案 教育

九年級語文(下)《孟子》兩章練習題及參考答案

一、給下列加粗字注音。

畎畝( ) 傅說( ) 膠鬲( ) 百里奚( ) 夫環而攻之( ) 法家拂士( ) 行拂亂其所爲( ) 米粟非不多也( )

二、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並解釋其意義。 1.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通 解釋: 。

2.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通 解釋: 。

3.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通 解釋: 。 4.入則無法家拂士„„ 通 解釋: 。

三、解釋下列加粗詞的意思。

1.環而攻之而不勝( )2.池非不深也( ) 3.兵革非不堅利也( ) 4.委而去之( )( )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6.寡助之至( ) 7.舜發於畎畝之中( )8.行拂亂其所爲( )( )9.人恆過然後能改( ) 10.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 11.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 12.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 )

四、填空。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先提出論點_________後,再進行論證。文中揭示中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從表達方式看,文體爲________________,揭示中心及論點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默寫。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國恆亡。

六、選出多義詞解釋有錯誤的項。

1.下面對加點詞“道”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得道多助(指施行“仁政”) B.不足爲外人道也(說) C.策之不以其道(道理) D.道不拾遺(道路) 2.下面對加點詞“故”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溫故而知新(舊的) B.桓侯故使人問之(特意) C.故弄玄虛(故意) D.故君子有不戰(原來的)

七、把下面文言語句譯成現代漢語。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2.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 3. 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

八、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裏之城,七裏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 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某 戰,戰必勝矣。 1.用“|”標出下列句子朗讀時應停頓的地方。 (1)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 (2)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2.下列加粗字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池非不深也 園林池沼寬敞 B.兵革非不堅利也 可汗大點兵 C.然而不勝者 不以木爲之者 D.攻親戚之所畔 多助之至 3.本文作者運用了——這種論證方法而論證首句,在首句中連用了兩個“不如”來強調 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性。 4.分別寫出兩個含有下面加粗詞的成語。

(1)多助之至________ ___________ (2)失道者寡助 ______ _______

九、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後問題。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兵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1.選文首段列舉的幾個人物有什麼共同特點?作者寫這些人物有什麼作用?

2、作者認爲一個人要成就大業需要經過哪些磨礪?請用原文回答。

3、寫出從反面論述論點的句子,並把它翻譯成現代漢語。

4、結合自己的實際,說說你讀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篇文章的感受。 參考答案

一、quan yue ge xi fu bi fu su

二、l.畔叛背叛 2.曾增增加3.衡橫梗塞,不順 4.拂弼輔佐

三、1.圍2.護城河3.兵器4.放棄離開5.限制6.極點7.起,被任用 8.違背擾亂9.常 常 10.奮起,指有所作爲 ll.明白,瞭解l2.在國內 在國外

四、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議論文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3.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人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五、D

六、 1. c 2.D

七、l.施行仁政的君主幫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幫助他的人就少。 2.所以君子不戰則已,戰就一定勝利。

3.內心困擾,思慮堵塞,然後才奮起有所作爲„„

八、l.(1)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 (2)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2.C

3.舉例論證“人和”

4、如獲至寶、至高無上、至理名言等; 曲高和寡、孤陋寡聞、寡廉鮮恥、孤家寡等。

九、l.這幾個人物都是身處逆境而後有所作爲的。舉這些例子可引起下文的論述,並充當論點的 事實論據。

2.“必先苦其心志”至“曾益其所不能”。

3.人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譯句:在國內沒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主的賢士,在國外沒有敵對的國家和憂患,國家常常會滅亡。 4.略

分享

閱讀(153)┊ 評論 (2)┊ 收藏(1) ┊轉載(3) ┊ 頂▼ ┊打印┊舉報 已投稿排行榜 圈子(精) 到:

前一篇:九年級語文(下)《公輸》練習題及參考答案 後一篇:多想對你說聲謝謝

《孟子》兩章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古今異義詞及詞類活用現象。

2.瞭解《孟子》散文的特點,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張。

3.背誦兩篇短文,積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標

1.反覆誦讀,理解文意,培養學生文言文自學能力。

2.學習古人說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修辭的表達效果。

德育目標

1.理解“天時”地利”“人和”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強對國家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的認識,

2.理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含意。並從中得到教益,增強憂患意識,以樂觀的態度對待生活。

[教學重點]:

理清論證思路,把握說理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認識“得道多助”及“生於憂患”的時代意義。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2、討論點撥法

3、比較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大家都熟悉“臥薪嚐膽”的故事吧。越王勾踐在患難中矢志不渝,終於打敗了吳國,重振越國;然而在此以後,“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沉溺於安樂中的越王重蹈覆轍。越王勾踐的經歷給我們什麼樣的啓示呢?請走進《孟子·告子下》的選段中去尋找答案。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齊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出停頓,讀出抑揚頓挫的氣勢和美感。

2.教師播放示範朗讀磁帶,提示學生把握句中的停頓及重音。

3.學生大聲讀課文。

三、理清論證思路,背誦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結合註釋,藉助工具書翻譯課文。

2.小組討論交流,解答翻譯中的疑難問題。

3.全班分爲兩組,展開課堂競賽,每道題單數題一組回答,雙數題二組回答。

第二板塊:思想內容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作者是從哪兩個方面論證的?請簡述本文的論證思路。

(2)這篇短論在論證方法上有什麼特色?

第三板塊:才華展示

(1)“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你知道有哪些名句與此意思相同?請列出兩句。

(2)哪些事例可以證明這一道理?請列舉幾例。

學生課堂競賽成果展示:

關於思想內容: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作者從個人、國家兩方面論證。文章先談造就人才的問題。先以六個出身低微、經過種種磨鍊而終於身負“大任”的顯貴人物爲例來說明人才是在艱苦環境中造就的,同時又重視人的主觀因素,提出“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的觀點。從兩方面說明人要有所作爲,成就大業,就必須在生活、思想、行爲等方面經受一番艱難甚至痛苦的磨鍊。接着由個人說到國家,指出決定國家存亡的因素和個人能否成就大業的因素相仿,最後推出論點。

(2)這篇短論採用了類比論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歸納推理論證等論證方法。如把造就人才與治理國家類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羅列,如把成就偉人與國家滅亡對比,如先分析論證,後歸納觀點等等。

才華展示:

(1)相關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挎少偉男。

思所以危則安矣,思所以亂則治矣,思所以亡則存矣。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自強爲天下之健,志剛爲大君之道。……

(2)相關的事例有: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白成帶領義軍打進北京城,志得意滿,終致失敗,這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真實寫照。

有人做過一個實驗,將一隻青蛙丟進沸水中,青蛙奮力一蹦跳出來了。將青蛙放入溫和的開水中,青蛙樂於呆在其中,溫度漸升漸高,青蛙慢慢適應,最後竟被煮死了。這也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寫照。

暢銷一時的書《誰動了我的奶酪》也在詮釋“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道理。

4.教師綜合評判,分出優勝組,全班鼓掌祝賀。

5.學生齊背課文。

四、總結昇華:

提問:學習《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你獲得了怎樣的啓示?

學生討論及成果展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兩個問題,對我們仍具有可貴的啓發意義:一是關於人才的造就問題。孟子在這個問題上強調了兩個方面。一方面他強調入的才能是在艱難困苦的磨鍊中形成的,增長的。擔當“大任”者,必先經歷一番“苦”“勞”“餓”等等艱難困苦的磨鍊,方能增長才能,擔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優哉悠哉,貪安圖樂,自然也增長不了才能。才能從磨鍊中來。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夠經受住挫折困頓的考驗,在挫折困頓中奮起,這樣纔會有所作爲。挫折困頓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奮鬥,發揮主觀能動性,方能衝出困境,別開生面;若頹然喪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從奮鬥中來。一是關於國家的治理問題。孟子指出擁有賢臣,採納諫誡,保持警覺,居安思危對一個國家的極端重要,這關係到國之存亡。孟子的這個思想有深遠的意義。試想,一個國家如果奸邪當道,佞幸弄權,沉湎安樂,喪失警覺,那麼其前途命運是可想而知的。

五、課堂小結:

《(孟子)兩章》,筆帶鋒芒,語言犀利,氣勢磅礴,善於說理,手法多樣.論證嚴密。這些特點對於我們今天讀寫議論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導作用和借鑑意義。孟子的政治思想對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希望大家悉心體會,思有所悟,學有所獲。

六、佈置作業:

1.兩篇短文中,你更喜歡哪一篇?說說你的理由。

2.寫一篇瀆後感。淡談在物質生活日益豐裕的今天,該如何認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板書設計]:

《孟子》二章

論點:天時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一、擺事實

得道多助

論據:戰例治國人和 生於憂患 二、歸納基本觀點

失道寡助 死於安樂

結論:得到多助 三、正反論證

失道寡助 四、歸納中心論點

《孟子》兩章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古今異義詞及詞類活用現象。

2.瞭解《孟子》散文的特點,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張。

3.背誦兩篇短文,積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標

1.反覆誦讀,理解文意,培養學生文言文自學能力。

2.學習古人說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修辭的表達效果。

德育目標

1.理解“天時”地利”“人和”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強對國家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的認識,

2.理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含意。並從中得到教益,增強憂患意識,以樂觀的態度對待生活。

教學重點

理清論證思路,把握說理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認識“得道多助”及“生於憂患”的時代意義。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學習文言文的關鍵是誦讀。特別是像《孟子》這樣富於文采的文章,誦讀顯得尤其重要。可通過不同的朗讀方式,引導學生美讀課文,讀出抑揚頓挫的氣勢和美感。

2.討論點撥法

3.競賽法

4.比較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錄音機、教學磁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資料助讀;師生共同研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譯讀課文,積累文言文相關知識,把握文意,理清說理思路,把握說理方法,品味語言:延伸拓展,深化對文章觀點的理解。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大家還記得那財氣勢恢宏的新聞《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嗎?西路軍勝利的原因是什麼?(學生齊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們學習《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層探究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

二,資料助讀

孟子與《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鄒人,是孔子之孫孔僅的再傳弟子。遊說於齊樑之間,沒有被重用,退而與其門徒公孫丑、萬章等著書立說。繼承孔子的學說,兼言仁和義,提出“仁政”的口號,主張恢復“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時又主張“民爲貴”君爲輕”,稱暴君爲“一夫”,認爲人性本善,強調養心、存心等內心修養的工夫,成爲宋代理學家心性學之本。宋元以後,地位日尊,元至順元年封爲鄒國亞聖公,明嘉靖九年定爲“亞聖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僅次於孔子。思想事蹟大都見於《孟子》一書。

《孟子》文章向來以雄辯著稱。讀孟子文,令人感到氣勢磅礴,感情激越,銳不可當。出於對當時執政者貪婪殘暴行徑的憤慨,對掙扎在苦難中人民的同情,對別家學說的敵視,對貫徹自己.主張的強烈願望,以及那種“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的救世責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剛厲、理直氣壯。他又善於運用各種驅誘論敵就範的手法,加上文辭鋪張揚厲,時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筆鋒咄咄逼人。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播放示範朗讀磁帶,學生聽讀,

注意把握字音,停頓、重音。

2.教師示範背讀課文,注意讀出文章的氣勢。

3.學生齊讀課文,教師稍作朗讀指導。

注意排比句的節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四、譯讀課文,把握文意

1.學生自行翻譯課文,圈點勾畫,標示出疑難詞句。

2.小組討論,質疑、解疑。

3.教師引導學生積累文言知識。

教師分發文字資料,內容如下:

(1)通假字: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異義詞

三裏之城,七裏之郭(城,內城;郭:外城)

委而幸之(離開。今義:往、到)

親戚畔之(親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係的家庭或它的成員。)

池非不深也(護城河。今指水塘。)

(3)一詞多義;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憑) 三裏之城(的)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環而攻之而不勝(代詞)

以天下之所順(用) 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到) 兵革非不堅利也(銳利)

(4)注意下列加點詞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詞用作動詞,限制)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形容詞用作動詞,使……鞏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詞用作動詞,威懾)

(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譯;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採用四面;包圍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了,可是不能取勝,這是因爲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呀。)

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憑着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去攻打那連親戚都反對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戰則已,戰就一定勝利。)

五、思讀課文,理清論證思路,背誦課文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文章是如何逐層展開論證的? 學生同桌之間討論、交流。

明確: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開籍提出論點,指出人和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由此逐層展開,用概括性的戰例加以證明,分別就天時與地利、地利與人和作比較,指出天時、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戰爭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後由戰爭中的“人和”推出治國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結論,闡明瞭“人和”的實質,即“多助”天下順之”;最後把“多助”與“寡助”進行對比,自然導出“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教師依據學生回答板書,形成背誦思路。

2.學生依據板書提示,背誦課文。

六、總結昇華

教師提示,“六經注我,我注六經”,學習文言文,要注意聯繫現實,古爲今用,賦予經典作品以時代意義;對於“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認識的?請聯繫實際,談談你的看法。

學生討論。

生1:我覺得“人和”就是拉幫結派,君不見,人世間,團團成夥好辦事。

生2:日本某些反華勢力,擅自篡改歷史教科書,結果招致了國內外有識之士的一致反對,弄得衆叛親離;正應了孟子這句古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3:孟子的這一主張,強調做任何事情必須要順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個歷史發展特定階段中的遠見卓識。但也應當看到,孟子提出“人和”,其根本目的在於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這就使他的觀點不可避免地帶有了時代的侷限性。

生4:我覺得,戰爭勝負取決於戰爭的性質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時”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論只能適用於科學不發達的古代社會。在高科技發展的今天,要想打勝仗,就必須有最先進的武器,其餘都是次要的。美伊戰爭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嗎?

生5:強權只能橫行一時,絕不可能橫行一世。世界的政治格局發展到今天,雖然歐美髮達國家相對來說仍然處於支配地位,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大國的霸權地位已處在江河日下的境地。在世界政治的運作中是否合乎道義正在成爲處理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之間關係的準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將會成爲21世紀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觀念。

生6:在當今社會,什麼是合乎“道義”的?什麼是不合乎“道義”的呢?

教師明確,也許可以這樣回答;第一,合乎國家與國家平等的原則,也就是說國家無論大小、貧富、強弱都應在平等的原則下參與國際事務,第二,有利於維護和平共處,這是鑑於20世紀的戰爭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的災難,維護和平,避免戰爭,對21世紀人類社會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一中國儒家的思想作爲一種有價值的資源受到我們的重視。

七、佈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整理課堂發言,寫一篇讀後感。

《孟子》兩章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辨析疑難字、詞不達意、句意,是本文學習的一個重點,可以放手讓學生在自學中,發現問題,互相討論後,教師精要講解的方法學習。

2、理解蘊含在兩文中的作者的觀點,是學習本文的又一重點,教師應通過設計帶有啓發性問題的形式,讓學生分析、討論來解決。

3、兩篇短文都採用“逐層深入論證”的結構,這是學習本文的一個難點,因此,要從淺入手,在學生理解文意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先分清層次,能概括出層意,再進而幫助學生從整體上認識這一結構特點。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疏通第一章大意,理解寓含其中的作者的觀點,學生暢談各自看法,以加深理解。

二、整體感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選自《孟子·公孫丑》,標題是後來的編者加的。此標題從內容上高度概括了本文的中心意即:凡講仁義,行仁政的,就會得到廣泛的支持與擁護;反之,就孤立,就會只有極少數人的支持與擁護。孟子生活在各諸侯國互相攻伐,社會騷亂的戰國時代。因此,他提出“施仁政”,“行王道”的主張,反對武力兼併,這篇短論很能代表他的主張。

三、教學過程

1、讓學生介紹查找到的孟子及《孟子》的常識的資料,講述摘錄的逆境造就人才的事例。

2、鼓勵學生充分朗讀,自學,發現問題,質疑,討論。

結合課後練習一,要求學生在朗讀課文時注意節奏鮮明,如“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讀排比句尤其要注意節奏鮮明,讀出氣勢來。孟子自稱善養浩然之氣,他是很講究文章的氣勢的。朗讀時還要通過語調的變化,突出文章的關鍵句、中心句。

老師可先範讀,再指名讀、小組齊讀或全班朗讀,讓教室裏充滿學生的琅琅書聲。

3、檢測自學效果。

(1)下列句子朗讀節奏劃分有誤的一句是()

A.夫/環而攻之。 B.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2)下列句子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三裏之城,七裏之郭 B.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米粟非不多也

(3)解釋下句中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①池非不深也。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討論問題

(1)本文作者從作戰入手,設舉了兩個戰例,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把決定戰爭勝負的客觀因素歸結爲哪幾個?作者認爲它們之間的關係如何?

(2)本文借論戰,深入闡述了怎樣的政治主張?這一主張是如何逐層推進論證的?

(3)畫出第3、4節中的排比句,誦讀體會,議論文說理運用排比句式的表達作用。

練習:請你緊扣強調“青少年時期要努力學習”這一內容寫一組排比句,加深體會。

四、總結、擴展

這篇短論着重闡述了孟子關於統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張。論證逐層深入,令人信服。排比句式,更增強了語句的氣勢。

爲達到教育的目的,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知識,簡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因,使其懂得維護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的重要性。

五、佈置作業

1、整理課堂筆記,分類整理通假字、古今異義字。

2、背誦文章。

教後記: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比照學習《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懂得逆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並加深對逐層深入論證方法的理解。

二、整體感知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章選自《孟子·告子》,文題同樣是編者所加,該標題也恰好概括了本章的中心意思——憂患激勵人奮起,使人生存發展;安逸享樂使人萎靡,必將導致滅亡,即逆境能成才。表明了孟子關於人才要在困難環境中磨鍊造就的觀點。文章擺事實,講道理,舉例典型,觀點與材料緊密結合,說理透徹,令人信服。

三、教學過程

1、指導朗讀。聽錄音範讀,學生跟讀,自由誦讀。

(1)讀準下列加點字的音:

傅說 忍性 法家 拂士 曾益

(2)正確劃分下列句子的朗讀節奏

①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

②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

2、發動學生藉助工具書自學,疏通文意。着重強調通假字及用法特殊的字。重要的語句有:

(1)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2)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3)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4)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3、討論問題,深入理解本文中心及逐層深入的論證方法。

(1)本文共列舉了哪些人的事例?這些事例共同說明了什麼道理?

明確:第一節列舉六個由卑微而顯貴的傑出歷史人物的事例,意在說明人要成大器,擔負治國重任,必須經受磨鍊。

(2)例證以外,本文還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說明這一道理的?

明確:作者在短文中,不侷限於例證。還善於由個別到一般,講道理分析,並從正反兩方面對比分析論理。

(3)與上一章比較,本文在論證思路上有何異同?

明確:同:本文在論證上也採用了層層推理的方法。

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開頭即提出中心論點,而本文是在層層推論的基礎上,結尾時才概括出來的。

四、總結、擴展

本文作者採用層層推理的方法,擺典型事例、正反對比講道理,使觀點有很強的說服力。

爲更好地拓開學生思路,深入領會作者的觀點,可以讓學生思考下列問題:

1、試另舉一兩個古今事例,或結合本人的親身體驗,談談你對“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理解。

2、有人說:“逆境能成才”,“順境也能成才”,請你舉例談談對此說法的看法。

五、佈置作業

1、課後練習三、四。

2、強化背誦內容。

3、設計表格着手積累己學過的通假字。

《孟子》兩章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 積累古漢語知識。

⑵ 體會駢句的表達效果。

⑶ 在理解的基礎上,賞析課文、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

瞭解孟子的思想及政治主張,理清論證思路,誦讀中體會其流暢雄辯的論證風格,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和思考、辯論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幫助學生體會孟子民本思想及憂患意識的進步意義,讓學生懂得“人和”、“憂患”的實質及重要性,從而培養他們的個人道德修養。

【教學重點】

1、理解文章的中心論點。

2、理清文章的論證思路及結構。

3、積累古漢語基礎知識。

【教學難點】

瞭解、學習孟子文章雄辯的語言風格。

【教學準備】

1、佈置學生課前預習:

⑴ 瞭解孟子和《孟子》;

⑵ 查工具書掃清文字障礙。

2、教師準備相關課件。

(預習檢查題及學習要點板書)

3、課文的朗讀磁帶。

【教學方法】

朗讀法,學生自主探究討論與老師講解相結合。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節

教學內容

檢查預習,掃清文字障礙,積累古漢語基礎知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誰能告訴我晉代文學家陶淵明的讀書習慣是什麼嗎?(生:好讀書,不求甚解。)可是我們這些做學生的能用這種習慣來學文言文嗎?(生:不能)對,陶淵明他是大文學家,文學基礎好,理解能力強,而且他本人又不想考科舉,所以他讀書只需汲取文章中的思想精華就行了。而我們就不行了,我

們是學生,既需要提高我們的文化素養,又必須參加文化考試,所以積累漢語基礎知識,特別是古漢語基礎知識,更是必要的。爲了幫助大家學好《〈孟子〉二章》,課前,我佈置了預習,這節課,我們就來檢查一下大家的預習情況。

二、出示課件,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學生分小組口頭交流自己的預習情況。(瞭解孟子和《孟子》,交流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

2、聽課文朗讀磁帶,瞭解句讀,並給下列黑體字注音。(課件)

米粟(sù) 親戚畔之(pàn) 域(yù) 舜(shùn) 畎畝(quǎn) 傅說(yuè) 膠鬲(gé) 百里奚(xī) 孫叔敖(áo) 法家拂士(bì)

3、抽生讀文,教師做朗讀點撥,如“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等。

4、看課件,討論完成以下作業:

⑴ 解釋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 親戚畔之( )

② 曾益其所不能( )

③ 困於心衡於利( )

④ 發家拂士( )

⑵ 結合語境解釋加線的詞:

① 三裏之城( )城( )非不高也

② 七裏之( )郭多助之( )至委而去之( )

③ 是( )天時不如地利也斯是( )陋室

④ 舜發( )於畎畝之中發( )於聲

⑤ 行拂( )亂其所爲入則無法家拂( )士

⑥ 管夷吾舉於士( )法家拂士( )

⑦ 環而( )攻之而( )不勝發於聲,而( )後喻

⑧ 國恆亡( )亡( )羊補牢今亡( )亦死

⑶ 填空:

① 孟子,名 ,是繼孔子之後學派的又一位大師,被推尊爲“ ”。他在政治上主張行“ ”,其“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千百年來都很受人民的歡迎。

② 《孟子》是記錄孟子的書,是儒家經典之一。

三、小結

學生在預習中的得失(據實而論),引導學生看課下注釋,分小組去試着翻譯課文,要求學生邊譯文邊思考:

1、兩篇文章各寫的是什麼內容?

2、文章的結構和思路各有什麼不同?

教學反思

教師課後完成。

第二節

教學內容

賞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孟子生活在社會的動盪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戰國時代,面對當時的社會現實,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貴君輕”的思想主張,他反對不義的戰爭,主張君主要廣施“仁政”。他的這些主張,對於我們今天建設發展和諧社會是有其進步意義的。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他的宣傳其政治主張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學法指導

孟子的文章邏輯嚴密而富有辭采,必須熟讀纔能有所領會。誦讀時要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讀出其雄辯的氣勢。

三、理解文意

1、聽課文朗讀磁帶,然後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勾畫重點字詞和難以理解的句子質疑。

(小組討論解決疑問,重點理解幾個詞語的活用:環、域、固、威、順,學生理解困難時教師可作適當點撥。)

2、幫助學生譯文,教師講解以下詞句:

⑴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⑵ “夫環而攻之”。

⑶ “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

3、整體感知全文:你認爲孟子想闡述什麼問題?你的理由是什麼?

(小組討論,班上交流。)

4、師生互動:辨析學生提出的中心論點,局部分析,明確作者的思路。

第一段:開篇兩句談的是什麼問題?提出了什麼觀點?

(戰爭中的攻守問題,提出了“人和”在戰爭中的重要性)

第二段:本段談了什麼內容?和第一自然段有關係麼?

(以小城得守爲例來說明“天時不如地利”,論證第一段的前部分內容)

第三段:本段談了什麼內容?和課文的前面部分有關係麼?

(以高城被棄爲例來說明“地利不如人和”,論證第一段的後部分內容)

第四段:作者爲什麼認爲“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本段的目的是什麼?

(因爲“封疆之界”、“山溪之險”、“兵革之利”皆屬“地利”,而“人和”纔是決定戰爭勝利的主要條件。)(目的是爲了揭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即“人和”的實質就在於君主是否“得道”──施“仁政”。)

5、文章在得出“人和”的實質後本應就此結束,但作者卻又做了“親戚所畔”和“天下順之”的進一步推論,請問,這又有何作用?

(目的在於強調施“仁政”的重要性,深化文章中心。)

6、齊讀全文,提問:哪些句子你讀起來特別帶勁?爲什麼有這樣的效果?

(體會駢句的表達作用,體會排比、對比、對偶等修辭的表達作用及孟子語言的雄辯性)

7、探究討論:

本文主要是談戰爭中的問題麼?如果不是,那是什麼?

(借戰爭談政治、談治國,孟子想借戰爭的取勝條件來談他的政治主張,他主張國君要廣泛施行仁政,這樣纔會得到多助,纔會天下順之,國家纔會治理好,國家治理好了,當然也就不用打仗了,即使打仗,也一定會打勝仗。)

四、課堂小結

通過全文的分析,你知道本文的體裁麼?(議論文)學習議論文最主要的是要學什麼?(學習說理的方法)那本文是怎樣說理的?誰來歸納一下?(採用總分總的論證結構,先提出中心論點,再舉例分別證明兩個分論點,然後從道理上得出結論,論證嚴密。)

五、引導學生理解記誦

六、拓展練習

聯繫實際,談談我國當今政府是如何運用孟子的“仁政”思想來構建當今和諧社會的。(政府爲民辦了哪些實事?)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教師課後完成。

第三節

教學內容

賞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教學過程

一、複習上節內容引入新課

1、抽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簡評背誦情況,引入新課。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聽課文朗讀磁帶,小組內思考、討論以下問題:

⑴ 文中有哪些語句難於理解?

⑵ 這篇文章的文體是什麼?主要觀點是什麼?

⑶ 這篇文章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相比,在論證結構上有何不同?

2、班上交流以上問題,教師作適當點撥。

⑴ 抽生譯文,重點引導學生翻譯文章第二、三兩段,着重點撥“苦”、“勞”、“餓”、“空乏”、“亂”、“動”、“忍”、“過”、“入”、“出”、“敵”、“生”、“死”等詞的用法。

⑵ 要求學生用通俗易懂的話來解釋觀點“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言之成理即可:如“居安思危”、“發奮圖強”等)

⑶ 明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用的是先開篇立論,然後通過擺事實、講道理逐層深入地進行論證的方法來論證觀點,最後作者在結論中用對偶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來強化自己的觀點。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卻不同,它卻是先擺事實(以六個古代名人的事例爲證),再着重講道理,

最後在結論中用對偶句來揭示中心論點。

三、深入探究

齊讀課文,思考討論:(師生互動)

1、哪些語句讀起來帶勁?爲什麼?

(體會駢句的表達效果,體味排比、對偶等修辭的妙用及孟子語言磅礴的氣勢。)

2、你最喜歡哪一段?爲什麼?

(言之成理即可,培養學生的感悟力。)

3、哪一段最富哲理?主要講的什麼道理?請用最簡明的語言歸納。

(苦盡甘來;先苦後甜;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

4、第三段給了你哪些啓示?(言之成理即可)有幾層含義?(兩層)層次之間是何關係?(教師點撥:前者從正面講人必須經過一番挫折、困苦,纔會發奮圖強;後者由個人推論到治理國家,從反面進一步論證艱苦磨練的必要性。通過正反對比論證將中心論點隱含其中)

5、最後一段與前面三段是什麼關係?

(論點與論據的關係。)

6、對比本課兩文,說說兩文各自的論述重點是什麼?兩文語言上有何共同的特色?(明確:前者着重論述“得民心者得天下,廣施仁政定安邦”,後者着重論述“久經千辛長才幹,常思憂患求生存”,即“困境出人才,居安應思危”的道理。孟子語言的特色是氣勢磅礴,語句流暢,善於雄辯,善用駢句中的

排比來增強說理的氣勢,善用對偶句來揭示主旨)

7、兩文中還有不懂的嗎?

(據實解決。)

四、教師總結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本節課學習要點

(學生學習情況總結椐實而論。)

本課啓示:仁者天下無敵;居安思危。

五、指導理解記誦

六、拓展練習

1、注意下列加點詞的古今意義:

⑴ 三裏之城( )

⑵ 池非不深也( )

⑶ 兵革非不堅利也( )( )

⑷ 委而去之( )

⑸ 親戚畔之( )

⑹ 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 )

⑺ 入則無發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 )( )

2、聯繫生活實際,就本文感興趣之處,寫寫讀後感,題目自擬,字數在500字以上。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教師課後完成。

《孟子》兩章教案 篇六

一、知識點撥與學法引導

(一)整體感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篇短論,從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這一角度出發,通過對“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條件的比較,闡述了“人和”對戰爭勝利的決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論斷,闡明瞭施行“仁政”的必要性。文章用層層推理的方法進行論證,開篇即提出論點,接着設例進行論證,再據此闡發引申,層層深入,最後得出斷語,邏輯性很強。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文章由歷史上六個著名人物從卑微到顯貴的事例,歸納出自己的觀點:人要擔負重任,有所作爲,成就大業,必須先在思想、生活和行爲等方面都經受一番艱苦甚至痛苦的磨鍊。其次從正反兩方面論證經過磨鍊的益處,說明人處困境能激發鬥志,國無憂患易遭滅亡的道理,進而得出全文的中心論點: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二)學法引導

1、加強朗讀訓練,就本文而言,不僅要學生讀準字音,斷對句子,還應對文中的排比句進行反覆誦讀,以體會排比句在議論文中的作用。

2、正確辨析課文中疑難字、詞、句的意義,加深對通假字、古今異義現象的認識,學習對知識進行分類整理。

3、找文章關鍵句(中心句),提高整體理解文章的能力,理解孟子在兩篇短文中表明的思想觀點。

4、兩篇短文在寫作方法上有許多共同點,可採用比較閱讀法閱讀。

(三)審美鑑賞 居安思危的警戒美

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句話,本是戰國時期討論戰爭勝負問題時提出的觀點,而戰爭是政治的繼續,因而也適用於政治。直到今天,在世界政治的運作中是否合乎道義仍然是處理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之間關係的準則。國家無論大小、貧富、強弱都應在平等的原則下參與國際事務,一切違背該法則的行爲必將以失敗告終。“憂勞興國,逸豫亡身”,“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等也常被用來勉勵人們要居安思危,增強民族憂患意識。這一條條古訓無不閃爍着世世代代中國人民自我警戒、自我奮進的美的光芒。

(四)重點難點突破

1、兩文分別闡明瞭作者怎樣的觀點?你對作者的觀點有什麼看法?

[析]設計此題,首先是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其次,就作者在兩篇短文中表明的觀點,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親身體驗,談談自己的看法,既強化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綜合知識的能力。 [參考答案]:

《孟子•公孫丑》主要闡明瞭孟子認爲統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張。《孟子•告子》主要闡明瞭孟子的人才要在困難環境中磨鍊造就的人才觀。看法(略)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章,作者從作戰入手,設舉了兩個戰例,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把決定戰爭勝負的主客觀因素歸結爲哪幾個?作者認爲它們之間的關係如何?

[析]本題主要是考查學生對課文內容的餓瞭解,概括提煉要點信息的能力。 [參考答案]作者把決定戰爭勝負的主客觀因素歸結爲“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方面。三者中,作者認爲,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條件,但最終起決定作用的還是“人和”,即人心所向,上下團結。

3、《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章,開頭一節共列舉了哪些人的事例?這些事例共同說明了什麼道理?它們對論證本文的論點起什麼作用?

[析]設計此題,既有利於考查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瞭解,也便於深入理解本章作者在選材、構思上的特點。

[參考答案]第一節列舉了舜、傅說、膠鬲、管夷吾、孫叔敖、百里奚等六個人的事例。這些人都是由卑微而顯貴,經歷過艱苦環境磨練的傑出歷史人物,意在說明人要成大器,擔負治國重任,必須經受磨鍊的道理。這六個人的典型事例,爲本文要論證的論點提供了典型的事實論據。

4、比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與《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兩則短論,在論證方面的異同。

[析]此題意在通過比較,理清兩則短文的邏輯層次,進一步加深對兩篇短論在寫法放的特點的理解。 [參考答案]: (1)相同點:兩篇短論都運用了類比論證的方法。第一則以戰爭中的事例作爲例證,強調“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後類推出治國的道理;第二則從個人事例說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這個觀點後,轉到統治者治國上,指出決定國家存亡的因素和個人能否成就大事業的因素相仿,最後推出論點。

(2)不同點:兩則短文提出論點的方式不盡相同。第一則短文的論點在文章中間部分點明,然後對論點進行了進一步的解釋和闡述;第二則短文在文章結尾處揭示出論點,不再對論點進行解說。

在論證結構上,第一則採用了總起——分承——最後總結的結構方式,第二則採用的是先分後總的結構方式。

二、自學階梯評估 達標訓練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選自,中心論點是。闡述了孟子的政治主張。《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選自,中心論點是。闡述了孟子的人才觀。

2、請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米粟()親戚畔()之傅說()法家拂()士

3、用“/”正確劃分下列句子的朗讀節奏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

4、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困於心,衡於慮B.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入則無法家拂士

5、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古今不同意思: 池非不深也。古義:今義:

6、請摘錄一個逆境磨鍊人才的典型事例。

能力提高

閱讀下面的語段完成習題。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1、對下面語句中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舉:被舉用,被選拔 B.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 C.衡於慮,而後作作:發作

D.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出:在外面,指國外。

2、比較下列各組加點的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國恆亡B.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河曲智叟亡以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 C.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D.國恆亡 安能辨我是雄雌則有去國懷鄉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1)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2)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4、下面對所選文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認爲人才是在艱苦環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長才幹,必須先經受艱苦磨鍊。 B.本文在論述造就人才問題時,強調了客觀條件和主觀因素兩個方面的作用。 C.文章在闡述的思路上,先從國家再說到個人,這樣使文章論述層次顯得很清楚。 D.本文中心論點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5、“逆境能成才”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闡述的觀點,它表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那麼“順境也能成才嗎?”這是許多學生可能產生的一個疑問。對此,請聯繫歷史或現實生活中的事例作簡要分析。

開放探究

閱讀下面文言選段,完成習題。

今之學者,讀古人書,多訾(zǐ指責)古人之失;與今人居,亦樂稱人失。人因不能無失。然試易地以處,平心而度之,吾果無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見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見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論人哉? (選自錢大昕《潛研堂文集》)

1.將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然試易地以外,平心而度之,吾果無一失乎?

2.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作者的觀點。

3.請梳理作者的論證思路,填寫下面方框。

4.你怎樣看待“今之學者,讀古人書,多訾古人之失”的行爲?

三、資料下載 孟子(約前372一前289年),名軻,字子輿。戰國鄒(今山東鄒縣)人。受業於子思(孔子之孫)的弟子,是孔子之後的儒家大師,也是戰國時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孟子政治上主張“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學基礎上,提出了系統的“仁政”學說:強調“民貴君輕”、省刑薄賦,對人民作一定的讓步。其目的雖在維護和鞏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但在當時也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他提出“性善”論,肯定人性生來是善的,但也重視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主張社會分工,卻由此導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論點。他的哲學體系屬於主觀唯心主義,過分強調人的主觀精神作用,斷言“萬物皆備於我”,對後來宋代儒學影響很深。

孟子爲了實現他的政治主張,曾遊說齊、魏、滕、宋等國。當時各國諸侯正以攻伐爭霸爲賢,視孟子的“行仁政”學說爲,脫離實際,因而不予採納。孟子退而講學著述,其言行的記載,保存在《孟子》一書中。 《孟子》現存七篇。每篇都以第一句中的兩個或三個字作爲篇名。內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說和哲學、倫理、教育思想等。宋朝朱熹把《孟子》和《論語》、《大學》、《中庸》合爲“四書”,成爲儒家學者初學必讀的書籍。

《孟子》不僅是儒家的重要學術著作,也是我國古代極富特色的散文專著。其文氣勢磅礴,感情洋溢,邏輯嚴密,又長於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語言說明覆雜的道理,對後世散文的發展影響很大。

《孟子》兩章教學設計 篇七

學習目標

1、掃清字詞障礙,熟讀課文。

2、大致把握課文內容,理解積累哲理、抒情名句。

3、儘可能積累和理解文言詞彙。

教學重點

1、熟讀課文,力求理解背誦。

2、積累理解“道、環、委、發、舉、生、死、人和”等文言實詞、短句的含義。

3、理解把握作者在文中說明的哲理。

教學難點

1、理解積累名句。

2、瞭解和學習作者曠達的胸襟和“以天下爲己任”的遠大抱負。

教學方法閱讀賞析法

教學課時4課時

德育內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胸懷天下,用春天般的心情去面對生活。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同學們,大家知道“孔孟之道,仁義爲先”這句俗語嗎?‘孔’即孔丘,‘孟’即孟軻;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與鑑賞我國春秋戰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孟子寫的政論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師板書課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政論文

課內記憶練習(前提測評、板書設計A)

1、人們常說的“四書五經”中的“四書”是。

2、《孟子》是記錄的書,共七篇。

課時學習目標

1、掃清字詞障礙,熟讀課文。

2、大致把握課文內容,理清這篇政論文的三要素、把握本文運用的論證方法。

3、解讀課文名句,力求熟讀並且背誦課文。

(導學達標)。

一、掃清字詞障礙,圈出生字並結合註釋進行注音;熟讀課文,(10分鐘,共2—3遍,)

二、學生分不同形式的朗讀課文(可以分段單讀,然後齊讀),教師正音、點評。

三、學生課內自由賞析活動(在課本或筆記上完成):

1、完成對“道、環、委、域、畔、有、人和”等文言實詞、“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短句的理解和積累;

2、同桌互相進行觀摩探討學習。

⑴、熟讀並且背誦課文,同桌互相檢查背誦情況。

⑵、討論並歸納這篇政論文的三要素、把握本文運用的論證方法。共同完成老師板書提出的問題。

⑶課文內容歸納練習(板書設計B)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一篇,他的中心論點是,其中,第二段以戰爭中的爲例,重點論證“天時不如地利,”;第三段以戰爭中的爲例,重點論證“地利不如人和”。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運用的主要論證方法有、。

C、句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指出文中的兩個排比句,劃分朗讀節奏,並且說一說其表達作用。

四、互相交流,共同學習

1、由學生把自己積累的重要詞語(必須是含重點詞語的句子)抄寫到筆記上,同時,簡要的進行音、義解說(同學們自覺增刪,並繼續補充)

2、教師小結,學生齊讀全文。

課內鞏固練習:

1、由學生上講臺,完成老師抄寫到黑板上的。歸納練習,鼓勵同學們自覺增刪,繼續補充。

2、師生共同提出的板書內容抄在筆記上,補充完整同時單獨完成重要詞語注音與釋義。

第二課時

課時學習目標

1、掃清字詞障礙,熟讀課文。

2、大致把握課文內容,理清這篇政論文的三要素、把握本文運用的論證方法。

3、解讀課文名句,力求熟讀並且背誦課文。

(導學達標)。

一、掃清字詞障礙,圈出生字並結合註釋進行注音;熟讀課文,(10分鐘,共2—3遍,)

二、學生分不同形式的朗讀課文(可以分段單讀,然後齊讀),教師正音、點評。

三、學生課內自由賞析活動(在課本或筆記上完成):

1、完成對“舉、發、拂亂、曾益、衡、喻、出、入、生、死”等文言實詞、“動心忍性”“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等短句的理解和積累;

2、同桌互相進行觀摩探討學習。

⑴、熟讀並且背誦課文,同桌互相檢查背誦情況。

⑵、討論並歸納這篇政論文的三要素、把握本文運用的論證方法。共同完成老師板書提出的問題。

⑶課文內容歸納練習(板書設計B)

A《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一篇,他的中心論點是,其中,第一段以的、六位古代名臣名相爲例,有力的闡述了”的道理;

B《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運用的主要論證方法有、。

C、句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D、解讀第二段,劃分朗讀節奏,並且說一說其說明的人生哲理。

四、互相交流,共同學習

1、由學生把自己積累的重要詞語(必須是含重點詞語的句子)抄寫到筆記上,同時,簡要的進行音、義解說(同學們自覺增刪

《孟子》兩章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1、學習《蒹葭》,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點,深刻體會比興的藝術手法。

2、培養和提高學生準確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3、學生了解我國古代人們對真摯愛情的嚮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分析《蒹葭》中的人物形象及領會比、興的藝術表達手法的妙處。

2、把握《蒹葭》中的重章復唱的特點。品味詩歌的語言,準確把握詩中人物的情感。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黑板邊書:“聆聽三千年華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東方文明輝煌”,同步播放鄧麗君《在水一方》,創設情境,爲學習《詩經》選篇《蒹葭》作鋪墊。

提問:同學們,大家剛纔聽到的的歌曲優美嗎?誰能說出這首歌曲的名字?

明確:電視劇《在水一方》的主題曲《在水一方》。

進一步提問:誰知道歌詞的出處?

明確:根據《詩經》中的《蒹葭》改編而成。

這節課,我和同學們一起來學習《詩經》中的一首極其優美的抒情詩《蒹葭》。這首詩。主要是通過美讀來感受先人的情感美,來領略華夏民族文化的源遠流長。下面我們就進入第一個環節:

三、學生結合註釋,譯讀全詩。

教師提示:詩歌重在吟誦、品味。在譯詩時,要運用聯想、想象,在頭腦中浮現此情此景。

四、(一)、初讀,感受詩的音樂美。

1.第一個環節通過初讀詩文,初步感受詩的音樂美。要朗讀好詩文,要注意讀好它的節奏。要讀出詩歌的音樂美,除了詩歌朗讀的一般要求外,尤其要讀出她的生氣,讀出她的音樂美。

2.聽老師朗讀課文。

明確:第一章應該是蒼、霜、方長、央;第二章是萋、晞、躋、坻;第三章是採、已、汜、右、坻。

3.學生試讀。

師問:在我們朗讀時,同學們是否注意到了詩中“疊詞”的運用?

明確:蒼蒼,萋萋,采采……(師生一同總結這首詩中的疊詞特點。)

(二)、再讀,感受是的繪畫美

1.導語:爲了更深入地理解詩人的思想感情,我們現在一起進入第二環節的學習。再讀詩歌,想象詩歌的繪畫美。《蒹葭》之所以成爲《詩經》中最經典的詩歌。就是因爲這首詩本身就像一幅精美的圖畫。

2.教師描繪畫面,讓學生感受畫面之美。

金秋之季,拂曉之時,蘆花泛白,清露爲霜,瑟瑟秋風,葦叢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煙波萬頃,空中霧靄迷濛,彎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此時,一位癡情的戀者,躑躅水畔,他熱烈而急切地追尋着心上的戀人。那戀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於是他徘徊往復,心醉神迷,內心痛苦,不可言狀。

3.分析比興手法,明確:比興—借景抒情,觸景生情,

五、探究與研討,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點,深刻體會比興的藝術手法。

學習這詩的主要表現手法是比興,所謂“興”,即先從別的景物引起所詠之物,以爲寄託。這是一種委婉含蓄的'表現手法。這種手法的優點在於寄託深遠,能產生文已盡而意有餘的效果。

這首詩還採用了一些雙聲疊韻的連綿字,以增強詩歌音調的和諧美和描寫人物的生動性。如“窈窕”是疊韻;“參差”是雙聲;“輾轉”既是雙聲又是疊韻。用這類詞修飾動作,如“輾轉反側”;摹擬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寫景物,如“參差荇菜”,無不活潑逼真,聲情並茂。

詩的二、三章只換了幾個詞,內容與首章基本相同。但它體現了詩歌詠唱的音樂特點,增強了韻律的悠揚和諧美,使表達的情感愈來愈強烈。首章的“蒼蒼”,次章的“悽悽”,末章的“采采”,寫出蘆葦的顏色由蒼青至悽青到泛白,把深秋淒涼的氣氛渲染得越來越濃,烘托出詩人當時所在的環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爲霜”、“未浠”、“未已”的變換,描繪出朝露成霜而又融爲秋水的漸變情狀與過程,形象地面出了時間發展的軌跡,說明詩人天剛放亮就來到河濱,直呆到太陽東昇。試想,他獨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曠野,面對茫茫秋水,等人不見,尋人不着,其心情該是何等焦急和惆悵!

描寫伊人所在地點時,由於“方”、“湄”、“”三字的變換,就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詩人和詩人盼望與伊人相會的活動與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繪了出來,這樣寫,大大拓寬了詩的意境。另外,像“長”、“躋”、“右”和“央”、“坻”、“”的變換,也都從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尋見伊人困難重重,想見伊人心情急切的情景。

若把三章詩所用幾組變換的詞語聯繫起來加以品味,更能體會到詩的雋永淳厚的意味。

六、課堂小結

《詩經》是人類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頭清水,開闊、豐盈、簡單、潔淨。這源泉處的草木,也跟淳樸的先民及其歌聲一樣簡樸優美。從詩經中走出的女子嫋嫋娜娜、款款盈盈遊歷在平原秀野風和日麗中。癡情的少年千迴百轉,卻找不到她的岸。讓我們乾乾淨淨與素心相通.吟誦這優美的文字,傳唱這古老的歌謠!

《孟子兩章》 教案 篇九

《 孟子兩章》教案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古今異義詞及詞類活用現象。

2.瞭解《孟子》散文的特點,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張。

3.背誦兩篇短文,積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標

1.反覆誦讀,理解文意,培養學生文言文自學能力。

2.學習古人說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修辭的表達效果。

德育目標

1.理解“天時”地利”“人和”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強對國家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的認識,

2.理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含意。並從中得到教益,增強憂患意識,以樂觀的態度對待生活。 教學重點

理清論證思路,把握說理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認識“得道多助”及“生於憂患”的時代意義。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資料助讀,瞭解孟子及《孟子》;學習《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讀課文,體感知;譯讀課文,把握文意,積累文言文相關知識;思讀課文,理清說理思路;延伸拓展,深化對文章觀點的理解。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二、資料助讀,瞭解孟子及《孟子》 (多媒體顯示)

三、引導學生有目的地朗讀課文。 (一)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二)再讀課文,注意讀出文章的節奏。例: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三)譯讀課文,把握文意

1.學生結合註解翻譯課文,圈點勾畫,標示出疑難詞句。

2.小組討論,質疑、解疑。 3.教師引導學生積累文言知識。 (1)通假字: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異義詞

三裏之城,七裏之郭(城,內城;郭:外城) 委而幸之(離開。今義:往、到) 親戚畔之(親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係的家庭或它的成員。)

池非不深也(護城河。今指水塘。) (3)一詞多義;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憑)

以天下之所順(用)

三裏之城(的) 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到)環而攻之而不勝(代詞)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兵革非不堅利也(銳利)

(4)注意下列加點詞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詞用作動詞,限制)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形容詞用作動詞,使……鞏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詞用作動詞,威懾)

(四)、思讀課文,理清論證思路,背誦課文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文章是如何逐層展開論證的? 學生同桌之間討論、交流。

明確: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開籍提出論點,指出人和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由此逐層展開,用概括性的戰例加以證明,分別就天時與地利、地利與人和作比較,指出天時、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戰爭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後由戰爭中的“人和”推出治國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結論,闡明瞭“人和”的實質,即“多助”天下順之”;最後把“多助”與“寡助”進行對比,自然導出“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教師依據學生回答板書,形成背誦思路。 2.學生依據板書提示,背誦課文。

四、拓展延伸

對於“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認識的?請聯繫實際,談談你的看法。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學生自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教師設計相關問題指導學生自讀,幫助學生理解文意,理清論證思路,背誦課文;延伸拓展、總結昇華:比較閱讀,把握《孟子》散文的藝術特點。 [教學步驟]

一、故事導入

有一隻青蛙第一次不小心掉在了一口正煮着水的鍋裏,恰好水已經開了,青蛙嚇壞了,使勁一跳,逃離了險境;第二次,青蛙又犯了同樣的錯誤,又掉進了那口鍋中,同樣的鍋裏也在煮的水,不同的是,這次水還沒有煮開,青蛙覺得還挺舒服:這個熱水澡好哇!結果呢?——青蛙熟了!

• 青蛙在開水裏逃生 • 青蛙在溫水裏死亡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三、再讀課文,注意朗讀節奏 ( 多媒體顯示) 四,譯讀課文,把握文意,理清論證思路,背誦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結合註釋,藉助工具書翻譯課文。

2.小組討論交流,解答翻譯中的疑難問題。

3、把握思想內容,理清論證思路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作者是從哪兩個方面論證的?請簡述本文的論證思路。

明確:本文的中心論點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作者從個人、國家兩方面論證。文章先談造就人才的問題。先以六個出身低微、經過種種磨鍊而終於身負“大任”的顯貴人物爲例來說明人才是在艱苦環境中造就的,同時又重視人的主觀因素,提出“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的觀點。從兩方面說明人要有所作爲,成就大業,就必須在生活、思想、行爲等方面經受一番艱難甚至痛苦的磨鍊。接着由個人說到國家,指出決定國家存亡的因素和個人能否成就大業的因素相仿,最後推出論點。

(2)這篇短論在論證方法上有什麼特色?

明確:這篇短論採用了類比論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歸納推理論證等論證方法。如把造就人才與治理國家類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羅列,如把成就偉人與國家滅亡對比,如先分析論證,後歸納觀點等等。

4、嘗試背誦

五、總結昇華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提出擔當大任的人必須經過艱苦生活的磨練。請查找相關資料,補充一些例子,說說你的看法。

學生討論 交流

六、比較閱讀,把握《孟子》散文的邏輯性和文采

1.邏輯性——層層深入的論證特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從戰爭這一角度出發。通過對天時、地利、人和這三個條件的比較闡述了人和對戰爭勝負的決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論斷,闡明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結構形式“總起——分承——闡述——結論”,體現了作者由點到面,由個別到一般的邏輯思路,使文章極富說服力和感染力。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先列舉六位歷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與此相似的“是人”,從個別到——般,闡述人才是在艱苦環境中磨鍊的,

接下來從個人作爲推論到治國,最後歸結出全文論點。作者論述的邏輯思路,外化爲一種“層進式”結構。

2.品味《孟子》散文的語言特色

明確:這兩篇短文氣勢磅礴,具有極強的說服力、感染力,這與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辭不無關係。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雙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國不以……威天下不以……”層遞排比,更有氣勢。章二開首列舉歷史人物,自然用的是並列排比;而“人恆過……”用的則是句式排比。足見孟子說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靈活,形式多樣,既給文章平添了氣勢,又給人以美不勝收之感。

兩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蘊藉。閃爍着哲理的光華。

七、佈置作業

背誦兩篇短文,積累名言警句。 板書設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