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應用題教案精品多篇

應用題教案精品多篇

應用題參考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一)正確使用中括號,進一步提高學生列綜合算式解答應用題和文字題的能力。

(二)通過觀察比較,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提高學生列綜合算式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難點:正確使用中括號。

教學過程設計

(一)複習準備

1.複習小括號及中括號的作用。

2.2+7.8-0.9×0.5。

(1)說出上題的運算順序。

(2)如果想先算7.8-0.9怎麼辦?(加括號,算式成爲:2.2+(7.8-0.9)×0.5。)

(3)如果想先算2.2+(7.8-0.9)又該怎麼辦?(加中括號,算式成爲:[2.2+(7.8-0.9)]×0.5。)

(4)小結:①小括號、中括號有什麼作用?(小括號和中括號的作用是改變算式的運算順序。)②中括號與小括號在使用上有什麼區別?(在使用了小括號以後,還需改變算式的運算順序,就要在小括號的外面使用第二重括號:中括號。)

2.口述算式並說出結果。

(1)3.7與6.5的和;

(2)5與3.291的差;

(3)100與0.075的積;

(4)25除以5;(5)25除5;

(6)30個0.5的和;

(7)21除以42的商的一半;

(8)2.5乘以4的積除以10;

(9)10.2的5倍減去7的差;

(10)7.8與2.2的和除以5。

(二)學習新課

1.學習例5:2.4與0.48的差乘以5,所得的積去除12,商是多少?(列綜合算式。)

(1)讀題,理解題意。

(2)分析:

①這題最後求什麼?(求商。)

被除數是什麼?除數是什麼?

②根據題意“縮句”。

積去除12,求商。

③寫出關係式:

(3)學生列式並計算。

12÷[(2.4-0.48)×5]

=12÷[1.92×5]

=12÷9.6

=1.25。

提問:①算式中爲什麼要加中括號?(根據題意, 12是被除數,除數是(2.4-0.48)×5所得的積。由於需要先算出除數,而這部分算式中已有小括號,所以還要在小括號的外邊加上中括號。)②不加中括號行不行?(不加中括號不行,因爲如果不加中括號,就不能先算出積了。而要先算出12÷(2.4-0.48)的商,這樣不符合題意。)

(4)練習:列出綜合算式。

①5.1減去1.8加上0.2的和與0.5的積,差是多少?

②最大的一位純小數與最小的一位純小數的和,除它們的差,商是多少?

③7.5加上5的和乘以8,所得的積去除5,商是多少?

④12.4乘以0.8的積,減去9除1.44的商,結果是多少?

訂正:

①5.1-(1.8+0.2)×0.5;

②(0.9-0.1)÷(0.9+0.1);

③5÷[(7.5+5)×8];

④討論哪個算式正確?

(12.4×0.8)-(1.44÷9)(×)

12.4×0.8-1.44÷9(√)

思考:

爲什麼第②小題要用兩個小括號,而第④小題不能用小括號?(因爲第②題如果不用兩個小括號,就不能先算差與和,只能先算商,這樣不符合題意。而第④題不用括號,也先算積與商,這時就不必使用小括號。)

(5)小結:

解答文字題時,必須弄清條件與問題之間的關係,列出綜合算式,需要改變算式的運算順序時,必須使用小括號或中括號。

2.學習例6:

一個工程隊鋪一段公路,每天上午工作4.5時,下午工作3.5時。如果按每時鋪路48.5米計算,這個工程隊一天共鋪路多少米?(用兩種方法解答。)

(1)學生分步解答後講解。

解法1:

①上午鋪路多少米?48.5×4.5=218.25(米)

②下午鋪路多少米?48.5×3.5=169.75(米)

③一天共鋪路多少米?218.25+169.75=388(米)

解法2:

①一天共工作幾時?4.5+3.5=8(時)

②一天共鋪路多少米?48.5×8=388(米)

答:這個工程隊一天共鋪路388米。

(2)用綜合算式解答。

解法1:

48.5×4.5+48.5×3.5

=218.25+169.75

=388(米)

解法2:

48.5×(4.5+3.5)

=48.5×8

=388(米)

(3)比較兩種解法的綜合算式有什麼聯繫?

討論得出:一個數乘以兩個數的和等於這個數分別乘以這兩個數。符合乘法分配律。

(4)小結:

第二種解法爲什麼要加小括號?(因爲需要先算和,如果不加括號,只能先算積,而後算和,所以必須要加小括號。)

說明:在解答應用題時,需要改變運算順序時,也應添上括號。然後按照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進行計算。

(三)鞏固反饋

1.P43:2。

(1)先分步計算。

(2)用文字敘述出題目的意思:

①78除以4.01加上2.72減去1.53的差所得的和,商是多少?

②4.01加上2.72減去1.53的差,所得的和去除78,商是多少?

(3)列出綜合算式並解答。

2.P42“做一做”。

學生獨立解答後訂正。

(1)[20-(5.35+2.15)]×0.4;

(2)0.90×3+0.60×3和(0.90+0.60)×3。

思考:

例6及“做一做”第2題爲什麼都能用兩種方法解答?(例6的每份數相同,做一做第2題的數量相同,所以都能用兩種方法解答。)

說明:如果相乘的兩個因數中,有一個因數相同,就可以用兩種方法解答。

3.選擇正確算式填入( )內。

(1)小明買了5本練習本4.50元,5本田格本2.50元,每本練習本比每本田格本多多少元?

①4.50÷5-2.50÷5

②(4.50-2.50)÷5

正確的算式是( )。

(2)第一小隊7個人,共摘蘋果31.5千克,第二小隊5個人,共摘蘋果31.5千克,第一小隊平均每人比第二小隊平均每人少摘多少千克?

①31.5÷5-31.5÷7

②31.5÷(7-5)

③(31.5+31.5)÷(7-5)

④31.5÷7-31.5÷5

正確算式是( )。

4.課後作業:P43:3,4,5。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列綜合算式解答文字題和應用題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正確地使用括號。爲了使學生能正確地使用括號,複習中通過改變運算順序的練習,學生進一步明確了括號的作用。

較複雜的文字題是由簡單的文字題組合而成的,因此首先複習了加、減、乘、除的意義,以及它們不同的敘述方式,爲解答較複雜的文字題做好鋪墊。

例5的教學採用“縮句”的方法,使學生理解題意,先明確求商,再分析,找出被除數和除數,並要求學生寫出分析過程,明確解題思路。在學生列式解答後,重點提問“爲什麼要加中括號”。通過討論,學生進一步理解了中括號的使用方法。

例6則先讓學生用兩種方法解答,然後引導學生比較兩種解法的聯繫,從而使學生進一步看到括號和運算順序的關係。並通過對例6和“做一做”2的分析,得出如果兩個因數中有一個因數相同,則可以用兩種方法解答的規律。

練習中的選擇題將乘法分配律擴展到除法,並明確只有除數相同時,才能用兩種方法解答。

板書設計(略)

應用題教案 篇二

教學內容:練習二十一第4-8題。

教學目標:認識從一個數裏連續減去兩部分的兩步計算應用題與有關應用題之間的聯繫,學會解答這類應用題。

教學重、難點:認識分析法思路的特點,學會用分析法思路分析兩步計算應用題。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食堂原有350千克大米,第一天吃了100千克,第二天吃了130千克,還剩多少千克?

2、(1)學生讀題說說已知條件和問題。

(2)學生用兩種方法解答

(3)訂正時,學生討論:兩種方法各是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二、變式練習

1、第97頁第4題

(1)學生齊讀

(2)學生列式解答

(3)思考:第(2)小題中第二天看的與第一天同樣多是什麼意思?

(4)集體訂正時,同桌互相交流每道題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5)這3道題比較一下: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1)同學們要栽54棵樹、已經栽了37棵,還剩多少棵沒栽?

(2)同學們要栽54棵樹,第一天栽了18棵,第二天栽19棵,還剩多少棵?

(3)同學們要栽54棵樹,已經栽了2天,每天栽18棵,還剩多少棵?

⒈學生獨立讀題,並列式解答

⒉同桌互相說說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⒊比較3題,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3、第97頁第5題

學生列式解答,集體討論時,說說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4、第98頁第6題

(1)學生讀題,比較兩題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學生列式解答

(3)分別說一說先算什麼?再算什麼?在計算時有什麼區別?

三、作業:

第98頁(7)、(8)。

應用題教案 篇三

教學內容:第86、87頁例2,練一練,練習十九第1-5題。

教學目標:

1、認識連續比較是兩步計算應用題的結構、初步學會解答這類應用題。

2、初步掌握用綜合法分析應用題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掌握應用題的結構,學會解答應用題的方法。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複習準備:

1、口頭提問題:

(1)麪粉28千克,大米比麪粉少5千克,?

(2)班級圖書櫃裏有科技書20本,故事書是科技書的2倍,?

學生根據題的問題,口答算式。

2、教學準備題

(1)學生讀題

(2)思考:這是一道怎樣的應用題?

(3)先要提一個什麼問題?爲什麼要提柏樹多少棵?

(4)第一個問題怎樣求?第二個問題呢?

3、引入新課

如果去掉剛纔提的問題,你會解答嗎?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2

(1)出示例2

①學生讀題

②說說有哪些條件和問題?

③根據條件畫線段圖。

15棵

松樹

6課

柏樹

8棵

楊樹

④求楊樹有多少棵?就是求線段圖上的哪一段?你會算嗎?

⑤學生嘗試解答

⑥思考: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15+6=21求的是什麼?

21+8=29求的是什麼?

⑦同桌互相說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⑧小結:這裏的三個條件是連續比多少的,解答問題時,可以根據兩個條件求出一個問題,再根據求出的結果和第3個條件求出題目的結果。

2、教學“想一想”

(1)把第一個條件改爲

①柏樹比松樹少6棵

②柏樹的棵數是松樹的2倍

(2)學生嘗試解答

(3)集體訂正時提問:你是怎樣想的?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3、比一比

討論:

(1)這三道題在解題方法上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這三道題爲什麼都要先算柏樹的棵數?

三、鞏固練習

1、練一練第1、2題

(1)學生讀題獨立列式解答

(2)想: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2、練習十九第1題

⑴學生讀題獨立列式解答

⑵想: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四、作業:

練習十九2、3、4、5題。

應用題參考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兩種解題方法的比較,學生對兩種方法的區別與聯繫更加清楚,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

3、滲透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教學重點

靈活運用兩種解題方法,選擇最佳解題方案。

教學難點

正確分析數量關係,選擇最佳方案。

教學過程

一、做一做,說一說、

“一個縫紉組運來98米布,做兒童服用了48米,做嬰兒裝用了45米,還剩多少米?”要求學生獨立思考並動筆做在課堂練習本上(用兩種方法解答),教師課堂巡視,然後請兩名學生板演(每人一種方法)

學生甲 98-48=50(米) 學生乙 48+45=93(米)

50-45=5(米) 98-93=5(米)

學生解答後,教師可請學生先分析數量關係,再說說解題思路和每個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二、設疑激發興趣、

教師談話:剛纔這道題同學們用兩種方法進行了解答,很好!但是在實際中我們一般只要求同學用一種方法解答,那麼這裏就有一個方法的選擇問題,就是選擇比較簡便的解答方法,怎樣選擇呢?下面請同學們研究兩道題,請你分別選擇一種簡便方法進行解答、

1、光明國小藝術小組做了96個風車,送給第一幼兒園16個,第二幼兒園38個,還剩多少個?

2、媽媽給小紅買了一雙鞋25元,又買了一雙襪子5元,給售貨員50元,請你算一算應該找回多少元錢?

經過認真思考審題後,大部分學生第一道題選擇第一種方法解答,如下:

96-16=80(個) 80-38=42(個)

答:還剩42元、

第二道題選擇第二種方法解答,如下:

25+5=30(元) 50-30=20(元)

答:應該找回20元、

學生解答後,教師又請同學分別說說選擇算法的依據和解題思路及每步算式所表示的意義以加深對兩種算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爲了提高學生識別能力,教師可再出一組題讓學生獨立選擇方法做。

3、王老師買口琴用了48元,買笛子用了36元,給售貨員100元,應該找回多少錢?

4、河裏有40只鴨子,先上岸7只,又上岸13只,這時河裏有多少隻鴨子?

教師要求同學全體動筆,列式計算解答、教師課堂巡視,尤其要照顧一下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是否也掌握了、最後請中、下等水平學生說一說解答過程、

三、鞏固發展

1、食堂有38筐蘿蔔、午飯吃了9筐,晚飯吃的蘿蔔的筐數跟午飯同樣多,還剩多少筐?(要求用多種方法解答,並比較哪種方法簡便)

請同學們做在課堂練習本上,然後分別請一名學生板演,其他同學可以補充。

如:學生可能做出如下幾種解法、

學生完成後,教師請同學分別說說選擇算法的依據和解題思路,對於用簡便方法解答的學生要給予鼓勵。

2、鉛筆每支4角錢,小剛買了3支,給售貨員5元錢,應找回多少元錢?請學生用多種方法解答在課堂練習本上。

同學們可能做出以下幾種方法:

學生完成後,進行訂正,並請同學們敘述每種解法的解題思路、同時在比較中指出解法二爲最簡便解法、

四、比較溝通聯繫

通過上述幾道題的研究可讓學生討論一下兩種解答方法的區別與聯繫(第一種解答方法是從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即兩次求剩餘;先減去第一個數,再減去第二個數、第二種解答方法是減去兩個數的和,即先求和,再求剩餘、兩種方法雖然有所不同,但實質上是一回事,即從一個數裏連續減去兩個數,就等於從這個數裏減去兩個數的和,其結果不變、這一知識是我們將要學習的減法性質),以加深對兩種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題能力。

五、試着做一做

1、一支鉛筆4角錢,一塊橡皮2角錢,小華買了2支鉛筆,一塊橡皮,一共用了多少錢?

2、鉛筆每支4角錢,小紅有1元錢,要買3支,還差多少錢?

3、看圖解答下題。

(想一想,怎樣解答比較簡便)

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本節課是從一個數裏連續減去兩個數的應用題綜合練習課,重在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因此課堂設計從整體設計上注意:通過具體實例讓學生在親自思考解答中比較兩種方法區別與聯繫進而加深和理解兩種解答方法的算理和算法,提高解題能力,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

課堂設計用了四個教學環節完成上述任務,即,“做一做、說一說”,“設疑激發興趣”、“鞏固發展”、“比較溝通聯繫”,從而使學生在逐步理解、比較中強化解題思路,提高解題能力。

應用題教案 篇五

南 京 市 鐵 心 橋 中 心 小 學 課 堂 教 學 教 案       課題應用題複習內 容P1~2第7~13題教學目標認知: 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周長和麪積的意義,並能正確計算。進一步掌握分析應用題的方法,理解思路能正確的解答能力:提高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情感: 培養學生勤動腦的好習慣。重  點掌握分析應用題的方法, 難  點掌握分析應用題的方法, 理解思路能正確的解答理解思路能正確的解答教學方法 練習法談話法  教    學    程     序     設     計電教應用學 生活 動教 師 活 動                       學生聽講    先測量,再計算。然後口答    讀題口答獨立練習一、揭示課題上節課,我們主要複習了計算題,這節課我們一起復習長方形,正方形周長和麪積的計算,並重點複習兩步計算應用題。(板書) 二、複習周長和麪積1、問:什麼是一個圖形的周長?什麼叫面積?書本的封面是什麼形狀?指出它的周長。摸摸它的面積。2、做書上P1頁的第7題。 三、複習應用題1、做書上P2第8題(1)問(1)要求20小時可以採煤多少噸,可以怎樣想?(2)指名板演,其餘學生做在練習本上。(3)集體訂正教    學    程     序     設     計電教應用學生 活 動教師 活 動                                         讀題口答獨立練習    學生聽講    讀題口答獨立練習       學生聽講     讀題口答獨立練習2、做書上P2第8題(2)(1)    學生讀要求(2)    指名口頭編題(3)    學生嘗試練習,集體訂正。問:這兩題是用什麼方法來分析的,分別先算什麼?再算什麼?指出:解答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有時候可以從問題開始,想所求問題的數量關係,找出需要的條件,確定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3、做書上P2第9題(1)(2)(1)    指名看問題找條件(2)    列出綜合算式(3)    這兩個問題都是先求什麼?(4)    這兩題在解題方法上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爲什麼不同?4做書上P2第11題誰能說說這題可以怎樣想?問:這題是用什麼方法來分析的?找出先算什麼?再算什麼?指出:解答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有時候還可以從條件想起,根據有聯繫的條件確定先算什麼,再根據中間問題和另一個條件算出結果。5做書上P2第12題(1)    請同學們按照剛纔的分析方法,想想怎樣解答,在練習本上列式(2)    你是怎樣解答的?(3)    問:還可以怎樣想?四、課堂小結五、作業 1、P29、122、10、13  教    學    程     序     設     計電教應用 學 生 活 動教 師 活 動                            板 書 設 計應用題複習 條件    綜合法   問題        問題  分析法  條件 連乘應用題                歸一應用題 連除應用題                歸總應用題教 學 後 記

應用題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鞏固分數連除應用題的分析方法,掌握此類題的結構及數量關係。

2.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及解題能力。

教學重點

找準單位1,鞏固分數除法應用題的解答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分數連除應用題的結構及數量關係。

教學過程

(一)複習

(投影)

1.找準單位1,並列式解答。

2.出示準備題。

(1)讀題,請學生找出已知條件和未知條件。

(3)老師指導學生畫圖。老師先畫一條線段表示美術組人數後提問:誰和美術組比?怎麼畫?(生物組和美術組比,可以畫在美術組上面。)誰和生物組比?(航模組和生物組比,應畫在最上面。)

提問:美術組,生物組,航模組三個數量之間有什麼關係。

(4)請一名同學列式解答,然後訂正。

(二)講授新課

老師把準備題進行改編。

指名讀題,找出已知條件和未知條件。

1.指導學生畫圖。

提問:這道題中有哪幾個量?需用幾條線段來表示?(有三個量,用三條線段表示。)

提問:和準備題比,已知條件和未知條件發生了什麼變化?(給了航模組人數,求美術組人數。)

老師按學生的回答,把準備題的圖示進行修改。

2.找出含有分率的句子,進行分析。

(3)這道題中有幾個單位1?美術組、生物組、航模組三量之間有什麼關係?

(4)根據三量之間的關係,列出等量關係式。

(5)這個式子的等號兩邊相等嗎?爲什麼?人。)

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3.根據等量關係列方程解答。

提問:根據上面的分析,應設誰爲x?(設美術組人數爲x。)

老師板書:

解 設美術組有x人。

答:美術組有30人。

看方程提問:

(3)爲什麼要設美術組人數爲x?

(因爲只有知道美術組的人數,才能求出生物組的人數。航模組又和生物組比,所以設美術組爲x人。)

師小結:對於含有兩個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這樣條件的複合應用題,首先要找準單位1,在兩個單位1都是未知的情況下,根據題中條件,準確設定其中一個單位1的量爲x。

(三)鞏固練習

(投影)

先討論以下問題,再動筆做:找出單位1,畫圖並分析數量關係。

2.看圖,找出數量間相等的關係,並列方程解答:

(1)說出這個圖所反映的等量關係式。

(2)師小結:這道題出現了小汽車是大汽車的4倍,而不是幾分之幾,但它們的數量關係不變,解題思路也一樣。

師:這道題和前兩題比,前兩題是不同數量相比較,這一道題是同一數量相比較,我們可以畫單線圖分析數量關係。(老師指導畫圖。)

三好生4人。

學生動筆做,老師帶領學生訂正。

的高是多少釐米?

根據題意填空:

是( )釐米。設( )爲x。

果樹有多棵?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應用題有什麼特點?(今天學習的是由過去學過的兩道分數除法應用題組成的複合題。)

這類題分析解答時應注意什麼?(弄清有哪三個量,它們之間什麼關係?找出等量關係,確定設哪個量爲x,再列方程解答。)

(五)佈置作業

(略)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課講的是分數連除應用題,是連續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逆解題,所以本課由分數連乘應用題引入,通過改變已知條件和未知條件,使之轉變成一道分數連除應用題,爲幫助學生理清數量關係,抓住新舊知識的共同因素,列方程解應用題打下了基礎。本教案還重視分析思路的訓練,通過設計提問和畫線段圖分析數量關係,爲學生自己解題奠定了基礎。在練習的設計中,採用不同形式,由扶到放,不但一步步強化了學生的分析思路,也進一步培養了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應用題教案 篇七

教學內容:

第90、91頁例3,“想一想”,“練一練”和練習二十第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理解求比兩個數的和多(少)幾,(或幾倍)的數量關係,能正確解答。

2、使學生認識這一類應用題的聯繫和區別。

教學重、難點:掌握這一類應用題的結構特徵,會用綜合法分析和推理。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果園裏有桃樹78棵,梨樹38棵

(1)桃樹和梨樹一共多少棵?

(2)桃樹比梨樹多多少棵?桃樹比梨樹少多少棵?

(3)桃樹的棵數是梨樹的幾倍?

讓學生解答,並討論:根據這兩個條件,你可求出哪些問題?

學生各抒己見。

二、設置疑問,新課展開

1、你們知道蘋果樹有多少棵?爲什麼不知道?

2、學生討論:缺少一個怎樣的條件?缺少了一個與蘋果樹有聯繫的條件?

3、學生補充條件成一步計算的應用題,學生口答。

改變條件:

①蘋果樹的棵數比桃樹和梨樹的總數多棵

②蘋果樹的棵數比桃樹和梨樹的總數少棵

③蘋果樹的棵數是桃樹和梨樹的總數的倍

思考:先算什麼?根據哪兩個條件來求?爲什麼要先算桃樹和梨樹的總數?

第(2)(3)題學生依次說出各是怎樣想的?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3、比較異同

這三道題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三、鞏固練習:

1、練一練第1、2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讓學生先算什麼,在算什麼?

2、練習二十第3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四、課堂:

今天這節課你們都學到了哪些本領?除了同學們補充的條件以外還可以補充其他條件嗎?

五、作業

練習二十(1)、(2)、(3)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