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蘇州園林》教案新版多篇

《蘇州園林》教案新版多篇

餘映潮《蘇州園林》的教學設計 篇一

一、設計理念

《蘇州園林》一文是葉聖陶先生應承香港一家出版社爲蘇州園林攝影集而作的序。文章條理明晰,結構簡單,語言生動,詞藻豐富,富有表現力。序文盡顯蘇州園林設計者和匠師們追求一幅完美的圖畫目的。文章雖然是介紹性說明文,但它爲我們打開了窺探蘇州園林藝術之門的奧祕,讓我們領略到祖國壯麗的山河。我着重引領學生走進文章,積累語言,學會感悟,發現蘇州園林的美。通過擬廣告詞,發現美等環節,實現語言教學的目的。提高學生的感受美、創造美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

1、流利朗讀課文,理清課文說明順序;

2、積累、感悟語言,品味如詩如畫的畫面和準確的語言;

3、通過發現設計者和匠師們創造的美麗畫面和創造手法,感染學生熱愛祖國壯麗的山河的情操。

三、教學重難點

品味如詩如畫的畫面和準確的語言,感受美的意趣。

四、教學過程

第一板塊:導入

出示一組蘇州園林的的圖片,讓大家猜想這是哪裏的聖景?美不美,請用一句話或一個詞、短語表達這種心境(學生回答蘇州園林,美,各抒己見話蘇州園林)。我們同學都沒有去過蘇州園林,今天葉聖陶先生將帶領我們去發現蘇州園林美的奧祕,同時領略其中的美。

板書: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

蘇州園林,葉聖陶

第二板塊:知作者,讀課文,理順序

作者及文章介紹:本文是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葉聖陶先生爲一本介紹蘇州園林的攝影集寫的序言,最初發表在1979年第四期的《百科知識》上,原名爲《拙政諸園寄深眷》。葉聖陶先生本是蘇州人,對蘇州園林十分熟悉,寫起來自然得心應手。蘇州園林是各地園林的典範,遊覽者無論站在那個點上眼前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文章多角度、全方位向讀者說明到了園林就如在畫中感覺。

默讀課文,蘇州園林的整體特點是什麼?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具體說明這個特點?並找出其中相應段落。

理清順序(總說,分說,從大到小,從主到次的說明)

第三板塊:廣而告之

過渡語:蘇州園林的美歷來備受人稱道,影視將蘇州園林之聲、光、色搬上舞臺,風光無限;佳作美文極盡絢爛,演繹多少纏綿故事;遊人如織,碧空蕩漾多少歡聲笑語。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園林是天堂裏的瑤宮貝闕。

請閱讀課文1、2自然段,從中摘取一句作爲宣傳蘇州園林的廣告語,並說說你的意思

心馳神往(教師摘取輯錄)

1、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各地園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蘇州園林的影響。

2、誰如果要鑑賞我國的園林,蘇州園林就不該錯過。

3、蘇州各個園林在不同之中有個共同點,似乎設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4、他們講究亭臺軒榭的佈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

5、一切都要爲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

6、他們惟願遊覽者得到“如在圖畫中”的實感。

(以上幾句通過全班齊讀,再由男女生錯讀,讀出蘇州園林的獨特美)

第四板塊:美點尋蹤

寫意山水園

過渡語:蘇州園林是城市中充滿自然意趣和文化意蘊的“文人寫意山水園”。古代的造園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養,能詩善畫,造園時多以畫爲本,以詩爲題,通過鑿池堆山、栽花種樹,創造出具有詩情畫意的景觀,被稱爲是“無聲的詩,立體的畫”。在園林中游賞,猶如在品詩,又如在賞畫。

默讀課文3-10段內容,發現美點。(可以從審美的觀點,美麗的畫面,創設美的手法,組合美的元素等方面談談。)(通過發現,通過抓關鍵詞的方法品味句子的精妙用法,同時掌握說明方法作比較,打比方,舉例子)

詩畫園林

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一切都要爲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

第五板塊:溢美之辭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沒有哪些園林比歷史名城蘇州的四大園林更能體現出中國古典園林設計的理想品質。咫尺之內再造乾坤,蘇州園林被公認是實現這一設計思想的典範。這些建造於16~18世紀的園林,以其精雕細琢的設計,折射出中國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

出自人手、宛然天成

(進一步加深學生的對蘇州園林獨特美的感受和理解)

第六板塊:思維之花

結合本文探究“美”是什麼?

和諧是美的狀態,而美的狀態是自然狀態。

和諧即美,美即和諧。

和諧自然,纔是美的最高法則。

《蘇州園林》教案 篇二

課標要求

1、領略蘇州園林的詩情畫意美,激發學生愛美愛國。

2、瞭解作者的思路,學習本文圍繞中心,從整體到局部多方面說明事物的組織方法。

3、學習抓住事物特徵,由總到分的說明順序;學習本文多樣性的語言。、品味準確生動的說明語言;學習掌握作比較、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4、培養學生在佔有一定材料的基礎上(或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掌握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繫,概括事物的共同特點的能力。

[學法點悟]

1、摒棄舊傳統“串講”教學模式。設計“課前積累創設情景導入自由式閱讀合作式解讀探究式拓展”五大環節。實施過程中以學生的自感、自悟、自學探究爲基礎,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2、這是七年級年級學生第一次接觸說明文,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掌握閱讀說明文的方法,明確說明對象是什麼,分析說明對象的特徵有哪些。

3、本文着筆於蘇州園林的總特點,有很強的概括性。理清作者思路,瞭解文中總說和分說的自然結合;蘇州園林的總特徵是畫意美,教學時應儘可能將有關文字還原成畫面。

4、本文以說明爲主,有時也穿插使用了議論、描寫等多樣性的語言表達方式,學習時應適當分析。

5、本文的語言很有特色,學習時要引導學生仔細領會,認真辨析。

[整體感知]

本文是篇介紹園林建築藝術的說明文。文章高度概括了蘇州園林建築的成就,詳細介紹了園林建築的佈局,分析了園林建築的原理。作者採用了由總到分的邏輯順序,恰當地運用了多種說明方法,寫得情文並茂、趣味盎然。

從整體上把握全文,思考:

1、本文說明的對象是什麼?抓住了蘇州園林建築上的什麼特徵來寫的?

2、從整體上是從哪幾個方面進行說明的?局部又是從哪幾個方面進行說明的?

[疑難解析]

質疑:文中“自然之趣”的“趣”的意思是什麼?

解惑:山水園林建築結構佈局自然協調帶給人們的美感和情趣。

質疑:“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一句中“敗筆”在文中指什麼而言?

解惑:本指書法上失敗的筆畫,此處是借喻,“敗筆”指園林設計上的欠缺。

質疑:假山的堆疊,爲什麼說是一項藝術而不是技術?

解惑:這句話是說假山的堆疊既是技術,更是藝術,它不僅僅是把石塊羅列堆疊形成假山,而且講究審美情趣,審美效果,給人以美的享受。

質疑:本文的結構特點是什麼?

解惑:本文沒有采取一般按照空間位置、遊覽路線介紹名勝古蹟或其他處所的結構方法,而是以先總說、後分說的結構形式,抓住了蘇州園林的共同特點,從幾個角度分別解說,寫得謹嚴有序,條理分明。

[語言揣摩]

1.“東邊有了個亭子或者一道迴廊,西邊決不會來一個同樣的亭子或者道同樣的迴廊”,“同樣的”一詞刪去行不行?爲什麼?

(提示:不行,因爲“同樣的”表明東邊和西邊的亭子或者回廊的形式不一樣,而去掉後成了東邊有一個亭子或者一道迴廊,西邊就沒有亭子或者回廊,所以不能去掉,體現說明文語言準確性。)

2、“高樹與低樹俯仰生姿”一句中加點詞能否調換?

(提示:不能,因爲高樹才“俯”,低樹才“仰”,如果調換二者位置,與後面的描述矛盾,表意不準。)

3.“這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中的‘寂寞’一詞”可以換成“單調”嗎?說說作者用詞的好處?

(提示:可以,但還是作者用的“寂寞”好“不感到寂寞”不僅表達了樹和花的種類多,而且還有繁榮,熱鬧的氣氛。)

[研究課題]

1、本文是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葉聖陶先生爲一本介紹蘇州園林的攝影集寫的序言,最初發表在1979年第四期的《百科知識》上,原名爲《拙政諸園寄深眷》。葉聖陶先生本是蘇州人,對蘇州園林十分熟悉,寫起來自然得心應手。

2、蘇州園林是各地園林的典範,遊覽者無論站在那個點上眼前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文章多角度、全方位向讀者說明到了園林就如在畫中感覺。讀完這篇文章,挑選自己感興趣的場面畫一幅漫畫。如果覺得自己獨立完成有困難,小組共同完成好嗎?

自主探究

探究前期導引掌握本課涉及的生字詞,探究重點詞語的含義及重要的一些問題,並結合課文談談對蘇州園林的看法。

[基礎鞏固集練]

一、字音字義

1、給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相應的漢字。

鑑賞()池沼()鏤空()

丘hè()lín()峋屋()yán

2、根據課文填空:

(1)爲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講究亭臺軒榭的,講究假山池沼的,講究花草樹木的,講究近景遠景的。

(2)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而不僅是。

(3)落葉樹與常綠樹,花時不同的多種花樹,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

(4)階砌旁邊幾叢書帶草,牆上着爬山虎或者薔薇木香。

二、朗讀指導

1、結合“思慮和練習”四,教師給予朗讀指導,要求“讀音清晰,速度適當,語調舒緩,特別是一些關鍵性的說明語句,更要注意讀清楚,”以同桌爲互助組,進行朗讀練習。然後由幾位學生示範朗讀或聽錄音。

2、在朗讀課文的同時,把需要認讀的字和理解的詞提出來。教師隨即板書歸類或出示小黑板。

三、問題探究

1.文中四次提到“畫圖”或“圖畫”,請分別說明其作用。

(提示:第一次提到:點明事物特徵;第二次提到:強調蘇州園林的特徵;第三、四次提到引用設計者的願望和遊覽者的話來證實作者的評價。)

2、“園林是美術畫,美術畫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講究對稱的。”這句話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

(提示:比喻;說明蘇州園林像美術畫,蘇州園林建築像畫一樣美。)

3、“因爲依據中國畫的審美觀點看,這是不足取的”,這句話中中國畫的審美觀點是指什麼?

(提示:中國畫的審美觀點是講究自然之趣,追求圖畫美,不講究對稱。)

4、文中描寫藤蘿的句子有哪些,說明這些描寫着意說明什麼?

(提示:有幾個園裏有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幹就是一幅好畫。開花的時候滿眼的珠光寶氣,使遊覽者感到無限的繁華和歡悅,可是沒法說出來。意在說明,蘇州園林樹木的栽種與修剪追求自然之趣,符合中國畫的審美觀點。)

5.爲什麼到了花開時節,各種花會顯得更“明豔照眼”?

提示:蘇州園林建築和環境色彩淡雅,作爲奼紫嫣紅的背景,反差大,反襯出各種花開放時明豔照眼。

四、[欣賞評價]

1、爲什麼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結合課文談談自己的看法。

答:

2、談談你對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園林建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的看法。

答:

五、拓展閱讀

揚州的個園

江蘇揚州個園,是一座獨具風格的名園。它是清嘉、道光年間兩淮鹽總黃至筠在明代《壽芝園》舊址上興建起來的,當時圓中遍植翠竹,蓋取東坡詩句:”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以示主人不俗。又因竹葉形狀很像一個“個”字,故名“個園”。個園以四季假山的堆疊精巧而著名。

步入個園大門,便見湖石傍門,修竹繁茂,石筍參差,恰似“雨後春筍”破土而出,此景即個園春景,稍前又有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與不似之間,與整個“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春”去“夏”來,繞過“宜雨軒”,眼前豁然開朗。在濃陰環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現在面前,這就是“夏山”。過石橋,進石洞,只覺得藕荷飄香,蒼翠生涼。

轉過“鶴亭”,是座“一”字形長樓,循樓而去,“秋從夏雨聲中入”長廊盡頭便是“秋山”。秋山全用黃山石堆疊而成,構思大膽,用石潑辣,相傳爲大畫家石濤傑作,看此山,山勢巍峨,峯巒起伏,又見古柏斜伸,紅楓遍植,鐘乳石掛,石橋儼然,氣象果然不同一般。設若晴天薄暮時分,秋山面迎夕照,一紅如染,“秋高氣爽”的詩情畫意頓時溢出。

步下秋山,過“透風漏月亭”,迎面是一組白色石英石堆疊而成的“冬景”。一隻只“雪獅”似頑皮的孩子用殘雪堆就。山脈、山頂“終年積雪”。南面有一堵白圍牆,牆上開了四排風洞,使人不寒而覺寒。

《蘇州園林》教案 篇三

一、教學目標

1、感知蘇州園林的畫意之美

2、體會準確、生動的語言特點。

二、教學課時

一課時。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二十世紀80年代,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希望自己的東方館中能有一處表現中國園林的景觀。他們專程派人來到中國,當時我國的園林學家陳從周先生毫不猶豫地爲他們推薦了蘇州園林。

1997年12月,蘇州園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我國現代作家、著名的語文教育家葉聖陶也曾經在遊歷了各地園林之後,對蘇州園林作出了這樣的評價:倘若要我說說總的印象,我覺得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各地園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蘇州園林的影響。因此,誰如果要鑑賞我國的園林,蘇州園林就不該錯過。

蘇州園林爲何能得到如此的青睞,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葉聖陶筆下的《蘇州園林》。

二、聽錄音朗讀

1、初讀感知:

聽讀課文以後,你認爲蘇州園林的共同特點是什麼?

三、研讀體會

那麼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具體介紹蘇州園林的呢?

A、師:下面請同學們結合書上的旁批,仔細研讀課文3—6小節,想一想,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如何具體說明蘇州園林圖畫美的特點的?

——亭臺軒榭的佈局絕不講究對稱、追求自然之趣

假山池沼的配合突出藝術價值、凸現佈局巧妙

花草樹木的映襯園林四季常青、景色優美如畫

近景遠景的層次層次多景緻深、幾乎翻了一翻

提問1:文章扣住亭臺軒榭的佈局寫出了蘇州園林建築物怎樣的特點?

提問2:蘇州園林假山的堆疊和池沼的佈局具有怎樣的特點?

——假山的堆疊,突出藝術價值。是技術更是藝術。以堆假山爲例,辨別技術與藝術的區別,蘇州園林假山的藝術價值在於追求自然,使遊覽者如在山間。正如古詩歌所說的那樣:人道我居城市裏,我疑身在萬山中。

池沼的佈局是如何追求入畫的效果的?

——引用活水,使園林擁有生氣,池沼的安排因地制宜,邊沿很少砌齊整的石岸追求的是自然之趣。在池沼裏養魚植蓮,蓮開時節,萬柄搖風,魚戲蓮葉,美不勝收。

學生齊讀這一小節。看看是不是這種感覺?

提問3:蘇州園林注重花草樹木的映襯,在樹木的栽種和修剪上有哪些做法?

——着眼畫意,主要體現在栽種注意了高樹與低樹,落葉樹和常綠樹,花時不同的樹相間。而在修剪上也注意了不求規則整齊。這樣做使得蘇州園林四季長青,景色如畫。

提問4:蘇州園林中有不少花牆和廊子,有的園林還有鏡子,你知道她們的用途是什麼嗎?(花牆和普通的牆壁有什麼不同?)

——藉助有鏤空圖案的花牆和無所依傍的廊子及鏡子,使園林層次更多,景緻更深。達到柳暗花明的藝術效果。

B、文章第六、七、八小節分別介紹了什麼?去掉這一部分,對文章有沒有影響?

——這三個小節分別寫出了蘇州園林的角落美、門窗美、色彩美。這些寫可以說明蘇州園林即使在細小的地方、次要的地方也都注重美的設計。

【小結】正好和前面的四個講究一起,很好的說明了蘇州園林的總特徵: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文章就是這樣先概括地總說蘇州園林的共同特點,然後再具體從多方面分說蘇州園林的特徵,在具體說明部分,從主到次,從局部到細部。條理清晰,特徵鮮明。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鑑賞品味

葉聖陶被稱爲語言的藝術家,本文很多地方值得細細品味,下面讓我們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對文章進行鑑賞品味。

提問:文中哪些地方給你的印象最深刻、最真切,把它們找出來,讀一讀,和你的同伴交流一下。(學生講完一處讀一讀)

——舉例

【寂寞】是誰不寂寞?園林不寂寞。

園林怎會寂寞?這是一種擬人化的寫法,說的是園林中落葉樹與常綠樹,花時不同的花樹相互映襯,形象地說明了蘇州園林栽種樹木着眼於畫意的特點。這樣一寫這番景緻就顯得生動了,也表達了作者對園林的喜愛之情。同時,也暗示了蘇州園林不僅無論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而且遊客在不同的時節遊覽蘇州園林都不會感到單調。

【沒法說出來】美得無法說出來,到底是一種怎樣的美景,怎樣的感受,真是恨不能立刻去實地看一看。

【補】既可表示植物的栽種,還可以表示繪畫時補上幾筆其他形象,正好說明了蘇州園林即使在極小範圍的局部,也是一種美的追求。

【標本】確切地說出了蘇州園林在我國園林藝術中的地位和影響,同時指出鑑賞蘇州園林的重要。

五、同學們,蘇州園林在咫尺之內再造乾坤,給無數遊覽者以美的享受,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蘇州園林,再次領略她的美麗風光。(觀賞圖片,配樂姑蘇風光)

六、拓展延伸

作者在最後寫道:可以說的當然不止以上寫的這些,這裏不再多寫了。

——蘇州園林不僅是設計者和匠師們再造自然的寫意空間,同時又是文人退居隱逸生活的精神家園。

在這裏,既有生動的自然之趣,又蘊涵了豐富的社會文化內涵,書畫、楹聯、碑刻、匾額,雕刻、裝飾、崑曲、疊石寄情、廳堂的命名、花木寓意、蘇州園林儼然一座活的,有生命力的博物館。留待同學們去了解、去發現、去感悟。

推薦《蘇州水》《蘇園六紀》《世界遺產之中國檔案》

七、課外練筆

《我們的校園》

要求:抓住對象,言之有序,運用一些說明方法,200字左右。

《蘇州園林》的優秀教案 篇四

教學要求

(一)教學目標

1. 瞭解課文總說和分說的說明順序。

2. 體會課文語言又嚴密又生動的多樣性特點。

(二)教學重點

學習由整體把握到具體揣摩的讀書方法。

(三)教學難點

初步的鑑賞能力的培養。

教學過程

[鏡頭1. 課題、作者]

同學們:蘇州園林是蘇州人的驕傲。蘇州人寫蘇州園林,蘇州人遊蘇州園林,都會覺得特別親切。今天,我們一起來讀 《蘇州園林》,相信也會有新的感受。

指導讀書的方法。

現在,讓我們來初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課文。讀書時,可以把課文的主要內容、重要的信息、關鍵的語句劃出來。讀完後我們來交流。讀的過程中如有疑問,請舉手。

下面請同學們一起來交流。

(請同學們交流)

[鏡頭2. 標本,鑑賞]

以 “標本”和“鑑賞”總領全文,教學的切入口選得好,有新意。

在課文第一段中有兩個關鍵的詞語,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是 “標本”,一個是 “鑑賞”。

1. 什麼是 “標本”? “有代表性經過加工或保持實物原形,可供人們學習、研究用的樣本。”如:我們在實驗室中看到的實驗標本……

2. 爲什麼蘇州園林可以稱它是 “標本”呢?因爲蘇州園林 “可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3. 那麼在這幅畫中,都有些什麼內容呢?

亭馬軒榭,假山池沼,花草樹木,花牆廊子。還有角落、門窗、色彩等等。

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的內容。

4. 把這些都堆在一起就成畫了嗎?就是一幅完美的畫嗎?

[鏡頭3]

亭馬軒榭 自然之趣

假山池沼 藝術

花草樹木 畫意

花牆廊子 畫意

至於其他每個角落、細微之處,都能注意到畫的效果。

讓學生具體感受蘇州園林的特點。

(出示畫冊)同學們:你們看,我這本攝影集,裏面每一張都是一幅完美的畫。可見,蘇州園林的特點確實是 “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只是平時我們不注意罷了。我想:這就是標本,因爲它代表了中國園林的特徵。我們讀說明文,首先就要抓住特徵。

好。現在我們再來看第二個詞語 “鑑賞”。

同義詞比較,體現語文課特色。

國中語文“鑑賞”是什麼意思?我們可以和 “欣賞”、“玩賞”比較一下。(同學發言後,老師歸納)

[板書:欣賞、玩賞、鑑賞]

[欣賞]:用喜愛的心情領略美好事物的意味。例:欣賞音樂,很欣賞這幅作品,很欣賞他的做法。

[玩賞]:觀看欣賞。 “玩”不同於 “玩耍”中的 “玩”,它是觀看的意思。

[鑑賞]:鑑別和欣賞

指導學生精讀課文。“哪段文字寫得最好”,一問,引導學生欣賞和評價課文,讓學生獨立地閱讀,自由地發表意見。

可見,作者寫蘇州園林,是從鑑賞的角度寫的,所以他會看到一幅幅畫。

下面請同學們再讀課文,從鑑賞的角度看看哪段文字寫得最好。(請同學們交流)

……

下面老師來談談看法,好嗎?老師讀了這篇課文,覺得第4段挺好。爲什麼呢?因爲:

[鏡頭4]

第一,層次很清楚。你看,第一句話是總說,“蘇州園林裏都有假山和池沼”,然後分兩個層次來對第一句話進行說明,先說假山,後說池沼。這樣,文中總說、分說清清楚楚。你們再看,在寫假山時,也是按總說、分說的順序寫的。

老師參與到討論之中,與學生共同探究,體現了教學的民主。

第二,從多角度來說。譬如假山這部分:首先正面寫假山,寫假山 “重巒疊幛,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然後呢,從設計者和匠師的角度來寫,就是 “設計者、匠師”胸中有丘壑,即胸中有畫,所以他們堆疊出來的假山就是一幅幅畫。

最後,從遊客的角度寫。遊客攀登時,能欣賞到、領略到這些畫意,因此即使這些在城裏的假山,也會讓遊客覺得 “身在山間”。

現在我們要研究的是:課文在寫假山時,爲什麼要從設計者、匠師和遊覽者的角度來寫呢?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這段文字中的第三句話:“或者是重巒疊幛,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這些句子能涵蓋蘇州園林所有的假山嗎?不能。因爲從正面寫,是寫不盡假山的美的,只有寫了設計者、匠師,寫了遊覽者後,纔可以把蘇州園林假山的美都表現出來了。

我還喜歡這段文字的語言,請看:

[鏡頭5]魚戲蓮葉間鏡頭。

一、概括性強。如 “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這句話。這個句子將蘇州園林的假山藝術都概括出來了,它強調的是藝術,假山的堆疊充滿了畫意,這就是藝術。

品味語言,以點帶面。

二、精練而形象。如這段的結尾一句 “遊覽者看 ‘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這句。這中間 “魚戲蓮葉間”就是一幅畫:紅色的鯉魚、翠綠的蓮葉,清澈的池水,它把魚、蓮葉和水的美都表現出來了。其中這個 “戲”字用得非常形象,它將魚兒那種調皮、玩耍、遊戲的神韻、靈氣都寫出來了,而畫恐怕就達不到這種境界了,這就是語言文字的魅力。

而 “又是入畫的一景”這句,把這景色的畫意寫出來了,它強調的是畫,是畫中之景。還有一個 “又”字特別要注意,它強調這是許許多多畫中的一幅,一個 “又”字,裏面涵蓋了多少內容啊。大家看,僅僅這麼一個句子,就讓我們感覺到了這篇文章語言的精練而形象,似乎也充滿了畫意。我想,這與文章的內容是吻合的。

下面,讓我們在鑑賞、品味的基礎上來集體朗讀第4段。

同學們:鑑賞課文可以有很多種方法。今天,我們是從兩個方面來鑑賞的:一個是結構,一個是語言。

下邊,請一位同學也像老師那樣,從這兩個角度來鑑賞。

引導學生舉一反三,教會學生閱讀和鑑賞的方法。

我們讀書也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談:第一步是初讀課文,是瞭解;第二步再讀課文 (即精讀課文),是鑑賞,是品味。我們讀書就該這樣讀。

同學們,我們剛纔跟着作者領略了蘇州園林的美景,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蘇州園林還有很多美的地方。

由課內向課外延伸,提出研究性學習課題。體現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符合語文教學的特點。

在這裏,老師給你們作個提示:譬如蘇州園林裏的楹聯是可以研究的課題。什麼是楹聯?楹聯就是掛在堂屋或亭子前柱子上的對聯。現在大家看這幅楹聯:“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

[鏡頭6]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

大家看看:這幅楹聯掛在哪裏最合適?有荷花或水的地方即可,它與亭前池中的荷花共同構成了一幅完美的荷花圖。楹聯與景是相互映襯的,這就是蘇州園林美的另一個方面。這個課題是值得研究的。

好,今天的課到這兒結束了。

設計說明

這堂課的設計有幾個特點:

一、突出了學生學習的過程。在這堂課上,教師安排了兩次閱讀活動。一是 “初讀課文”,要求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二是“再讀課文”,引導學生鑑賞課文,品味文章的語言。這樣安排,強調閱讀本身就是一種學習,要放手讓學生自由地閱讀,有創意地閱讀,而不是用老師的講解來代替學生的閱讀。這是符合課程標準對閱讀教學提出的要求的。

二、注重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這堂課安排了三次比較集中的交流活動:一次是 “初讀課文”之後,學生交流閱讀課文之後獲得的信息;第二次是 “再讀課文”之後,學生選出自己喜歡的段落學着鑑賞課文;第三次是按照老師指導的方法,對課文作深入的鑑賞。這三次交流循序漸進,步步深入,引導學生自由地發表意見,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教師的指導作用得到了較好的體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始終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和指導者。教師以學習者的身份參與到課堂討論之中,闡述自己的觀點,並以自己的行動對學生的閱讀和表述起着較好的指導作用;同時教師又注重教學過程的創新設計,爲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創設了一個良好的氛圍。

《蘇州園林》教案 篇五

知識目標:積累詞語和優美語句;提取中心句,明確說明對象及特徵;了學習本文層次分明的寫法;運用合適的說明方法介紹事物。

能力目標:通過閱讀分析學習提取關鍵詞和關鍵句,學習概括內容;揣摩文中生動精妙的語句;能夠運用橋黨的順序和方法解說事物。

情感目標:體會作者對蘇州園林的情感,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俗話說: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還有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之所以聞名天下,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蘇州園林。蘇州園林如何有這樣的魅力?今天我們相約蘇州園林,去欣賞他的風采魅力。

一、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學生自讀課文註釋1瞭解作品和作者。

2、快速默讀課文,批註課文重點信息。作者評價,蘇州園林特徵,園林景貌等搶答

3、交流:讀完課文你對蘇州園林有怎樣的印象?

4、引出中心句

二、再讀課文,分析思路

1、蘇州園林追求的是“完美的圖畫”,作者爲我們描述了幾幅這樣的圖畫?請簡要概括。

2、你最喜歡哪一幅圖畫?你發現這幅圖畫美在哪裏?小組交流,討論美點

3、這些圖畫分別於文中哪些句子相對應?你覺得這種寫法有什麼好處?合作討論。

先總後分,先中心句後支撐句,條理清楚,層次分明

4、爲了將蘇州園林的特徵向不大熟悉它的人們介紹的通俗易懂,作者運用了一些方法。看看下面語句主要運用什麼方法說明的?舉個典型例句。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美點尋蹤

1、你喜歡文中哪些語句和詞語,說說你喜歡的原因。自由表態

2、齊讀2、4、5段,感受語言的趣味美。

二、回顧課文,再度審美

1、體會作者對蘇州園林的情感。

2、交流:你喜歡我們的校園嗎?你發現我們的校園花草佈局之美嗎?請你就校園一角運用恰當的方法和順序給不熟悉他的人介紹一下。

三、總結課文,陶冶情趣

美麗的蘇州園林我們熱愛你,美麗的祖國我們熱愛你,遠我們的足跡踏遍祖國的大江南北,去領略美好的江山,真愛美麗的山河,守衛美好的家園,感受人民的智慧。願你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去發現身邊的美。板書:完美的圖畫----------亭臺軒榭自然之趣

假山池沼藝術配合

花草樹木着眼畫意近景遠景層次多深

《蘇州園林》教案 篇六

目的要求:

1、學習抓住事物特徵,由總到分的說明順序。

2、品味準確生動的說明語言。

3、學習掌握作比較、舉例子等說明方法。

4、感受蘇州園林的美,激發學生愛國情感。

學習重點:

1、理解作者是如何抓住蘇州園林的特徵,並突出這個特徵的。

2、學習抓住事物特徵,由總到分的說明順序。

3、揣摩語句,理解句子豐富的內涵,體會本文的語言特點。

學習難點:

瞭解文章嚴謹的結構層次,準確、簡潔、生動的語言特點。

教具準備:U盤

教材分析

本文先總括蘇州園林從整體上呈現出的特點,再從各個方面分別加以說明。作者讚美蘇州園林的美如畫,實際上也是在讚美中國園林的博大精深,讚美設計者和匠師們巧奪天工的技藝。同時,讀者也從中獲得了一些欣賞中國園林的方法。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課型:新授、練習。

方法:合作探究、朗讀、等。

過程:

一、情景導入:我們經常聽到有人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那麼,蘇州的美到底在哪兒呢?這節課我們將追隨葉先生的筆觸,去了解蘇州的美。

二、自主合作學習:

(一)、出示圖片,引發思考

1、生齊讀1—2段

2、作者對蘇州園林的總體印象是什麼?用了那種說明方法?

學生回答,教師鼓勵

(二)學習3-11段

1、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仔細閱讀課文中的三至六段,看看蘇州園林在具體設計時是如何體現四個講究的。

閱讀要求:

⑴、指明學生讀,讀準字音,掌握字形

⑵、和鄰座討論,嘗試畫出你認爲可以概括各段意思的中心句。

2、詳解重點段落,體會文章的語言美和畫意美

(1)、請同學讀第三段,思考

a、蘇州園林中亭臺軒榭等建築的佈局和其他地方有何不同,爲什麼要這樣?(亭臺軒榭等建築的佈局突出自然之趣,決不講究對稱。)

b、這一自然段寫法上有什麼特色?

(2)、齊讀第四段,合作討論。

a、蘇園中人造假山和池沼遵循的是什麼原則?

明確:講究順其自然

b、抓住重點語句分析

學生明瞭說明方法的應用

(3)、指導學習第5自然段。

a、讀這一段,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應注意些什麼?

注意高樹與低樹、落葉樹與常綠樹、季節不同的花樹的相間映襯,栽種中式的藤蘿、不栽西式寶塔樣的松柏、閱兵式似的行道樹。

b、逐句分析:第一句是中心句。第二、三兩句從正面概括說明栽種上“着眼於畫意”,是空間上使高低樹俯仰生姿,互相映襯;一是根據季節變化“花樹相間”,達到四時不謝。第四句從修剪和栽種方面說明“着眼畫意”。第五、六兩句舉例說明蘇州園林樹木的畫意美。

(4)、講析第6自然段

在蘇園裏安排“鏤空的花牆、無所依傍的廊子、一面大的鏡子????”這樣做想達到什麼目的?明確:爲了避免一覽無遺、爲了體現柳暗花明;爲了增加景緻的深度、層次和觀賞點;爲了給人“如在畫中、美不勝收”的感覺。

(三)、略談其他段落

1、完成或達到了四個講究後蘇州園林就可以成爲處處完美了嗎?蘇州園林大處十分講究,是“一幅完美的圖畫”,小處也“不可忽視”,更進一步說明了蘇州園林的“處處入畫”。

2、蘇州園林各個角落都注意畫意美,門和窗簡樸而別具匠心。蘇州園林的彩繪也“自出心裁”。這幾節是緊緊圍繞“處處入畫”的說明中心來說明的,而且巧妙地照應了第一段中“一切都要爲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之句。

三、小結拓展。

本文由總到分地說明了各具特色的蘇州園林的共同特徵-----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角度)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表現了對蘇州園林的讚美和眷戀之情。這也告訴我們,寫作說明文必須得抓住事物的特徵來寫。

四、作業。

以“我們的校園”爲題寫一篇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