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三年級科學上冊教案(新版多篇)

國小三年級科學上冊教案(新版多篇)

國小三年級科學上冊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通過多層次的觀察和提問,認識季節變化對動物的影響。

教學準備:

蚯蚓、螞蟻、蛇、青蛙、喜鵲、燕子、熊、貓等常見動物的卡片或模型。

教學過程:

一、觀察與提問。

1、觀察提問

“小螞蟻找朋友”是在巡訪螞蟻的基礎上,更宏觀的觀察活動和有意識的提問。閱讀這個小故事。

小螞蟻在找什麼朋友?

找到的都是那些朋友?

朋友們在幹什麼?

其他動物是怎樣過冬的?

小組討論,查找資料。把蒐集到的資料寫在“小科學家記錄本”上,並與同學們互相交流。

2、分類

同學們大家真是太棒了,通過蒐集資料與小組交流你們還發現了什麼?

動物們過冬的方式有什麼不同?

讓我們打我們蒐集到的動物的過冬方式進行分類吧!

動物的過冬方式可以分爲幾類?你們是怎樣考慮的?

冬眠:熊、青蛙、蝙蝠、蛇……

備糧:螞蟻……

南飛:大雁……

換毛:貓、狐狸……

3、遊戲:卡片競答

每組兩人,輪流抽取卡片,講講每張卡片上的動物是怎樣過冬的,看誰知道得最多。

4、角色扮演

通過學生喜歡的活潑的方式,激發對已知事物的感受,展示生命世界的豐富多彩,激發熱愛生命的情感。

我們來排練一個小節目,扮演準備過冬的動物。

看那一小組的表演最棒!

國小三年級科學上冊教案 篇二

一.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

(1)初步學會用科學思維的方法開展調查,並對各種現象進行解釋。

(2)初步運用圖畫、圖表、書面報告等形式,交流調查研究活動的方案和結果。

(3)能初步運用實驗方法,說明水污染的危害。

2.知識與技能:

(1)瞭解家鄉水資源缺乏,及有限的水資源已被污染的情況。

(2)知道水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小魚在污水中的表現,體驗水污染對生命的危害。

(2)通過查閱資料,感受水污染對人類生存環境、人體健康所造成有破壞和影響。

(3)經歷考察家鄉水的過程,積極提出保護水源,減少污染的建議。

二.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準備學校附近一些水資源的圖片資料。準備一些污水。

2.學生準備:自帶一些洗滌用品。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複習。上節課的學習內容。

2.引入新課。

(二)自主學習:

1.說說周圍的水資源情況:

(1)在你家或我們學校附近,你觀察到的這些水資源,你對他們有什麼瞭解?或者說你對這些水有想說些什麼?

(2)學生回答。

2.提出研究性的問題:

(1)教師根據回答列出幾個小專題:

A.家鄉水資源狀況;

B.污水對動物的影響;

C.污水給工農業生產、人們生活帶來的危害;

D.水污染的原因。

3.4人小組選擇研究課題並制定研究計劃:

(1)根據以上的幾個問題,選擇一個,4人小組共同研究。要求先制定研究計劃。

4.外出考察:

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外出考察並完成考察報告。

5.整理階段。

課後把自己考察的情況,做認真的分析,可以查閱一些書籍等資料,結合自己的研究寫出自己的研究性報告。報告中可以包括考察情況分析、各種建議等。

6.完成後小組交流,全班交流。各組將研究報告貼在班級黑板報中。

(三)課後延伸:

完成自己沒有完成的考察項目,繼續查閱有關資料,完善自己的研究報告。

國小三年級科學上冊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1.經歷簡單的比較觀察的過程,知道蝸牛和蝗蟲的區別。

2.經歷初步的小動物身體大小的比較和測量過程,能根據動物特點,描述動物的大小。

教學準備:

1.小組或個人觀察用的蝗蟲、蝸牛殼、放大鏡、尺、三角尺、記錄用紙和筆。

2.蝗蟲、蝸牛、長得跟蝸牛相近的動物、長得跟蝗蟲相近的動物、既不像蝸牛;又不像蝗蟲的動物,大象、長頸鹿、蜂鳥等動物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觀察蝗蟲。

1.觀察蝗蟲的身體。

☆觀察身體的哪些部分?(蝗蟲的頭、胸、腹;蝗蟲的頭部:眼睛、觸角、嘴;蝗蟲的腳;蝗蟲的翅)

☆用什麼方法觀察?

☆按怎樣的順序觀察?

2.描述蝗蟲的身體的特點。

二、比較蝸牛和蝗蟲的身體。

1.比較蝸牛與蝗蟲的相同點。都有頭部,頭部有觸角、眼睛、嘴;都有運動器官--足……

2.比較蝸牛與蝗蟲的不同點。身體形狀、構造不同;眼睛、觸角、嘴、足等不同……

三、比較周圍環境中的小動物。

1.看課本插圖:

給與蝸牛相同的動物畫“〇”。

與蝗蟲相同的動物畫“△”。

有疑問的動物畫“?”。

剩下的動物既不像蝸牛,又不像蝗蟲。

2.彙報交流:跟蝸牛長得相近的動物:田螺、蛞蝓、蚌、蜆。

跟蝗蟲長得相近的動物:蚱蜢、螳螂、蟋蟀、蜜蜂、螞蟻。

長得既不像蝸牛又不像蝗蟲的動物:貓、青蛙、魚、鳥、烏龜。

3.你還知道哪些長得像蝸牛的動物和長得像蝗蟲的動物?

四、觀察蝗蟲的大小。

1.怎麼比較兩隻蝗蟲的大小?

2.測量蝗蟲的大小。

☆測量什麼?

☆怎樣測量?

3.測量並描述一隻蝗蟲的大小。

五、觀察蝸牛的大小。

1.測量蝸牛的身體長度。蝸牛的身體沒有固定的長度,測量存在難度,即使測出了數據也沒有多大用處。

2.尋找比較蝸牛大小的方法。

3.比較測量蝸牛殼的大小。用三角尺測量蝸牛殼口朝向桌面時的高度。

六、動物大小的觀察和描述。

1.出示一張蜂鳥的圖片,問:這是什麼鳥?這隻鳥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沒有?

☆知道這鳥有多大嗎?老師用食指和拇指表示1~2釐米的大小,同時告訴大家,這隻蜂鳥跟蜜蜂差不多大小。

☆瞧,大小的觀察和描述,有時是很重要,很有用的。

2.討論:大象、長頸鹿、魚、蚯蚓、蝴蝶、烏龜、瓢蟲,我們一般採用什麼方法觀察描述這些動物身體的大小。

3.說說自己在尋訪小動物的調查活動中,是用什麼方法觀察描述動物身體的大小的。

七、小結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特點,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觀察方法。

教學建議:

1.江南地區蝗蟲較蚱蜢少見,本課教學時完全可以用蚱蜢代替蝗蟲進行教學。

2.本課只對蝸牛和蝗蟲等具體個體進行比較,不抽象出軟體動物和昆蟲的概念。

3.蝗蟲好動,在測量它的身長和展翅長度時,需要兩個同學合作進行。

國小三年級科學上冊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當環境溫度高於0℃,冰開始融化。

2、冰在融化過程中,要從周圍吸收熱量,熱量是使水的狀態發生變化的重要因素。

科學探究目標

1、給冰塊加熱,觀察冰塊的變化。

2、觀察並記錄冰融化成水的變化過程。

科學態度目標

1、初步感受、體驗物質狀態變化的可逆性。

2、養成在實驗觀察活動中保持認真、細緻的態度,意識到細緻的觀察能獲得更多的發現。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在自然環境裏,水蒸氣、水、冰三態共存,水的三態之間可以互相轉化。

【教學重難點】

重點:經歷冰融化成水的過程中現象的觀察。

難點:感知水的狀態變化與熱量有關,水的三種狀態之間是可以互相轉化的。

【教學準備】

小組準備:冰塊、吸管、蒸發皿、結冰的試管(或碎碎冰)、燒杯、熱水、記號筆、學生活動手冊等。

【教學過程】

一、聚焦:揭示課題(預設2分鐘)

1、這是一塊冰,如果我們給冰加熱,會看到什麼現象呢?

2、揭示課題:冰融化了(板書)

二、科學探索:觀察冰融化成水(預設18分鐘)

[材料準備:冰塊、吸管、蒸發皿]

1、吸管吹冰塊(預設8分鐘)

(1)科學家研究表明當環境溫度高於0℃,冰就會開始融化。

我們可以怎樣加快冰塊的融化?如果給你一臺吹風機,你可以怎麼做?如果給你一根吸管,可以怎麼做?(預設:讓每一位學生體驗用吸管吹熱氣讓冰融化)

(2)學生用吸管朝冰塊一個部位吹氣。

(3)交流現象:被吹熱氣的部位冰融化的快。

(4)這個現象說明了什麼?

小結:這個實驗說明了熱量增加,可以加快冰塊的融化速度。

[材料準備:結冰的試管、燒杯、熱水、記號筆、學生活動手冊]

2、將結冰的試管放入熱水中(預設10分鐘)

(1)討論:你知道冰融化成水的過程中有哪些變化?我們可以怎麼做實驗?

(2)教師出示實驗材料:結冰的試管、燒杯、熱水、記號筆、學生活動手冊

(3)提問:怎麼利用以上材料做這個實驗?

(4)教師在學生的基礎上補充、完善後實驗方法。

提示:

a.用記號筆在冰面位置做好記號,再把試管放入有熱水的燒杯裏。

b.冰在融化過程中用眼睛觀察,不能動手觸摸移動試管和燒杯。

c.冰完全融化後再在水面做好記號。

d.討論補充完成學生活動手冊。

3、討論比較水、水蒸氣和冰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完成學生活動手冊

三、研討:實驗發現(預設15分鐘)

[材料準備:學生活動手冊]

1、學生彙報實驗現象:

(1)通過實驗我們發現冰爲什麼會融化成水?(預設:吸收熱量)

(板書:吸收熱量)

(2)冰融化前是什麼狀態的?(預設:固態)

(3)冰融化一半是什麼狀態的?(預設:一半水一半冰的冰水混合物)

(4)冰完全融化後是什麼狀態的?冰在融化過程中形態發生了什麼變化?(預設:液態;固態轉化成液態)

(5)除此之外你還觀察到其它什麼現象?這可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預設:試管外面有小水珠,水蒸氣遇冷凝結成小水珠)

(6)冰完全融化成水體積有什麼變化嗎?(預設:體積變小)

2、學生補充。

3、學生觀察水狀態的各種圖片。它們之間能不能相互轉化?

4、水、水蒸氣、冰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它們是同一種物質嗎?

(預設:冰是固態的水,有一定的形狀和體積;水是液態,沒有固定的形狀,有一定的體積;水蒸氣是氣態的水,沒有固定的形狀和體積,存在於空氣中。所以它們是同一種物質。)

(板書:冰固態水液態水蒸氣氣態)

5、水的狀態變化與什麼有關?水的三種狀態之間是否可以互相轉化?(預設:水的狀態變化與熱量有關,水的三種狀態之間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如水遇冷轉化成冰,冰加熱轉化成水……)

6、教師小結:水在自然界有氣態、液態、固態三種存在狀態,水的狀態變化與熱量有關,水的三種狀態之間是可以互相轉化的。(板書:互相轉化熱量)

四、課後拓展(預設4分鐘)

你們喜歡吃冰激凌嗎?

我們課後如果要研究“在相同的條件下,冰和冰激凌哪一個融化得更塊一些?”應該怎麼做?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請同學們回家後認真準備,完成實驗。

國小三年級科學上冊教案 篇五

【教學內容】

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八課

【教學目標】

1、會進行假設和猜想;學會正確使用量筒;會用量筒對水及其它液體進行定量觀察、採集數據並作簡單記錄。

2、知道怎樣比較物體的多少;知道使用測量工具觀察比感官更準確、更有效。

3、通過測量,使學生體驗科學探究要尊重證據;在探究過程中,願意合作與交流;樂於用學到的知識改善生活;養成認真細緻的科學習慣

【教學重難點】

能夠運用多種方法比較液體的多少,體驗科學的探究過程。學會正確使用量筒,知道使用量筒觀察比目測更準確。

【教學準備】

每組三個大小不同的杯子,裝的水不一樣多。每組一把尺子,一支水彩筆、一塊抹布。

透明的一次性塑料杯、小酒杯、量筒、燒杯、帶樑的小桶、彈簧秤、6杯事先測量好的水。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教師首先出示三杯水(杯子相同,水位不同),然後讓學生觀察回答哪杯水多?哪杯水少?教師板書:哪杯水多

2、教師提問:哪杯水多?你是根據什麼來判斷的?

3、學生回答。

4、教師引導:除了水位高還有別的條件嗎?學生會說杯子相同,總結出杯子相同的情況下,水位高的水就多。(教師板書:杯子相同,看水位高低)

5、再出示三杯水(水位相同,杯子粗細不同)讓學生觀察,哪杯水多?並說出根據什麼判斷的,學生總結出水位相同,看杯子粗細。(板書:水位相同,看杯子粗細)

二、小組學習,自主探究

1、教師引導:每個組的桌子上都有三杯水,杯子不同,水位也不同,讓學生再來猜一猜哪杯水多?

2、學生猜測。

3、教師引導:爲什麼會有這麼多答案?原因出在哪?學生會總結出杯子不同,水位不同。(板書:杯子不同水位不同)哪種猜想正確呢?能不能想個辦法來驗證自己的猜想?

4、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學生經過認真地討論分析後會設計出多種方案。如:用相同的杯子量;分別倒入一個大杯子畫刻度;稱重量;同樣的杯子比杯數;用注射器抽;打孔比誰先流完等。

5、學生彙報實驗方案,教師總結,這些都是測量的方法。(板書:測量)

6、教師給大家準備好了各種儀器,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驗方案選擇儀器進行實驗驗證。

7、教師強調實驗注意事項。如:倒水時不要灑了、選擇適當的材料、合理分工,不要把水弄混了等。

8、在學生弄清了實驗注意的問題後,各小組開始實驗,教師巡迴指導

三、彙報交流,評價質疑

1、實驗結束,各小組彙報實驗結果。各組採用了不同的方法來實驗,但結果都是一樣的。

2、教師引導:有沒有簡單有效的方法知道水的多少呢?人們爲了解決這個問題發明了量筒(板書:量筒)

3、認識量筒

學生分組觀察量筒,認識量筒的構造,比如:單位、最大量程、每一小格所代表的量。(板書:毫升ml)課件展示倒上水的量筒什麼樣。

4、播放微視頻“量筒的使用”使學生學會使用量筒。先讓學生說量筒該怎麼用,然後微視頻展示量筒的用法。 5、使用量筒測量,發現存在問題

第一步:每組測量一杯老師提前測量好了的40ML的水,強調注意事項第二步:彙報結果。有的小組測的比較準確,有的小組測的結果差別行大。第三步:找出失敗原因,鞏固量筒的正確使用方法。

四、總結概括,抽象提升

1、教師引導:因爲有了第一次測量的經驗,所以讓學生先估計一下桌上杯子裏的水有多少,並把估計的數字填在實驗報告上,再用量筒進行測量。學生測量出3號杯70毫升、2號杯60毫升,1號杯65毫升。

五、鞏固應用,拓展提高

1、介紹量杯。剛纔我們用量筒準確地測量出每杯水的體積是多少,實際上在實驗室裏還有許多測量液體體積的儀器,這叫量杯。

2、認識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測量液體的工具。那麼,除了這些實驗室裏用的測量液體體積的儀器外,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測量液體體積的工具,(學生會說家裏的水錶、針管、奶瓶、杯子、藥瓶),爲什麼要有刻度?(知道用了多少水,打多少藥,喝了多少奶等)

3、自己動手製作一個量杯。大家知道的真不少。既然測量液體的體積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得這麼廣泛,大家想不想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測量工具?(學生說想),請同學們課後研究研究,自己也做一個,可以用它來測一測自己買的飲料夠不夠數?自己喝的一杯水到底有多少?

(設計方案:每組大、中、小,粗細不同的塑料瓶各1個,水量分別爲130毫升、150毫升、100毫升;量筒1個,杯子1個,鉛筆、彩筆、橡皮各一個,測量記錄單1張。教師用:量筒圖,測量總記錄表,三個大小、粗細不同的塑料瓶,裏面裝有色水分別爲130毫升、150毫升、100毫升。)

六、自我檢測

1、要準確地測量水的多少,就要用到。它是測量的工具,一般用作單位,用表示。用它測量時視線要和相平。

2、下面的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1)量筒是測量液體體積的工具。

(2)一瓶礦泉水大約有50毫升。

(3)使用儀器測量比感官更準確。

(4)量杯也是測量液體的工具。

3、生活調查:下列飲料一瓶的容量是多少毫升?可樂、酸奶、葡萄酒、啤酒、杏仁露、礦泉水、橙汁。

七、板書設計

哪杯水多杯子相同,水位不同水位相同,杯子粗細不同杯子不同水位不同測量量筒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