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記承天寺夜遊教案(精品多篇)

記承天寺夜遊教案(精品多篇)

《記承天寺夜遊》教案 篇一

教學內容

課題名稱 記承天寺夜遊

學科 語文 總課時數 1課時

單元章節名稱 第四單元江山多嬌 年級冊次 八年級上冊 版本 江蘇教育出版社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寫景抒情散文,又是一篇文言文。篇幅短小,但言簡意豐。寥寥數筆,攝取了一個生活片斷。敘事簡淨,寫景如繪,而抒情即寓於敘事、寫景之中。敘事、寫景、抒情,又都集中於寫人;寫人,又突出一點:“閒”。需要學生反覆誦讀,讀出韻味,採用自主合作的方式,準確的把握文意,並在知人論世的前提下,細心的揣摩作者當時複雜的心境。

教學目標 1、反覆誦讀課文,積累並掌握文言詞語及重要句子含義。

2、學習借景抒情的方法。

3、體會作者複雜的思想感情。

4、培養學生樂觀曠達的個性,正確對待挫折。

教學重點 學習記事、寫景、抒情的融合

感悟作者簡潔的語言特點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當時複雜的心境。

教學模式 讀通----讀懂----讀透-------讀疑

教學準備

教具學具

補充材料 1、多媒體

2、學生做好有關詠月的詩句摘抄。

3、將《讀後感》發給學生。

教學流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 設計意圖

一、情境導入

詩情畫意

(播放《月光曲》)

1、同學們,你們在聆聽這首樂曲的同時,感受到什麼樣的意境?

2、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對月分外青睞,你知道哪些詠月的詩句?(出示一幅幅月色圖,讓學生說出符合其意境的詠月詩句。)

3、其中,要說寫月最多,和月最投緣的,當屬—北宋時期文學家、書畫家蘇東坡。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他描寫月夜美景的散文---《記承天寺夜遊》

聆聽

思考

發言

音樂、圖畫、詩句,詩情畫意的開始,營造藝術美的氛圍,既注意到新舊知識的銜接,又注重到知識的積累,並且激發了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

二、一讀爲快

讀通讀順

1、請同學們結合課下注釋,自由朗讀課文。

2、放朗讀錄音。

3、學生範讀。

4、學生齊讀 聽朗讀時注意正音及朗讀的節奏、感情。

掃清字詞障礙。

讀通讀順

讀出韻味。

《記承天寺夜遊》教案 篇二

【教學目的】

1、重點詞、句的理解與翻譯。

2、學習抓住特徵描寫景物的方法。

3、學習古人寫景抒情的方法。

【教學重點】

1、品析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學習古人寫景抒情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月夜圖導入

在夜深人靜、皓月當空的夜晚,月光如流水般灑落大地,一切都像籠着輕紗,若隱若現,連堅實的大地似乎也溶成了一片浮動的雲煙。面對如此美景,你是否想出門欣賞一番?今天我們來學習蘇軾的一篇文章《記成天寺夜遊》,看看蘇軾在美麗的月色中會發出怎樣的人生感慨。

二、整體感知文段

1、給生字正音、朗讀課文、聽錄音確定朗讀的節奏,再次朗讀。

2、請一位同學範讀,大家評價。

3、質疑:把預習中遇到的問題提出,同學解答,全班共同關注、探討。

戶:門; 遂:於是; 蓋:大概; 但:只是; 耳:語氣詞

4、聽音樂《二泉映月》品味月色描寫,用自己優美的語言複述描寫月色的文段。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5、小組商量,以各種方式(如:小品、詩歌、散文等)複述課文內容。

6、表演。

三、合作探究(分小組討論)

1、作者爲什麼想着在初冬的夜裏走出戶外?

一方面作者被貶,心情鬱悶,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爲月色很美,想去賞月

2、作者是如何描寫月色的?(去一去關鍵詞,品修辭)

繪景:月色—積水空明 ,竹柏—藻荇交橫

把“如”、“蓋……也”去掉,和原文相比,句子的意思有無改變?

變了。原文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如臨其境

3、月夜圖有什麼特點?給人怎樣的感受?(添一添,品意境)

皎潔 、空靈、清麗、淡雅

在“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後加上“叢中蛙鳴起伏,空中流螢飛舞,寺中人語喧譁,院外狗吠連綿。”一段話,好不好?

不好。改變了原文明淨幽閒,清麗淡雅的味道。

4、文中哪些句子表達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5、文章結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情感?

貶官的悲涼、落寞,賞月的欣喜,自我解嘲的達觀

6、小結:《記承天寺夜遊》這篇文章通過對庭中優美月色的描繪,讓我們感受到蘇軾熱愛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執着,面對逆境達觀處世、瀟灑人生的難能可貴。

四、能力擴展:

一切景語皆情語

看圖寫景抒情。

《記承天寺夜遊》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反覆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文句,讀出文章的韻味;在讀的過程中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以至熟讀成誦。

2、聯繫文章的寫作背景,瞭解作者的有關情況,進一步理解作者豐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1、重點:結合課文來理解一些詞和句的含義。

2、難點:學習古人寫景抒情的方法。

[教學時數]

一教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作者簡介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在詩詞、散文方面都有傑出成就,與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合稱“三蘇”,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蘇軾有不少隨筆式的散文,大都取材於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種情調,或表現一片心境。本篇課文就出自蘇軾的一部筆記《東坡志林》,僅83字的寫景小品,看似單純寫景,實則是有寓意的,要耐心尋味。

2、導語

從文章的標題來看,是記敘夜晚到一家寺院遊玩的經歷。那麼我們事先推測,這篇文章會不會描述他遊玩的心情?他的心情會是怎樣的?

二、朗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清句子停頓。

如: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庭下/如積水空明

念/無與爲樂者水中/藻荇交橫

三、翻譯理解

通過翻譯課文,深入理解文意。

補充解釋:欣然:高興地遂:於是蓋:原來是

相與:一起但:只是無與爲樂者:沒有人與我同享快樂

少閒人如吾兩人耳: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的有閒人

參考譯文: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脫衣準備安睡,看見月色射進門來,很高興地想出去走走。考慮到周圍沒有什麼人能夠一起領略月夜樂趣。於是就到承天寺找張懷民。懷民也沒有睡,我們便一起在院子裏溜達。

庭堂下面的月色好像積滿清澈透明的水,水裏面各種水草交錯縱橫,那是竹子和柏樹影子啊!

哪天晚上沒有月亮?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只是沒能清閒的人像我們倆而已。

四、賞析

思考問題:

1、作者爲什麼會想着夜裏去寺廟遊玩?

因爲月色很美,去寺廟尋張懷民一起賞月。

2、作者是怎樣描寫月色的?

發揮奇特的想象,用了兩個新奇的比喻。月色如積水空明,竹柏如藻荇交橫。

3、作者描繪的這幅月夜圖有什麼特點?給人怎樣的感受?

月色皎潔,空靈。

4、文中哪些句子表達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戶,欣然起行”,“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5、文章的結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情緒?

“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作者最後這一句慨嘆,看似平淡,意在點睛。這句話至少有兩層意思:一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趨炎附勢,奔走鑽營,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難以自拔,何曾得暇領略這清虛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現了作者安閒自適的心境,當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爲朝廷盡忠的抱怨。

五、小結

這篇短文,對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極其生動形象的描繪,真實地記錄了作者當時生活的一個片段,透露出他在貶謫中感慨深微而又隨緣自適、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記承天寺夜遊》原文及譯文

原文: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爲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未寢,相與步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譯文: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開衣服想睡覺時,月光從窗口射進來,我愉快地起來行走。想到沒有可與自己一起遊樂的人,於是到承天寺,找張懷民。張懷民也沒有睡覺,我們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積水那樣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縱橫交叉,都是綠竹和翠柏的影子。

哪夜沒有月光,哪裏沒有綠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兩個這樣的閒人。

《記承天寺夜遊》教學反思

1、文言文要以誦讀爲基礎。文言文有其深厚的文化內涵,無論從內容還是形式,都應多讓學生去感知。感知的最好辦法就是誦讀。兩天教學文言文的老師在這一點上都無一例外,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味古人的情感。

2、教學的對象是學生,教學成效只有通過學生才能體現出來。衡量一節課成功與否的標準之一肯定離不開學生在你的課堂上掌握了些什麼。這次活動是將八上的內容放在七年級學生中教學,這就更需要考慮學生接受能力了。有人曾用“死於章句,廢於清議”來概括現在文言文教學的極端。當教師努力落實文言知識的時候,課堂成了語法分析課;而當教師極力關注情感態度價值觀取向時,教學又有浮於表面之嫌。如何合理處理兩者關係?當我看到錢夢龍先生回憶改變人生的一節課——《愚公移山》教學的時候,他介紹自己的文言文教學主張:一般都在學生自讀感知的基礎上,通過教和學的互動,幫助學生在整體把握文章情意的同時領會文言字詞的含義和用法,而不是離開了具體的語境去孤立地解釋字詞的知識。這個主張就是在教學中關注學生學習的表現。試想一下:教學創意再完美,但不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實際接受能力,那麼正如陳小英老師所言:“再好的創意也只會成爲學生心中永遠的創影。”

3、課堂時間有限,一節課的關注點不應該是面面俱到的。教師一點要捨得捨棄。按照傳統的教法,《記承天寺夜遊》的教學點可以有很多:理解重點詞句;欣賞文中的寫月色的句子,體會作者的心境;結合作者在黃州的經歷,探究“閒人”的內蘊……但在45分鐘時間內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那麼就只能選擇其中最有價值的一點來教學,來挖掘。最初我本想通過探究“閒”的含義來把握蘇軾豁達的心境,繼而領悟其人生態度。但試上了之後卻很難把握,課堂給人的感覺就是思路混亂,成了一鍋糨糊。教研組的老師馬上給我指出了這個問題,告訴我一堂課的思路必須有條理,否則課堂重點就不突出了。在歷經幾次調整之後,我就把重點定位在賞析景語,體會情語。

總的一點感覺,公開課是對自己平時教學的一個總結。得與失,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定論。但對我而言,我要說一句:本想收穫一縷清風,而你卻給了我整個夏天!

記承天寺夜遊教案 篇四

餘映潮《記承天寺夜遊》課堂實錄(z)(2009-10-07 21:27:32)轉載標籤: 元豐記承天寺夜遊月色課堂實錄蓋竹柏教育 分類: 【教路學路感路悟】

記承天寺夜遊(z)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爲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未寢,相與步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一、熟悉課文

師:請同學們一起讀一下課文。

二、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幻燈展示相關資料(學生讀)

1、蘇軾(1037~1101),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2、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因“烏臺詩案”獲罪入獄,隨後被流放至湖北黃州。

3、(在黃州)他給天下寫出了四篇他筆下最精的作品。一首詞《赤壁懷古》,兩篇月夜泛舟的前、後《赤壁賦》,一篇《記承天寺夜遊》。單以能寫出這些絕世妙文,仇家因羨生妒,把他關入監獄也不無道理。

(林語堂

《蘇東坡傳》 第16章)

4、有一種畫軸,靜靜垂於廳堂之側,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潔,惹人喜愛。在我國古典文學寶庫中,就垂着這樣兩軸精品宋蘇東坡的《記承天寺夜遊》和明張岱的《湖心亭看雪》。

(樑衡《秋月冬雪兩軸畫》 1984年第2期《青年文摘》)

三、教師表明教學目的和任務

有味地朗讀

有味地分析

有味地欣賞

四、有味的朗讀(學生齊讀,教師指導,反覆四遍)

讀出一點文言的味道

讀出一點寧靜的氛圍

讀出一點夜遊的興致

讀出一點複雜的情愫

生齊讀

師:朗讀不夠舒緩,要表達一種閒適之情。我們再試試。

生齊讀

師:語速過快,讀時彷彿娓娓道來。同學們再讀讀。

生齊讀

師:有進步,但有點像現代文。文言文怎麼讀?有幾個字要讀得較長:念、蓋、但。

同學們再試試。(生齊讀)

師:能感受到作者的心情嗎?讀出一點快樂味。哪幾個字表現了作者的快樂?

生:欣然、相與、亦未寢。

師:好,我們最後來讀一遍。(生齊讀)

五、有味的分析

師:請試將課文進行變形

(生無措)

師:現在我要爲難一下大家。別看這篇文章只有一段,其實是可以分段的,可以分爲兩段,也可以分爲三段,也可分爲四段。你們選一種分一分。

學生認真閱讀思考。(一分多鐘後)

師:同學們交流一下道理。

生1:我分爲三段:第一段,“元豐六年”到“相與步中庭”這裏寫作者邀請好朋友去承天寺,第二段“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描寫庭中的月色,第三段是“何夜無月”到“如吾兩人者耳”是抒發感情。

師:有道理,但你這個會有人跟你商量的。

生2:我也分爲三段:第一段,“元豐六年”到“欣然起行”這裏寫作者月夜難以入睡,第二段“念無與爲樂者,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邀朋友賞月,第三段是“何夜無月”到“如吾兩人者耳”賞月的感受。

師:好的,你的看法與那位同學的看法有點不同。

生3:我分四段,第一段,“元豐六年”到“欣然起行”是敘事,第二段,“念無與爲樂者”到“相與步中庭”邀人賞月。第三段,“庭下如積水空明”到“蓋竹柏影也”是描寫月色,第四段是最後一句,抒發夜遊感慨。

師:我很喜歡你的發言。我提出一個假說,將你的四部分合成兩個部分,你想想再告訴我。

(請生3坐下。)

師:你們學過《一步再走一步》吧,一共兩段,一個是故事,一個是議論。《狼》共5個段,前4段是故事,後一段是議論,凡是遇到這樣的文章,我們都可以分爲兩部分。

生3起:我想了一下,兩段可以這樣分,第一段,從“元豐六年”到蓋竹柏影也,這是記敘事情經過,最後一句是發表議論。

師:大家分析很有道理,你們知道爲什麼嗎?請把這樣的詞眼讀一遍:

幻燈片展示:

敘事、抒情

記敘、描寫、抒情

起、承、轉、合

六、有味的賞析

〔幻燈展示〕請談談自己欣賞到了課文中的一點之美。如:一字之美,一詞之美,一句之美,結構之美,層次之美,描寫手法之美,表達方式之美,情感之美,等等。

學生思索。師:好的,同學們之間還要繼續地交流一下。(片刻)

師:請同學們發表“課文觀感”

生:我覺得“相與步中庭”中的“步”字看出作者和朋友張懷民的悠閒默契之情。

師:很好,謝謝你看得這麼細微的地方。

生:“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最美是“空明”,寫出了月色在庭院中的朦朧之美。

師:畫面之美、寧靜之美、色彩之美。

生:“蓋”原意是“原來是”,可看出作者欣賞景物時很沉醉,沉入進去了,覺得那些月色就是積水,倒影就是水草,好一會才發覺是竹柏影。

師:沉醉其中,產生幻覺。

生:“閒人”二字可見作者被貶的憂愁,但對現在的生活持樂觀態度。

師:呵呵呵,不只是對現在的生活,對未來的生活也是很樂觀的。

生:我認爲“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中的“但”字筆鋒一轉,表達了一種失落之情。

師:這位同學發言的優點在於他運用了術語――筆鋒一轉。

生:――

師:他看到了一個更深沉的問題,不僅看到了作者的處境,也看到了當時社會環境,這也是言之有理的。

總之,我們可以明確這篇課文有“六美”

1.美在內容的精緻。一個完整的故事竟是用84個字表現出來的。

2.美在內容的豐富。寫了一晚、一遊、一景還有一感,這麼短的文章卻有着這麼豐富的內容。

3.美在結構的靈動。別看只有一個段落,但起承轉合,起伏有致。

4.美在月色描寫。特寫鏡頭,寫月色而不露痕跡。

5.美在情感的波瀾。

6.美在“閒人”的意味。

七、小結

師:這一節課我們主要做了三件事:讀背,分析,欣賞

無限風光在“神品”(1)——餘映潮老師《記承天寺夜遊》課堂教學評點 默認分類 2010-04-28 20:35:40 閱讀64 評論0

字號:大中小 訂閱

轉載自http:///

無限風光在“神品”(1)

——餘映潮老師《記承天寺夜遊》課堂教學評點

此文全文發表於《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09年第8期。

人大複印資料《國中語文教與學》2010年第1期全文轉載。

2008年11月,餘映潮老師在江陰英橋國際學校執教了《記承天寺夜遊》一課。

餘老師課堂教學中結構清晰富有層次的板塊設計,平實中起波瀾的課堂氛圍,形式多樣積累豐富的學生活動,再一次讓所有的聽課師生折服。老師用語文的方法教語文,學生用語文的方法學語文,這是一堂純粹的語文課。

餘老師在介紹背景時引用了樑衡對課文的評價:“在我國古典文學寶庫中,就垂着這樣兩軸精品:宋蘇東坡的《記承天寺夜遊》和明張岱的《湖心亭看雪》。”可以說,整堂課的教學是圍繞“《記承天寺夜遊》是一件神品”這樣的定位逐層逐步地展開的。這一節課的課堂教學實際上就是老師帶着學生對課文進行神品的一次語文旅遊。

下面從四個方面來評點和欣賞餘老師的這節“神品”教學活動。

1.厚實的背景鋪墊

我們先回顧一下課堂教學的序曲部分:

老師用四則資料介紹了有關的背景。在每一則資料後面做簡單而適當的解說。這四則資料的內容分別是:

資料1:

蘇軾(1037~1101),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資料2:

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因“烏臺詩案”獲罪入獄,隨後被流放至湖北黃州。

資料3:

在黃州他給天下寫出了四篇他筆下最精的作品。一首詞《赤壁懷古》,兩篇月夜泛舟的前、後《赤壁賦》,一篇《記承天寺夜遊》。單以能寫出這些絕世妙文,仇家因羨生妒,把他關入監獄也不無道理。

資料4:

有一種畫軸,靜靜垂於廳堂之側,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潔,惹人喜愛。在我國古典文學寶庫中,就垂着這樣兩軸精品:宋蘇東坡的《記承天寺夜遊》和明張岱的《湖心亭看雪》。

(樑衡《秋月冬雪兩軸畫》 1984年第2期《青年文摘》)

在第四則資料後,老師解說到:這是作家、學者樑衡先生的評價。“兩軸精品”都在我們這一冊書裏。在學術界,人們認爲,《記承天寺夜遊》是神品。84個字的文章是神品。(屏幕顯示:神品)(老師板書:神品。)神品,神在哪裏呢?讓我們好好地來品味這篇文章。

背景介紹這一環節,教師用“助讀資料”的方式一層層地、由淺而深逐漸深入地鋪墊介紹,自然圓潤地導入課文。

穿插作爲一種手法,有多種形式和多項作用,所以選擇穿插什麼,何時穿插就很有講究了。在開課的這一環節中,老師引用的助讀資料包括了蘇軾文學史上的地位、人生遭遇、寫作背景以及課文的藝術成就。從浩如煙海的有關蘇軾的資料中精心遴選了這四則資料,我們可以看出老師對文本的獨特理解和創意設計,這是在爲學生理解課文、理解作者做合適和必要的鋪墊與蓄勢。從所呈現的內容上看,背景資料是很厚實、精恰的。聯繫全課的教學過程來看,從資料4概括出的“神品”二字成爲整堂課的教學線索。相機板書的兩個醒目的大字“神品”更爲學習課文創設了特別的氛圍。

2.精細的朗讀訓練

朗讀是這節課的第一大板塊的教學內容。餘老師將這一板塊設計爲“有味地朗讀”。至於如何“有味”,老師做了這樣四個角度和層次的設計:

有味地朗讀 讀出一點文言的味道

讀出一點寧靜的氛圍

讀出一點夜遊的興致

讀出一點複雜的情愫

可以看出,“有味地朗讀”的四個要求是有梯度的,由淺入深,逐步推進,由讀通讀順文章到身心融入課文寧靜的氛圍,最終通過朗讀實現理解人物的複雜情感,一步步深化,由文面走入文心。

前兩個起步階段的朗讀環節,老師或以示範朗讀或通過直接點撥來進行指導。每一次朗讀都結合具體字詞做很到位的指導。

第三個環節的“讀出一點夜遊的興致”,老師對學生的朗讀訓練和指導策略進行了調整。

師:有兩個地方要讀得快樂一點。你認爲,哪兩個地方或者哪兩個字詞要讀得快樂一點呢?開始思考。我們討論後再讀。

這一次的朗讀指導沒有像前兩次那樣直接提示學生,而是引導學生自己先去感受,使整個的朗讀指導變得立體起來,指導的節奏和方法都有了活潑的變化。這一次要“讀出一點夜遊的興致”,“興致”,這樣有深度的雅詞學生不太好把握,老師把難度降低,給學生以臺階——“哪兩個地方或者哪兩個字詞要讀得快樂一點呢?”這樣,學生的體會就有了抓手。

雖是讓學生尋找“哪兩個地方或者哪兩個字詞要讀得快樂一點”,實際上也是在做文本分析與解讀,這就巧妙地將朗讀指導與文本理解融爲一體。因爲惟有深入理解文本,才能讀出作者的心境;對文本的理解是爲朗讀服務的,而朗讀又是理解文本的一個媒介、導體,如何處理好這一部分中朗讀與解讀的關係就顯得很微妙了。所以,理解到何種程度需要老師事先對文本深入地鑽研,課堂上還要密切關注學生的思維狀態和維度,因爲從教學板塊看,這還是“有味地朗讀”環節。通過這一環節的朗讀指導,我們可以看出老師對教材的深度研讀

第四個環節的朗讀,“讀出一點複雜的情愫”,餘老師是這樣處理的:

師:作者很感慨,但這種感慨的意味我們一時又說不清楚。“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師有感情朗誦)是啊,這種複雜的情愫好像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朗讀把它表現出來。現在請同學們合念一遍,把這四次的朗讀的感受表達出來,注意“蓋”字,有點欣喜的味道,(示範)“蓋——竹柏影也。”“但”字要稍微地延長一些。

(生再齊讀課文)

師:真好!我們都已經體悟到神品的力量了吧!它讓我們能夠這樣去朗讀,這也許是蘇軾也沒有想到的。有了前面的分析,這裏就順理成章了。

在文章講析前,要學生讀出作者的“複雜的情愫”是很難的。於是在這一個小環節上,老師的朗讀指導又有了變化,對文章的末三小句稍作了講析。提示學生“蓋”要讀出驚喜,“但”要拖長一些。最後扣住“神品”這一教學線索,“我們都已經體悟到神品的力量了吧!它讓我們能夠這樣去朗讀。”再一次給學生強化“神品”的魅力這一意識。

在“有味地朗讀”這一環節,老師在深入研讀文本的基礎上,精心設計朗讀訓練的層次和角度,通過精細的訓練將朗讀的技術指導和藝術指導融爲一體,讓學生真正會朗讀,朗讀文本與理解文本這兩項任務自然而巧妙地融合,實現立體地朗讀和立體地解讀。

無限風光在“神品”(2)

——餘映潮老師《記承天寺夜遊》課堂教學評點

此文全文發表於《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09年第8期。

人大複印資料《國中語文教與學》2010年第1期全文轉載。

3.絕妙的結構分析

在人教版中,這篇課文雖然只有一個段落,84個字,但通過分析我們發現這一個段落內部的結構確實是那樣的美。如何分析和欣賞這種美,餘老師匠心獨運,設計了“變形”這一聽起來很新鮮的環節。結構分析這一課堂教學內容和環節的處理令所有聽者驚歎不已,以爲妙絕。

ppt呈現:

有味地分析

請試將課文進行變形

師:下面我們對文章進行“有味地分析”,請你將課文進行變形。課文只有一個段落。先思考一下,你如何將課文進行變形,要講出道理來。什麼是變形呢?(語音強調“變形”二字。)老師先不做解釋。進入課文,將課文進行變形。

(生苦苦思索,師巡視。)

師:我試問一下,你們理解了這個“變形”的意義嗎?需要老師解釋嗎?(語調上揚)生:需要(學生齊聲地說)。

師:那我就太高興了。悄悄地告訴大家,這一篇課文,別看它只有一段,其實是可以重新編排的,可以分爲兩個部分,也可以分爲三個部分,四個部分。下面請你嘗試一下。

在這一環節,老師有意“賣關子”,“折磨”學生,讓學生產生困頓、迷惑,讓他們苦苦地思考,先進入沉思默想的狀態,讓他們先憑感覺去“變形”,這就是真正意義上的“不憤不悱,不啓不發”。同時,也使課堂教學板塊實現了自然的過渡,由熱鬧的讀轉入平靜的思的階段。課堂教學節奏和氛圍呈現出動靜結合的特點。

學生苦思冥想而不得時,會產生“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強烈期待。老師的語言富有強烈的吸引力,先很有煽動性地問“需要老師解釋嗎”,待學生情緒飽滿地回答“需要”後,老師再像偷偷傳授祕籍一樣地“悄悄地告訴大家”,這樣張弛起伏的語言對於正在沉思而又思之不得的學生們來說是很刺激的。老師穿插了一個很小的講析,使學生恍然大悟。這一個小環節中老師的語極富表現力。這是教師課堂語言魅力的自然表現。

結構欣賞前,學生的思維經過了這樣的一個起伏過程,尤其是體驗了“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迷惑與清晰的強烈對比,對“變形”自然會有更深切的感受。因此,在後面的交流中,學生思維積極,發言踊躍。

從表達方式、寫作手法的角度對課文進行結構分析,用“變形”來引導學生欣賞文章的結構美,這樣的教學手法可謂靈動活潑。

我們來看下面兩小段老師的評點語和小結語。

師:嗯,很好。我們這是人教版的教材,在蘇教版的教材裏面,就把它分爲這位同學剛纔所說的敘述、描寫、抒情三個部分。原來,這84個字是這樣的有味道。它的組合竟然是這樣有奧妙,可以是一個篇章,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也可以是三個部分、四個部分。這就是神品的力量,這就是它的魅力。

師:分四層就更有意思了。事情的起因是起;發展是承;筆鋒一轉,一個特寫鏡頭是轉;合,用抒情議論托起全文,收束全文。所以,合,是很有力量的,它依託於前面的敘述描寫,帶給我們的情感震撼力是最大的,在全文的結構上起了重要的作用。

文章內部美妙的結構被老師解讀得如此透徹。惟有這樣的解讀才能夠設計出如此靈動的“變形”創意。變形——一種新穎的結構分析方法。

在結構分析這一板塊的教學中,我們領略到了名師對文本的鑽研,同時更深切地體會到教師對於學生的作用正如鋪路石、臺階,“塞者鑿之,陡者級之,斷者架木通之,懸者置梯接之”。而這一切,均源於老師對文本的深度解讀,能預測學生最需要的是什麼,在學生最需要的地方進行點撥,“授之以漁”。

4.豐美的妙點揣摩

這篇短文的美點、妙點很多。餘老師在第三板塊設計了“有味地欣賞”環節。何謂“有味”,如何“欣賞”,老師把“欣賞”具體化,使妙點揣摩呈現出豐滿之美:

“有味地欣賞:請談談自己欣賞到的課文中的一點之美。如:一字之美,一詞之美,一句之美,結構之美,層次之美,描寫手法之美,表達方式之美,情感之美,等等。每位同學只要表達出自己感悟到的一點之美就可以了。”

對課文進行欣賞,這一活動會讓學生一下子無從下手。於是老師稍作提示,學生帶着老師的建議“每人只要欣賞一點之美就行了”開始思考,然後與同座位進行交流,最後是全班交流。這一交流中,共有12人發言。學生自己先思考,然後兩人交流,全班交流,學生活動充分。以下是交流的一些內容:

生:我覺得“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這一句很美。他把竹柏影比喻成“藻荇”,“交橫”一詞寫出了影子的繁密錯綜,很有韻味,又烘襯出了周圍的環境。

師:好!這個“水”字用得好,本來就可以直接說“藻荇交橫”,但“水中藻荇交橫”給我們一種澄澈的、透明的感覺,而且和前面的“積水空明”照應起來。

生:我要說的是“懷民亦未寢”的“亦”,因爲這個“亦”字,顯出了蘇軾和張懷民是心靈相通、志同道合的朋友。

師:兩個都是被貶謫的人,兩個人的心情也許都是很複雜。他品的“亦”比我們起初讀課文時品的“亦”還要深刻些。

生:我要說的是“月色入戶”的“入”字,給人以動感,更加生動和形象地寫出了月光。

師:對,一個“入”字用得好。給一個寂寞的人、失意的人一種溫暖的感覺。

生:我覺得“蓋竹柏影”的“蓋”字用得好。庭中的美景原來是竹柏的影子,給人一種恍然大悟之感。更增添了韻味。

師:她的表達非常好,高雅。這個句子真的是寫得好,沒有直接說竹柏影子透過月光投在地上,是那樣的漂亮。而是先說庭下像水一樣的清澈,那麼空明。最後點一下,這是竹柏的影子啊!一種比較輕微的驚歎在裏面,“蓋竹柏影也”。這個句子確實寫得好。

生:我覺得“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這個句子寫得美。這句中沒有一個字是寫月亮的,卻給我們在月光下散步的感覺。

師:好。這個句子每一個地方都寫了月,都寫了月色,都寫了月色的美麗,但是,他沒有用一個“月”字。這就是作者的高妙之處。

在“有味地欣賞”這一環節中,學生都能抓住重點字詞進行品味、欣賞,欣賞了字詞、結構、景色、情感等各個方面的美,幾乎涵蓋了文章所有的美點。這一點,啓發我們,只要老師指導得法,學生有法可循、有法可用,學生的活動一定是充分的、有深度的。

在經過充分的討論交流後,老師把課文的美點歸納爲以下六個方面:

美在篇幅的精短

美在內容的豐滿

美在結構的靈動

美在月色的描寫

美在情感的波瀾

美在“閒人”的意味

這真是一個美妙的課中小結。老師的小結更顯出這件“神品”從形到神的豐美。六個美點是老師鑽研課文所得出的,老師的功力從這樣的美點提煉中亦自然彰顯。

簡短的84個字,品出那麼多的美來,這“品”行爲的本身就夠“神”的了,足見餘老師對文本的挖掘之深、功力之厚;更表現出餘老師對課堂的調度運籌帷幄、張弛有度的風采。

餘老師開課即給課文定位爲“神品”,板書的兩個大字“神品”一直在提醒學生們如何看待這篇課文,更見證着師生的“神品”活動。綜合一節課的教學看,課文本身是一件神品,餘老師的教學更是在帶着學生“有味地”神品這件作品。課文作爲神品的魅力千百年來已被世人欣賞,餘老師的這節神品教學卻是語文課堂教學這座公園裏的一個富有魅力的新景觀。真可謂無限風光在“神品”!

《記承天寺夜遊》優秀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感悟作者簡潔的語言特點

2、學習記事、寫景、抒情的融合

3、背誦全文

教學重點:

背誦、翻譯全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課前播放歌手周傳雄的新歌<寂寞沙洲冷>,聽完之後向學生說明這首歌是在他讀完蘇軾的一首著名的詩詞後有感而發,寫成一首比較流行的歌曲。用幻燈片出示蘇軾的<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資料: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有關作者

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少時博通經史,21歲時中進士。因不滿王安石的“新政”,自願外放,先後歷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事。元豐二年,43歲的蘇軾因涉嫌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本文即是在第二年寫的)八年之後,舊黨司馬光爲相,召蘇軾回京,繼任中書舍人,翰林學士兼侍讀。旋以龍圖閣學士出知杭州等地。紹聖元年,新黨復政,又以“譏訕先帝”爲名貶蘇軾至英州。其後一貶再貶,直到以瓊州別駕身份流落海南。宋徽宗即位後,纔將他召回,次年死於常州。蘇軾是一位且有多方面才能的藝術家。他的詩浪漫瑰麗,氣勢不凡;他的詞境界高遠,開啓宋詞豪放一派;他的書法大氣淋漓,並列“宋四家”之一;他的繪畫也自成一家,爲後人所稱道。在散文方面,作爲“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不僅創作數量很大,而且以氣勢縱橫,變化多姿,暢達明快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有關背景

本文是蘇軾於元豐三年(1080年)2月到達黃州貶所,名義是團練副使卻有職無權,無事可做。寫本文之時,他在黃州貶所已近四年,但蘇軾的心胸卻“很坦然”。累遭貶謫,仍然樂觀,曠達。並不“悲傷憔悴”。另一方面,他有志用此,並不甘願做“閒人”。因貶得“閒”,便“自放于山水之間”,雖在賞明月,觀竹柏,自樂其樂,但並不得意,因此他的自適也包含了失意情懷的自我排遣。

有關課文

疏通文句:藉助工具書,參照註釋,理解文句,在通讀中整體感知。

熟讀背誦:讓學生在簡單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背誦。

作業:背誦全文。

第二課時

檢查背誦、翻譯情況

感知、理解全文內容:

一、再次重申寫作背景。重點理解文章中的“閒人”。這裏作者以他人之“閒”(指世人多汲汲於名利而爲俗務所累),反襯“吾兩人”之“閒”(當時張懷民也謫居於黃州)。而作者心境之閒,既有清閒安逸之情,也含謫居空寂之感,主要反映的是作者淡泊寧靜的情懷。而這種“閒”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在前文夜遊的基礎上產生的。

二、本文的意境:本文先寫出年月日,並特別點出“夜”,於是引出對“夜遊”的記敘。“解衣欲睡”,卻見“月色入戶”。只因這月色,於是有“欣然起行”去尋“樂”。一人不足“樂”,於是便想到尋人共“樂”,遂有“至承天寺”與張懷民“步於中庭”。只幾句話,便把事情敘述得清清楚楚。這是記敘。

寺庭漫步,中心是觀賞月色,於是有如繪的寫景。“步於中庭”時,被滿院月光所吸引,以致產生一種錯覺:“如積水空明”,空明得能夠看清水中橫斜交錯的各種水草。院裏怎麼會有藻荇之類的水草呢?擡頭一看有竹、柏在碧空皓月之下,這才醒悟:原來不是藻荇,而是月光照出的竹柏影子。“月光如水”的比喻,在作者筆下別開生面,產生了良好的藝術效果。從而突出了月色的澄澈,展現了詩般的意境。

三、簡潔的語言:本文敘事、描寫、抒情相結合。敘事簡單,寫景如畫,而抒情寓於敘事寫景之中,敘事、寫景、抒情,又都集中於寫人;寫人,又突出了人的“閒”。三種表達方式相互融合,但文字簡潔,實爲作文之典範。

四、佈置作業:體會作者的情感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