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音樂教學論文

目錄

音樂教學論文
第一篇:如何撰寫音樂教學論文第二篇:國小音樂教學論文第三篇:淺談國小音樂教學論文第四篇:國小音樂教學論文第五篇:國小音樂教學論文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如何撰寫音樂教學論文

:如何撰寫音樂教學論文?

薛暉回覆:

一是思想要正。即寫論文的出發點要正確。不僅是爲了評獎,爲了發表,爲了評職稱的需要。而是教師教學的需要,在於解決教育教學的實際問題。教師自己身發展的需要。教育科研能力——21世紀教師必備的基本素質。教師必須提高自己勞動的科技含量。由“辛苦型”、“經驗型”轉變爲“科研型”、“創造型”。 強調論文與作的自覺性,而非功利性!

二是問題要真。藝術教育教學論文的假問題主要表現爲:其一是探討已得到公認的問題。如關於藝術教育的重要性,關於音樂教學的審美性等等。其二是探討與自己工作實踐情況不相吻合的問題。如,作爲一個普通學校的教師探討較爲宏觀的藝術教學問題。這樣的論文或沒有意義,或落不到實處,突顯出假、大、空的特點。教學論文一定要寫自己一直在關注和思考的教學問題!(不要問別人你寫什麼,而是你自己想寫什麼,你自己思考了什麼,你自己對什麼問題最有話想說。)

三是開口要小。開口小,是指切入點小,不要選擇很大的課題。題目過大的論文不好把握,會言之無物,沒有實踐指導意義,好看不中用。中國小教師教育科研的主陣地在課堂,教育科研的主要任務在於解決教育教學的實際問題。選擇教學實踐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思考、研究、論述,是最有價值的。教學論文宜實不宜空,宜小不宜大。提倡“小題大作”!

四是觀點要新。觀點要新穎,不要老生常談或觀點落入俗套。要體現出教學的新理念、新方式、新見解。音樂教學論文中老生常談的問題:關於教學中如何創新的問題;關於多媒體運用的問題; 關於音樂教學中綜合理念運用的問題;關於教學情境創設的問題等等。論文寫作可以融合別人的觀點,站在別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高、更清楚!但對同一個問題你應該有新的、獨到的發現和看法。

五是素材要新。只有觀點,沒有材料,論文會讓人覺得空洞無物,缺乏說服力。但不加取捨,大量堆砌材料,同樣會使論文不得要領,缺乏深度。論文寫作時,要對素材進行提煉、取捨,選出最有價值的論據來支持論點。論文中引用的案例要鮮活、生動、真實,表述要精煉。

六是積累要豐。要勤收集,圍繞研究的內容,收集相關研究資料,融合別人的觀點,豐富和創新自己的觀點。要多閱讀。,結合實際工作學,結合要解決的問題學。講究閱讀技巧,注意擷取成果 。要常練筆,可以多寫教學反思、隨筆、體驗、心得、案例等。記下教學中出現的點點滴滴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請相信水到渠成!

第二篇:國小音樂教學論文

《《美麗的黃昏》教學》

我校的小班化教學模式改革已經走過了將近兩年的時間,在小班化的音樂教學中發現,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在學習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無論教師也好,教學媒體也好,組織教學活動也好,課前的準備僅管很充分,可是如果班級中僅有幾個學生感興趣,那麼班級整體的學習活動就調動不起來,教學效果也只能一般。可見小班化教學中,由於學生的數量減少、合作交流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始終影響着學習的進程和效果,所以不失時機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十分重要。在這裏我談一談自己的一些想法和一些做法。

一、重組教材,投其所好

以前我們都嚴格按照教材來實施教學內容,而隨着時代的發展,很多的歌曲不能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學生們渴望聽到一些積極向上、內容健康的流行音樂,而現在的音樂教材是不能一一囊括的。如大家熟悉的《聽媽媽的話》、《隱形的翅膀》等,這樣就需要教師對教材仔細的分析,有選擇的添加,和合理的重組。

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教材中的一些積極健康的歌曲爲素材,通過歌曲分析、學唱等形式,繼而培養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教師在學習的過程中適時的選擇一些當今流行的勵志歌曲,“投其所好”的教唱或欣賞,這樣一來,學生聽到了他們平時哼在口中的歌曲,親切感油然而生,必然會投入極大的熱情,老師再帶領大家分析歌曲,處理歌曲,這樣同學們的歌曲處理能力也必定得到了提高。

另外,一些新生的純音樂也是學生喜歡的,如雅尼的大型現代電聲音樂,那壯觀的演出場面、嫺熟而優雅的演奏技巧, 通過 老師的介紹和音像資料的觀摩,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然就得到了激發。

二、媒體課件,激發求知

音樂課不同與其他課程,很多的音樂視聽內容需要教師收集編輯然後播放給學生欣賞和學習。利用課件進行教學便成爲音樂課上的主要教學手段之一。多媒體課件以其龐大的信息量和逼真的視聽效果,極大地幫助了教師實現靈活多樣的教學,讓學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學習內容。許多音樂作品不但具有優美的旋律、鮮明的個性、豐富的情感,還涉及了大量相關的

歷史、自然、人文等知識。憑着學生有限的知識積累是很難把音樂的內涵理解透徹的,過去爲了達到目的。有了多媒體的幫助,大量的相關資料加圖像,方便了學生理解,從中增長更多的見識。如教唱《茉莉花》時,先播放江蘇歌舞團演出的舞蹈《好一朵茉莉花》,讓學生從優美的舞姿中領略茉莉花的美,直觀的感受江南風情。以精美的音像資料給學生營造一個“我有心採一朵戴又怕來年不發芽??”的愛花,護花的情結,讓學生既能聽優美的歌聲,又能欣賞經過藝術昇華的舞蹈節目。強烈的視聽感受能讓學生不知不覺地進入角色,心潮隨之澎湃起伏。這些效果靠教師用幾句話、幾張圖是無法達到的。多媒體在給學生帶來身臨其境的感受的同時,也大大地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現在的學生對電腦網絡很是精通,有些學生也能很熟練的製作出非常精美的課件,教師也可以利用這樣的方式,給學生一個舞臺,讓他們自己動手製作音樂主題課件,互相交流學習,這樣的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利用多媒體的平臺,把音樂和多媒體結合,學生的學習動力就會慢慢增強了。

無論何種模式的教育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都是教育者的首要任務。興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動力更是學習的金鑰匙,我們應該把握好這把金鑰匙,打開學生的心扉,喚起他們對音樂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

第三篇:淺談國小音樂教學論文

淺談國小音樂教學論文

一、音樂教學中的美育

當前教育事業正處於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重要時期,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深入廣泛的全面提高美育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讓他們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懂得創造美,表現美,欣賞美的重要意義,並積極主動的參與實踐,創造美,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音樂學科是一門獨特的藝術,學生可以通過唱歌,跳舞,表演等多種藝術形式來表現自己的個性發展.當然,捕捉孩子的特性,設計相應合理的課堂計劃是教師上好課的重要前提之一. 國小生熱情好動愛表現,具有爭強好勝的心理特徵,都有成功的願望,希望自己比別人強,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和同學們的認可.這與人們追求至善至美的天性分不開的.許多情況下,正是由於學生的爭強好勝纔不斷地取得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的.因此教師要注意把競爭意識引進課堂,讓學生在競爭中獲得成功,有一種成就感.成功是兒童心理髮展的需要,成功可以提高兒童學習積極性.

音樂課堂中可以運用小孩子感興趣的遊戲來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課堂上運用遊戲來對音樂有再認識,再創造.無論設計的出發點是什麼,他終究要涉及到音樂知識和技能.在遊戲中注重音樂性,在感受音樂美的同時表現音樂的快樂,音樂遊戲不是單純的玩耍,它真正的目的是以遊戲的方法挖掘發展學生的潛能,使學生在遊戲中獲得豐富的精神享受.

二、音樂欣賞

音樂欣賞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覺能力和音樂記憶力,又能夠豐富學生對音樂的聯想力和想象力,還能增強學生對情感的體驗能力及音樂直覺能力,從而培養學生音樂興趣、開闊音樂視野、豐富情感世界。由於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不能持久,要培養學生專注不斷地傾聽,必須重視參與音樂的欣賞形式。因此,在低年級音樂欣賞課中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開展

教學。

1.注重“聽”的藝術,激發學習興趣

美國著名現代音樂家艾倫·科普蘭在《 怎樣欣賞音樂 》一書中說:“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樂,再也沒有比傾聽音樂更重要的了。什麼也代替不了傾聽音樂。”只有不斷傾聽,纔會感知音樂、認識音樂、理解音樂,進而產生共鳴。學生的每一次聆聽都要帶着不同的問題,可以是辨別樂器,聽出主題出現了幾次,還可以感受樂曲的情緒,還可以“聽”爲主線,結合其他輔助教學手段。例如,在聽的時候,我引導學生隨着音樂輕輕地劃拍,輕輕地搖擺,邊聽音樂邊模仿指揮,邊聽音樂邊模仿樂器的動作等。孩子們有了這些小動作可以有效地排除外界干擾,準確把握音樂節奏,內心能和音樂產生共鳴。

2、通過“唱”主題旋律,品味音樂內容

音樂主題旋律是一首樂曲或歌曲的核心音調,音樂的發展、變化都與主題息息相關。學生在演唱主題旋律時,往往注入自己的感受和情感,這樣既瞭解了音樂風格與特點,又激發了他們對欣賞課的興趣。因此,在欣賞過程中,我們應該牢牢地把握主題旋律,帶領學生“熟悉—學唱—感受”。

在欣賞《 蝸牛與黃鸝鳥 》時,我爲主題旋律創編了歌詞,當學生唱熟了主題音樂後,我要求他們聽到樂曲中出現主題音樂時,要邊唱邊加上蝸牛和黃鸝的動作。通過這樣的活動加深了學生對樂曲的理解。器樂曲《 我們的祖國是花園 》是根據維吾爾族的一首兒童歌曲的旋律改編而成的,學生對這首兒歌非常熟悉,在欣賞前可讓學生先唱唱這首歌曲,然

後在聆聽器樂曲時可讓學生跟着輕聲哼唱,這樣學生會很容易理解樂曲在情緒、速度、力度等音樂要素上的變化。

3.通過“動”的參與,體驗音樂樂趣

在低年級的音樂欣賞課中,當學生聽到歡快、富有動感的音樂時,他們往往會很開心,並不由自主地隨着音樂熱情舞動;當學生聽到低沉、舒緩、抒情的音樂時,他們的動作就會變得輕柔、舒展起來。

總之,在國小低年級音樂欣賞課教學中,教師創設輕鬆愉快的教學氛圍,使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能讓學生更好地體驗音樂,還能讓學生更好地領悟音樂的真諦,獲得精神的愉悅。

第四篇:國小音樂教學論文

讓音樂課“活”起來

國小音樂作爲藝術教育的一門重要學科,由於長期受“教唱式”課堂教學模式的影響,許多老師已經習慣於練聲、視唱、節奏訓練、學習歌譜、歌詞的傳統套路,學生仍然是圍繞老師的指揮棒運轉,其學習的滿足感也只能在最後10分鐘的個人唱、小組唱、集體唱中獲得一些體驗。這種教學手段單一、信息量少、活動量小、教學過程缺乏藝術性、創造性的教學模式不能全面體現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不能適應社會的快速發展對教育的要求,已嚴重製約着音樂教學向更高的層次發展。改革課堂教學結構,構建一種具有時代氣息,讓學生經歷音樂實踐過程,滿足表演慾望,使他們的心理素質、協調能力和創新思維都能得到發展的新型教學形式已得到廣大音樂教學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近幾年來,我們在不斷探索的實踐當中,構建了“主動唱演”的國小音樂課堂教學形式,變過去由教師指導下的被動學習活動爲主動學習的自主活動,讓他們在主動參與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感受美、孕育美、領悟美和創造美,滿足學生的“自我認知”、“自我表現”和“自我發展”的需要,把音樂課真正上成學生主動學習課,搭成讓學生自主表演的旋轉舞臺和夢想劇場,讓音樂課真正地“活”起來。

一、在情境中感受美----以美激趣。

音樂教室是孩子的音樂樂園,優雅、整齊、美觀的環境會給師生帶來一種健康向上的心理影響,喚起孩子對美的共鳴與追求。例如:

鋼琴上擺一盆綠色植物,使教室充滿生機;牆的一側剪貼成用各色吹塑紙製成的動物貼畫:彈琴的小松鼠,吹圓號的小熊,跳舞的小兔……構成美妙的森林演唱會。另一側中心位置是“我型我秀”的紅花臺,可以激勵孩子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旁邊貼着音樂家畫像,使孩子瞭解認識音樂家,併產生熱愛音樂的思想。

孩子們在緊張的文化課之後,邁進音樂教室的一剎那,無不被這優美而富有藝術情境的教學環境所感染,猶如進入音樂的殿堂。心感到歡快與美好,激起他們強烈的學習慾望,使其自覺、愉快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活動中。

二、在教學中孕育美----以美潤心。

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如果教師一味注重課堂紀律,只重視知識的灌輸,這樣不利於學生個性發展和自信心的形成。學生帶着厭惡、壓抑的心情去上音樂課,試問學生怎麼會快樂呢?有怎麼會對音樂課感興趣呢?所以首先要消除學生心中對音樂課的種種顧慮,努力營造輕鬆和諧的學習氛圍,教師應保持良好的自身情緒,注重自己的語言藝術,將自己的快樂情緒“傳染”給學生:幽默的語言,親切的微笑,鼓勵的眼神,有趣的動作都毫不吝嗇地奉獻給學生,讓學生和教師走得更近,這樣學生才能更喜歡音樂課。

國小音樂教材大多是文情並茂的作品,具有鮮明的美的形象,每一首曲子都能展示一副美的圖畫,給人以視覺美和聽覺美。教唱歌曲決不能單純教孩子唱會一首歌,還要讓學生在學習音樂中感受到美,

受到藝術上良好的薰陶,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例如:教學《嘀哩嘀哩》這首歌,爲了讓孩子們感受春天的美,課前,我讓學生觀察生活,觀察大自然。上課時,我導言入題:“都說春天是五彩繽紛、百花齊放的季節,那麼,春天到底美在哪兒?小朋友,你們找到春天了嗎?”因爲有過切身體驗,孩子們發言踊躍,迫不及待地向大家介紹自己找到的春天。接着,用多媒體展示春天的景象,並富有激情地朗誦:山青了,樹綠了,小草偷偷的探出小腦袋,柳樹吐出了新芽,小鳥在枝頭上唱着動聽的歌,春姑娘把鮮花撒向大地。春天再次映入孩子們的眼簾,他們被這迷人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至此,學生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並將這種情感帶到歌曲學習中,在美的情境,美的享受中學會了這首歌,真正體會到歌詞美,旋律美,春天更美。

創設美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於眼前的美景,從而感受音樂,達到以情動人,以美育人的極佳審美境地。

三、在欣賞中領悟美----以美怡情。

愛美是人之天性。音樂作品,不管是聲樂曲也好,器樂曲也好,裏面存在很多美的因素。比如:一曲《春江花月夜》,音樂一開始,學生突然從不安靜的課堂氣氛中豎起了兩隻耳朵,那委婉質樸的旋律,流暢多變的節奏,絲絲入扣(請勿抄襲好範文 網:)的演奏,似乎把學生帶到三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中,學生聽完以後還要求再聽一次,並且有的學生邊聽邊舞起來,這就大大激起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由此可見,通過這種

娛樂性的欣賞,學生的精神愉悅了,從而產生積極的情緒並煥發出神採。

在音樂教材中有表現雄壯的歌曲,有描寫詼諧的樂曲,有抒情優美的音響,也有悲傷憤怒的旋律……音樂情感所表現的多姿美,使學生的情感豐富,並且在聆聽和演唱過程中產生心靈的共鳴。音樂對孩子們的思想感情產生強烈的感染作用。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聽、多想,引導他們用心去感受體驗音樂美。

四、在活動中創造美----以美激智。

在音樂活動中,讓學生在愉悅的學習環境中體現美,感受美,並去創造美。例如:在演唱歌曲《小小足球賽》的過程中,教師先問:“用什麼表現方式能使歌曲聽起來更熱鬧?”學生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有的學生提出,可以一半學生唱歌,一半學生當“啦啦隊”,而且帶韻律地喊“加油,加油”。教師順勢將學生分成兩組,一起感受這種表現形式的實際效果,接着,教師又激勵學生改變它的演唱形式來表現激烈的比賽場面。教師適時肯定了學生的創意,從而使學生對自己的創新活動充滿信心和熱情。這時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歌曲情緒,創編節奏型爲歌曲伴奏。在共同創設美的活動中,激發學生的情感和學習求知慾望,愉悅了學生們的心情,優化了課堂教學效果。

五、在實踐中體驗美----以美導行。

音樂的藝術性和思想性融爲一體,使德育潛移默化,沁人心脾。例如在合奏合唱排練中,因爲樂隊,合唱隊是多人組成,首先要求大

家奏或唱要齊。這就需要大家心齊才能奏唱齊,另外在齊的基礎上還要講究方方面面的配合協調,才能把藝術性很強的音樂作品完美地表現出來。在這一教學實踐中,對學生進行了集體主義教育,正是“以美導行”所產生的效果。

以情感人,以情育人, 讓我們共同搭建學生自主表演的“旋轉舞臺”和“夢想劇場”,讓學生成爲真正學習的主人,讓音樂課真正地“活”起來,讓音樂課在兒童的心中璀璨地綻放!

第五篇:國小音樂教學論文

新課標 新方法

五祖鎮中心國小——熊志偉

摘要:音樂作爲聽覺的藝術,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對音樂的情趣,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 的審美與創新能力。

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改變了我陳舊的音樂教學方法,更新了我原陳舊教學模式,讓學生的情感體驗更真切、音樂興趣更濃厚,審美與創造能力得到培養。下面就是我在音樂新課標下教改方面的一些嘗試。

一、激情導入,調動學生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過去上每堂課,總是習慣性地複習上節課的教學內容導入本節課的教學活動,按部就班導入,讓學生感到千篇一律,索然無味。不能調起學生的興趣。現在根據每課內容的特點。設計出新穎的課堂導入。例如:在教唱《小烏鴉愛媽媽》這首歌時,我是這樣引入的。利用課件講述《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通過故事當中小蝌蚪找媽媽的感人故事情節,誘發學生的情感,調動學生的興趣。

二、欣賞音樂,體驗歌曲情感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相較於以前的教學活動,我在保留了整體欣賞、感知音樂的基礎上增加了二次欣賞、品味歌曲,對比欣賞、體驗歌曲兩個聽的環節,讓學生在聆聽音樂之美的過程中同時去體驗情感之美,充分發揮音樂聽這一重點。

三、唱演歌曲,培養創新意識

在這個環節中,我讓學生自由的演唱歌曲,爲歌曲配舞蹈,故事等一些環節,調動情緒,發揮國小生活潑愛動的性格特點,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例如:在教唱國小一年級第二冊《我們來開音樂會》這首歌時,其中唱“你唱呀池塘的小青蛙呀,我唱呀叮咚的小溪水,他唱呀田野的小禾苗。”同學們,想一想,我們還能唱唱春天的什麼。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結合自己的生活進行創作,並在創作出歌詞的基礎上改一改旋律,讓他們自己去表現創新後歌曲的效果,聽着自己的歌曲,學生們激動了,創新的意識也就高漲起來了。

四、表演歌曲,給學生美的教育

體驗了歌曲情感,創新了歌曲內容,可以說是學生對歌曲的理解已經有一了個總體細緻的認識,接下的表演歌曲就是讓學生把自己的這種認識通過配舞蹈,拓展情節等形式表現出來,與同學一起去分享歌曲的內容美,情感美。

總之,新的教學理論指導我們,一切以學生的發展爲主要目標,用符合學生情趣的方法進行教學。學習課標,鑽研教材,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情趣,提高音樂鑑賞和音樂審美能力。

本網向您推薦更多相關文章:

音樂教學論文

中國小音樂教學論文

國中音樂教學論文

國中音樂教學論文

淺談國中音樂教學論文

標籤:教學 論文 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