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體育教學論文範例(新版多篇)

體育教學論文範例(新版多篇)

體育教學論文 篇一

在國小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身體體能是一方面,另外培養學生的團結意識也是體育教學的重要範疇。團結意識對學生未來的成長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要有意識的結合相關教學內容來逐漸培養學生的團結意識,讓學生學會和他人正確的相處方式,並且讓學生意識到團結協作的作用與價值。這樣才能給學生帶來正確的引導,並且很好地體現體育課程的教學價值。

一、結合學生身心特徵,合理設計教學內容

在國小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結合學生的身心特徵來合理地設計教學內容,選取合適的教學方法,使教學過程更具有針對性。國小生的認知能力有限,他們普遍存在一些特徵,如:情趣不穩定、好奇心強、好勝心強、挫敗感強、團結意識薄弱、以自我爲中心、不願和他人接觸,等等。因此,教師要抓住學生的這些身心特徵來靈活地設計教學內容,並且通過合理的教學方法來給學生相關引導,進而深化對於學生團結意識的培養。在國小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啓發,教學過程不能太單一,教學模式也不能太枯燥,教師應將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進行簡明扼地講解,作出清晰的動作示範。可以選擇一些簡單的團體小遊戲來開始體育教學,如“老鷹捉小雞”,一個同學扮演老母雞,一個同學扮演老鷹,其他同學扮演小雞,學生們在相互追趕的過程中,便能體會到個人不能與集體分離,大家團結在一起才能戰勝困難,從而使學生在趣味化的遊戲中逐漸領會到團結意識的作用與意義。

二、體育遊戲滲透其中,潛移默化實現影響

國小體育教學中,最好的教學形式就是遊戲教學法。遊戲不僅深受學生的喜愛,遊戲的過程中也能將很多的教學內容融入其中;遊戲不僅能帶給學生身體體能上的鍛鍊,也能很好地培養學生各方面的品質。遊戲教學有着很多顯著的優越性。遊戲的競賽性、規則性、教育性在體育教學中能幫助學生培養在比賽過程中自覺遵守規則的競爭意識;那些需要學生共同合作完成的遊戲類型也能夠極大地培養學生的團結意識。因此,在國小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多設計那些需要學生相互協作的遊戲,讓學生在參與遊戲的過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學生慢慢地領會到團結協作的作用與意義,進而讓團結意識在學生腦海中更爲深入。例如,遊戲“矇眼睛過河”,在這個遊戲中需要把其中一位學生的眼睛蒙上,被矇眼睛的學生只能靠同學的指引下才能過河。在這個遊戲過程中,學生之間的協作團結非常重要,只有大家進行高效的合作才能將遊戲順利地完成。使學生慢慢明白集體項目不是一個人的事,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共同完成,從而培養他們的團結協作意識。

三、豐富課外體育活動,深化學生團結協作

在國小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一些趣味性的課外活動內容,進而豐富體育的教學形式,這爲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提供一個很好的教學平臺。很多課外活動都深受學生們喜愛,這不僅能鍛鍊學生的體能,還能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不少活動也是對學生團結意識的一種培養與考驗。因此,在國小體育課外中,教師可以適當設計一些需要學生協作配合來完成的活動內容,並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過程中。這將會非常直觀的讓學生感受到團結協作的重要性,也會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如何更好地和團隊內成員的相互配合,這對於學生今後的體育學習以及個人的成長都會很有幫助。另外,學校也可以在課餘時間開展各種趣味性的體育活動,如:班級運動會、趣味體育比賽等。比賽項目多以有趣、簡單、有效、娛樂性較強的集體項目爲主,如:“乒乓球墊球接力跑”、“趕豬跑”、“抱球接力跑”、“雙人綁腿接力跑”、“袋鼠跳”等。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開展一些民間體育活動。活動結束後,對於表現好的學生,教師應給予表揚與獎勵,激發他們的參賽熱情。活動過程中能讓學生學會如何與他人分享,使學生體會到與團隊一起努力取得勝利的集體榮譽感,從而深化學生的團結意識。

四、總結

總之,在國小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團結意識。首先,教師可以在教學組織與設計上靈活地進行創設,有意識的結合學生身心特點,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其次,教師可以有效地將體育遊戲滲透到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促進學生團結意識的形成與深化;另外,教師可以創設一些趣味性的課外活動內容,爲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提供一個很好的教學平臺。通過以上這些教學過程能對學生今後的體育學習以及個人的成長有很好幫助。

作者:金如琴 單位:江蘇省鹽城市毓龍路實驗學校

第二篇:遊戲在國小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國小生年齡較小,但是好奇心較強,興趣十分廣泛,尤其喜歡遊戲形式,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把握遊戲的意義,爲學生設計一些符合其身心發展特點的遊戲,恰當應用遊戲提高課堂效率,寓教於樂。

關鍵詞:

國小體育遊戲 學習興趣 綜合素質 人身安全

在體育教學中,遊戲是一種特殊的教學形式,也是比較常見的教學手段;同時,體育遊戲這種趣味性強、生動活潑,以此形式展開教學是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也是深受國小生歡迎的。那麼,國小體育教學中應用遊戲有哪些意義,體育教學中教師又該如何應用遊戲呢?下面我們將進行研究。

1、國小體育教學中應用遊戲的意義

體育遊戲的種類繁多,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相對於傳統體育活動更受學生的歡迎。而在國小體育教學中應用遊戲,具有如下幾點意義:

1.1、激發國小生體育學習興趣

相對於文化課,雖然國小生對體育活動更加青睞,但是對於許多體育技能的掌握和體育項目的練習,國小生依然不感興趣,尤其是對於隊列練習、50米跑、立定跳遠等項目更是興致全無。而利用遊戲則可以有效激發國小生的體育學習興趣,使他們在體育課上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對體育項目產生積極的態度。

1.2、活躍課堂氣氛

國小生普遍認爲體育教師比較嚴肅,甚至會對體育教師產生畏懼的心理,在體育活動中也會畏首畏尾。而開展遊戲,則可以使教師成爲遊戲的組織者甚至參與者,師生“打成一片”,強化了與學生的交流,活躍了課堂氣氛,有利於學生愉悅地進行項目的訓練,同時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1.3、有利於國小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體育遊戲有利於國小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原因有4個方面:(1)體育遊戲需要學生全員參與,調動主動參與積極性,能夠使學生形成主人翁的意識;(2)體育遊戲能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根據遊戲不斷調整思維,強化思維的適應性;(3)體育遊戲一般都是需要競爭與合作的,因此它潛移默化可以訓練學生的競爭意識與合作意識,使學生在遊戲的對峙與合作中增強自身的社會適應能力;(4)體育遊戲能夠使學生在遊戲中增強體質,提高身體素質。

2、國小體育教學中如何應用遊戲

既然遊戲在國小體育教學中意義非凡,那麼教師應該多設計一些遊戲,並對其進行充分、合理的利用,使遊戲真正發揮作用,促進國小體育教學效率的提升。

2.1、設計符合國小生身心發展特點的遊戲

遊戲並非隨意設計的,而是要根據國小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分層次、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設計適合國小生參與的遊戲。例如,在50米跑的訓練中,學生感覺到十分枯燥,毫無趣味。教師可以“拯救同伴”的遊戲來帶動教學,遊戲環節設置如下:兩人爲一組,A在50米開外,後背被粘上一隻氣球,教師從10開始倒計時,如果在10個數的倒計時完成後B依然沒有跑到A身邊,A身上的氣球就會被刺破,遊戲失敗。國小生比較講義氣,爲了拯救自己的同伴,通常會盡全力跑到同伴身邊,而50米的距離10秒鐘內完成的標準,又是符合國小生身體發展規律的。這樣針對國小生量身定製的遊戲,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促進國小生的身心發展。

2.2、開展貼合教學內容的遊戲

教師利用遊戲開展教學,最終《本站·》目的還是在教學中,還是爲了使教學更爲有效。因此教師在開展遊戲活動時,一定要注意教學中心的原則,設計與教學內容息息相關的遊戲,尤其是應該體現出教材的特點和國小體育課程標準的要求。例如,在投擲項目的遊戲設計中,我們可以設計兩種比賽規則,一種是比賽誰投擲得更遠;一種是比賽誰投擲得更準。這符合國小體育教學的投擲項目要求,可以訓練學生投擲的準確度與投擲距離。又如,在練習隊列時,枯燥的隊列訓練國小生會十分厭倦,而此時教師可以根據隊列訓練的要點,設計一個隊列遊戲。讓學生圍成一個圓圈,隨意指定一名學生,從他開始順時針(或逆時針)接力遊戲;要求第一名學生說“立正”之後,第二名學生要同樣做立正的動作,然後發出其他指令(例如向左轉)並作出動作,那麼第三名學生同時也要做出這個動作,以此類推,交替進行;遊戲過程中,一些學生反應不及時,會做錯動作,那麼就需要表演節目,表演節目之後自動離場,直至場地中只剩下一名學生,這名學生則爲勝利者。

2.3、兼顧遊戲的自主性與紀律性

體育課是需要組織紀律性來保障的,而遊戲活動偏於自由化,氛圍是比較寬鬆的,比較自主的,因此有時候會與體育課的紀律性發生衝突。這個時候教師就需要對其進行平衡與兼顧了。爲此,教師可以在設計遊戲時,向學生強調遊戲的規則,並且告知學生違反規則需要接受懲罰。而有些遊戲操作起來容易打亂秩序、造成混亂。特別是分組之後進行的球類、投擲類遊戲,如果不能按照規定進行遊戲,容易影響教學效果,甚至造成安全事故。爲此,教師需要爲學生提前準備好場地與器材,一方面要保證遊戲教學的實際效果,另一方面必須確保學生聽從指揮,嚴明紀律,採取一定有效的強制性措施使課堂教學順利進行。

2.4、注重遊戲中的人身安全

體育課上最關鍵的話題不僅是鍛鍊身體,增強體質,還有保障安全。尤其是在遊戲中,學生玩得忘我,一不留神很有可能會發生一些意外傷害事故。其實,任何體育課上的意外傷害事故都是有原因的,或者是課前熱身活動不足,或者是教學組織不嚴密,或者是教學場地存在安全隱患,或者是學生運動負荷過大。無論是哪一種原因,只要造成意外傷害事故,都是失敗的體育課。爲此,教師需要注重遊戲中的人身安全,從思想高度上重視並相應地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預防。如:使用的場地要平坦、器材要牢固,發現問題要立即停止使用。遊戲的難度要根據年齡、性別等特點來確定,不能超越對象的體質、素質、技術水平等客觀條件,在從事活動性較大和運動負荷大的遊戲前,應做好熱身活動,以免發生關節扭傷和肌肉拉傷。除上述注意事項外,教師還不能掉以輕心。在遊戲過程中,需要時刻提高警惕,觀察學生反應,關注學生遊戲中的體力變化,及時作出遊戲的調整或終止。

3、結語

體育遊戲在體育課堂中的應用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是很適合輔助教師進行教學工作的。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於教師教學觀點、教學模式的過時以及對課堂的把握不夠合理、準確等問題,加上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主觀感受,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沒有充分注意遊戲中的安全問題,導致體育遊戲在體育課中的運用和開展還不夠完善、合理。爲此,教師仍然需要不斷地探索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最大限度地發揮遊戲的作用,提高國小體育教學效率。

作者:牟忠偉 單位:高新區清平國小

參考文獻:

[1]劉歷紅。體育遊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元條件”———由一項實驗引發的思考[J].中國小管理,2012,(08).

[2]劉琪,洪燕燕。體育遊戲對幼兒健康人格發展的探討[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6,(06).

[3]李榮娟,覃林。遊戲化教學是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手段[J].教育與職業,2006,(24).

[4]常益。集體性體育遊戲項目對國小生團隊意識培養作用的研究[D].東北師範大學,2010.

[5]黃勇。南京市浦口區國小體育課堂中體育遊戲實施現狀及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D].上海師範大學,2015.

第三篇:國小體育教學低效行爲分析

體育運動關乎人們的身體健康,從小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對於學生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國小生正處於心智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具備了積極進取的心態,但是基於他們好玩、好動的天性,往往在自制力的控制上面還存有一定的缺陷,這就需要教師加以引導,注重培養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避免出現課堂低效行爲。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要利用各種教學策略,充分地發揮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而避免低效行爲則是一條提升有效性的主要途徑。

一、忽視課前準備,影響課堂效率

體育課與其他學科的區別在於:體育課要依存於外在的環境來實現教學目標,如學校的場地建設、體育器材的選擇、班級人數的多少、教師採取的教學方法等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國小生正處於容易情緒化的時期,所以場地的佈置是否符合國小生的心理特徵,對學生參與課堂的意識培養起着重要作用。另外,體育器材也要滿足每個學生的課堂需求,否則直接導致課堂效率不高的現象。例如,在國小體育足球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求每個學生都要進行運球練習,此時有學生跑來告訴教師,他們沒有球可練,球被其他同學分完了,然後教師又要返回器材室爲學生重新拿球,這時候教師就需要要清點一下人數,以防再出現這樣的現象。這種因器材準備不足反覆拿取器材的現象,無疑會使學生失去課堂活動的興趣,且對於課堂有效性的發揮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因此,在國小體育教學中,教師需要把握好課前和課堂中的各個環節,在體育課開始之前,教師不僅要備器材、備學生,還要備課堂中可能臨時生成的教學環節,另外學情的掌握、體育場地的適宜性等各個方面都要精心地準備,避免出現課前準備上的失誤,造成體育課堂低效行爲。

二、淡化教學重點,造成課堂冗雜

體育課堂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可謂形式多樣,但是在形式多樣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忽視學生的主體性。只有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地發揮,纔是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到了發揮;學生是否在課堂中學到了真正屬於自己的知識或者是技能,纔是檢驗課堂有效性的標準。而教師在課堂環節設置上的重形式、輕內容將是構成體育課堂低效性的一個主要因素,突出重點的教學內容纔是課堂凝聚力的基礎,離開了教學重點的課堂無疑是一場走馬觀花的遊戲。例如,在排球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學生準備活動後,便開始了關於排球教學的很多活動,如墊球、傳接球、扣球等訓練,還安排了小組之間進行排球賽。雖說比賽對於學生參與課堂有着積極的作用,但是在一節課的時間裏,學生在各種排球知識的學習中倍感乏力,卻不知道自己到底學了些什麼,似乎只有比賽纔是他們這節課印象最爲深刻的內容。教學的靈魂在於一節課的教學重點,沒有重點的教學活動即便是面面俱到,也不能將課堂提升到到一個有效的高度。因此,教師要在體育教學中凸顯出一項技能的重要性而強化練習,找出課堂教學的立足點,只有這樣才能避免低效行爲的發生。教學目標對於課堂教學而言是統領性的,只有在教學目標下衍生出的教學重點中安排教學環節,才能使課堂在一個具有凝聚力的中心中發散課堂內容,進而避免因爲缺少教學重點而出現課堂低效行爲。

三、忽視課堂管理,致使課堂無序

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學生的自主性已經得到了廣泛關注,但這並不代表教師在整個課堂活動中就完全地放手給學生,尤其是體育課堂,沒有教師的管理,學生很可能陷入一片混亂之中。國小階段的學生自制力很差,他們很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所迷惑,現代教育理念認爲,在允許學生思想和行爲自由發展的同時,還要注意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化和引導,唯有此,學生才能在教師的指引下朝着身心健康的目標前進,學生的主體性也才能在適當的指導下得到充分發揮,體育課堂更是如是,教師必要的管理尤其重要。例如,在國小體育課堂教學中,有的教師爲了突出顯示學生的主體性,在課堂中爲學生準備了多種器材來供學生進行個性展示,如籃球、排球、跳繩等,而這項要求的設定初衷雖然是爲了學生的自由發展,突出主體意識,但是教師卻忽視了學生的心理特徵和教師引導的作用,當學生在自由活動的同時,課堂也出現了無序性,如教師還沒開口,學生就將自己喜歡的器具搶玩一空,甚至有的學生因爲沒有搶到器具而爭吵不休,在這種無毫無秩序可言的課堂,何談有效?在新形勢下師生關係的構建中,既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也要重視教師的引導作用。體育教學中不能將學生放任自流,恰當的課堂管理,對於課堂有效性的發揮至關重要,教師在設置情境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不要使課堂陷入不能控制的境地。體育教師要在課堂中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控能力,使課堂中師生之間的角色演繹得更加精彩。

四、總結

總之,國小體育課堂的低效行爲有很多,教師要在認清新課程改革理念精髓的基礎上,對學生在課堂管理上採取有效的教學策略,課前的備課不僅要備學生,還要備器材、備場地等,力求在課堂中確定有效的教學重點,真正發揮出體育課堂的實效,讓學生能在體育課堂中展示個性、健康成長。

作者:季小梅 單位:江蘇省如東縣苴鎮福亮國小

第四篇:國小體育教學改革問題與對策研究

隨着科學文化的不斷進步,我國的教育水平已經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是我國在國小體育教學改革中還是存在很大的問題,需要相關教育者採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解決。基於此,本文只要從體育教學的目標、改革、內容進行了詳細的研究,以便給我國的國小體育教學改革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

關鍵詞:

國小體育 教學改革 問題 對策

就目前的發展形勢來看,我國的基礎教育正在慢慢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這一教育改革加大了各個學校改革的步伐,給學生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讓各個教育者明白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爲國家培養出各級各類的優秀人才,而不是隻注重學生的文化成績。因此,作爲完成學校體育任務重要途徑之一的體育教學,更應該與時俱進,努力發展與進步,讓學生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

1、我國的國小體育教育改革存在的問題

1.1、體育教學目標太過單一化

體育教學目標單一化的意思就是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體育教師縮小了學生的發展空間,限制學生目標追求的廣度,從而導致學生不能自由發揮,限制了學生的發散思維。從調查的結果來看,體育教學目標單一化其主要體現在,只根據國家的相關規定進而判斷出學生的成績,同時由於體育工作者並沒有認識到其工作的重要性,從而導致教學內容太過單一,沒有新穎性等等。這些原因都是會使學生在教學目標單一的環境下得不到更好的發展。

1.2、體育教學內容過於競技化

體育教學內容過於競技化顧名思義就是指在目前的體育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選擇的教學內容,都是根據圍繞“競技”二字構建的,並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制定相關教學內容,嚴重阻礙了體育教學快速發展的腳步。我國的國小體育教學的競技化會給體育教學改革帶來以下影響:

(1)不利於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

一般來說,我國的競技性運動項目有非常明顯的特徵,其主要作用就是提高身體素質上和增強學生的忍耐性。而我國的體育教學內容則是把提高素質發展的專項性逐漸遷移到我國的國小體育教學之中,從而導致體育教學不能把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的教學目的實現到底,使體育教學改革不能夠更好的發展下去,影響最深的一點就是,這樣的教學轉變不利於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

(2)與真正的體育教學目的相違背。

體育教學的最終教學任務其實就是,以促進學生身體生長髮育、增強學生的體魄、鍛鍊學生的忍耐力、讓學生能夠熟練的掌握到科學健身方法爲主要教學任務。而競技性運動項目則是與體育教學任務相違背,該運動項目則是從體育競技的角度出發,主要是爲國家選用一些優秀的運動員,通過科學合理的訓練過程,達到完善技術,實現提高運動成績的最終目的。雖然,部分的運動技術可以幫助學生將已有的運動能力發揮的淋漓盡致,但是對於我國的國小體育教學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好的開始,不能真正提高我國的教學水平,嚴重阻礙了學生全面發展的腳步。

(3)競技化的強身指向了健身目的。

詳細的來說,健身的目的其實就是爲了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健康觀,提高全民的健身意識,在不影響人體生命科學的情況下,逐漸提高運動能力,增強全民的身體素質,讓全民都能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但從目前的發展形勢來看,競技化的強身只注重體育對人體的改造作用,不能讓全民樹立起正確的健康觀。由此可看,競技化的體育教學一定不能幫助全民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嚴重違背了人的自然生長,不能從學生的自身實際發展情況出發,進而制定出更爲合理有效的教學內容。

1.3、體育教學過程中存在嚴重的技術化

體育教學過程中存在嚴重的技術化其實就是指,在體育教育教學的過程中,由於體育教師太過苛求運動技術的規範性,誤以爲有效的實施運動技術就可以提高體育教學水平,增強學生的體魄。但是苛求運動技術在體育教學的效果並不明顯,該技術不僅會降低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積極性,還會使我國的體育教學的最終目的難以實現。

1.4、體育教學組織紀律化

體育教學組織紀律化其實就是指,在體育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體育教師爲了保證體育教學課堂的有序性,不得不把教學組織的統一性擺在首位,進而把體育教學效果放在後位,促使我國的體育教學效果不明顯,失去了體育教學存在的意義。其體育教學組織紀律化對我國體育教學的影響:一味的強調組織性,嚴重忽視了體育教學效果的實效性。衆所周知,體育教學的教學任務就是,將已有的教學環境給學生創造出一個健康向上的學習環境,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忍耐性,讓學生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但是由於部分的體育教師只知道組織紀律性,忽視了體育教學的最終目的,從而導致體育教學逐漸轉變成爲了缺乏失效的機械操演,促使我國的體育教學不能夠更好的發展下去。

1.5、教學評價統一化

所謂的教學評價統一化其實就是指體育教師忽視了每個學生都存在個體差異性,從而導致部分學生的運動才能和主觀努力被埋沒,以統一的教學評價法並不能夠正確反映出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嚴重缺乏公正性等。

2、國小體育教學改革存在問題的相關對策

2.1、實施正確的素質教育的觀念

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實施正確的素質教育觀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樹立素質教育下正確的課堂教學的觀念。以下的課堂教學理念可以指導體育教師完成體育教學任務的前提條件。(1)體育教師要明白其工作的主要任務就是幫助學生增強體魄,樹立一個正確的健康觀。因此,體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製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任務,要讓每位學生都能得到全面的發展;(2)要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特點,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體現自身的獨特性和創造性等;(3)要把培養學生的體育實踐能力作爲教學核心任務。

2.2、提高體育教師的素質,使其充分發揮出其本身的作用

隨着經濟的不斷髮展,我國對體育教學的要求越來越多,這無疑是體育教學面臨着巨大的挑戰。因此,爲了促使體育教學更好的滿足當前不斷髮展的社會要求,體育教師只有把傳統的教學觀念摒棄,同時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健康素質和樹立起正確的教學觀念,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更新有效的教學評價法等。只有這樣纔可以提高我國的教學水平,讓每位學生能夠知道體育課程的重要性。

2.3、制定出更爲全面的課堂教學目標

教師在制定全面的課堂教學目標的過程中,一定要突出體育教學的全體性和重要性,要把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考慮進去,也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從而選擇出正確的教學課堂目標。雖然,在層次的區分上不能實現每位學生都有一個正確的教學目標,但是可以以一個小組來制定出更爲合理的課堂目標。值得注意的一點就是,在制定課堂教學目標的過程中,體育教師必須要注意教學目標的全面性。

2.4、改革與發展教學評價體系

爲了能夠正確判斷出學生的學習情況,相關教育工作者必須要不斷改革與發展,直至找到更爲合適有效的教學評價體系。一個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不僅可以幫助教師能夠準確知道學生的學習情況,還可以樹立起全面發展的體育課堂教學質量感。

3、結束語

綜上所述,雖然我國的體育教學已經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還是存在的問題,需要相關教育工作者採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解決。因此,體育教師應該不斷改革與發展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以及培養學生的體育實踐能力,以此來促進我國的國小體育教學能夠有一個更好的發展前景。

作者:孫寧 單位:山東省平邑縣鄭城鎮魏莊中心校

參考文獻:

[1]郭敏剛。我國農村學校體育發展的現實審視與路徑探索[D].華中師範大學,2014.

[2]馮玲。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體操類項目開展現狀及對策分析[D].成都體育學院,2014.

[3]劉旭。邵陽市城鄉結合部國小體育發展現狀與困境研究[D].吉首大學,2014.

[4]張海雄。湖南省貧困農村中國小體育與健康課程開展現狀與對策分析[D].湖南師範大學,2011.

[5]李德海。農村學校佈局調整前後國小體育發展狀況對比分析[D].華中師範大學,2013.

第五篇:國小體育教學改革探究

【摘要】

社會的進步推動教學改革也在不斷的前行,改革中的體育教學需要作出適當的調整以期適應教學改革的發展要求。本文主要介紹課程改革中體育教學理念的發展,並轉變體育教學方式,提出問題教學法、情景教學法、創新教學法等適應學生主體發展能力的新教學方法。主要目的是有效提升學生的體育學科素養、鍛鍊學生的身體素質、完善教學改革的發展進程。

【關鍵詞】

新課程 國小體育 教學改革

一、課程改革中體育教學理念的發展

體育課程教學的基本理念是要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有效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髮展的同時,培養學生終身學習體育的意識,在以學生髮展爲中心的基礎上,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發展。學生是由不同的個體組成,所以爲確保每一個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有所受益,就需要在教學的時衡量教學發展理念。如果教學的發展忽略學生主體地位,老師作爲教學主體瞭解整個課程需要表達的內容,但學生卻不能夠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學生的主體教學地位一定會受到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和學生互動交流,比如在籃球教學時教師爲學生傳授各種籃球傳球的知識,但是學生本身對課程的整體教學模式不是很喜歡,所以對老師講授的內容積極性不高,影響學習質量。如果讓學生自己討論關於籃球的傳球技巧,學生在熱烈的討論中會融入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那麼學生對體育課堂將會有全新的認識,也調動學生的體育學習積極性。

二、新課改下體育教學改革發展方式

1.問題教學法的開展。

(1)問題教學法的相關知識融入體育教學中。

理論基礎是合理教學方法開展的支撐,因而問題教學法也不能拋出在外。問題教學法要想有效的引入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第一,掌握與問題教學法相匹配的理論知識,當基礎知識準備充足的情況下,才能在合理的範圍內設置問題,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探索和解決問題;第二,相關知識的理論基礎掌握,能夠探索出教學實施的具體途徑以及教學改進方法,學生能夠客觀全面的認識問題教學法。此外,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的開展探索,找問題教學法中理論是實踐的契合點,保障教學質量。

(2)合理的進行問題情境創設。

教師結合國小教學的實際,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並結合教學內容開展教學情境創設。體育教學是一門實踐性質較強的課程,在體育教學中開展問題教學法,合理的設置情境是教學活動開展的關鍵。教師在問題教學法的實際掌握中,要依據教學內容開展合理的情境創設,及時的糾正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對於積極參與的學生予以鼓勵,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創新教學法的開展。

(1)情景教學模式的創造。

教師運用生動和幽默的語言進行知識講解,能夠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模式的展開。比如創設“千難萬阻救傷員”的情景教學活動,教學活動開展前,教師要給學生講解遊戲的規則,當學生在遊戲途中遇到障礙的時候,要先了解先帶領傷員是跳過火圈還是跳過模擬的水坑,學生在遊戲的過程中總結遊戲的經驗和教訓,有利於自己在最短的時間內救助傷員。有的學生在遊戲的時候因爲經驗總結找到遊戲快速通過的技巧,這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創新能力。有時候學生感覺遊戲的情景不合理也會自己創造遊戲環節,學生在平時都喜歡看一些綜藝節目,比如現在熱門的“跑男”中有很多有趣遊戲環節和遊戲項目,學生可以自己挑選喜歡的遊戲改編以後和同學一起參與,如撕名牌,不但培養學生靈活的反應能力還能夠在運動中提升體育學習氣氛。

(2)鼓勵學生在自編自演中提升創造能力。

在體育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創新教學方法,挖掘學生創造性的潛能激發。比如在準備活動開始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自己設想預習活動的開設;要積極的創設出比賽的規則和項目的整體運作方式;遊戲教學模式的開展讓學生真正的做到舉一反三。例如,在傳統的兩人三足遊戲中,學生提出這樣一個新的創意,在兩人三足的基礎上可以兩個人中間夾一個起球。增加鍛鍊時候的難度係數,可以加入創意讓各組在進行運動的過程中把圖案畫到氣球上面,如果遊戲過程掌握不好力度氣球就會爆炸。這樣加大遊戲的趣味性。學生在娛樂開展的同時提升了自己的創新思維能力。學生開展趣味跳繩運動的時候,不要沿用以往的傳統跳繩都是老師和學生搖大繩讓學生一起跳,這樣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點,可以變換一種形式,一個學生一邊跳大繩,一邊把手裏的小球扔給下一同伴,下一個同伴在接到球以後才能夠繼續跳繩,這樣可以鍛鍊學生的手腳配合能力,培養學生的注意力。另外,學生自己創設的遊戲會有更高的興趣和積極性,還能在玩中不斷的變化和發展新的遊戲模式。老師要不斷鼓勵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讓學生能夠大膽的說出自己的創意。

三、結語

當前國小體育課程改革勢在必行,體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教育工作者必須適應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這就要求體育教師認真研讀體育課程標準,整合現代化的教學資源,不斷的優化體育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國小科學素養,爲學生的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高斌 單位: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天津路國小

參考文獻:

[1]孫士凱。關於情境教學法在國小體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亞太教育。2015(29):20-22.

[2]張敬。國小體育教學中“動愛樂情境教學法”的實施與應用[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5(02):101-102.

第六篇:國小體育教學多媒體技術應用

多媒體作爲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再加上,學生在國小階段好奇心、求知慾強烈。因此,教師利用多媒體進行體育教學,能夠有效利用多媒體集圖像、視頻於一體的優勢,全方位展現體育魅力。

關鍵詞:

多媒體技術 體育教育 應用

隨着教學理念的不斷進步,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國小體育作爲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一個重要課程,在教學活動中佔有重要的地位。然而,由於應試教育體制、傳統的教學模式只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忽視了學生體育實踐的拓展。多媒體技術集多種優勢於一體,被廣泛應用在國小體育教學中,國小體育應用多媒體技術能夠減輕教師的工作量,並且讓學生能夠更形象地學習到知識,激發學生對於體育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體育學習效率。

一、多媒體拓展了教學內容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在體育課之前總是通過照本宣科的方式給學生傳授各種體育知識,學生感到枯燥的同時往往喪失體育學習的熱情,教師應該意識到體育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科目,如果教師不注意將實踐和理論相結合,會導致學生認爲體育課枯燥無味。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體育輔助教學,讓原本枯燥的體育理論通過多媒體技術生動地展現出來,學生能夠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教師也能夠取得較好的教學成果。例如:教師在對一些體育衛生和體育準備活動進行講解的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這些衛生常識製作成相應的PPT和小動漫的形式。這樣可以通過學生喜歡的動漫,既能讓學生學到知識,同時還能調節課堂的學習氣氛;並且教師通過多媒體技術將生動的圖片展示出來,讓學生形象地看到如何在體育活動中掌握正確的衛生習慣;同時在面對一些體育規則的講解時,教師可以利用實例教學,將體育規則通過PPT+視頻的形式展現給學生,如教師可以通過蒐集相關的視頻素材,然後組織學生觀看,教師應該注意在平時的多媒體教學中,應該選擇一些有重點的素材,利用多媒體技術對體育教學中一些難點進行重點突破,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二、能讓學生掌握體育難點

傳統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往往在上課之前對體育的規則,體育活動中應該注意的事項講得很清楚,但是在真正到了體育實踐活動中,學生還是狀況百出。因此,教師應該提高學生實踐能力,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多媒體技術具有模擬現實的功能,教師在上課時通過三位一體的模式,讓學生能充分學習體育基礎知識,並且教師還可以利用網絡技術和學生進行互動,讓學生在互動中紮實地掌握體育基礎知識。教師通過反饋獲得學生對體育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而調整教學方案。最後,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多媒體技術對於體育實踐內容進行模擬,讓學生通過模擬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給學生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教師通過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呈現體育活動規則和肢體動作的全過程,同時,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還可以對教學視頻和PPT進行動作定格,讓學生能夠更加細緻地觀看動作結構,以及一套連貫動作的全過程,讓學生在認知整個動作的基礎上,繼而達到對自身動作的整體把握。如此一來,教師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夠幫助學生輕鬆突破體育教學中的難點和疑點。如教師在講解籃球運動時,可以首先通過PPT給學生講解籃球有哪些運球動作和肢體假動作,並且給學生講解籃球運動的由來和基本的體育規則,繼而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學生。

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通過多媒體技術,一方面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能夠展現給學生一個形象的世界,讓學生能夠通過形象地展現來掌握基礎的體育知識,提高自身的體育技術。多媒體能夠讓學生在學習時充滿樂趣,激發學生對體育的熱情。多媒體輔助體育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例如:在乒乓球運動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幫助學生進行乒乓球基礎知識的學習,可以組織學生觀看乒乓球基本動作視頻,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體育基礎素質,並且教師在組織學生觀看視頻的同時,可以讓學生定期展開乒乓球活動,這樣促進學生的體育競技。

四、開拓體育教學的新途徑

隨着教學理念的不斷創新,教學體制的不斷改革,體育技術符合當代社會對高素質人才培養的要求。因此,教師在平時的體育教學中,應該善於利用多媒體爲體育教學服務,並且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根據國家對體育課程改革的要求,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對學生的體育教學進行合理的安排,確保體育教學活動能夠拓展學生的視野,讓學生養成熱愛體育鍛煉的好習慣,促進學生體育素質的提高。同時,多媒體技術還能豐富學生的體育文化活動,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讓學生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

五、總結

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體育教學,能夠讓學生在現代高科技技術的手段下實現身體素質和學習知識同步發展。教師運用多媒體技術將教和學融合在一體,解決了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面對枯燥的理論提不起學習興趣的問題,並且讓學生髮揮自主學習能力,爲學生體育課程的學習打開了新的局面。

作者:胡亦波 單位:江蘇省泰州高港實驗國小

第七篇:國小體育教學素質教育滲透藝術性

多媒體作爲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再加上,學生在國小階段好奇心、求知慾強烈。因此,教師利用多媒體進行體育教學,能夠有效利用多媒體集圖像、視頻於一體的優勢,全方位展現體育魅力。

關鍵詞:

多媒體技術 體育教育 應用

隨着教學理念的不斷進步,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國小體育作爲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一個重要課程,在教學活動中佔有重要的地位。然而,由於應試教育體制、傳統的教學模式只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忽視了學生體育實踐的拓展。多媒體技術集多種優勢於一體,被廣泛應用在國小體育教學中,國小體育應用多媒體技術能夠減輕教師的工作量,並且讓學生能夠更形象地學習到知識,激發學生對於體育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體育學習效率。

一、多媒體拓展了教學內容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在體育課之前總是通過照本宣科的方式給學生傳授各種體育知識,學生感到枯燥的同時往往喪失體育學習的熱情,教師應該意識到體育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科目,如果教師不注意將實踐和理論相結合,會導致學生認爲體育課枯燥無味。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體育輔助教學,讓原本枯燥的體育理論通過多媒體技術生動地展現出來,學生能夠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教師也能夠取得較好的教學成果。例如:教師在對一些體育衛生和體育準備活動進行講解的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這些衛生常識製作成相應的PPT和小動漫的形式。這樣可以通過學生喜歡的動漫,既能讓學生學到知識,同時還能調節課堂的學習氣氛;並且教師通過多媒體技術將生動的圖片展示出來,讓學生形象地看到如何在體育活動中掌握正確的衛生習慣;同時在面對一些體育規則的講解時,教師可以利用實例教學,將體育規則通過PPT+視頻的形式展現給學生,如教師可以通過蒐集相關的視頻素材,然後組織學生觀看,教師應該注意在平時的多媒體教學中,應該選擇一些有重點的素材,利用多媒體技術對體育教學中一些難點進行重點突破,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二、能讓學生掌握體育難點

傳統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往往在上課之前對體育的規則,體育活動中應該注意的事項講得很清楚,但是在真正到了體育實踐活動中,學生還是狀況百出。因此,教師應該提高學生實踐能力,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多媒體技術具有模擬現實的功能,教師在上課時通過三位一體的模式,讓學生能充分學習體育基礎知識,並且教師還可以利用網絡技術和學生進行互動,讓學生在互動中紮實地掌握體育基礎知識。教師通過反饋獲得學生對體育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而調整教學方案。最後,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多媒體技術對於體育實踐內容進行模擬,讓學生通過模擬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給學生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教師通過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呈現體育活動規則和肢體動作的全過程,同時,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還可以對教學視頻和PPT進行動作定格,讓學生能夠更加細緻地觀看動作結構,以及一套連貫動作的全過程,讓學生在認知整個動作的基礎上,繼而達到對自身動作的整體把握。如此一來,教師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夠幫助學生輕鬆突破體育教學中的難點和疑點。如教師在講解籃球運動時,可以首先通過PPT給學生講解籃球有哪些運球動作和肢體假動作,並且給學生講解籃球運動的由來和基本的體育規則,繼而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學生。

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通過多媒體技術,一方面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能夠展現給學生一個形象的世界,讓學生能夠通過形象地展現來掌握基礎的體育知識,提高自身的體育技術。多媒體能夠讓學生在學習時充滿樂趣,激發學生對體育的熱情。多媒體輔助體育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例如:在乒乓球運動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幫助學生進行乒乓球基礎知識的學習,可以組織學生觀看乒乓球基本動作視頻,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體育基礎素質,並且教師在組織學生觀看視頻的同時,可以讓學生定期展開乒乓球活動,這樣促進學生的體育競技。

四、開拓體育教學的新途徑

隨着教學理念的不斷創新,教學體制的不斷改革,體育技術符合當代社會對高素質人才培養的要求。因此,教師在平時的體育教學中,應該善於利用多媒體爲體育教學服務,並且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根據國家對體育課程改革的要求,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對學生的體育教學進行合理的安排,確保體育教學活動能夠拓展學生的視野,讓學生養成熱愛體育鍛煉的好習慣,促進學生體育素質的提高。同時,多媒體技術還能豐富學生的體育文化活動,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讓學生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

五、總結

課堂體育教學論文 篇二

快樂體育從方法論角度講,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教和學的積極性,使教師樂教、學生樂學,使全體學生在師生融洽合作的氛圍中生動活潑的發展,並在學習過程中始終體驗運動的樂趣,體驗克服困難後取得“成功”的快樂的一種體育教育思想。根據二期課改“以人爲本”理念,在日常體育教學採用: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改變課堂教學模式,激活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個性,體驗練習快樂;利用感官刺激,激發學生心理快樂;評價體系多元化構建,激發學生練習興趣等。爲學生創設多種條件,培養學生的基本活動能力,激發學生參加體育的興趣,讓學生“想學”、“敢學”、“樂學”,成爲課堂真正的主人,使學生在體育課堂中能真正品嚐體育的快樂。

關鍵詞:體育快樂

跨入21世紀,學校體育教育必須適應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需要,應在社會健康觀和體育觀的基礎上形成新的體育教育思想。所以,快樂體育思想就運用而生,它是時代的產物,是時代精神的反映,是與整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離不開的,特別是與當前進行“二期”教育改革以及整個體育的改革與發展緊密聯繫的。

快樂體育是體育教學的目標所在,追求所在,目的在於讓學生在快樂的氣氛中接受知識,學會方法。它重視體育課中所具有的獨特樂趣,以此來滿足運動的慾望,發展體力和智力,驅散疲勞和煩惱。真正做到“課伊始、趣已生;課進行、趣正濃;課結束、趣尤存”。

一、注重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1、教師轉變觀念、體現爲學生服務的教育觀念

現代教育倡導“以人爲本”,而以往教師在課堂上一味的採用灌輸方法,一切以教師說了算。已經無法讓孩子發揮主動性,嚴重妨礙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的發揮,與現代教育理念相違背。正是在“二期課改”的指導下,教師在教學之前應瞭解學生喜歡什麼?喜歡怎樣的教學環境且學生之間可以共同參與課堂教學與教學目標的制訂,甚至可以參與教學進度與制度實施,只要學生喜歡教師就應該滿足他們的需要。

2、樹立學生自信心,敢做課堂主人

教師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加課堂教學,用和藹可親的語言與學生進行交流。樹立他們的自信心,教育學生課堂是他們的,讓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他們纔是課堂真正的主人。一切教學活動都是爲了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鼓勵學生在課堂中勇於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只要有利於激發學生參加體育的興趣,能讓學生“想學”、“敢學”、“樂學”的方法教師都應該主動接受,使學生成爲課堂真正主人,讓他們在體育課堂中能品嚐體育的快樂。。

二、改變課堂模式,激活課堂氛圍

1.導入新穎,氣氛活躍

給學生營造一個寬鬆、愉快的學習氛圍,既是我們教師努力的方向,也是激發學生興趣使他們得到快樂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學生也樂於接受。例如:我們改變以往軍事性的導入方式(小幹部整隊、向教師彙報人數、宣佈課的內容和任務),利用學生好動的天性,以遊戲爲切入點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孩子自由結伴按自己的練習傾向有序地進行活動:還可以利用一些輕鬆愉快的音樂作爲練習的背景音樂,既對課堂氣氛進行烘托,又能通過聽覺刺激學生的感官,使其愉悅。這種形式不僅使學生在心理上得到滿足,得到心理上的,同時也起到了整備活動的輔助功效,也激活了課堂氣氛。

2、師生共練,融洽師生關係

俗話講得好:言教不如身教。教師的一言一行給予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教學中,教師應溶入到學生中去,和孩子們打成一片,成爲他們的朋友,利用肢體語言與學生交流,如:身體的接觸、撫摩孩子、蹲下來和學生說話等。教師還可以利用自己行動感染學生,以微笑服務學生。如《老鷹捉小雞》的遊戲,教師可以用誇張的肢體語言來模仿老鷹的動作,幽默的臉部表情等都能激發學生的練習積極性,調動學生的練習慾望,滿足他們心理和生理上的。

3、學生自由結伴,建立良好的夥伴關係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和同齡人進行交往是內在的心理傾向,能和自己的好夥伴一起做遊戲是意見非常高興的事情。教師在課堂中教師可以讓孩子自己選擇合作伙伴:“興趣愛好相同的結伴”——可以使學生在練習和交流中得到快樂;練習能力相仿的結伴——可以使學生在練習和比賽中得到成功的快樂;練習能力不同的結伴——可以使練習能力好的學生在幫助他人時感到快樂——助人爲樂。這種方式的採用大大地提高了學生間的人際交往能力,爲學生將來進入社會打好基礎。

三、激發學生個性,體驗練習快樂

1、多器材教學,品嚐練習的快樂

學生的個性是有差異的,興趣也各不相同,教師在課堂中應重視學生個性傾向,把選擇權讓給學生,就是形式有權在課中選擇自己喜歡的項目和器械練習。一般而言,學生從事自己所喜愛的、熟悉的、能容易掌握的運動項目,如男生喜愛足球、籃球、乒乓等一些競賽項目,而女生則較接受羽毛球、毽子、跳繩等文雅的項目,這樣學生不僅接觸器械時間多了,而且運動量也同步加大,練習的意識加強了。學生練習興趣高漲,教學氣氛活躍,自己做主,滿足需求。

2、改變練習形式,感受成功的喜悅。

有人曾這樣說“如果教師給學生都是具體的東西,規範的東西,那麼學生就沒有創想了”,故而,教師應多引導學生、利用場地器材進行各種變化和組合進行練習,以此來感受成功的喜悅,在障礙賽跑遊戲中,教師可以利用墊子、健身棒、短繩等來作爲障礙物,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來從新對障礙物的次序進行重新組合來縮短比賽的時間。通過學生小組討論,教師引導:有的組把四個障礙物交換了位置,有的改變障礙物的形狀等,在比賽中品嚐創新和成功的快樂。這樣的教學可以使學生有不同的練習形式,教學場面氣勢如宏。有思則必有疑,有疑則必有探知的慾望,以此培養學生的思維和探究的習慣,讓學生充分感受體育帶來的魅力。

四、利用感官刺激,激發學生心理快樂

1、正確優美的示範,消除心理障礙。

教師正確優美的講解與示範是一種最直接、最實用的教方法。根據兒童生理和心理學特點:兒童的第一信號發育比較完善,而第二信號系統發育比較遲緩,學生對直觀形象的事物特別敏感,且他們天生模仿能力很強。爲此,我們可以通過熟練、輕鬆、優美的示範來激發學生的練習慾望,讓他們躍躍欲試,同時還能消除學生對練習動作的恐懼心理。例如:在“單槓後襬下”動作教學時。由於是學生初次嘗試練習,爲了避免產生恐懼心理現象,教師可先進行規範、優美的示範,從方向、部位、時間上讓學生仔細觀察。既有利於學生直觀模仿便於加深對動作的理解以及容易掌握動作,使他們體驗體育鍛煉的快樂,又有利於學生消除恐懼心理,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2、多媒體的運用,體現身臨其境的感覺

在現代教育中教育手段更趨向人性化,其唯一目的是讓學生在情緒和心理上體現獨一無二的教育效果。我們可以運用多種先進技術:如錄像、投影以及電腦等手段使學生更直接,零距離的體驗身臨其境的感受,如2002年4月在上海同洲模範學校進行的二期體育教學活動中由於事先運用了多媒體制作,學生通過錄像看到上課時的自己。每一個動作和表情歷歷在目,情緒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同時也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課堂氣氛空前高漲。也培養了孩子平時鍛鍊的好習慣,增強了競爭的意識,知道了自己愛好運動是多麼有價值、有意義的。

3、場地器材合理佈置及色彩的運用

場地器材的合理運用是教師上好課的前提,它不僅體現教師資力的內涵也能優化課堂的教學效果,同時也能讓學生一下子被吸引住,激發他們練習的慾望。課堂中教師可以把體育器材佈置成國小生熟悉和喜愛的圖,如長方形、正方形、菱形等。給學生清新的情境和直觀的感覺,引發學生的好奇心。除此以外,還可以在器材上塗上各種不同的顏色,利用色彩刺激學生的感官,使學生在課前產生興奮的感覺,有利於學生主動參加鍛鍊。

五、建立評價體系,從成功中體驗快樂

1.教師鼓勵性評價

法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鼓勵、喚醒、鼓舞”。課堂教學中體育教師應運用鼓勵性評價方式,即用肯定、鼓勵、尊重、信任的語言,對學生的行爲表現進行評定。鼓勵性評價能使學生改變消極的我不行的自我概念,增強其參與的信心和主動性。如:試一試,老師相信你能行;勇敢一點你一定能跳過去;你重新再做一次,改過來好不好等。激發學生學習的強烈動機,產生更大的學習興趣。除此以外,還可以通過小組競爭等方式,鼓勵學生的勇氣,激發學生的熱情。使學生在超越自我、戰勝他人過程中享受達到目標的快樂和獲得成功的喜悅。

2.學生相互評價

學生互評可以使學生了解自己無法知道或體驗的效果。如:在做“前平舉和側平舉”的時候,學生可通過同學的評價來了解自己所做動作的到位率。通過及時的評價和反饋的信息來提高自己動作質量,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學生互評不僅使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熱情提高了,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積極思考、仔細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並且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往,學生社會交往能力也得到充分的培養。

3.學生自我評價

學生自評是學生自我認識、自我教育的方法,是教師掌握學生學習興趣的直接來源。是改進教學的動力和手段,有利於解決了學生學習中“要我學”和“我要學”矛盾的轉變,改變了學生被動學習,體現了學生主體性,對改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起到重要作用。自我評價也是培養學生健康心理素質的一條重要途徑。

體育教學論文 篇三

1.教學模式要多樣化。多樣化的教學模式通常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使學生學習變被動爲主動,還可以改變學生參與學習的意識,在學習動作技術、技能,提高身體素質的同時,培養終身體育意識。教學模式的安排與教學安排、師生關係、學生之間的關係有着密切的聯繫。例如:在隊列練習時可以安排一些“反口令練習”;在準備活動慢跑時穿插些“喊數抱團”的遊戲或者增加“蛇形跑”“螺旋形跑”等等;在短距離跑的起跑練習時,可以安排坐姿、背向、轉圈等不同起跑方式的練習。體育教師在教學中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增進師生、學生間的交流,使體育課的教學效果不斷得到提高。

2.教學方法要靈活運用。“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方法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的實際情況、場地器材等多方面進行擇優擇機運用。常見的體育教學方法有講解示範法、完整、分解法,遊戲法、比賽法等等,現代化的體育教學方法有創造教學法、啓發式教學法、情景設置教學法等等,我們要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將教學方法科學、合理地融入到各種教學模式中去,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升體育教學的有效性。例如:教師要多組織學生參加他們喜歡的籃球賽、排球賽等等,也可以組織學生觀看一些大型體育比賽,如奧運會我國體育健兒頑強拼搏奪冠的喜人場面,以此來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拼搏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感。

3.教學內容要多樣、可行。體育教學中教學內容的多樣性和可行性必須得到每個體育教師的重視。高中選項教學時,學校應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學校的師資配備、擁有的場地器材等方面考慮,正確、合理地安排選修項目。例如:在球類項目設置時,可以安排籃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儘可能滿足學生的不同興趣、愛好。在力量素質練習時,可以設置上肢、下肢、腰腹等多種練習方式讓學生自主選擇分組練習,儘可能滿足不同需求的學生。可以預見體育教學已從動作技術爲中心逐漸向體育方法、體育愛好爲中心過渡,但這並不說明以後就不需要教動作技術了,而是將全面拓寬技術、理論、素質、保健等方面內容,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體育學習和鍛鍊,爲此體育課程的內容應突出娛樂性、實用性、健身性、終身性,而內容的深度則強調可行性。

二、抓住有效教學的核心,培養自主能力,提高教學效率

有效教學需要學生能獨立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時能求新求異,能掌握解決問題的多種途徑和方法。體育教師應結合教材內容,創設促使學生獨立思考、發散求異的教學情境,啓發學生大膽嘗試,鼓勵學生對體育教學發表獨特見解,同學間能相互交流、熱烈討論,活躍課堂氣氛。無論是體育理論知識學習和還是動作技術技能學習時,都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教師要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在訓練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時,教師應設置和提出有多種解答方案的發散性問題,啓發學生獨立地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教師、學生、教材、教法、場地器材等都是體育教學的基本要素,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繫,有效教學要達到最優化,體育教師必須理清各要素之間的聯繫,處理好以下三種關係:

1.明確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教學中如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探索知識、求新求異的能力是體育教師主導作用的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啓發,組織教學和啓發思維是教師的引導在課堂上的具體表現。體育教學中,教師對學生以身體練習爲主要形式來實現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並善於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是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的根本目的。例如:在枯燥無味的中長跑教學中,讓學生自主分成若干小組,每組設計一條長跑的路線、方法、情境進行練習,練習完各組對自己的設計、體驗談優缺點,使單純的圍繞操場跑的耐力練習變成有趣的情境跑,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真正的體現。

2.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中國兩千餘年的封建思想給“師道尊嚴”罩上一層神聖的光環。平等、民主、理解以及尊重是和諧的師生關係的根本。教師雖然是指導者,但與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和諧的師生關係是有效教學的基礎。例如: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運用表揚與批評的手段,發現學生的優點或在學生取得成功時要給予微笑、表揚;發現學生遇到困難、困惑時要給予鼓勵、指導;發現學生的缺點或錯誤時要給予指正、適當的批評,使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心、愛護。在這種新型和諧的師生關係氛圍中,學生們身心愉悅、樂於參與體育活動,從而視野開闊、思維活躍,體驗成就感,實現生命的價值,促進人際關係的和諧發展,確立健康的人格和自由的個性,有利於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有效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