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職業教育的論文(精品多篇)

職業教育的論文(精品多篇)

中職教育如何實施工匠精神論文 篇一

自2015年起,根據《關於醫教協同深化臨牀醫學人才培養改革的意見》的相關要求,七年制中醫學專業的學制改爲八年。這次改革在規範化的同時使中醫學生的求學之路變得漫長,這就需要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更要懂得沉得住、靜下心,創造性地去傳承中醫藥文化。新時期“工匠精神”中所蘊含的精神理念和文化內涵與這做好中醫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謀而合。

一、“工匠精神”豐富的含義

“工匠精神”代表着對完美的無限追求,就是指無論何時,都要追求卓越的創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消費者至上的服務精神。對於有着八年學制的中醫學專業的學生來說,傳承“工匠精神”需要他們在求學過程中更加精益求精,追求嚴謹與科學。

二、培養中醫學專業學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1、培養中醫學專業學生的工匠精神有利於弘揚祖國優秀傳統醫學文化。《大醫精誠》中闡述了有關醫德的兩個要素,即“精”和“誠”。每一種藥物的發現、中醫藥理論的創新都離不開每一代中醫藥傳承人的“工匠精神”。他們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取其精華、祛其糟粕是他們對中醫藥傳承發揚的基本態度,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傳承與發揚的基本態度。

2、培養中醫學專業學生的工匠精神有利於傳承名老中醫身上的優秀品質。具有工匠精神的中醫學生,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時刻保持踏實務實的美好品質,對照名老中醫的醫德醫風,補己所短,更好地挖掘整理祖國的醫藥寶庫。

3、培養中醫學專業學生匠精神有利於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學生們通過實踐“工匠精神”能夠更好地發揮醫者仁心的優勢,爲改善醫患關係做出自己的努力。

三、培養中醫學專業學生“工匠精神”的路徑

1、在校園文化的薰陶中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在校園文化建設中開展“工匠精神”教育,一方面不斷強化中醫學專業學生對自己的專業學習進行良好的定位,提升學生的專業學習能力;另一方面不斷培植學生的傳統文化底蘊,提升學生大醫精誠的醫學素養。校園積極開展的多元化的文化活動可以使“工匠精神”在勤奮學習、誠實守信中體現,鍛鍊學生的敬業意識,培養學生認真負責的優秀品質,增強學生的服務意識。

2、在實踐經驗的累積中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我們可以將“工匠精神”的教育與中醫專業的臨牀實踐教學相結合,得中醫學專業教學和大學生職業規劃,鼓勵學生在前期實習和後三年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中積極接觸工作崗位,在實踐中培育愛崗敬業、精益求精的良好風範,不斷通過細節來踐行“工匠精神”,不斷提高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

3、在專業知識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培育中醫學專業學生的“工匠精神”,離不開中醫各家經典著作。然而,浩如煙海的中醫典籍,對於剛接觸中醫文化的學生來說是晦澀難懂的。所以在平時的各種理論學習的同時,應配合“工匠精神”的教育,讓更多的中醫學專業的學生勤學古訓、發揮名老中醫的刻苦鑽研的精神。

4、“工匠精神”中那些踏實做事、淡泊名利的特質對於大學生都是最好的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加強培養學生黨員的“工匠精神”,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從而更好地增強黨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使學生黨員在加強繼承併發揚中醫文化的使命感的同時,影響更多優秀的同學志願加入到黨組織中來。

5、以樹立優秀典型引導大學生培養“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形成和弘揚不是自發性的,“口傳心授”是工匠們傳授手藝的方法。名老中醫在傳授醫學技藝的同時,也傳遞了細心、專一、堅持的精神。因此,建設一支具有“工匠精神”的職工隊伍尤爲重要。

中職教育如何實施工匠精神論文 篇二

關鍵詞:工匠精神;中職學校;人才培養

工匠精神是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和精神理念,也是一種追求卓越的專業精神和理想信仰。中職學校要加強研究,創新思維,用豐富的教育教學實踐涵養和鍛造學生的工匠精神,切實完成好這一新的歷史使命。

一、準確把握中職教育語境下的工匠精神涵義

1、從時代價值上理解把握工匠精神總理提出工匠精神有深刻的時代背景和時代價值。目前,我國經濟處在新舊動能轉換期,發展方式需要轉型,產業結構需要調整,供給側改革中的諸多困難需要一一破除。工匠精神的適時提出,爲解決這些問題指出了一條可行路徑。工匠精神的時代價值爲中職教育指明瞭價值導向和培養方向,對促進職業教育內涵發展有重要指導和推動作用,必然成爲中職教育中極其重要的內容。

2、從教育意義上理解把握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深厚的時代價值,就是對中職教育強烈的時代要求。通過在中職教育中傳承和培養工匠精神,爲我國現代化建設提供大量的大國工匠,做好技術人才的保障和支撐,成爲中職教育義不容辭的歷史任務。中職教育要將工匠精神作爲內涵發展的指導思想,與教育教學內容深度融合,在教育教學方式上創新改革,逐步建立形成有中職教育獨特形式、獨特靈魂的工匠精神培養和傳承體系。

3、從品格特徵上理解把握工匠精神工匠精神體現在勞動者工作精神、勞動態度、質量意識、服務觀念和職業道德等諸多方面。在現代工業文明之中,工匠精神表現在質量和服務的持續提升,既不斷改進製造工藝和產品性能,又不斷創新管理服務和改善用戶體驗;表現在對品牌和聲譽的始終堅守,保持對高品質的執著追求。在中職教育中,既要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更要注重羣體工匠精神的培養;既要考慮某一方面的技能和品格養成,更要綜合考慮這些特徵,避免單純化、片面化。

二、明確工匠精神培養的基本原則和重點要求

1、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基本原則工匠精神是優秀中華傳統文化和人類文明成果的偉大結晶,要用富含特色的中職教育,把中職學校建設成工匠精神的培養基地。一是要堅持“以人爲本”的教育原則。二是要堅持“三全”育人原則,要做到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三是要堅持“三個貼近”的原則。根據中職學生的心理特點、思想狀況、理解能力、興趣愛好等具體情況,貼近社會、貼近生活、貼近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工匠精神教育,拓展教育途徑,創新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教育的實際成效。

2、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重點要求中職學校在培養工匠精神過程中既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又要滿足以下重點要求:一是要始終堅持正確的育人方向,二是要切實處理好傳承與創新的關係,三是要注意體現中職學校特色。

三、統籌優化工匠精神的教育教學管理機制

1、切實抓好學生工匠精神教育的統籌規劃中職學校根據相關意見和政策措施,全面落實工匠精神的培養內容、培養目標和培養要求,抓好總體佈局,科學合理地制定工匠精神教育教學規劃。

(1)統籌建立工匠精神培育體系。在課程教學、實訓實習、黨團社團工作等教學環節和工作層面上,形成共同培養的局面。

(2)統籌組織校園活動。中職學校要緊扣中職學生的身心特點,從實際出發,精心設計和開展工匠精神專題活動。

(3)統籌考慮學生的長遠發展。要面向未來加強工匠精神的指導,發揮工匠精神培養的長效作用,促進學生樹立終身的工匠精神意識,提高就業能力和職業發展能力。

2、建立健全工匠精神培養的教育管理機制中職學校不僅要從教學課程和教學內容方面深化工匠精神的傳承、培養,還要不斷改革和完善相關的教育工作管理機制。

(1)健全領導機制。要建立學校黨組織書記、校長“兩個一把手”親自抓工匠精神培養的工作格局,不斷充實領導力量,層層壓實責任,實現各司其職,各盡其責。

(2)建立與高職院校的溝通機制。中職教育與高職教育是職業教育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都承擔着傳承和培養工匠精神的歷史重任。從中職學生的成長角度講,中職學校要考慮向高職學校輸送人才的工匠精神的後續培養問題。因此,各中職學校要根據歷年畢業生升學去向,有重點地探索建立與對口高職的聯繫渠道,形成工匠精神培育的貫通機制。

(3)要健全培育工作聯絡體系。以學校爲主,強化校企合作和家校聯繫,建立家庭配合、社會支持、行業企業合作的工匠精神培養體系,並充分發揮黨組織、共青團作用,動員各方面力量加強工匠精神培養工作。

3、建立完善工匠精神培養的考評機制教育行政部門和其他有關主管部門,應當把工匠精神的培養工作納入對中職學校的評價、評估和考覈內容,定期開展檢查,建立獎懲機制,發揮好“指揮棒”作用。中職學校也要建立相應的考評體系,完善考評指標,科學組織考評,用好考評結果。要建立面向全體教職工的考覈制度,並針對德育工作者、班主任等重點崗位加大考覈力度,對先進典型要予以表彰,對工作不力的要問責、追責。要把工匠精神的養成情況作爲對學生考覈的重要內容,要注意定期考覈與日常考覈相結合,注重過程管理,增強考覈評價的及時性、常態化。

4、強化工匠精神培養的教育教學隊伍建設若要培養出具有工匠精神的學生,就要有一支將工匠精神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的教育教學隊伍。要引導教師帶頭塑造工匠精神,發揮示範作用,努力提高中職學校德育工作隊伍的整體素質和能力。要強化專業教師的育人職責,搭好名師成長平臺,打造富有工匠精神的名師,讓身邊的榜樣感召、引領學生。要加強對工匠精神的研究,設立專門研究課題,挖掘工匠精神的核心本質和長遠價值,探索培養工匠精神的理論原理和長效機制。

四、全面系統地實施工匠精神的傳承和培養

1、用豐富的校園文化涵養工匠精神中職學校要把工匠精神作爲校園文化建設的着力點和制高點,充分利用櫥窗、校園廣播、網絡及模擬工作場景的宣傳作用和校徽、校歌、校訓、校報、校刊、校史等的激勵作用,用文化軟實力推送工匠精神的價值和意義;要充分利用包含工匠精神的標語、名言、畫像、雕塑、碑銘等,使校園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涵養工匠精神;要充分利用各種節慶、典禮、運動會、軍訓集體活動,開展工匠精神的宣傳教育,發揮文化潛移默化的薰陶作用。

2、用多彩的主題活動滲透工匠精神組織開展主題活動是弘揚工匠精神的重要手段。中職學校可以通過組織演講比賽、徵文、歌詠比賽等形式,傳播工匠精神。可以通過組織誦讀活動,學習我國和外國能工巧匠的故事、事蹟,讓學生感受工匠精神。可以通過邀請勞動模範和技能大師來校園開展指導、報告、宣講等活動,讓學生受到直接、生動的工匠精神教育。中職學校要指導成立有關工匠精神的學生社團,鼓勵學生積極開展健康、向上的社團活動,使學生在自我管理、自我交流中養育工匠精神。學校還要通過家長委員會、家長接待日、家校聯誼會等活動,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營造共同培育工匠精神的社會氛圍。

3、用細緻的行爲訓練傳導工匠精神要讓學生形成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思想態度和行爲習慣,就要從“細”抓起,加強引導和傳導。無論是德育教師、學科教師還是實踐教師,都要學會引導學生從小事做起,像一次衛生掃除、一次上機操作,都要做到一絲不苟,專心致志。專注是工匠精神的良好開端,教師要細緻、耐心,加強指導,從嚴要求,通過一次次的行爲訓練,讓習慣成爲自然。教師本身要做工匠精神的踐行者,從一言一行、一事一節上體現工匠精神,讓每堂課都成爲展現和傳導工匠精神的舞臺。

4、用紮實的實習實踐鍛造工匠精神實習和實踐是中職學校培養工匠精神的必由之路,要通過紮紮實實的實習教學和實踐鍛鍊,讓學生真正具備工匠精神。實習指導教師要在實操環節上儘可能地展現精湛技藝和追求卓越的意志品質,貼近學生,言傳身教,發揮工匠精神的感召力。在學生頂崗實習期間,學校要建立“一崗雙責”責任制,安排專人同時負責教學實習和德育管理,始終密切注意學生的工匠精神養成情況,切實加強技術和思想方面的指導。中職學校要注重與企業聯合制訂定崗實習方案,明確工匠精神培育內容和方式,並注意進行聯合考評,實現共同促進。在學生就業或升學後,學校要注意保持聯繫,做好後續服務,幫助學生不斷在工匠精神的培養中獲得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進。工匠精神的當代價值及培育路徑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27)。

[2]苗圩。弘揚工匠精神打造中國製造新名片[J]。中國經貿導刊,2016(28)。

[3]盧敏月。新時期中職教育中“工匠精神”的發揮與培育[J]。職業,2017(4)。

[4]張捷樹。中職學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問題與對策[J]。當代職業教育,2017(1)。

[5]陶文輝,馬桂香。基於工匠精神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實踐研究[J]。職教論壇,2017(2)。

職業教育的論文 篇三

摘要】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具有適應需求、有機銜接、多元立交三個要素。陝西省通過完善職業教育體系,搭建人才培養的“立交橋”;加強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提高職業學校辦學質量與水平;加強管理、鼓勵企業積極參與等方面促進現代職業教育健康發展,從而構建了具有陝西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關鍵詞】陝西;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對策

從當前陝西省職業教育體系發展情況來看,還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需求。陝西省迫切需要對職業教育體系進行改革,因此,優化陝西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提高陝西省職業教育發展水平的重要突破口。

一、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搭建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立交橋”

(一)鞏固中職教育,發展高職教育,推進中高職教育銜接

統籌安排中職學校和高職學校的招生工作,做好職教和普教協調發展。組織實施好“三校生”單招考試錄取工作,增加高職和本科的招生計劃,吸引考生選擇中職教育。規範中職學校的建設,強化職業教育的地位,加強人才培養的質量。改進中等職業教育的課程設計結構,注重理論和實踐的同步教學。積極組織開發與陝西產業結構和職業教育專業佈局相適應的特色專業的教學指導方案,深化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二)通過多種途徑,發展繼續教育,搭建終身教育

“立交橋”結合當地特色整合教育資源,加大繼續教育的發展力度,建立健全職業教育課程,讓更多的勞動者能夠接受到專業的職教培訓。充分發揮職教平臺的作用,實施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訓、企業定向培訓、“三農”培訓等。同時根據陝西省農業發展現狀,積極推進職業農民的培育工程,加強農業相關專業的建設及課程教材建設等,爭取創建農學結合的新模式,加強社區教育和終身學習服務。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職業學校辦學質量與水平

(一)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通過實行總量控制、適當調整的方式給予職業院校一定的自主權,建立健全職業院校教師管理的標準。健全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職稱)的評聘辦法,適當增加中職特級教師評選比例。校企聯合定期組織活動,企業管理者與學校領導、技術骨幹與骨幹教師相互兼職、崗位互換。充分利用社會優勢資源,創造教師繼續學習的機會,有組織、有計劃地安排職業教師到國內外著名企業或知名院校去進修學習。

(二)堅持校企合作的育人模式,加強實驗實訓基地建設

通過工學結合、校企合作,不斷提升職業院校的辦學水平,提高辦學質量。鼓勵有條件的職業院校與企業聯合招生,學生入校後由學校和企業共同培養,實施現代學徒制的育人模式。鼓勵職業院校與國內外知名企業開展合作辦學,互派教師、互換學生交流,滿足各方需要。企業要直接參與到合作院校教學計劃的實施中來,達到專業與行業的無縫隙對接,從而實現企業和學校之間的深度合作。

三、加強政府統籌管理,鼓勵

企業積極參與,共同促進現代職業教育健康發展

(一)建立分級管理機制

建立適合當地特色、社會積極參與的政府統籌管理目標責任制度。通過行政手段加大對現代職業教育統籌管理、分類指導。各級部門要制訂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實施方案,分級管理、明確責任。統一規劃轄區內職業院校的佈局和專業設置,推進職業教育統籌發展,同時要普及發展農村職業教育。

(二)通過多種渠道鼓勵企業積極參與

爭取通過各種渠道吸引企業對職業教育投資,鼓勵發展民辦高等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中,要充分鼓勵併發揮企業的實踐引導作用,學校和企業合作共建實踐基地、科技創新基地等。同時也要加強民辦職業教育的監督管理,杜絕各種非法集資的行爲。積極探索職業教育集團的管理辦法,創建示範性職業教育集團。

(三)強化督導評估,進行第三方質量評價

完善現代職業教育的督導評估體系,落實督導報告公佈制度。專門針對職業院校制定符合現代職業院校特點的指標評估體系,交由社會第三方進行評估,施行管、辦、評分離制度,逐步形成政府監管學校,學校自主辦學,企業參與辦學、第三方監督評價的格局。

參考文獻:

[1]徐曄。供給側改革視角下構建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xx(06):52-86.

[2]屈文斌。陝西省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探索[J]。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xx(03):61-63.

職業教育的論文 篇四

摘要:就如何結合互聯網開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中國一流的高職院校與用人企業的銜接平臺展開研究,以期實現職業院校學生學生畢業即就業,爲廣大用人企業量身培養各類熟練的技術工人爲目標,從而解決我國結構性失業難題,促進我國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助力經濟轉型騰飛,努力讓學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關鍵詞:職業教育;互聯網+;校企合作;就業

一、課題背景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連續多年作爲中央文件主要內容,隨着《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的制定和頒佈,明確了我國今後十年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任務。即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調動行業企業的積極性,加快發展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增強職業教育的吸引力。通過對這四項任務的明確,直接爲職業教育未來發展指明瞭方向。從“綱要”中可以看出,無論是在生源保障還是在體制機制創新方面,國家對職業教育可謂傾力支持。而如何有效實現生源、學校、企業三者的有效交流與無縫銜接,是全面貫徹落實“綱要”的關鍵環節和重中之重。依託社會現有培訓機構和企業,在已有培訓經驗和人力資源構建的基礎上,藉助互聯網這一有效媒介,下游通過吸收廣大職業院校確定性生源客戶羣,建立包括其健康狀況、興趣愛好、求職取向、理論技術水平以及實行情況的數據庫;上游通過行業趨勢分析以及企業選人用人需求建立企業客戶數據庫。以有效溝通和滿意服務爲內容,構建並做大做強校企合作這一大型平臺,促進我國職業發展併爲社會提供多層次,全方位技能型、實用型人才。

總之,職業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全社會的教育,職業教育的發展,爲公民自立於社會,實現體面的勞動、有尊嚴的生活提供了可能。隨着金融危機和債務危機的發酵和深化,世界已然進入了大調整、大變革的關鍵時期。同時,我國的改革發展進入到深水區即全面攻堅階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升級產業結構,已成爲實現國家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在當前轉型時期,職業教育所承擔的責任,遠遠不止於塑造一批真正意義上的公民,更重要的是它還承擔了推動國家社會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任,直接關乎着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正基於此,以互聯網+思維爲重要催化因子,儘快開闢並逐步完善富有中國特色校企合作模式,實現高技能人才的不斷涌現,實現產業升級換代,並通過有效溝通和銜接,最終建成實現求學求職生源、職業院校、用人企業三者之間良性互動的綜合平臺,助力經濟騰飛不僅是發展職業教育的有效途徑,更是當前時代和國家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求。

二、互聯網+思維的應用途徑

互聯網思維應用非常廣泛,現行的應用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通過互聯網構建國家、省、學校三級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體系。國家級資源主要面向專業布點多、學生數量大、行業企業需求迫切的專業領域;省級資源根據本地發展需要和職業教育基礎,與國家級資源錯位規劃建設;校級資源根據院校自身條件補充建設,突出校本特色。研製資源建設指南和監測評價體系,在保證公共服務基礎上鼓勵圍繞應用成效展開競爭。探索建立高效率低成本的資源可持續開發、應用、共享、交易服務模式和運作機制。第二,應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教學,促進泛在、移動、個性化學習方式的形成。在現場實習安排困難或危險性高的專業領域,開發替代性虛擬仿真實訓系統;針對教學中難以理解的複雜結構複雜運動等,開發仿真教學軟件,推廣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實時互動的遠程教學。第三,推進落實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相關標準;加快職業教育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消除信息孤島;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作爲教師評聘考覈的重要依據,辦好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依託互聯網建立快捷有效的溝通渠道,譬如以創建微信公衆平臺、建立QQ羣★★、職業教育博客等方式重點從擇業就業、子女教育、大學生髮展等發麪撰寫相關文章,提供專業就擇業就業服務等多種途徑吸引用戶關注,發展個人會員。初高中、大學校園爲主要推廣地點。廣大學生及家長爲受衆羣體,確保生源保障。本機構負責對會員提供興趣職業匹配測試,擇業就業義務諮詢,大學生心理及發展規劃指導,確保廣大家長和考生學有所長、學有所成、學有所用。

以廣大個人會員爲資源爲基礎,根據會員不同的性格和職業傾向分類建設數據庫,同時藉助相關企業界資深人士大力發展企業會員,建設企業會員數據庫。逐步實現求學、求職者數據庫與用人企業數據庫的無縫銜接,通過與各類會員企業達成合作意向以及簽署人才定制培養協議,結合企業發展需要,量身定製所需人才標準和具體人數,訂單式委託培養。企業爲會員院校提供實訓基地及相關專業理論指導和技能培訓。專業機構負責保障寒暑期實訓基地和學員雙向保障,並提供個人會員相關資質證書考錄培訓和報考服務,確保會員百分百取證、如期畢業。以生源保障和就業保障雙向保障逐步與各大職業院校接觸和合作,發展職業院校會員,和會員院校展開合作,以相關會員企業人才訂單爲基礎,定向委培學生。職業院校專門開設相關專業和班級對入學學生專業化、系統化培養,讓學生實現以興趣求學、以專業化定向培養推學,以畢業即就業促學,真正做到術業有專攻,學有所用,學以致用。

三、討論

借力互聯網平臺和社會商業力量發展職業技術教育,提高國民勞動技能和綜合素質是一個長遠的課題,可以說,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首先,如何建立互聯網平臺僅僅停留在概念上,內容和形式都需要摸索和完善。單純以互聯網爲平臺的模式應用到職業教育中可以說既缺乏市場吸引力又沒有成熟的技術模式,如何豐富互聯網平臺內容,以內容吸引受衆,以服務創造價值,如何依託互聯網大數據建立起學生、學校、用人企業的聯繫,從而在職業教育領域建立並使用互聯網平臺是要面臨和解決的首要問題。

其次,職業技術教育方面重視程度和全民認同感較低,如何把發展職業技術教育是科教強國的必要舉措這一理念深入人心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儘管國家把職業教育放到了一個相當的高度,但是政策的具體落實需要很長的時間,以中招和大學聯考兩次考試爲例來說明,儘管政策提倡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實行分流制度,現實中能夠主動實施的地方寥寥無幾,教育部門、高校、學生家長依然把大學聯考作爲一切工作的指揮棒,如何讓職業技術教育深入人心,讓廣大羣衆認同技術人才是一個亟須解決的課題之一。

再次,中、高等職業院校數量不夠,質量參差不齊。一方面,按照職業教育發展規劃要求,職業院校學生和高等院校的學生比例逐漸要接近1∶1,現實的情況是高校數以萬計,而且年年擴招和新建,職業院校本就寥寥無幾,部分職業院校仍然把升級進本作爲努力的方向和前進的目標。可以說如果嚴格執行中招和大學聯考招生政策,分流的廣大學生將無處求學。另一方面,現有的職業技術院校教師隊伍嚴重不足,很多職業院校通過外聘臨時工作人員雖可緩解人手不足,但師資水平尤其專業水平與用人企業和社會需求相去甚遠。如何大力發展職業院校規模,提升職業技術院校師資力量和專業水平同樣不可忽視。

最後,始終要清醒地認識到互聯網僅僅只是一個媒介、一個催化因子,吸引學生前來求學的最有吸引力的核心是就業。一是如何對接用人企業,依託企業發展目標和制定和培養社會需要的專業性人才是職業院校的重要使命,能夠吸引企業加盟甚至投入的絕非僅僅是互聯網和一些可有可無的數據。二是實實在在的人才儲備,依託互聯網助力拓展招生規模,建立學生興趣愛好、能力水平、學習成績以及求職意向供企業參考是必要的,但如何立足院校自我力量藉助企業相關的實訓基地和專業技能培訓指導在學制內儘可能多的培育合格的人才依然是職業院校發展的重中之重。因此,技術推動發展、質量決定生命不僅僅適用於企業發展,同樣適用於職業技術教育發展。

參考文獻:

[1]顧珺。五年制高職教育的問題及對策[D]。南京師範大學,20xx.

[2]李歆。關於高職教育教學創新的對策建議[J]。職業教育研究,20xx(04)。

[3]王宇東。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研究[D]。遼寧師範大學,20xx.

[4]殷英。高職教育“校企合作”辦學模式創新研究[D]。湘潭大學,20xx.

[5]潘利羣。關於推進高職院校與企業戰略合作的探索和思考[J]。北京市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xx(04)。